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肺结核与肺部炎症、肺癌的影像学鉴别讲解

合集下载

肺癌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肺癌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监测肿瘤复发及转移
02
定期影像检查可以监测肿瘤复发及转移情况,一旦发现异常,
可以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评估治疗效果
03
影像检查可以对比治疗前后的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效果,为后
续治疗提供参考。
放疗、化疗等辅助治疗效果评估
放疗靶区勾画
01
影像检查可以辅助放疗靶区的勾画,提高放疗的准确
PET-CT在肺癌中的应用
主要用于肺癌的临床分期、治疗方案制定以及疗效评估等方 面。
03
肺癌影像特征分析
肺部肿块影像特征
01
肿块形态
多呈不规则形或分叶状,边缘 毛糙,可有短细毛刺。
02
肿块密度
密度多不均匀,内部可出现偏 心性空洞,壁厚薄不均,内壁
凹凸不平。
03
肿块周围改变
肿块周围有时可见血管集束征 、胸膜凹陷征等继发性改变。
评估手术可行性及风险
影像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肺功能、心脏功能等,判断手术可行性及风险,有助于医生制 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
辅助术前定位
对于较小的肺结节或肿瘤,影像检查可以辅助术前定位,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术后随访及复发监测
术后恢复情况评估
01
通过影像检查可以观察术后肺部恢复情况,如肺部炎症、积液
MRI检查
肺部MRI
对于肺部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有重 要价值,尤其对于纵隔淋巴结肿大与 血管关系的判断更为准确。
功能MRI
如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灌注加权 成像(PWI)等,可提供肿瘤代谢、 血流灌注等信息,有助于肺癌的早期 诊断和疗效评估。
PET-CT检查
PET-CT融合图像
将PET的功能代谢信息与CT的解剖结构信息融合在一起,可 更准确地判断肺部病变的良恶性以及有无远处转移。

双肺多发大小不等结节病变--继发型肺结核

双肺多发大小不等结节病变--继发型肺结核

病史:患者,男,40岁,因“咳嗽、咳痰4月余,发热1周”入院。

既往:糖尿病病史10年。

查体:体温37.3℃。

男性肿瘤标志物:NSE 24.6(0-16ng/ml)。

痰培养结核杆菌(-)、真菌(-)。

支气管镜病理【左肺上叶尖段】:送检组织为坏死、出血及少许游离支气管粘膜上皮。

如图1-6(1-3CT纵膈窗轴位、4-6CT肺窗轴位)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基础解剖影像: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7-9所示为正常人纵膈窗增强静脉期轴位,显示纵膈内强化血管影、气管、支气管、食管、胸腺、肋骨、肌肉影,可见主动脉弓(黄色箭头)、上腔静脉(蓝色箭头)、肺动脉主干(绿色箭头)、升主动脉(棕色箭头)、左心室(白色箭头)。

图10-12所示为正常人肺窗轴位,显示双肺支气管、血管、叶间裂胸膜影。

右肺上叶分为前段、尖段、后段,清晰显示支气管分叉走行(蓝色箭头)。

右肺中叶分为内侧段和外侧段,清晰显示支气管分叉走行(黄色箭头)。

双侧斜裂胸膜区分下叶与上中叶,部分层面无肺纹理(棕色箭头)。

影像诊断:如图1-6所示。

影像描述:胸廓对称,纵膈、气管居中,双肺可见多发大小不等结节影(棕色箭头),密度不均。

左肺上叶尖后段见大片状高密度影(黄色箭头),边界欠清,可见厚壁空洞,内壁光滑,可见壁结节影,病灶边缘见多发虫蚀样小空洞。

影像诊断:双肺多发结节影,左肺上叶厚壁空洞,考虑双肺继发性肺结核可能。

支气管肺段:右肺分为上、中、下三个叶。

上叶分为尖段、前段、后段;中叶分为内侧段、外侧段;下叶分为背段、前基底段、后基底段、内基底段、外基底段。

左肺分为上下两个叶。

上叶分为尖后段、前段、上舌段、下舌段;下叶分为背段、前基底段、后基底段、内基底段、外基底段。

空洞:空洞为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经引流支气管排除后形成。

空洞壁可为坏死组织、肉芽组织、纤维组织或肿瘤组织,多见于结核、肺癌、肺脓肿、真菌等。

分为薄壁空洞,壁厚小于3mm;厚壁空洞,壁厚大于3mm。

肺结核影像学表现-PPT

肺结核影像学表现-PPT
Ⅲ型,继发型肺结核 干酪性肺炎 好发于右肺上叶。 大片致密阴影中见到多数不规则的
虫蚀状透光区。
2024年10月27日星期日
53
2024年10月27日星期日
干酪性肺炎
正位胸片
病变集中在 右肺上叶 致密阴影中 有无壁空洞
54
病变位于左肺 下叶的外后段
致密阴影中有 无壁空洞
其内有钙化点
邻近胸膜有炎 症反应性增厚
2024年10月27日星期日
干酪性肺炎
CT 纵隔窗
55
肺结核
【X线表现】
Ⅲ型,继发型肺结核 干酪性肺炎 好发于右肺上叶。 大片致密阴影中见到多数不规则的
虫蚀状透光区。 常伴有同侧或对侧支气管播散。
2024年10月27日星期日
56
2024年10月27日星期日
干酪性肺炎
正位胸片
病变集中在 右肺上叶 经支气管向 左肺播散
【病理改变】 ❄肺结核基本病理改变是渗出、增殖 和纤维化。
2024年10月27日星期日
7
基本病理变化
渗出性病变
•充血、水肿 •中性粒、淋巴、单核浸润 •纤维蛋白渗出
•早期 •病灶恶化 •浆膜腔病变
【病理改变】
❄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是结核病的 病理特征。
结核结节为特征
凝固性坏死
病变相对静止
细菌量多毒力强 变态反应剧烈
75
肺结核
【X线表现】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上野有肺不张,内见空洞。 周围较广泛性纤维化,致使纵隔移 位、肺门上提以及有垂柳状纹理。 可见支气管播散灶以及代偿性肺气 肿、胸膜肥厚等改变。
2024年10月27日星期日
76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正位胸片
支气管播散灶 代偿性肺气肿 左侧胸膜肥厚

医学影像学课件肺部恶性肿瘤影像表现

医学影像学课件肺部恶性肿瘤影像表现
2、较大支气 管受累(间接) 肿瘤向心蔓延可阻塞支气管,继发肺炎、肺不张、脓肿等。
3、胸膜受累征象:胸膜凹陷征(彗星征、兔耳征、星芒征) 胸膜增厚
4、胸部转移征象:同中央型肺癌;
分叶征
短毛刺
长毛刺
长毛刺
小泡征
癌性空洞空洞
断层片显示:
空洞 壁结节
兔耳征
肺上沟瘤
肿瘤引起右肺 门淋巴结转移
图36-肺小腺癌
病灶内密度不均匀, 可见小结节堆聚
图37-肺小腺癌
病灶远端可见胸膜 凹陷征
特殊类型肺癌(了解)
1、细支气管肺泡癌:
孤立肿块型
肺炎型
弥漫型
2、肺上沟癌:典型X-ray表现为肺尖部肿块,边缘有分

叶,有肋骨或椎体破坏。
图40-肺泡细胞癌
肺泡细胞癌(alveolar Cell Ca.)-两肺弥漫分 布,为广泛型
淋巴结转移
(3)临近器官恶性肿瘤的直接侵犯
1、侵蚀------边缘/软组织模糊 2、淋巴转移----肺门淋巴结肿大 3、血行转移----肋骨破坏
鉴别诊断
一、中央型肺癌与肺结核与浸润性炎症
鉴别类型
支气管改变 肺叶或肺段阴影
肺门区肿块
中央型肺癌
狭窄或阻塞 均匀,多

肺结核与浸润性炎 症
狭窄少
错构瘤(hamartoma)
肺癌局限于支气管腔内或壁内或向管外发展,病灶在 2cm以内,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者属早期中央型肺癌。 胸片可无任何征象,也可表现为肺叶阻塞性炎症或不张。
诊断标准: 外周型: 最大直径≤2cm 中央型: 病变未超过支气管壁、叶支气管开口,无 局部及远处转移
转移性肺癌
1、临床表现
(1)绝大多数病人以原发癌的表现为主

6 肺结核的的影像诊断策略

6 肺结核的的影像诊断策略

2、干酪为主型
(1)结核球
结核球是浸润性肺结核的
一种表现,是干酪性病灶被 纤维包绕所致,大多数直径 2~4cm,少数可大于4cm。
上叶尖后段或下叶背 段
单发多见,多呈圆形,
边缘光滑,密度较高 影常见“卫星灶”
*卫星灶:周围常有散在的 纤维增殖性病灶
结核球
•CT表现:为圆形,类圆形 阴影,边缘清楚。 •当病灶边缘模糊时提示有 活动或馈破的可能。 •部分边缘可呈分叶状、毛 刺征,胸膜凹陷征也不少见。 •大多数阴影密度不均并可 见钙化,或呈小片较低密度。 •卫星灶较多见。
“三多”
病灶融合可呈肺段或肺叶阴影。 肺结核是慢性病,浸润性病变和 纤维化并存,故而它的特点是常 伴有肺容积的缩小和支扩。
鉴别诊断
Difference
肺真菌病、支气管肺炎、细菌性肺炎, 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肺癌,转移
瘤。
肺真菌病诱因
人类生活的显著变革创造了真菌感染的机会
老龄化 广谱抗生素 免疫抑制剂(包括抗肿瘤
X线和CT表现:肺门淋巴结肿大形成 单侧肺门肿块。
纵隔淋巴结肿大多发生于气管旁和气 管隆突下等区域。可见淋巴结钙化。 CT能够发现较小的淋巴结及准确定 位。CT增强检查淋巴结可均匀强化, 淋巴结干酪坏死不强化或边缘强化。
(二)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包括急性和亚 急性、慢性血行播散性
肺结核。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又称急性粟粒型肺结核,为
大量结核菌短期内进入血循环内 所致。亚急性、慢性血行播
散性肺结核为少量的结核菌在较 长时间内多次侵入血循环
引起。
急性血形播散性肺结核
三均匀: 大小 密度 分布
(二)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表现与鉴别诊断

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表现与鉴别诊断
【摘要】 目的 探讨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 CT表现特点以及鉴别诊断方法,以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方法 选 择 2010年 2月至 2016年 12月诊断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 84例,患者均给予 GE64排螺旋 CT检查,分析 CT表现特 点,并与同期单纯性肺结核患者 90例对照分析,比较 2组患者肺部 CT表现特点。结果 肺结核合并肺癌组中病变发 生在同侧肺叶 16例,同侧不同肺叶 37例,不同侧肺叶 31例。中心型肺癌表现 38例,周围型肺癌表现 46例。 <3cm 肺癌诊断 23例,初次疑诊肺癌 12例,漏诊 11例。≥3cm肺癌 61例,漏诊 3例。以胸腔积液为首发诊断 9例,漏诊 2 例,纵膈型肺结核 3例,初次诊断正确率 0例。肺结核伴有肺癌患者中以肺部不规则肿块影,伴有分叶征、毛刺征、棘 状突起较为常见。胸膜凹 陷 征、空 泡 征 不 典 型。 斑 片 状 渗 出 影、小 结 节 影、空 洞 影 发 病 率 低 于 单 纯 肺 结 核 组 (P< 0.05)。结论 单纯肺结核 CT影像学表现以新旧病灶不一,病灶分布不均、形态多样为主要特点;肺结核合并肺癌患 者 CT影像学特点为在陈旧性肺结核影像学表现背景下,出现肺癌的占位性特征,或者二者典型表现同时合并存在。 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临床发病率不少见,动态分析其肺部 CT表现有助于其早期诊断。
河北医药 2018年 9月 第 40卷 第 17期 HebeiMedicalJournal,2018,Vol40SeptNo17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8.17.005
肺结核合并肺癌的 CT表现与鉴别诊断
2581
·论著·
王超 蔡振颖 朱亮 李永浩 赵擎 张翠
【Abstract】 Objective ToinvestigatethecharacteristicsofCTanddifferentialdiagnosismethodinpatientswith pulmonarytuberculosiscomplicatedbylungcancerinordertoimprovetheaccuracyofclinicaldiagnosis.Methods Atotalof 84patientswithpulmonarytuberculosiscomplicatedbylungcancerwhowerediagnosedandtreatedinourhospitalfrom February2010toDecember2016wereenrolledinthestudy(tuberculosis+lungcancergroup),whowereexaminedby64 slicespiralCTscanner.ThecharacteristicsofCTwereanalyzedandcomparedwiththoseof90patientswithsimplepulmonary tuberculosis(controlgroup).Results Intuberculosis+lungcancergroup,16patientshadlesionsinthesamelobeofthe samesideofthelung,37patientshadlesionsindifferentlobesofthesamelung,and31patientshadlesionsindifferentlungs. Centrallungcancerwasfoundin38patients,while46patientshadperipherallungcancerlesions.Twentythreepatientswere diagnosedwithlunglesions<3cminsize,12patientsweresuspectedofhavinglungcancerduringpreliminaryevaluation,and 11casesoflungcancerwerenotidentified(misseddiagnoses).Moreover61patientswerediagnosedwithlunglesions≥3cm insizes,inwhom,3casesweremissedatthepreliminarydiagnosisand3caseshadmisseddiagnoses.Ninecaseswereinitially diagnosedaspleuraleffusionand2casesweremisseddiagnosis.Threecaseswerediagnosedasmediastinaltuberculosis,and nocaseswerecorrectlydiagnosedatthefirstdiagnosis.CTfindingsinwithpulmonarytuberculosiscomplicatedbylungcancer wereirregularshapedmassshadowsaccompaniedbylobulation,speculation,andspinousprocesses.Pleuralindentationand vacuolesignswerenottypicalfindings.Theincidenceratesofpatchyexudativeshadows,smallnodularshadows,orhollow shadowsintuberculosis+lungcancergroupweresignificantlylowerthanthosein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 CT imageinpatientswithsimpletuberculosisshowsthemainfeaturesofadistinctandvariablemorphologicappearancethatare differentbetweentheoldandnew lesions,andareunevenlydistributedthroughoutthelungs.CTimageinpatientswith pulmonarytuberculosiscomplicatedbylungcancershowsthemainfeaturesofspaceoccupyinglungcancerlesionsvisibleona backgroundofoldtuberculosisimaging,thecoexistenceoftypicalpresentationsofbothlungcancerandtuberculosis.The clinicalincidencerateoftuberculosiscomplicatedbylungcancerishigher,anddynamicanalysisoflungCTfindingsinhelpful fortheearlydiagnosis.

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右侧结核性胸膜炎
结核性胸膜炎(包裹)
结核性脓气胸
(Ⅴ)肺外结核
指发生在肺脏以外其它脏器的结核性病变
指骨结核
胸椎结核骨破坏并冷脓肿形成
脊柱多发结核灶
CONTENT
✓ 肺结核基本病变及各型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 ✓ 肺结核“三多”与“三少”特征 ✓ 不典型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
肺结核的CT表现特点
各型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
✓ 原发型肺结核(Ⅰ):包括原发综合征和胸内淋巴结结核两个 亚型
✓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包括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亚 急性和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 继发性肺结核(Ⅲ):包括渗出浸润为主型、干酪为主型和 空洞为主型
✓ 结核性胸膜炎(Ⅳ) :包括结核性干性、渗出性和脓胸 ✓ 其他肺外结核(Ⅴ)
左肺上叶干酪性病变
干酪性肺炎
左肺上叶结核球
空洞为主型
✓ 以纤维厚壁空洞、广泛的纤维性变及支气管播散灶 组成病变的主体
✓ 肺门常上提,肺纹理呈“垂柳状”,可合并支气管 扩张;未被病变累及的肺野呈代偿性肺气肿表现
✓ 多见胸膜增厚
左肺上叶结核性厚壁空洞
(Ⅳ)结核性胸膜炎
结核性胸膜炎多见于儿童与青少年,可为原发性 和继发性,胸膜炎可与肺结核同时出现,也可单独发 生而肺内未见病灶,其因多为邻近胸膜的肺内结核病 灶直接蔓延,也可为结核菌体蛋白引起的过敏反应
✓ X线表现为密度稍高的小结节或斑点样致密影,边缘清晰, 典型者呈“梅花瓣”状排列,为腺泡状结核性增殖性病变, 多数结节可融合在一起,形成斑片状边缘清晰的影像,大 小多为0.5~1cm
右肺上叶增殖性病变
干酪性病变
✓ 渗出或增殖性病灶如迅速发展或相互融合而形成肺段或肺 叶分布的干酪性病变,若发生液化则形成空洞,并沿支气 管播散

肺结核及常见肺部合并症的影像学分析

肺结核及常见肺部合并症的影像学分析

肺结核及常见肺部合并症的影像学分析肺结核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常见并发症,多见于慢性期,包括肺气肿(肺过度充气、局限性肺气肿、代偿性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肺大泡、支气管扩张等。

当病变的肺组织受病菌侵袭遭到破坏、纤维化、钙化、肺大泡形成时,引起代偿性肺气肿。

表现为肺组织透亮度增加,可为广泛性、限局性、叶段性。

当继发肺泡壁破裂时,则融合成肺大泡。

当局灶性病变反复进展,被纤维组织机化后,支气管壁正常组织结构破坏,弹性消失,则形成局限性支气管扩张症。

肺结核是支气管扩张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影像学上CT诊断特异性高,表现为支气管囊状或柱状扩大、扩张,管壁增厚。

总之,肺结核合并COPD会出现斑片影、索条影、结节样、粟粒样、空洞等影像学表现。

COPD常常掩盖肺结核的临床表现,使其缺乏特征性。

带有合并症的肺结核大部分影像学表现复杂,准确分析鉴别肺结核及肺部合并症的影像学表现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肺部感染:肺结核患者身体抵抗力低下、肺结核空洞(尤其纤维空洞)、胸膜肥厚、结核纤维病变引起支气管扩张、肺不张及支气管结核致气道阻塞,是造成肺结核继发感染的病理基础。

肺结核病人肺部感染病原体可为非细菌性(支原体、病毒、过敏)、细菌性和真菌性及多重感染。

革兰阴性杆菌是肺结核合并细菌性肺炎患者最常见的病原菌。

平片影像表现肺野内斑片、斑点、块状阴影,亦可有空洞表现;CT扫描,渗出(小叶性、大叶性、段性渗出)、增殖(腺泡增殖性、腺泡结节性)、纤维病变、空洞及干酪性病灶可共存,这些感染常常与肺结核混合存在,在影像学上表现相近或一致,不容易区分甚至不能分辨。

肺不张:肺不张不是一个独立疾病,而是某些胸部疾病合并症,肺结核合并肺不张的比例并不高。

肺结核支气管淋巴结核或支气管内膜结核,是肺不张原因之一。

肺不张可发生在一侧肺、一肺叶或一肺段,早期大部分是可逆的,治疗及时肺可以复张;若持续时间较久,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广泛的纤维化,肺体积缩小,形成肺萎陷则呈不可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继发性肺结核与肺部炎症、肺癌的影像学鉴别继发性肺结核包括浸润性肺结核、纤维空洞结核和干酪性肺炎。

而浸润性肺结核是继发性肺结核中的一个主要类型, 在肺部可以表现为浸润渗出性病变、不同程度的干酪性病变、也可形成空洞。

此外, 结核球也属于此范畴。

由于此型肺结核包括范围较广, 在临床最为常见, 因此肺结核的特异性浸润渗出性病变与非特异性炎症的鉴别, 结核球或球形干酪团块与周围型肺癌的鉴别, 以及部分肺结核空洞与肺癌空洞的鉴别等, 一直是肺结核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最为常见的问题。

(一、继发性肺结核影像表现1、多种性状病灶影共存:综合文献所述, 肺结核的各种基本病变都可以在浸润型肺结核中出现。

其原因:①结核病患者除急性渗出性肺结核或干酪性肺炎因有明显的症状而就诊外, 很少于早期阶段得以发现。

②在病变的发展过程中, 不论是进展或好转都是从一种病变逐渐移行到另一种病变。

因此, 使一个病灶可以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理改变。

浸润型肺结核病程复杂, 好转和进展交叉进行, 一个病灶可以好转后又恶化, 当老的病灶好转时新的病灶又可出现。

因此在病理上同时可见渗出、增殖、干酪、空洞或纤维化等多种改变, 一般以 2种或 2种以上改变共存为特点。

在 X 线影像上主要表现为斑片状、多发小片状和大片状阴影, 多发结节状影或单发球形影, 往往伴有空洞及支气管播散性病灶等, 即多种性状病灶影像共存为特点, 且往往以某种性质病灶影像为主。

此外, 在病变位臵上大多局限于一侧或两侧肺尖和锁骨下区(上叶尖后段及两肺下叶尖段。

2、融解、空洞征像:干酪性坏死灶的融解液化或经支气管排出后空洞形成, 也是浸润型肺结核中的常见征像。

一般认为在大片状密度浓密的阴影中, 若能见到多个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的局限低密度区或无壁空洞时,便可作出浸润型肺结核的诊断。

空洞是肺结核病变的一种常见表现。

尽管可分为多种类型,但在影像上主要表现为:①急性或亚急性常呈厚壁,内缘不规则,形态不整。

慢性期则洞壁变薄,内壁光整,或演变为纤维硬壁空洞。

②一般无明显液平。

③多数病例空洞附近有散在的卫星病灶。

④与空洞相邻的胸膜常有粘连或增厚等。

3、“腺泡”影 (玫瑰花结影 :支气管播散灶亦是肺结核的另一特点, 它可出现在空洞出现之前或之后。

在 X 线影像上主要表现为散在腺泡影或点彩样阴影。

腺泡为直径约 7MM 的肺实质单位, 由终末细支气管及其所属的肺组织构成。

当腺泡内的空气为液体或组织取代时,则显示为边缘比较清晰, 略不规则的小结节影。

通常认为腺泡影在支气管播散性结核中可以见到, 但在大部分肺泡性疾病中见不到的时候为多。

其原因被认为是引起肺泡实变介质的粘性不同有关。

肺炎球菌所致的炎性水肿、粘性低,容易通过肺泡间孔播散。

反之,结核菌所致的水肿,由于粘性高而不易发生肺泡间孔之间的播散。

此外, 又认为腺泡完全实变时 X 线上呈玫瑰花结形状, 而腺泡不完全实变并弥漫分布时,则在 X 线上产生点彩样阴影。

但在 CT 影像上通常将这种支气管播散性病灶称之为小叶中心性阴影。

引起腺泡影的疾病有细菌及病毒性肺炎,支气管播散性肺结核、肺水肿、吸人性肺炎、肺泡内蛋白沉积症等, 肺泡细胞癌偶尔也可呈腺泡病变类型 X 线表现。

但在浸润型肺结核中,渗出性改变和增殖性改变均同时存在,尤其是在急性进展阶段,其中的增殖性病变, 常常呈肺腺泡性排列,从而形成玫瑰花结状,边缘略清,密度稍高,较长时间内改变甚微, 因此,我们可借助于此特征与其它炎症或其它肺部疾病鉴别。

4、具有卫星病灶的结节或球形影结核球(又称结核瘤是指纤维包裹的干酪病灶直径在 2.0cm 以上者。

其形成:①是由干酪性病灶的局限, 纤维化而形成。

②数个结核性肉芽组织干酪样坏死, 并相互融合而成。

③由阻塞性空洞充满干酪物质而形成。

结核球属于浸润型肺结核范畴, 其影像表现:呈圆形或椭圆形, 边缘多光滑, 无分叶或有浅分叶, 病灶内部有时可见小点状钙化之高密度影, 或可见局限性融解空洞, 周围肺野有时可见小斑点或小片状卫星病灶及病灶周围炎, 部分可伴有胸膜凹陷征等。

值得注意是部分结核球的表现与肺癌之表现极其相似, 有时病灶周围缺少卫星病灶和病灶周围炎等。

(二、继发性肺结核的鉴别诊断众所周知肺部病变的影像表现是肺部病灶大体解剖的形态表现。

虽然不同病变大体解剖形态的影像表现有时非常相似, 其影像学鉴别诊断极其困难, 但正确理解不同病变的病理解剖学形态构成和把握病变的不同进展方式, 则是准确分析其影像特点的关键。

因此从病理解剖学角度分析理解其影像表现, 可谓是诊断肺结核病变以及鉴别其它病变的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1、浸润性肺结核与肺部非特异性炎症浸润性肺结核在病理上可以为渗出性病变、增殖性病变、干酪性病变、空洞性病变或纤维性病变等, 并随着病变的进展或好转趋势由一种病理状态向另一种病理状态转变, 且以 2种或 2种以上病理改变共存为特点。

因此在影像上可同时表现为斑点状, 小片状、结节状, 索条状影或大片状阴影,有时还可见有空洞等表现,即“多种病理性状阴影共存”为特点。

无论在传统 X 线影像上或是在 CT 影像上,我们多是立足于判断这种多种病理性状影像共存的特点来确定肺结核的诊断,同时也以此种影像特点来鉴别肺部的非特异性炎性病变。

肺部非特异性炎症的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肺泡内充满炎性细胞和渗出物,是肌体对急性炎症的反应。

在 X 线影像上主要表现为片状阴影, 边缘模糊, 与正常肺组织分界不清。

由于这种炎性病变病程多较短, 在病理上又多以渗出性病变为主, 故所构成的 X 线影像密度相对均一,略高密度的结节状阴影较少。

我们在临床上正是运用这种“病灶密度相对均一性” 的影像特点, 来确定此病变为肺部的非特异性炎性病变, 同时也是运用这一影像特点来与肺结核病变相鉴别。

尽管肺结核的早期阶段也表现为肺部非特异性炎症, 但由于肺结核与肺部非特异性炎症引起肺泡实变介质的粘性不同, 故在肺结核的片状阴影周边部常可见到散在的边缘较清的腺泡结节影,以及多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增殖性改变的腺泡影或玫瑰花结状改变等, 仍不同与一般的肺部非特异性炎症。

但值得注意是, 肺部非特异性炎性病变在经过抗炎治疗后处于部分吸收状态时, 病灶边缘部分可出现少许结节状或索条状阴影, 与肺结核的影像特点较为相似, 但结合肺部炎症典型的临床表现进行鉴别并不困难。

此外, 值得注意是在 X 线影像上表现为片状阴影,边缘不清或部分边缘,密度相对均一者,还应与肺癌相鉴别, 尤其是注意与表现为亚段性、段性或肺叶浸润性肺腺癌相鉴别, 应结合临床资料, 痰化验检查及白细胞升高与否等加以鉴别,必要时可在 CT 导向下经皮肺部病灶穿刺活检诊断。

干酪性肺炎在病理上为变质性炎症,即组织坏死较为彻底。

由于坏死组织蛋白凝固, 病理大体形态上呈浅黄色, 凝固均质状, 形似奶酪。

在 X 线影像上多表现为多发性、片状或大片状密度浓密的阴影,边缘不清。

此外,由于白细胞浸润和蛋白溶解酶活化等多种原因, 使干酪性肺炎的凝固状态又易于液化, 而在 X 线影像上可见局限性低密度区或无壁空洞, 若在大片状浓密的阴影中见到多个局限性低密度区或无壁空洞,则为干酪性肺炎的典型表现, 与肺部非特异性炎症的淡片状或片状阴影明显不同, 也不同于肺泡细胞癌的密度相对均一性改变。

2、肺结核球(球形干酪团块和周围型肺癌结核球为纤维包裹的干酪病灶,直径大于 2.0CM 时称之。

从结核球的病理构成和形成机理分析, 无论是局限干酪坏死灶纤维包裹或是空洞病灶其引流支气管阻塞充填而形成的结核球, 在影像上多表现为圆形或类圆阴影, 边缘多清楚, 大多数无分叶征象。

一般依据此病灶轮廓和边缘征象特点,可初步确立为此病灶为良性病变。

若传统病灶体层或 CT 影像发现病灶内部局限融解或空洞形成, 或者可见散在点状或小条状钙化的高密度阴影, 则结核球的诊断成立。

值得注意是局限干酪坏死灶纤维包裹而形成的结核球往往卫星病灶不明确, 而正处于进展状态的结核球多伴有病灶周围炎。

当多个干酪坏死灶融合纤维包裹而形成的结核球 (包括部分球形干酪团块 , 在影像上多表现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块状阴影, 其边缘往往呈波浪状, 有时也可构成较浅的分叶征象, 与肺癌的影像表现相似。

在影像分析时首先必须正确区分是波浪状边缘或是分叶状形态,继之利用 CT 密度分辨率高的优点,重点分析病灶内部征象特点和病灶周围改变而确定诊断。

此外, CT 增强扫描肺结核球的包膜线样强化或病灶边缘强化, 中心干酪病灶不强化, 或多灶融合的分隔状强化等, 可以认为是诊断肺结核球的特征性表现。

周围型肺癌是需与肺结核球鉴别的最常见病变。

据多数文献报道发生于周围肺野的肺癌组织类型约 88%为肺腺癌和肺鳞癌,即非小细胞肺癌。

病理研究结果证实肺鳞癌病灶通常以“充实性生长”生长方式进展扩大,而肺腺癌病灶通常以“浸润性生长”生长方式进展扩大。

“充实性生长” 是指癌灶边缘的癌细胞通过肺泡间孔氏孔侵入相邻的肺泡, 以及通过呼吸性支气管和 Lambert 管扩展至相邻的肺小叶, 癌灶呈实体的巢状排列, 并在一定程度上按肺小叶结构排列, 故癌灶边缘形态带有肺小叶的结构特点, 再加上癌细胞的不等速增长, 增长较快的部位几个肺小叶可合并为一体, 形成一个较大的分叶状形态。

故肺鳞癌的影像表现多有较为典型的分叶征象。

而“浸润性生长” 是指癌灶边缘的癌细胞沿着肺泡壁呈单层或复层状向外浸润扩展, 同时合并肺泡间隔间质组织的反应性增生, 这两者就构成了毛刺征象的病理基础。

我们通过 50例肺腺癌显微镜下的测量,这种癌细胞浸润生长延伸长度大多数在 1— 2.5MM ,所以肺腺癌的毛刺征象常呈“短细状”。

但有时很难评价其征象,仅在肿瘤的病灶边缘表现为“具有向外生长的趋势”,显然不同于不典型肺部脓肿性病变的粗长毛刺影。

综上所述, 肺鳞癌和肺腺癌病灶边缘部分无论在病理构成上或是在 X 线和 CT 影像表现上两者相去甚远, 亦和肺结核球或球形干酪团块的表现迥然不同。

此外, 肺癌病灶周围肺野清晰,腺癌多有胸膜凹陷征和支气管血管集束征,两者往往多有肺门和 /或纵隔淋巴结转移性肿大等。

CT 增强扫描肺癌通常表现为病灶的均匀或不均匀完全强化,增强上升值多大于 25HU ,显然不同于肺结核球或球形干酪团块的影像表现。

尽管如此,在 CT 导向下经皮肺部病灶穿刺活检仍然是诊断部分疑难病例的一种最具价值方法。

3、肺结核空洞与肺癌空洞肺癌空洞的形成机理虽然不同于肺结核空洞, 但均表现为组织的缺损。

在 X 线及 CT 影像上肺癌空洞洞壁多较厚, 内外壁多不规则, 但部分肺腺癌空洞不同于肺鳞癌的空洞, 洞壁参差不齐, 呈虫噬状是其特点。

虽然肺结核空洞与肺癌空洞的影像表现明显不同, 易于鉴别, 但部分肺癌空洞的影像表现较为特殊, 尤其在平片上多表现为斑片状、索条状和不典型的空洞形态, 或有时因组织的重叠只显示不完整的空洞壁, 有时甚至表现为 2种或 2种以上病理性状影共存的特点,与肺结核病变极其相似,以至容易误诊为肺结核病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