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因素辨识目录清单及防护措施

合集下载

制药企业(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制药企业(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制药企业(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职业健康管理的对象是职业病危害及其导致的健康风险。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现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参见国卫疾控发[2015]92号)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粉尘、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和其他因素。

广义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还应考虑人机工效因素,虽然国家目前没有将人机功效因素纳入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范畴,但用人单位在日常管理中也应充分重视。

制药行业的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按工艺类型,举例如下:(1)发酵工艺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各类有机溶剂、腐蚀和刺激性化学品、活性药物成分(中间体和产品)、高温、噪声、菌种等;(2)化学合成应识别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各类可急性或慢性健康损害的化学品、活性成分(原料、中间体和产品)、高温、噪声、电离辐射(如辐照灭菌工艺)等;(3)天然物萃取工艺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植物过敏源或刺激源、各类有机溶剂、腐蚀和刺激性化学品、活性药物成分(中间体和产品)等;(4)生物制药工艺:致病微生物,如有传染性的细菌或病毒、血液传染性病原体等;(5)制剂生产工艺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各类有机溶剂、活性药物成分(原料和产品)、噪声、非电离辐射(如激光打标)等。

用人单位应当组织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

识别工作做到识别充分、无遗漏,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识别,兼顾生产活动和非生产活动。

首先应识别出所有的作业活动。

对于生产活动,可按照工艺步骤列出生产活动清单,例如称量、分装、投料、离心、干燥、研磨、出料、混合、制粒、压片、包衣、灌装、包装等。

对于非生产活动也要进行识别,如研发、取样、质量检验、生产设备和公用系统的维修及预防性维护、废弃物处置以及应急响应等。

其次对于识别出的作业活动,要对其所涉及的粉尘、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和其他因素进行全面识别。

职业病危害因素清单及防护措施

职业病危害因素清单及防护措施
防护服、绝缘手套、绝缘鞋、电焊面罩、有色眼镜
23
木工
粉尘、噪声、高温、甲醛
尘肺、噪声聋、中暑、甲醛中毒
防毒口罩、防护眼镜、防尘口罩、耳塞
24
探伤工
x射线、r射线、超声波
放射性疾病
防护服、报警器、个人剂量仪
25
防腐工
噪声、高温、苯、甲苯、二甲苯、铅、汞、汽油、沥青烟
噪声聋、中暑、苯中毒、甲苯中毒、二甲苯中毒、汽油中毒、铅及其化合物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苯致白血病、接触性皮炎、痤疮
职业病危害因素清单及防护措施
项目类别:
施工阶段:
序号
作业类别
职业病危害因素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职业病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配备安全防护用品或预防措施
1
凿岩
粉尘、噪声、高温、局部振动、电离辐射
尘肺、噪声聋、中暑、手臂振动病、放射性疾病
佩戴防尘口罩、使用喷雾降尘装置、戴耳塞或采取其他预防噪音措施
9
管道
噪声、高温、粉尘
噪声聋、中暑、尘肺
防尘口罩、耳塞
10
卷扬机操作
噪声、高温、全身振动
噪声聋、中暑、
绝缘手套、绝缘鞋、耳塞
11
平地机操作
粉尘、噪声、高温、全身振动
尘肺、噪声聋、中暑
绝缘手套、绝缘鞋、防尘口罩、耳塞
12
木工
粉尘、噪声、高温、甲醛
尘肺、噪声聋、中暑、甲醛中毒
防尘口罩、防护眼镜、耳塞、防尘口罩
防尘口罩、耳塞
16
乳化沥青
沥青烟、高温
接触性皮炎、痤疮、中暑
防护服、防毒口罩
17
铺轨机司机、轨道车司机、大型线路机械司机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清单(最新编辑整合)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清单(最新编辑整合)

关于印发《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的通知
国卫疾控发〔2015〕9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总工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工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切实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根据职业病防治工作需要,国家卫生计生委、安全监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全国总工会联合组织对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进行了修订。

现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印发给你们(可从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下载),从即日起施行。

2002年3月11日原卫生部印发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同时废止。

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
2015年11月17日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一、粉尘
二、化学因素
三、物理因素
四、放射性因素
五、生物因素
六、其他因素。

办公室危险源辨识清单 (2)

办公室危险源辨识清单 (2)

办公室危(wei)险源辨识清单一、任务背景办公室是我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场所,但是办公室中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危(wei)险源,可能给员工的安全带来威胁。

为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们需要进行办公室危(wei)险源的辨识和清单的制定。

二、危(wei)险源辨识1. 电器设备- 辨识内容:办公室中使用的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电器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 数据记录:对每一个电器设备进行检查,记录设备的品牌、型号、购买日期、最近一次检修日期等信息。

- 结果分析:根据检查结果,判断设备是否存在电源线老化、插头松动等安全隐患,及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

2. 火灾隐患- 辨识内容:办公室中是否存在火灾隐患,如短路、电线老化等。

- 数据记录:记录每一个房间的火灾隐患情况,如是否存在易燃物品、电线是否整齐、灭火器是否到期等。

- 结果分析:根据记录的数据,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火灾隐患排查,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如更换老化电线、清理易燃物品等。

3. 人员行为- 辨识内容:员工在办公室中的不安全行为,如乱堆放文件、私拉电线等。

- 数据记录:记录每一个员工的不安全行为情况,如乱堆放文件的次数、私拉电线的位置等。

- 结果分析:根据记录的数据,进行员工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减少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4. 紧急疏散- 辨识内容:办公室中的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是否存在阻塞隐患。

- 数据记录:记录每一个房间的疏散通道情况,如是否有障碍物、是否有明确的疏散标识等。

- 结果分析:根据记录的数据,及时清理疏散通道的障碍物,确保员工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疏散。

5. 办公环境- 辨识内容:办公室的空气质量、光线是否符合安全标准。

- 数据记录:记录每一个房间的空气质量、光线情况,如是否存在异味、是否有充足的自然光等。

- 结果分析:根据记录的数据,进行空气净化、增加照明设备等改善措施,提高办公环境的安全性。

三、危(wei)险源辨识清单制定根据以上的危(wei)险源辨识内容和数据记录,制定办公室危(wei)险源辨识清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电器设备清单:列出办公室中使用的电器设备的品牌、型号、购买日期、最近一次检修日期等信息。

工作环境中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工作环境中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工作环境中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工作场所的安全与健康是每个企业和组织关注的重点。

为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本文档对工作环境中的危害因素进行分类和描述,以便于企业和组织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物理危害因素1.1 机械伤害- 锋利边缘- 尖锐物体- 运动部件- 重物坠落1.2 温度伤害- 高温- 低温- 热辐射1.3 噪声伤害- 持续噪声- 脉冲噪声1.4 振动伤害- 机械振动- 交通振动1.5 辐射伤害- 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 紫外线1.6 运动伤害- 搬运重物- 快速移动- 跌倒二、化学危害因素2.1 有毒气体- 一氧化碳- 硫化氢- 氯气2.2 粉尘- 矿物粉尘- 有机粉尘- 金属粉尘2.3 液体- 油类- 酸碱类- 有机溶剂2.4 固体- 毒物- 腐蚀品- 爆炸品三、生物危害因素3.1 病原体- 细菌- 病毒- 寄生虫3.2 动物- 昆虫- 哺乳动物3.3 植物- 毒植物- 过敏原四、心理危害因素4.1 压力- 工作负荷- 职业发展- 人际关系4.2 情绪- 焦虑- 抑郁- 愤怒4.3 环境- 狭小空间- 噪声- 光照五、人为危害因素5.1 操作失误- 不当操作- 忽视安全规程5.2 违章行为- 违反安全规定- 违反操作规程5.3 管理缺陷- 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安全培训不足- 安全投入不足六、环境危害因素6.1 气候条件- 高温- 低温- 湿度6.2 地理位置- 地震带- 洪水易发区- 台风易发区6.3 自然环境- 空气污染- 水污染- 土壤污染七、应对措施针对上述危害因素,企业和组织应采取以下应对措施:1. 风险评估:对工作环境进行定期风险评估,识别潜在危害因素。

2. 安全培训: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3. 防护设施:为员工提供必要的防护设施,如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

4. 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危害事件。

5. 健康管理: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关注员工身心健康。

工作疾病危险性因素的分类目录

工作疾病危险性因素的分类目录

工作疾病危险性因素的分类目录1. 物理因素- 噪音:高噪音环境,如工厂、机场等。

- 振动:长期接触震动的工作环境,如使用振动工具的操作员。

- 辐射:暴露在电离辐射或非电离辐射下的职业,如核电站工作人员、医疗放射员等。

- 温度:极高或极低的工作环境,如高温炉工、冷库工作人员等。

- 光线:长期暴露在强光环境下的职业,如焊工、电焊工等。

2. 化学因素- 有害气体:接触有毒气体或蒸气的工作环境,如化工厂、油田作业等。

- 有毒物质:接触有毒物质的职业,如化学实验室工作人员、农药生产工人等。

- 重金属:接触重金属的工作环境,如金属冶炼工人、电子废弃物处理工人等。

- 化学药品:长期接触化学药品的职业,如医院药剂师、化学工厂工人等。

3. 生物因素- 病原体:接触病原体的职业,如医生、护士、养殖业从业人员等。

- 垃圾和污水处理:接触垃圾和污水的工作环境,如垃圾处理工人、污水处理工人等。

- 农药和化肥:长期接触农药和化肥的农民、园艺工人等。

4. 心理因素- 高强度工作: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如金融从业人员、航空管制员等。

- 职业不满意:对工作不满意、长期处于工作压力下的职业。

5. 人体工程学因素- 劳动方式:错误的工作姿势、重复性动作等,如装配线工人、长时间使用电脑的职业等。

- 劳动强度:长时间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如建筑工人、装卸工人等。

6. 社会因素- 社会环境:暴力、恐吓等社会环境下从事的职业,如警察、保安等。

注意:以上分类目录仅作为参考,具体工作疾病危险性因素的分类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以上回答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还需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重要HSE危害因素(危险源)清单

重要HSE危害因素(危险源)清单

5 锅炉、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试压废水和 2 污染大气、土壤、水体
施工污水
6 容器、设备和管道气压试验废气
7 临时生活和办公用采暖废蒸汽与冷凝液
8 临时生活和办公污水
9 临时生活燃煤烟气
17 油品泄漏及其渗透
1 油冲洗作业 2 动设备安装过程的机件清洗作业 3 机械设备运转作业及维护作业
污染大气、土壤、水体
管道内施工或在设备、管道上动火,
3 氧气、乙炔气体的使用和存放
4 易燃易爆及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和存放 5 防腐涂装作业 6 化学清洗作业 7 油冲洗作业
1 造成人员伤亡 2 危害身体健康 3 污染大气、土壤、水体
8 热处理作业
9 压力试验
10 临时用电设施的设置、防护不符合要求、
使用管理不当
1 临时用电设施的设置、防护及漏电保护不
符合要求、使用管理不当
2 吊装作业、超限设备运输时的高压触电或
挂损周围的线路
3 吊装作业时钢丝绳与供电电缆、电焊把线
1 造成人员伤亡
缠绕
8 电击、触电及电弧烧伤
2 危害身体健康
4 进入设备内作业适用的照明电源电压不
3 损坏机械设备
符合要求
5 施工机具、设备接地不良
6 活动板房、电焊机房等钢制房屋电线敷设
1 造成人员伤亡 2 损坏施工设备
6 有毒、有害物质
1 检修作业时设备、管道内置换吹扫不充
分,存有有毒有害气体
1 造成人员中毒、窒息
2 检修作业、试运保运时有毒有害气体泄漏 2 危害身体健康
3 危险化学品保管、使用过程中有毒有害气 3 污染环境
体泄漏
7 火灾、爆炸
1 检修、保运时在装置区内用火

职业病危害风险清单(水利方面危险源辨识)

职业病危害风险清单(水利方面危险源辨识)

职业病危害风险清单单位: No: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例:职业病危害风险清单单位: No: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附件1: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关于印发《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的通知国卫疾控发〔2013〕4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卫生厅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总工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工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国家卫生计生委、安全监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全国总工会联合组织对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进行了调整。

现将《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印发给你们,从即日起施行。

2002年4月18日原卫生部和原劳动保障部联合印发的《职业病目录》同时废止。

[1]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2013年12月23日分类和目录附件2:/jkj/s5898b/201511/4b286806231a42058d0111aa64053aac.shtml关于印发《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的通知发布时间:2015-11-30国卫疾控发〔2015〕9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总工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工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切实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根据职业病防治工作需要,国家卫生计生委、安全监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全国总工会联合组织对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进行了修订。

现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印发给你们(可从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下载),从即日起施行。

2002年3月11日原卫生部印发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同时废止。

附件: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docx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2015年11月17日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一、粉尘二、化学因素三、物理因素四、放射性因素五、生物因素六、其他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部位
防护措施
备注
1
钢筋焊接
电焊工
张三、李四、王五、赵六
K0+100大桥
1、改善作业场所的通风状况.2、加强个人防护必须使用相应的防护眼镜、面罩、口罩、手套,穿防护服、绝缘鞋等。
2
34编制ຫໍສະໝຸດ :审核人:序号作业活动
职业危害因素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
接触人群
工程部位
备注
1
钢筋焊接
弧光辐射、有毒气体、射线、噪声、高温、高频磁场、电焊火花、电焊烟尘等
青光眼、白内障、尘肺病、咽炎、烫伤、灼伤等
电焊工
K0+100大桥
2
3
4
职业危害因素辨识目录清单
编制人:审核人:
职业危害人员清单及防护措施
序号
作业活动
接触人群
接触人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