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测试试题
2023高三语文试卷

2023高三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 5题。
材料一:材料二:中国舞台表演方式是有独创性的,我们愈来愈见到它的优越性。
而这种艺术表演方式又是和中国独特的绘画艺术相通的,甚至也和中国诗中的意境相通。
中国舞台上一般地不设置逼真的布景(仅用少量的道具桌椅等)。
老艺人说得好:“戏曲的布景是在演员的身上。
”演员结合剧情的发展,灵活地运用表演程式和手法,使得“真境逼而神境生”。
演员集中精神用程式手法、舞蹈行动,“逼真地”表达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行动,就会使人忘掉对于剧中环境布景的要求,不需要环境布景阻碍表演的集中和灵活,“实景清而空景现”,留出空虚来让人物充分地表现剧情,剧中人和观众精神交流,深入艺术创作的最深意趣,这就是“真境逼而神境生”。
这个“真境逼而神境生”的境界是舞、台艺术所特有的,在中国绘画中也常常可以看到。
(这是关于舞台艺术与绘画相通之处的论述)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只要是赫赫名迹就都掌握了虚实相结合的手法。
B. 中国舞台表演不设置逼真的布景,是因为演员的表演不需要环境布景。
C. 中国舞台表演中,演员通过程式手法等表达情感行动,能让观众忘掉布景要求。
D. 中国绘画艺术与舞台艺术特有的“真境逼而神境生”境界是完全相同的。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虚实结合手法在多幅名迹中都有体现。
B. 中国舞台表演方式的优越性与中国绘画艺术和诗的意境相通。
C. 中国舞台表演中少量的道具桌椅等不会影响到“真境逼而神境生”境界的达成。
D. 中国绘画艺术中“真境逼而神境生”的境界是因为删略了背景的刻画。
3. 下列选项,最能体现中国舞台表演“真境逼而神境生”的一项是(3分)()4. 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4分)5. 中国绘画艺术、舞台艺术和诗的意境相通之处表现在哪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高三语文考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考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In 2017, my brother told me that he had sent in a resum é to SpaceX (Space Exploration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He had no experience in the aerospace industry, but he thought it would be cool to work there. SpaceX is a private American aerospace manufacturer and space transportation company founded by Elon Musk in 2002.About a month after applying, my brother received an email, followed by a phone interview; and then a month after that, he was flown to California for in-person interviews. He spent the day learning about SpaceX’s history, asking questions, and interviewing with several of the company’s engineers.A couple of days later, tech news sites began reporting that SpaceX had hired two people to work on Elon Musk’s secret project: a spacesuit designer and an engineer. Several months later, my brother texted me that he was offered a job at SpaceX.In the time since, he has worked on the Crew Dragon project, which aims to send humans to Mars. His primary responsibility is to develop the software system that allows the spaceship’s crew to safely return to Earth.He has also been involved in the production and testing aspects of the spaceship.My brother recently shared his thoughts on what it is like to work on such a groundbreaking project. He said that he feels an incredible sense of excitement and pride when he works on something that has never been done before. He explained that the team he works with is full of intelligent, hardworking, and motivated individuals who are passionate about pushing the boundaries of human space exploration.My brother’s experience at SpaceX has shown me that passion and determination are the keys to unlocking opportunities in life and finding satisfaction in one’s career. It is inspiring to see how he has combined his interests with his skills to create a meaningful impact in the world.21. What did my brother think after he sent in a resum é to SpaceX?A. He thought it was cool to work there.B. He believed he had some chances.C. He was looking for some experience.D. He wanted to visit California.22. What do we know about my brother’s interview at SpaceX?A. He had a face-to-face interview with Elon Musk.B. The whole process took about a month.C. He was the only interviewee that day.D. Several tech news sites reported it.23. What do we know from the text about the Crew Dragon project?A. My brother is its main designer.B. It is Elon Musk’s secret projec t.C. It is about developing a software system.D. It aims to send humans to Mars.BYou may have heard the phrase “laughter is the best medicine.” Well, it might also help to prevent negative arguments from your marriage. That’s because laughter reduces negative emotions, like anger and sadness, as well as helping to keep neutral (中性的) emotions at neutral instead of going down to negative.In the study, couples watched one 10-minute video clip that was either amusing or anxiety-producing (使人焦虑的). Predictably, those who watched the funny clip experienced more positive emotions such as amusement and joy,and fewer negative emotions such as anger and sadness,but they also experienced more neutral emotions.While laughter can help increase positive feelings for both of you during an argument, trying to lighten things up might not always be the best move, share previous research. In another recent study, researcher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Kansas found that people's level of humor for one another affected their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满意度), whereas couples who thought others laughed at them, or their partner, had lower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So laughter works when a couple laughs “with” each other, not when they’re laughing “at” one another, share aut hors of the paper,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2015.In conclusion, the study authors say laughter could be “one possible solution for reducing the negative impact of relationship conflict(冲突)and increase the positive impact of rela tionship cooperation”.So next time you find yourself in a heated(激烈的) argument, try a little humor, if you’re both into it.24.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mentioned in the text is to ________.A. find out how laughter influences marriageB. discover the secret of successful marriagesC. decrease negative emotions in relationshipsD. promote laughter therapy for couples25. What do we learn from the second study mentioned?A. There is a direct link between laughter and satisfaction.B. Couples need to learn how to be humorous with others.C. Laughter is not always helpful in a relationship.D. Humor should be used carefully in a relationship.26. 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A. Laughter can make you feel better.B. Laughter is the best way to communicate.C. Positive emotions are important for a relationship.D. Laughter helps make relationships more harmonious.。
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chóu chú)箴言(zhēn yán)恣意(zì yì)B. 桎梏(zhì gù)蹉跎(cuō tuó)窈窕(yǎo tiǎo)C. 踯躅(zhí zhú)峥嵘(zhēng róng)蹊跷(qī qiào)D. 缱绻(qiǎn quǎn)徜徉(cháng yáng)饕餮(tāotiè)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真是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C.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关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D.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参加昨天的会议。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D.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 下列句子中,属于反问句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B. 他难道不是一个诚实的人吗?C. 我们怎么能不珍惜时间呢?D. 你难道不知道这是错误的吗?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树叶黄了,冬天的雪花飘了。
C. 他不仅聪明,而且勤奋,还很有才华。
D. 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
答案:1. D 2. B 3. A 4. A 5. B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中的名句。
7.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
8.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中的《》。
南通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南通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话语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它通过独特而有创造性的表述,塑造形象,表达情感,反映社会生活。
文学话语的存在是不可取代的,它一旦缺失,人们会明显感到可供使用的语汇不足,社会也将出现大面积的失语现象。
相对于人们所欲表达的日新月异的内容,周围既有的日常语汇所组成的叙述和抒情,显得疏远而又陈旧,与人们的真实遭际有点格格不入,事实上就带来了表述上的失语。
文学话语能汇聚这些失语的经历,使之脱离不可表述的黑暗,浮现到语言的层面上,得到语言上的定型。
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话语有能力开拓新的语言资源,修补既有表述留下的空缺,常常成为社会无意识的代言。
许多时候,这种代言可能以一呼百应的形式号令天下,也可能以振聋发聩的形式惊世骇俗。
通常情况下,一个新的语言潮汐铺天盖地地涌过日常用语,需要明显的时间跨度作为积累。
然而,令人惊异的是,这样的积累在文学之中常常会在一夜之间即告完成。
文学可能将这个缓慢的演变凝缩起来,这种凝缩致使新旧话语系统之间的冲突提炼得格外强烈。
人们经常看到,一个语言浪潮可能突如其来地袭击了文学,在文学内部造成一场席卷一切的运动。
在很短的时期内,一批迥异于传统的实验作品竞相登场,种种夸张其辞的辩护与反唇相讥的驳诘簇拥于周围。
尽管这种文学运动的革命对象仅仅是语言,但是在许多时候,语言的革命往往成为一种新价值体系即将登陆的先兆。
文学中所出现的语言潮汐当然要追溯到作家。
作家是这样一批人:他们潜心于语言的海洋,时刻监测着语言的动向,进而制造出各种语言事变。
作家往往比常人更为迅速地洞察通行于日常用语之中各种词汇的活力衰退,洞察某些语言正在作为一种无形的束缚框住现实,闷住现实向外蔓延的可能。
他们迫不及待地通过文学提出一套对抗性的文学话语。
对于那些情愿充当先驱者的先锋作家来说,他们狂热地通过语言变换来搜索精神的种种可能。
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筵席(yán xí)恣意(zì yì)B. 蹉跎(cuō tuó)徜徉(cháng yáng)C. 罄竹难书(qìng zhú nán shū)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D. 恣睢(zì suī)踟躇(chí chú)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B.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品德高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强调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D.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校决定开展一次作文比赛。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中的“物”指的是外在的事物。
B. “温故而知新”中的“故”指的是过去的事情。
C.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中的“虎穴”比喻危险的地方。
D. “朝闻道,夕死可矣”中的“道”指的是正确的道理。
4-10. [此处省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要求设计选择题]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
1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中的名句。
1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14.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中的诗句。
15.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战国时期屈原的《离骚》。
三、阅读理解(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题。
[文章内容省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要求设计文章和问题]四、古文翻译(共10分)21. 将下列古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五、作文(共30分)22. 根据题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高三语文高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畸形倾盆大雨水泄不通B. 翻箱倒柜遒劲调虎离山C. 奋不顾身毛遂自荐蹑手蹑脚D. 豁然开朗拈轻怕重比比皆是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城市的道路越来越宽,交通越来越拥挤。
B.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幸福感也越来越强。
C. 这部电影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他们纷纷走进电影院观看。
D. 通过这次比赛,使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得到了加强。
3.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在学术会议上,我向您请教了一些问题,希望得到您的指导。
B. 您的文章写得真好,我给您写一封信表示敬意。
C. 请问您能否给我提供一些资料,以便我更好地完成论文。
D. 您的建议非常中肯,我会认真考虑的。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在这次比赛中,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水平,脱颖而出。
B. 她的性格十分开朗,总能给人带来快乐。
C. 这位作家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被誉为“文学巨匠”。
D. 在这次活动中,他勇敢地承担起责任,得到了大家的赞扬。
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美丽的风景如画。
B. 他的成绩一鸣惊人。
C. 月亮升上了树梢,好像一个大玉盘。
D. 她的笑声如银铃般清脆。
6.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他们精心策划,终于取得了成功。
改后:他们精心策划,终于成功了。
B. 原句:我听说你生病了,心里很难过。
改后:我听说你生病了,心里很难过。
C. 原句:这本书内容丰富,深受读者喜爱。
改后:这本书内容丰富,深受读者喜爱。
D. 原句:他一直在努力学习,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改后:他一直在努力学习,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7. 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我听说你生病了,心里很难过。
(得知)B. 他的成绩一鸣惊人。
(一鸣惊人)C. 这位作家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被誉为“文学巨匠”。
高三语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三语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这次事件,他变得更加成熟了。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读。
D. 他的演讲,不仅打动了听众,还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答案:D解析:A项中“经过”应改为“经历”;B项中关联词“不仅”应放在“他”之后;C项中“值得一读”前应加上“非常”。
2.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D.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答案:A解析:A项中的“春风”赋予了春风以人的行为,使其具有了“绿”的动作,是拟人手法。
其他选项均未使用拟人。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他热爱学习,热爱工作,热爱生活。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成熟了,秋天的落叶飘零了。
C. 他既聪明又勤奋,既善良又正直。
D.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知识的海洋,是智慧的源泉。
答案:A解析:A项中“热爱学习,热爱工作,热爱生活”使用了三个并列的短语,构成排比。
其他选项中B使用了排比,但不是三个并列短语;C使用了并列,但不是排比;D使用了比喻,不是排比。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是:A.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B. 这样做对吗?C. 这样做值得吗?D.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答案:B解析:B项中的“这样做对吗?”是一个设问句,即提出问题,不期待回答。
其他选项均不是设问。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的心像石头一样坚硬。
B. 他的心像水一样柔软。
C. 他的心像火一样热情。
D. 他的心像风一样自由。
答案:ABCD解析:ABCD项均使用了比喻,将“心”分别比喻为“石头”、“水”、“火”和“风”,形象地表达了不同的心情。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________》。
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阅读理解
1.(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本文主要介绍了……
2.(10分)阅读短文,判断正误. 正确(√)错误(×)…
3.(10分)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
4.(10分)简答题详细回答……
二、写作
1.(20分)作文题目题目:……
2.(10分)修改句子错误原句:…… 修改后:……
三、诗词赏析
1.(15分)阅读以下诗句,回答问题。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问题:……
2.(15分)鉴赏以下古文句子,理解其意义。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四、答案
1.阅读理解答案:
1.答案
2.答案
3.答案
4.答案
2.写作答案:
1.答案
2.答案
3.诗词赏析答案:
1.答案
2.答案
以上是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希望同学们认真答题,祝你们取得优异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更多资料请访问.(.....)湖北省襄阳市普通高中2012年3月高三调研统一测试语文试题本试卷五大题23小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考生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非网评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密封线内,将考号最后两位填在登分栏的座位号内。
网评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贴好条形码或将考号对应数字涂黑。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卷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答题用0.5毫M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卷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清洁。
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卡和机读卡一并收回,按小号在上,大号在下的顺序分别封装。
一、语文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船帆(fān)哀号(háo)秩(zhì)序悄(qiǎo)然无声B.房檩(lǐn)登载(zǎi)蜕(tuì)变情不自禁(jìn)C.反馈(kuì)拟(nǐ)人毗(bǐ)邻宁(nìng)死不屈D.干(gān)禄聒(guō)噪尘埃(ái)自鸣(míng)得意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弥谤提携开城布公茫无际涯B.蜷缩瞭望潦草塞责感恩带德C.砥砺葱茏终南捷径责无旁贷D.理踩绿洲轻鸢剪掠不言而喻3.下列加点熟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由于挂钩小升初等实际利益,三好生评选明显变味儿,而且“三好生”水平也良莠不齐....。
B.30年后的春晚,沿用的依然是30年前的模式,不仅没有任何文化创新,简直成了一场黔驴技穷....的文化大杂烩。
C.柯达寄希望能打“咸鱼翻身....”仗的产品——喷墨复印机和相关电脑技术,因为施乐等大公司占领市场在前,导致陷入“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的窘境。
D.根据《证券时报》消息,国务院有关部门正紧锣密鼓....地推进养老金入市步伐,养老金入市年内有望获得重大突破。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指责《金陵十三钗》是一部反日宣传片或是称其“没深度”,这绝对是西方主流媒体在报道令人忧心的中日历史关系时倾向于批评中国。
B.虽然多数网友对播报山寨版的《新闻联播》感到奇怪,但对于邢质斌代言该企业并无异议,认为邢质斌在退休后有选择生活的权利。
C.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数达到2.5亿,较上一年底增长了296.O%,网民使用率平均为48.7%左右。
D.真正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环保工作的重点,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才能重现昔日农村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才能彻底解决农民的水缸子问题。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辛亥革命到来时,阿Q看到城里的“举人老爷”到未庄逃难,而未庄的“一群鸟男女”也惊恐万状时,改变了起先对革命“深恶而痛绝之”的态度,他和赵秀才们相约革命,革掉了静修庵里的一块龙牌。
B.《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C.周朴园在认出了侍萍之前,很怀念侍萍,家里的一切都按照侍萍在时的布置,可当活着的侍萍站在他面前时,他却厉声说:“你来干什么?”“是谁指使你来的?”并决定用钱来解决他们的恩怨。
D.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二、现代文阅读(29分)(一)阅读下列文字,回答6-8题(9分,每小题3分)石墨烯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的由碳原子组成的二维晶体,石墨烯薄片只有1原子厚。
自2004年被曼彻斯特大学的科学家发现之后,作为目前世界上最薄的材料,石墨烯就成为科学界和工业界关注的焦点。
现在科学家首次证实了人们怀疑已久的问题,石墨烯是目前已知世界上强度最高的材料。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专家为了测试石墨烯的强度,先在一块硅晶体板上钻出一些直径一微M的小孔,每个小孔上放置一个完好的石墨烯样本,然后用一个带有金刚石探头的工具对样本施加压力。
结果显示,在石墨烯样品微粒开始断裂前,每100纳M距离上可承受的最大压力为2.9微牛左右。
按这个结果测算,要使1M长的石墨烯断裂,需要施加相当于55牛顿的压力,也就是说,用石墨烯制成的包装袋应该可以承受大约两吨的重量。
为了让我们对石墨烯的强度有个更清楚的概念,该实验的负责人、哥伦比亚大学机械工程学教授詹姆斯·霍恩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他说,他与同事进行的实验就好比在一个茶杯上覆一层塑料薄膜,然后用铅笔扎薄膜来测量塑料薄膜的强度。
霍恩说,如果用石墨烯薄片来代替塑料薄膜盖在茶杯上,将铅笔放在薄片之上,然后再将一辆汽车放在铅笔上并保持平衡,那么结果是,石墨烯薄片纹丝不动。
当然这很难做到,不仅是因为很难将汽车放在铅笔之上,更是因为很难找到一个完好的石墨烯样板能够达到铅笔和茶杯这样肉眼可观察到的体积。
但这样的比较是很恰当的,因为这就是我们可以用肉眼感受到的石墨烯的强度。
半导体工业有意利用石墨烯晶体管制造微型处理器,进而生产出比现有计算机更快的计算机,对于有关石墨烯强度的新实验结果更是兴奋不已。
加州理工大学教授朱莉娅·格里尔说,压力恰恰是微型处理器制造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阻力之一,而生产晶体管使用的材料不仅要有出色的电子特性,“还要能够承受住生产过程中的压力和反复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她强调,在证实了石墨烯的强度之后,可以相信石墨烯能够承受住这种压力。
研究人员和工业界将石墨烯看作硅的替代品,用以生产未来的超级计算机。
随着石墨烯的各种特性被陆续发现,相信很快就可以投入大批量低成本的工业化生产。
6.下列关于测试石墨烯强度实验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测试石墨烯强度的实验装置其实很简单,只是需要带有直径一微M小孔的硅晶体板一块、一个完好的石墨烯样本、带有金刚石探头的工具。
B.实验结果显示,每100纳M距离上石墨烯样品可承受的最大压力为2.9微牛。
C.该实验的负责人说,这个实验就好比在一个茶杯上覆一层塑料薄膜,然后用铅笔扎薄膜来测量塑料薄膜的强度。
D.在石墨烯被发现不久,人们就猜测,石墨烯可能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强度最高的材料;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这个实验再次证实了这一观点。
7.下列关于石墨烯特性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石墨烯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的由碳原子组成的二维晶体,它只有1原子厚,已被证实为目前已知世界上最薄的材料。
B.如果用石墨烯制成包装袋,应该可以承受大约两吨的重量,可见,要使1M长的石墨烯断裂,需要施加55牛顿的压力。
C.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最薄的材料,科学家在实验时很难找到一个完好的能够达到铅笔和茶杯的体积的石墨烯样板。
D.石墨烯强度高,如果还能发现它的其它一些特性,将会很快投入低成本的工业化生产。
8.请概括半导体工业有意利用石墨烯晶体管制造微型处理器的原因。
(二)阅读下列文字,回答9-12题(20分)美丽的力量张丽钧①去年初冬在台北,正赶上“2010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
在飘着桂花甜香气息的大街小巷,到处都能看到“花博会”的主题词——“美丽的力量”。
彩色动感的汉字,头上绽放着花瓣烟花。
看得人心旌摇曳。
②回来翻看照片的时候,发现照了太多以这个可爱的主题词为背景的照片,才知道,自己爱上了这五个灵动多彩的汉字。
③今年春上应朋友阿芳之约,去洛阳看牡丹。
当我随人潮痴痴地跌进美得让人心痛的牡丹花海时,我心里一下子跳出了在台北看到的那五个绽放着花瓣烟花的汉字——“美丽的力量”。
④如果美丽没有潜藏着巨大的力量,她怎能将千里之外的我牵引到她的身旁?在我心中。
一座城市有一个意象,大连是一朵浪花,衡阳是一声雁鸣,湛江是一树夹竹桃,而洛阳,自然是一朵千年不凋的妖娆牡丹。
欧阳修说:“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
在洛阳,我的心思全在牡丹上,看了一个园,还想再看个园。
手里的纸扇上摇着牡丹,手机的壁纸上开着牡丹。
吃了一席牡丹宴,作了十首牡丹诗。
抱起一个牡丹花籽枕头,就舍不得放手,甚而至于到了机场,托运了所有行李,却不肯撒手这个漂亮的枕头,搂着它,飞上万M高空。
⑤阿芳对我说:“看了洛阳牡丹,你要是动不动还穿一身黑,就叫悟性差!”我悟性不差,回来后穿衣风格大变,真真迷恋上了色彩鲜丽的服装。
——美丽的力量,征服起你来不啻爱情。
⑥我喜欢那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外国人,来到九寨沟,看到那遗落在人间的美丽仙境,突然扑通跪倒在地,涕泪横流。
我不晓得他是否会说“美丽的力量”这个词组,但我明白,他在被美丽击中的瞬间,慑服于她无可抗拒的伟大力量,身与心,顿时瘫软如泥,沉醉如酒。
⑦在这个世界上,太多的人痴迷地相信着一种看不见的力量。
知识、宗教、地位、权势、金钱……我不否认它们的力量。
它们所给予心灵的救赎以及为空虚的生命注入的充盈感是这样真实地存在着,不容你忽视。
但是,在这些之外,你有没有能力感觉到有一种“美丽的力量”的存在呢?⑧我曾在看一部纪录片时多次流泪。
那是雅克·贝汉等人花费四年多的时间拍摄的《迁徙的鸟》。
美丽的鸟,在天空排成诗行,平平仄仄地飞翔。
它们相约飞越大西洋,却不期然在途中遇到暴风雨。
茫茫大海上,只有一艘孤独的轮船随巨浪起伏。
无助的鸟儿们误将它认成了小岛,纷纷栖落于甲板,从容地梳理起了羽毛;有一只疲惫已极的鸟,索性卧下,将头埋到翼下,甜甜地进入了梦乡。
在镜头之外,我想我看见了那在暴风雨中跟踪鸟儿的人,他们的飞机,成了迁徙的鸟群中特殊的一员。
鸟儿们睡了,他们也不睡,他们在耐心地等待着羽毛干透的鸟儿同朝阳一道醒来……他们是在用生命的燃烧礼赞着“美丽的力量”。
⑨看《迁徙的鸟》而不流泪的人,不配做我的朋友。
⑩美丽的力量,是一种让你的心儿变软、骨头变硬的力量;美丽的力量,是一种让你愿意抛却怨艾、铭记恩泽的力量;美丽的力量,是一种让你勇于摒弃那个丑陋旧我、悉心培植纯美新我的力量。
美丽的力量,是人人心中都适宜生长的一种可爱植物。
看重它,培育它,欣赏它,让它成为你爱这世界的一个重要理由。
(选自《散文》2011年11期)9.下列对作品内容和艺术手法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作者在洛阳的行为,是因为被牡丹花海的美丽感染,看了洛阳牡丹后作者穿衣风格大变,迷恋上了色彩鲜丽的服装,这体现了美丽的力量。
B.第⑥段借一个外国人的故事,展现美丽的力量,同下一段中其他的“看不见的力量”构成的对比,表现了美丽对于人们心灵的力量大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