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因素辨识清单
2429.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清单

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清单编号:BZH-JL-10-05序号识别时间识别车间识别岗位危害因素有害物质导致的职业病防范措施备注1 2015.10.15生产车间破碎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粉尘、噪音肺尘病、引起岗位工人听力减退和神经衰弱征,严重时造成耳聋佩戴防尘口罩,戴耳塞2 2015.10.15 加料机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粉尘、噪音肺尘病、引起岗位工人听力减退和神经衰弱征,严重时造成耳聋佩戴防尘口罩,戴耳塞3 2015.10.15 卸料机物理因素噪音引起岗位工人听力减退和神经衰弱征,严重时造成耳聋戴耳塞4 2015.10.15 检修工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粉尘、噪音肺尘病、引起岗位工人听力减退和神经衰弱征,严重时造成耳聋佩戴防尘口罩,戴耳塞5 2015.10.15 中控室物理因素高温、噪音肺尘病、热射病耳塞,手套,尽量避免接触高温部位6 2015.10.15 造粒包装组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噪音、粉尘肺尘病、引起岗位工人听力减退和神经衰弱征,严重时造成耳聋防尘口罩,耳塞7 2015.10.15 造粒操作工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噪音、粉尘、高温肺尘病、热射病引起岗位工人听力减退和神经衰弱征,严重时造成耳聋防尘口罩、耳塞,尽量避免接触高温部位8 2015.10.15 锅炉房检修工化学因素粉尘、高温肺尘病、热射病佩戴防尘口罩和手套,其他劳保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清单 1用品穿戴齐全9 2015.10.15 司炉工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噪音、粉尘、高温肺尘病、热射病、引起岗位工人听力减退和神经衰弱征,严重时造成耳聋防尘口罩、耳塞,尽量避免接触高温部位。
工作时劳保佩戴齐全10 2015.10.15 出渣工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噪音、粉尘、高温肺尘病、热射病、引起岗位工人听力减退和神经衰弱征,严重时造成耳聋防尘口罩、耳塞,尽量避免接触高温部位。
工作时劳保佩戴齐全11 2015.10.15 水化员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噪音、粉尘、肺尘病、引起岗位工人听力减退和神经衰弱征,严重时造成耳聋防尘口罩、耳塞12 2015.10.15仓储部叉车司机化学因素粉尘肺尘病防尘口罩13 2015.10.15 铲车司机化学因素粉尘肺尘病防尘口罩14 2015.10.15 品管部化学分析化学因素酸、碱、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对皮肤容易造成损伤、黏膜刺激症工作时劳保佩戴齐全注:每年识别记录一次合同订立的一般程序(赠品不喜欢可以删除)一、合同订立的需要条件(一)须有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合同为各方达成的协议,属于双方或多方的法律行为,因此,订立合同须由至少两方当事人参与,仅一方当事人不存在订立合同问题。
危害因素清单

评价人: 危害因素 可能导致的后果 (或环境影响) 能源消耗、人身伤害、火灾事故
人身伤害、财产损失
审核人: 时态/状态
日期: 现有控制措施(或处理现状与排向) 矩阵法 评价 风险 分级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中度 中度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中度 高度 中度 中度 一般
L×S
现在/正常 经常检查,及时更新,安装漏电、过载保护器 现在/正常 强化安全意识,配备灭火器材 现在/正常 加强安全自我保护意识 现在/正常 及时清除 现在/正常 遵守交通规则,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现在/正常 尽量避免恶劣天气行车,提高警惕。 现在/正常 提高警惕,慢行或绕行。 现在/正常 定期抽查并进行安全宣传 现在/正常 定期安全宣传并进行抽查 现在/正常 加强安全防火教育,配备消防器材。 现在/正常 经常检查维修 现在/正常 遵守操作规程,穿戴好劳保用品,完善防护措施 现在/正常 经常检查维修,及时采取措施。 现在/正常 经常检查维修,及时采取措施。 现在/正常 对设备定期检查,严格操作规程 1×3 1×5 1×3 1×3 3×4 4×3 3×2 1×3 1×3 1×4 2×4 4×4 3×3 3×4 1×3
安全危害因素辨识清单
部门/单位: 序号 场所、活动 设备、物料 1 2 办公环境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设备使用 13 14 15
线路短路 漏电 人身伤害 人身伤害 热水器烫伤 地面积水、雪、冰 车辆与过往行人、车辆碰撞 遭遇恶劣天气 人身伤害 人身伤害 人身伤害、财产损失 人身伤害、财产损失 人身伤害、财产损失
土方坍塌 作业环境不良 登高作业 疲劳作业 违章操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电与触电 弧光与烟尘 焊渣飞溅 人身伤害 人身伤害 人身伤害 人身伤害 人身伤害 人身伤害 人身伤害 人身伤害
危险源辨识清单

北京市首发天人生态景观
延崇高速公路〔北京段〕附属工程绿化标段工程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表
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
风险性分值〔D〕= 事故可能性〔L〕╳暴露频率〔E〕╳后果严重性〔C〕
说明:根据计算所得的风险性分数值〔D〕的大小,进展风险等级划分,共分5级,级数越小,反映作业的风险性越严重。
事故类别
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事故类别共分为20种,分别是:01物体打击、02车辆伤害、03机械伤害、04起重伤害、05触电、06淹溺、07灼烫、08火灾、09高处坠落、010坍塌、011冒顶片帮、012透水、013放炮、014火药爆炸、015瓦斯爆炸、016锅炉爆炸、017容器爆炸、018其它爆炸、019中毒和窒息、020其它伤害。
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办公室危险源辨识清单 (2)

办公室危(wei)险源辨识清单一、任务背景办公室是我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场所,但是办公室中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危(wei)险源,可能给员工的安全带来威胁。
为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们需要进行办公室危(wei)险源的辨识和清单的制定。
二、危(wei)险源辨识1. 电器设备- 辨识内容:办公室中使用的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电器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 数据记录:对每一个电器设备进行检查,记录设备的品牌、型号、购买日期、最近一次检修日期等信息。
- 结果分析:根据检查结果,判断设备是否存在电源线老化、插头松动等安全隐患,及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
2. 火灾隐患- 辨识内容:办公室中是否存在火灾隐患,如短路、电线老化等。
- 数据记录:记录每一个房间的火灾隐患情况,如是否存在易燃物品、电线是否整齐、灭火器是否到期等。
- 结果分析:根据记录的数据,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火灾隐患排查,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如更换老化电线、清理易燃物品等。
3. 人员行为- 辨识内容:员工在办公室中的不安全行为,如乱堆放文件、私拉电线等。
- 数据记录:记录每一个员工的不安全行为情况,如乱堆放文件的次数、私拉电线的位置等。
- 结果分析:根据记录的数据,进行员工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减少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4. 紧急疏散- 辨识内容:办公室中的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是否存在阻塞隐患。
- 数据记录:记录每一个房间的疏散通道情况,如是否有障碍物、是否有明确的疏散标识等。
- 结果分析:根据记录的数据,及时清理疏散通道的障碍物,确保员工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疏散。
5. 办公环境- 辨识内容:办公室的空气质量、光线是否符合安全标准。
- 数据记录:记录每一个房间的空气质量、光线情况,如是否存在异味、是否有充足的自然光等。
- 结果分析:根据记录的数据,进行空气净化、增加照明设备等改善措施,提高办公环境的安全性。
三、危(wei)险源辨识清单制定根据以上的危(wei)险源辨识内容和数据记录,制定办公室危(wei)险源辨识清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电器设备清单:列出办公室中使用的电器设备的品牌、型号、购买日期、最近一次检修日期等信息。
危险源辨识清单

部门
班组
10
开料作业
1.设备设施有缺陷,防护罩缺损
2.电气设备未接地
3.未设置漏电保护
4.设备传动部位无防护罩 5.未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6.未安排专人操作
7.人员违规作业
8.设备设施未进行定期保养
9.未设置有效的疏散通道
机械伤害
触电
物体打击
火灾
1. 定期检修、维保
2. 遵守操作规程
3. 安排专人操作
二级
较大风险
公司
部门
班组
5
铜管焊接(乙炔动火)
1.氧气瓶、乙炔瓶存放区域不符合要求,二者间距不符合要求或混合存放
2.气瓶无瓶帽
3.气瓶未设置防倾倒措施
4.动火作业与气瓶安全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不符合要求
5.气瓶阀体、减压阀、软管损坏或破损
瓶体表面锈蚀、破损
6.乙炔瓶无阻火器
7.气瓶倾倒放置在地上;8.缺少对气瓶作业的安全监督
中毒、窒息
其它爆炸
触电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机械伤害
1.安装符合抛光打磨的电气设备; 2.电气设施应接地和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3.管道和设备导出静电; 4.安装符合相应等级的防爆要求的电气设备; 5.按照粉尘标准规范设置除尘器; 6.建立粉尘清扫制度,安排专人清理粉尘; 7.严禁使用压缩空气清扫粉尘、采用植物扫把清扫粉尘; 8.开展粉尘专项培训,作用人员掌握粉尘相关知识; 9、制定粉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配备相适应的应急救援器材,开展应急能力培训和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二级
较大风险
公司
部门
班组
2
喷油作业
1.未在作业场所设置明显安全警示标识;
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清单

3
2013.03.01
卸料机
物理因素
噪音
引起岗位工人听力减退和神经衰弱征,严重时造成耳聋
戴耳塞
4
2013.03.01
浸取
化学因素
粉尘
肺尘病、引起岗位工人听力减退和神经衰弱征,严重时造成耳聋
防尘口罩
5
2013.03.01
车间检修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粉尘、噪音
肺尘病、引起岗位工人听力减退和神经衰弱征,严重时造成耳聋
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清单
序号
识别时间
识别车间
识别岗位
危害因素
有害物质பைடு நூலகம்
导致的职业病
防范措施
备注
1
2013.03.01
破碎浸取车间
原矿破碎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粉尘、噪音
肺尘病、引起岗位工人听力减退和神经衰弱征,严重时造成耳聋
佩戴防尘口罩,戴耳塞
2
2013.03.01
布料机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粉尘、噪音
肺尘病、引起岗位工人听力减退和神经衰弱征,严重时造成耳聋
15
2013.03.01
水化员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噪音、粉尘、
肺尘病、引起岗位工人听力减退和神经衰弱征,严重时造成耳聋
防尘口罩、耳塞
16
2013.03.01
储运车间
叉车司机
化学因素
粉尘
肺尘病
防尘口罩
17
2013.03.01
铲车司机
化学因素
粉尘
肺尘病
防尘口罩
蒸发造粒车间
造粒熔盐炉
物理因素
危害因素辨识清单

e
f g
可容许风险
低风险
轻度风险 轻微风险
50>D>=20
20>D>=10 D<10
11
风险控制策划
危害因素 序号 岗位 活动 危害事件 物 人 环境 技能 控制 应急 现状 L E C D= 风险 风险控 L· E· 等级 制策划 C 备注
风险控制策划:
可容许风险:填写现状控制(除非有目标方案); 不可容许风险:要有目标方案或其他工程控制措施,并应对其残余
9
LECD评价法
危害因素 序号 岗位 活动 危害事件 物 人 环境 技能 控制 应急 现状 L E C D= 风险 风险控 L· E· C 等级 制策划 备注
C --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分 值 100 40 15 7 3 1
后 果
财产损失(万) 2000及以上 1000~2000 300~1000 150~300 70~150 1~70 人员伤亡 3人及以上死亡 2~3人死亡 1人死亡或3人以上重伤 重伤或4人以上轻伤 1~3人轻伤 微伤
0.2
0.1
极不可能
实际不可能
8
LECD评价法
危害因素 序号 岗位 活动 危害事件 物 人 环境 技能 控制 应急 现状 L E C D= 风险 风险控 L· E· C 等级 制策划 备注
E -- 暴露于潜在危害环境的频繁程度
分 值 10 暴露频繁程度 连续暴露
6
3 2 1 0.5
每天几次暴露
每周几次暴露 每月几次暴露 每年几次暴露 非常罕见地暴露
岗位:
根据工作岗位的不同分类,填写岗位或工种名称。 生产岗位:以工位为单位划分 ,填写岗位名称;
维修及现场非周期性工作岗位:填写实际工种;
最全危害源辨识清单

最全危害源辨识清单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全面的危害源辨识清单,以便于企业能够清晰地辨识出潜在危害源,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
物理因素
- 噪声
- 振动
- 照明
- 高气压或低气压
- 电磁场辐射
- 静电
- 热辐射
- 冷辐射
化学因素
- 氧化剂
- 酸碱
- 毒物
- 有害物质
- 麻醉剂
- 腐蚀品
-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 - 重金属
生物因素
- 病原体
- 噬菌体
- 嗜热菌
- 嗜酸菌
- 嗜盐菌
- 寄生虫
- 蚊虫类
- 鼠类
- 野生动物
心理因素
- 工作压力
- 紧张和焦虑
- 睡眠不足
- 精神疾病
- 疏远和孤立感
- 工作满意度低
安全管理因素
- 紧急事件计划缺失或不完备
- 下属员工安全意识淡漠
- 安全设备维护不当
- 工作安全操作规程不全面
- 维护不及时
以上所列举的危害源分类并不全面,企业在制定危害源辨识清单时,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文档的准确性。
同时,企业应根据辨识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确保员工的工作生产环境无危害源或危害源的危害得到有效控制。
不断完善危害源辨识清单,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是企业保障员工安全和健康的重要措施,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害因素辨识清单
一、参照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先发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
为20类。
1)物体打击,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是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飞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3)机械伤害,是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
4)起重伤害,是指各种起重作用(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和触电;
5)触电,包括雷击伤亡事故;
6)淹溺,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透水淹溺;
7)灼烫,是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
8)火灾;
9)高处坠落,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10)坍塌,是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等,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
11)冒顶片帮
12)透水
13)放炮,是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
14)火药爆炸,是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
15)瓦斯爆炸
16)锅炉爆炸
17)容器爆炸
18)其它爆炸
19)中毒和窒息,包括中毒、缺氧窒息、中毒性窒息;
20)其他伤害,是指除上述以外的危险因素。
二、参照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等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危害因素分为:
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其他危害因素等七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