关键岗位员工流失率计算方法
员工流失率计算公式

员工流失率计算公式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员工流失是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过高的员工流失率不仅会增加企业的招聘和培训成本,还可能影响团队的稳定性和业务的连续性。
因此,准确计算员工流失率对于企业了解员工流动情况、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员工流失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离职员工的数量占员工总数的比例。
它是衡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员工满意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常见的员工流失率计算公式有以下几种:一、月度员工流失率月度员工流失率=(本月离职员工数/本月月初员工总数)× 100%例如,本月月初公司有 100 名员工,本月有 5 名员工离职,那么月度员工流失率为:(5 / 100)× 100% = 5%二、年度员工流失率年度员工流失率=(本年度离职员工总数/(本年度年初员工总数+本年度年末员工总数)÷ 2)× 100%假设本年度年初公司有 200 名员工,年末有 250 名员工,本年度共有 30 名员工离职。
则年度员工流失率为:(30 /((200 + 250)÷2))× 100% ≈ 1304%三、综合员工流失率综合员工流失率=(一定时期内离职员工总数/同一时期内平均员工总数)× 100%这里的平均员工总数可以通过将每个月的员工总数相加,再除以月份数来计算。
在计算员工流失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计算的时间段:是月度、季度还是年度,不同时间段的流失率反映的情况可能不同。
2、准确统计离职员工数量:包括主动离职和被动离职(如辞退、合同期满不续签等)的员工。
3、确定员工总数的范围:要明确是包括所有员工,还是特定部门、职位的员工。
员工流失率的高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1、企业的薪酬福利水平:如果企业提供的薪酬福利待遇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员工可能会因为经济原因选择离开。
2、工作环境和氛围:包括办公设施、团队合作、领导风格等。
员工流失率计算公式

员工流失率计算公式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流失率是一个关键的指标。
它能够反映出企业在吸引和留住员工方面的表现,对于企业的稳定发展和运营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要准确衡量员工流失率,就需要一个清晰、准确的计算公式。
员工流失率,简单来说,就是在一定时期内离开公司的员工数量占同期员工平均数量的比例。
其计算公式通常有以下几种常见的形式:一、月度员工流失率月度员工流失率=(本月离职员工数÷本月员工平均数量)× 100%在计算本月员工平均数量时,通常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简单平均法,即(月初员工数量+月末员工数量)÷ 2;另一种是加权平均法,考虑到员工在一个月内入职和离职的时间分布,将每天的员工数量相加,再除以本月的天数。
例如,某公司月初有员工 100 人,本月新入职 10 人,离职 5 人,月末员工数量为 105 人。
若采用简单平均法,本月员工平均数量为(100 + 105)÷ 2 = 1025 人。
则本月的员工流失率为(5÷1025)×100% ≈ 488%。
二、年度员工流失率年度员工流失率=(当年离职员工总数÷当年员工平均数量)×100%计算当年员工平均数量时,也可以采用类似月度平均数量的计算方法。
假设某公司年初有员工 200 人,全年新入职 50 人,离职 30 人,年末员工数量为 220 人。
若采用简单平均法,当年员工平均数量为(200 + 220)÷ 2 = 210 人。
则年度员工流失率为(30÷210)× 100% ≈ 1429%。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对于员工流失率的合理范围有不同的标准。
一般来说,高科技行业、创业公司等由于行业特点和竞争环境,员工流失率可能相对较高;而传统制造业、服务业等相对稳定的行业,员工流失率通常较低。
在使用员工流失率计算公式时,还需要考虑一些特殊情况。
人力资源管理数据计算公式

人力资源管理数据计算公式1.员工流失率:员工流失率=(离职员工数÷平均在职员工数)×100%2.离职率:离职率=(离职员工数÷平均在职员工数)×100%3.新员工到岗时间:新员工到岗时间=(新员工的入职日期-招聘日期)÷新员工数4.培训投入比例:培训投入比例=培训费用÷总人工成本×100%5.平均每人培训时间:平均每人培训时间=总培训时间÷总培训人数6.人力成本率:人力成本率=(人力成本÷营业收入)×100%7.平均员工福利成本:平均员工福利成本=总福利费用÷平均员工数8.每雇员平均福利成本:每雇员平均福利成本=总福利费用÷总雇员数9.平均员工效能:平均员工效能=总产出÷平均员工数10.HR投资回报率:HR投资回报率=(员工绩效提升引起的增长收益-HR投资成本)÷HR 投资成本×100%11.人员得扣率:人员得扣率=不良人员数÷员工数×100%12.员工流动指数:员工流动指数=(招聘人数+离职人数)÷平均在职员工数×100%13.人力资本报酬率(ROHC):ROHC=(总人工报酬+社会保险福利费)÷年末员工数14.员工满意度:员工满意度=(满意员工数÷总员工数)×100%15.平均员工绩效:平均员工绩效=总绩效评分÷总绩效人数以上是一些常用的人力资源管理数据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数据收集、计算和分析,帮助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和决策。
员工流失率计算公式

关于企业员工流失率计算公式一、员工流失率的计算公式主要有两种:公式一:流失的员工人数/年度内的平均员工人数(年度内的平均员工人数二年初员工人数+年末员工人数/2);公式二:流失的员工人数/1月份员工人数+ 2月份员工人数+ .……+ 12月份员工人数/12;注:1)、公式一是比较容易操作并常用的计算公式,流失人数是一个考核周期内流失人数的总计,分母中平均人数是两个时点指标的平均数,只代表了年初与年末的情况,采用这个公式计算流失率,结果容易失真。
2)、公式二的计算方法则可有效避免这一问题,但操作过程中有点繁琐。
3)、月员工流失率=流失人数除/ (月初人数+月末人数)/2 (年同理).二、关于员工流失率引咨询公司答如下:一般公司的员工流动率以每月为计算基础,流动率计算是以当月离职总人数除以(当月月初人数+当月月底人数)的平均数再乘上百分比。
外商公司在计算每季及每年员工流动率是将每月员工流动率加起来总数来衡量流动率高低。
一般而言,公司每月流动率在2 %- 4%是正常的。
若是4% - 8%稍微偏高,超过8%就是较严重的状况。
三、原来在计划经济时代是以离职人员除以原来的总人数的结果,现在一般为流失人员/原来人数+新进人员。
根据企业性质而定,传统企业一般以 2~4%为正常,即在一年内一百个员工中流失为 2~4个。
同时应考虑是主动流失还是被动流失。
四、准确的人员流失率计算公式一般是:当月主动辞职的人员总数/ (0.5*月初人数+0.5*月底人数)可以做成部门及整个公司的,或是某一类职位的。
制度是以执行力为保障的。
制度”之所以可以对个人行为起到约束的作用,是以有效的执行力为前提的,即有强制力保证其执行和实施,否则制度的约束力将无从实现,对人们的行为也将起不到任何的规范作用。
只有通过执行的过程制度才成为现实的制度,就像是一把标尺,如果没有被用来划线、测量,它将无异于普通的木条或钢板,只能是可能性的标尺,而不是现实的标尺。
员工流失率计算

员工流失率计算A.年度正式员工流失率分母为本年度年初正式员工总数+年度内转正总数分子为本年度正式员工离职总数年度正式员工流失率=年度正式员工离职总数/年初正式人员总数+年度转正人员总B.年度试用期员工流失率分母为年初试用员工总数+年度内入职人员总数分子为年度内试用期员工离职总数年度试用员工流失率=年度试用员工离职总数/年初试用员工总数+年度入职人员总数C.年度总流失率分母为年初人员总数+年度入职总数分子为年度离职人员总数年度员工流失率=年度离职人员总数/年初人员总数+年度入职总数一般而言,员工流失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员工流失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离开组织的员工人数÷同一时期平均的员工人数×100%同一时期平均的员工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2员工流失率精业台2008-07-03 09:13 阅读52 评论1 字号:大大中中小小一、什么是员工流失率?1.百度知道:辞职员工占单位时间内员工总数平均值的比例。
2.雅虎知识堂:辞职员工占单位时间内员工总数平均值的比例。
在员工流失率的界定方面,百度和雅虎是是相同的,意思也很明了,但要两个问题:1.操作方法模糊:辞职员工的界定。
员工流失有以下几种方式;辞职、劝退、辞退、自动离职、其他方式。
其中自动离职员工是否要算在辞职范围内?故根据实际情况,辞职一词并不能全面包含员工流失的方式,建议用离职一词更为合适(若用流失一词,则似乎违反了逻辑)。
2.员工总数如何计算单位时间内员工总数究竟应如何计算?所谓的“员工总数”是为月(年)初的员工总人数呢?还是为月(年)末的员工总人数?或是月(年)初和月(年)末员工总人数的平均数?这样就有了三种计算方法。
再看看百度知道提供的员工流失率计算公式:员工流失人数/总员工数*100%。
其实也是实用性不强。
当然对员工流失率,纠缠于其概念意义不大,若知道了计算员工流失率的目的,那就更容易把握其含义和如何操作了。
员工流失率计算公式

员工流失率计算公式第一篇:员工流失率计算公式关于企业员工流失率计算公式一、员工流失率的计算公式主要有两种:公式一:流失的员工人数/年度内的平均员工人数(年度内的平均员工人数=年初员工人数+年末员工人数/2);公式二:流失的员工人数/1月份员工人数+2月份员工人数+.……+12月份员工人数/12;注:1)、公式一是比较容易操作并常用的计算公式,流失人数是一个考核周期内流失人数的总计,分母中平均人数是两个时点指标的平均数,只代表了年初与年末的情况,采用这个公式计算流失率,结果容易失真。
2)、公式二的计算方法则可有效避免这一问题,但操作过程中有点繁琐。
3)、月员工流失率=流失人数除/(月初人数+月末人数)/2(年同理).二、关于员工流失率引咨询公司答如下:一般公司的员工流动率以每月为计算基础,流动率计算是以当月离职总人数除以(当月月初人数+当月月底人数)的平均数再乘上百分比。
外商公司在计算每季及每年员工流动率是将每月员工流动率加起来总数来衡量流动率高低。
一般而言,公司每月流动率在2 %-4%是正常的。
若是4%-8%稍微偏高,超过8%就是较严重的状况。
三、原来在计划经济时代是以离职人员除以原来的总人数的结果,现在一般为流失人员/原来人数+新进人员。
根据企业性质而定,传统企业一般以2~4%为正常,即在一年内一百个员工中流失为2~4个。
同时应考虑是主动流失还是被动流失。
四、准确的人员流失率计算公式一般是:当月主动辞职的人员总数/(0.5*月初人数+0.5*月底人数)可以做成部门及整个公司的,或是某一类职位的。
第二篇:如何减少员工流失率如何减少员工流失率,成为最佳雇主在很多雇主抱怨说很难吸引和留住合适的人员时,另一些雇主却似乎从未对此烦恼过。
那他们的秘诀是什么呢?据我们的经验,其实没有什么秘诀。
好的雇主完全了解未来员工和现有员工最看重的是什么,并且他们会为满足员工的需求而不断努力。
在你考虑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挑战之前,你必须先看到潜在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激励人们努力工作的?最近,Profiles就员工为什么辞职进行了一次调查。
员工流失率分析报告

员工流失率分析报告一、前言员工流失是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过高的员工流失率不仅会增加企业的人力成本,还可能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为了深入了解员工流失的原因,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特对本企业的员工流失率进行了分析。
二、员工流失率的计算与趋势(一)计算方法员工流失率=(一定时期内离职员工数÷同期平均员工数)× 100%(二)近三年流失率趋势通过对近三年的数据进行统计,我们发现员工流失率呈现出以下趋势:|年份|员工流失率|||||2020 年|15%||2021 年|18%||2022 年|20%|可以看出,员工流失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三、员工流失的部门分布(一)按职能部门划分对各职能部门的流失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销售部门的流失率最高,达到了 25%;其次是客服部门,流失率为 20%;研发部门的流失率相对较低,为 12%。
(二)原因分析销售部门员工流失率高的原因可能在于业绩压力较大,工作强度高,且薪酬待遇与业绩挂钩较为紧密,导致部分员工难以承受。
客服部门则可能因为工作内容较为繁琐,需要面对客户的各种问题和投诉,工作压力较大。
研发部门相对稳定,可能是因为其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挑战性,且薪酬待遇相对较好。
四、员工流失的职位层级分布(一)基层员工基层员工的流失率最高,达到了 70%。
这部分员工通常工作经验较少,对企业的忠诚度较低,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选择离职。
(二)中层管理中层管理员工的流失率为 20%。
这可能与职业发展空间受限、工作压力较大以及与高层管理理念不合等因素有关。
(三)高层管理高层管理员工的流失率为 10%。
相对较低的流失率可能是因为其在企业中拥有较高的地位和待遇,且职业发展较为稳定。
五、员工流失的时间分布(一)入职一年内入职一年内的员工流失率较高,约占总流失人数的 40%。
这可能是由于新员工在入职初期对企业的文化、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不够适应,导致产生离职的想法。
员工流失率考核办法

2013员工流失率考核办法1员工流失率考核细则1.目的对公司及各子公司、事业部的员工流失情况进行评价、考核,控制公司员工的流失率,为公司的正常运作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及下属各子公司、事业部。
3.定义3.1员工总流失率=[流失人数-(年初员工总人数-定编人数)]*100%年初员工总人数+当年招聘人数+调入总人数-调出总人数【注:流失人数= 当年员工流失总人数-当年入职1月内离职的员工数-当年入职1-3月内离职员工数T/2;如果年初员工总人数多于定编人数,上式中分母的"年初员工总人数”用定编人数替代;如果年初员工总人数少于定编人数,上式分子中的(年初员工总人数-定编人数)取消;】3.2当年关键岗位人员流失率=当年关键岗位人员流失人数/当年年初关键岗位人员总人数X100%。
3.2.1关键岗位人员指对公司、对部门、对生产有重要影响的人员。
其中科级以上管理人员、对部门业务有重要影响的科员属于关键岗位人员;主要的生产工艺、设备、技术、质量体系等的专业人员属于关键岗位人员;生产一线中对生产效率、质量有重要影响且较难快速掌握操作技能的员工属于关键岗位人员。
具体哪些员工属关键岗位人员山各单位自定,清单在1月中旬报公司人力资源部备案。
4.职责4.1人力资源部负责对公司的人员流失率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本办法对各事业部(子公司)的人员流失情况进行评价打分;4.2各事业部(子公司)负责对本单位的人员流失情况进行统汁、分析、管理、控制。
5.考核方法5.1考核指标各子公司、事业部的基本员工流失率考核指标统一定为15%,关键岗位流失率统一定为5%,越南铜业员工流失率指标单独制定,具体见经营责任书。
在实际运营中,根据各子公司、事业部生产运营中实际主要指标的变化,来调整定编人数,从而对员工流失率进行修正。
5.2考核对象员工流失率考核对象为股份公司下属各子公司和事业部;各单位应对指标进行分解,分别对下属各部门、生产车间进行考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上半年关键岗位员工流失率
2019年年末工程技术中心(9)、品管部(24)、业务部(1)、主管级以上人员(31)以及压铸员工(35)共100人,2020年6月底工程技术中心(9)、品管部(24)、业务部
(1)、主管级以上人员(31)以及压铸员工(26)共91人,2020年上半年关键岗位离职人数共9人,员工流失率为 =7.33%(目标值:≤8%)
具体情况如下:
压铸工:张泽贤、熊贺超、李定武、郑军斌,共4人。
其中1~2年2人, 3年以上2人。
品管部:徐云鹤、毛珏琼、李顺亮,共3人。
其中1~2年1人,3年以上2人。
压铸工: = 13.11%
品管部: = 12.5%
%1002
911007⨯÷+)(%1002
26354⨯÷+)(%100224243⨯÷+)(
2019年下半年关键岗位员工流失率
2019年6月底技术开发部(12)、品管部(28)、业务部(5)、主管级以上人员(22)以及压铸员工(43)共110人,2019年12月底技术开发部(12)、品管部(26)、业务部
(4)、主管级以上人员(28)以及压铸员工(38)共108人,2019年下半年关键岗位离职人数共8人,员工流失率为 =7.34%
具体情况如下:
品管部:郁晓明、俞星、王超、朱静华
其中1~2年3人, 3年以上1人。
压铸工:刘友付、龙三元
其中1~2年2人。
业务部:王俊锋
其中16年以上1人。
主管级以上:李付兴
其中1年以下1人。
2019年下半年关键岗位员工流失率7.34%。
%1002108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