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电子课本05第五课

合集下载

《生活与哲学》第5课第2框课件

《生活与哲学》第5课第2框课件

B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 的重要条件。
小明喜欢农业,所以选择 探究二 浙江农林大学林学专业,小 1 是什么让小 明的爸爸却觉得财经会计专 明吃不下饭, 人体生 萎靡的精神 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业热门,所以一定要让小明 觉也睡不好, 理活动 报浙江财经学院,但是这个 上课效率也下 催人向上,使人奋进 高昂的精神 降?也反映了 专业分数很高,小明感觉压 意识对什么起 力很大,又不喜欢,所以饭 作用? 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上 课效率急剧下降,成绩也退 步不少。
8.参考答案:(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 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要求 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树立正确的思想 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山东省政府出台的 《关于进一步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意见》符合 钢铁企业发展的实际,将进一步促进我省钢铁经济 的发展。
(2)规律是客观的,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违背了规律必然受到惩罚。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 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 的影响,钢铁企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重组整合是 市场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我省的做法体现了尊重 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 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④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 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 所作为的思想。
小结
意 识 的 作 用
1.人能够能动 地认识世界
重点
2.人能够能动 地改造世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一 切 从 实 际 出 发 实 事 求 是
学习情况:高中阶段,学习难 度、强度、容量加大,负担、 依 压力加重。我总体上在年级前 据 50名左右。我的毅力不是很 好。 兴趣爱好:喜欢打球、种花。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电子课本(第4—6课)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电子课本(第4—6课)

《南水北调》(刘铁军摄)从有限中把握无限,从短暂中寻找生命的永恒。

哲学让我们参悟宇宙,体悟人生。

哲学让我们认识规律,尊重规律,利用规律。

凭借主观能动性,人类在实践中将开启一个意义的世界,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园。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圜则九重,孰营度之?……女歧无合,夫焉取九子?”屈原的《天问》已经成为千古绝唱。

世界从哪里来?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人能不能认识世界?人在世界中处于什么位置?人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还是可以做世界的主人?这一连串的问题,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哲人上下求索。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科学地揭示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科学地揭示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我们应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

第四课探宄世界的本质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思考和回答,是人们在实践和认识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懂得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明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世界的物质性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什么上帝,当然也不会看上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

放眼周围的世界,我们看到的是高山、河流、森林、原野等。

如果用哲学的眼光来考察“世界究竟是什么”,我们就应当超越日常生活的经验层次,撇开事物各自生动的具体特性,从中探究其共同的属性和本质特征。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Array质形态。

只有牢牢掌握了这一点,我们才能进一步领悟:无论是天地自然,还是从大自然中孕育而来的人类社会,它们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

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五课

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五课
世界是什么
辩证唯物论
一、物质的概念
物质有客观实在性, 无论人们是否感受到,
它都是客观存在的,不
以人意志为转移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
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具有可知性,能பைடு நூலகம்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
被人们所认识、所反映 性,而不是具体的 物质形态(与
(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 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是万
结论 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1、自然界是物质的 2、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3、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世界真正的统一性 在于他的物质性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感受运动: 斗转星移,海陆变迁,沧海桑田……
铁生锈,事物腐烂……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拓展思考】 1、材料说明什么观点?材料中显示了哪些
【例】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莫言在与记者交流时说: “在我早期的作品里边,故事、人物,有的是自己的亲 身经历,有的是邻居的、亲戚朋友的经历,有的是听老 人们讲过的故事,这批素材成就了我早期的小说。”由 此可见( ) ①意识的反映形式是主观的 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③客观存在是思维意识的原材料 ④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总之,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世界上只有尚未 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鸟类动物筑巢是人类产生之前就存在的,但是国家体 育场“鸟巢”却不是,它是由人设计并建造起来的。鸟 类可以筑许多的巢,但它们永远也不可能建造出国家体 育场。
思考:建筑师的“鸟巢”设计理念能直接变成国家体育场吗?
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高二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五课 意识的作用》课件(24张PPT)

高二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五课 意识的作用》课件(24张PPT)
③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人为什么能够造出纯粹自然界中没有的事物?
中国歼20战斗机
中国现役航母
可发现数千公里内发射的导弹信息
中国核潜艇
美国在日本部署第二部导弹预警雷达
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思考:①人是如何制造出自然界中本没有的事物的?
意识 指 挥(导)
C.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4、 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苏州园林,其 设计源自江南风景中的曲径流水、雕窗匾额、楹 联书画……置身于其中,“风载书声出藕花”的江 南情思油然而生。 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C A. 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B. 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 C.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D. 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5、“把落叶看成美妙的音符, 就没有了悲秋之感。”下图 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具有目的计划性 B.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C.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意识具有科学预见性
C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放射着夺目的光芒。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要 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今天,雷锋勤俭节约的美德可 以转化为低碳、节能等环保意识,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可 以转化为奉献、互助等志愿者精神。
例3: 经过训练能从缸里舀水灭火的黑猩猩,当遇到着 火的时候,如果周围没有水缸,只有河的话,却也不懂得 从河里舀水灭火。因为它没有“水”的概念,它不知道缸 里的水与河里的水都是一样的水。
②地位: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理解: 认识了现象,不能真正把握我们的世界,只有透过

《哲学生活》第五课教学案.doc

《哲学生活》第五课教学案.doc

高二级《生活与哲学》教学案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课前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35-41 (第五课)学习目标:1、意识的本质2、物质决定意识原理3、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特点、表现4、意识的能动性原理。

5、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6、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课堂主体参与一一^堂教学]一、意识的本质1、从起源上看,意识是_______ 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不仅是发展的产物,还是发展的产物。

2、从生理基础上看,意识是特有的机能。

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3、从内容上看,意识的内容来自于。

注意:意识的形式是的,内容是的.J■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______________ 的意识[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一一错误的意识证明:P37 是先于而存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意识。

材料分析:贝尔是法国的著名作家。

一次,法国一家报纸举办智力竞赛,题目是:“如果法国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情况只允许抢救一幅画,你会抢救哪一幅?”在成千上万的答案中,贝尔以最佳答案得了金奖。

他的答案是:“抢救离窗口最近的。

”因为,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一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一个。

请你依据所学《生活与哲学》知识,说明贝尔的答案好在哪儿?二、意识的作用P38表现在(一)人能够能动地世界。

(意识能动性的特点)1、意识活动具有___________ 」即2、意识活动具有和 o即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和(二)人能够能动地世界(意识的反作用)P40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作用:①正确的意识能够客观事物的发展;②的意识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2、意识活动依赖于活动,又对生理活动有着的反作用。

意识对于活动具有和作用«①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使人;②的精神会使人 o总之,意识具有能动性,它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注意:意识只有通过人的活动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不能直接作用于物质。

【归纳】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1】+【方法论】:物质意识;要求我们既要坚持,实事求是,使符合 _____________ 」2、【原理内容1】+【方法论】:意识对物质具有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客观事物的发展;的意识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必修4《生活与哲学》 第五课第一框意识的本质PPT课件

必修4《生活与哲学》 第五课第一框意识的本质PPT课件
A.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客观世界 B.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主观世界 C.正确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 客观世界 D.正确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 主观世界
。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5
1920年的一天,在印度加尔格达西南的一个小 城附近,一位牧师救下了两个由狼抚养长大的女 孩儿。大的大约七、八岁,起名为卡玛娜,活到 了十七岁。卡玛娜不喜欢穿衣服,给她穿上衣服 她就撕下来;用四肢爬行,喜欢白天缩在黑暗的 角落里睡觉,夜里则象狼一样嚎叫,四处游荡, 想逃回丛林。她有许多特征都和狼一样,嗅觉特 别灵敏,用鼻子四处嗅闻寻找食物。喜欢吃生肉, 而且吃的时候要把肉扔在地上才吃,不用手拿, 也不吃素食。牙齿特别尖利,耳朵还能抖动。她 实物岁时的智力水平大致相当于三岁半的儿童。
6
说明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但有了人 脑不一定产生意识。要产生意识,除了有人 脑,还必须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实践使各种
客观存在作用于人脑。
7
2011天津卷6.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需要特别的关 怀。有研究表明,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会 做出无所畏惧的大胆举动,是由于大脑产生一种 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孩子们对恐惧感“暂时性 失忆”。这种大脑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 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这表明
A.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B.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D.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8
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的物质器官:
意识的反映对象:
实践
人脑
加工 改造
客观存在
厂房和机器
加工、改造

生活与哲学第五课第二框课件

生活与哲学第五课第二框课件
(实践)
2、意识促进客观事物发展。
(意识有正误之分)
3、只有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才具有反作用
(意识对客观事物都具有反作用)
归纳: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物质先于意识,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 质决定意识。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和改造世界。
答案(
B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里约奥运会女子排球决赛中,中国队以3比1战胜 塞尔维亚队,夺得本届奥运会冠军。这是属于中国女 排的荣耀时刻。比赛中女排队员们临危不乱,一锤定 音,克服种种困难、挫折和病痛,把拼搏精神如钉子 般砸进人生。这体现了( ) ①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②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③按规律办事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拼搏精神决定着事情的成功与失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观看视频』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第二框 意识的作用
麒麟高级中学 政治组 指导老师:郭玲荣 参赛人:刘娇
探究一
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
——马克思
(1)为什么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也要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 (2)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一、人能够能动地 认识 世界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②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
(1)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 起来 (4)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
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
目的性 认识世界 自觉选择性

生活与哲学电子课本05第五课.doc

生活与哲学电子课本05第五课.doc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号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人能够通过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也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

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基本要求,也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要求。

5.1意识的本质5.1.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自然界从其自身的发展中产生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思维着的精神,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

人的意识是从动物的心理发展而来的,但纯粹的动物心理并不会自发地形成意识。

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因此,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要的还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5.1.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现代脑科学研究成果证明,没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生理系统——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的产生。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动物由遗传获得的本能。

条件反射有两种:一种是由于具体事物的刺激而引起的反射,叫做第一信号系统,这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一种是在语言刺激下产生的反射,叫做第二信号系统,这是人所特有的。

意识就是在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产生的反映。

5.1.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要形成意识,不仅需要人脑,还必须有被反映的客观存在。

如果说人脑是生成意识的厂房和机器,那么,意识的反映对象——客观存在就是生成意识的原材料。

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号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人能够通过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也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

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基本要求,也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要求。

5.1意识的本质
5.1.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自然界从其自身的发展中产生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思维着的精神,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

人的意识是从动物的心理发展而来的,但纯粹的动物心理并不会自发地形成意识。

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因此,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要的还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5.1.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现代脑科学研究成果证明,没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生理系统——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的产生。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一些动物见到食物就会分泌唾液。

对于人来说,“望梅”可能“止渴”,“谈虎”可能“色变”。

⑴对动物说“梅”,能不能使动物“止渴”?对动物谈“虎”,能不能使动物“色变”?
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动物由遗传获得的本能。

条件反射有两种:一种是由于具体事物的刺激而引起的反射,叫做第一信号系统,这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一种是在语言刺激下产生的反射,叫做第二信号系统,这是人所特有的。

意识就是在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产生的反映。

5.1.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鲁迅曾说:“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蒂,还是不能凭空创造。

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


⑴离开了客观对象,能不能产生人类的意识?
要形成意识,不仅需要人脑,还必须有被反映的客观存在。

如果说人脑是生成意识的厂房和机器,那么,意识的反映对象——客观存在就是生成意识的原材料。

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因此,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

将万水千山收于尺幅.正是中国画的绝妙之处
总之,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因此,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相关链接
18世纪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

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依然要此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

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专家点评
我们的祖先最早用来表达意识的概念是灵魂,这一点与古希腊人有着惊人的相似。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柏拉图等都用灵魂来表示意识,亚里士多德还著有《论灵魂》一书,专门讨论意识问题。

在灵魂之外,我们的祖先还用“精神”、“心”来表达意识,如庄子说:“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

”陆九渊说:“收拾精神,自作主宰。

”孟子说:“心之官则思。

”王守仁说:“心外无物。

”“意识”概念是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步形成的。

5.2意识的作用
5.2.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实施行动之前还要预先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蜜蜂筑巢、蜘蛛织网等,表面看起来似乎有某种预定的目标和计划,其实不然。

它们既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它们的操作纯粹是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

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坐中国发射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进入太空
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作为人体感官的眼睛,使我们看到了世界呈现给我们的样子,那青山绿水、姹紫嫣红,那浩渺烟波、重峦叠嶂,等等。

透过人类意识这个“思维的眼睛”,我们能够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

有了“思维的眼睛”,人类就可以逐步解开自然之谜和社会历史之谜。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专家点评
宇宙是无限的,它无始无终,无边无际;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相对于浩瀚的宇宙而言,它只是万顷波涛中的一滴水珠。

因此,就每个人来说,就认识的每一次实现而言,认识是有限的。

然而,一代又一代的生命延续,传递着人类对世界的认识,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因此,就整个人类的无限发展和人类认识不断前进的历史趋势而言.认识又是无限的.
\5.2.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动物没有自觉的意识,不懂得自己活动的意义,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因而,它们既不能认识世界,也不能改造世界。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过程有着积极的反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面对石头与电脑 面前有一块石头,请问:“是先有石头,还是先有人们对于石头的认识?”回答是很明确的:先有石头,然后才有关于石头的种种认识。

但是,如果把石头换成电脑,再问同样的问题:“是先有电脑,还是先有人们关于电脑的设计?”你会怎样回答? 石头和电脑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存在,石头是自然界演化而来的,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而自然界本来没有电脑,它是人制造出来的。

大自然可以演化出一座珠穆朗玛峰,但是即使再过几亿年,自然界也不可能演化出一台电脑。

人能制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东西,这说明人的意识具有极大的能动作用。

科学家关于电脑的设计理念是从哪里来的?意识在人类
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
界。

——列宁
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名 言
贝多芬的音乐震撼了无数人的心灵。

可是,这位天才作曲家,不到30岁就忍受着日益严重的耳疾的折磨,不到50岁就完全丧失了听觉。

凭着对音乐的挚爱,凭着一种坚定的信念与命运抗争,他在完全失聪的状态下创作出一生中最重要的几部作品。

贝多芬的作品肯定了人类意志,表达了只有通过暴风骤雨和艰难困苦才能走向辉煌、走向胜利的高昂的进取精神。

有人说:“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

”精神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具有极大的影
5.2.3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并不是否定发挥主观能动性。

它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相关链接
“实事求是”一词,源于东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景十三王传》。

文中称赞西汉景帝之子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唐朝颜师古释“实事求是”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

毛泽东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