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与肺癌的CT特征性表现及鉴别
肺结核与肺癌的鉴别诊断

5、肺结核空洞与肺癌空洞:
✓ 肺结核渗出性病变若未能早期发现及治疗,病变恶化进 展干酪坏死、溶解液化,随引流支气管排出形成空洞, 有薄壁、干酪、纤维空洞,空洞周围或多或少的有病灶 扩散,痰中可排出大量结核杆菌。空洞大多位于两肺上 叶尖后段或下叶背段,空洞形态各异,大小不一,一般 不超过叶间隙界限。
肺结核与肺癌的鉴别诊断
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杜绍华
引言
❖
肺结核与肺癌同是呼吸系统疾病,就病因和
治疗预后而言二者完全不同。但由于肺结核与肺
癌在临床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尽管医师及患者都
作了很大努力,在实际工作中还是难免的误诊误
治。当肺结核与肺癌有下面几种情况时易发生误
诊。
1、肺结核球与周围型肺癌:
左右。 ❖ 鳞状上皮癌相关抗原(SCCAg):参考值<2.5ug/ml,对
鳞癌的阳性率在46.5%。 ❖ 糖类抗原242(CA242):参考值12u/ml,对肺腺癌的阳性
率为76%,对肺鳞癌阳性率只有9%。 ❖ 癌胚抗原(CEA):参考值为0—15mg/L,正确诊断率在
80%左右。
❖ 组织多肽抗原(TPA)正常参考值:血清 <1.0ug/L,恶性肿瘤TPA阳性率为50%96%;非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PA阳性率 为14%-35%。
⑦ 胸腔镜检查
顽固性胸腔积液诊断困难时,可做胸腔镜检查,进行胸 膜活检以明确组织学诊断。
谢 谢!
谢谢观赏!
CT扫描病灶内有钙化者多考虑良性,CT值>160Hu,局 部有脂肪成分或囊肿者为错构瘤。 周围型肺癌,形态如土豆,或桑椹样,直径>4cm,边缘有毛 剌、分叶、可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周围无子灶。
2、成人原发型肺结核或肺门 淋巴结核与中心型肺癌:
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

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
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潜伏期4~8周。
其中80%发生在肺部,其他部位(颈淋巴、脑膜、腹膜、肠、皮肤、骨骼)也可继发感染。
本病病理特点是结核结节和干酷坏死,易形成空洞。
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少数可急起发病。
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
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与肺炎、肺癌的诊断较难,需要我们影像工作者进一步研究。
在肺结核的诊断中,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或胸膜活检是检查肺结核的重要方法。
发现病变与其他疾病的鉴别、疗效观察均离不开影像检查,胸片是诊断肺结核的基础影像检查方法,胸部CT是鉴别诊断常用检查方法。
影像表现相同的结核病,病理、病变性质可不同。
①肿块或球形阴影,在病理上可为纤维组织包裹形成结核球。
②肺段、肺叶实变影,其病理性质可为渗出性、干酪性、增殖性或支气管内膜结核引起的肺不张。
③双肺内多发结节影或球形影,可为渗出性、增殖性、干酪性病变。
④空洞阴影,在病理上表现为干酪性空洞、纤维空洞、净化空洞。
空洞内有球形内容物可为霉球菌或坏死组织。
⑤肺门纵淋巴结肿大,可分为干酪性或增殖性,不同性质的病变抗痨效果不同。
胸部CT诊断肺结核的依据与胸片相同,病灶多发生与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表现为多部位、多密度、多形态、多钙化灶(斑片、球形、空洞等),是诊断继发型肺结核的主要依据。
肺门淋巴结肿大是诊断原发型肺结核的主要依据。
胸部CT在显示胸片隐蔽部位的结核灶比较有优越性。
胸部CT可显示肺段、肺叶支气管狭窄及管腔增厚,有助于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
球形或肿块形结核灶借助增强效果对于病灶边缘和密度的分析有助于肺炎与周围形肺癌的鉴别。
CT观察肺门及纵隔淋巴节增大较X线片准确。
CT密度均匀或环形增强有助于淋巴结核的诊断。
胸片、CT 均根据影像表现反映病理变化,根据影像推断病变性质。
肺部感染鉴别诊断

1.干酪性肺炎:急性结核性肺炎临床表现与肺炎球菌肺炎相似,X线亦有肺实变,但结核病常有低热乏力,痰中易找到结核菌。
X线显示病变多在肺尖或锁骨上下,密度不均,历久不消散,且可形成空洞和肺内播散。
而肺炎球菌肺炎经青霉素治疗3~5天,体温多可恢复正常,肺内炎症也较快吸收。
该患者临床表现不符,暂不考虑。
2.急性肺脓肿:早期临床表现与肺炎球菌肺炎相似,但随着病程的发展,大量脓臭痰为肺脓肿的特征,致病菌有金葡菌、克雷白杆菌及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
X线显示脓腔和液平,较易鉴别。
该患者胸部CT未见类似病灶,故暂不考虑。
1.肺结核:该病可表现为发热、咳痰、咳痰,胸部CT可有肺内多发结节病灶表现,但患者病程中无午后低热、乏力、盗汗、食欲减退等结核中毒症状。
故目前该诊断依据不足,需入院后行PPD、痰找结核等相关检查以行明确。
CRP与降钙素原下呼吸道感染的新进展:下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临床诊断主要依据疾病诱因、症状、体征、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痰病原菌培养及胸部X线检查等。
但是,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与体征往往十分相似,难以鉴别。
因为多种炎症反应均可引起白细胞计数的改变,据国外专家研究发现,在各种临床表现中,白细胞升高并不是感染的独立预测指标,白细胞计数用于诊断感染的准确性很低。
而痰病原菌培养的检出率低,且培养结果的得出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影响疾病的早期治疗。
事实上,正是由于缺乏诊断感染的可靠的临床指标,临床常常出现延误或过度使用抗生素的情况。
早期应用正确的抗生素治疗,可以明显降低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病死率。
另一方面,滥用抗生素将显才增加耐药性细菌感染的危险,增大临床治疗难度。
因此,正确、及时诊断下呼吸道感染的类型,确定感染的严重程度,对于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5.金葡菌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肺炎多为急性起病,中毒症状严重,常有高热、畏寒、寒战,咳黄脓痰,血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肺部影像学可见单个或多发脓腔形成,痰或者血培养出该菌可确诊。
肺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

肺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肺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如下:〔一〕病史和临床表现尽管轻症肺结核病例可以无病症而仅在X线检查时觉察,即使出现病症亦大多缺少特异性,但病史和临床表现仍是诊断的根底,只要认真询问和认真检查,常能提供重要诊断线索。
凡遇以下情况者应高度警惕结核病的可能性:①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的咳嗽咳痰,或呼吸道感染经抗生素医治3-4周仍无改善;②痰中带血或咯血;③长期低热或所谓"发热待查";④体检肩胛间区有湿啰音或局限性哮鸣音;⑤有结核病诱因或好发因素尤其是糖尿病、免疫抑制性疾病和接受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医治者;⑥关节疼痛和皮肤结节性红斑、滤泡性结膜角膜炎等过敏反响性表现;⑦有渗出性胸膜炎、肛瘘、长期淋巴结肿大既往史以及婴幼儿和儿童有家庭放开性肺结核紧密接触史者。
〔二〕诊断依据1.菌阳肺结核痰涂片和〔或〕培养阳性,并具相应临床和X线表现,确诊肺结核。
2.菌阴肺结核诊断比较困难,符合以下4项中至少3项临床诊断成立:①典型肺结核临床病症和肺部X线表现;②临床可排解其他非结核性肺部病患;③PPD〔5TU〕阳性或血清抗结核抗体阳性;④诊断性抗结核医治有效。
必要时应作纤维支气管镜采集微生物标本和活检标本通过微生物学和〔或〕组织病理堂确诊。
〔三〕鉴别诊断肺结核临床和X线表现可以酷似许多疾病,必须详细搜集临床及实验室和辅助检查资料,综合分析,并依据需要选择侵袭性诊断措施如纤维支气管镜采集微生物标本和活组织检查。
1.肺癌中央型肺癌常有痰中带血,肺门附近有阴影,与肺门淋巴结结核相似。
周围型肺癌可呈球状、分叶状块影,需与结核球鉴别。
肺癌多见于40岁以上嗜烟男性,常无明显毒性病症,多有刺激性咳嗽、胸痛及进行性消瘦。
在X线胸片上结核球周围可有卫星灶、钙化,而肺癌病灶边缘常有切迹、毛刺。
胸部CT扫描对鉴别诊断常有援助。
结合痰结核菌、脱落细胞检查及通过纤支镜检查与活检等,常能及时鉴别。
肺癌与肺结核可以并存,亦需注意觉察。
粟粒性肺结核与弥散性肺癌的CT征象分析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是 由于结核杆菌一次 、 短时间或较少量 结核杆 菌在较长 时间内多次侵入血液循环 , 因结核菌侵入血循 环 的途径 、 数量 、 次数 及机 体的反应 不同 , 分为急性粟粒性肺结 核和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 散型肺结核阁 。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 核患者多有明显 的临床 中毒症状 , 病程早期胸部 x线片表现为 肺纹理增强 、 双肺野透亮度减低呈磨玻璃样密度影 , 容易漏诊。
部伴 随征 象 :小 叶间 隔增 厚 8例 (71 ,心 包积 液 1 5. %) 例
多见 , 门、 肺 纵隔淋 巴结肿大者较少 ; 弥散性肺泡癌肺 内常伴有 肺实变 、 肺不张 、 支气管狭窄等表现 ; 纵隔及肺 门淋 巴结肿 大多 见, 且伴颈部及锁骨下淋 巴结肿大 、 心包积液及胸腔积液多见 ,
甚一致 , 分布不均匀 , 部分渗出性病灶周 围较模糊 。 胸部伴随征
象 : 内增殖 、 维化及空洞病 灶 8例 (0 %) 心包积液 1例 肺 纤 10 ; (25 及胸 腔积液 3例 (75 ; 门、 隔淋 巴结 肿大 2例 1. %) 3. %)肺 纵
(5 。 2 %)
于3 i l m l 随征象方 面, 。伴 弥散性肺癌更多见伴胸腔积液 、 门 肺
大 约 2周左 右 , 颗粒样 病变逐渐暴 露 , 表现为随机分 布于肺部
鉴别诊 断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与弥散性肺泡癌 C T表现 为 肺 内弥散性小结节 , 鉴别相 当困难 , 常规 C T及 H C R T是诊 断及 鉴别诊断的主要方法 。 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需与不伴有 肺 实变 、 肺不 张的弥散性肺泡癌鉴别 , 结节 的大小 、 分布 、 及边 缘 常是 主要鉴别点 。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结节常表现为 “ 三均 匀 ”结节边缘 常模糊 , , 大小多小于 3rn 弥散性肺 泡癌 结节常 a ; o 表现为大小不一 , 分布不均 , 结节边缘 常清晰 、 锐利 , 大小 多大
制本科肺结核x线ct诊断及鉴别诊断

¨左肺上叶浸润型肺结核并结核瘤形 成。肺窗像(A)见左肺上叶纤维索 条状及团块样密度增高影,纵隔窗 像(B)见左肺上叶2个钙化性病灶, 为结核瘤
制本科肺结核x线ct诊断及鉴别诊断
左 上 肺 结 核 球
制本科肺结核x线ct诊断及鉴别诊断
制本科肺结核x线ct诊断及鉴别诊断
制本科肺结核x线ct诊断及鉴别诊断
¨ 浸润型肺结核(渗出浸润为主型)。双 肺下叶斑片状密度增高阴影
制本科肺结核x线ct诊断及鉴别诊断
制本科肺结核x线ct诊断及鉴别诊断
制本科肺结核x线ct诊断及鉴别诊断
空洞为主型肺结核
制本科肺结核x线ct诊断及鉴别诊断
制本科肺结核x线ct诊断及鉴别诊断
¨结 核 球
制本科肺结核x线ct诊断及鉴别诊断
¨ A,双上肺浸润型肺结核。见双上肺 斑片状密度增高影。B,右上肺浸润 型肺结核。见右上肺片状模糊阴影
制本科肺结核x线ct诊断及鉴别诊断
¨ A,右上肺浸润型肺结核。B,左上 肺结核
制本科肺结核x线ct诊断及鉴别诊断
左上肺肺结核伴空洞形成
制本科肺结核x线ct诊断及鉴别诊断
制本科肺结核x线ct诊断及鉴别诊断
¨ 纵隔淋巴结核并结核性胸膜炎。CT 示右侧胸腔少量积液
制本科肺结核x线ct诊断及鉴别诊断
制本科肺结核x线ct诊断及鉴别诊断
Hale Waihona Puke 制本科肺结核x线ct诊断及鉴别诊断
另一例:增强扫描后纵隔淋巴结结核
制本科肺结核x线ct诊断及鉴别诊断
制本科肺结核x线ct诊断及鉴别诊断
制本科肺结核x线ct诊断及鉴别诊断
制本科肺结核x线ct诊断及鉴别诊断
制本科肺结核x线ct诊断及鉴别诊断
肺结核的不典型CT征象分析

全部病例均经 C 扫描 , T 其中 2 例又经增强扫 2 描, 使用 S M N a ne T 。扫描范围为深吸 I E S l cC 机 E Ba 气末 自肺尖至肺底 ,部分病灶行高分辨率 C T扫描 (3 )层厚 3 n薄层扫描(5 ) 2例 、 l m 3例 。
随着频繁的社会交往、流动人 口 增多以及免疫
疾病的增多等 因素 , 结核病又对人类健康造成 了新 轮的威胁。部分患者的临床验室检查 阳性者 1 例 ,T引导 P 0 C 下穿刺或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病理证实 5例。
13 检 查方 法 .
典型 , 给诊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本文收集本院 5 3 例均经病理证实或抗痨治疗有效 的不典型肺结核病 例进行分析、 探讨 , 以增加对该病 的认识 , 达到提高 诊断准确率的 目的。
(. 1 广东省阳江市人 民医 院放射科 , 广东 阳江 590 ; . 染内科 ) 250 2 感
【 摘要 】 目的 提高对肺结核 的不典 型 c T征象的认识 。方 法 回顾分析 5 例 经临床和病理证实 的肺结核患者 的 c 3 T检查资
料。 结果 5 例不典型肺结核中 , 3 肺实变型 3 例 , 1 孤立性结节或肿块型 1 例 , 门及纵 隔淋 巴结肿大 8 。结论 肺结核 c 表现 4 肺 例 T
fo p e mo i rln a c r A a eu nay i f mir i si epu oee aet ea c rc fdfe n ildano i. r m n u nao u gc e. c rfla lsso n cosg sh lf lt lv t h c u a yo i r ta ig ss n e
多样 , 部分不典型表现与肺炎 、 肺癌鉴别 困难 , 仔细分析其细微 征象 , 可提高鉴别诊断准确率 。 【 关键词 】 不典型肺结 核 ; 体层摄影术 , x线计算机 ; 鉴别诊断 【 中图分类号 】 84 2R 2 【 R 1. ;51 文献标识码 】 【 4 A 文章编 号]096 1(020-060 10— 872 1)102- 3
肺癌的CT诊断

肺癌的CT诊断肺癌的CT诊断解放军总医院放射诊断科蔡祖龙肺癌是最多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工业化国家死于肺癌者,女性占全数恶性恶肿的1/5,男性那么高达1/3。
最近几年来,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
在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和辽宁省的城市,云南固旧地域,肺病的发病率和\或死亡率已占各类恶性肿瘤的首位。
因肺癌确认时多已至中晚期,70-80%患者已失去根治机遇,五年生存率较低,因此肺癌的初期诊断和医治关于改善肺癌予后,提高五年生存率是十分重要的。
影像学检查方式关于肺癌的检出及分期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肺癌的CT表现(一)中央型肺癌CT能显示中央型肺癌的一系列病理改变,要紧有段以上支气管腔内肿块,支气管壁增厚:支气管腔狭小与阻塞,肺门区肿块等肺癌直接征象。
继发性改变有阻塞性肺炎与肺不张,阻塞远端支气管扩张形成的粘液栓塞,和病灶周围或(和)肺门的淋巴结肿大等;螺旋CT,专门是多层面CT,采纳薄层扫描并冠状与矢状位重建可清楚显示支气管腔内沿管壁浸润的初期肺癌。
CT平扫难以区分肿瘤与其远侧的肺不张,增强扫描可清楚显示肿瘤的实际大小与不张的肺。
(二)周围型肺癌:周围型肺癌在CT上显示有必然特点,即便小于的初期肺癌,也多有明确的恶性征象。
以下重点简述直径〈3cm的周围型小癌的CT征象特点及其病理基础。
⒈肿瘤边缘征象特点:⑴分叶征:是周围型小肺癌最多见的大体征象。
作者100 例直径小于3cm的小肺癌分叶征的发生率为84%。
绝大多数小肺癌呈深分叶,(弦距与距长之比大于2/5。
其病理基础一是与肿瘤边缘各部位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不一,生长速度不同有关;二是肺的结缔组织距离,进入肿瘤的血管、支气管分支、从肿瘤内向外生长的血管和结缔组织等引发肿瘤生长受限并产生凹陷,从而形成份叶的形态。
⑵边缘毛糙:可见细短毛刺,棘状突起或锯齿状改变。
此为肺癌的常见征象,发生率约为80%-85%,这些表现是由于肿瘤间质,血管向瘤外生长和肿瘤细胞周围蔓延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周围型肺癌CT特征如下: 1、孤立性结节及肿块:有别与肺结核病灶, 周围型肺癌表现为孤立性病灶,周围肺组织往 往是清晰的,而无卫星灶(肺结核基础上发展 为疤痕癌除外)。 2、形态欠规则:结节病灶表现为数个结节堆 聚,这是由于癌组织以一个中心向周围多个腺 泡浸润生长所形成的,由于其生长不均衡,中 间有残余肺泡组织,即形成所谓小泡征。肿块 生长的同时遇有血管或支气管的阻碍形成切迹, 即所谓分叶
Thanks for your attendance !
• 1、多灶性:肺结核的多灶性往往表现在以 上叶为主,其余肺叶肺段也出现斑点状、 细结节状、索条状影,这是因为干酪物质 进入支气管引起支气管播散所致,甚引起 胸水、胸膜增厚粘连。
• 2、多态性:在同一次CT片上可出现不同演 变时期的多种形态: ①渗出病变表现为云雾状、棉絮状; ②增殖病灶表现为结节状; ③纤维化表现为索条状; ④干酪坏死表现为空洞; ⑤钙化表出为点状或斑块状致密影(CT值 100Hu以上); ⑥播散病灶表现为粟粒状或上大多数认为>15mm为肿大, 我院手术病理随访结果: 10mm阳性为 11.5%, 12mm阳性为56.2%, 15mm为92.6%, 所以有必要把超过≥12mm定为淋巴结肿大 标准。
• 有关肺结核与肺癌鉴别的几个常见问题
• 一、结核性肺不张与癌性肺不张的影像学 鉴别 结核性肺不张是由于支气管内膜结核或支 气管牵拉扭由造成支气管狭窄,导致肺不 张,所以具有以下影像特征:①除肺不张 之外,肺门无肿块,其它肺叶常见斑点状、 纤维索条状或钙化等肺结核之特点;②不 张的肺实变影中常见扭曲或扩张的不规则 含气管状影。
• 5、少结节堆聚性:肺结核病灶以增殖--干 酪为主时,呈结节状,往往是均匀分散在 一定的范围内,密度均匀,很少表现数个 结节堆聚在一起。
• 6、少增强性:若表现为结节或类肿块病变 不易鉴别时,应进行增强扫描,肺结核病 变由于缺乏血供,因而造影剂进入病灶中 心量少,故强化不明显,增强前后CT值差 <30Hu;肺癌的血供较丰富,因而强化明显, 增强前后CT值差>30Hu。
• 3、边缘欠光滑:主要表现为棘状突起和短 毛刺,毛刺往往较密集,周边均有分布, 两者是由于侵及肺泡表面或小叶间隔及淋 巴管形成的;有别于炎症性肿块的边缘毛 刺,炎症性毛刺表现较长和稀疏,一般只 有二、三条,它是由于炎症慢性过程中, 纤维化所致。
• 4、肿块密度及增强:平扫时肺癌肿块或结 节往往是均匀的软组织密度,CT值30-50Hu 之间,增强后大多数明显强化,CT值差 >30Hu,常见有数支血管与肿块相连(即“血 管集束征”),肺癌肿块少有钙化,偶有钙 化,一般量少,呈点状偏肿块一侧。
肺结核与肺癌的CT特征性表现 及影像鉴别
• 成人肺结核与肺癌是肺部最常见的两种疾 病,具有相同的咳嗽、咯血等临床症状, 影像上常出现“异病同影”,两者易误诊、误 治,误诊率甚至达60%,因此提高对肺结核 及肺癌CT特征的认识,有助于提高对两种 疾病诊断与鉴别的能力。
• 成人肺结核的CT特征 肺结核的病理基础是以渗出、干酪坏死、 纤维化和钙化为特征的慢性演变过程,病 理上分渗出、增殖、干酪、空洞四个期, 因此,CT影像特征与这四个不同时期的病 理基础有关。在肺结核的CT诊断中,归纳 总结“三多”“三少”的特征,即肺结核的多灶 性、多态性、多钙化性、少肿块性、少结 节堆聚性、少增强性。
• 4、少肿块性:在胸片上有时表现为肿块样 改变,而CT横断扫描每一层所表现出的病 灶,往往是斑片状、棉絮状、索条状或空 洞,每层形态各一,不能堆塑成肿块,这 是因为X线片是重叠图像,而CT分层图像。 既使是结核球,它也具有结核的特征,即 多灶性表现为卫星灶、多钙化性表现为环 状钙化或整个球形病变CT值高>80Hu,易与肺 癌相鉴别。
癌性空洞的特征: ①壁厚、内壁欠规则,常见结节; ②偏心性空洞; ③周围无卫星灶。
• 三、结核性胸膜炎胸膜腔积液与癌性胸水鉴别
结核性胸膜炎所产生的胸水,常见粘连包 裹,胸膜呈一P>致性增厚,斜裂、水平裂 等叶间裂常同时增厚、无肋骨破坏。癌性 胸水,多为肿瘤侵犯胸膜或胸壁所致,胸 膜常厚薄不均,多见结节,若侵犯胸壁常 见肋骨破坏或胸壁软组织肿块。同时有时 伴有纵隔胸膜不规则增厚或心包不规则增 厚,同侧肺门及纵隔常见淋巴结肿大。
• 需强调的是,肺结核的“三多”“三少”一定要 全面的、总体的、有机的加以分析运用, 不能片面孤立、机械、分割地看待这些特 征。
• 周围型肺癌的CT特征 周围型肺癌的病理基础是:癌组织发生在细支 气管,向周围侵润性生长形成结节或肿块,最 常见的是单源性的,表现为孤立单个病灶;肺 癌浸润性地向肺实质及间质生长,表现为形态 欠规则;由于癌组织侵及小叶间隔及淋巴管, 多表现为边缘欠光滑、多毛刺、多棘状改变; 肺癌有丰富的供血滋养血管,常见“肺血管集 束征”;肺癌多有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常表 现除肺野病灶之外,尚可发现肺门,纵隔相应 引流的淋巴结肿大。
• 肺癌肺不张,肺门区常见肿块,不张肺组 织一般无含气的支气管,但可见狭窄或中 断的支气管影与肿块相对应,大多发生在 叶支气管开口附近,其它肺叶一般无结核 病灶。
• 二、结核性空洞与癌性空洞的影像学鉴别 结核性空洞有两种改变:一种影像上表现 多发性,呈“蜂窝状”,易与癌性空洞区分。 另一种为单发性,一般在2cm以上,特征是: ①壁薄、内壁较光整、无壁结节; ②空洞四周均匀,空洞无偏心改变; ③周围有结核卫星病灶,如纤维索条、斑 点及钙化影等:
• 5、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周围型肺癌多数 有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并有其解剖引流规 律,一侧肺癌,同侧肺门淋巴结增大;右上叶 肺癌→右上肺门淋巴结→右气管旁组淋巴结→ 隆突组淋巴结。右下叶及中叶肺癌→右下肺门 淋巴结→隆突下组淋巴结→右气管旁组淋巴结。 左上叶肺癌→左上肺门淋巴结→主肺动脉窗组 淋巴结→隆突组淋巴结。左下叶肺癌→隆突下 组淋巴结→右气管旁及主肺动脉窗组淋巴结。 隆突组淋巴结为交通站,可引流至对侧纵隔甚 至对侧肺门淋巴结使之肿大。
• 3 、多钙化性:钙化是结核病理演变过程中 常见的结局之一,病灶在转归过程中,往 往为渗出→增殖或纤维化→钙化这样的变化, 所以在肺结核病变中,钙化是最为常见的 一个特征,往往表现多个钙化灶,球形病 灶钙化往往表现在其边缘呈环状。由于CT 密度分辨率极高,所以CT能发现X线胸片上 不易发现的钙化灶,有利于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