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的分型、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合集下载

五、肺结核影像学的鉴别诊断2013.8

五、肺结核影像学的鉴别诊断2013.8

五、肺结核影像学的鉴别诊断2013.8
五、肺结核影像学的鉴别诊断2013.8
在进行肺结核的影像学鉴别诊断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影像学表现:结核性病灶在影像学上呈现为以下几种形态:
空洞型:肺内出现多个大小不等的空洞,常见于活动性肺结核。

结节型:肺内出现大小不一的结节,边界清晰,常见于纤维
空洞性肺结核。

延展型:肺内广泛分布的小结节、结节团,常见于机化性肺
结核。

结节结节型:肺内结节与结节之间有空洞相连,形成结节结
节样改变。

混合型:以上几种形态混合出现。

2. 影像学特征:结核性病灶的影像学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病灶位置:结核性病灶常发生于肺上叶和纵隔周围淋巴结。

形态特征:病灶边缘清晰、光滑,无明显浸润或破坏。

钙化特征:结核病灶可出现钙化,呈斑点状或弧形状。

伴随病灶:结核性病灶常伴随有肺门和纵隔淋巴结增大。

3. 鉴别诊断:结核性病灶与其他疾病的鉴别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肺腺癌:结核性病灶常伴随肺门和纵隔淋巴结增大,而肺腺癌往往伴随胸水或胸膜增厚。

肺转移瘤:结核性病灶边缘清晰、光滑,而肺转移瘤边缘通常不规则。

隐源性结节:隐源性结节常位于肺下叶后方,而结核性病灶常位于肺上叶和纵隔周围。

结节病:结节病病灶呈球形,而结核性病灶常呈斑点状或结节状。

以上是关于肺结核影像学的鉴别诊断,具体判断还需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分析。

肺结核影像学诊断

肺结核影像学诊断

肺结核影像学诊断肺结核影像学诊断引言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中肺结核是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肺结核影像学诊断是肺结核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通过对患者胸部X线片或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的分析和判读,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肺结核的诊断和疾病的进展情况。

本文将介绍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特点以及常见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供医生和医学学生参考。

影像学表现特点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是多样的,不同阶段的肺结核病变在影像上具有不同的特征。

根据病变的形态和分布,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渗出性病变:肺结核病初期的典型表现,常见于儿童和青年患者。

影像学上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肺野散在分布的小片状模糊阴影,常伴有纵隔淋巴结增大。

2. 结节性病变:肺结核的中晚期表现之一,以结节样阴影为主。

影像学上表现为肺野内多发结节状阴影,大小均匀一致,常伴有钙化和纵隔淋巴结增大。

3. 纤维空洞性病变:肺结核的后期表现之一,病灶呈纤维化,空洞形成。

影像学上表现为肺野内多个大小不等的空洞,周围常有纤维密度影。

4. 纵隔淋巴结增大:肺结核常伴有纵隔淋巴结增大,这是炎症反应的表现。

影像学上表现为纵隔阴影增宽,纵隔淋巴结呈片状分布或融合成块。

影像学诊断方法影像学是肺结核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胸部X线片、CT扫描和MRI等。

下面将介绍常见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及其特点:1. 胸部X线片:是最常用的肺结核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通过胸部X线片的拍摄和观察,可以初步判断肺结核的病变类型和范围。

但是,胸部X线片在肺结核早期和一些局限性病变的诊断上有一定限制。

2. CT扫描:CT扫描是肺结核影像学诊断中常用的高分辨率检查方法。

CT扫描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病变的细节,对于肺结核病灶的定位、病变的形态和分布等有较高的准确性。

但是,由于CT扫描的辐射剂量相对较高,不适宜作为常规筛查方法。

3. MRI:MRI对于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并不常用,其主要应用于复杂肺结核病变的鉴别诊断,如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骨髓炎等。

第三章 病例分析——结核病

第三章 病例分析——结核病

第三章病例分析——结核病一、概述1.概念结核病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多个脏器,以肺部受累形成肺结核最为常见。

痰中带菌者称为传染性肺结核,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排菌是结核传播的主要来源,主要为病人与健康人之间经飞沫传播。

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时,才会引起发病。

其病理变化为渗出型、增生型、干酪样坏死三种类型。

三种病变可以相互转化、交错存在,很少单一病变独立存在,而是某一种改变为主。

2.结核病分型Ⅰ型:原发型肺结核,多见于儿童,典型病变包括肺部原发灶,引流淋巴管和肺门淋巴结的结核性炎症,三者联合称为原发综合征。

多数原发综合征临床症状轻微,不治自愈,很少排菌。

Ⅱ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儿童多来源于原发性肺结核;成人多由原发感染灶中的结核菌破溃进入血行引起。

本型肺结核发生于免疫力极度低下者。

Ⅲ型:继发型肺结核,为成人与继发性肺结核最常见类型。

好发于两肺上叶尖后段或下叶尖段,病灶趋于局限,易于有干酪坏死和空洞形成,排菌较多。

Ⅳ型:结核性胸膜炎:常见胸腔积液,为渗出液,草绿色,淋巴细胞为主,ADA明显升高。

V型:其他肺外结核。

二、诊断要点1.全身症状:发热,多数为长期低热,,可伴有倦怠、乏力、夜间盗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妇女月经不调、易激惹、心悸、面颊潮红等。

2.呼吸道症状: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

3.体征:病灶以渗出型病变为主的肺实变且范围较广或干酪性肺炎时,叩诊浊音,听诊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和细湿啰音。

继发型肺结核好发于上叶尖后段,故听诊于肩胛间区闻及细湿啰音,有极大提示诊断价值。

空洞性病变位置浅表而引流支气管通畅时有支气管呼吸音或伴湿啰音;巨大空洞可出现带金属调的空瓮音。

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的体征有患侧胸廓塌陷、气管和纵隔间向患侧移位、叩诊音浊、听诊呼吸音降低或闻及湿啰音,以及肺气肿征象。

支气管结核有局限性哮鸣音,特别是于呼气或咳嗽末。

4.实验室和辅助检查1)病原学检查① 痰涂片抗酸染色直接镜检有助于诊断② 痰培养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③ 结核菌抗原和抗体检测2)影像学检查① X线胸片原发性肺结核典型特征有原发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或纵隔肿大的淋巴结组成哑铃状病灶。

肺结核影像学表现

肺结核影像学表现

结核球:钙化、卫 星灶
周围型肺癌:分叶、 毛刺、空泡等
结核性空洞:薄壁、内外壁光滑、卫星灶
结核与肺脓肿、肺癌空洞鉴别:
① ① 周围型肺癌:偏心性 空洞、壁内结节等




肺脓肿:气液平面
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垂柳征
垂柳征: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时,上叶大量纤维病灶收 缩使下叶肺组织及肺门上移,下肺纹理垂柳样改变。
血液播散型肺结核
急性
大小
亚急性、慢性
三均匀
密度
分布
三不均匀
分布以双肺上、中野为主
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亚急性、慢性血行播散型
放射科
与尘肺鉴别:年龄较大,有明确的粉尘接 触史(尘肺常合并结核)。
尘肺
三、继发型肺结核★
最为常见的结核类型,多见于成年人。
(1)浸润为主:斑片影、增殖性病变
(2)干酪为主:干酪性肺炎、结核球 (3)空洞为主:空洞、纤维收缩
虫蚀状破坏:大量结核分枝杆菌侵入肺组织而迅速引起 的干酪样坏死,坏死区域形似虫蚀样改变。
干酪性肺炎与大叶性肺炎鉴别
干酪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
结核球:卫星灶、钙化
卫星灶:结核球邻近的肺野可见散在的增殖性或纤维病 灶,在影像上表现为一个大的类圆形病变,周围较小的 病变,形似卫星。
硬结钙化:致密影
结核球与周围型肺癌鉴别
原发综合征:哑铃征
哑铃征:由原发侵润灶、 淋巴管炎、肺门、纵膈 肿大淋巴结相连形成哑 铃状改变。
原发综合征:哑铃征
胸内淋巴结结核:原发病灶消失或被掩盖,
仅有淋巴结肿大。
增强扫描多呈环形及不均匀强化。
鉴别诊断:
1.纵膈淋巴瘤:增强均匀强化。 1.淋巴结转移性肿瘤:年龄较大,有原发病灶,

肺结核影像诊断

肺结核影像诊断
◆为成人最常见的肺结核类型
其发生原因:外源性再感染或原发灶重新活动所致
◆两大特点:具有病变的好发部位及病灶多样性 →好发部位:双肺上叶尖段、后段及下叶背段 →病灶多样性:渗出、实变、增殖、钙化、纤维化、空洞等
3. 继发型肺结核
◆ 浸润性肺结核——X线与CT表现
局限性斑片影:渗出与实变 大叶性干酪性肺炎:更致密、可见虫蚀样空洞 增殖性病变:树芽征、梅花瓣 结核球(tuberculoma) 结核性空洞(cavity) 支气管播散病变:“树芽征”等 硬结病灶、钙化等
总结
X线与CT均可对肺脓肿和肺结核检出和诊断发挥作用 X线平片对典型肺脓肿和明显肺结核可以做出诊断 CT密度分辨力很高,可对各种肺脓肿、肺结核病灶的发现与准
确诊断以及治疗随访提供十分重要的信息 CT对早期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小空洞、播散灶更加敏感 CT增强检查对不典型结核球鉴别诊断可发挥重要作用
肺结核
◆ 致病菌与病理改变
→是由人型或牛型结核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传染病 →结核杆菌侵入肺组织后引起的基本病变是渗出与增殖 →结核病变转规与机体免疫力、细菌致病力及治疗情况有关 →病理上大致可分为渗出、增殖、干酪、空洞四个期 →肺结核病理演变较为复杂,在影像学上的表现呈多样性 →肺结核的好发部位,以两肺上叶尖后段、肺下叶背段多见
3. 继发型肺结核
继发型肺结核-浸润性肺结核:X线表现(斑片、结节、空洞等)
3. 继发型肺结核
继发型肺结核-浸润性肺结核:CT表现(结节、斑片、空洞等)
3. 继发型肺结核
典型肺结核球CT表现:左下肺见类圆形结节灶,边缘清晰,其中见引流支气管影(↑)
3. 继发型肺结核
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X线与CT表现(两肺可见大量纤维化、多发空洞及肺结构破坏)

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一、胸部 X 线检查胸部 X 线检查是肺结核诊断中最常用的影像学方法之一。

在肺结核的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肺部上叶的局部浸润影,或者是肺门淋巴结的肿大。

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典型的影像学表现。

原发性肺结核在 X 线上常表现为“哑铃状”阴影,即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肿大的肺门淋巴结形成的典型影像。

继发性肺结核的表现则更为多样,常见的有渗出性病变,在X 线上呈现为云絮状或片状的阴影,边缘模糊;增生性病变表现为结节状阴影,密度较高,边界清晰;干酪样坏死则可形成空洞,在 X 线上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透亮区,洞壁较厚,有时可见液平。

此外,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在 X 线上可看到一侧或两侧上肺有多发的厚壁空洞,周围伴有广泛的纤维条索状阴影和散在的新老病灶。

二、胸部 CT 检查胸部 CT 检查对于肺结核的诊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尤其是在发现隐蔽部位的病变、判断病变的性质和评估治疗效果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在肺结核的早期,CT 可以更清晰地显示出肺部的微小结节和粟粒状阴影。

对于空洞性病变,CT 能够准确地显示空洞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洞壁的情况。

同时,CT 还可以发现纵隔和肺门淋巴结的肿大,以及支气管的受累情况。

在肺结核的进展期,CT 可以显示出病变的范围和程度更加准确,对于判断是否有胸腔积液、胸膜增厚等并发症也更加清晰。

在治疗后的随访中,CT 可以观察到病变的吸收、好转情况,以及是否有新的病灶出现。

三、磁共振成像(MRI)检查MRI 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相对较少,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也有一定的价值。

例如,对于纵隔和肺门淋巴结的评估,MRI 可以提供更多关于淋巴结内部结构和组织特性的信息。

然而,由于肺部含有大量的空气,导致 MRI 信号衰减,对于肺部实质病变的显示不如 X 线和 CT 清晰,因此一般不作为肺结核诊断的首选方法。

四、影像学诊断的综合分析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医生往往需要综合多种影像学检查结果,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以做出准确的诊断。

结核病影像学诊断与鉴别

结核病影像学诊断与鉴别

结核病影像学诊断与鉴别结核病影像学诊断与鉴别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犯肺部,但也可累及其他部位。

结核病影像学诊断是结核病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观察影像学表现来帮助医生做出诊断。

X线胸片X线胸片是最常用的结核病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在X线胸片中,结核病的经典征象包括:1. 结核球:呈圆形或类圆形阴影,一般为均匀密度,常位于中上肺野。

2. 斑状阴影:呈小斑点状密度增高,分散或聚集分布。

3. 浸润阴影:呈片状或斑块状密度增高,可伴有空洞形成。

4. 空洞:常见于进展期结核病,呈圆形或类圆形透亮区,周围常有浸润阴影。

5. 纵隔淋巴结增大:常见于结核病的淋巴结结核。

CT扫描CT扫描是对结核病影像学诊断更敏感的检查方法。

CT扫描可以显示更详细的肺部病变,包括小的结核球和斑点、肺实质浸润、空洞和纵隔淋巴结增大等。

CT影像中结核病的典型表现包括:1. 结节状阴影:呈圆形或类圆形的致密阴影,周围可能有卫星病变。

2. 磨玻璃样改变:表现为肺实质呈雾状模糊密度增高。

3. 肺实质浸润:呈片状或斑块状的阴影密度增高,可伴有空洞形成。

4. 空洞:呈圆形或类圆形透亮区,周围常有浸润阴影。

5. 纵隔淋巴结增大:常见于结核病的淋巴结结核。

影像学鉴别结核病的影像学表现与其他肺部疾病有时相似,需要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常见的与结核病鉴别的疾病包括肺癌、肺炎和肺淋巴瘤等。

与肺癌的鉴别主要通过观察病变的形态、边缘、大小和周围结构的受累情况。

与肺炎的鉴别主要通过观察病变的形态、分布、边缘及周围浸润情况。

与肺淋巴瘤的鉴别主要通过观察淋巴结增大的部位和范围、结节形态、密度和强化等。

,结核病的影像学诊断是结核病的重要辅助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变的性质、范围和进展情况,从而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

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标准

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标准

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标准1. 背景介绍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病灶主要出现在肺部。

在临床中,肺结核的确诊需要依靠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判断,其中影像学检查是最为常用和可靠的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标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疾病。

2. 影像学表现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X线胸片、CT以及PET等检查方式。

其中,X线胸片是最为常用的。

肺结核在X线胸片上的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结核结节结核结节是肺结核的典型影像学表现之一。

它是指在肺部出现的1-3cm的球形病灶,通常是多发性的,可以在肺野的任何位置出现。

结核结节在X线胸片上的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的影像,边缘清晰,密度较高,周围常伴有空泡。

2.2 降钙凝集素结核降钙凝集素结核是一种罕见的肺结核类型。

其在X线胸片上的表现为大片的浸润阴影,常常伴有多发的小结节。

此外,在肺部出现大小不等的空洞及支气管扩张等现象也很常见。

2.3 干酪样坏死干酪样坏死是肺结核的特征之一,其在X线胸片上的表现为类似于干酪的影像,通常伴有空洞。

干酪样坏死多发生在肺尖部位,是肺结核的最典型表现之一。

2.4 胸膜炎在肺结核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可以同时出现胸膜炎。

其在X线胸片上的表现为双侧胸膜增厚,背侧部位尤为明显。

此外,肺部出现的积液也是胸膜炎的典型表现之一。

3. 诊断标准肺结核的诊断主要依据X线胸片、CT以及痰培养等检查结果。

根据WHO发布的《结核病治疗指南》,肺结核的诊断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3.1 临床表现患者必须有结核的临床表现,如咳嗽、痰咳等。

3.2 X线胸片必须有X线胸片上的结核表现,如结核结节、干酪样坏死等。

3.3 痰培养必须通过病原学检测等方法证实肺结核病原体的存在。

3.4 其他检查在需要的情况下,还需要其他检查如CT等进一步协助诊断。

4. 结论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标准是临床医生进行肺结核诊断的重要依据。

在日常临床工作中,医生应充分了解肺结核在影像学上的表现特点,遵循WHO制定的诊断标准,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气管扩张症CT表现
柱状支气管扩张:呈管状、环状及椭圆形阴影 囊状支气管扩张: 散在或簇状分布的囊腔,腔
内可见液平,呈葡萄串样分布。 静脉曲张型支气管扩张:扩张的支气管呈不规
则串珠状扩张。
高分辨率CT基本上可取代支气管造影
柱状支气管扩张
静脉曲张型支气管扩张
大叶性肺炎
• 多由肺炎双球菌致病 • 临床:高热、寒战、胸痛、咳嗽、铁锈色痰
下叶背段 病灶以渗出为主,大小不等,形态不一,可伴
有增殖,纤维、空洞等病灶 结核球,干酪性肺炎为两特殊类型
结核性胸膜炎
可单独发生或与肺结核并存,可分为:
干性胸膜炎: X线仅见膈运动受限,肺透明度略减低
渗出性胸膜炎:X线表现为胸腔积液,病程较长,可引

起胸膜增厚、粘连、甚至钙化
肺结核的CT表现
病率比全人口患病率高4—8倍。55岁后明显 上升,75岁达到高峰。 • 诊断困难,误诊率高:症状不典型,合并 症多。
病理特征
• 内源性发病占50%,病程长。 • 由于免疫功能减退,病变难以局限,容易
形成扩散。 • T细胞核和巨噬细胞功能减弱,导致病菌繁
殖快、毒力强,病变以干酪坏死为主。 • 支气管播散多。
肺结核的病理基础
一,以渗出为主的病变 充血、水肿、白细胞浸润。
二,以增值为主的病变 结核结节:类上皮细胞积聚成团,中央有朗 汉
斯巨细胞,外周有较多的淋巴细胞。 三,以变质为主的病变
干酪样坏死:细胞膨胀发生脂肪变性直至碎 裂坏 死,然后释放蛋白溶解酶,使组织溶解形成凝固性坏 死。 四,纤维化和钙化
原发综合征
纤维化:范围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从少量纤维 索条到大片纤维化实变。
钙 化:形态多样,条状、斑块状、结节状、粟粒 状等高密度影。CT值约100~500Hu
渗出性病灶
干酪性肺炎
空洞并支气管播散
结核球周边钙化
结核球中间钙化
老年人肺结核影像表现
• 重视: • 人口老龄化:我国老龄人口过亿。 • 发病率上升:2010年流调显示,老年人患
渗 出:病灶呈结节状或不规则模糊阴影,边缘模糊,以两肺 上叶多见。
增 殖:病灶周围渗出逐渐吸收,密度增高,边缘清晰,代表 结核性肉芽肿形成。
干酪性病变:密度不均,同一病灶内的CT值差距较大,相差可 达300Hu。个别病灶内可见斑片状钙化或液化。
空 洞:可多发或单发,病灶内明显低密度区,CT 值-800Hu以上。
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 结核菌在较长时间内多次侵入肺,病灶新老杂陈
• X线表现 大小不一,密度不同,分布不均的粟粒或结节,
病灶分布于两肺上、中肺野,下肺较少 病灶以增殖为主,但与渗出、纤维、钙化灶并存
继发性肺结核
• 多为已静止原发灶重新活动,或为外源性再感染 。为成年人结核最常见类型
• X线表现 病变局限于肺的一部,多在肺尖,锁骨下区及
பைடு நூலகம்
影像学特征
• 1,双肺多发,病变复杂,片状影为主; • 2,干酪性坏死多,空洞出现率高; • 3,支气管播散; • 4,纤维性病变容易使相邻组织移位 • 5,并发症多:肺气肿、支气管肺炎。 • 6,肺门及纵膈淋巴结肿大,常伴钙化。
肺结核影像鉴别诊断
• 与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分三类:
• 感染性疾病; 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肺结核的分型、影像学诊断 与鉴别诊断
肺结核的分型
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分 以下五类:
1,原发性肺结核 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3,继发型肺结核,包括气管支气管结核 4,结核性胸膜炎 5,肺外结核
肺结核的临床表现
一,呼吸道症状 1,咳嗽、咳痰和咯血 2,呼吸困难 二,全身症状 1,发热、倦怠、无力 2,盗汗 3,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失眠 4,头痛、头晕、恶心、呕吐
• X线表现
发病12~24小时内,X线可无阳性发现(充血期)
肺实变:肺内呈现典型渗出性病变,形状与肺叶 致
不同肺叶的大叶性实变形状各不相同 1~2周后逐渐消散
的轮廓一
大叶性肺炎的CT表现
早期:表现为磨玻璃样阴影,密度略高于正常含 气肺组织
实变期:大叶性或肺段性分布的高密度影,可见 支气管充气征
• 其他;
一,感染性疾病
1,肺炎: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支原体 肺炎、过敏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机化性 肺炎、肺霉菌肺炎等。
2,肺支气管囊肿伴感染 3,支气管扩张继发感染 4,肺血吸虫病 5,继发性肺脓肿 6,艾滋病
二,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 恶性肿瘤 1,中央型肺癌 2,周围性肺癌 3,细支气管肺泡癌 4,肺粟粒状转移瘤
• X线表现 无特征性X线表现 仅见肺纹理增多、增粗、呈网状 肺透明度不同程度增高 后期可有肺心,肺动脉高压
支气管扩张症
• 多继发于支气管,肺的化脓性炎症,肺不张及 肺纤维化
X线表现 平片:仅见肺纹理增多、增粗 造影:支气管呈柱状或囊状扩张,管腔粗细不
均,内壁呈锯齿状,各分支相互靠拢, 或呈一串葡萄状
消散期:散在的、大小不一和分布不规则的斑片 状阴影
肺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1,错构瘤 2,支气管腺瘤 3,淋巴瘤 4,胸腺瘤 5,炎性假瘤 6,肺动静脉瘘
三,其他
1,囊状透亮病变:肺大泡、含气支气管囊肿、囊 柱状支气管扩张。 2,尘肺 3,含铁血黄素沉着病 4,韦格纳肉芽肿 5,结节病 6,肺泡微石症 7,肺泡蛋白沉着症
慢性支气管炎
• 病理改变可有支气管粘膜炎性改变,支气管 不完全阻塞以及肺部纤维化
• 病理
肺内原发病灶 淋巴管炎 肺门淋巴结炎
• X线表现
肺内原发病灶表现为急性渗出性实变,呈边界 模糊,云絮状影
淋巴管炎呈条索状致密影 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
胸内淋巴结结核
• 肺内原发灶吸收较快,淋巴结炎愈合慢,结核呈 肺门或纵隔淋巴结增大,可分为
• 结节型:肺门旁园形或椭园形结节状影,内缘与
纵隔相连,外缘突出,边界清楚,多出现于右侧 气管旁及气管支气管淋巴结群。
• 炎症型 :肺门影增大,边界模糊
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 大量结核菌一次或短期内数次经血行达肺
• X线表现 两肺均匀分布,大小密度相等粟粒状阴影(直径
1.5~2毫米) 正常肺纹理不易显示 数月内可吸收,也可融合、干酪样化
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