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工程设计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工程设计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工程设计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工程设计

摘要:城市交通运输是影响和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是保障运输安全,提高运营效益的重要工具。本文结合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发展趋势,以基于通信的移动闭塞制式实际工程设计当中所遇到的实际情况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闭塞制式比较,系统构成等进行分析。

关键词:城市轨道;信号系统;工程设计;CBTC

1 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是保证列车运行安全,实现行车指挥和列车运行现代化,提高运输效率的关键系统设备。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工程造价高,高科技内容含量高,涉及到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控制技术等。从事这一领域的企业,要求企业的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2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方案

一般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在城市交通疏解任务中担当非常重要的角色,为满足以上要求,地铁信号系统应采用完整的、先进的、高效的列车控制系统。

(1)正线信号系统采用完整的列车自动控制(ATC)系统,由ATS、ATP、ATO、联锁设备组成。

(2)车辆段/停车场由联锁设备、微机监测设备、ATS分机等主要设

备组成。

a)闭塞方式分析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的信号系统主要有准移动闭塞和移动闭塞系统选择。

1.基于目标距离模式的准移动闭塞ATC系统

目标距离模式一般采用音频数字无绝缘轨道电路,具有较大的信息传输量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列车车载设备根据由钢轨传输而接收到的联锁、轨道电路编码、线路参数、控制管理等报文信息,对列车追踪运行以及折返作业进行连续的速度监督,实现超速防护,控制列车运行间隔,以满足规定的通过能力。由于音频数字轨道电路传输信息量大,可向车载设备提供目标速度、目标距离(指从占用音频轨道电路始端至停车点的距离)、线路状态(坡道、弯道数据等),使ATP车载设备结合固定的车辆性能数据计算出适合于本列车运行的模式速度曲线。

2.移动闭塞系统(CBTC)

基于通信的移动闭塞列车控制系统技术先进,是列车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代表了国际ATC的先进水平。

★ 独立于轨道电路的高精度列车定位;

★ 连续、大容量的车-地双向数据通信;

★ 车载和轨旁的处理器执行安全功能。

CBTC系统采用自由空间无线天线、交叉感应电缆环线、漏泄电缆以及裂缝波导管等方式实现车-地、地-车间双向数据通信。轨旁ATP设备根据列车的位置信息和进路情况计算出每一列车的移动权限,并动态更

新,通过连续车地通信设备发送给列车。车载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移动授权和自身的运行状态计算出列车运行速度曲线和防护曲线,在ATP子系统的防护下,ATO子系统或人工驾驶控制列车在该速度曲线下运行。后续列车可最大限度地接近前行列车尾部,与之保持一个安全距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CBTC系统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区间通过能力,不受轨道电路区段分割的限制。

虽然CBTC系统在调试时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CBTC系统在具有自身优越性的同时已经成为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首选方案。其相对于准移动闭塞系统的优越性是不可取代的。

4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构成

信号系统设备按地域划分可分为控制中心设备、车站与轨旁设备、车辆段和停车场设备、维修中心设备及车载设备五部分。

控制中心的设备主要是ATS子系统的中央级设备及显示终端设备。

a)控制中心设备(ATS)

1.控制中心ATS系统

信号系统的控制中心设备设于控制中心大楼内,是列车自动监控系统(ATS)的核心部分,设冗余ATS服务器,网络时钟服务器、总调度长及行车调度员工作站、综合显示系统、中心计算机系统、运行图编辑工作站、维护工作站、培训模拟工作站、网络设备及电源设备等。

(1)ATS服务器

信号设备室设置中心计算机系统,包括ATS系统中心控制主机、中心通信处理器、中心数据服务器、中心局域网及各自配备的外部设备。

为了保证系统的可靠性,上述主要硬件设备采用双机热备方式。

(2)调度长及行车调度员工作站

根据车站及线路配置情况及行车组织要求,一般情况下在控制中心中央控制室各线设置3个行车调度工作站,其中两个行车调度员工作站,一个调度长工作站。

(3)运行图编辑工作站

在运行图室设置运行图编辑工作站及相应的打印设备,用于运行计划人员编制及修改列车运行时刻表,通过人机对话可以实现对运行时刻表的编辑、修改及管理。

(4)维护工作站

在维护室设维护工作站。维修工作站主要用于ATS系统的维护及修改系统数据、ATC系统的故障报警处理等。

(5)培训、模拟工作站

在培训室设置培训、模拟工作站及打印机,工作站内配有各种系统编辑、装配、连接和系统构成工具以及列车运行仿真的软件。可与调度员工作台具有相同的显示内容和相同的控制功能,并能实际仿真列车在线运行及各种异常情况,而不参与实际的列车控制。

(6)绘图仪和打印机

打印室配备两台彩色激光网络打印机和一台网络绘图仪,用于输出运行图及各种报表。

(7)控制中心综合显示屏(大屏幕)

综合显示屏显示的信息及实现的功能:

★实现正线列车运行及信号系统设备状态的监视

★显示行车信息

★CCTV图像

★行车、防灾、电力调度等有关的综合信息

其显示内容采用区域显示方式,并可根据调度的要求调整显示画面。

(8)电源设备

电源室设置ATS电源系统,包括为ATS设备正常工作提供电量的电源屏及在线式UPS,可提供30分钟后备电源的免维护电池。

2.车站ATS设备

正线车站ATS设备设在设备集中站,由车站ATS分机、通信接口设备、车控室操作设备等组成。

(1)车站ATS分机采用数据通信接口设备,该设备为双套冗余。

(2)车站工作站由键盘及彩色显示器组成,当中心设备故障或下放控制权时,车站工作站可完成对进路、信号机的控制。

(3)通信接口设备与通信传输设备配合完成车站ATS与中心ATS 间信息传输及各种通信。

(4)发车指示器,设在发车站台端部。

3.车辆段、停车场ATS设备

(1)车场信号设备室设一台ATS分机,与车场联锁系统接口。

(2)行车值班室和车辆派班室各设一台终端以及必要的打印机。

(3)与OCC(控制中心)通信的传输网及其接口。

b)车站与轨旁设备

1.正线设备集中站室内设备包括联锁设备、ATP/ATO设备、车地双向通信室内设备、列车空闲检测设备、ATS车站设备、电源设备等。

2.站台设备包括发车时间指示器、紧急停车按钮、PIS系统。发车指示器:设置于发车正方向站台端部,每站台1个。紧急停车按钮:每侧站台设置2个,设置位置应便于紧急情况下的使用。

3.轨旁包括转辙机、信号机、列车占用检查设备、车地通信设备等。

4.在非设备集中站,将主要设置电缆分线架、安全门接口设备、ATS 接口设备、轨旁信号机等。

5.在全线所有车站的控制室设紧急后备盘。在车站值班员认为必要的情况下,可通过按压紧急后备盘上的有关按钮。

6.对于联锁设备集中站,在车站控制室还应设置用于车站级控制的控制工作站,用于在车站级控制情况下,能对本联锁区内的信号元素进行监控以及故障报警。

(1)设备集中站的设置

综合考虑联锁设备、ATP、ATO和ATS车站设备的控制能力及控制距离的要求,正线区段的ATP/ATO室内设备原则上集中设置于设备集中站。设备集中站的设置及控制范围需结合线路具体情况及运营需求统筹考虑,此处不再赘述。

(2)轨旁ATP/ATO设备

1)轨旁骨干网

信号系统利用光纤及通信设备自行组建用于安全信息交换的冗余

的通信网络,网络应符合开放的IEEE802.3标准。该网络也可以传输ATS 信息。

2)车-地通信轨旁设备

轨旁设备包括轨旁设备、区间接入点设备、天线以及连接这些设备的光缆及电缆等组成。区间接入点与骨干通信网的连接应是冗余的。

区间接入点的布置位置及数量应该满足任意区间点的无线重叠覆盖,即任何单个的区间接入点故障不影响车-地的正常通信。

3)地面信标

★信标是CBTC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为:

★列车位置初始化,即运行方向判定;

★列车位置校准;

★轮径磨耗自动补偿;

根据目前市场实际情况,有欧标和查询信标两种方式可供选择:欧标应答器具有更强的数据传输能力并且适应更高的速度,并且进行了国产化。查询信标具有价格优势。

(3)正线联锁设备

联锁设备设于设备集中站,按照车站配线及控制范围考虑联锁集中站,主要包括计算机联锁设备及设备机架,完成信号机、进路、道岔的联锁等功能。

1)正线区段信号机的显示方式符合该项目所在城市地铁相关规范的要求并考虑CBTC系统的实际情况。

通常正线区段地面防护信号机的显示方式如下:

★红灯―禁止通行,列车在信号机前停车;

★绿灯―进路开通道岔直向位置,准许列车按规定速度运行;

★黄灯―进路开通道岔侧向位置,准许列车按规定的限制速度运行;

★黄灯+红灯―引导信号,允许列车以不大于25km/h(具体根据运营要求确定)速度越过该信号机继续运行,并随时准备停车。

2)全线设辅助列车检测设备,采用计轴设备。

(4)车载设备

每列车原则上配备两套车载ATP/ATO单元。包括车载ATP/ATO主机机柜、速度传感器、控制显示单元以及车地通信天线等主要设备。每套ATP/ATO车载设备的关键设备均采用冗余结构。两套车载单元互为热备,热备切换时不能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营。

人机界面的主要内容包括:

★列车实际速度/最大允许速度显示

★目标距离/速度显示

★驾驶状态(动力运行、惰行和制动)显示

★驾驶模式(ATO、人工ATP、限速人工、自动折返)表示

★ATO模式启动按钮

★自动/人工关门开关及表示

★列车折返表示

★列车停车精度(到位)情况

★门表示(含司机室车门)及控制元件

★紧急制动的启动表示

★ATP/ATO故障表示

★驾驶员输入有关数据(轮径、乘务组号、车辆号、目的地号等)★列车完整性表示

(5)在运行交路的折返站,将考虑在站台设有折返按钮和折返设备,实现列车折返或车载设备驾驶端的自动转换。

c)系统后备模式设备

正线ATC系统在通信设备故障时可全部或局部按照设定的后备模式(限制人工驾驶模式)运行。后备模式通过计轴、发车表示器、信号机、联锁、应答器及相应编码设备等设备完成对列车的运行控制。

在线路上的每架信号机、道岔以及各车站正向出站处附近设置计轴设备,用于轨道空闲的检测,在移动闭塞ATC系统通信故障时,降级为后备模式,联锁系统利用这些设备配合ATP和机车信号控制列车安全运行。

d)车辆段、停车场设备

车辆段/停车场信号设备主要有车场ATS分机、联锁设备、监测设备、试车线设备、培训设备及日常检修和检查等设备。行车控制室设有计算机联锁监视、操作终端设备和ATS工作站。通过ATS工作站可监视出入段线和正线部分的列车运行情况。

1.车场ATS设备

(1)车场信号设备室设一台ATS分机,与车场联锁系统接口。

(2)行车值班室和车辆派班室各设一台终端以及必要的打印机。

(3)与OCC通信的传输网及其接口。

2.联锁设备

计算机联锁室内设备主要包括联锁机柜、接口柜、防雷柜、继电器柜、分线盘设备和UPS电源等,电源室设有智能电源屏。设备室同时设有计算机监测的下位机设备和维修监测工作站等。

3.试车线设备

在试车线旁设置试车设备室和控制室,装设与正线相同的ATP、ATO 室内设备,轨旁设备以及相应的试验设备。

室内设备包括:试车线工作站和控制盘、ATP/ATO线路计算机设备、电源屏及UPS电源等,同时还应包括与屏蔽门接口的模拟设备。

室外设备包括列车占用检查设备、车地通信设备、信号机。

试车线上的道岔和道岔防护信号机均由车辆段联锁系统控制。作为信号楼联锁控制的一部分。

4.计算机监测设备

车辆段/停车场站场较大,养护维修工作量较多综合考虑设置铁道部统一标准的微机监测系统,该系统在国铁中已全面采用,并可与计算机联锁系统紧密结合。

5.维修中心的信号维修设备

信号系统设备维护采用日检、日常维护、定期检修方式。日检包括对每天投入运行列车的ATP/ATO车载设备进行测试;日常维修包括巡视、测试、故障抢修等;检修工作包括对检修期满的设备更换、性能测试、元器件更换及检修后的测试工作。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与通信系统基础知识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与通信系统基础知识 填空题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通常包括两大部分,分别为联锁装置和列车自动运行控制系统。 列车自动运行控制系统ATC包括ATO(列车自动驾驶)、ATP(列车自动超速防护)、ATS (列车自动监控系统)。 信号机是由机柱、机构、托架、梯子、基础组成。(此一般指高柱信号机,若矮型信号机则无梯子。) 机构是由透镜组(聚焦的作用)、灯座(安放灯泡)、灯泡(光源)、机箱(安装诸零件)、遮檐(避免其它光线射入)、背板(增大色灯信号与周围背景的亮度)等组成。 透镜式信号机是指用信号的颜色和数目来组成的设备,并且采用光学材料的透镜组。 通过色灯的显示,提供列车运营的条件,拥有一系列显示的设备称为信号机。 信号机按高矮可分为高柱信号机与矮型信号机。 信号机按作用的不同可分为:防护信号机、阻挡信号机、出段信号机、入段信号机、调车信号机。 道岔区段设置的信号机称为防护信号机。 10、控制列车的进入与速度的设备称为信号。传送各种信息(图像、信息等)称为通信。 11、继电器是由电磁系统和接点系统组成。电磁系统是由线圈和铁芯组成,即输入系统。接点系统是由前接点和后接点组成,即输出系统。 12、转辙机的功能有:转换道岔、锁闭道岔、给出表示。 13、转辙机按用电性质,可分为直流电动转辙机和三相交流电动转辙机。 14、转辙机按道岔锁闭位置,可分为内锁闭和外锁闭。 15、转辙机按动力,可分为电动和液压。 16、50Hz微电子相敏轨道电路应用于车辆段内,其作用是接受来自轨道上列车占用的情况。 17、音频数字编码无绝缘轨道电路应用于正线上和试车线上,其作用是接受和发送各种

信息。 18、轨道电路的作用是用来监督线路上是否有列车占用和向列车发送各种信息。 19、利用钢轨作回路所构成的电路称为轨道电路。 20、联锁是指信号、道岔、进路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 21、无道岔站称为无联锁站,有岔站称为有联锁站。此指正线上。 22、完成联锁功能的设备称为联锁设备。 23、联锁信息的采集:道岔的位置、区段的情况、信号机的开放状态。 24、ATP系统具有如下功能:停车点防护、超速防护、列车间隔控制、测速和测距、车门控制、其它功能。 25、ATO系统具有如下功能:停车点目标制动、打开车门、列车从车站出发、列车加速、区间内临时停车、限速区间、自动与手动的自由转换、记录运行信息。 26、列车调整可分为:自动列车调整、人工列车调整。 27、车辆段设备由车辆段工作站、传输设备组成。 28、车站设备由出发时间显示器、旅客信息显示系统、列车识别系统组成。 29、各联锁站设备的传送各种信息的通道是利用远程终端单元(RTU)进行的。 30、构成通信网的基本结构是终端设备、传输设备和交换控制设备。 31、城市轨道通信网的大体上有总线型、星形——总线型、环形。 32、城市轨道交通专用通信系统,按功能可分为:公务通信系统、调度通信系统、广播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数据传输系统,无线通信系统。 33、通信网设备是由广播设备、闭路电视设备、交换设备、光纤传输系统、话筒、扬声器、摄像机、监视器、电话机、传真机、数据终端、调度电话、数字信号分配器组成。 34、光纤通信具有传输快、容量大、抗腐蚀、抗干扰等优点。 35、光纤是由包层、纤芯、一次涂覆、二次涂覆组成。而光缆则是由众多的光纤组成。 36、光纤按传输模式数量来分,可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按折射率来分,可分为均匀光纤和非均匀光纤。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轨道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探讨 周琪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轨道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探讨周琪 发表时间:2018-07-09T15:26:09.08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3期作者:周琪 [导读] 摘要:与其他交通方式相比,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安全性高、速度快、舒适性好、污染程度小等优点,因此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发展迅速,而且在城市交通运输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上海浦桥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上海 200031 摘要:与其他交通方式相比,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安全性高、速度快、舒适性好、污染程度小等优点,因此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发展迅速,而且在城市交通运输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本文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轨道结构型式和直接铺轨法、换轨铺设法等轨道施工方法,然后深入探讨了各种施工方法的选择,并对施工中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了讨论,对于优化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方法;施工工艺 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过去的传统城市交通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出行需求,而是城市轨道交通它具有安全性高,速度快,舒适性好,低污染等优点,并且越来越多近年来,人们的关注导致了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快速发展。交通在城市中的作用也在增长。但是,由于一些管理和施工人员整体质量低下,施工方法,施工流程落后等原因,导致许多城市该城市的轨道交通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它不仅影响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和声誉,而且对公众也有很大的威胁。由于人们出行安全,现阶段必须加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施工研究,施工技术优化。 1城市交通轨道的结构型式与构造 总体来讲,城市交通轨道的轨道结构型式与我们常见的铁路轨道基本类似,其构成主要包含钢轮钢轨式、磁悬浮非接触式以及橡胶轮胎式这三种类型。当前我国较为广泛应用的是钢轮钢轨式的轨道结构。这种轨道结构主要是由钢轨、轨枕、道床、扣件(即连接部分)、道岔以及其他配套的一些附属设备构成的。(1)钢轨:一般会用接头板进行焊接使其连接成一条长钢轨道。(2)轨枕:轨枕的型式则比较多,其中我们常用到的几种型式时钢材的、木材的以及混凝土这三种材质。(3)道床:一般我们会将道床分为有碴和无碴这两种,其中我们常见的短轨枕式整体道床、长轨枕式整体道床以及现浇承轨台式整体道床这三种都是无碴道床的一种。(4)连接部件:因为钢轨与轨下所用的基础材料的不同其连接方式也不尽相同。一般木柜会用道钉以及铁垫板与钢轨进行连接;而钢轨枕或者是混凝土轨枕则需要用相关扣件与钢轨进行连接。(5)道岔:最为城市交通轨道线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道岔可以分为连接、交叉以及连接与交叉相结合这三种类型。(6)附属设施:除了以上这几种主要构造之外,要想真正完成轨道交通线路。还需要一些附属设备由来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行,比如说:护轨、转辙机、车档的设备。 2城市交通轨道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 2.1轨排铺设法 在车站或是区间轨道等需要铺轨的基地上将钢轨预先与轨枕组合成一定程度的长轨排,一般会焊接为125m的长轨条,当然也可以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对其长度进行适当的调整。然后运用常规运输车将其应道铺设工地中预先铺设完成的整体道床的两侧,用胶轮运输车将长轨排铺设到辅助导轨的位置,并对轨道的几何尺寸进行相应的调整。待做好上述工作红进行立模浇筑混凝土支墩以及整体道床混凝土的工作。最后使用牵引装置对其进行牵引搬运,使其进行前移以便于焊接连接结构。按照以上工序循环往复,可以使其尽快达到施工要求的目标里程。 2.2分段换轨法 这种方法主要运用于对城市轨道交通中原本就存在的无缝线路的改造。而若是新建城市轨道交通路线,则笔者比建议选取该方法,因为运用该方法的施工效率并不显著,且会对短轨材料产生极大的浪费,增加施工成本。该分段换轨法的主要作业方式概括来讲便是,先将长250m或者是500m的长钢轨安全的运到需铺设底端,并将其防御铺设线路的两侧,并将其焊接成单元轨节,然后运用一台收轨机将需要拆除的短轨进行回收并放置与轨枕中间,使用另一台收轨机将预先处理并摆放于线路两侧的单元轨节调度到承轨槽内,然后对轨距进行调整并安装扣件;最后将拆除的旧钢轨进行回收。如此便大功告成了。 2.3单根轨枕综合铺设法 首先运用枕规双层运输车将轨枕、厂焊长钢轨(底层装长钢轨,其上装轨枕)运输到铺轨现场并与铺轨机组进行连挂;然后运用钢轨抽拉装置将长钢轨抽拉到铺轨机的前端;运用钢轨引导车进行相应的引导,使铺轨机前端的钢轨连续放送装置可以准确、连续的将长钢轨放置在城市轨道交通施工线路的两侧。另外,我们在钢轨预铺过程中,需要每隔15m便布设一低滚道对长钢轨进行承担,从而达到降低阻力,便利在曲线上固定钢轨的目的。而在进行钢轨收轨铺设时,需将钢轨引导车的引导轮将钢轨定位到收轨控制的第一个收轨位置。而在布枕轨按照施工要求进行轨枕的布设时,收轨器则需要将线路两侧摆放的长钢轨收至承轨槽中,然后相关工作人员再对扣件进行安装,如此,一段轨道便铺设完毕。 3城市交通轨道施工的技术要点 3.1注意施工间隔,避免初选施工干扰 整体道床的施工工序较为多样,主要有第一道床的基地进行清理延后景象凿毛;运用小龙门吊进行轨道铺设,对轨排进行调整,以及景象砂浆的浇筑等工序,而这些工序并不可以同时进行,为了避免各个工序之间产生施工干扰或者是窝工,我们需对各个施工工序安排一定的间隔,从而保证各个工序又快又好的进行,形成流水化作业模式。 3.2加强对较差独显的整体道床以及道岔施工的重视 在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交叉渡线的整体道床以及道岔施工工期较长,且相较于其他工序来说难度也相对较大,因此我们需要特别注重。因为道岔的部件数量比较多,且相互连接比非常薄弱,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运用刚对支撑架以及轨距拉杆将其部件进行相应的连接,以便其进行调整。 3.3加强混凝土浇筑的准确性 我们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需要根据图纸对道岔电务拉杆、沟槽、通信以及轨套管等设施的埋设进行核对,从而避免出现因某一设施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ATC、ATS、ATO、ATP介绍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ATC、ATS、ATO、ATP介绍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是保证列车运行安全,实现行车指挥和列车运行现代化,提高运输效率的关键系统设备。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通常由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utomatic Train Control,简称ATC)组成,ATC系统包括三个子系统:—列车自动监控系统(Automatic Train Supervision,简称ATS)—列车自动防护子系统(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简称ATP)—列车自动运行系统(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简称ATO)三个子系统通过信息交换网络构成闭环系统,实现地面控制与车上控制结合、现地控制与中央控制结合,构成一个以安全设备为基础,集行车指挥、运行调整以及列车驾驶自动化等功能为一体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一、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分类1、按闭塞布点方式: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固定闭塞方式中按控制方式,又可分为速度码模式(台阶式)和目标距离码模式(曲线式)。 2、按机车信号传输方式:可分为连续式和点式。 3、按各系统设备所处地域可分为:控制中心子系统、车站及轨旁子系统、车载设备子系统、车场子系统。二、固定闭塞ATC系统固定闭塞ATC系统是指基于传统轨道电路的自动闭塞方式,闭塞分区按线路条件经牵引计算来确定,一旦划定将固定不变。列车以闭塞分区为最小行车间隔,ATC系统根据这

一特点实现行车指挥和列车运行的自动控制。固定闭塞ATC 系统又可分为速度码模式和目标距离码模式。1、速度码模式(台阶式)如北京地铁和上海地铁1号线分别引进的英国西屋公司和美国GRS公司的ATC系统均属此类ATC系统,该系统属70~80年代的产品,技术成熟、造价较低,但因闭塞分区长度的设计受限于最不利线路条件和最低列车性能,不利于提高线路运输效率。固定闭塞速度码模式ATC 是基于普通音频轨道电路,轨道电路传输信息量少,对应每个闭塞分区只能传送一个信息代码,从控制方式可分成入口控制和出口控制两种,从轨道电路类型划分可分为有绝缘和无绝缘轨道电路两种。以出口防护方式为例,轨道电路传输的信息即该区段所规定的出口速度命令码,当列车运行的出口速度大于本区段的出口命令码所规定的速度时,车载设备便对列车实施惩罚性制动,以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由于列车监控采用出口检查方式,为保证列车安全追踪运行,需要一个完整的闭塞分区作为列车的安全保护距离,限制了线路通过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发挥。能提供此类产品的公司有:英国WSL公司、美国GRS公司、法国ALSTOM公司、德国SIEMENZ公司等。2、目标距离码模式(曲线式)目标距离码模式一般采用音频数字轨道电路或音频轨道电路加 电缆环线或音频轨道电路加应答器,具有较大的信息传输量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通过音频数字轨道电路发送设备或应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课程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课程设计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电气091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2 年 7月 20日

1 设计原始资料 1.1具体题目 2、某地铁车辆段动力设备负荷表如表2所示。试计算该车辆段的配电变压器容量。 表2 某车辆段计算负荷分布表 额定功率 需要系数功率因数 负荷类型序号负荷种类 (kW) 1 通信设备45 0.80 0.85 2 信号设备80 0.80 0.85 一 3 消防用电设备25 0.60 0.80 二 4 防灾用电设备35 0.60 0.80 级 5 通风设备65 0.70 0.90 负 6 检修动力125 0.85 0.85 荷7 各车间照明负荷105 0.70 0.80 8 应急照明55 1.00 0.80 9 车辆设备单体设备195 0.80 0.85 三10 通风空调设备155 0.60 0.90 级11 检修动力120 0.70 0.80 负12 电热设备75 0.60 0.70 荷13 各检修库照明负荷80 0.80 0.85 1.2 要完成的内容 配电变压器容量是指注入国家电网的功率总和,即主要反映在城市轨道供电系统的系统主变压器的容量选取上。变压器的容量是在负荷统计的基础上选定的,由于负荷预计不容易做准,—般按预计的最大负荷选择。 本设计主要完成车辆段配电变压器容量的计算,包括电流、无功功率、有功功率、视在功率以及总负荷的计算功率等。

2 设计内容 2.1 设计规程 配电变压器的容量需要在动力照明低压负荷齐全的基础上进行计算。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车辆段或控制中心,动力照明设备种类繁多,基本上不存在各机电设备同时工作的可能,而且各单种机电设备的多台设备也不会同时工作。因此,配电变压器容量不能简单地将各低压负荷容量进行叠加求得,而是应充分考虑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车辆段或控制中心内各动力照明设备的运行特点,在考虑多台设备需要系数的基础上,对各低压负荷在不同运行方式下取同时系数后求得。 2.2 设计方案 对于配电变压器的容量,应充分考虑用电负荷的设备构成与运行工况,优化计算统计方法,合理进行选择,以达到投资合理、运行效率高、电能损耗小、运行费用低的目的。 3 容量计算 3.1 计算内容 配电变压器的容量计算需要计算以下内容: (1) 各低压负荷的计算电流、计算功率、无功功率,总负荷的计算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 (2) 补偿前的总功率因数、需要补偿的无功功率容量、补偿后的视在功率。 (3) 正常情况下两台配电变压器分列运行承担全部低压负荷时,每台配电变压器的负载率。 (4) 非正常情况下一台配电变压器承担全部一、二级低压负荷时,单台配电变压的负载率 3.2 负荷计算 3.2.1单组用电设备计算负荷的计算公式 a) 有功计算负荷(单位为kW ) N di P K P ci (1)

完整word版,11、城市轨道交通正线信号系统组成

十、城市轨道交通正线信号系统组成 2号线信号系统是由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提供的CBTC (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系统,采用点式ATP 和联锁两级后备模式。 系统包含ATP (列车自动防护)、ATO (列车自动运行)子系统、ATS (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CBI(计算机联锁)子系统、DCS(数据通信)子系统、MSS(维护支持)子系统等。 2号线采用卡斯柯提供的基于无线通信的移动闭塞系统,系统由五个主要的子系统组成: (1) A TP/ATO 子系统 (2) C BI 子系统 (3) A TS 子系统 (4) DCS 子系统 (5) MSS 子系统

ATP/ATO子系统包括轨旁ATP设备和车载ATP/ATO设备。轨旁ATP设备对全部在线列车进行安全控制,它由ZC(区域控制器)、LC(线路控制器)、DSU(数据存储单元)和LEU(欧式编码器)等室内设备和信标室外设备组成。车载ATP/ATO设备主要包括CC(车载控制器)、DMI(司机显示单元)、编码里程计和信标天线。 ◆轨旁ATP设备: ① ZC(区域控制器) ZC采用3取2冗余结构配置,主要功能是处理线路占用、自动防护和进路等信息。根据CC设备发送的列车精确位置信息,ZC设备为列车计算保护区域,并通过车地无线通信向ZC内每列车发送移动授权。 ② LC(线路控制器) LC和ZC配置一样,采用3取2冗余结构配置。LC控制ZC和 CC的应用软件和配置数据版本的校核,并在通信过程中向ZC和 CC提供内部时钟同步。 LC主要功能: 更新ATS发送的TSR信息 管理线路的TSR(临时限速) 负责存储 ③ DSU(数据存储单元) DSU由一台式计算机组成,用于向CC设备上传新版本的应用 软件和静态线路描述,并对这些文件进行升级管理。 ④信标 信标用于实现列车在线路上的定位功能。当列车信标天线越过地面 信标时,信标天线将发送能量信息激活信标,信标将预先存储的报文信 息发送给车载设备。列车通过时,CC使用该信息初始化、重新修正列车 位置、校准编码里程计。 ◆车载ATP/ATO设备: ① CC(车载控制器) 每列列车头尾各配置一套CC设备。两台CC计算 机均运行在热备状态,每台都能够独立安全地驾驶列 车。CC子系统主要实现下列功能: (1)列车运行防护 (2)管理列车在车站准确停车 (3)车站停车和发车时间管理 (4)安全停车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试运营基本条件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试运营基本条件GB 30012-2013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的基础条件、限界、土建工程、车辆和车辆基地、运营设备系统、人员、运营组织、应急与演练和系统测试检验等方面应达到的基本要隶。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投入试运营基本条件的认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75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T7928地铁车辆通用技术条件 GB/T12758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T16275城市轨道交通照明 GB16899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T20907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技术条件 GB50157地铁设计规范 GB50382城市轨道交通通信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490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 GB50578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T30012-2013城

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GB/T30012-2013)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城市轨道交通urbanrailtransit 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逮轨道系统。 3.2试运行trialrunning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冷、热滑试验成功,系统联调结束,通过不载客列车运行,对运营组织管理和设施设备系统的可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检验。 3.3试运营trialoperation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所有设施设备验收合格,整体系统可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经过试运行检验合格后,在正式运营前所从事的载客运营活动。 3.4运营单位operationcompany 经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业务的企业。 4 基础条件 4.1运营单位资格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按有关规定取得相应的经营许可。 4.2工程基本条件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完成后,工程初步验收合格,影响运营安全的遗留问题整改完成。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ATC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ATC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是保证列车运行安全,实现行车指挥和列车运行现代化,提高运输效率的关键系统设备。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通常由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utomatic Train Control,简称ATC)组成,ATC系统包括三个子系统: —列车自动监控系统(Automatic Train Supervision,简称ATS) —列车自动防护子系统(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简称ATP) —列车自动运行系统(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简称ATO) 三个子系统通过信息交换网络构成闭环系统,实现地面控制与车上控制结合、现地控制与中央控制结合,构成一个以安全设备为基础,集行车指挥、运行调整以及列车驾驶自动化等功能为一体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 一、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分类 1、按闭塞布点方式: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固定闭塞方式中按控制方式,又可分为速度码模式(台阶式)和目标距离码模式(曲线式)。 2、按机车信号传输方式:可分为连续式和点式。 3、按各系统设备所处地域可分为:控制中心子系统、车站及轨旁子系统、车载设备子系统、车场子系统。 二、固定闭塞ATC系统 固定闭塞ATC系统是指基于传统轨道电路的自动闭塞方式,闭塞分区按线路条件经牵引计算来确定,一旦划定将固定不变。列车以闭塞分区为最小行车间隔,ATC系统根据这一特点实现行车指挥和列车运行的自动控制。固定闭塞ATC系统又可分为速度码模式和目标距

离码模式。 1、速度码模式(台阶式) 如北京地铁和上海地铁1号线分别引进的英国西屋公司和美国GRS公司的ATC系统均属此类ATC系统,该系统属70~80年代的产品,技术成熟、造价较低,但因闭塞分区长度的设计受限于最不利线路条件和最低列车性能,不利于提高线路运输效率。固定闭塞速度码模式ATC是基于普通音频轨道电路,轨道电路传输信息量少,对应每个闭塞分区只能传送一个信息代码,从控制方式可分成入口控制和出口控制两种,从轨道电路类型划分可分为有绝缘和无绝缘轨道电路两种。 以出口防护方式为例,轨道电路传输的信息即该区段所规定的出口速度命令码,当列车运行的出口速度大于本区段的出口命令码所规定的速度时,车载设备便对列车实施惩罚性制动,以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由于列车监控采用出口检查方式,为保证列车安全追踪运行,需要一个完整的闭塞分区作为列车的安全保护距离,限制了线路通过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发挥。能提供此类产品的公司有:英国WSL公司、美国GRS公司、法国ALSTOM公司、德国SIEMENZ公司等。 2、目标距离码模式(曲线式) 目标距离码模式一般采用音频数字轨道电路或音频轨道电路加电缆环线或音频轨道电路加应答器,具有较大的信息传输量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通过音频数字轨道电路发送设备或应答器向车载设备提供目标速度、目标距离、线路状态(曲线半径、坡道等数据)等信息,车载设备结合固定的车辆性能数据计算出适合于列车运行的目标距离速度模式曲线(最终形成一段曲线控制方式),保证列车在目标距离速度模式曲线下有序运行。不仅增强了列车运行的舒适度,而且列车追踪运行的最小安全间隔缩短为安全保护距离,有利于提高线路的通过能力。如上海地铁2号线引进美国US&S公司、明珠线引进法国ALSTOM公

城市轨道交通课程设计报告很齐全很完整的课程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课程设计报告很齐全很完整的课 程设计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轨道交通课程设计报告指导老师:江苏大学武晓辉老师 一、项目背景及镇江市轨道交通建设必要性 镇江市位于北纬31°37′~32°19′,东经118°58′~119°58′,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东端,江苏省的西南部,北临长江,与扬州市、泰州市隔江相望;东、南与常州市相接;西邻南京市。镇江市域总面积3847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定位城市性质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重要的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之一。 2005年,镇江城市总体规划进入实施阶段,城市空间布局将极大突破现有形态,“扩充两翼、向南延伸”成为城市新的发展方向。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镇江跨入特大城市行列,城市空间的拓展对城市交通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镇江市为江苏省辖地级市,现辖京口、润州、丹徒三区,代管句容、丹阳、扬中三市。另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镇江新区行使市辖区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镇江全市总面积3848平方公里,人口311万人,市区户籍人口万人市,市区常住人口万人,人民政府驻润州区南徐大道68号。 内部城市空间结构调整:2005年,镇江城市总体规划进入实施阶段,城市空间布局将极大突破现有形态,“扩充两翼、向南延伸”成为城市新的发展方向。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镇江跨入特大城市行列,城市空间的拓展对城市交通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建设轨道交通是未来城市规划的必然结果。 城市化发展水平规划: 近期(2000-2010):城市化水平达到:55% 城镇人口162万

中期(2010-2020):城市化水平达到:60% 城镇人口184万 远期(2020-2050):城市化水平达到:70% 城镇人口231万 城市等级规模规划: 中期:形成1个大城市,1个中等城市,2个小城市和38个小城镇的等级结构。 远期:形成1个特大城市,2个中等城市,1个小城市和27个小城镇的等级结构。 镇江位于南京都市圈核心层,是一座新兴工业城。镇江拥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6个省级开发区、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镇江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江苏省中等偏上水平。201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7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258元,增长%,;人均GDP73947元,居江苏省第5名。“三次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亿元、亿元、亿元,同比分别增长%、%和%。 镇江高新区位于我市主城区的西部,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后,就与东部的镇江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镇江新区)形成“两翼”,在提升经济体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经济质量,形成主城区“一体两翼”格局。同时,与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建等重大机遇形成叠加优势。 经济发展规划: 近期:人均GDP达到万元,产业结构为∶∶41,财政总收入完成80亿元以上 中期:人均GDP达到6万元,产业结构为∶∶44,财政总收入150亿元以上。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工程设计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工程设计 摘要:城市交通运输是影响和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是保障运输安全,提高运营效益的重要工具。本文结合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发展趋势,以基于通信的移动闭塞制式实际工程设计当中所遇到的实际情况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闭塞制式比较,系统构成等进行分析。 关键词:城市轨道;信号系统;工程设计;CBTC 1 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是保证列车运行安全,实现行车指挥和列车运行现代化,提高运输效率的关键系统设备。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工程造价高,高科技内容含量高,涉及到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控制技术等。从事这一领域的企业,要求企业的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2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方案 一般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在城市交通疏解任务中担当非常重要的角色,为满足以上要求,地铁信号系统应采用完整的、先进的、高效的列车控制系统。 (1)正线信号系统采用完整的列车自动控制(ATC)系统,由ATS、ATP、ATO、联锁设备组成。 (2)车辆段/停车场由联锁设备、微机监测设备、ATS分机等主要设

备组成。 a)闭塞方式分析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的信号系统主要有准移动闭塞和移动闭塞系统选择。 1.基于目标距离模式的准移动闭塞ATC系统 目标距离模式一般采用音频数字无绝缘轨道电路,具有较大的信息传输量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列车车载设备根据由钢轨传输而接收到的联锁、轨道电路编码、线路参数、控制管理等报文信息,对列车追踪运行以及折返作业进行连续的速度监督,实现超速防护,控制列车运行间隔,以满足规定的通过能力。由于音频数字轨道电路传输信息量大,可向车载设备提供目标速度、目标距离(指从占用音频轨道电路始端至停车点的距离)、线路状态(坡道、弯道数据等),使ATP车载设备结合固定的车辆性能数据计算出适合于本列车运行的模式速度曲线。 2.移动闭塞系统(CBTC) 基于通信的移动闭塞列车控制系统技术先进,是列车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代表了国际ATC的先进水平。 ★ 独立于轨道电路的高精度列车定位; ★ 连续、大容量的车-地双向数据通信; ★ 车载和轨旁的处理器执行安全功能。 CBTC系统采用自由空间无线天线、交叉感应电缆环线、漏泄电缆以及裂缝波导管等方式实现车-地、地-车间双向数据通信。轨旁ATP设备根据列车的位置信息和进路情况计算出每一列车的移动权限,并动态更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 摘要:简述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线路轨道工程,短轨枕式整体道床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关键词:城市轨道; 施工; 工艺 轨道是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它直接承受列车荷载,引导列车运行,保证轨道施工质量是轨道交通施工中关键环节。本文重点介绍轨道工程地下线路短轨枕式整体道床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 1 短轨枕式整体道床的铺轨方法 1.1 铺轨方法的选择 短轨枕式整体道床施工方法可分为两种,一是换轨铺设法,即首先用工具轨铺设整体道床,永久轨在隧道外焊接成长轨后,再运至隧道内换铺;二是一次铺设法, 不用工具轨,一次 铺设无缝线路,即用25 m 标准长度钢轨,按换轨铺设法用工具轨铺设整体道床施工工艺要求,铺设整体道床,所有钢轨接头在隧道内进行焊接。 目前,我国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城市已建地铁,轨道施工均采用换轨铺设法施工。该方法钢轨焊接除联合接头外均在铺轨基地进行,焊接质量易保证; 同时避免了隧道内的 空气污染,减少了施工干扰,各施工单位均有成熟经验;但工具轨的铺设与拆除需增加工程投资,施工周期相对较长。一次铺设法,在隧道内焊接钢轨易造成空气污染,施工干扰大,需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减少窝工,减少工程投资,施工周期相对较短。 “ 秦岭隧道一次性铺设无缝线路”为铁道部部控科研项目,经有关单位联合攻关,成功地实现了一次铺设施工,为地铁轨道工程一次铺设的实现开创了先河。 1.2 一次铺设施工方案 (1) 长轨运输法 钢轨可在铺轨基地焊接为125 m 长轨条,轨条长度可根据场地情况适当调整,用长轨 运输车运入隧道内已铺设完的整体道床两侧;再用自制胶轮运输车(俗称炮车) 约8 辆运到待铺地段; 在隧道内组装长轨排, 安装扣件,悬挂短轨枕,利用钢轨支撑架架设轨排,调整轨道,浇筑道床混凝土,焊接联合接头,锁定无缝线路。该方法是在隧道外焊接长钢轨,质量易保证,减少空气污染,但是在隧道内组装长轨排,干扰大,效率低。 (2) 长轨排运输法 钢轨在铺设基地焊接成长轨条后,组装长轨排,安装扣件,悬挂短轨枕,用长轨运输车运 入隧道内,然后用8 台龙门吊,吊至待铺地段,浇筑道床混凝土,焊接联合接头,锁定无缝线路。该方法是在隧道外组装轨排,干扰小,效率高,但是长轨排运输较困难。 (3) 短轨排运输法 用25 m 标准长度钢轨,首先在铺设基地组装短轨排,安装扣件,悬挂短轨枕,用轨道平 车及龙门吊将短轨排运至隧道内待铺地段,用特制的夹具连接轨排,浇筑道床混凝土,焊接长钢轨,锁定无缝线路。该方法是在隧道外组装轨排,干扰小,效率高,且便于运输,但是隧道内焊接必须严格控制焊接质量,有效防止空气污染。 (4) 综合法 用少量的工具轨铺设道床,然后逐段倒用,可减少工具轨用量,减少投资。工期紧时,必须做好施工组织设计。也可某一段用换轨铺设法,某一段用一次铺设法,两者结合施工,以达到节省工具轨的目的。 以上方法中“短轨排运输法”,在地面铺轨基地组装短轨排,然后运至隧道内,减少了隧道内的工作量,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又为轨道工程快速施工创造了条件,是比较好的方法, 在深圳地铁一期工程中得到了应用。“长轨运输法”和“长轨排运输法”,需长轨运输车, 给施工带来不便,只有在隧道内焊接质量得不到保证时选用。“综合法”在工期不紧,有工具轨供应

城市轨道交通场站与枢纽课程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场站课程 设计说明书 学校: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院系:轨道交通分院运营管理专业 场站名称:长春轻轨四号线北站 指导教师:李飞燕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 yy1231234 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张云龙 _______________

章节目录 第一节设计车站简介 (03) 第二节出入口设计............................ 03---04 第三节站厅设计................................. 05--06 第四节站台设计.............................. 06---07 第五节车站平面布局示意图 (07) 注: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分别附有CAD(dwg)图示, 以供参考.

一、设计车站简介. 长春站北站出口一共有5个,目前对外开放了3个。长春站北站一共分为地下三层:地下一层,目前还没有建筑,此处未来将建设购物以及娱乐等场所;地下二层为站台层,乘客可以在这层进行购票和问询;地下三层为站台层,乘客上下车都在这层。 轻轨四号线长春站北站的建设是配合着长春站综合交通换乘中心进行的,即在长春站北站的地下二层可以按照指示标直达长春站南站,无需出站。但目前由于长春站综合交通换乘中心尚未完工,轻轨站的地下二层还不能直达长春站南站。如图示结构: 1、出入口设计 1. 出入口所在位置在辽宁路和凯旋路附近,靠近长白路火车站站,周围有凯旋路公交站点日客流量达43400人次,广泛吸引了大量客流。车站出入口布置顺应了主客流的方向,与街道、地下街道、邻近公共建筑物相结合或连通,并且进行了统一的规划。 2. 设于道路两侧的出入口平行或垂直于道路红线。在出入口开向城市主干道的位置,设有一定面积的集散场地。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 1、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 (1)容量大(2)运行准时、速达(3)安全(4)利于环境保护(5)节省土地资源2、城市轨道交通对信号系统的要求 (1)安全性要求高(2)通过能力大(3)保证信号显示(4)抗干扰能力强 (5)可靠性高(6)自动化程度高(7)限界条件苛刻 3、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的特点 (1)具有完善的列车速度监控功能(2)数据传输速率低(3)连锁关系较简单但技术要求高(4)车辆段独立采用联锁设备(5)自动化水平高 4、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组成: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通常由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A TC)和车辆段信号控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作用:用于列车进路控制、列车间隔控制、调度指挥、信息管理、设备监测及维护管理,由此构成了一个高效的综合自动化系统。 5、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A TC)包括列车自动防护(A TP)、列车自动运行(ATO) 及列车自动监控(A TS)三个系统,简称“3A”。 ATC系统包括五个原理功能 (1)ATS功能:可自动或有人工控制进路,进行行车调度指挥,并向行车调度员和外部系统提供信息。A TS主要功能由位于OCC(控制中心)内的设备实现。 (2)连锁功能:响应来自ATS功能的命令,在随时满足安全原则的前提下,管理进路、道岔和信号的控制,将进路、轨道电路、道岔和信号的状态信息提供给ATS和ATC 功能。连锁功能由分布在轨旁的设备来实现。 (3)列车检测功能:一般由轨道电路、计轴器等完成。 (4)ATC功能:在连锁功能的约束下,根据A TS的要求实现列车运行的控制。 (5)PTI功能:是通过多种渠道传输和接受各种数据,在特定的位置传给ATS,向ATS 报告列车的识别信息、目的号码和乘务组号和列车位置数据,以优化列车运行。6、按地域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设备划分为五部分: 控制中心设备、车站及轨旁设备、车辆段设备、试车线设备、车载ATP设备。 7、控制中心设备属于ATS子系统,是ATC的核心。 控制中心设备主要包括中心计算机系统、综合显示屏、调度员及调度长工作站、运行图工作站、培训/模拟工作站、绘图仪和打印机、维修工作站、UPS及蓄电池。(选择题)8、车站分集中连锁站和非集中连锁站。集中连锁站一般为有道岔车站,也有可能是无道岔 的车站。非集中连锁一般为无道岔的车站。 9、集中连锁站设有 (1)ATS车站分机(2)车站联锁设备(3)ATP/ATO系统地面设备(4)电源设备(5)维修终端(6)乘客向导显示牌(7)紧急关闭按钮(8)信号机及发车指示器 (9)转辙机 10、连锁是车站范围内进路、信号、道岔之间互相制约的关系,它们之间必须建立严密的连 锁关系,才能确保行车安全。 连锁的基本内容是: 1)进路上各道岔位置必须正确且被锁闭,进路空闲,敌对进路未建立且被锁闭在未建立状态,防护改进路的信号机才能开放。 2)信号机开放后,他们防护的进路上的各道岔不能转换,与该进路敌对的所有进路不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 目录 一、概述 二、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 系统分类 三、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功能 四、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的监控运行模式 五、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CBTC 六、影响列车运行能力的因素 一、概述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是整个轨道交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 1. 保障列车运营安全; 2. 提高运输能力; 3. 实现快速、有序、高密度行车调度指挥。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准点率要求高,行车密度大,信号系统一般均采用列车自动控制系统 (ATC ,包括:

1. 列车自监控系统(ATS 2. 列车自动防护系统(ATP 3. 列车自动运行系统(ATO 二、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 分类 1. 按列车控制方式可分为:台阶式和曲线式,台阶式→曲线式; 2. 按闭塞方式可分为:固定闭塞、准移动闭塞和移动闭塞,固定闭塞→准移动闭塞→移动闭塞。 3. 按信息传输方式可分为:点式和连续式,点式→连续式。 按上述列车速度控制方式、闭塞方式、信息传输方式的不同搭配组合,可组成: 1. 点式 ATC 系统(点状的曲线式固定闭塞 ATC 系统 2. 固定闭塞 ATC 系统(连续的台阶式固定闭塞 ATC 系统 3. 准移动闭塞 ATC 系统(连续的曲线式固定闭塞 ATC 系统 4. 移动闭塞 ATC 系统(连续的曲线式移动闭塞 ATC 系统 1. 点式 ATC 系统 通过安装在两钢轨之间点式应答器向运行中的列车车载设备传送信息,轨道电路(或计轴仅用于检查列车的占用情况。 列车运行获得的信息始终是不连续的,列车必须运行至应答器上方才能获得信息,实现变速,其行车效率较低。目前作为移动闭塞(CBTC 系统的降级(后备模式使用。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概述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一: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结构与特点 1:地铁车站结构与施工方法 1:地铁车站形式与结构组成 1.1:地铁车站形式分类 车站与地面位置:高架车站、地面、地下; 结构横断面:矩形、拱形、圆形、其他; 站台形式:岛式站台、侧式、岛侧混合。 1.2:构造组成 车站主体、出入口通道、通风道及地面通风亭组成。 2:施工方法与适用条件 2.1:明挖法施工 (1)由地表向下开挖基坑至设计高程,在坑内由下至上建造主体结构及防水措施。 (2)施工作业面多、速度快、工期短、易保证工程质量、工程造价低等特点。 (3)敞口放坡基坑和有围护结构的两类。 若地面空旷,建筑物离地面较远,不影响周边环境,基坑深度不大可敞口放坡开挖。施工简单,速度快噪音小,无需做围护。 场地限制,则应适当采用围护结构如土钉加混凝土喷抹面;若基坑很

深,地质条件较差,地下水位较高,处于繁华市区,地面建筑物密集,采用有维护结构的基坑。 敞口放坡施工:边坡面不加支护的基坑,喷锚护坡基坑。 有维护结构的基坑:工字钢桩维护基坑;钢板桩围护基坑;钻孔灌注桩维护基坑;地下连续墙维护基坑;土钉墙维护基坑等。 2.2:盖挖法施工 (1)先盖后挖,预制或现浇棚盖结构,置于桩柱结构上维持地面交通,结构支护下进行开挖和主体结构施工。 (2)优点:围护结构变形小;基坑底部土体稳定、施工空间大;盖挖逆作法用于城市时对交通影响较小。 缺点:混凝土结构的水平施工缝很难处理;盖挖逆作法施工时,暗挖施工难度大,费用高;要综合考虑基坑稳定、环境保护、永久结构形式和混凝土浇筑作业等因素确定。 (3)盖挖逆作法、盖挖顺作法。盖挖半逆作法。 盖挖顺作法:构筑连续墙;构筑中间支撑桩;构筑连续墙及覆盖板;开挖及支撑安装;开挖及构筑底板;构筑侧墙、柱;构筑侧墙及顶板;构筑内部结构及路面复旧。 盖挖逆作法:自上而下完成土方开挖和边墙、中隔板及底板衬砌施工,不需设置临时支撑,借助顶板、中板自身的水平刚度和抗压强度实现对基坑围护桩墙的支护作用。 特点:快速覆盖,缩短中断交通时间;自上而下的顶板中隔板及水平支撑体系刚度大;可分层施工;不受季节影响,设备简单、不需要大

城市轨道交通课程设计报告(很齐全,很完整的课程设计)

轨道交通课程设计报告 指导老师:江苏大学武晓辉老师 一、项目背景及镇江市轨道交通建设必要性 镇江市位于北纬31°37′~32°19′,东经118°58′~119°58′,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东端,江苏省的西南部,北临长江,与扬州市、泰州市隔江相望;东、南与常州市相接;西邻南京市。镇江市域总面积3847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定位城市性质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重要的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之一。 2005年,镇江城市总体规划进入实施阶段,城市空间布局将极大突破现有形态,“扩充两翼、向南延伸”成为城市新的发展方向。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镇江跨入特大城市行列,城市空间的拓展对城市交通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镇江市为江苏省辖地级市,现辖京口、润州、丹徒三区,代管句容、丹阳、扬中三市。另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镇江新区行使市辖区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镇江全市总面积3848平方公里,人口311万人,市区户籍人口103.3万人市,市区常住人口122.37万人,人民政府驻润州区南徐大道68号。 内部城市空间结构调整:2005年,镇江城市总体规划进入实施阶段,城市空间布局将极大突破现有形态,“扩充两翼、向南延伸”成

为城市新的发展方向。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镇江跨入特大城市行列,城市空间的拓展对城市交通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建设轨道交通是未来城市规划的必然结果。 城市化发展水平规划: 近期(2000-2010):城市化水平达到:55% 城镇人口162万 中期(2010-2020):城市化水平达到:60% 城镇人口184万 远期(2020-2050):城市化水平达到:70% 城镇人口231万城市等级规模规划: 中期:形成1个大城市,1个中等城市,2个小城市和38个小城镇的等级结构。 远期:形成1个特大城市,2个中等城市,1个小城市和27个小城镇的等级结构。 镇江位于南京都市圈核心层,是一座新兴工业城。镇江拥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6个省级开发区、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镇江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江苏省中等偏上水平。201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927.09亿元,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5.5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7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258元,增长18.1%,;人均GDP73947元,居江苏省第5名。“三次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29.06亿元、1549.4亿元、1248.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12.5%和1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