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与肺癌的鉴别诊断
162例肺癌误诊肺结核鉴别诊断探讨

例 占 86% , .4 不能分型癌 4例 占 24 % 。 .7
四、 X线 所 见
单侧 肺门区块状或球型状 阴影 5 6例 占 3 .6 , 4 5 % 肺野 内 孤立块状 或球形 阴影 6 8例 占4 .8 , 19 % 肺野 内斑块 片状 阴影
2 2例 占 1. 8 , 中 有 短 毛刺 呈 细 、 状 12 12例 占 35% 其 直 0/ 6 6.6 , 叶 7/6 29% 分 8 12例 占 4 . 5 , 心 空 洞 2/ 6 81% 偏 8 12例 占
c i ia h r c e si h r ya d t e CT p a t m ay i ,t e p t oo y c t l g n p ci n,t e t xie f e r n h s o e i s e t n,b u h se ̄ n - ln c l c a a t r t i c,t e X—a h h o a l ss h a h l g y o o y i s e t n n n o h e tl b rb o c o e p n p ci i o r s e ] i n t n a d s lc in b o y Re u t 1 2 l n a c rc s swe e mid a n s d a u mo a y t b r u o i e o e a mi e o h s i 1 I e h s i .t e ai e e t ips . s ls 6 u g c n e a e r s ig o e sp l n r u e c l ss b fr d t d t o p t . n t o p t h o n o t a h 1 a
、 一
般 资 料
性别 与年龄 : 男性 9 例 占 6 . % , 8 0 5 女性 6 4例 占 3 . % , 95 男女之 比 15 1 .3: 。年龄 : 低 2 最 2岁 , 高 7 最 8岁 , 平均 4 . 64
肺部结核球与周围型肺癌的X线鉴别诊断

8 2.
q诊 断 治疗
寰2 C" T诊断与病 理惨断结果对 比寰
医用’ 放射技 术 杂志
20 0 2年
第 6期
总 2 2期 0
们认为凡年龄 4 0岁 以上 患者 ,肺 内出现孤 立性 灶 ,且 直 径大于 3m,密度均匀或不均匀 ,如 发现分 叶征 和胸膜 凹蹈 c 征 ,则周围 型肺癌 的诊断可基本确定 。
我 们认 为在对肺 内孤立性 肿块 定性诊 断中应从三 方面着
肺 部 结 核 球 与 周 围 型 肺 癌 的 x 线 鉴 别 诊 断
山东省泰 安 荣 军医院放射 科 (7 o0 2 10 )吴建 省
周 围型肺癌 与肺 部结 棱球 在 X线 诊 断上 还存在 着 一定
困难 ,以致某些病人 误诊为肺部结核球 而失 去对 周 围型肺癌 早期诊断 和治疗机会 ,本文 目的,就 在于对 肺部结棱球和周 围型肺癌在鉴别 诊断 方面 能得到 某些 启 发.在今后 的 x线 诊断上有所提高 。 讨论 在肺部周 尉发现孤 立性结 节性病 灶 ,在 4 O岁 以 上的病人应想 到肺 癌 的可能 ,而结 核 球 多 见于 4 0岁 以 下。
果 :周 围型肺 癌 5 9例 .肺结核球 l 例 .肺炎性假瘤 l , 9 0例
肺 错构瘤 6 ,转 移瘤 2倒。 例 结果 病 理 诊 断 :9 6例 病 人 中 良性 肿 块 3 7例 , 占
造成 误诊 ,必要时应 结合其 他诊断手段 ,例经皮肺 穿刺活 检 等可 以减 少误诊 率。本组 l 0侧肺 炎性假 瘤患 者其 中不能 确 诊 4例 ,误诊 1 。我们分 折不 能确 诊及误诊的原 因在 于把 侧 病灶 边缘不规则 当做 可靠的恶性征象而忽视 了病灶 较明显 的 炎性 反应 ,并过分 强调 厂 门淋巴结增大等原 因。肺错构瘤 肺
肺癌鉴别诊断

肺癌首次病程录1.肺结核肺结核球多见于年轻患者,病灶多见于结核好发部位,如肺上叶尖后段和下叶背段。
一般无症状,病灶边界清楚,密度高,可有包膜。
有时有钙化点,周围有纤维结节灶,多年不变。
既往病理可以鉴别。
2.肺炎肺部慢性炎症机化,形成团块状的炎性假瘤,也易与肺癌相混淆。
但炎性假瘤往往形态不整,边缘不齐,核心密度较高,易伴有胸膜增厚,病灶长期无明显变化。
既往病理可以鉴别。
3.肺脓肿起病急,中毒症状严重,多有寒战、高热、咳嗽、咳大量脓臭痰等症状。
肺部X线表现为均匀的大片状炎性阴影,空洞内常见较深液平。
血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多。
癌性空洞继发感染,常为刺激性咳嗽、反复血痰,随后出现感染、咳嗽加剧。
胸片可见癌肿块影有偏心空洞,壁厚,内壁凹凸不平。
既往病理可以鉴别。
肺癌主治医师查房1.肺结核肺结核球多见于年轻患者,病灶多见于结核好发部位,如肺上叶尖后段和下叶背段。
一般无症状,病灶边界清楚,密度高,可有包膜。
有时有钙化点,周围有纤维结节灶,多年不变。
既往病理可以鉴别。
2.肺炎肺部慢性炎症机化,形成团块状的炎性假瘤,也易与肺癌相混淆。
但炎性假瘤往往形态不整,边缘不齐,核心密度较高,易伴有胸膜增厚,病灶长期无明显变化。
既往病理可以鉴别。
3.肺脓肿起病急,中毒症状严重,多有寒战、高热、咳嗽、咳大量脓臭痰等症状。
肺部X线表现为均匀的大片状炎性阴影,空洞内常见较深液平。
血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多。
4.淋巴瘤患者目前无明显淋巴结肿大,无明显消瘦、低热症状及体质消耗表现,肝脾肋下未及,依据不足。
且既往病理检查可以鉴别。
肺癌主任医生查房1.肺结核患者无结核接触史,无低热盗汗乏力等中毒症状,无肺结核接触史,胸片未见结核灶,待结核抗体,痰找抗酸杆菌后进一步明确。
2.肺炎患者咳嗽、咳痰、发热,需与此病鉴别。
但炎性假瘤往往形态不整,边缘不齐,核心密度较高,易伴有胸膜增厚,病灶长期无明显变化,患者肺CT示多发小结节,故依据不足。
胸科

胸外科1.下列哪项为肺癌与肺结核球的鉴别诊断要点? DA.肺结核球多见于青年女生B.肺结核球常位于上叶C.肺癌多见于中老年D.肺结核球X线见肿块影密度不均匀有钙化点,周转常有散在性结核病灶E.肺癌常表现刺激性咳嗽2. 纵隔淋巴瘤需与中心型肺癌进行鉴别诊断时,下列哪一种方法较好? AA.诊断性放射治疗B.诊断性化疗C.胸部CTD.胸部MRIE.胸部X线片3。
男性,45岁,牧民,有吸烟及饮洒习惯20年,咳嗽少痰4个多月,半月来声音嘶哑,检查提示左肺门病变,但未能确诊,为了确诊应采取下列措施,除了 CA.痰查癌细胞B.胸部正侧位X片C.经皮穿刺取活检D.胸部CTE.支气管镜检查4.肺癌的“交叉转移”指的是:CA. 先有淋巴转移和血行转移B. 同时出现淋巴转移和血行转移C. 出现健侧纵隔及颈部淋巴结转移D. 同时出现邻近肺组织和其他脏器的转移E 无临床症状的早期肺癌发生的远处转移5.女性,31岁,咳嗽、咳白色泡沫痰1年,胸痛20天。
胸片显示右肺下叶背段有一直径3cm分叶状阴影,密度不均匀并见钙化点。
最可能的诊断是: AA. 肺癌B. 转移癌C. 肺脓肿D. 肺结核球E. 肺良性肿瘤6.男性,50岁,咳嗽1个半月,痰中偶带血丝,胸部X线平片显示右上叶肺不张.下列哪项检查程序最恰当: DA.放射性核素扫描-痰细胞学检查B.痰细胞学检查-开胸探查C.胸腔穿刺肺活组织检查-- CT检查D.痰细胞学检查--CT检查--纤维支气镜检查E.纵隔镜检查-锁骨上前角肌脂肪垫活检7.男性,50岁,20天咳痰带血丝2次,无咳嗽及胸痛.胸部X线摄片显示左肺舌叶处有一圆形阴影,直径约2.5厘米,边缘不毛糙,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正常,未见肿瘤.应采取: DA.肺左上叶切除术B.肺左舌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C.肺左舌叶切除术后放射治疗D.肺左舌叶切除术,术中作冰冻切片E.左侧全肺切除术8.男性,44岁,咳嗽,胸痛3年,半年前咳出毛发,胸片示:右前上纵隔一圆形阴影,内有钙化,左上叶近纵隔处小片炎性浸润,首选的处理是: EA. 纵隔肿瘤放射治疗B. 冷冻治疗C. 抗炎治疗D. 化学治疗E.手术切除肿瘤,修补支气管或切除右上肺叶9.男性,72岁,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史,因左上肺癌行左上肺叶切除术后3天,呼吸困难。
研究生课程2-肺结核与肺癌影像学鉴别诊断课件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粟粒型肺结核
粟粒型肺结核
肺癌肺内转移
肺癌肺内转移
细支气管肺泡癌
转移瘤
肺转移瘤
肺转移瘤
肺转移瘤
肺结核
肺结核
肺结核
结核支气管播散的特点:
• 大小不等的小结节,数目多
直径大多小于1cm,可融合大结节
• 成簇分布
成簇结节散在分布,不按肺叶分布
斜裂胸膜牵拉
结 核 球
结核球
肺癌
肺癌
右下叶背段结核球
右下叶背段结核球
胸膜牵拉表现 结核球
胸膜牵拉征
肺泡癌
胸膜牵拉征
肺泡癌
胸膜牵拉征
胸膜牵拉征
胸膜牵拉
结核球
结核球
霉菌球
霉菌球
肺结核
肺结核
肺结核
肺结核
肺内弥漫小结节的鉴别:
• 粟粒型肺结核: 病灶小而密集,一般小于3mm 密度中等 病灶大小、分布、密度均匀
癌性结节的典型表现:
• 外形不规则,多呈分叶状 • 边缘毛糙有短毛刺 • 不规则厚壁空洞 • 胸膜牵拉征
肺癌
分叶状边缘
肿瘤
肺
空洞
癌
空
洞
肺
癌
淋 淋巴结转移
巴
结
转
肿瘤
移
毛刷征
霉菌球
霉菌感染
4天后复查
肿
94.6.3
块
逐
渐
增
大
94.9.6
95.3.2
洞壁厚薄不一
癌性空洞
周围型肺癌
兔耳征
结核球与外围型肺癌的鉴别
部位
边缘 空洞 钙化 卫星灶
肺结核与肺癌空洞CT鉴别诊断

20 5 () 0 — 1 06.73: 6 5 0 5
5 Ta cn L n z ld te t n o r m— o i v n e t n : er — s i iC. i e o i r a me tf rg a p st e if e i s r to i o a
1 ・ 6
・
中 国现 代 医 药 杂志 2 1 0 0年 4月第 1 第 4期 MMJ ,A t2 1,V l1,N . 2卷 C p 0 0 o 2 o 4
e t :a r to p ci e su y e h s zn h mp ra c f u o d- n s er s e tv t d mp a i i g t e i o tn e o la
igd s.A t irbC e oh r 0 35 () 7 - 7 n oe ni co h m te, 0 ,14: 1 9 5 J m 2 9
c asn G.ee pa i n tete t n e iu ne t J An — o o 8 S h io T io lnni h rame t fsro sifcin t
9
Hale Waihona Puke C meJ rnrp l oayp amaoiec n zl JA t o EJ. t um nr hr ckn t s l eoi 】 n- I a i o i f d[. i c gnsC e ohr 0 2 65: 7- 4 0 mi mbA e t h m te, 0 , () 4 5 1 8 2 4 1
o it n u o i.r aeMe , 0 ,37: 2 — 5 3 ca d p e m na i C r d2 5 ( 1 9 1 3 e C t 0 3 )5
肺癌的鉴别诊断

肺癌的鉴别诊断典型的肺癌容易识别,但在有些病例,肺癌易与以下疾病混淆:1.肺结核肺结核尤其是肺结核瘤(球)应与周围型肺癌相鉴别。
肺结核瘤(球)较多见于青年病人,病程较长,少见痰带血,痰中发现结核菌。
影像学上多呈圆形,见于上叶尖或后段,体积较小,不超过5cm直径,边界光滑,密度不匀可见钙化。
结核瘤(球)的周围常有散在的结核病灶称为卫星灶。
周围型肺癌多见于40岁以上病人,痰带血较多见,痰中癌细胞阳性者达40%~50%。
X线胸片肿瘤常呈分叶状,边缘不整齐,有小毛刺影及胸膜皱缩,生长较快。
在一些慢性肺结核病例,可在肺结核基础上发生肺癌,必须进一步做痰液细胞学和支气管镜检查,必要时施行剖胸探查术。
2.肺部感染肺部感染有时难与肺癌阻塞支气管引起的阻塞性肺炎相鉴别。
但如肺炎多次发作在同一部位,则应提高警惕,应高度怀疑有肿瘤堵塞所致,应取病人痰液做细胞学检查和进行纤维光导文气管统检查,在有些病例,肺部炎症部分吸收,剩余炎症被纤维组织包裹形成结节或炎性假瘤时,很难与周围型肺癌鉴别,对可疑病例应施行剖胸探查术。
3.肺部良性肿瘤肺部良性肿瘤:如结构瘤、软骨瘤、纤维瘤等都较少见,但都须与周围型肺癌相鉴别,良性肿瘤病程较长,临床上大多无症状,X线摄片上常呈圆形块影,边缘整齐,没有毛刺,也不呈分叶状。
支气管腺瘤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肿瘤,常发生在年轻妇女,因此临床上常有肺部感染和咯血等症状,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常能作出诊断。
4.纵隔恶性淋巴瘤(淋巴肉瘤及霍奇金病)临床上常有咳嗽、发热等症状,影像学显示纵隔影增宽,且呈分叶状,有时难以与中央型肺癌相鉴别。
如果有锁骨上或腋窝下淋巴结肿大,应作活检明确诊断。
淋巴肉瘤对放射治疗特别敏感,对可疑病例可试用小剂量放射治疗,可使肿块明显缩小。
这种试验性治疗有助于淋巴肉瘤诊断。
肺癌与肺结核的鉴别诊断

肺癌与肺结核的鉴别诊断
黄文礼
【期刊名称】《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1982(0)S1
【摘要】肺癌是肺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命的常见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
肺结核是一常见病,两者在发病、临床症状、x线表现等均有相似之处,临床上较难鉴别,尤以早期肺癌,国内外报道误诊率高达45~51.4%。
作者以多年的临床经验结合国内外资料,阐述肺癌与各型肺结核的临床特点。
【总页数】2页(P89-90)
【关键词】肺癌;肺部;肺肿瘤;肺结核;传尸痨;呼吸道感染;肺门增大;阻塞性肺炎;鉴别诊断
【作者】黄文礼
【作者单位】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肺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多层螺旋CT鉴别诊断肺结核空洞与肺癌空洞的价值分析 [J], 李发洲;李本美;张方园;郑海平;王广平
2.研究多层螺旋CT鉴别诊断肺结核空洞与肺癌空洞的临床价值 [J], 钟盼男
3.CT在肺结核与肺结核合并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J], 罗志东;孙玮;张燕
4.肺结核与肺癌空洞采用多层螺旋CT鉴别诊断的效果及对患者心理的影响 [J], 李涛;李志伟;孙洪强
5.肺结核、肺结核并肺癌的CT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分析 [J], 李迎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肺结核空洞与肺癌空洞:
✓ 肺结核渗出性病变若未能早期发现及治疗,病变恶化进 展干酪坏死、溶解液化,随引流支气管排出形成空洞, 有薄壁、干酪、纤维空洞,空洞周围或多或少的有病灶 扩散,痰中可排出大量结核杆菌。空洞大多位于两肺上 叶尖后段或下叶背段,空洞形态各异,大小不一,一般 不超过叶间隙界限。
肺结核与肺癌的鉴别诊断
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杜绍华
引言
❖
肺结核与肺癌同是呼吸系统疾病,就病因和
治疗预后而言二者完全不同。但由于肺结核与肺
癌在临床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尽管医师及患者都
作了很大努力,在实际工作中还是难免的误诊误
治。当肺结核与肺癌有下面几种情况时易发生误
诊。
1、肺结核球与周围型肺癌:
左右。 ❖ 鳞状上皮癌相关抗原(SCCAg):参考值<2.5ug/ml,对
鳞癌的阳性率在46.5%。 ❖ 糖类抗原242(CA242):参考值12u/ml,对肺腺癌的阳性
率为76%,对肺鳞癌阳性率只有9%。 ❖ 癌胚抗原(CEA):参考值为0—15mg/L,正确诊断率在
80%左右。
❖ 组织多肽抗原(TPA)正常参考值:血清 <1.0ug/L,恶性肿瘤TPA阳性率为50%96%;非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PA阳性率 为14%-35%。
⑦ 胸腔镜检查
顽固性胸腔积液诊断困难时,可做胸腔镜检查,进行胸 膜活检以明确组织学诊断。
谢 谢!
谢谢观赏!
CT扫描病灶内有钙化者多考虑良性,CT值>160Hu,局 部有脂肪成分或囊肿者为错构瘤。 周围型肺癌,形态如土豆,或桑椹样,直径>4cm,边缘有毛 剌、分叶、可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周围无子灶。
2、成人原发型肺结核或肺门 淋巴结核与中心型肺癌:
➢ 在X线表现上二种病相同点是肺门阴影增大,浓密或 肺门块影,肺内可有原发灶或无,临床上均可出现发 热、咳嗽、痰血、乏力症
(2)肺结核与肺癌并存的诊断:
肺结核与肺癌并存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错综 复杂,早期诊断较困难,只有依靠病史、临床表现、 X线及CT扫描所见,实验室检查和纤维镜等检查综合 分析,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具体诊断要点可从以 下考虑。
① 临床表现 ② X线特征 ③ 痰液及胸水检查 ④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⑤ 经胸壁肺穿刺或CT引导下肺活检 ⑥ 胸腔镜检查
7、肺结核肺不张与癌性肺不张:
▪ 肺不张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胸肺部疾病的并 发症。由肺结核而并发的肺不张,常伴有低热、盗汗、 咳嗽、胸闷、气短等症状。胸部X线检查,后前位及侧 位片显示病变部位肺体积缩小按肺段、肺叶分布的密度 增高的条片状,或类似三角形状,尖端指向肺门方向的 影像,肺结核引发肺不张,周围可见浸润、干酪、空洞 及结节状阴影,常有胸膜增厚。
▪ 中心型肺癌患者,由于肿瘤原发于支气管内,肿瘤生 长堵塞或压迫支气管,引发肺不张或肺萎缩。年龄在 40岁以上者合并肺不张,首先应排除肺癌所致,特别 是右上肺不张的肺裂呈横“S”形时,往往是肺癌的特 征,应做纤支镜检查、肺CT扫描。
8、 肺结核与肺癌并存:
近几年来,肺结核的发病率(包括老年人)仍 然居高,同时肺癌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二病 并存机会增多,因此,肺结核与肺癌之间的关 系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 由于肺癌患病率的逐渐升高,青壮年人肺癌病例时有 发生,因此,近年来临床上常遇到成人原发型肺结核 与中心型肺癌的相互误诊。
3、粟粒型肺结核与细支气管 肺泡癌:
➢ 二者在X线胸片上均表现为双肺野弥漫性粟粒状、阴 影
➢ 有粟时粒容型易肺混结淆核。以双肺上、中肺野分布较密,下野较疏 少,典型者为“三均征”。
➢ 患者发病急骤,常伴有高热、寒战,全身不适,气促 等全身中毒症状与肺部症状,体检肺部无明显体征, 痰检抗酸杆菌阳性率不高。
4、 浸润型肺结核与癌浸润:
❖ 浸润型肺结核在X线表现上多为上肺部密 度不均的絮片状或小结节状阴影,容易与 有些肺癌浸润性生长,或阻塞小支气管合 并感染,亦可表现为边缘模糊不清的小片 状阴影(局限性阻塞性肺炎)或小结节病 灶,在影像学表现方面易混淆,应提高警 惕,加以鉴别,如追踪复查,检验痰菌、 痰查脱落细胞、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等。
❖ 有相当一部分肺结核球与周围型肺癌病人无临床症状, 即使少数病人有咳嗽、痰血等症状,也难以鉴别。
X线表现二者均可为肺外圆弧立球型阴影,形态也相 似,因此在临床上是一种比较常见而鉴别比较困难的 类型。
只有抗酸杆菌和癌细胞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部分病人可通过X线胸片、CT片作分析判断: 结核球大小多在3cm,边缘多数规整,周围常有子灶,
✓ 肺癌空洞,多见于鳞癌,其X线特点无明显的好发部 位。癌性空洞多为厚壁,洞壁厚薄不均,内缘凹凸不 平,常可见壁上结节凸向腔内。癌性空洞多位于肿块 中央或外侧,不同于结核空洞近肺门方向(向心性) 脱腔,癌性空洞外缘成分叶状,并可见细毛刺。
6、 肺结核与肺转移性肿瘤:,为多发性结核球,与肺转移性 肿瘤X线胸片棉花团样块影极其相似,亦易导 致相互误诊。应该结合病史作多部位多器官检 查,加以鉴别,及早发现原发肿瘤的部位。
二病并存,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在50岁以上较多。二病并 存以同一肺叶多见(68/91)占74.7%,对侧肺者少见(9/91) 占9.9% 。91例肺癌合并肺结核病例中,60例肺癌发生在非 活动性肺结核(65.9%),31例发生在活动性肺结核 (34.1%0)
病理类型:鳞癌33例(36.3%),腺癌21例(23%,其中肺 泡癌1例),鳞腺癌6例(6.6%),小细胞癌8例(8.8%), 未定型23例(25.3%);其中周围型60例(65.9%),中心 型31例(34.1%)
B、单侧肺野内出现直径大于3厘米的块影或球形阴影, 典型者边缘见毛刺或脐状凹陷及分叶状改变。 C、除肺野结核病灶外,出现不规则偏心性厚壁空洞, 内壁不规则或壁性结节,痰菌反复检查为阴性。
③ 痰液及胸水检查
当临床疑似肺结核并发肺癌的患者,应进行痰查抗酸菌 及癌细胞检查,痰送检应大于3次以上,连续送检3次标 本,可提高阳性。胸水脱落细胞检查阳性率一般可达 50% 。如果胸水出现大量间皮细胞,应警惕肿瘤可能。
(1)发病率及相关情况:据肺结核尸
检资料统计,肺结核和肺癌并存率在 0.44—0.75%之间。
肺癌合并肺结核占1.8%—3.8% 。一般临床资料,肺结核合并 肺癌的发病率为2%—8% 。北京胸部肿瘤结核病院内科于 1965—1990年共收治1019名肺癌患者,其中肺癌和肺结核并 存64例,占6% 。加上该院胸外科报道的27例,共计91例
肿瘤标记物的检测,存在特异性 不强,敏感性不高,临床上可应用多 量分析的方法,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⑤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对肺不张,阻塞性肺炎、支气管结核、弥漫性阴影的肺 结核、肿块等病例,经纤维支气管镜刷检或活检常可确 诊。
⑥ 经胸壁肺穿刺或CT引导下肺活检
适应于肺野弧立结节或肿块可疑外周型肺癌患者。
胸水癌胚抗原(CEA)检测:CEA是一种多糖蛋白复 合物,是胚胎发育中产生的抗原之一,对于恶性肿瘤 患者,CEA是一个广谱肿瘤标志物。恶性胸水中CEA 明显增高,CEA正常值为0—15mg/L,胸水 CEA>20ug/L时特异性可达75%,正确诊断率80% 。
④肿瘤标志物的检测:
❖ 铁蛋白(Ft):参考值男20—280ug/ml;女12—145ug/ml。 ❖ 糖类抗原(CA125):参考值<35u/ml,对肺癌阳性率在40%
① 临床表现
❖ A、无特殊原因的刺激性呛咳:长期痰中带血或 咯血;局限性顽固性的胸痛,尤以夜间疼痛为甚。
❖ B、抗结核药物治疗期间出现血性胸水,抽胸水后增 长较快者。
❖ C、抗结核化疗两个月以上,病灶未见吸收,反而扩 散增多,痰菌仍阳性,年龄在45岁以上,吸烟指数大 于400者。
② X线特征
A、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肺门影增大,纵隔影增宽, 肺叶或全肺不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