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肺结核影像学诊断标准

肺结核影像学诊断标准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通常通过放射学检查,例如胸部X射线或胸部CT扫描。
下面是一些关于肺结核影像学诊断的常见标准:1.原发性结核病(Primary Tuberculosis):•常见于初次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个体。
•胸部X射线上表现为肺野内病灶,可能是肺段或肺叶的结节状阴影。
•可伴有淋巴结增大,形成肺门阴影。
•在儿童中,原发性结核病可能表现为肺实质的炎症,而在成人中更常见肺间质的病变。
2.继发性结核病(Post-primary Tuberculosis):•发生在曾经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的个体。
•胸部X射线上常见的表现包括上叶尖部或肺上叶的斑点状阴影,即所谓的"Ghon结节"。
•伴随着肺门区或纵隔淋巴结的增大,形成“Ghon综合症”。
•也可以出现空洞、浸润性病变和纤维化。
3.活动性结核感染(Active Tuberculosis):•胸部X射线或胸部CT扫描上显示新的病变,可能伴随有炎症性改变,如浸润、结节和空洞。
•可能有局部的肺叶或段的病变,或者广泛分布的炎症。
•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结核菌培养等检查来确定是否为活动性结核感染。
4.非活动性结核感染(Inactive Tuberculosis):•之前的结核感染可能形成瘢痕和纤维化,不再具有活动性。
•胸部X射线上可能表现为肺内瘢痕、钙化的淋巴结或其他非活动性的结构。
5.结核性胸膜炎(Tuberculous Pleuritis):•胸部X射线或CT扫描显示胸腔积液,常常伴随胸膜增厚。
•胸膜穿刺液检查可发现结核分枝杆菌。
请注意,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信息来进行综合判断。
在影像学诊断方面,专业的放射科医生或胸部专科医生将对影像学表现进行评估,以协助结核病的确诊和治疗。
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摘要: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影像学检查在肺结核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对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进行综述。
关键词:肺结核;影像学;诊断;综述1.引言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肺部,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肺结核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影像学检查在肺结核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对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进行综述。
2.胸部X线检查胸部X线检查是肺结核诊断中常用的影像学方法之一。
典型肺结核的胸部X线表现包括:肺部实变、空洞形成、纤维化和胸膜增厚等。
根据病变的范围和性质,胸部X线检查可以初步判断肺结核的类型和活动性。
3.胸部CT检查胸部CT检查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病变的细节。
在肺结核的诊断中,胸部CT检查可以明确病变的性质、范围和分布,有助于发现微小病变和隐蔽病变。
胸部CT检查还可以评估肺结核的并发症,如空洞、胸腔积液和肺不张等。
4.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较好的软组织分辨率。
在肺结核的诊断中,MRI可以显示肺部病变的信号特点,有助于判断病变的性质。
MRI还可以评估肺结核的并发症,如胸腔积液、肺不张和淋巴结肿大等。
5.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是一种功能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检测病变部位的代谢活性来判断病变的性质。
在肺结核的诊断中,PET可以显示活动性病变的代谢增高,有助于判断肺结核的活动性。
然而,PET检查成本较高,不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6.影像学诊断在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影像学检查在肺结核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定期随访胸部X线或CT检查,可以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影像学检查还可以发现肺结核的并发症,如空洞、胸腔积液和肺不张等,为治疗提供依据。
7.总结影像学检查在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肺结核影像学诊断

肺结核影像学诊断肺结核影像学诊断引言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中肺结核是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肺结核影像学诊断是肺结核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通过对患者胸部X线片或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的分析和判读,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肺结核的诊断和疾病的进展情况。
本文将介绍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特点以及常见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供医生和医学学生参考。
影像学表现特点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是多样的,不同阶段的肺结核病变在影像上具有不同的特征。
根据病变的形态和分布,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渗出性病变:肺结核病初期的典型表现,常见于儿童和青年患者。
影像学上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肺野散在分布的小片状模糊阴影,常伴有纵隔淋巴结增大。
2. 结节性病变:肺结核的中晚期表现之一,以结节样阴影为主。
影像学上表现为肺野内多发结节状阴影,大小均匀一致,常伴有钙化和纵隔淋巴结增大。
3. 纤维空洞性病变:肺结核的后期表现之一,病灶呈纤维化,空洞形成。
影像学上表现为肺野内多个大小不等的空洞,周围常有纤维密度影。
4. 纵隔淋巴结增大:肺结核常伴有纵隔淋巴结增大,这是炎症反应的表现。
影像学上表现为纵隔阴影增宽,纵隔淋巴结呈片状分布或融合成块。
影像学诊断方法影像学是肺结核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胸部X线片、CT扫描和MRI等。
下面将介绍常见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及其特点:1. 胸部X线片:是最常用的肺结核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通过胸部X线片的拍摄和观察,可以初步判断肺结核的病变类型和范围。
但是,胸部X线片在肺结核早期和一些局限性病变的诊断上有一定限制。
2. CT扫描:CT扫描是肺结核影像学诊断中常用的高分辨率检查方法。
CT扫描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病变的细节,对于肺结核病灶的定位、病变的形态和分布等有较高的准确性。
但是,由于CT扫描的辐射剂量相对较高,不适宜作为常规筛查方法。
3. MRI:MRI对于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并不常用,其主要应用于复杂肺结核病变的鉴别诊断,如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骨髓炎等。
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影像学诊断方法常用的肺结核影像学诊断方法有胸部X线摄影、胸部CT扫描和核磁共振成像等。
1. 胸部X线摄影: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初步评估肺部是否存在结核病变。
典型的肺结核X线表现包括肺内斑点状阴影、空洞形成、纵隔淋巴结肿大等。
X线摄影对于早期和少量结核病变的诊断敏感性较低。
2. 胸部CT扫描:是一种更敏感、更准确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可以清晰显示肺部结核病变的形态和分布。
在CT扫描中,结核病变常表现为结节、球状阴影、空洞和斑片状浸润等。
CT扫描还可以评估胸腔积液、纵隔淋巴结肿大和肺门周围炎症等情况。
3. 核磁共振成像: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孕妇和儿童等不适宜进行X线检查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核磁共振成像(MRI)进行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MRI可以提供更清晰的图像,帮助医生确定病变的位置和范围。
影像学表现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因患者的免疫状态、病变特点和病程不同而有所差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像学表现:1. 早期结核病变:早期的肺结核病变在X线上常表现为小的结节或斑点状阴影,周围可见细小的结节状浸润。
CT扫描可以清楚显示这些结节状病变,并帮助确定病变的位置和扩展程度。
2. 活动期结核病变:活动期结核病变通常呈现为结节状阴影,周围可见炎症性浸润和肺段或肺叶的空洞形成。
这些病变通常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
3. 干酪样坏死和钙化:在结核病变愈合的过程中,病变区域可能发生干酪样坏死和钙化。
这些病变在X线上呈现为颗粒状钙化影或斑片状钙化影,CT扫描可以更明确地显示这些变化。
4. 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胸膜炎常表现为胸膜增厚和粘连,胸膜腔中可见少量积液。
这些表现可以通过X线和CT扫描来评估。
,影像学诊断在肺结核的早期发现和治疗监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胸部X线摄影、胸部CT扫描和核磁共振成像等方法,医生可以准确评估肺结核的病变范围和进展情况,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完整版)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完整版)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1. 背景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肺部组织。
其影像学诊断在肺结核的早期发现、定位和评估病情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 影像学表现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2.1 结核球结核球是指在肺组织内形成的结核病灶,通常为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一般在1-3cm。
结核球的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常伴有周围纤维包膜。
结核球在平片上表现为一个或多个圆形密度增高的病灶。
2.2 平滑性空洞平滑性空洞是肺结核的一个典型表现,表现为一个或多个圆形、边缘光滑的透亮区域。
空洞内可见液平面,常伴有周围粟粒状影。
2.3 粟粒状影粟粒状影是由肺内多个小型结核球或结核结节组成的影像学表现,呈点状、小片状或弥漫分布。
粟粒状影常见于结核病的播散期,表明结核病已经广泛侵犯肺组织。
2.4 纤维化改变在肺结核的晚期,由于肺组织的纤维化和瘢痕形成,会出现不规则的纤维条索影,常伴有肺容积减小。
2.5 闭塞性病变闭塞性病变是指由于结核球、纤维化改变等引起的血管阻塞,导致肺组织供血不足的情况。
闭塞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为肺血管树的变细或消失。
3. 影像学诊断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主要依靠X线检查、胸部CT和影像学导向下的穿刺活检等方法。
以下是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3.1 胸部X线检查胸部X线检查是肺结核的常规检查方法,可以初步观察到肺部的异常阴影,如结核球、平滑性空洞等。
但胸部X线检查对于早期和轻型肺结核的检出率较低。
3.2 胸部CT胸部CT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肺部影像学信息,可以观察到更小的结核球、粟粒状影和纤维化改变等。
3.3 影像学导向下的穿刺活检影像学导向下的穿刺活检是一种可以直接获取肺部病变组织的方法,通过活组织检查可以明确诊断肺结核。
4.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是肺结核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医生早期发现、定位和评估肺结核的病情。
胸部X线检查、胸部CT 和影像学导向下的穿刺活检是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一、胸部 X 线检查胸部 X 线检查是肺结核诊断中最常用的影像学方法之一。
在肺结核的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肺部上叶的局部浸润影,或者是肺门淋巴结的肿大。
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典型的影像学表现。
原发性肺结核在 X 线上常表现为“哑铃状”阴影,即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肿大的肺门淋巴结形成的典型影像。
继发性肺结核的表现则更为多样,常见的有渗出性病变,在X 线上呈现为云絮状或片状的阴影,边缘模糊;增生性病变表现为结节状阴影,密度较高,边界清晰;干酪样坏死则可形成空洞,在 X 线上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透亮区,洞壁较厚,有时可见液平。
此外,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在 X 线上可看到一侧或两侧上肺有多发的厚壁空洞,周围伴有广泛的纤维条索状阴影和散在的新老病灶。
二、胸部 CT 检查胸部 CT 检查对于肺结核的诊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尤其是在发现隐蔽部位的病变、判断病变的性质和评估治疗效果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在肺结核的早期,CT 可以更清晰地显示出肺部的微小结节和粟粒状阴影。
对于空洞性病变,CT 能够准确地显示空洞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洞壁的情况。
同时,CT 还可以发现纵隔和肺门淋巴结的肿大,以及支气管的受累情况。
在肺结核的进展期,CT 可以显示出病变的范围和程度更加准确,对于判断是否有胸腔积液、胸膜增厚等并发症也更加清晰。
在治疗后的随访中,CT 可以观察到病变的吸收、好转情况,以及是否有新的病灶出现。
三、磁共振成像(MRI)检查MRI 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相对较少,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也有一定的价值。
例如,对于纵隔和肺门淋巴结的评估,MRI 可以提供更多关于淋巴结内部结构和组织特性的信息。
然而,由于肺部含有大量的空气,导致 MRI 信号衰减,对于肺部实质病变的显示不如 X 线和 CT 清晰,因此一般不作为肺结核诊断的首选方法。
四、影像学诊断的综合分析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医生往往需要综合多种影像学检查结果,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以做出准确的诊断。
2024版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03 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
原发性肺结核影像学表现
原发病灶
多位于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近胸膜处, 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缘模糊,密度不 均匀。
淋巴管炎
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
表现为突出于正常组织轮廓的肿块影。
自原发病灶引向肺门,呈条索状阴影。
04 鉴别诊断与误区防范
与其他肺部疾病的鉴别诊断
01
肺炎
肺结核与肺炎在影像学上有时难以区分,但肺炎通常起病急,病程短,
而肺结核则起病缓慢,病程长。此外,肺炎的影像学表现多为肺实变,
而肺结核则多表现为肺内结节、空洞等。
02
肺癌
肺癌与肺结核在影像学上有时存在相似之处,但肺癌多表现为肺内肿块,
边缘不规则,有毛刺和分叶,而肺结核则多表现为肺内结节、空洞等,
3
影像学对比评估的意义 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的影像学表现,可以评估治疗 效果,指导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
并发症的影像学监测与评估
并发症的种类
01
肺结核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气胸、脓胸、支气管
胸膜瘘等。
并发症的影像学表现
02
不同并发症在影像学上有不同的表现,如气胸表现为胸腔内气
体影,脓胸表现为胸腔积液和胸膜增厚等。
MRI检查
常规MRI扫描
多序列、多参数成像,显示肺部病变的形态、信号特点和周围结构关系。
功能MRI
如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灌注加权成像(PWI),提供病变的生理和代谢信息。
PET-CT检查
PET-CT融合图像
结合PET的功能代谢信息和CT的解剖 结构信息,更准确地定位病变和评估 病情。
肺结核影像学诊断

肺结核影像学诊断肺结核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通过对影像学检查的诊断,可以帮助医生早期发现和治疗该疾病。
本文将重点讨论肺结核影像学诊断的方法和技术,并介绍常见的肺结核影像学表现。
一、影像学诊断方法1. 胸部X线摄影胸部X线摄影是最常用的肺结核影像学诊断方法之一。
通过拍摄胸部正、侧位X线片,可以观察肺部结构和病变,发现可能存在的肺结核病灶。
肺结核的X线表现主要包括结节状阴影、浸润性病灶、空洞等。
2. 胸部CT扫描胸部CT扫描是一种更为敏感和精确的肺结核影像学检查方法。
通过CT扫描,能够更清晰地观察肺部细微结构和病变,帮助医生做出更准确的诊断。
肺结核的CT表现包括空洞、结节、纤维化、钙化等。
3. 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成像在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中并不常用,但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如复杂肺结核合并胸部周围脏器的感染,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二、肺结核影像学表现1. 结核球结核球是最常见的肺结核影像学表现形式之一。
它通常呈现为局限性的圆形或椭圆形病灶,边界清晰,常伴有钙化或空洞形成。
2. 结节状阴影结节状阴影是肺结核的典型影像学表现之一。
它通常呈现为类圆形或卵圆形的病灶,直径通常小于2厘米,边界清晰。
结节状阴影的密度较高,有时可出现钙化。
3. 浸润性病灶肺结核的浸润性病灶通常表现为肺内多发小块状病灶,密度不均匀,边界模糊。
这种病灶通常发生在肺段或肺叶之间。
4. 空洞肺结核的空洞是由于肺组织的崩溃和坏死所形成。
空洞有不同的形状和大小,常与结核球或浸润性病灶相伴。
5. 纤维化在肺结核的慢性病例中,炎症会引起肺组织的纤维化。
纤维化的特征是肺组织密度增加,肺纹理增多,被膈肌或其他组织完全或部分遮挡。
三、肺结核影像学诊断的局限性尽管肺结核影像学诊断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方法,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早期的肺结核病灶可能很小,难以通过常规影像学方法检测出来。
另外,在某些情况下,肺结核与其他肺部疾病在影像上呈现相似的表现,容易造成诊断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渗出浸润为主型
病灶大多呈斑片状或云絮状,好发于上叶尖后段和下
叶背段,尤其是上叶尖后段多见
病灶边缘模糊,可见广泛的支气管播散灶呈大小不等
的斑点或小斑片影,沿支气管血管束排列,可见引流
支气管
干酪为主型
以干酪病变为主,包括干酪性肺炎和结核球
A. 干酪性肺炎:肺段或肺叶实变,轮廓较模糊,与大叶性肺 炎相似,以上叶多见;曝光条件增加时,病灶内可见大小不等 透光区,为急性无壁空洞形成的表现,病变肺叶多因肺组织广 泛破坏而缩小 B. 结核球:好发于上叶尖后段与下叶背段,呈圆形、椭圆形 致密阴影,大小一般为2~3cm,少数可达4cm以上,边缘清晰, 密度不均,其内常见钙化或溶解区,溶解区可呈新月状,钙化 可呈分层状;周边常见 “卫星灶”,邻近胸膜常增厚粘连,少 数可见浅分叶,增强后无强化或环形强化
错构瘤
3、炎性假瘤
一般认为是多种细胞成份形成的炎性增生性肿块,其临床症
状和影像学表现易与肺癌、肺结核等混淆,在诊断上存在一 定困难 多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高密度影,边缘光整,密度较均匀, 增强后多较明显均匀强化,少数边缘毛糙或呈毛刺样改变, 内见钙化、小空洞或空气支气管征,增强后环形强化或不强 化
强化或薄壁环行强化
边缘:多光滑锐利、长毛刺 伴随病灶:多形性、多期性
结核球影像模式图
1.结核球 2.钙化 3.溶解区4.卫星灶
5.胸膜增厚
A.肺动脉 B.支气管
V.肺静脉
Case1: 右肺上叶结核球-肺窗
右肺上叶结核球-纵隔窗
右肺上叶结核球增强前后
Case2: 左肺下叶结核球
C: 机化性肉芽肿性结核
上
CONTENT
肺结核的基本病变及各型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 肺结核“三多”与“三少”特征 不典型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
不典型肺结核
不典型肺结核是指临床症状不典型,实验室检查暂
时找不到抗酸杆菌,影像学不具备特征性的肺结核
肺结核不典型的原因包括:近年结核病死灰复燃,
发病率骤然上升,猝不及防,导致认识不足;受抗
根据其好发部位及病灶的多形性诊断不难
不典型肺结核常常发生于下叶基底段、中叶、上叶
舌段及上叶前段等非典型部位,当认识不足、观察
不够仔细或过分强调病灶部位时极易误诊
Case1: 右肺中叶结核
Case2: 左肺上叶舌段结核
发病年龄不典型
原发型肺结核多见于儿童,成人少见,发生于成人
时主要表现为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可为 一侧或双侧,容易误诊为淋巴瘤、结节病或转移性 肿瘤等 淋巴结结核时淋巴结中央呈低密度,结节病所致的
X线表现为密度稍高的小结节或斑点样致密影,边缘清晰,
典型者呈“梅花瓣”状排列,为腺泡状结核性增殖性病变, 多数结节可融合在一起,形成斑片状边缘清晰的影像,大 小多为0.5~1cm
右肺上叶增殖性病变
干酪性病变
渗出或增殖性病灶如迅速发展或相互融合而形成肺段或肺
叶分布的干酪性病变,若发生液化则形成空洞,并沿支气 管播散 影像学表现为密度较高的大片、斑片、斑块及结节样密度 增高影,边缘多较清晰,灶内多见溶解区及空洞影,空洞 多为无壁空洞,可见钙化
肺结核的基本病变
渗出性病变
增殖性病变
干酪性病变
空洞 纤维化 钙化
渗出性病变
系炎性细胞和渗出液充盈肺泡和细支气管所造成,
病灶大小不一,可表现为小叶、大叶,甚至肺段、
肺叶渗出性斑片状模糊影
右上肺渗出性病变
双肺渗出性病变
左肺渗出性病变
增殖性病变
渗出性病变如早期不吸收,很快产生结核结节,形成结核 性肉芽组织,成为增殖性病灶
干酪性病变
空洞性病变
干酪性病变液化坏死经引流支气管排出后则形成
空洞
根据空洞的X线形态、病理演变特点,一般将结核
性空洞分为蚕食空洞、薄壁空洞、干酪性空洞、 厚壁空洞及硬壁空洞五种类型
右上肺结核性空洞
右上肺结核性空洞伴周围卫星灶
纤维化
是结核愈合的表现
X线表现为密度较高、边缘清晰的索条状致密影,
门淋巴结肿大则成为
原发型肺结核的重要
表现
左肺门淋巴结结核
左肺门影增大、外凸,同侧肺野透光度增强
(Ⅱ)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分布均匀、大小均匀(1.5-2 mm)、密度均
匀的粟粒样病灶(三均匀) 亚急性或慢性粟粒性肺结核:分布不均、大小不均( 1.5-10 mm) 、密度不均(三不均)的粟粒样病灶,以上中肺野明显
“三多”:多灶性、多态性、多钙化 “三少”:少肿块、少堆聚、少增强
多灶性
主病灶周围的卫星灶 双肺内同时存在多个病灶 经一侧肺门流沙样播散
经胸膜、心包、淋巴结、脊柱侵犯
多态性
浸润渗出
薄壁空洞
增殖结节
张力空洞
干酪坏死
厚壁空洞
纤维粘连
粟粒播散
支扩瘢痕
网状结构
球形钙化
多量纤维化时可呈网格状影像
纤维化病灶
双上肺多发纤维条索灶,邻近胸膜增厚 X线可呈小斑点状、片状、砂粒样、层状等多种形
态,密度很高,边缘清晰锐利
发生于支气管壁、空洞壁、干酪样坏死灶、胸膜及
淋巴结等部位
钙化
双上肺高密度钙化灶,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晰
钙化
4、肺动静脉瘘
系肺部的动脉及静脉直接相通而引起的血流短路
与之异病同影的肺癌
长得像肺癌的结核(Case2)
抗痨治疗后1月
鉴别诊断
周围型肺癌
肺错构瘤
炎性假瘤、球形肺炎
肺动静脉瘘等 与胸膜关系密切者多为结核
1、周围型肺癌
周围型肺癌一般无卫 星病灶,边缘常见分 叶及毛刺,毛刺多为 短毛刺,阳光放射状, 血管集束征,密度较 均匀,空洞出现率低, 可 见 空 泡 征 , 常 呈 23mm 大小圆形或卵圆 形,邻近胸膜凹陷呈 喇叭形,增强后常均 匀强化,强化程度〉 30HU
个亚型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包括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亚 急性和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继发性肺结核(Ⅲ):包括渗出浸润为主型、干酪为主型和
空洞为主型
结核性胸膜炎(Ⅳ) :包括结核性干性、渗出性和脓胸 其他肺外结核(Ⅴ)
(Ⅰ)原发型肺结核
(1) 原发综合征
原发病灶: 点片状浸
润性病灶
淋巴管炎: 肺门与病 变间条索状影 淋巴结炎: 纵隔肺门 淋巴结肿大
原发综合征
原发病灶、引流的淋巴管炎及肿大的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淋巴结压迫支气 管引起节段性肺不张
女,21岁,右肺中叶大片状实变影并右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
胸内淋巴结结核
当原发病灶完全吸收
时,纵隔和(或)肺
右侧结核性胸膜炎
结核性胸膜炎(包裹)
结核性脓气胸
(Ⅴ)肺外结核
指发生在肺脏以外其它脏器的结核性病变
指骨结核
胸椎结核骨破坏并冷脓肿形成
脊柱多发结核灶
CONTENT
肺结核基本病变及各型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 肺结核“三多”与“三少”特征 不典型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
肺结核的CT表现特点
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在肺内所引起的一种常
见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其诊断主要以临床症状、痰检、
胸部X线和CT检查等资料为依据,其中X线和CT检查
在发现病变、鉴别诊断及动态观察等方面均有重要作
用
CONTENT
肺结核的基本病变及各型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 肺结核“三多”与“三少”特征 不典型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
上述特征经自上而下逐层堆塑均呈非肿块性表现
少堆聚性
肺结核病灶以增殖-干酪-坏死为主时,是指在增
殖灶中心坏死并且相互融合成小块干酪灶,干酪是
一种以渗出或增殖病灶变质占优势的凝固性干酪样
坏死病变,成为一种均匀的物质充入肺泡
当未发生液化时,CT显示密度均匀,而较少有小结
节堆聚的那种癌灶表现
少增强性
左肺上叶干酪性病变
干酪性肺炎
左肺上叶结核球
空洞为主型
以纤维厚壁空洞、广泛的纤维性变及支气管播散灶
组成病变的主体
肺门常上提,肺纹理呈“垂柳状”,可合并支气管
扩张;未被病变累及的肺野呈代偿性肺气肿表现
多见胸膜增厚
左肺上叶结核性厚壁空洞
(Ⅳ)结核性胸膜炎
结核性胸膜炎多见于儿童与青少年,可为原发性 和继发性,胸膜炎可与肺结核同时出现,也可单独发 生而肺内未见病灶,其因多为邻近胸膜的肺内结核病 灶直接蔓延,也可为结核菌体蛋白引起的过敏反应
纵隔肿大淋巴结很少出现中央低密度影,转移性淋
巴结的低密度一般只出现于较大的淋巴结中
Case1: M,23岁
Case2: M,40岁
Case3: F,26岁
影像学表现不典型
不典型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可归纳为以下5 型:
1)结节或肿块型:
病理基础是干酪物质融合被纤维包裹所致,常合并增
殖性肉芽肿、纤维性增生、空洞等 常见类型包括球形干酪性肺炎、结核球、机化性肉芽 肿性结核等
见分叶 边缘:模糊、毛糙(>70%),常可见晕征、长毛刺 内部结构和密度:钙化比结核球少,无强化或环行强化,可见 支气管充气征及空洞形成 伴随病灶:多为活动性病灶,可伴有周围的炎性反应性改变 (如胸膜增厚)
B. 结核球
形态和大小:2-5cm,圆形或椭圆形
内部结构及密度:多不均匀,常见钙化、裂隙征,无
Case1 周围型肺癌
Case2 周围型肺癌
Case3 周围型肺癌
2、错构瘤
多表现为孤立结节影,直径多在2.5cm以下,边界清楚,边
缘光滑,也可有轻度凹凸不平或不规则,瘤体内有斑点状或 爆米花状钙化,部分具有脂肪密度,增强后绝大多数病灶无 明显强化 病灶内脂肪密度具有重要诊断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