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氮气作业标准

合集下载

氮气使用安全管理规范 QSY1366-2011

氮气使用安全管理规范 QSY1366-2011

氮气使用安全管理规范Q/SY1366-2011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氮气的安全使用以及相关审核、偏离、培训和沟通的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生产作业活动中氮气的使用。

3术语和定义3.1窒息性气体吸入会引起人体组织由于缺氧而导致窒息的有害气体。

3.2氮气取用连接点通过一个或多个阀门与氮气源连接和断开来取用氮气的连接点。

5管理要求5.1氮气危害5.1.1氮气是一种无色无臭的窒息性气体,比空气稍轻(比重为0.97)。

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氧气浓度下降到19.5%以下时,就可能造成人员缺氧窒息。

吸入浓度不太高的氮气时,可能引起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可能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

吸入高浓度的氮气(氮气浓度大于90%),可迅速导致人员出现昏迷、呼吸心跳停止而致死亡。

5.1.2暴露于氮气危害环境中的人员,在出现明显征兆或症状之前,其生命可能已处于危险状态,应立即脱离现场,移送至空气新鲜处,并迅速进行医疗救护。

5.2风险评估5.2.1使用和排放氮气应事先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应进行记录并存档。

风险评估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人员处在氮气危害环境中的可能性;——正常情况和非正常情况下氮气排放的区域和方式;——受限空间、控制室、化验室和实验室等区域的氮气危害。

5.2.2如果工作场所存在潜在的氮气危害,应设置警示标识并提供足够的控制措施。

这些措施可包括但不限于:——具有声光报警功能的测氧仪;——强制通风系统;——警戒线或围栏;——通过上堵头、封头、加盲板等方式隔断氮气来源。

5.3使用要求5.3.1禁止使用氮气用于以下目的:——一般的表面清理(包括工艺区域、维修车间、室外工作区域、任何设备),除非工艺中要求使用氮气作为吹扫介质且进行了安全排放;——气动工具的驱动;——作为工艺、仪表的替代或备用气源,除非经过风险评估已确认所有潜在的危害,采取了风险削减和控制措施,并且有文件化的管理程序;——在可能有人存在的区域中进行工程应急、冷却或灭火。

氮气使用安全规程(定)

氮气使用安全规程(定)

氮气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 氮气1.1 氮气:无色、无味、无嗅的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支持燃烧,不能用来呼吸,当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致使氧含量过低(平均海拔环境O2<18%),将引起缺氧窒息,吸入高浓度氮气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1.2 生产工艺用氮气应严格控制其纯度,通过在线微量氧检测分析仪和人工取样分析工艺用氮气合格,氮气(N2)≥99.9%,富氮气含氮量(N2)为99.9%,氧气(O2)<0.2%,防止氧含量超标的氮气进入生产工艺系统内与一氧化碳和羰化物形成混合气体导致着火、爆炸。

1.3 羰化冶金厂管理区域与管理职责划分:羰化冶金厂氮气管网界区为由本厂区前主桥架P6-P8段氮气总管向5kt/a羰基铁、10kt/a羰基镍系统供气支路的第一道阀门,自该阀门起(包括该阀门)至该系统的所有管网由本厂负责维护与管理。

2 氮气系统运行操作安全规程2.1 输入系统的氮气纯度(干基):N2≥99.9%(vol),氧含量<0.1%。

2.2 氮气系统运行时,不准敲击输送管道和储存容器或带压拆卸、紧固、修理,严禁超压或负压。

2.3 管道、阀门和装置冻结时,只能用热水或蒸汽加热解冻,严禁使用明火烘烤。

2.4 设备、管道和阀门等连接点泄漏检查,可采用肥皂水测漏。

2.5 新安装或大修后的氮气系统必须做耐压试验、清洗和气密试验,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检验规定标准检验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3 氮气使用安全事项3.1 本厂分管氮气管线的专业管理部门、分管技术员和专业点检人员负责检查和消除所辖区域内氮气管网的安全隐患,对本单位无法独立解决的,按照管理职责的划分,报上级管理部门协调解决。

3.2 由本厂组织相关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按照相关技术标准确认所辖区域内氮气系统的安全性。

3.3 本厂必须绘制本单位所使用氮气的详细平面管网图和工艺简图,标明使用地点,并对照确认氮气管网与其他管道网能可靠断开,防止混入其它介质或氮气窜入呼吸风供风系统。

3.4 氮气使用过程中,必须确认在密闭场所无氮气富集,有防止氮气富集的可靠措施。

氮气使用管理规定

氮气使用管理规定

精心整理文件编号:MYH.03/YK.ZD-02.37-2015(A/0)1 目的23 编制依据3.1 《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 AQ3028-20083.2 《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 GB8958-20063.3 《低温液体贮运设备使用安全规则》 JBT6898-19973.4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氮气使用安全管理办法》4 术语定义4.1 氮气取用连接点通过一个或多个阀门与氮气源连接和断开来取用氮气的连接点。

4.2 常规氮气(含液氮)作业通过压力管道连续或间断使用氮气且所用氮气作为工艺装置生产原料(含中间品和气提介质)、作为产品充装、工艺物料输送载体、工艺设备管道试压、气密或隔离气(含设备氮封)、工艺装置升降温和催化剂还原钝化带热载体气、装置事故紧急吹扫气、气体消防灭火系统原料气的作业。

4.3工艺55.15.1.15.1.25.1.35.1.45.25.2.15.2.25.2.35.2.45.2.55.35.3.1 负责编制、上报非常规状态下氮气使用方案,并严格执行经生产运营部、安健环部审批的方案。

5.3.2 负责进行非常规状态下使用氮气的风险评价和现场处置。

5.3.3 负责本中心氮气的投用、使用和停用过程的安全管理。

5.4 作业负责人的职责5.4.1 对临时氮气使用作业安全负全面责任。

5.4.2 向作业人进行作业程序和安全措施的交底。

5.4.3 在临时氮气使用作业环境、作业方案和防护设施及用品达到安全要求后,可安排作业人员进行作业。

5.4.4 在临时氮气使用作业区域及其附近发生异常情况时,应停止作业。

5.4.5 检查、确认应急准备情况,对临时氮气使用作业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督。

5.4.6 对未经允许试图进入或已经进入临时氮气使用作业区域者进行劝阻或责令退出。

5.5 作业人的职责5.5.1 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进入临时氮气使用作业区域实施作业任务,作业前应充分了解作业的内5.5.25.5.35.5.45.5.55.65.6.15.6.25.6.35.6.45.6.55.75.7.1 审查作业证的办理是否符合要求。

车间氮气使用安全管理规定

车间氮气使用安全管理规定

车间氮气使用安全管理规定一、背景氮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实验室环境的气体。

氮气作为惰性气体,非常适合用于防止或减少许多危险性气体的爆炸。

在车间环境中,氮气用作填充压缩空气系统、气氛保护、焊接和切割等工艺。

氮气在使用过程中,如果不按照正确的规定操作,很容易产生危险。

二、目的本文档旨在规范车间氮气的使用,保证车间生产安全和人身安全。

具体规定如下:三、氮气的存储1.氮气必须存放在封闭的容器中,并储存在专用仓库中。

所有容器必须标明其容量和氮气种类,并设置明显的警告标志。

2.储存氮气的容器必须固定好,以防止容器在移动或使用时翻倒。

依据车间规范,应当配备完善的固定装置并定期检查。

3.任何氮气容器都不得放置于暴露在阳光下的地方或不适当的温度中。

在乘坐电梯或爬梯时,应当小心谨慎,以防止氮气容器撞击、跌落或破裂。

四、氮气的使用1.氮气的使用必须遵循工作安全程序并按照正确的程序,通过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

在氮气的使用过程中,任何配置或移动操作,必须进行谨慎地计划和执行。

2.任何使用氮气的人员,必须接受过相关的安全培训,并被认定为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操作氮气。

3.在氮气容器中的压力变化时,任何人员都不得尝试使用非专业工具。

液态氮气必须用专业的设备进行搬运和转移。

4.禁止在与氮气容器共存的区域内进行火源作业。

在氮气使用现场必须检查防火管理情况,并严密制定各种灾难预案,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五、氮气泄露处理1.如发现氮气泄漏,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泄漏,并确保人员安全撤离。

2.在氮气泄漏的情况下,停止所有火源作业,并远离其他与氮气有关的设备或物质。

氮气泄漏处理的各种操作必须得到指定的管理人员的授权。

3.如果氮气泄漏导致了这种情况,员工应迅速激活紧急电话报警设备,并按照规定将制定的灾害措施预案进行执行。

六、结论对氮气使用过程中的危险性进行安全管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氮气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和风险。

实施规范有序的安全管理,对于车间生产和环境保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氮气使用管理规定

氮气使用管理规定

文件编号:MYH.03/YK.ZD-02.37-2015(A/0)陕西神木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氮气使用安全管理办法1 目的为加强公司氮气的规范使用,防止缺氧窒息事故的发生,保证岗位员工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应于承包商、公司员工在生产区内使用氮气过程的安全管理。

3 编制依据3.1 《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AQ3028-20083.2 《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8958-20063.3 《低温液体贮运设备使用安全规则》JBT6898-19973.4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氮气使用安全管理办法》4 术语定义4.1 氮气取用连接点通过一个或多个阀门与氮气源连接和断开来取用氮气的连接点。

4.2 常规氮气(含液氮)作业通过压力管道连续或间断使用氮气且所用氮气作为工艺装置生产原料(含中间品和气提介质)、作为产品充装、工艺物料输送载体、工艺设备管道试压、气密或隔离气(含设备氮封)、工艺装置升降温和催化剂还原钝化带热载体气、装置事故紧急吹扫气、气体消防灭火系统原料气的作业。

4.3 非常规氮气(含液氮)作业通过压力管道或橡胶管等临时管道连续或间断使用氮气、使用氮气作为工艺管道置换惰性气、工艺装置封闭保护气等的作业。

5 组织与职责5.1 安健环部5.1.1 负责《氮气使用安全管理办法》的制定。

5.1.2 负责监督检查现场氮气使用管理情况。

5.1.3 负责氮气防护用品的配备。

5.1.4 负责中心临时性氮气使用方案的审批。

5.2 生产运营部5.2.1 负责氮气使用操作规程的编制、监督与考核。

5.2.2 负责全厂氮气管网的运行管理。

5.2.3 负责组织协调非常规状态下氮气的使用。

5.2.4 负责非常规状态下氮气使用方案的审批。

5.2.5 负责组织中心对氮气使用操作规程的编制和修订,并组织员工培训学习。

5.3 各中心5.3.1 负责编制、上报非常规状态下氮气使用方案,并严格执行经生产运营部、安健环部审批的方案。

氮气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氮气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氮气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一、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涉及氮气作业的施工工序。

二、岗位存在的主要危险源及控制要求氮气作业中可能存在爆炸、窒息的危险。

要求作业过程按照公司风险预控体系要求,严格遵守作业操作规程,做好安全防护措施落实,确保风险保持在可控范围内。

三、作业程序1.氮气作业前,现场管理人员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告知其氮气作业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防控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并监督检查安全防护及监护措施的落实情况;2.氮气瓶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仓库内,远离热源,不得与其他物品混放;3.氮气瓶在运输过程中严禁抛摔或在地上滚动,严禁敲击瓶体;4.施工现场使用氮气时,气瓶应远离火源,采取保护措施,避免阳光直射;5.使用氮气进行吹扫试压作业时,严禁将氮气瓶卧放;6.使用氮气进行吹扫试压作业时,当管道、阀门等出现冻结现象时,只能使用热水或蒸汽加热解冻,严禁使用明火烘烤;7.使用氮气进行吹扫试压作业时,应确保试验管道有效隔断,且不得使用阀门作为隔断措施;8.进入阀门井、工作坑、储罐等有限空间作业前,应监测有限空间的氧气含量及易燃易爆气体含量,采取强制通风措施,确保作业条件安全可靠后,作业人员方可进入;9.在有限空间内使用氮气作业时,应严格遵守有限件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做好相应安全检测、防护及监护措施;10.在阀门井或工作坑内排放氮气时,必须安装临时管引致井外、坑外排放,严禁直接排放,临时管高出地面高度不得低于2米;11.阴雨天气进行氮气排放作业时,应做好排放点的通风措施,防止氮气积聚;12.施工现场氮气瓶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将气瓶收回仓库,清理施工现场杂物,做好文明施工管理工作。

四、严禁事项1.严禁运输过程中抛摔或在地上滚动,严禁敲击瓶体;2. 严禁将氮气瓶卧放;3. 严禁工作坑阀门井内直接排放氮气。

五、紧急情况现场处置措施氮气作业中可能存在爆炸、窒息的危险。

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应保持沉着冷静,立即上报部门,并迅速有效组织实施抢险救援,防止事故扩大,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使用氮气安全操作规程

使用氮气安全操作规程

使用氮气安全操作规程一、安全原则1、操作前应先检查氮气储罐的阀门,管道和附属设备。

不得在管路系统内留有杂物、水分和油脂等。

2、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对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以确保其熟悉操作程序和安全规程。

3、应配备相应的、经过专业培训的操作人员进行氮气操作,并采取必要的应急预案和措施,以确保安全性。

4、应实行安全防护,如戴防护眼镜、口罩和手套等,对温度和气压过高的危险操作应采用人员分组作业。

5、氮气储罐、管路等设备及操作人员都应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设备完好、机器安全运转,以防止出现意外危险。

二、安全操作规程1、储罐操作(1)在使用氮气储罐前,应先进行安全检查,确保管道及设备无任何杂质。

(2)进气管道、出气管道均应正确连接。

(3)在储罐进气阀处装入适当的泄压装置,以预防压力过高。

(4)储罐进气阀,出气阀应保持在关闭位置,并且保证卡扣发出“卡嗒”声,以防万一。

(5)要确保每台储罐有固定的标志标明所用气体的种类。

2、管路操作(1)在装接管路前,检查管道是否完好,检查各活动接头是否紧密。

(2)要定期检查氮气管道是否无漏气或杂质等情况。

(3)在取用氮气时,应先打开储罐出气阀,再进行取用操作。

在取用完毕后,要及时关闭储罐出气阀,以防漏气。

(4)管路操作时,应严禁用手触摸管道流通的氮气,在管路中应注意不要出现弯曲,以免氮气进入管道腐蚀管壁。

(5)维护时,不得在管道上烙铁修补等操作。

3、应急预案(1)氮气容器内应保留一定的余气。

(2)氮气容器内不可使用加热、火源或其他可能引发爆炸的物质。

(3)如发现氮气灭火装置不工作、温度异常或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疑问,应立即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4)如发现漏气,应立即采取适当措施,如打开通风设施、消毒(灭菌)器、发电机等,以控制危险局面。

(5)如发现氮气气体瓶长时间未被使用时,应及时检查密封情况,并排放沉淀物,以确保气瓶不受腐蚀和氧化。

三、防护装备(1)实行生产监督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安装火花减震器、火焰退火器、电磁屏蔽装置等。

氮气充装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氮气充装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氮气充装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前言氮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气体,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包括汽车、制药、半导体等。

氮气充装作业是将氮气压缩到特定的容器中,使其容量达到要求的过程。

虽然看似简单,但氮气充装作业却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需要通过正确的操作规程来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本文将介绍氮气充装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氮气充装作业的安全和正常进行。

作业环境氮气充装作业应在安全、整洁、通风、亮度适当的作业环境中进行。

同时,氮气充装作业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戒标志,保证现场无人进入作业区域。

作业人员要求氮气充装作业需要由专业的人员操作,确保整个作业过程的正常和安全。

作业人员要求具备以下条件和能力:1.了解氮气充装作业的基本原理和安全操作规程,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能够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标准作业流程进行操作。

3.了解紧急事故应急处理对策和操作流程,能够熟练处理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作业准备在氮气充装作业开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作业准备,做到以下几点:1.对充装器、气瓶、液位计和阀门进行检查,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2.确认气源压力和氮气充装的容量,以免发生超载危险。

3.对气瓶进行清洁、排放残气和检漏,确保气瓶内部干燥、洁净,且不会发生漏气和爆炸等安全事故。

作业流程氮气充装作业的流程需要遵守以下规程:1.开始操作前,应确保作业人员穿戴好安全防护设备,包括防护手套、面罩、安全眼镜等。

2.连接充装器、阀门和气瓶,将气瓶放置在充装器上,并使用手动或电动压缩机将氮气压缩至要求的容量。

3.在充装过程中,应时刻关注压力表和液位计的指示,避免发生漏气或气瓶过载的情况。

4.充装完成后,要将充装器与气瓶分离,关闭气瓶的阀门,并确认气体压力为零,避免产生气体残余或漏气。

安全注意事项在氮气充装作业中,应注意以下几个安全事项:1.氮气充装作业过程中应避免发生震动、碰撞、摩擦等情况,以防气瓶受损引起危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氮气作业标准
分厂
炼铁厂
工段
热风
岗位名称
热风
作业项目名称
使用氮气作业
作业标准编号
SD-LT-RF-36
作业条件
使用氮气作业
使用工具
扳手、快速接头、氮气管、生料带
工具使用过程中请遵守相关使用说明书或专项安卫操作要求。
潜在风险
高压、窒息
主要事故类型
高压、窒息
风险级别
三级
防护用品
安全帽、手套、面罩
请检查上述劳动防护用品的功能完好性,且在作业过程中正确佩戴和使用。
操作后确认
(1)对使用时间,压力效果进行详细记录
预知:物体打击、窒息
预防:做好专项记录和交接班记录
(2)用完后,是否恢复现场,阀门是否关闭,软连接是否断开
预知:物体打击、窒息
预防:做好专项记录和交接班记录(3)使用ຫໍສະໝຸດ ,注意节约成本,不得提前开启或用后不停
预知:物体打击、窒息
预防:做好专项记录和交接班记录
预知:物体打击、窒息
预防:氮气安全阀需每年效验一次
(2)管道要固定好,个接头是否紧密
预知:物体打击、窒息
预防:躲避面部耳部易引起骨膜破裂,容器紧固必须完整可靠,材料复合要求
(3)使用氮气时根据用量调节氮气流量,不得随意调大调小。
预知:物体打击、窒息
预防:氮气纯度低,需将不合格氮气排放时不得在密闭空间内进行
步骤
操作标准(技术要点)
环境和危险预知预防
(安卫工作标准及要求)
操作前确认
(1)确认管道介质是否正压缩空气
预知:物体打击、窒息
预防:易引起氮气窒息
(2)确认管道压力是否知否正常,管道有无泄露
预知:物体打击、窒息
预防:氮气纯度低,需将不合格氮气排放时不得在密闭空间内进行
操作过程中
(1)通压缩空气时缓开阀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