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常用规范
规范汇总(暖通)

建筑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2、《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3、《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8、《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10、《安徽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4/1467-201111、《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结构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2、《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3、《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7、《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9、《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10、《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1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1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给排水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8、《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9、《自动消防炮灭火系统技术规程》CECS245-2008电气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8、《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9、《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10、《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11、《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12、《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6-200713、《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200814、《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15、《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3-200816、《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50065-201117、《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2008暖通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工业部分)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民用建筑部分)3、《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设计规程》JGJ174-20104、《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2009年版)5、《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规范》GB50495-20096、《民用建筑太阳能空调工程技术规范》GB50787-20127、《蓄冷空调工程技术规程》JGJ158-20088、《安徽省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程》DB1800-20129、《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GJ173-200910、《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50738-201111、《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1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1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14、《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5、《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1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17、《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18、《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419、《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0、《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21、《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22、《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2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经济1、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标准《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审规程》(CECA-GC1-2007)2、《安徽省建筑工程计价定额综合单价》(2009)3、《安徽省装饰装修工程计价定额综合单价》(2009)4、《安徽省安装工程计价定额综合单价》(2009)5、材料价格执行当地2013年*月《建设工程材料市场价格信息》6、《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7、工程建设期他费用按建标 [2007]164号《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规定》8、建设单位管理费按财建[2002]394号文9、前期工作费(包括项目建议书、可研、评估、调研等)按计价格[1999]1283号文10、环境影响咨询服务费按计价格[2002]125号文1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费按发改办价格[2006]745号文12、防雷技术服务费按皖价服[2011]119号文13、施工图审查费按发改价格[2007]670号文14、工程监理费按计价格[2002]10号文15、勘察设计费按计价格[2002]10号文。
暖通规范大全

暖通规范大全暖通规范是指暖通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过程中需要遵守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它是为了保障建筑物的舒适性、安全性和节能性而制定的。
下面是暖通规范的一些主要内容:1. 设计要求:暖通工程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功能,确定合理的供暖、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参数和容量。
同时,应考虑节能减排和环保要求,选择适当的设备和材料。
2. 施工要求:暖通工程的施工应按照设计文件要求进行,合理安排施工计划,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进行施工。
必要时,需委托第三方进行监理和检测。
3. 管道布置:供暖和空调系统的管道布置应合理,避免管道的交叉、弯曲和短路,以确保热力的传输和空气的流通。
管道应使用符合相关标准的材料,安装牢固,密封性好。
4. 风管布置:通风和空调系统的风管布置应按照气流要求进行,避免死角和漏风现象。
风管的制作和安装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保证风管系统的正常运行。
5. 设备选型:供暖、通风和空调设备的选型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
设备应具有良好的性能、低能耗、低噪音、易维护等特点。
6. 排水系统:暖通工程的排水系统应满足水流排放的要求,并保证排水系统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排水设备的选型和安装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7. 燃气系统:供暖系统中的燃气设备应满足燃烧和安全要求,燃气管道和阀门应采用适用的材料和结构。
8. 控制系统:暖通工程的控制系统应设计合理,能够实现对供暖、通风和空调设备的自动控制和调节。
控制系统的节能性和可靠性应得到保证。
9. 维护和保养:暖通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定期进行设备巡检、清洁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10. 验收和试运行:暖通工程的验收和试运行应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验收过程应包括对供暖、通风和空调设备的功能、性能和质量等方面的检测和验证。
以上是暖通规范的一些主要内容,暖通规范的制定和遵守对于保障建筑物的舒适性、安全性和节能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施工和验收,才能确保暖通工程的高质量和顺利运行。
暖通应该看那些规范

暖通应该看那些规范1.引言暖通是指供暖和通风系统,它在建筑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筑物的舒适性和效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暖通系统的设计,因此,暖通规范的遵守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暖通有关的常用规范,以帮助人们了解建筑暖通系统的正确设计和操作。
2.国家标准在中国,国家标准是确定暖通系统设计和操作的基础。
以下是几个与暖通有关的重要国家标准:2.1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筑节能设计是指通过采取合理的设计措施减少建筑能源消耗的过程。
这些措施包括合理选择建筑材料、采用节能设备和系统,以及优化建筑的热工性能等。
GB 50189-2015《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中国的建筑节能设计的基本标准,其中包含了关于暖通系统的设计要求和参数。
2.2 暖通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736-2012《暖通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是中国的暖通空调工程施工和验收的规范标准。
该标准包含了暖通空调工程的施工和验收的详细要求,包括设备、管道、绝热、通风、空调系统等方面的规定。
2.3 暖通空调工程设计规范GB 50379-2020《暖通空调工程设计规范》是中国的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的规范标准。
该标准详细说明了暖通空调工程的设计要求,包括暖通系统的计算方法、设备选择、管道设计、绝热保温、通风系统设计等。
3.行业规范及标准除了国家标准之外,还有一些行业标准和规范对于暖通系统的设计和操作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行业标准:3.1 暖通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736-2012之外,还有一些行业标准对于暖通空调工程施工和验收也有相关规定。
如《建筑物室内空气质量规范》(GB/T 18883-2002)、《建筑工程空调净化施工验收规范》(GB 50446-2007)等。
3.2 暖通空调工程设计规范除了GB 50379-2020之外,还有一些行业规范对于暖通空调工程的设计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如《建筑物暖通空调设计规范》(JGJ 134-2010)、《建筑物热技术条件及设计方法》(JGJ 26-2010)等。
暖通设计规范_共10篇

★暖通设计规范_共10篇范文一:暖通设计规范第一节一般规定第6。
1.1条空气调节用人工冷源制冷方式的选择,根据建筑物用途、所需制冷及冷水温度以及电源、水源和热源等情况,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民用建筑应采用氟利昂压缩式或溴化锂吸收式制冷。
二、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宜采用氟利昂或氨压约定缩式制冷。
注:采用溴化锂吸收式和蒸汽喷式制冷时,尚应分别符合本规范第6.3。
3和6.3。
4条的规定。
第6。
1.2条选择制冷机时,台数不宜过多,一般不考虑备用,并应与空气调节负荷变化情况及运行调节要求相适应。
注:工艺有特殊要求必须连续运行的系统,可设置备用的制冷机。
第 6.1.3条制冷量这580~1750KW(50*10~150*104kcalh)的制冷机房,当选用活塞式或螺杆式制冷机时,其台数不宜少于两台。
第6.1。
4条大型制冷机房,当选用制冷量大于或等于1160KW(100*104kcalh)的一台或多台离凡式制冷机时,宜同时设置一台或两台制冷量较小的离心式,活塞式或螺杆式等压缩式制冷机。
第6.1.5条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制冷机可按热泵特环工况应用。
第 6.1.6条制冷装置和冷水系统的冷量损失,应根据计算确定.概略计算时,可按下列数值选用:氟利昂直接蒸发式系统5%~10%间接式系统10%~15%。
第6.1。
7条冷却水的水温和水质,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制冷装置的冷却水进口温度,不宜高于表6.1。
7所规定的数值;二、冷却水的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及有关产品对水质的要求。
冷却水进口温度表6。
1。
7注:当制冷剂为氟利昂时,冷凝器冷却水的进口温度,可适当提高。
第6.1.8条非全天使用权但在整个夏季可能经常使用的大型公共建筑,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其空气调节的冷水系统,可设置蓄冷水池。
蓄冷水池的蓄冷量,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权要求和预冷时间,通过计算确定。
第6。
1.9条必要时,开式冷水系统应设置蓄水箱。
暖通规范中关于各类常见风管风速、风口风速、水管流速的规定

暖通规范中关于各类常见风速的规定一、各类风口风速规定1、采暖风口1.1、采用热风采暖系统时,应遵守下列规定:送风口的送风速度V(m/s),应根据送风口的高度、型式及布置经过计算确定,当送风口位于房间上部时,送风速度宜取:V= 5~15m/s;当送风口位于离地不高处时,送风速度宜取:V =0.3m/s~0.7m/s;回风口的回风速度,宜取:V=0.3m/s。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2.8.71.2、热风幕的送风速度:公共建筑的外门,风速不宜大于6 m/s,高大外门不应大于25m/s。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2.8.152、送排回风口2.1、进风、排风口风速(m/s)注:风口风速应按实际有效面积计算,一般百叶风口的遮挡率取50%。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4.1.4.82.2、自然通风系统的进排风口风速宜按下表采用:来源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6.6.42.3、机械通风的进排风口风速宜按下表采用:来源: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6.6.52.4、厨房排风系统的风管风速不宜小于8m/s,且不宜大于10m/s;排风罩接风管的喉部风速应取4~5m/s。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4.2.102.5、侧送和散流器平送的出口风速采用2m/s~5m/s。
孔板下送风的出口风速,从理论上讲可以采用较高的数值。
因为在一定条件下,出口风速较高时,要求稳压层内的静压也较高,这会使送风较均匀;同时,由于送风速度衰减快,对人员活动区的风速影响较小。
但当稳压层内的静压过高时,会使漏风量增加,并产生一定的噪声。
一般采用3m/s"'_'5m/s 为宜。
暖通施工规范

暖通施工规范暖通施工规范是指在暖通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遵守的规范和要求。
以下是一个1000字的暖通施工规范:一、施工前准备1. 施工前需进行详细的勘察和设计,确保施工方案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2. 在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保持清洁整洁,确保施工安全无障碍。
3. 施工前需确认所使用材料的质量和规格,保证施工质量。
二、设备安装1. 设备安装前需按照设计要求,制定详细的安装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
2. 设备安装需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安装质量和安全。
3. 设备安装完毕后需进行调试和试运行,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三、管道敷设1. 管道敷设需按照设计要求和标准规范进行,确保管道布置合理、管径选择正确。
2. 管道敷设需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防止漏装、错装等问题的发生。
3. 对于埋藏管道,需进行保护措施,防止外部损坏。
四、保温工程1. 保温层需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保证保温效果。
2. 保温材料的选择需符合设计规定,保证施工质量。
3. 保温工程验收前需进行保温性能测试和质量检查,确保保温效果达标。
五、通风工程1. 通风口和风管的布置需符合设计规范,保证通风效果。
2. 通风设备的安装和调试需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噪音低。
3. 通风工程完工后需进行质量检查和功能验收,确保通风效果合格。
六、空调工程1. 空调设备的安装需按照设计规范和制造商要求进行,保证设备可靠运行。
2. 空调管道和电缆的敷设需符合设计要求,保证空调系统正常运行。
3. 空调工程完工后需进行质量检查和性能测试,确保空调系统达到设计要求。
七、火灾灭火系统1. 火灾灭火系统的安装需进行消防部门验收,保证系统符合国家标准。
2. 火灾灭火系统的维护和保养需定期进行,确保系统可靠性。
3. 灭火器的存放和维护需符合消防规定,保证系统随时可用。
八、安全生产1. 在施工现场需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保证施工安全。
2. 施工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和持证上岗,严格遵守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
建筑工程中的暖通系统规范要求

建筑工程中的暖通系统规范要求暖通系统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包括了供暖、通风和空调等方面的设计与安装。
为了确保暖通系统的顺利运行和安全性,建筑工程中有一系列的规范要求需要遵守。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筑工程中暖通系统的规范要求,以及这些规范对工程质量和使用效果的影响。
一、供暖系统规范要求1.保温要求建筑工程中的供暖系统首先需要满足保温要求,即通过合理的保温设计和材料选择,确保室内温度稳定并减少能源浪费。
例如,房间墙壁、屋顶和地面应进行绝热处理,以阻止热量的流失。
2.供热方式要求供暖系统的供热方式也需要符合规范要求。
常见的供热方式有集中供热和分户供热两种形式。
在设计和施工中,需要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选择和安装,确保供热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3.温度和湿度控制要求供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满足合理的温度和湿度控制要求。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居住者的健康和舒适性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合理设置温度和湿度控制装置,并通过定期维护保持其正常运行。
二、通风系统规范要求1.新风量要求通风系统的设计需要满足合理的新风量要求,以确保室内空气的质量。
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人员密度,合理确定新风量,并通过通风设备将新鲜空气引入室内,同时排出室内的污浊空气。
2.通风系统噪音要求通风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噪音,为了保证居住者的舒适性,规范要求通风系统的噪音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制。
因此,在设计和施工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通风系统的噪音产生以及传播。
3.通风系统清洁和维护要求通风系统的清洁和维护是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
规范要求定期对通风设备进行清洁,并检查和更换相关过滤器,以保持系统的畅通和过滤效果。
三、空调系统规范要求1.制冷和制热负荷计算要求空调系统的设计需要进行合理的制冷和制热负荷计算,确保系统的运行效果和能源消耗的平衡。
通过考虑建筑物的朝向、材料的热传导系数和室内外温差等因素,确定恰当的制冷和制热负荷,从而选择适当的空调设备和参数。
暖通专业规范大全

暖通专业规范大全暖通空调是现代建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人们居住、工作、生活安全和舒适性都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从事该领域工作的人员来说,掌握专业规范至关重要,不仅对于提高工作质量,保障用户权益有着关键作用,也能够提高专业素养,实现个人从业发展。
一、局部净化系统设计规范局部净化系统一般适用于对特定区域进行净化的工业控制环境中,通常包括通风、换气、空气净化和控制系统等。
其主要设计规范涉及到空气流量、过滤器压力降、鼓风机温度、静压和动压等参数,应参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设计。
二、中央空调系统设计规范中央空调系统作为大型公共建筑体系中的常见配置,其设计标准更加细致,涉及到堵塞率、电力消耗、噪音、室内温湿度等方面的规范要求。
同时,设计中对于材料的选择、安装质量、维修保养等方面的要求也应遵循相应规范要求。
三、冷水机组系统设计规范冷水机组系统是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涉及到物质流量、水温、冰点等参数。
在设计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设计,采用适当的措施保证系统在正常运转下的性能稳定和故障率降低,确保其在实际使用中的效果和安全性。
四、暖通排水系统设计规范暖通排水系统是指建筑物冬季供暖、夏季给水和排水等系统。
在系统设计中应注重各分支管路的空气泄放、可逆水力性能等参数的控制,适当采用节能技术,保证系统的性能尽可能达到最优,使系统在使用中达到较好的预期效果。
总体而言,作为从事暖通空调领域工作的人员,其掌握专业规范、遵循相关标准对于提高自身素养和保障用户权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对于专业规范的学习和遵循,应在日常工作中时刻牢记,不断提高自身技能和素养,为建设更加安全、舒适的现代建筑体系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机盘管》 (GB/T 19232-2003)
23
《组合式空调机组》 (GB/T 14294-2008)
24
《柜式风机盘管机组》 (JB/T 9066-1999)
25
《水源热泵机组》 (GB/T 19409-2003)
26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366-2009)
27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暖通专业常用规范
序号
书名及编号
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4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
5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8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
17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02)
18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2007)
19
《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
20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2014)
21
《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JGJ 174-2010)
11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2003)
12
《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标准》(JGJ 129-2000)
13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 50176-93)
14
《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GJ 173-2009)
15
《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12)
16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2002)
6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5
7
《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 (JGJ 142-2004)
8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2015)
9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2010)
10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