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 中考真题(带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

1.“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闻到梅花香味,说明()A.分子很小B.分子间有引力C.分子间有斥力D.分子是运动的2.对内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水中每个水分子具有较大的内能B.0 ℃的水没有内能C.一杯水的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D.温度高的水的内能比温度低的水的内能大3.下列属于通过做功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在火炉上烧水,水温升高B.感冒发烧,用冷毛巾敷额头C.用气筒给轮胎打气,气筒壁发热D.炎热的夏天,柏油路面温度升高4.据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将于2021年10月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届时远方的宾客将有机会品尝云南特色小吃“过桥米线”。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热汤表面的油层加快了汤汁的蒸发B.加入米线后,热汤从米线吸收热量C.放入热汤中的肉片很快熟了,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了内能D.汤的香气扑鼻,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5.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当热传递停止时()A.两个物体内能相等B.两个物体温度相等C.两个物体热量相等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6.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也是其内能的一部分B.在固体中,分子只能在各自平衡位置附近做微振动,而气体分子可以在空间中到处移动C.当物体的温度为0 ℃时,组成物体的分子就停止热运动了,物体的内能就等于零D.“摩擦生热”和“钻木取火”这两种方式,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本质是不同的7.如图是一个中间系有棉线的铁丝圈,浸过肥皂水后的情形;如图是用手指碰破棉线右侧的肥皂膜后的情形,这个实验说明了()A.物体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B.分子间存在着斥力C.分子间存在着引力D.分子间有空隙8.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B.放入热汤中的金属勺子变烫C.刀在磨刀石上摩擦后温度升高D.冬天人们较喜欢通过晒太阳使身体暖和起来9.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都是2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理想情况,无热量损失.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水的比热容c=4.2×103J/(kg.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0min内水吸收的热量为5.04×105JB.0∼10min内水吸收的热量和物质甲吸收的热量不相等C.物质甲的比热容为2.1×103J/(kg.C)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0.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B.温度相等的1kg水和1g水内能相同C.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D.热量总是由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11.甲、乙两杯水的温度分别为20 ℃和6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杯中水的内能一定比乙杯中的小B.甲杯中水的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大C.甲杯中的水分子运动一定比乙杯中的剧烈D.要使甲杯中水的温度升高,只有加热才能做到二、填空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测试题(含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热水和冷水混合时,______水放出热量,一直到热水与冷水的 ________相同时为止。

2.物体的温度升高,表明物体的内能_________,物体内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__________(填"变""增大"或"减小")3.现有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铝块、铁块和铜块,其比热C铝>C铁>C铜,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末温最高是______块,末温最低的是______块4."八月桂花遍地开"时很远就能闻到桂花的芳香,这是一种______现象,说明____________5.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的单位是。

6.质量相同的两块金属甲和乙,甲的比热是乙的3倍,当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时,甲、乙升高温度的比为____________;当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时,甲、乙吸收热量的比为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8分)7.在下列几种情况中,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A.20℃的水变成4℃的水B.一块钢板压制成钢锅C.水结成冰D. 把开水倒入冷水中8.物体内能的改变不是由于做功,而是由热传递实现的是 ( )A.用铁锤煅打铁块,铁块温度升高B.手捧热水袋,使手暖和C.两手互搓,使手暖和D.空气被压缩温度升高9.分子间的引力的大小决定于 ( )A.分子的直径 B.分子的质量C.分子间的距离 D.分子间斥力大小10.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甲物体温度降低20℃,乙物体温度升高15℃时,乙物体吸收热量是甲物体放出热量的2倍,甲乙两物体比热比是( )A.3:8B.8:3C.4:3D.3:211.在相同条件下,气体比液体容易压缩,主要是由于( )A.气体分子之间有较大的间隙,而液体分子之间根本没有间隙B.气体分子之间的引力作用比液体分子之间的引力作用大得多C.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较大而液体分子之间的空隙非常小D.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较小,而液体分子之间的空隙较大12.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等,水的比热容是煤油的2倍,水升高的温度是煤油的1/3倍,则它们的质量之比m水:m油是 ( )A. 3:2B. 2:3C. 1:6D.6:113.清晨,小岚摇动荷叶上的露珠,她发现两颗露珠相互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一颗较大的露珠。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含答案解析)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体的温度升高肯定是由于物体吸收了热量B.汽车的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是由于水的比热容大C.墙内开花墙外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夏天游泳者从水中上岸后会感觉冷是由于他体表的水蒸发吸热造成的2.关于温度、比热容、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块0℃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不会运动B.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C.物体的内能等于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D.比热容越大的物体,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越多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熔化成水,温度和内能都不变B.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C.物体温度一旦降到0℃,那么物体的内能就变成零D.两个内能相同的物体互相接触时,有可能发生热传递4.对于以下几幅图说法正确的是()A.如图甲,瓶中上方清水和下方蓝色硫酸铜溶液静置几天,界面模糊——这个现象形成主要原因是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B.如图乙,两个底面很平、很干净的铅柱压在-起后好像“粘”成一个整体,甚至在下面挂上重物也拉不开——这个现象说明分子是不停运动的C . 如图丙,玻璃片的重力为G ,当测力计显示的示数比G 大一些时,才能将玻璃片从水面提起——这个现象主要说明水分子与玻璃分子之间存在引力D . 如图丁,两位同学分别握住处于原长的弹簧的两瑞,可以将人比作组成某些物质的分子,物质被压缩,分子间表现出斥力;物质被拉伸,分子间表现为引力,由此可知分子之间引力和斥力不能同时存在 5.下列有关比热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 B .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比热容就越大 C .比热容大的物质吸热能力弱D .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6.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0℃的冰内能为零 B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C .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D .50℃水的内能一定比10℃水的内能多7.甲、乙两种固态物质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乙都是非晶体B .第6min 甲物质的状态是固液共存态C .甲的熔点比乙的熔点高D .在0~8min 内甲物质的内能先增大后保持不变8.甲、乙、丙三个物体的质量关系为m m m =甲乙丙>,当其吸收热量情况如图所示时,升高的温度关系为t t t ∆<∆=∆甲乙丙,则关于这三个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的比热容最小B.甲、乙的比热容相等C.甲、乙的末温一定相等D.若三个物体的温度都降低1℃,丙放出的热量最少9.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放出相同的热量(c铝>c铜),相互接触后,则()A.内能由铜转移给铝 B.最终铝、铜温度相同C.不发生热传递D.无法判断10.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温度不变,内能不变B.-10℃的冰块没有内能C.内能小的物体也可以将热量传给内能大的物体D.高温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比低温物体含有的热量多11.为了探究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低温物体温度变化的特点,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盛有30︒C冷水的小烧杯放入盛有70︒C热水的大烧杯中,分别用温度传感器测量两杯水的温度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13章 内能 单元测试卷(包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13章 内能    单元测试卷(包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关于功、内能、热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机械能为零的物体,内能也一定为零B.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C.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D.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2.下列描述的现象中,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天冷时,人们通过相互搓手让手发热B.冬天,用热水泡脚变得暖和C.将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发热D.钻木取火3. 下列实例中与“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A.让热水流过散热器供暖B.用循环水冷却汽车发动机C.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D.夏天在房间内洒水降温4.“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 )A.分子间的作用力因玻璃被打碎而消失B.玻璃的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C.玻璃碎片间的距离太大,大于分子间发生相互吸引的距离D.玻璃表面太光滑5.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了咸味B.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菌在活动C.排放工业废水,污染整个水库D.房间里放一箱苹果,满屋飘香6.1 kg、20 ℃的水吸收4.2×105 J的热量后,它的温度在下列给出的四个温度中,最多有几个可能温度( )①80 ℃②100 ℃③120 ℃④130 ℃A.1B.2C.3D.47.我国研制的“神舟十一号”实验飞船在返回地面通过大气层的飞行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飞船的机械能保持不变B.飞船的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飞船的势能越来越小D.飞船的外表温度会升高8.如图所示是将冷水与热水相混合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

假设在热传递过程中没有热量损失,由图中所给的信息可知,冷、热水的质量之比与吸、放热之比分别是( ) A.1:21:1 B.1:12:1C.1:11:2 D.2:11:19.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

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比乙液体温度升高的多10.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可能会下降B.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少C.一个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不一定升高D.物体内能增加,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11. 下列实例中与“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A.让热水流过散热器供暖B.用循环水冷却汽车发动机C.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D.夏天在房间内洒水降温12.泡茶时茶香四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茶香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有力的作用B.泡茶的水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C.茶水冷却过程中,茶水的内能不断增加D.茶水冷却过程中,茶水的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的13·如图所示,是A、B两个城市日气温变化曲线,且两城市面积、纬度等地理情况基本相同,通过对图象分析,下列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A.图中A城市日气温变化较小B.图中B城市的水域面积大于A城市C.图中A城市人居住比较舒适D.图中B城市人容易患感冒14. 下列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热量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小的物体15.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铜块,分别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将铜块投入水中(c水>c铜,不计热损失),则( )A.水的温度升高,铜块的温度降低,且水升高的温度和铜块降低的温度相同B.水的温度降低,铜块的温度升高,且水降低的温度和铜块升高的温度相同C.水的温度升高,铜块的温度降低,且水增加的内能和铜块减少的内能相同D.水的温度降低,铜块的温度升高,且水减少的内能和铜块增加的内能相同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6. 热熔胶是一种在常温下为固态的粘合剂,使用时先用热熔胶枪加热使其熔化,再凝固来粘合物体。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和热机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和热机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单元综合检测(第十三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

下列关于水的理解正确的是( )A.0℃的水内能为零B.水温升高,内能一定增大C.水变成冰后,体积变大,密度变大D.30℃的水比20℃的水的内能多2.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常年平均气温是-25℃。

一天,南极上的小企鹅豆豆和丁丁(如图)之间发生了一次有趣的对话,他们的部分说法如下,其中不正确的是( )A.丁丁:呵呵,这里太冷了,冰山肯定没有内能了B.豆豆:再冷,组成冰山的分子也在做热运动呀,所以冰山也有内能C.丁丁:如果太阳出来,冰山吸热,内能一定增加D.豆豆:冰山的内能可能比100℃的沸水的内能大3.下列过程中,属于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用锤子敲打铁板,锤子和铁板都变热B.两手相互摩擦,手发热C.卫星进入大气层时外壳发热D.热水中放入冰块,水温下降4.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忽略热量的散失,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由图可以看出( )A.甲的比热容比乙大B.甲的比热容比乙小C.甲和乙的比热容相同D.刚开始加热时,甲和乙的比热容为零5.四种车辆中适合使用汽油机做动力的是( )6.如图所示实验或事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7.如图所示,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哪个属于做功冲程( )8.某同学从下表提供的信息中,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c/[J/(kg·℃)]水 4.2×103干泥土0.84×103酒精 2.4×103铜0.39×103冰 2.1×103铝0.88×103煤油 2.1×103铅0.13×103水银0.14×103砂石0.92×103A.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效果比较好B.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值不同D.质量相等的铜和铅,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吸收的热量多9.下列对热学知识进行的归纳总结中,正确的是( )10.双燃料汽车以天然气或汽油作为燃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B.以天然气为燃料,汽车发动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C.在压缩冲程中,燃料混合物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D.汽油与天然气相比,燃烧时汽油对环境的污染较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2分,共34分)11.如图所示,灭火器放在烈日下温度会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这是通过________的途径使其内能增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为了安全,灭火器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 内能 章节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 内能 章节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章节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图线知()A.甲液体的比热容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多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2、在工业上,液压机利用了液体很难被压缩的原理,“液体很难被压缩”反映了液体()A.分子的个数很多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间存在引力D.分子间没有空隙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的水不具有内能B.一杯水和半杯水的比热容相同C.温度越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越多D.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4、下列有关分子热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会变小,表明分子间存在间隙B.墨水在热水中扩散的快,表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C.固体很难被压缩,表明固体分子间只存在斥力,没有引力D.桂花飘香,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5、许多公园里都有供游人休息的石凳或木椅,在夏日阳光的照射下,用手摸石凳和木椅,感到石凳比木椅热。

对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石头比木头的温度高B.石头比木头的比热容小C.石头比木头的密度大D.石头比木头传热快6、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而内陆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这主要是因为()A.c 海水>c 砂石B.Q 海水吸<Q 砂石吸C.m 海水>m 砂石D.ρ海水<ρ砂石7、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B.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内能就一定不变C.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D.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物体所含热量越多8、如图a,用加热器给初温均为20℃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m甲<m乙),两种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相同,这两种液体的温度—加热时间的图线如图b所示,则()A.第60s时,乙吸收的热量比甲的多B.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液体的小C.甲液体的比热容与乙液体的一样大D.甲液体第30s时的内能小于第35s时的内能9、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置于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正确的起()A.卢瑟福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以再分B.电子、原子核、原子是按照由小到大的尺度排序的C.“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存在着排斥力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其中恒星是绝对不动的2.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是学好物理的关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B.功率小的机器比功率大的机器做功慢C.夏天,往地面洒水降温主要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D.机械做功时,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大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内能小的物体不可能向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热量B.液体的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C.用干冰在舞台上制造出的淡淡薄雾是液态的二氧化碳D.下雪天,向积雪的公路撒盐,能提高冰的熔点,尽快融雪4.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的冰内能为零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D.50℃水的内能一定比10℃水的内能多5.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着陆返回地球。

“嫦娥五号”返回器在穿越大气层的过程中发热发光,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返回器的内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的B.返回器的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的C.返回器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成动能D.上述说法均不对6.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在饮料中放入一些冰块,饮料变凉B.火车经过,铁轨的温度升高C.柏油路被阳光晒热D.火炉上水烧开了7.手指按到键盘上,与键盘间没有发生热传递,则手指和键盘一定具有相同的()A.热量B.温度C.比热容D.质量8.下列关于内能、热量、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夏天用电风扇吹风使人感到凉快,是因为电风扇可以减小空气的内能B.物体温度越低,内能越小,所以0℃的物体没有内能C.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D.热胀冷缩中的“热、冷”指热量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越多,分子热运动越激烈B.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不是同时存在的C.当分子之间的距离超过某一数值后,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便会消失D.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10.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在质子、分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原子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体系,太阳属于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11.下列实验过程中,物体内能的改变方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甲图中,活塞下压玻璃筒内的空气,空气内能增大B.乙图中,烧瓶内的空气将瓶塞推出,空气内能减小C.丙图中,烧杯内的水被电加热器加热,内能增大D.丁图中,试管内的气体推出橡胶塞,试管内气体内能减小12.质量和初温均相等的水和实心铁球,若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再将铁球投入水中后,则()A.铁球含有的热量将会减少B.热量由水传给铁球C.热量由铁球传给水D.温度由铁球传给水二、填空题13.如图所示,“钻木”能“取火”,说明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烤火”能“取暖”,说明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______(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三章《内能》检测(包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三章《内能》检测(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0℃的冰没有内能B.冬天在火炉边取暖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内能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有的热量越多D.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一定升高2.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是1:3,质量之比是2:1,若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则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是()A.1:6B.3:2C.2:3D.6: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夏天的中午时分,海边沙子比海水热,是因为沙子吸热多,海水吸热少B.在寒冷的冬季,地窖里面放桶水能防止冻坏蔬菜,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放热多C.物质的比热容跟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状态无关D.在盛夏的夜晚,微风一般从陆地吹向海洋4.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熔化成水,温度和内能都不变B.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C.物体温度一旦降到0℃,那么物体的内能就变成零D.两个内能相同的物体互相接触时,有可能发生热传递5.铜的比热容是铅的比热容的3倍,铜块和铅块放出相同的热量,则()A.铜块温度降低得多B.铅块温度降低得多C.两者温度降低得同样多D.无法比较哪一个温度降低得多6.下列有关比热容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B.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比热容就越大C.比热容大的物质吸热能力弱D.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7.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春天来了,湘江边油菜花盛开,处处闻到浓浓的花香B.七月份湖南省部分地区发生洪灾,河水中夹带着大量泥沙C.我国北方地区发生沙尘暴时,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沙尘D.冬季,寒潮来临,长沙温度骤降,雪花漫天飞舞8.如图所示,下列描述内能的变化,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不变B.图乙:用打气筒向瓶内不断打气,瓶内气体内能变小C.图丙:被冲出的塞子是烫的,这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D.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气体内能减少9.在空气中,将热水倒进玻璃杯中,玻璃杯会变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含有的热量减少B.水将温度传给了玻璃杯C.玻璃杯增加的内能小于水减少的内能D.玻璃杯升高的温度一定等于热水降低的温度10.甲、乙两种固态物质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都是非晶体B.第6min甲物质的状态是固液共存态C.甲的熔点比乙的熔点高D.在0~8min内甲物质的内能先增大后保持不变11.一位同学用相同的酒精灯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时,根据结果描绘温度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2017•潍坊)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剖面图,它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不断循环来保证连续工作的。

其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C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14.(2017•威海)如图是四冲程汽油工作状态示意图,由图可以看出,此时它正处在压缩冲程,当燃料混合在气缸内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考点】GM: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分析】(1)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分别是吸气、做功、压缩和排气,其中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在做功冲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而内能又转化为机械能;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特点是火花塞点火,在做功冲程对外输出功;(2)燃料燃烧的过程,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解答】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两气门都关闭和活塞向上运动的特点,可以判断这个冲程是压缩冲程;(3)汽油机工作时,汽油在气缸内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答案为:压缩;化学.18.(2017•聊城)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_______冲程;此过程中_______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内6.(2017•烟台)如图所示,是汽油机工作时的四个冲程,其中属于做功冲程的是()A.B.C.D.【考点】GM: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内燃机的四个冲程有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判断冲程名称可用口诀:“先看气门开关情,再看活塞上下行;开下吸气开上排,关上压缩关下功.”进行分析.【解答】解:A、进气门开启,气体流入汽缸,是吸气冲程;不符合题意;B、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上行,汽缸容积变小,是压缩冲程,不符合题意;C、两气门都关闭,火花塞点火,活塞下行,汽缸容积变大,是做功冲程,符合题意;D、排气门开启,气体流出汽缸,是排气冲程;不符合题意.故选C.15.(2017•德州)如图所示是演示点火爆炸的实验装置,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点燃盒内酒精,盒盖被打出去,这与四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考点】GM: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分析】(1)物体对外做功,将物体的内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物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2)热机中的做功冲程就是利用内能来做功的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解答】解:当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时,酒精燃烧后的燃气对盒盖做功,将燃气的内能转化为盒盖的机械能,燃气的内能减小;四冲程热机中的做功冲程就是利用内能来做功的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答案为:做功.18.(2017•泰安)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冲程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考点】GM: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分析】四冲程内燃机包括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其中有两个冲程存在能量转化: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解答】解:在四冲程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气体对其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选C.14、(2分)(2017•临沂)关于下图所示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液化的结果B.该实验基本能反映热机的工作原理C.木塞冲出的过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该实验可以说明做功能改变物体的内能14、C专题:内能;热机解析: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试管内的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时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后液化形成的,A正确,不符合题意;水蒸气对木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这是热机的工作原理,B、D正确,不符合题意;C错误,符合题意。

5.(2017•杭州)如图,汽油机处于工作过程中的某个冲程,对此冲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压缩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做功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考点】GM: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分析】由进气门和排气门的关闭和打开情况、活塞的上行和下行情况来判断是哪个冲程.四个冲程中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排气和吸气冲程没有能的转化.【解答】解:如图,进气门和排气门都是关闭的,活塞上行,可以判断是压缩冲程,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正确、BCD错.故选A.10.(2分)(2017•郴州)小明放学回家,看到妈妈正在做饭,小明的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回到家中就能闻到饭菜香味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B.用高压锅煮饭,熟得比较快,是因为气压越大,水的沸点越低C.用燃气灶炒菜,燃料燃烧时将内能转化为化学能D.盛热汤的碗很烫,是因为热汤把温度传给了碗【分析】(1)构成物质的分子总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生活中的扩散现象就说明了分子的运动;(2)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就越高;(3)燃料燃烧时,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4)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热量.【解答】解:A、能闻到饭菜的香味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扩散的结果,故A正确;B、用高压锅煮饭,熟得比较快,是因为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故B错误;C、燃气灶是通过燃料的燃烧放出热量,将燃料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C错误;D、盛热汤的碗很烫,是因为热汤把热量传给了碗,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与热学有关的几个现象,有一定综合性,但总体难度不大.6.(3分)(2017•岳阳)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关于小汽车涉及的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用甘油做发电机的冷却剂。

B.发电机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精心保养可使发电机的效率达到100%D.排出的尾气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考点: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

知道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专题:内能解析:A.用甘油做发电机的冷却剂,错误,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用水做做冷却剂。

B.发电机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正确。

C.精心保养可使发电机的效率达到100%,错误,任何机械运动都会发热做额外功。

D.排出的尾气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错误,排出的尾气对环境有污染。

故选B。

5.(2017•天水)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图甲,厚玻璃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减少B.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增大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了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D.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气体的内能增大【考点】G9: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分析】(1)根据温度与内能的关系和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角度分析解答问题.(2)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增大,当物体对外界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就会减小.【解答】解:A、图甲,厚玻璃内的空气被压缩时,活塞对空气做功,瓶内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内能增加;故A错误;B、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对活塞做功,空气的内能减小;故B错误;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了塞子冲出时,水蒸气对塞子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故C正确;D、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即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气缸内气体的内能减少;故D错误.故选:C.13.(2017•衡阳)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示意图,其中具有很明显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答案】A【解析】A进气门、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上移动是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 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移动是排气冲程,排放出废气。

C进气门、排气门关闭,火花塞点火,活塞向下移动是做功冲程,将燃料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气体膨胀内能再转化为机械能;D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移动,吸入空气和汽油的混合物是吸气冲程。

故选A。

【考点】内燃机的四冲程12、(2017•江西)在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运动做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2、CA、燃气的内能减少,温度升高B、燃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C、燃气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D、燃气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9.(2017•海南)如图所示,塞子从试管口跳出,是由于水蒸气对塞子做了功,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A.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化学能转化为内能C.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只有内能的转移【考点】G9: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分析】判断清楚该过程中消耗了那种形式的能,进而产生了那种形式的能是解决该题的关键.【解答】解:在该过程中,水蒸气把软木塞冲开,是水蒸气对木塞做功,即消耗了水蒸气的内能,变成了瓶塞的机械能,故是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木塞的机械能的过程.故选A.18.如图甲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18.CA.该物质是非晶体B.第15min该物质处于液态C.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则试管内冰的质量会逐渐增加D.图乙中,冰水混合物的内能会逐渐增加39.(2017•哈尔滨)(2分)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的压缩冲程,此过程中通过?方式使汽缸内燃料混合物的内能(选填“增大”或“减小”).做功增大5.(2017•南京)小明将铁丝快速弯折十余次,铁丝弯折处的温度会升高,以下四个事例中能量转化与之相同的是AA.甲、丙B.甲、丁C.乙、丙D.乙、丁16.(2017•贵港)汽车已经广泛进入家庭.四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使汽车获得前进的动力.汽车导航仪与卫星之间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考点】GM:内燃机的四个冲程;D2:电磁波的传播.【分析】(1)内燃机包括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其中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卫星通讯利用了电磁波来传递信息.【解答】解:(1)在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中,做功冲程高温高压的燃气对活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汽车导航仪与卫星之间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答案为:做功;电磁波.【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四个冲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要知道在压缩冲程与做功冲程发生了能量的转化,转化情况正好相反.同时,还考查了卫星通讯中电磁波的传播知识.9.(2017•伊春)下面是汽油机工作时的各个冲程示意图,其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B.C.D.【考点】GM: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分析】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如图所示的四个冲程组成: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用口诀:“先看气门开关情,再看活塞上下行;开下吸气开上排,关上压缩关下功”判断冲程名称;其中在做功冲程中,是内燃机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压缩冲程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解答】解:A、进气门开启,活塞下移,空气和汽油混合物流入汽缸,是吸气冲程;B、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上行,汽缸容积变小,是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下行,汽缸容积变大,是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排气门开启,活塞上行,排出废气,是排气冲程.故选B.(2017•盐城)下图表示的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循环中的()A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21.(2017•邵阳)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汽车多数采用汽油机作为发动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