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调谐回路调谐放大器仿真

合集下载

实验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实验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实验1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实验准备1•做本实验时应具备地知识点:放大器静态工作点LC并联谐振回路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2•做本实验时所用到地仪器: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模块双踪示波器万用表频率计高频信号源二、实验目地1 •熟悉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系统;2•掌握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地基本工作原理;3.熟悉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地测量方法;4 •熟悉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和集电极负载对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带、Q<包括电压增益、通频值)地影响;5 •掌握测量放大器幅频特性地方法.、实验内容1.用万用表测量晶体管各点<对地)电压VB VE、VC,并计算放大器静态工作点;2 •用示波器测量单调谐放大器地幅频特性;3•用示波器观察静态工作点对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地影响;4•用示波器观察集电极负载对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地影响四、基本原理1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原理小信号谐振放大器是通信接收机地前端电路,主要用于高频小信号或微弱信号地线性放大和选频•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原理电路如图1-1所示.图中,R BI、吊2、R用以保证晶体管工作于放大区域,从而放大器工作于甲类.C E是R E地旁路电容,C B、C C是输入、输出耦合电容丄、C是谐振回路,R C是集电极<交流)电阻,它决定了回路Q直、带宽•为了减轻晶体管集电极电阻对回路Q直地影响,采用了部分回路接入方式• b5E2RGbCAP图1-1单调谐回路放大器原理电路图1-2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实验电路图2•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实验电路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实验电路如图1-2所示.其基本部分与图1-1相同.图中,1C2用来调谐,1K02用以改变集电极电阻,以观察集电极负载变化对谐振回路< 包括电压增益、带宽、Q直)地影响.IW oi用以改变基极偏置电压,以观察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变化对谐振回路<包括电压增益、带宽、Q值)地影响.1Q02为射极跟随器,主要用于提高带负载能力.plEanqFDPw五、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1)插装好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模块,接通实验箱上电源开关,按下模块上开关1K01.<2)接通电源,此时电源指示灯亮.2•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幅频特性测量测量幅频特性通常有两种方法,即扫频法和点测法•扫频法简单直观,可直接观察到单调谐放大特性曲线,但需要扫频仪•点测法采用示波器进行测试,即保持输入信号幅度不变,改变输入信号地频率,测出与频率相对应地单调谐回路揩振放大器地输出电压幅度,然后画出频率与幅度地关系曲线,该曲线即为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地幅频特性• DXDiTa9E3d<1 )扫频法,即用扫频仪直接测量放大器地幅频特性曲线•用扫频仪测出地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曲线如下图:图1-3扫频仪测量地幅频特性<2)点测发,其步骤如下:①I©置“ of “位,即断开集电极电阻1R3,调整1W i使1Q i地基极直流电压为2.5V左右<用三用表直流电压档测量1R1下端),这样放大器工作于放大状态•高频信号源输出连接到单调谐放大器地输入端<1P01).示波器CH1接放大器地输入端1TP01,示波器CH2接单调谐放大器地输出端1TP02,调整高频信号源频率为6.3MHZ <用频率计测量),高频信号源输出幅度<峰-峰值)为200mv^波器CH1 监测).调整单调谐放大器地电容1C2,使放大器地输出为最大值<示波器CH2监测)•此时回路谐振于6.3MHZ.比较此时输入输出幅度大小,并算出放大倍数• RTCrpUDGiT②按照表1-2改变高频信号源地频率<用频率计测量),保持高频信号源输出幅度为200mv^波器CH监视),从示波器CH2±读出与频率相对应地单调谐放大器地电压幅值,并把数据填入表1-2. 5PCzVD7HxA表1-2③以横轴为频率,纵轴为电压幅值,按照表1-2,画出单调谐放大器地幅频特性曲线.3•观察静态工作点对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地影响顺时针调整1W1<此时1W1阻值增大),使10)1基极直流电压为1.5V,从而改变静态工作点•按照上述幅频特性地测量方法,测出幅频特性曲线•逆时针调整1W<此时1W,阻值减小),使10)1基极直流电压为5V,重新测出幅频特性曲线•可以发现:当1W1加大时,由于I CQ 减小,幅频特性幅值会减小,同时曲线变“瘦”<带宽减小);而当1W1减小时,由于I CQ加大,幅频特性幅值会加大,同时曲线变“胖”<带宽加大).jLBHrnAlLg4 •观察集电极负载对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地影响当放大器工作于放大状态下,按照上述幅频特性地测量方法测出接通与不接通 1R3地幅 频特性曲线•可以发现:当不接1R3时,集电极负载增大 ,幅频特性幅值加大,曲线变“瘦” ,Q 值增高,带宽减小.而当接通1R3时,幅频特性幅值减小,曲线变“胖” ,Q 值降低, 带宽加大• XHAQX74J0X用扫频仪测出接通与不接通 1R3地幅频特性曲线,如下图:不接1R3时地幅频特性曲线接1R3时地幅频特性曲线六、实验报告要求1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说明静态工作点变化对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地影响,并画出相应地幅频特性•2•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说明集电极负载变化对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地影响,并画出相应地幅频特性•3 •总结由本实验所获得地体会1Q01基极直流电压为1.5V 时扫频曲线1Q01基极直流电压为5V 时扫频曲线实验3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实验准备1做本实验时应具备地知识点:三点式LC振荡器西勒和克拉泼电路电源电压、耦合电容、反馈系数、等效Q值对振荡器工作地影响2•做本实验时所用到地仪器:LC振荡器模块双踪示波器万用表二、实验目地1熟悉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系统;2•掌握电容三点式LC振荡电路地基本原理,熟悉其各元件功能;3•熟悉静态工作点、耦合电容、反馈系数、等效Q值对振荡器振荡幅度和频率地影响;4•熟悉负载变化对振荡器振荡幅度地影响.三、实验电路基本原理1.概述LC振荡器实质上是满足振荡条件地正反馈放大器• LC振荡器是指振荡回路是由LC元件组成地•从交流等效电路可知:由LC振荡回路引出三个端子,分别接振荡管地三个电极,而构成反馈式自激振荡器,因而又称为三点式振荡器•如果反馈电压取自分压电感则称为电感反馈LC振荡器或电感三点式振荡器;如果反馈电压取自分压电容,则称为电容反馈LC振荡器或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LDAYtRyKfE在几种基本高频振荡回路中,电容反馈LC振荡器具有较好地振荡波形和稳定度路形式简单,适于在较高地频段工作,尤其是以晶体管极间分布电容构成反馈支路时其振荡频率可高达几百M HZ〜GHZ . Zzz6ZB2Ltk2.LC振荡器地起振条件一个振荡器能否起振,主要取决于振荡电路自激振荡地两个基本条件,即:振幅起振平衡条件和相位平衡条件•3.LC振荡器地频率稳定度频率稳定度表示:在一定时间或一定温度、电压等变化范围内振荡频率地相对变化程度,常用表达式:△ f。

调谐功率放大器仿真()

调谐功率放大器仿真()

谐振功率放大器仿真姓名:学号:班级:电信
仿真电路如下:
结果与分析:
一.R
c
变化对放大器工作状态打得影响——调谐功放的负载特性
(1)当R
c =51Ω时,放大器工作在欠压区,i
e
的波形如下,V
e
=5.921V。

(3)当R c =680K Ω时,放大器工作在过压区,i e 波形如下,V e =1.660V 。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R c 对功放的影响为在欠压区时电流基本维持不变,放大器可以视为恒流源;当工作在过压区时输出电压基本不随R c 变化,可以视为恒压源。

二.E c 变化对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集电极调制特性
(1)当V cc =3V 时,放大器工作在过压区,i e 波形如下,V c =1.344V 。

(2)当V cc =5V 时,放大器工作在临界区,i e 波形如下,V e =5.866V 。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当放大器工作在过压区时,电流随E c 变化而变化明显,而当工作在欠压区时,基本保持不变。

三.E b 变化对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基极调制特性
(1)当E b =-1V 时,放大器工作在欠压区,i e 波形如下,V e =3.286V 。

(2)当E b =2V 时,放大器工作在临界区,i e 波形如下,V e =5.134V 。

(3)当E b =5V 时,放大器工作在过压区,i e 波形如下,V e =5.254V 。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当放大器工作在欠压区时,输出电压随E b 变化明显,而当放大器工作在过压区时,输出电压变化很小。

实验1-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实验1-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实验一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仿真实验一、实验原理单调谐放大电路采用LC回路作为选频器的放大电路,它只有一个LC回路,调谐在一个频率上。

本实验用三极管作为放大器件,LC并联谐振回路作为选频网络,构成一个基本的调谐回路小信号谐振放大器。

电路谐振频率可通过CT进行调节。

由于仿真元器件数据库中没有自耦变压器,实际使用中可使用隔直流电容器耦合输出。

调谐放大器的增益与其动态范围成反比关系:放大器电压增益越高,其动态范围越小;电压增益越小,动态范围越宽。

实验电路中的Re为提高电路工作点的稳定而接入的射极负反馈电阻,对其电路特性有重要影响。

Re越大,负反馈越深,放大器增益越低,电路动态范围越大,通频带越宽,电路的选择性越差;Re越小,负反馈越浅,放大器增益越高,电路动态范围越小,通频带越小,电路的选择性越好。

共发电路的射极电阻Re具有电流负反馈作用,当Re两端不接电容Ce时,Re既有直流负反馈(起稳定直流工作点作用),又有交流负反馈作用(减小放大量,展宽频带)当Re 两端接入大容量电容Ce时,Re只有直流反馈,而没有交流负反馈的作用。

当Re两端接入一定容量的Ce时,由于容抗Xc=1/ωc,随着频率的增加而下降,因而对频率中因极间电容和分布电容而损失的高频成分的放大有一定的补偿作用,Ce可称为高频补偿电容。

谐振回路的负载电阻R在电路中不影响电路的谐振频率,但影响谐振回路的效率。

由于R的接入,回路的品质因数Q减小,谐振回路的效率降低,电路的通频带比无载时要宽,选择性变差。

负载电阻R与回路的品质因数Q成正比。

?二、实验内容使用仿真软件完成如下仿真实验,结合实验电路分别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1.电路直流工作点分析测试电路中Re=1KΩ,使用“直流工作点分析”仿真测试晶体管的静态直流工作点。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判断电路是否工作在放大状态。

V BV CE所以电路工作在放大状态2.使用波特图仪对放大器动态频率特性进行测试…取Re=1K,分别选R=10K/2K/500Ω,信号源V1接电路输入端,取Vi=10mV,调节CT使回路谐振在,同时使用波特图仪进行测试确认,测量并记录电路增益、幅频特性曲线和3db 带宽。

实验三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仿真实验

实验三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仿真实验

实验三高频小信号谐振回路仿真实验按图1所示电路参数在Multisim中画出相应的电路。

T1
46.5MHz 0°18.6MHz

注:T1的初次级电感量均为58.3nH 图1 高频谐振回路仿真实验图
一、静态分析
该电路为放大电路,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偏置电阻使其工作在放大区。

使用参数扫描法,进行在改变R5情况下的静态工作点分析。

要求R5从12kΩ~20kΩ,10个观测点,观测三极管三个极电压V2、V3、V8。

将分析结果填入下表中。

表1 R5参数扫描的静态工作点
二、谐振频率的计算
C6选择51%,即15pF,T1的初次级电感量均为58.3nH。

可得谐振频率:
三、电压增益
使用双踪示波器(oscilloscopc)观察输入和输出电压波形。

使用电压表测量输入和输出电压的有效值,得到电压增益:
四、幅频特性及通频带
用波特图仪观察频率特性,如图。

移动标尺至幅频下降3dB,得到下限频率,上限频率,通频带为:。

五、负载对频率特性曲线的影响
使用参数扫描法,进行在改变RL情况下的交流分析。

基于Multisim8单调谐放大电路仿真分析

基于Multisim8单调谐放大电路仿真分析

基于Multisim8单调谐放大电路仿真分析【摘要】通过Multisim8仿真软件对高频单调谐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通频带、选择性等参数进行测试并仿真分析,仿真结果直观、精确,很好地验证了理论。

该软件有强大的仿真和分析功能,在实现高频电路分析和设计方面不仅高效、可靠,而且具有逼近真实电路的效果。

【关键词】Multisim8;仿真分析;单调谐放大器通过Multisim8仿真软件对高频单调谐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通频带、选择性等参数进行测试并仿真分析,仿真结果直观、精确,很好地验证了理论。

该软件有强大的仿真和分析功能,在实现高频电路分析和设计方面不仅高效、可靠,而且具有逼近真实电路的效果。

采用计算机仿真来代替实际的实验电路,不仅可以大大减少实际环境中的干扰,提高工作效率,还能保存仿真过程所产生的大量数据和图形,为高频电子线路整体分析与改进提供了一条捷径。

1.multisim8仿真软件简介Multisim8是一个电路原理设计、电路功能测试的虚拟仿真软件。

Multisim8的虚拟测试仪器种类齐全,有一般实验用的通用仪器,如万用表、信号发生器、双通道示波器、直流、交流电源;还有一般实验室少有或没有的仪器,如波特图示仪、字信号发生器、逻辑分析仪、逻辑转换器、失真度测试仪、频谱分析仪和网络分析仪等。

Multisim8具有较为详细的电路分析功能,可以完成电路的瞬态和稳态分析、时域和频域分析、器件的线性和非线性分析、电路的噪声分析失真分析、离散傅里叶分析、电路零极点分析、交直流灵敏度分析等电路分析方法,以帮助设计人员分析电路的性能。

2.用Multisim8对单调谐回路放大器的仿真分析高频调谐放大器是高频电子线路中的基本单元电路,广泛应用于广播、雷达、通信等接收设备中,调谐放大器可分为单调谐、双调谐和参差调谐放大器,电压增益、谐振频率、通频带、选择性等是调谐放大器的主要质量指标,单调谐放大器是分析其它放大器的基础。

202X年高频实验报告(一)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202X年高频实验报告(一)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202X年高频实验报告(一)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 掌握单调谐回路的工作原理和谐振放大器的特点。

2. 能够熟练测量单调谐回路的谐振频率和带宽,并能够计算回路品质因数。

3. 能够使用单调谐回路组装谐振放大器,并观察其输出波形和增益特性。

二、实验原理1. 单调谐回路单调谐回路由电感L、电容C和电阻R串联而成,如下图所示:当串联谐振回路中的电感L、电容C和电阻R的数值满足以下条件时,回路将在某一频率处产生谐振现象,电压幅度将增大。

其中,L为电感,单位为亨,C为电容,单位为法拉,R为电阻,单位为欧姆。

谐振频率f0为:谐振频率f0与电感L和电容C有关,当L或C的数值改变时,谐振频率f0会相应改变。

谐振频率f0与电阻R有关,当电阻R变化时,谐振频率f0也会发生变化。

带宽BW为:品质因数Q为:品质因数Q与电阻R、电感L、电容C有关,当电阻R、电感L或电容C的数值改变时,品质因数Q也会发生变化。

2. 谐振放大器谐振放大器是一种利用谐振回路进行放大的电子电路,其基本原理为,将输入信号加到谐振回路的输入端,由于回路在谐振频率处有较大的放大,因此放大后的信号输出到输出端将比输入信号增加一个较大的幅度。

三、实验内容四、实验器材与设备1. 示波器2. 汽笛发生器3. 电感L4. 电容C5. 变阻器8. 喇叭9. 电源10. 万用表五、实验步骤1. 使用汽笛发生器产生一个频率为500Hz的信号。

2. 将信号输入到单调谐回路中,同时使用万用表测量回路的电压。

3. 调节变阻器的电阻,找到回路谐振频率。

4. 测量谐振频率f0,并记录下数值。

5. 测量谐振频率两侧的电压幅值,计算出回路的带宽BW,并记录下数值。

6. 计算回路品质因数Q,并记录下数值。

9. 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并记录下输出幅度。

10. 测量谐振放大器的增益特性,即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比的对数值,记录下数值。

11. 连接喇叭到谐振放大器输出端,观察喇叭的声音变化。

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及通频带展宽试验课件

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及通频带展宽试验课件
单调谐回路谐振放 大器及通频带展宽 试验课件
目录
• 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的基本原理 • 通频带展宽技术 • 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的应用 • 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的实验研究 • 通频带展宽技术的实验研究 • 结论与展望
01
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的 基本原理
定义与工作原理
定义
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是一种电 子放大器,利用调谐回路作为负 载,实现信号的放大。
实验步骤与过程
1. 搭建实验装置
2. 调整参数
根据实验需求,搭建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 器,并连接信号源、示波器、频谱分析仪 等设备。
根据实验要求,调整可调电阻、电容、电 感等元件的参数,以实现通频带展宽的目 的。
3. 测试与记录数据
4. 重复实验
在调整参数后,对放大器进行测试,记录 输入信号、输出信号的波形和频谱,并使 用示波器和频谱分析仪进行测量和记录。
工作原理
通过改变调谐回路的频率,使其 与输入信号的频率相匹配,从而 实现信号的放大。
电路组成与元件作用
电路组成
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主要由输入级 、调谐回路和输出级组成。
元件作用
输入级负责接收信号,调谐回路作为 负载实现信号的放大和选择,输出级 则将放大的信号输出。
性能指标与特点
性能指标
主要包括增益、通频带、选择性、噪声系数等。
避免信号失真
通频带较窄的放大器在处理高频信号时,容易产生失真,影响信号 质量。
通频带展宽的方法
采用多级放大器串联
通过多级放大器的串联,可以逐级放 大信号,实现通频带的展宽。
采用集成运算放大器
采用有源滤波器
通过在放大器中加入有源滤波器,可 以对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实现通频带 的展宽。

单调谐放大器的仿真分析

单调谐放大器的仿真分析

基于MULTISIM单调谐放大器的仿真分析一、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multisim 软件的使用方法,并能够通过仿真而了解到电路的一些特性以及各电路原件的作用。

2、掌握单调谐回路调谐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电路结构。

3、了解电压增益与静态工作点以及回路特性的关系。

4、了解谐振回路的幅频特性,分析通频带与选择性。

5、了解负载对谐振回路的影响,从而了解频带扩展。

二、实验原理由LC组成的并联谐振回路放大器,其放大倍数与频率有关,在谐振频率f0时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最大。

在高于或低于f0时放大倍数就迅速减小。

因此选用这种放大器可以只放大我们所需要的某一频率信号,而抑制不需要的信号或外界干扰信号,所以调谐放大器在无线通讯方面广泛用于高频选频放大器。

三、实验电路该电路中L与C组成并联谐振回路,与晶体管共同起着选频放大作用。

R1,R2是放大器的偏置电阻,Re是直流负反馈电阻,C2是旁路电容,用来稳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

R用来增大放大器输出端调谐回路的品质因数Q的值,减小放大器的通频带,从而提高选择性。

四、仿真平台的建立1、测试仪器(1)示波器:用来观测输入和输出波形(2)波特图仪:用来观测输出信号的幅频和相频特性(3)交流输入信号:提供交流信号(4)电压表:用来测量各个静态工作点电压2、仪器参数设置波特图仪:五、研究内容及实现方法(1)研究单调谐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与LC 并联谐振回路频率的关系,通过观察示波器的输入输出对比实现。

(2)研究单调谐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与静态工作点的关系,通过观察电压表以及示波器的输入输出对比实现。

(3)研究单调谐放大器的幅频、相频特性与品质因素Q 的关系,通过观察波特图仪的输出实现。

六、仿真分析结果(1)单调谐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与LC 并联谐振回路频率的关系将单调谐放大器的工作频率设置为10.7MHz ,输入信号的有效值为50mv ,取R=Re=2K ,除了变动L 和C 值以外,其余参数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调谐回路调谐放大器仿真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掌握单调谐回路调谐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电路结构。

2.熟练掌握multisim软件的使用方法,并能够通过仿真而了解到电路的一些特性以及各电路原件的作用.
二、实验仪器
PC一台(附有multisim仿真软件)
三、实验原理
1.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基本原理
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作用是有选择地对某一频率范围的高频小信号进行放大。

所谓“小信号”,通常指输入信号电压一般在微伏∼毫伏数量级附近,由于信号小,从而可以认为放大器工作在晶体管的线性范围内。

所谓“调谐”,主
f及附近频率要是指放大器的集电极负载为调谐回路。

这种放大器对谐振频率
f的频率信号,放大作用很差。

的信号具有较强的放大作用,而对其它远离
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是我主要质量指标如下:
1.增益:放大器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比,用来表示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放大微弱信号的能力
2.通频带:通常规定放大器的电压增益下降到最大值的0.707倍时,所对应的频率范围为高频放大器的通频带,用B0.7表示。

3.选择性:从含有各种不同频率的信号总和(有用和有害的)中选出有用信号排除有害(干扰)信号的能力,称为放大器的选择性。

衡量选择性的基本指标一般有两个:矩形系数和抑制比。

矩形系数通常用K0.1表示,且矩形系数越小,选择性越好,其抑制邻近无用信号的能力就越强。

4.稳定性: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直流偏置)、晶体管的参数、电路元件参数等发生可能的变化时,放大器的主要特性的稳定程度。

5.噪声系数:高频放大器由多级组成,降低噪声系数的关键在于减小前级电路的内部噪声。

因此,在设计前级放大器时,要求采用低噪声器件,合理地设置
工作电流等,使放大器在尽可能高的功率增益下噪声系数最小。

越接近1越说明噪声越小,电路的性能越好。

实验步骤:
一、建立新的电路文件,从multisim10.0用户界面可以看出,运行之后
自动打开一个新的空白电路文件“Circuit”,若电路窗口不是空白,可以新建空白电路文件。

二、画电路图,将要进行仿真的电路图画在电路窗口中,首先挑选合适
的电路元件放在电路窗口中,单击所选元器件工具栏中的合适的元器件按钮,进行相应的选择。

1)放置直流电压源
1.放置电源单击元器件工具栏中的电源按钮(当鼠标指向该
按钮时,会出现提示“sources”),或者单击主菜单中的“place”菜
单下的”component…”,弹出”select a component”窗口,如下图
所示。

(1)在“database”下拉列表下面的“group”下拉列表框是要选择
的元器件所在的元器件库,单击元器件工具栏中的电源按钮时,
该栏自动出现电源所在的库“sources”。

(2)在”family”列表框中单击“POWER_SOURCES”.
(3)在“component”列表框中单击“DC_POWER”.所选电源即可出
现在“Cymbol”文本框中。

(4)单击“OK”,将鼠标移到要放置的元器件的电路窗口中的合
适位置,单击鼠标左键,电源出现在电路窗口中。

2.改变电源值电源的默认值是12V,可以容易的改为需要值(如
15V)。

(1)双击电源出现的电源特性的对话框,如下图所示。

(2)在“Voltage(V)文本框中直接修改,单击确定即可。

注:值的修改只对虚拟元器件有效,虚拟原件不是真实的,也就是说不可能从供应商那里买到的。

软件用两种方法处理虚拟元器件,与处
理真实元器件稍有不同。

首先,虚拟元件与真实元件的默认颜色不同,
这样会提醒您这些元件不是真实的,不会输出到PCB布线软件。

其次,
放置虚拟元器件时不是从浏览器中选择的,因为可以任意设置元器件的
值。

(3)修改元器件标号有时候,给出的标号不符合要求,此时可以自己加以修改。

方法类似修改元器件参数。

双击要修改的元器件在窗
口中选择“label“选项卡,在“RefDes”中输入或改变标号,然后单击
确定即可。

除了修改参数和标号外,也可以改变元器件的标号或参数的现实位置,只要单击并拖动他们即可。

当然,也可以拖动整个元器件。

2)放置电阻元件
三、放置第一个电阻R1放置鼠标于基本元件工具箱(Basic)上,在出现的
工具栏中单击按钮,将打开下图所示的SELECT对话框
(1)在打开的窗口中的“Family”列表框中选中“RESISTOR”.
(2)在“Filter”下拉列表框中选择1KΩ,并滚动“Component”列表框找
到1KΩ的电阻。

(3)选择1KΩ电阻,然后单击OK,鼠标出现在电路窗口中。

(4)将鼠标移到任意位置,单击鼠标左键放置元件。

(5)注意电阻的颜色和电源的不同,提示您他是实际的元件
1.放置其他的电阻元件本电路需要5个电阻,阻值分别为1KΩ
1.5KΩ6.2KΩ3KΩ15KΩ.注意:添加电阻的参考ID不同。

可以
复制黏贴,修改参数的方法。

2.部分元件需要旋转只要将鼠标指向要旋转的电阻,单击鼠标右
键,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中选择“90Clockwise”顺时针旋转,或者,
逆时针旋转即可。

也可通过菜单栏选择旋转方式。

3.放置其他元器件
按照上述步骤,将下列元器件放置在电路窗口中的合适位置。

(1)将一个2N2222A双极型NPN晶体管(取自于晶体管族),
放置在R2的右方。

(2)将一个电感L1(取自于基本元件族),放置在晶体管的右上
方。

(3)取4个电容(取自于基本元器件族),分别放置在R1,R4、
电感L1、晶体管的右方,并沿顺时针旋转。

四、添加接地端
接地端就是一个公共参考点,该点的电位为0.在电路中,根据情况可以放置多个接地端。

但不管接地端有多少个,他们的实际电位为0,属于同一点。

如果一个电路没有接地端,一般不能进行仿真分析,所以要记住加接地端。

单机电源工具按钮,打开“Select a Component”窗口,在“Family”列表框中单击选
中“POWER_SOURCES”系列,然后在“Component”列表框中单击选中“GROUND”(接地端),单击“OK”按钮将其放在合适位置即可。

五、元器件连线
全部元器件选好并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给元器件连线。

(1)两个元器件之间的连线将鼠标指针靠近所要连接的元器件引脚,鼠标指针会自动转变为“+”,此时单击鼠标左键后松开,鼠标将
保持“+”的形状,拖动鼠标到要相连的另外一个元器件的引脚,再单击
鼠标左键,系统将自动完成这两个引脚之间的连线。

(2)元器件与线路的中间连线此时从元器件引脚开始,将鼠标指针靠近所要连接的元件引脚,在指针转变为“+”时单击鼠标左键,然后
拖动鼠标到所要相连的线路上再单击鼠标左键,系统将自动完成连线,
并在所连线路的交叉点自动放置一个交点。

(3)如果对线路或连接点不满意,也可以将其删除,方法就是将指针移到要删除的线路或连接点,单击选中按左键“Delete”键进行删除。

(4)放置交叉点,菜单栏"Place"项下的"Junction"项。

六、仿真
电路连接好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对上述电路进行仿真分析,测量原理图中的输出信号,并对电路进行分析。

如下图原理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