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 语文小测

合集下载

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2.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3.复行数十步,。

(陶渊明《桃花源记》)4.当我们在生活中遭遇困境,信心动摇时,可以用《<论语>十二章》中“,”鼓励自己坚持本心,坚定志向。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5—9题。

(22分)【甲】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丙】尚节亭记(节选)刘基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

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乎①无营乎外之心也。

予观而喜之。

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

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

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

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注释】①澹乎:恬静、安然的样子。

5.【甲】诗作者是南宋文学家(人名),【乙】文作者是(朝代)哲学家周敦颐。

(2分)6.下列各句中“为”字的释义各不相同,请作解释。

(4分)(1)岂徒为玩好而已( )(2)故为亭竹间( )(3)以为读书游艺之所( )(4)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 )7.下列对【丙】文画直线的句子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的确是有远超过常人的地方。

B.这确实是一个不会犯大错的人。

高三语文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挨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更多的时候,我们都是在抱怨中__________其实生活永远是公平的,没有什么好抱怨的,如果说有,就该抱怨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棱角分明,遇事宁折不弯,还自以为是一种__________,却往往碰得头破血流。

后来渐渐明白,真正的处世之道当足__________A.蹉跎执拗外圆内方B.蹉跎执著外圆内方C.徘徊执著外柔内刚D.徘徊执拗外柔内刚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A.知名民校横空出世,受益的将不仅是对优质教育资源有迫切需求的家长们,还有部份教育培训机构也将依托这些知名民校得到扩张发展。

B.研究人员发现: 1300 名糖尿病患者喝凉开水泡的茶,持续半年,82%的糖尿病患者明显减轻,大约 9%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彻底恢复正常。

C.2022 最热韩剧《太阳的后裔》在中国首播时,凭借 14.3%的收视率毫无悬念地夺得了荧屏收视冠军,其收视率远超同时段其他电视剧。

D.浮现突发情况时,应急车道被占用,会导致执行紧急救援任务的车辆受阻,无法及时到达现场处理事故、排险、抢救伤员以及疏导交通。

3.下面各句中,没有使用拟人手法的一项是(3 分)A.绕过假山草坪,范大昌奔向两幢平行建造的新楼,楼房在夜里呈现出银灰色,静静地盘踞在雾气沼沼的地平线上。

B.每条山岭都是那末的温和,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都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C.灯笼草不在乎生存环境的优劣,不在乎花朵的大小,不追求果实的甜美与赞誉,它活得单纯,甚至是清心寡欲。

D.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各儿闹去了。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清晨,登上山顶遥望骆马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样充满灵气,那样富于魅力。

2023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杭州市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2023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杭州市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浙江省杭州市2024届高三十校联考一模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既然艺术鉴赏是主客体的感情交流活动,那么,鉴赏者就不是完全被动的受感染者。

作为审美主体,他有很大的能动性,是艺术形象创造的积极参与者。

当然,他不是艺术生产过程中的参与者,而是消费过程中的参与者。

王朝闻把艺术鉴赏的心理活动叫作“再创造”。

他说:“艺术形象,其实不过是借有限的但也就是有力的诱导物,让欣赏者利用他们的那些和特定的艺术形象有联系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接受以至‘丰富’或‘提炼’着既成的艺术形象。

”②既然艺术鉴赏是一种“再创造”的心理活动,那么,不同的鉴赏者对于某一部作品的艺术感受,并不是完全一样的。

正如鲁迅所说:“看人生是因作者而不同,看作品又因读者而不同。

”当然,因为鉴赏的是同一部作品,作家所提供的信息——诱导物是相同的,所以鉴赏者的再创造也不至于离题万里;而是大同小异。

③在艺术鉴赏活动中,先是鉴赏者感受到作品所传递的信息,在感受的基础上,就进入体验。

体验是鉴赏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心理因素。

因为没有体验,就不能进入作品的规定情景;没有体验,就不能深切地感受形象的情感精神。

鉴赏者是在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活动,而再体现在头脑中。

体验是以本人的记忆为基础的。

演员在体验角色的感情时,需要在生活库存中唤起自己的情绪记忆;读者在鉴赏艺术形象时,也需要在生活库存中唤起自己的形象记忆。

这就要求有相应的生活经验,如果没有相应的生活经验,那就无从体验,也就无从“再体现”或“再创造”。

但即使在同一或相近的社会形态中生活的人们,其人生体验也是各不相同的,因而再创造的艺术形象就必然有所差别。

所以外国人说:一千个读者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④艺术鉴赏的另一重要心理因素是想象,想象在创作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鉴赏活动中也占有同样重要的位置。

鉴赏者总是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来丰富艺术形象。

2023年高考语文小题限时集训:名句默写

2023年高考语文小题限时集训:名句默写

2023年高考语文小题限时集训:名句默写卷11:名句默写(解析版)【解析版】第一组一、(广东省珠海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三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坚持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悔的心志。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宫殿、楼阁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呼应,宫殿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整。

(3)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描写了飞流直下,瀑布喧嚣,水石激荡的动人场景。

【答案】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各抱地势 钩心斗角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本题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钩”“豗”“砯”“壑”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

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

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二、(福建省龙岩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月考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两句描写宫殿、阁楼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呼应;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2)《琵琶行》中将琵琶女的命运与诗人的身世联系起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表示,生是我希望得到的,义也是我希望得到的,但_________,__________。

道县一中2023届高三语文小题练习(十六)

道县一中2023届高三语文小题练习(十六)

道县一中2023届高三语文小题练习(十六)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中山与燕、赵为王,齐闭关不通中山之使,其言曰:“我万乘之国也,中山千乘..之国也,何名于我?”欲割平邑以路燕、赵,出兵以攻中山。

蓝诸君患之。

张登谓蓝诸君曰:“公何患于齐?”蓝诸君曰:“齐强,万乘之国,耻与中山侔名,不惮割地以赂燕、赵,出兵以攻中山。

燕、赵好位而贪地,吾恐其不吾据.也。

大者危国,次者废王,奈何吾弗患也?”张登曰:“请令燕,赵固辅中山而成其王,事遂定,公欲之乎?”蓝诸君曰:“此所欲也。

”曰:“请以公为齐王而登试说公,可,乃行之。

”蓝诸君曰:“愿闻其说。

”登曰:“王之所以不惮割地以路燕、赵,出兵以攻中山者,其实欲废中山之王也。

王曰:‘然’。

然则王之为费且危,夫割地以路燕、赵,是强敌也;出兵以攻中山,首难也。

王行二者,所求中山未必得,王如用臣之道,地不亏而兵不用,中山可废也。

王必曰:‘子之道奈何?’”蓝诸君曰:“然则子之道奈何?”张登曰:“王发重使使告中山君曰寡人所以闭关不通使者为中山之独与燕赵为王而寡人不与闻焉是以隘之王苟举趾..以见寡人请亦佐君中山恐燕赵之不已据也,今齐之辞云‘即佐王’,中山必遁燕、赵,与王相见。

燕、赵闻之,怒绝之,王亦绝之,是中山孤,孤.何得无废。

以此说齐王,齐王听乎?”蓝诸君曰:“是则必听矣,此所以废之,何在其所存之矣。

”张登曰:“此王所以存者也。

齐以是辞来,因言告燕、赵而无往,以积厚于燕、赵,燕、赵必曰:‘齐之欲割平邑以赂我者,非欲废中山之王也,徒欲以离我于中山而己亲之也。

’虽百平邑,燕、赵必不受也。

”蓝诸君曰:“善。

”遣张登往,果以是辞来。

中山因告燕、赵而不往,燕、赵果俱辅中山而使其王,事遂定。

(节选自《战国策·中山与燕赵为王》)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王发重使使/告中山君曰/寡人所以闭关不通/使者为中山之独与/燕赵为王而寡人不与闻焉/是以隘之王/苟举趾以见寡人/请亦佐君/B. 王发重使/使告中山君曰/寡人所以闭关不通使者/为中山之独与燕赵为王/而寡人不与闻焉/是以隘之/王苟举趾以见寡人/请亦佐君/C. 王发重使使/告中山君曰/寡人所以闭关不通使者/为中山之独与/燕赵为王而寡人不与闻焉/是以隘之/王苟举趾以见/寡人请亦佐君/D. 王发重使/使告中山君曰/寡人所以闭关不通/使者为中山之独与/燕赵为王而寡人不与闻焉/是以隘之王/苟举趾以见/寡人请亦佐君/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举趾”意为抬脚,与《诗经》“三之日于帮,四之日举趾”同义,文中指中山君亲自前往拜见齐王的事情。

安徽省池州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教学质量统一监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安徽省池州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教学质量统一监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座位号____________(在此卷上答题无效)绝密★启用前2023年池州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统一监测语文试题(答案在最后)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6月17日,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航空母舰“福建舰”在江南造船厂顺利下水。

“福建舰”是继“辽宁舰”与“山东舰”之后,中国拥有的第三艘航母。

其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备有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

就排水量而言,“福建舰”仅次于美国的“福特”级和“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领先于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号、英国的“伊丽莎白”级和法国的“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头号常规动力航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福建舰”在国内首次应用了电磁弹射技术。

相较于传统的滑跃式起飞方式,电磁弹射可以让战斗机满载燃料和弹药起飞,还可以满足大到运输机、预警机,小到无人机等各类机型在航母上的起飞条件。

由于电磁弹射的研发难度高,此前只有美国掌握了这项技术。

因此,“福建舰”的下水无疑掀开了中国海军航母发展和远洋作战的新篇章。

(摘编自乐水《“福建舰”下水掀开中国海军航母发展新篇章》)材料二:电磁推进技术的原理早在19世纪初就已有人提出,后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研究,人们相继研制出了各种电磁感应原理的直线发射装置或模型,但由于受相关研究领域技术的影响,上述模型的性能距工程实用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70年代以后,超大功率脉冲技术和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电磁发射技术有了重大突破:1978年澳大利亚的马歇尔等人用550MJ的单极发电机作为电源,采用等离子体电枢在5m长的导轨炮上把3g重的聚碳酸脂弹丸加速到了5.9km/s的初速度。

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语文检测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语文检测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语文检测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解析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钱穆先生曾经说:“孔子所开示者,乃属一种通义,不受时限,通于古今,而义无不然。

故为可贵。

读《论语》者不可不知。

”(《论语新解》)我们今天读《论语》,当然可以把它当作古典来研究,但最主要的是为了思考今天的问题。

长期以来,对孔子的学说,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即《论语》主要是关于个人修养和行为的论说。

但《论语》的主旨,不仅是关于个人的完善,更是关于文明的完善。

人的完善为的是文明的完善。

孔子要学生“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

“君子儒”和“小人儒”的区分在于,“君子儒”关心的不仅是自己的完善,更有对人类的责任。

庄子曾提出“内圣外王”四个字,后来被人们用来概括儒家学派的特色。

但是我们要注意,“内圣”和“外王”其实并不能分开讲。

在儒家那里,“内圣”是“外王”的准备,“外王”是“内圣”的目标。

虽然孔子自己当时面临的问题有其特殊性,但是孔子的思考却能超越时代的限制而具有久远的意义。

这就是我们今天为什么要读《论语》,也是为什么今天很多人在读《论语》的时候,感受到的并不只是古代的智慧,而更多的是对于今天的指导和启示。

当然了,我们不能太实用主义,不能说读了《论语》以后,做任何事情都无往而不利。

《论语》主要给我们指出了堂堂正正的做人做事的方向。

《论语》被很多人看作是中国的第一书。

有一位江户时代的日本哲学家甚至说,《论语》是“最上至极宇宙第一书”。

在前现代的中国,《论语》更是几乎每一个识字的中国人都要读的书。

它不仅影响了读书人的思想,更影响了整个中华文明和中国社会。

当然,到了近现代,孔子和《论语》的命运并不太好,经常被人当作替罪羊。

在最近一百多年时间里,《论语》不是被批判,就是被忽视。

但是不管怎么说,孔子的思想已经成为中国人文化基因的一部分。

读《论语》和孔子,实际上也在思考我们自己的生命,思考人类文明的生命和前途。

高三10月月考语文测试卷及答案

高三10月月考语文测试卷及答案

高三第一学期10月月考语文测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通过电子终端,可“云游故宫”;戴上VR(虚拟现实)眼镜,可在滑雪体验机上“沉浸式滑雪”;用户网上下单,无人配送车可应用自动驾驶技术,进行智能配送……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首设的数字服务专区,数字元素构成新场景、带来新体验。

本届服贸会以“数字开启未来,服务促进发展”为主题。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孕育兴起,数字技术一日千里,正在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引领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服贸会上,数字化未来是人们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

在服贸会的展区,当“四足机器狗”沿着设定路线作业巡检时,后台就能看到实时回传的数据;不同于使用尺子、彩笔制作表格,当应用数字造价时,管理效率能提升50%以上……高效、准确、安全的数字化应用,正在赋能各行各业,其背后是不断升级的数据化水平和不断拓展的数字化边界。

数字技术,正在释放出提升服务能力、丰富经济形态、开拓贸易空间的强大能量。

在国家会议中心的京津冀展区,一个“种子墙”造型引人关注。

互动台上有“北京苗”“天津苗”“河北苗”以及三地“协同苗”,通过操作“政策、项目和制度创新”互动装置,就能点亮“种子墙”信息,查看三地在开放合作、创新发展等方面的相关举措。

这些举措为创新发展插上数字化翅膀、增添协同化动力,也为在北京等地打造数字贸易示范区积累经验。

无论是一个区域、一个国家还是全球范围,只有遵循信息时代的规律和逻辑,才能共同营造健康的数字生态;只有开放数据共享平台、完善数据治理规则、提升数字经济包容度,才能让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都能共享数字化发展成果、搭上数字化发展快车。

在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成就展区,一块互动屏幕打造出“展望之门”,勾勒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新图景。

面向未来,在数字安全、数据资源管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球合作等方面持续发力、释放潜力,就一定能加快数字中国的建设步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小测20200102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众多的藤萝中,最有特色的还是幽径的这一棵。

它既无棚,也无架,而是让自己的枝条攀附在邻近的几棵大树的干和枝上,盘曲而上,大有直上青云之概。

因此,从下面看,除了一段苍黑古劲像苍龙般的粗干外,根本看不出是一株藤萝。

每到春天,我走在树下,眼前无藤萝,心中也无藤萝。

然而一股幽香蓦地闯入鼻官,嗡嗡的蜜蜂声也袭入耳内,抬头一看,在一团团的绿叶中——根本分不清哪是藤萝叶,哪是其他树的叶子——,隐约看到一朵朵紫红色的花,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

直到此时,我才清晰地意识到这一棵古藤的存在,顾而乐之了。

然而,我快乐得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决不是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

今年春天,我走过长着这棵古藤的地方,我的眼前一闪,吓了一大跳: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曳。

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

它们还没有来得及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干已经被砍断,脱离了地面,再没有水分供它们生存了。

它们仿佛成了失掉了母亲的孤儿,不久就会微笑不下去,连痛哭也没有地方了。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你是萍,——凭,一一凭什么打我的儿子?B.他家还有别的亲人一一我想是他的妹妹吧一一在那儿扮演哑剧中的小鬼。

C.“唉,天可真凉了一一”(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D.您让您父母不必要地为您深深忧虑,并且一一只是顺便提一下一一还以这样一种闻所未闻的方式玩忽职守。

2、好的表达,在运用表达技巧时是非常注重准确性和感染力的。

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句子进行简要分析。

(4分)3、有人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曳,忽然成了吊死鬼。

”这样改写好吗?为什么?(4分)4、下面文段有多处语病,请指出其中四处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4分)①随着“十一”黄金周的临近,②旅游商家也都纷纷拿出各自的“压箱货”。

③据了解显示,④携程平台已有约4000家以上国内游旅行社上线了数万款国庆旅游产品,⑤涵盖数十个主题和亚文化领域。

⑥目前上线的产品覆盖有“安心游”标签,⑦同时还将采取验码、测温、消毒等。

⑧大量出游需求的刺激下,⑨旅游市场瞬间火热,⑩不少热门目的地也出现了预订量、价格明显上涨的现象。

5、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5分)2020年9月5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简称“国航”)冬奥主题彩绘飞机“冬奥冰雪号”在首都国际机场正式亮相并飞往成都完成首航。

这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携手航空客运服务合作伙伴国航设计喷涂的首架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彩绘飞机。

“冬奥冰雪号”得名源于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各取首字“冰”“雪”既体现了冬奥会冰雪运动特点,又紧扣“纯洁的冰雪激情的约会”的美好愿景。

首航结束后,“冬奥冰雪号”将陆续在广州、上海、武汉、杭州等各地亮相。

二、古代文化常识(9分)6.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表,就是“表奏”,又称“表文”,是中国古代下级呈给上级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在表中可以有所陈述、请求、建议。

B. “敕造”意为奉皇帝之命建造。

“敕”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对晚辈的用语,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命令的专称。

C. 御史,春秋战国时期为国君亲近之职,掌文书及记事。

秦时有纠察弹劾之权,汉以后,御史职责则专司纠弹。

D. “舍簪笏于百龄”中的“簪笏”是指代官职,其中“簪”是束发戴冠用来固定帽子的簪,“笏”是朝见皇帝时用来记事的手板。

7.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孝廉,唐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即每年由地方官考察当地的人物,向朝廷推荐孝顺父母、品行廉洁的人出来做官。

B. 待漏,指百官五更前入朝,等待朝拜天子。

漏,铜壶滴漏,古代的一种计时方法,用铜壶盛水,滴漏以计时刻。

C. 万乘,万辆兵车,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周制,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车万乘,因此常以“万乘”指天子、帝王、帝位。

D. 斋戒,通常指古人在在祭祀或行大礼前沐浴更衣,不饮酒,不吃荤,禁欲守戒,洁身清心,以示虔诚之意。

8.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顿首,古时的一种跪拜礼。

行礼时,以头叩地停顿一段时间才起身,故称“顿首”。

也用于书信的起头或结尾,表致敬。

B. 字,本义是生儿育女。

古时,男子二十岁结发加冠时取字,女子十八岁许嫁结发及笄时取字,字常常是“名”的解释和补充。

C. 勒石,刻石记功,亦指立碑。

此典故出自《后汉书》“勒石燕然”,当时东汉窦宪破北匈奴后,封燕然山,刻石记功而归。

D. 皇太子,皇帝的长子,是封建社会皇帝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其地位仅次于皇帝。

居住于东宫,故常以东宫代指太子。

三、名句名篇默写(8分)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每空1分)(1)《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表明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2)《离骚》中揭露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绳、苟合取容的句子是:,。

(3)在《劝学》中,荀子认为原来笔直的木材做成车轮后,弯度合乎圆规,“_______,________”,是火烤使它这样的。

(4)韩愈在《师说》中指出,为师者要重视“道”,不应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_____________”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传道解惑,“_____________”的做法是非常不明智的。

一1、B【解析】原文“根本分不清哪是藤萝叶,哪是其他树的叶子”是对“一团团的绿叶”的补充说明;A 项破折号标示话语的中断或间隔;B项,“我想是他的妹妹吧”是对“他家还有别的亲人”进行的补充说明;C项破折号标示声音的延长;D项破折号标示插入语。

2、本句对断藤上的花朵的描写体现了表达的准确性和感染力。

①把断藤上的花朵比喻成“失掉了母亲的孤儿”,准确地写出了藤被砍断后花朵将失去养分的情形;②以母子为喻,更能引发读者的共鸣;③“微笑”“痛哭”准确地写出了断藤上的花朵的现状与未来,因为藤被砍断不久,所以花朵仍旧盛开,暂时还能“微笑”,但不久之后必然会凋谢。

④现在盛开的美好更能反衬出将来凋谢的悲伤,以乐衬哀,更具有打动读者的感染力。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分析语言的能力。

扣住题干中“运用表达技巧”“准确性和感染力”,本句所用比喻的“准确性”在于喻体能否准确反映本体的特点,句子把断藤上的花朵比喻成“失掉了母亲的孤儿”,准确地写出了藤被砍断后花朵失去养分的情形,而“感染力”体现在以母子关系为喻,更能激发读者天然的人伦情感,引起共鸣;花朵的“微笑”“痛哭”,这里的拟人也是注重“准确性”的,“微笑”“痛哭”准确地写出了断藤花朵的现状与未来,因为藤被砍断不久,所以花朵仍旧盛开,暂时还能“微笑”,但不久之后必然会凋谢,而“感染力”在于“微笑”“痛哭”形成的强烈反差,现在盛开的美好更能反衬出将来凋谢的悲伤,以乐衬哀,更能打动读者。

答对①③任一点2分,答对②④任一点2分。

3、不好。

①改写后与上文衔接不好:原文中“忽然成了吊死鬼”放在前面,呼应上文“吓了一大跳”;而改句的处理则在衔接上不佳;②强调的重点不同:原句把结果放在前面,更强调古藤被砍后触目惊心的惨状;改句则是把原因放在前面,结果放在后面,只是陈述事实。

③表情达意的效果不同:原句更能引起读者的注意,给读者带来冲击,从而引发读者的思考与共鸣。

【解析】本题考查比较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同时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等),句式特点(长短句,整散句),词语(动词、形容词、修饰词等),观察顺序(高低、俯仰、先后等),结构作用(照应、铺垫)等,同时要结合文本内容对原句进行赏析,注意语言表达。

先从句子衔接的角度看,原文中“忽然成了吊死鬼”放在前面,呼应上文“吓了一大跳”,而改句的处理则在衔接上不佳;再从内容上强调原句更强调古藤被砍后触目惊心的惨状,改句则有所弱化;最后从表达效果上看:原句更能引起者带来冲击,从而引发读者的思考与共鸣。

回答“不好”,1分;三点每点1分。

4、示例:(1)语句③;修改为:“据了解”;(2)语句④;修改为:“携程平台已有4000家以上”或“携程平台已有约4000多家”;(3)语句⑥;修改为:“都贴有“安心游”标签”或“都带有“安心游”标签”;(4)语句⑦;修改为:“同时还将采取验码、测温、消毒等措施”;(5)语句⑧;修改为:“在大量出游需求的刺激下”。

【解析】语句③“据了解显示”,“据……”和“……显示”两种句式杂糅,删去“显示”即可;语句④,此处的“约”是副词,表示对数量、时间不很精确的估计,后面可带确切的数量词(短语),也可带概数(短语),但必须以一个确定的数目为基准,如:约十七八、约70万-23万、大概十六七、大概十里左右、约莫十多里、约二万四千余、约一百五十四万多、大概几千万、约近三万、约四十四万人左右等,但不能“漫无边际”,即其后不能带“以上”“以下”“以内”等,如不能说“约八十人以上”“约一百公里以内”等。

语句⑥,不搭配,“覆盖有”与“标签”不能搭配。

语句⑦,成分残缺,缺少与动词“采取”搭配的中心词“措施”;语句⑧,“在……下”搭配,充当句子的状语。

每处1分。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5、【参考示例】①2020年9月5日,②国航首架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彩绘飞机“号”③正式亮相并完成首航,④随后将在广州等地亮相。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

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

解答此类题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层次,在此基础上概括文意,注意字数限制。

主要方法有:一是查找法,即在原文中寻找表述主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如议论文中表述论点的语句,说明文中的中心句,记叙文的过渡句,新闻中的导语均属于关键语句。

二是删减法,就是保留材料中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

三是连缀法,即将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筛选整合,连缀成最终答案。

二、古代文化常识(9分)6. A(A. 是臣下呈给帝王。

)7. A(A. 汉代以来,不是唐代)8. C(A. 顿首是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B. 女子十五岁许嫁结发及笄时取字;D. “皇帝的长子”错,一般为皇帝的嫡长子。

)三、名句默写9. (1)女也不爽,士贰其行(2)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4)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小学而大遗(每空1分,共8分,错一个字该空就不得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