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心肺复苏教具

合集下载

心肺复苏教学实训教案模板

心肺复苏教学实训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心肺复苏(CPR)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 掌握心肺复苏的三个阶段:基础生命支持(BLS)、高级生命支持(ACLS)和后续护理。

- 熟悉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及要点。

2. 技能目标:- 能够正确进行心肺复苏术,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 能够正确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 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

- 提高学生对紧急情况的应对能力和心理素质。

二、教学对象医学专业学生、医护人员、志愿者等。

三、教学时间2课时(理论1课时,实训1课时)四、教学地点教室、模拟训练室五、教学教具1. 投影仪、笔记本电脑2. 心肺复苏模拟人3. AED模拟器4. 胸外按压板5. 人工呼吸面罩6. 教学PPT7. 笔记本、笔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理论教学1. 导入- 通过案例引入,强调心肺复苏在紧急情况下的重要性。

2. 基本概念- 解释心肺复苏(CPR)的定义和作用。

- 介绍心肺复苏的三个阶段:BLS、ACLS和后续护理。

3. 操作流程及要点- 详细讲解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包括:- 检查意识- 检查呼吸- 检查脉搏- 胸外按压- 人工呼吸- 使用AED- 强调操作过程中的要点,如按压深度、按压频率、人工呼吸与按压的配合等。

4. 互动讨论- 组织学生讨论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第二课时:实训教学1. 分组练习-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配备一名指导教师。

- 指导教师演示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并逐一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2. 模拟操作- 使用心肺复苏模拟人进行模拟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技能。

- 指导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中的错误。

3. AED使用实训- 讲解AED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 学生分组进行AED使用实训,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熟练掌握。

4. 总结与反馈- 各小组汇报实训情况,指导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 学生反思自己在实训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心肺复苏人体模型

心肺复苏人体模型

心肺复苏人体模型型号:XMCPR500 品牌:欣曼产地:上海一、模型特点:1、该产品在XM/CPR400高级急救复苏模型的基础上,结合2010国际心肺复苏标准进行全面升级,开发出专门针对社会心肺复苏普及与医学院校、医疗卫生系统培训使用的高档型第七代XM/CPR500大屏幕液晶彩显心肺复苏人体模型新产品,其造型更完美、功能更强大、操作更方便的领先产品,可进行心肺复苏的训练,配合电子灯显示,监测人工呼吸时吹气量和心外按压时按压深度。

2、面皮肤、颈皮肤、胸皮肤、头发,采用进口热塑弹性体混合胶材料,由不锈钢模具经注塑机高温注压而成,具有解剖标志准确、手感真实、肤色统一、形态逼真、外形美观、经久耐用、消毒清洗不变形、拆装更换方便等特点,其材料达到国外同等水平。

3、执行标准:美国心脏学会(AHA)2010国际心肺复苏(CPR)&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标准。

二、模型特点:1、大屏幕液晶显示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脉搏心电动态的模拟显示。

2、模拟标准气道开放显示、语言提示。

3、人工手位胸外按压指示灯显示、液晶计数显示、语言提示:A:按压位置正确、错误的指示灯显示;液晶计数显示;错误的语言提示。

B:按压强度正确、错误的显示由条形(黄、绿、红)数码指示灯移动的动态反馈显示CPR 按压深度;正确、错误的液晶计数显示及错误的语言提示。

4、人工口对口呼吸(吹气)的指示灯显示、液晶计数显示、语言提示:A:吹入的潮气量?500ml~1000ml?的显示由条形(黄、绿、红)数码指示灯移动的动态反馈显示吹气量度;正确、错误的液晶计数显示及错误的语言提示。

B:在液晶屏的右侧把按压、吹气的波形实时地显示出来,并把按压、吹气的强度及时间都在液晶屏显示出来,因此操作过程在显示屏中全部反映出来。

C:当气道打开时,有指示灯显示;当吹入潮气量过快或超大,造成气体进入胃部指示灯显示,液晶计数显示,错误语言提示。

5、操作频率:最新国际标准:大于100次/分。

2024年婴幼儿心肺复苏课件

2024年婴幼儿心肺复苏课件

2024年婴幼儿心肺复苏课件一、教学内容1. 婴幼儿心肺复苏的定义及重要性2. 婴幼儿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3. 婴幼儿心肺复苏时的注意事项4. 婴幼儿心肺复苏的实践操作演练二、教学目标1. 了解婴幼儿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婴幼儿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能够正确、迅速地实施婴幼儿心肺复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婴幼儿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 教学重点:婴幼儿心肺复苏的实践操作演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心肺复苏模拟人、婴幼儿模型、急救包等。

2. 学具:心肺复苏操作手册、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婴幼儿突发状况,强调心肺复苏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a. 婴幼儿心肺复苏的定义及重要性b. 婴幼儿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c. 婴幼儿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3. 例题讲解:通过PPT展示具体案例,讲解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

4.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心肺复苏实践操作演练,教师指导并纠正错误。

六、板书设计1. 婴幼儿心肺复苏的定义2. 婴幼儿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3. 婴幼儿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内容,编写一个婴幼儿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操作演练中的不足之处。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婴幼儿心肺复苏的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急救技能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婴幼儿心肺复苏操作步骤的准确性2. 实践操作演练的指导与纠正3.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落实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婴幼儿心肺复苏操作步骤的准确性1. 确认现场安全:在开始心肺复苏前,要确保现场安全,避免因环境因素给患者和施救者带来伤害。

2. 判断意识:轻拍婴幼儿肩膀,大声呼唤,观察其有无反应。

如无反应,立即呼救,并开始心肺复苏。

3. 摆放体位:将婴幼儿平躺在硬板床上,头部稍仰,解开衣领,清除口腔异物。

2024年新版心肺复苏课件

2024年新版心肺复苏课件

2024年新版心肺复苏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急救技能培训教材》第6章“心肺复苏”的内容进行设计,详细内容包括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操作步骤、实施技巧以及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心肺复苏的重要性,掌握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

2. 学会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具备实施心肺复苏的能力。

3. 了解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方法,提高急救成功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心肺复苏操作步骤的熟练掌握、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正确使用。

教学重点:心肺复苏的操作技巧、呼吸与按压的比例、AED的操作流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心肺复苏模拟人、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模拟器、PPT课件、教学视频。

2. 学具:心肺复苏操作手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操作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段急救现场视频,让学生了解心肺复苏在实际急救中的应用场景。

2. 理论讲解:讲解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3. 例题讲解:通过PPT展示心肺复苏操作步骤,结合模拟人进行现场演示。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利用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操作练习,教师现场指导。

5. AED使用讲解:讲解AED的使用方法,结合模拟器进行操作演示。

6. AED操作练习:学生分组,利用AED模拟器进行操作练习,教师现场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心肺复苏操作步骤2. 呼吸与按压比例3. AED操作流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心肺复苏操作步骤及AED使用方法的掌握。

答案:见附件《心肺复苏操作手册》和《AED操作手册》。

2. 作业要求:完成课后练习,录制操作视频,提交至教师邮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相关急救知识书籍,提高急救素养。

组织学生参加心肺复苏技能竞赛,检验学习成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心肺复苏操作步骤的熟练掌握2. 呼吸与按压的比例3. AED的正确使用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5.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一、心肺复苏操作步骤的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操作步骤包括:评估现场安全、判断意识、呼救、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检查循环和呼吸、继续心肺复苏或使用AED。

心肺复苏教学教案

心肺复苏教学教案

心肺复苏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心肺复苏(CPR)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学会正确判断意识、呼吸和循环状况。

3. 掌握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4. 能够独立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5. 了解心肺复苏的适用场景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1. 心肺复苏的定义和重要性2. 判断意识、呼吸和循环状况的方法3. 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和技巧4. 婴儿和儿童心肺复苏的特殊注意事项5. 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和演练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判断方法、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演示:示范心肺复苏的操作技巧和流程。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演练,教师指导并及时纠正错误。

4.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学生之间交流心得,分享经验。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心肺复苏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操作演练:评估学生心肺复苏操作的正确性和熟练程度。

3. 课后调查:了解学生对心肺复苏的认知和实际操作信心。

1. 教材:心肺复苏教程、图解或视频资料。

2. 教具:心肺复苏模拟人、急救包、演示板、挂图等。

3. 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心肺复苏操作演练场地。

六、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确保教室通风良好,温度适宜,便于学生舒适地学习与练习。

2. 教学材料准备:准备充足的心肺复苏教程、图解、视频资料及演示板。

3. 教学设备检查:确保投影仪、音响设备、心肺复苏操作演练场地及模拟人等设备正常运行。

4. 操作演练安排:提前安排好学生分组,确保每组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操作演练。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或引入相关案例,激发学生对心肺复苏的兴趣和关注。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判断方法、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演示与实践:示范心肺复苏的操作技巧和流程,引导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演练。

4. 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疑问,学生之间交流心得,分享经验。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心肺复苏的适用场景和注意事项。

2024年度婴幼儿心肺复苏术CPR课件

2024年度婴幼儿心肺复苏术CPR课件

2024年度婴幼儿心肺复苏术CPR课件教学内容:1. 婴幼儿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概念2. 婴幼儿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步骤3. 婴幼儿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技巧4. 婴幼儿心肺复苏术的实践演练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婴幼儿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步骤。

2. 培养学生对婴幼儿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技巧。

3. 提高学生对婴幼儿心肺复苏术的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婴幼儿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步骤和操作技巧。

难点:婴幼儿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技巧和实践演练。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心肺复苏模拟人、婴幼儿心肺复苏术操作视频。

学具:心肺复苏操作手册、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婴幼儿心肺复苏术的案例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 教材讲解:讲解婴幼儿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概念、操作步骤和操作技巧。

3. 示范演示:教师亲自操作心肺复苏模拟人,展示婴幼儿心肺复苏术的操作过程。

4. 学生练习:学生分组操作心肺复苏模拟人,练习婴幼儿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技巧。

5. 练习反馈: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评价和指导,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6. 知识巩固:学生阅读心肺复苏操作手册,加深对婴幼儿心肺复苏术的理解。

板书设计:婴幼儿心肺复苏术CPR1. 基本概念2. 操作步骤3. 操作技巧作业设计:2. 阅读心肺复苏操作手册,加深对婴幼儿心肺复苏术的理解。

3. 结合案例,分析婴幼儿心肺复苏术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学生可以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婴幼儿心肺复苏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际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婴幼儿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步骤:1. 评估现场安全:在进行心肺复苏术之前,要确保婴幼儿所处的环境安全。

2. 呼叫求助:立即呼叫急救电话或寻求周围人员的帮助。

3. 识别婴幼儿:确认婴幼儿无意识,且无呼吸或仅有异常呼吸。

4. 仰卧位:将婴幼儿平放在坚硬的平面上,颈部轻度仰伸。

5. 按压胸骨:用双手拇指并拢,其余四指放在婴幼儿的胸骨上,双手掌根部相叠,垂直向下用力按压胸骨下1/3处,按压深度约为胸廓前后径的1/3。

2024年新生儿心肺复苏知识课件

2024年新生儿心肺复苏知识课件

2024年新生儿心肺复苏知识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生儿急救技术》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新生儿心肺复苏的基本原则、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重点掌握新生儿心肺复苏的操作技巧和紧急处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新生儿心肺复苏的重要性,掌握心肺复苏的基本原则。

2. 学会新生儿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提高急救技能。

3. 培养学生的紧急处理能力,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新生儿心肺复苏的操作技巧。

教学重点:新生儿心肺复苏的基本原则、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新生儿心肺复苏模型、PPT课件、视频资料。

2. 学具:急救包、手套、口罩。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展示新生儿心肺复苏的紧急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急救。

2. 理论讲解:(1)新生儿心肺复苏的基本原则;(2)新生儿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3)新生儿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个新生儿心肺复苏的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操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4. 视频学习:观看新生儿心肺复苏操作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步骤。

5. 模拟演练:(1)分组进行新生儿心肺复苏模拟演练;(2)教师指导并纠正操作错误;(3)学生互相交流心得,提高操作技巧。

6. 随堂练习:设计新生儿心肺复苏的实践题目,让学生现场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新生儿心肺复苏的基本原则;2. 新生儿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3. 新生儿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新生儿心肺复苏的基本原则;(2)描述新生儿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3)分析新生儿心肺复苏注意事项的实际意义。

2. 答案:(1)新生儿心肺复苏的基本原则:立即行动、评估病情、呼救、CPR、进一步处理;(2)新生儿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ABC(清理呼吸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3)新生儿心肺复苏注意事项的实际意义:确保操作过程中患儿安全、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2024年儿童心肺复苏精品课件

2024年儿童心肺复苏精品课件

2024年儿童心肺复苏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基于《儿童急救手册》第6章“心肺复苏”的内容,详细讲解儿童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主要包括儿童心肺复苏的适应症、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的有效表现及心肺复苏后的护理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儿童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儿童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能够在实际情景中正确进行儿童心肺复苏操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教学重点:胸外按压的力度、频率和人工呼吸的配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心肺复苏模拟人、PPT课件、教学视频。

2. 学具:急救手册、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儿童意外事故的短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心肺复苏在紧急情况下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a. 介绍儿童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

b. 讲解儿童心肺复苏的适应症。

c. 强调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例题讲解:通过PPT展示心肺复苏的步骤,结合模拟人进行现场演示。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每组使用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操作练习,教师进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儿童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

2. 儿童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

3. 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列举儿童心肺复苏的适应症。

b. 描述胸外按压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c. 解释人工呼吸的操作要领。

2. 答案:a. 适应症:心跳呼吸骤停、意外事故等。

b. 胸外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深度至少5cm,力度适中。

c. 人工呼吸:口对口或口对鼻,吹气时间1秒,观察胸廓起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了解心肺复苏在其他年龄段(如婴儿、成人)的操作差异。

b. 探讨心肺复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c. 建议学生参加心肺复苏培训班,提高急救技能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关注细节1. 胸外按压的力度、频率和人工呼吸的配合2. 心肺复苏操作步骤的准确顺序和注意事项3. 实践操作中的错误动作和改正方法二、详细补充和说明1. 胸外按压的力度、频率和人工呼吸的配合胸外按压是心肺复苏的关键步骤,其力度应适中,避免过轻或过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密模拟肺功能设计说明书
设计者:贾宁杨雪张登沛祁蕊张鹏程
指导教师:王富强
作品内容简介
本文讲述医学模拟心肺复苏模拟人,由机械系统和电气系统组成。

在整个设计中,通过模拟心肺复苏的机械功能以及控制电路的配合实现呼吸系统、按压系统、瞳孔系统及脉动系统的功能,接着通过计算机处理数据来检测学生的吹气及按压是否正确。

本设计中的模拟人身体与真人有近似的触感和外形,具有一套可靠、维护方便、性价比高的心肺复苏模拟人控制系统,机械系统完成呼吸及按压系统,电气系统完成数据的收集及处理。

两者系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模拟心肺复苏总功能,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练习技术
关键词:机械系统按压系统数据处理总功能
1 研制背景及意义
1.1背景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心肺复苏已成为全球最为推崇且最为广泛的急救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健康人由于突发引起的心脏骤停,如触电、溺水、猝死等多种心脏骤停,如果能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存活率将达到70%-80%.然而即使在发达城市,从接到电话到救护车到达现场一般需要十几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

因此目击者的CPR基本技掌握情况将大大影响患者的存活率。

特别是对于医护人员要求更要熟练的掌握。

如何科学地指导广大人们群众学习心肺复苏技术已经成为当今医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随着人们对自我保护的意识增强,若将真正的患者作为实习“道具”,不但病人及家属往往会拒绝学生实习,而且容易引起矛盾。

加之现在学生数量多,典型病例少,使得医疗与教学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因此开发一套心肺复苏模拟人控制系统来模拟真人进行心肺复苏技术培训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和使用价值。

1.2意义
在我国,多数临床医护士仅在学校学习过CPR技术,且练习机会相对较少,毕业后更是很少有机会参加心肺复苏急救培训。

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种经济、方便、有效的心肺复苏培训。

本设计心肺模拟人控制系统,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在一些发达国家平均每三个成年人中,有两个以上掌握心肺复苏技术,但在我国心肺复苏技术尚未普及,当发生溺水、触电、窒息、吸入有毒气体等意外事故发生时,由于缺少专业的心肺复苏人员或者没有及时采取正确的救治方法,而使患者出现危机或死亡。

因此可以通过采取心肺复苏拟人这种教学培训方式,不但可以方便的培训出一批心肺复苏专业人员,而且还可以大力发展群众性的心肺复苏技术的培训。

我国的模拟人尚处于起步阶段,现阶段使用的东西都是从西方国家引进的,但是国外的心肺复苏模拟人价格昂贵,而且模型是按着西方人的体型设计的,不太符合我国国人的外形特点。

而且我国的心肺复苏模拟人控制技术与国际上海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对心肺复苏模拟人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对于提高我国先进模拟人控制系统的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设计目的
①适应与公众培训
②心肺复苏技术需要定期重温
③把心肺复苏技术发展到一个高度
3 试验与原理设计方案
3.1功能要求
基于医学的需要临床医学教学演示,模拟心肺复苏的主要功能。

模拟心
肺复苏
3.2原理设计方案
心肺复苏模拟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主要由模拟人机械系统和电气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由电气系统把受训者对模拟人机械系统的按压和吹起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过处理器判断操作是否准确,完成相关操作。

4部分机械设计
4.1呼吸系统
吹起口进气管气囊信号处理排气管
模拟人吹气过程如图所示,对模拟人进行口对口人工吹气操作,气体从进气管进入气囊,气囊膨胀,触发信号产生,信号处理从而判断吹气量是否合理,随后气体从排气管排出。

4.2按压器
压板弹簧信号处理底板
模拟人按压过程如下,对模拟人进行按压操作,在外力作用下。

压板下移,触发信号,接着信号处理,判断按压深度是否合适;外力消失后,在弹簧的作用下,压板回到初始位置。

5主要创新点
本作品模型为适用于医学教学演示,与普通模拟人的相比。

主要创新点如下:
(1)模拟人真实的模拟人心肺复苏前(瞳孔放大,脉搏暂停)和心肺复苏后(瞳孔,脉搏恢
复)的状态;
(2)由于训练环境是模拟人,不是真人,允许学员可以犯错并且从头来过,让每个学员熟练的掌握CPR技术;
(3)模拟人体内装有信号处理器,可以判断操作过程是否准确;
6推广应用价值
虽然国外已经有这方面的模拟人问世,但成本高且不适合我国国人的特征,且我国县级及县级以下的模拟人功能简单,没有上述的一些功能。

本设计的模拟人功能齐全且价格便宜,能适应广大群众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强建国主编. 机械原理创新设计[M].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8.
[2]裘建新.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张策.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4]邹慧君.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手册[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5]候珍秀. 机械系统设计[M].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3.
[6]罗洪田.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6.
[7]胡家秀, 陈峰. 机械设计创新概论[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8]符炜. 机械创新设计构思方法[M].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9]李瑞琴. 机电一体化系统创新设计[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5.
[10]吕仲文. 机械创新设计[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11]大卫G. 乌尔曼. 机械设计过程[M].3版.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12]孙一兰.张庆稼.心电复苏模拟人控制系统[M].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23(2):121-1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