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结节的影像学分析
肺部常见疾病的影像学分析与诊断

肺部常见疾病的影像学分析与诊断一、背景介绍肺部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同时也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影响。
在临床上,通过影像学技术进行肺部检查可以提供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对于肺部常见疾病的分析与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影像学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肺部常见疾病及其影像学表现1. 肺炎肺炎是指肺实质内感染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影像学表现多样。
在X线胸片上可见局灶性渗出阴影,常伴有肺泡实变、小叶间隔增厚等特点。
CT扫描可进一步显示渗出灶形态及范围,帮助确定感染类型和程度。
2. 肺结核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累及呼吸系统。
在胸片上可出现干酪样坏死灶、纤维素附着、支气管血管束增厚等征象。
而CT扫描则可显示更为详细的结节、空洞、钙化灶等特点,有助于结核病分型和判断治疗反应。
3. 肺恶性肿瘤肺恶性肿瘤是指发生在肺部的恶性肿瘤,常见类型包括肺癌、转移性肿瘤等。
在影像学检查中,胸片上可见异常阴影、支气管受阻征象等;CT扫描可以显示肿块的形态、大小以及局部浸润的程度,有助于术前定位和评估手术可行性。
4. 肺栓塞肺栓塞是由血栓或其他物质阻塞主动脉及其分支引起的严重疾病。
在CT肺血管造影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以显示梗死区域、断段征、血管阻塞等表现。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CO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炎症反应所致的气流受限性呼吸系统疾病,在影像学检查中可见肺部气肿、纵横膈扁平化等特点。
CT扫描可以更加全面地显示肺部的结构改变情况,帮助评估病情和预测预后。
三、影像学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1. 早期发现影像学适用于早期发现疾病,即使在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影像学手段进行检查和筛查。
例如,在肺癌早期和结核初期,X线胸片或CT扫描可以发现非典型或微小灶。
2. 疾病分型影像学还可以对不同类型的肺部疾病进行判断和分析。
例如,在结核病中,根据胸片或CT扫描结果,可以鉴别活动性结核与非活动性结核;在COPD中,通过观察血管纵横膈角度的变化程度,可进一步判断该疾病的程度和类型。
肺结节的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

肺结节的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
引言
肺结节是指在胸部影像学检查中发现的直径小于3厘米的圆形或卵圆形阴影。
它们在临床上非常常见,但是对于医生来说,鉴别诊断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有些肺结节可能是肺癌或其他严重疾病的征兆。
影像学特征
肺结节的影像学特征包括形态、大小、密度、边缘以及内部结构等方面。
- 形态:肺结节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
- 大小:肺结节的直径通常小于3厘米。
- 密度:肺结节的密度可以是均匀的、不均匀的或囊性的。
- 边缘:肺结节的边缘可以是光滑的、分叶状的或毛刺状的。
- 内部结构:肺结节的内部结构可以是均匀的、斑点状的或有钙化等。
鉴别诊断
为了确定肺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医生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常用的方法包括:
- 高分辨率CT扫描:通过观察肺结节的形态、大小、密度等影像学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其性质。
- PET-CT扫描:可以评估肺结节的代谢活性,有助于区分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
- 病理活检:对于可疑的肺结节,医生可以进行病理活检以确定其性质。
结论
肺结节的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对于及早发现和治疗肺癌等严重疾病非常重要。
医生应该综合运用各种影像学方法,结合病理活检的结果,做出准确的鉴别诊断,以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
肺部结节的影像学分析

肺部结节的影像学分析肺部结节的影像学分析引言肺部结节指肺部组织中直径小于3厘米的圆形或椭圆形病变。
由于肺癌的高发性和死亡率的增加,对肺部结节的影像学分析变得越来越重要。
影像学分析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进行早期诊断、评估病变性质,并制定治疗方案。
影像学技术常见的影像学技术包括:- X线胸片: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可以快速检测肺部结节的存在和位置。
,它在评估病变的性质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
- CT扫描: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影像学方法,可以提供更详细和清晰的图像。
CT扫描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结节的大小、形状、位置以及密度等重要参数。
- PET-CT扫描:结合了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断层扫描(PET)和CT扫描,可以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PET-CT扫描可以评估结节的代谢活性,并帮助区分恶性和良性病变。
影像学表现肺部结节的影像学表现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大小:结节的大小可以帮助判断其性质。
通常情况下,恶性结节比良性结节更大。
- 形状:结节的形状可以是圆形、卵圆形、分叶状等。
一些不规则的形状可能提示恶性。
- 边缘:结节的边缘可以是光滑的或者不规则的。
不规则边缘通常提示恶性病变。
- 密度:结节的密度可以通过CT值来表示。
高密度结节可能是纤维性结节或者肿瘤。
- 钙化:肺部结节可以出现钙化,在CT图像中呈现为高密度灶,提示可能为良性。
鉴别诊断在肺部结节的影像学分析过程中,鉴别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一些特征可以帮助医生进行鉴别诊断:- 良性结节的特征:通常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晰,密度均匀,钙化可能性较高。
- 恶性结节的特征:通常表现为不规则形状,边缘模糊或分叶状,密度不均匀,钙化可能性较低。
,PET-CT扫描可以帮助确定恶性结节的代谢活性。
结论肺部结节的影像学分析是肺癌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的重要步骤。
通过使用不同的影像学技术和分析方法,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结节的性质,并制定适当的治疗计划。
,需要注意的是,影像学分析只是一种辅助诊断手段,最终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2023修正版肺结节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分析[1]
![2023修正版肺结节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分析[1]](https://img.taocdn.com/s3/m/84d7823e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64.png)
肺结节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分析肺结节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分析引言肺结节病变是指直径小于3厘米、边界清楚的小型肺部病变。
这种病变在CT扫描中呈现为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阴影,常常被发现在肺组织中。
肺结节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分析是通过观察和分析肺结节病变的影像学特征来判断其是否为恶性病变。
本文将介绍肺结节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和常见的影像学特征。
影像学诊断方法肺结节病变的影像学诊断主要依赖于CT扫描,尤其是高分辨率CT(HRCT)扫描。
HRCT扫描可以提供更准确的结节边界和病变特征,有助于分析病变的性质。
除了CT扫描,还可以利用PET-CT联合扫描来评估结节的活性和代谢情况,提供更全面的诊断信息。
影像学特征形态特征肺结节病变的形态特征是其形状和轮廓的表现。
常见的形状包括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等,而轮廓可以是光滑的、分叶状的或毛刺状的。
一般来说,恶性病变的形态多样性较大,形状常呈不规则或分叶状,轮廓也不规则或呈毛刺状。
密度特征肺结节病变的密度特征是指病变在CT图像上的密度表现。
根据CT值的不同,可将病变分为高密度、等密度和低密度。
一般来说,高密度病变可能是出血、钙化或增生性病变,而低密度病变可能是液体充满的囊肿。
而恶性病变的密度通常是中等密度或略高于周围正常肺组织的。
强化特征肺结节病变的强化特征是指在造影剂注射后,病变的密度增加的情况。
恶性病变通常表现为明显的强化,而良性病变的强化程度较轻或不强化。
通过分析病变的强化特征,可以进一步判断病变的性质。
位置特征肺结节病变的位置特征是指病变在肺部的位置分布情况。
一般来说,周围肺结节的恶性概率较高,而中央肺结节的恶性概率较低。
此外,结节与肺组织的接触情况、与胸膜的关系等也是判断病变性质的重要参考。
综合分析与诊断通过对肺结节病变的形态、密度、强化和位置特征的分析,可以得出初步的诊断结论。
然而,肺结节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并不能直接确定其性质,需要综合临床病史、患者的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多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

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 SPN)是指直径小于3cm的单个肺部病变。
在临床影像学中,孤立性肺结节是常见的临床问题,其鉴别诊断对于肺部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影像学的角度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详细阐述。
一、影像学检查的选择和原则1.1 X线胸片X线胸片是最常见的肺部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初步发现孤立性肺结节的存在。
但其分辨率较低,无法提供结节的详细特征,因此常常需要进一步的检查以确定孤立性肺结节的性质。
1.2 CT检查CT检查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高分辨率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提供更具细节的肺部结构信息,对孤立性肺结节的定位、大小和形态特征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
CT检查的选择包括螺旋CT和高分辨率CT(HRCT),并可辅以增强扫描和CT导航等技术。
1.3 PET-CT检查PET-CT检查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影像学技术,能够通过测量组织的代谢活性来评估病变的恶性程度。
对于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二、鉴别诊断的主要方法和依据2.1 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对于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首先要明确结节的良恶性。
常用的鉴别方法包括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缘、密度、增强特征等方面的分析。
此外,还可以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史、风险因素、同侧淋巴结的情况等综合考虑。
2.2 孤立性肺结节的病因分析在鉴别诊断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孤立性肺结节的病因进行分析。
常见的病因包括感染性病变(如结核、真菌感染等)、肺部疾病(如肺炎、肺炎支原体感染等)、肿瘤疾病(如肺癌、肺转移瘤等)以及其他疾病(如肺纤维化、肺血管瘤等)。
三、附件附件1:孤立性肺结节CT影像示例附件2:孤立性肺结节PET-CT影像示例四、法律名词及注释1、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 SPN):是指直径小于3cm的单个肺部病变。
肺部结节影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肺部结节影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背景介绍
肺部结节影是一种常见的肺部疾病表现,可以是肺部良性或恶性病变的体征。
准确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对于病情评估和治疗方案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病因分析
肺部结节影的病因可能包括肺癌、肺结核、肺炎、肺囊肿等多种疾病。
因此,通过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可以帮助确定结节影的病因和临床处理策略。
三、常见病理类型
1.肺癌:肺癌是肺部结节影中最常见的恶性病变,可以分为原发性肺癌和转移性肺癌。
2.肺结核: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常在肺部形成结节影。
四、影像学表现
1.肺部CT:肺部CT是诊断肺部结节影的常用检查方法,可以观察结节的形态、边缘、密度等特征。
2.PET-CT:PET-CT结合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CT成像,可以评估结节的代谢活性和定位。
五、鉴别诊断
1.良性结节:良性肺部结节的表现常为较规则的且密度均匀的结节影,一般不会有进展或转移的特征。
2.恶性结节:恶性肺部结节的表现常为不规则的、边缘模糊的结节影,可见增强程度不均的强化。
六、疾病处理策略
根据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果,制定相应的临床处理策略,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治疗方法。
七、附件
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肺部CT和PET-CT影像示例、病理报告等相关资料。
八、法律名词及注释
1.结节影:指肺部影像学检查中呈结节状的异常阴影。
2.影像学诊断:通过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疾病诊断的方法。
3.鉴别诊断:根据不同病变的影像学特征和临床资料,判断疾病类型的方法。
肺结节病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

肺结节病1.概述:结节病:多系统受累的肉芽肿性疾病,以非干酪样肉芽肿为特征;病因:不明,可能与环境和遗传因素有关;年龄:均可,40岁以下多见,高峰为20-29岁;性别:女稍多于男;临床表现:肺部影像学表现明显而症状轻微;可无症状;咳嗽、咳痰、气道高反应性、呼吸困难、易疲劳、盗汗、体重下降、结节性红斑等;Kevim试验阳性、ACE、血/尿钙升高;几乎所有器官均可受累,90%累及肺、纵隔及肺门淋巴结。
2.病理:非干酪样肉芽肿:中心:组织细胞、上皮细胞、多核巨细胞;周围:淋巴细胞、浆细胞、成纤维细胞、胶原;沿淋巴道分布;成纤维细胞、肥大细胞、胶原和蛋白多糖形成的致密带可包裹肉芽肿,导致纤维化。
3.X线分期↓4.CT表现:胸内淋巴结肿大;肺内浸润;支气管病变;胸膜病变。
胸内淋巴结肿大:双肺门对称性淋巴结肿大,伴/不伴纵隔淋巴结肿大(95%);中纵隔淋巴结肿大;气管旁、隆突下、主动脉弓旁;无融合趋势,界清,均匀强化。
肺内浸润:淋巴管周围小结节(最常见,75%-90%);Bilateral Perihilar Opacities;纤维化改变。
淋巴管周围小结节;胸膜下区、支气管血管束周围>小叶间隔;predominantly but not invariably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zones;圆形、界清、小(2-4mm)。
Bilateral Perihilar Opacities:由肺门向周围放射;不规则、边缘模糊,伴或不伴空气支气管征,常伴微结节。
纤维化改变:线样影、牵拉性支气管扩张、结构扭曲。
5.不典型表现(>50岁多见);双肺门非对称性淋巴结肿大;单侧(常右侧)< 5%;仅纵隔淋巴结肿大; 位于不常见位置:内乳区、脊柱旁和膈脚后区;淋巴结钙化;结节、肿块(15%–25%);不规则、界不清、1-4cm;可见支气管充气征、星系征;斑片状实变影(10%–20%);界不清,可见空气支气管征斑片状磨玻璃影(40%);界不清,常伴间质结节背景;线样网状影 (50%) :小叶间、小叶内间隔增厚;粟粒影 ( < 1%);纤维囊性改变: fibrotic cysts、肺大泡、瘢痕旁型肺气肿;蜂窝样囊肿。
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

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
第7页
周围型肺癌
血管集中征 血管集中征又称支气管血 管集中征,其表现为结节附近或周围血 管束向病灶集中,或直接与病灶相连, 或受牵拉向病灶移位。血管集中征并非 肿瘤供血血管或肿瘤血管,而是肿瘤瘤 体内纤维化和肿瘤增殖破坏致使肺支架 结构塌陷皱缩对周围血管牵拉,或肿瘤 对穿过血管包绕。
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
第11页
周围型肺癌
支气管空气征 支气管空气征是指结节 内见到充气支气管,CT表现为气体密度 小管影。此征多见于中高分化腺癌,癌 细胞沿着支气管呈伏壁生长,肺支架结 构未被破坏,肿瘤内支气管结构仍保留 。有此征象肿瘤与无此征象肿瘤相比, 含有相对低度恶性生物学行为。
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
第12页
周围型肺癌
空泡征 空泡征为肿瘤内小低密度影, 多为2~3 mm大小,1个或多个,CT扫描 仅限于1~2个层面见到。空泡征是未闭 塞小支气管或肺泡,主要原因同支气管 空气征一样,为癌细胞呈伏壁生长,部 分肺泡腔和细支气管未被肿瘤组织填充 ,再加上肿瘤内纤维组织或瘢痕组织牵 拉而扩张。此征多见于腺癌,尤其是肺 泡癌。
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
第9页
周围型肺癌
因为肿瘤牵拉,邻近脏层胸膜内凹,与 壁层胸膜间形成负压空间,吸引生理性 液体向该处积聚;线状影为凹入脏层胸 膜相粘形成。斜裂胸膜凹陷在CT上仅表 现为局部向病灶侧移位,无喇叭口状阴 影形成。胸膜凹陷征为周围型肺癌常见 影像学征象之一,经典胸膜凹陷征对周 围型肺癌有主要诊疗价值。
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
第10页
周围型肺癌
癌性淋巴管炎 在结节内侧与肺门之间、结节 与胸壁之间或结节旁出现肺纹理增多、呈线状 或网状改变,为扩张淋巴管所致,称癌性淋巴 管炎。有此征象时,提醒结节为恶性结节、肿 瘤已向淋巴管转移。肿瘤向淋巴管转移主要有 3种路径:①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使癌细胞 逆行经过淋巴系统向肺内淋巴管扩散;②肺毛 细血管内多发癌栓子经过毛细血管向血管周围 淋巴管扩散;③从膈肌、胸壁、胸膜直接浸润 淋巴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部结节的影像学分析
通过对病灶多个影像特征的综合性分析,来评价结节的性质和分期,目前工作中发现肺部小结节的患者很多,大多数此类结节都是良性的,而要从这些良性结节中鉴别出那些处于早期或可治愈阶段的肺癌并非易事。
主要从十一个表现对小结节的判别,在工作很有帮助:
一.结节大小:
结节越大恶性可能性越大,5mm及以下考虑AAH(不典型腺瘤样增生),5-10mm 为AIS(原位癌),10-15mm为MIA(微侵润癌),15mm以上多考虑IA(早期肺癌);结节直径小于5 mm、5~10 mm和大于2 cm的恶性概率分别为小于1%、6%~28%和64%~82%。
当结节直径大于8 mm时,孤立性肺结节为恶性病变的概率明显增高。
二.结节位置:
多数恶性结节位于肺上叶,右肺上叶较多见,大约三分之二的转移瘤位于肺下叶,约60%的孤立性肺结节位于肺的周围区域。
胸膜下结节,特别是位于肺中叶或肺下叶的结节,需要警惕肺内淋巴结的可能。
三.结节边缘:
光滑边缘的结节通常是良性的,约有三分之一的恶性结节或肺转移瘤的边界也较光滑,某些感染性病灶周围轮廓也会呈现为放射状和毛刺状改变。
边缘模糊、触须状或多角状边缘通常是炎症损害。
分叶状或浓密毛刺状边缘高度可能为恶性,可能性分别为 58% 和 88%-94%。
最有诊断价值的是有无分叶征象。
要从横断、冠状、矢状和任意斜面仔细观察,恶性病变分叶状征象出现的比率很高。
肺癌常见深分叶,错构瘤及结核球可呈浅分叶;炎性假瘤多呈不规则形状。
良性病变基本没有分叶征象。
约90%毛刺结节为恶性结节,密集细短放射状排列的毛刺有助于恶性结节诊断,良性结节毛刺虽然相对较粗、长、疏,但恶性小结节很少出现典型密集细短毛刺。
磨玻璃结节边缘常常清楚,但不一定光滑也不一定看到毛刺。
四.结节空洞:
当较大结节伴有空洞时,空洞壁厚度可以协助判断结节良恶性。
恶性空洞多为厚壁空洞,并且常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肺内卫星灶等。
空洞壁厚薄不均,内壁不规则、出现壁结节是诊断恶性结节的可靠征象。
鳞癌较多出现空洞,其次为腺癌和大细胞癌,而小细胞癌极少出现空洞性表现。
当空洞壁厚度小于1 mm时,全部结节均为良性;空洞壁厚度5~15 mm时,约有51%的结节为良性、49%的结节为恶性;空洞壁厚度大于15 mm时,约有95%的结节为恶性。
脓腔见于炎性病灶。
五.结节周边结构改变:
肺癌在早期就可能引起胸膜凹陷,典型胸膜凹陷征提示大多为恶性。
典型胸膜凹陷征指脏层胸膜受病灶牵拉,向病灶方向凹陷,两侧为弧形,整个形态像喇叭口,喇叭口内为水样密度。
没有胸膜凹陷或有胸膜增厚并不排除恶性诊断。
六.结节密度:
(1)纯磨玻璃结节(pGGN):病灶的全部均为磨玻璃密度,没有软组织成分,CT增强检查没有明显强化:,PET-CT检查代谢不活跃。
绝大部分为良性病变或癌前期病变(AAH),但少数可能为原位癌。
(2)混杂性磨玻璃结节(mGGN):结节的一部分为软组织密度,一部分为磨玻璃密度,如果软组织成分较大(>5 mm),CT增强可能有强化,PET-CT可能代谢活跃。
mGGO大部分为恶性,所以必须薄层扫描,仔细寻找有无软组织成分对诊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七.结节CT值:
仔细测量CT值,恶性结节的平均CT值为40.0 Hu,范围为20~108 Hu,良性结节的平均CT值为12.0 Hu,范围为-4~58 Hu,平扫CT值明显偏高倾向良性。
CT增强后恶性病变常常有强化,但强化幅度很大或无强化常为良性,增强CT前后CT值改变大于15 Hu提示有恶性倾向,应缩短随访间隔时间或穿刺活检,小于15 Hu则提示良性可能性大,其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可达98%、58%和77%。
八.小气道改变:
病灶内小气道狭窄、阻塞有助于恶性病变的诊断,但管腔正常甚至扩张并不能排除恶性病变。
更有价值的征象是结节内小气道管壁局限性增厚。
九.结节钙化:
没有哪种钙化模式对诊断恶性结节是特异的,但中间密度增高(牛眼征)、弥漫的、分层的或爆米花样的钙化强烈提示结节为良性。
恶性结节通常是小点状或是偏心的钙化。
钙化范围不超过10%,恶性结节钙化CT值偏低,如果平片不能发现钙化而CT显示钙化,常常提示恶性。
十.生长率(倍增时间):
结节生长率是鉴定结节性质的重要线索,指的是结节体积倍增所需的时间。
结节倍增大约相当于结节直径增加 26%。
恶性结节倍增时间约为1~18个月,倍增时间小于1个月的结节往往提示感染性病变、梗死、淋巴瘤或快速生长的转移瘤;倍增时间超过18个月往往提示良性病变。
对于倍增时间小于1个月的患者,尚需定期随访以完全排除恶性病变的可能。
然而缓慢生长腺癌,通常以 GGO表现的结节倍增时间可达800-1000 天。
十一.病灶内血管:
肺小结节内显示较粗大血管是否提示恶性可能性大?那不一定,首先,我们看肺结构解剖,肺的基本单位是肺小叶(也称次级肺小叶),每一个肺小叶有一条细支气管,与其伴随是一条管径相同的小叶肺动脉,这就是小叶核或小叶中心,位于小叶内的病变无论良性或恶性,应该都能看到包在其中的小叶肺动脉。
小叶静脉走行在小叶间隔内,如果病灶跨小叶生长或病灶包括两个以上肺小叶,无论炎症或肿瘤病灶内均可看到肺静脉。
其次,肺癌的血供来自体循环,主要是支气管动脉,到小病灶层面常常是毛细血管,肉眼看不见,肺循环不参与肺癌病灶的供血。
再次,在日常工作中,无论是恶性病变或良性病灶,我们常可在病灶中心见到血管影像,似乎与病灶的良恶性质关系不大。
因此,病灶内见到血管,对病灶性质的确定不一定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