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

合集下载

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

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

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肺结核(tuberculosis,TB)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感染人体的呼吸系统,尤其是肺部。

影像学技术在肺结核的诊断和随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肺结核的常见影像学特征,并阐述不同类型肺结核在影像学上的表现。

1. 常见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1.1 病灶分布肺结核病灶通常主要分布在肺尖、肺尖后段和上叶后段,并可累及其他肺叶。

肺结核病灶多呈片状、斑点状或结核球状,大小不一。

同一患者可见单发或多发病灶。

1.2 肺段支气管阻塞征肺结核的病变可导致细支气管痉挛、狭窄或阻塞,进而出现肺段或肺叶的支气管扩张。

这种现象称为肺段支气管阻塞征,通常在X线胸部透视图上表现为肺段或肺叶的透亮影。

1.3 钙化灶肺结核病灶中的结核球在病程进展过程中可发生钙化。

钙化灶在X线胸片上呈结节状高密度影,CT扫描可清晰显示,有助于结核球的诊断。

1.4 弥漫性粟粒型结核弥漫性粟粒型结核是肺结核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影像学特征为大量粟粒状结节病灶分布于双肺,并可伴有胸膜和纵隔淋巴结的增大。

在胸部X线片上呈现为密度均匀增高,类似于粟粒散布于胸廓。

2. 不同类型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2.1 原发性肺结核原发性肺结核通常指初次感染结核杆菌的病例。

影像学上,原发性肺结核可表现为以下特征:- 肺门淋巴结增大:原发性肺结核时,肺门周围的淋巴结往往首先受到感染,可出现淋巴结增大。

- 核心型肺炎:病灶位于肺尖或肺尖后段,呈结节状高密度影,周围可有炎症性浸润和病灶周围卫星灶。

- 肺内斑点状病灶:出现在肺总末梢的小片状病灶,大小约为1-5mm,呈小点状高密度灶。

2.2 继发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通常是指病程迁延的、病灶转移的或反复活动的肺结核。

影像学上,继发性肺结核可表现为以下特征:- 空洞形成:病灶坏死液化,形成空洞,直径多为1-4cm。

空洞的壁薄而光滑,周围常有较多的纤维增生和瘢痕形成。

- 闭塞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病灶累及支气管,导致支气管狭窄或阻塞,形成闭塞性支气管炎表现。

肺结核影像学诊断

肺结核影像学诊断

肺结核影像学诊断肺结核影像学诊断引言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中肺结核是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肺结核影像学诊断是肺结核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通过对患者胸部X线片或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的分析和判读,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肺结核的诊断和疾病的进展情况。

本文将介绍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特点以及常见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供医生和医学学生参考。

影像学表现特点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是多样的,不同阶段的肺结核病变在影像上具有不同的特征。

根据病变的形态和分布,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渗出性病变:肺结核病初期的典型表现,常见于儿童和青年患者。

影像学上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肺野散在分布的小片状模糊阴影,常伴有纵隔淋巴结增大。

2. 结节性病变:肺结核的中晚期表现之一,以结节样阴影为主。

影像学上表现为肺野内多发结节状阴影,大小均匀一致,常伴有钙化和纵隔淋巴结增大。

3. 纤维空洞性病变:肺结核的后期表现之一,病灶呈纤维化,空洞形成。

影像学上表现为肺野内多个大小不等的空洞,周围常有纤维密度影。

4. 纵隔淋巴结增大:肺结核常伴有纵隔淋巴结增大,这是炎症反应的表现。

影像学上表现为纵隔阴影增宽,纵隔淋巴结呈片状分布或融合成块。

影像学诊断方法影像学是肺结核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胸部X线片、CT扫描和MRI等。

下面将介绍常见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及其特点:1. 胸部X线片:是最常用的肺结核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通过胸部X线片的拍摄和观察,可以初步判断肺结核的病变类型和范围。

但是,胸部X线片在肺结核早期和一些局限性病变的诊断上有一定限制。

2. CT扫描:CT扫描是肺结核影像学诊断中常用的高分辨率检查方法。

CT扫描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病变的细节,对于肺结核病灶的定位、病变的形态和分布等有较高的准确性。

但是,由于CT扫描的辐射剂量相对较高,不适宜作为常规筛查方法。

3. MRI:MRI对于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并不常用,其主要应用于复杂肺结核病变的鉴别诊断,如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骨髓炎等。

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

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

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引言: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影像学特征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详细介绍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帮助医生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一、胸部X线片1.基本特征:肺结核在胸部X线片上表现为特定的病灶,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病灶。

1.1 原发性病灶:表现为小的均一阴影,位于肺门或双肺野中央,常伴有淋巴结增大。

1.2 继发性病灶:多发性病灶,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边缘模糊。

2.病灶位置特征:2.1 肺尖区:病灶常出现在上叶胸膜下或上叶尖后段。

2.2 肺门区:肺门周围淋巴结增大,病灶多见于右侧。

2.3 中央区:病灶可位于支气管旁或胸膜侧隐窝。

2.4 常见并发症:空洞性肺结核、巨大支气管侧隐窝肿块。

二、高分辨率胸部CT扫描1.优点:益于评估肺结核的分布、范围和并发症。

2.特点:2.1 病灶特征:钙化病灶、空洞性病灶、斑点状病灶等。

2.2 淋巴结特征:增大的中央区支气管旁淋巴结、钙化的肺门区淋巴结等。

三、胸部MRI扫描1.适应症:对于肺结核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有好处。

2.特点:2.1 病灶表现:MRI可显示病灶的形状、大小和边缘特征。

2.2 淋巴结评估:有助于评估淋巴结的增大和钙化情况。

四、胸部超声检查1.适应症:主要用于指导穿刺活检。

2.特点:超声检查可以发现肺部病变的内在结构和形态特征,并且能够准确评估病变和淋巴结的良恶性。

五、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包括:1.肺结核影像学示例图片。

2.结核菌培养和药敏结果报告。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结核菌:结核分枝杆菌是引起肺结核的病原体,属于革兰阳性杆菌。

2.肺尖区:指肺组织上端的部分,包括肺尖和尖后段,位于肺上叶前部和上缘的区域。

3.空洞性肺结核:指由于治疗不当或免疫功能不全引起的肺结核病灶内部坏死形成的空腔。

4.斑点状病灶:指肺部影像学上呈圆形或类圆形的小病灶。

肺结核影像学表现

肺结核影像学表现
43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44
45
46
结核性胸膜炎
结核性干性胸膜炎 无渗液:听诊可闻及胸膜摩擦音 影像:胸部可无异常表现;患侧膈肌运动受限;膈肋角变钝
47
结核性胸膜炎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游离性少量胸腔积液 中等量至大量胸腔积液
局限性积液
“肺底积液”、“胸壁包裹积液”、“叶间积液”
并发支气管胸膜瘘时
出现液气胸及包裹性液气胸
晚期出现胸膜肥厚、粘连、钙化
48
结核性胸膜炎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膜厚度一般不超过1cm,胸 膜面光滑,以肺底部明显,纵隔胸膜增厚的程度 明显小于其他部位胸膜 ,可合并明显胸膜粘连
49
结核性胸膜炎
右侧结核性胸膜炎。右侧胸腔中量积液并壁层 胸膜增厚,胸膜面光滑
53
54
不常见肺结核的影像表现
直径大于4cm以上的结核瘤
多灶融合可有分叶(40%) 胸膜粘连带(18%)、“卫星灶”、“病灶内部密度”—不均、钙化
CT、HRCT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帮助 需与肺癌鉴别:>4cm周边癌常见
55
不常见肺结核的影像表现
肺段、肺叶阴影
多见于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右中叶及左舌叶; 多无支气管狭窄或梗阻 肺叶、肺段体积缩小,密度多不均 病变内可见空洞、支闭合或缩小 – 痰菌转阴连续3个月,每月至少一次涂片或集菌法检查
稳定期
病变无活动,空洞闭合,痰菌连续6个月以上阴性 – 空洞仍存在,痰菌连续阴性一年以上
○ 属于临床治愈。再2年,连续阴性,则为临床痊愈。
11
临床分型
○ 原发性肺结核(原发综合征及胸内淋巴结结核) ○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急性、亚急性、慢性血行播散
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

2023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2023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2023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引言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其影像学诊
断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讨论2023年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方法和主要特征。

方法
本研究回顾了2023年的临床病例,选择了其中符合肺结核诊断
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都接受了胸部X射线和CT扫描。

我们分析了这些影像学结果,并了常见的肺结核影像学特征。

结果
1. X射线胸片表现:
结核球:通常呈现为圆形病灶,边界清晰。

统计模型:病灶形态不规则,基底上更宽,病灶边缘模糊。

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管腔明显扩张。

干酪样坏死:呈现为空洞影。

2. CT扫描表现:
渗出病灶:肺段或叶内斑片状高密度影,边缘模糊。

干酪样坏死:均匀或不均匀的低密度区域,也可以表现为空
洞影。

结核球:呈现为密度相对较高的结节。

3. 其他影像学特征:
含气支气管征:支气管内含有空气的征象。

阴影移位:由于肺结核引起的病变影响了肺组织的位置,导
致其他解剖结构的移位。

讨论
本研究发现2023年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与以往相似。

X射线胸
片对于肺结核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其分辨率有限。

与X射线相比,CT扫描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可以更好地显示病灶的精
确位置和形态。

2023年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主要通过X射线胸片和CT扫描进行,其中CT扫描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性。

研究进一步加深了对肺结
核影像学特征的理解,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早期治疗的实施。

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

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

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一、引言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传染性。

准确诊断肺结核对临床治疗和防控工作至关重要。

影像学检查在肺结核的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

二、X射线⒈胸部正位X射线表现a) 基本阳性表现●高云团:多发性高密度灶,不规则形状。

●平扁桶状肺野:肺纹理加重,肺纵隔小。

●患侧动脉影相对增宽:肺部病变引起肺动脉高压。

b) 典型表现●上肺野结节状病灶、肺门淋巴结增大。

●上叶降支和主动脉影中断。

●心脏囊影指向患侧上肺野。

●胸腔积液,有时可见液平面。

●纵隔增宽、支气管旁肺野病变。

c) 非典型表现●单发或多发的肺实变。

●患肺机械性膨胀不良。

●降主动脉和肺动脉增宽不明显。

●无其他明显异常表现。

⒉胸部侧位X射线表现a) 典型表现●各楔状影指向肺门区。

●主动脉弓钝缘改变。

●纵隔想阻力不对称。

b) 非典型表现●非占位性肺内改变。

●不典型的纵隔造影填充缺损。

●非肺血管性异常。

三、胸部CT⒈高分辨率CT(HRCT)表现a) 早期病变●小叶中心区短暂中度增厚。

●球形病灶:短轴小于10mm,边缘清晰。

●阻塞性肺炎样病灶。

b) 渐进期病变●小叶中心区不规则增厚。

●气管周围斑片状或假小叶状致密影。

●非阻塞性肺炎样病灶。

c) 干酪样坏死●坏死性空洞伴腔隙性改变。

●更大的球形和梭形病变。

●非球形病变。

⒉ CT增强表现a) 病灶早期不强化。

b) 干酪样坏死不强化。

c) 非干酪样坏死可部分强化。

四、MRI⒈ T1WI表现a) 早期病灶●病灶信号略低于周围正常肺组织。

b) 干酪样坏死●坏死部分信号缺失或略低。

⒉ T2WI表现a) 早期病灶●病灶信号略高于周围正常肺组织。

b) 干酪样坏死●坏死部分呈高信号。

五、本文涉及附件⒈附件1:肺结核影像学报告样本。

⒉附件2:肺结核影像学图谱。

六、本文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⒈结核杆菌:一种引起结核病的细菌。

结核影像学特点

结核影像学特点

结核影像学特点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常见于肺部,但也可侵犯其他部位,如肺外结核、骨结核、淋巴结结核等。

在影像学检查中,结核病呈现出一系列特定的影像学表现,有助于诊断和评估病情。

本文将重点描述结核病的影像学特点,并以中心扩展为主线进行描述。

肺结核是结核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也是最具代表性的类型。

肺结核的影像学特点主要表现为结节状病灶、浸润病灶和空洞形成。

结节状病灶是肺结核的最早影像学表现之一,也是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

结节状病灶通常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小于3cm。

这些结节状病灶常常位于肺的中心区域,即肺门周围的区域,呈现为中心扩展的特点。

在影像学上,结节状病灶可呈高密度或低密度,边缘清晰或模糊。

在病灶周围常可见到卫星灶,即病灶周围出现的小结节影。

浸润病灶是肺结核的另一种常见影像学表现。

浸润病灶多呈不规则形状,密度较结节状病灶高,边缘模糊。

浸润病灶可以单发或多发,也可以相互融合形成大片状病灶。

在影像学上,浸润病灶可呈现为肺野的中心扩展,即从肺门向外扩散,逐渐侵犯整个肺叶。

空洞形成是肺结核的严重表现之一,也是结核病的典型特征之一。

空洞通常形成于浸润病灶内部,是由于结核杆菌的侵蚀作用导致肺组织坏死和空洞形成。

空洞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晰,内部常可见到液平面或空气液平面。

空洞的大小和数目可以有很大的变异,常常位于肺的中部或下部,呈现为中心扩展的特点。

除了肺结核外,结核病还可侵犯其他部位,如肺外结核、骨结核和淋巴结结核等。

肺外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多样,根据侵犯的部位和程度不同,可以呈现出肿块状、浸润状、空洞状和钙化状等不同的形态。

骨结核通常呈现为骨质破坏和增生,形成骨质破坏区和骨硬化区,有时还可见到骨膜反应和骨膜下囊肿。

淋巴结结核的影像学表现主要是淋巴结的增大和增生,常常呈现为中心扩展的特点,即从中心区域向外扩散。

总的来说,结核病在影像学上呈现出一系列特定的表现,有助于诊断和评估病情。

肺结核的影像学特点主要包括结节状病灶、浸润病灶和空洞形成,其中结节状病灶和浸润病灶呈现为中心扩展的特点。

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及鉴别

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及鉴别
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及鉴别
汇报人:XXX
目录
Contents
01 肺 结 核 的 影 像 学 特 征 02 肺 结 核 的 鉴 别 诊 断
1
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
肺结核的X线表现
肺结核的X线表现可能与患者 的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 等因素有关。
肺结核的X线表现主要包括: 肺野密度增高、肺纹理增粗、 肺门淋巴结肿大等。
影像学表现:肺结核和肺脓肿在影 像学上可能有相似之处,但肺结核 通常表现为多发结节或斑片状阴影, 而肺脓肿则表现为单发或多发脓肿。
实验室检查:肺结核和肺脓肿的实 验室检查结果也可能有所不同,肺 结核患者通常有结核杆菌感染证据, 而肺脓肿患者则可能有细菌感染证
据。
治疗方法:肺结核和肺脓肿的治 疗方法也不同,肺结核需要抗结 核治疗,而肺脓肿需要抗生素治
PET-CT还可以 评估肺结核的治 疗效果,为临床 治疗提供重要依 据
2
肺结核的鉴别诊断
肺炎的鉴别诊断
影像学表现:肺部阴影、肺 实变、肺不张等
症状:咳嗽、咳痰、发热、 胸痛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痰培 养、血清学检查等
治疗:抗生素治疗、支持治 疗等
肺癌的鉴别诊断
影像学表现:肺结核和 肺癌在影像学上可能有 相似之处,但肺癌通常 表现为肺结节或肿块, 而肺结核则表现为斑片
疗。
肺结节病的鉴别诊断
肺结节病的定义和分类 肺结节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 肺结节病与其他肺部疾病的鉴别要点 肺结节病的治疗和预后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X
肺结核的CT表现主要包括肺结 节、肺空洞、肺门淋巴结肿大 等。
肺空洞:肺结核的CT表现中, 肺空洞是较为典型的,表现 为单个或多个,大小不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01667633 M 20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20140812
H01667633 M 20 20141016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2、亚急性、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较少量的结核菌在一段时间内多次侵入血流 所致,以再染多见
症状轻,发病时有午后低热,盗汗
CT特点:
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于中上肺或上肺,少 数病例可局限一侧肺,肺尖病灶最多
病灶大小不一致,最大者可绿豆大小或更大 新病灶密度低,老病灶可钙化
H01667633 M 20 20141029 肺尖病灶出现钙化
H01648145 F 42
20140808 20140822
病灶有吸收
H01574412 M 62 双肺转移瘤
H00345581 M 85 结肠癌 双肺转移瘤
病变为两肺弥漫分布无数针尖至粟粒大小的 结节病灶,可以为渗出、增殖或干酪样病变
临床起病急剧,持续高热,寒战,咳嗽,呼 吸困难,紫绀甚至昏迷,一般症状严重
CT特点:
CT检查可早期发现 分布、大小、密度均匀,即“三均匀” 病灶边缘清楚或模糊 肺门或纵隔淋巴结可肿大,或有原发综合征
的残存征象
H01572259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
00806551 F 26 肺结核增殖性病变
* 渗出与增殖
渗出于增殖可同时存在,渗出未被吸收, 逐渐变成增殖,增殖是病变未取得控制的一 种表现。
未吸收 渗出———————增殖
(3)、干酪坏死性病变
是结核病特有的病理变化,大片或小片 阴影,密度较高,边缘清楚。 CT特点: 团块或结核球(直径大于2MM) 早期病变密度可均匀,但很快坏死溶解形成多 个不规则虫蚀空洞,可见液平 短期无变化
渗出、索条、斑片、空洞、钙化、肿块等 增强扫描
干酪性坏死不强化 结核性肉芽肿常轻微强化, 病灶边缘轻微环形强化 淋巴结环形强化
一、原发型肺结核
原发型肺结核为初次侵入结核菌引起 的原发结核感染所致的临床症状。包括原 发综合征及胸内淋巴结结核。
1.原发综合征:原发灶、淋巴管炎和肿大的淋 巴结称为原发综合症。
肺结核瘤
肺错钩瘤
周围型肺癌
周围型肺癌
(5)、结核空洞
空洞可单发、多发、大小不等,一般为 圆形、椭圆形 CT表现: 好发于上叶尖后段和下叶背段,但也可见于 两肺任何部位 空洞内一般无液平或仅有少量液体 空洞周围有卫星灶 常可见引流支气管 短期观察可无明显变化
肺结核空洞 左肺上叶壁厚 薄不均的空
H01634966 F 27 肺炎20141012
H01634966 F 27 肺炎20141030
(2)、纤维增殖性病变
增殖是由于病灶周围渗出逐渐吸收,腺泡融合, 病变逐渐缩小,密度增高,边缘逐渐清楚,代表结 核性肉芽肿形成 CT特点: 病变最多见于上肺、肺尖和锁骨上下区 多为3—5MM或更大的梅花瓣、结节状、条状病灶 病变密度高,分界清楚 病灶在一定时间内变化可不明显
肺结核 渗出性病变 实变
00806551 F 26 20140410
20141106
20140610
H01634966 F 27 肺炎20140711
H01634966 F 27 肺炎 20140819
H01634966 F 27 肺炎 20140718
H01649243 F 26 肺炎 20141008
2.胸内淋巴结结核:包括纵隔、气管旁淋巴 结,支气管隆突部位淋巴结和肺门各部位 各组淋巴结。
二、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包括: 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亚急性、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1、急性血行播散型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核
初染或再染均可发生,为大量结核菌在极短 时间内一次进入血液循环所致,亦称为粟粒 型肺结核,是全身性粟粒型肺结核的肺部表 现
融合性肺实变:分散的渗出病灶融合而成 CT特点: 病变好发于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尤以锁骨上下
区多见,单发或多发。 多发点片状,大小不一阴影,边缘模糊
病灶中常可见密度更深的点状或索条状阴影,较大 的病灶中心可有小透光区
H01578896 F 16 肺结核 渗出性病变
H01578896 F 16 肺结核 渗出性病变
CT特点: 好发于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亦可发生于任何肺段 以单发多见,亦可多见 边缘光滑整齐 内部可见斑点、砂粒、环形、弧形、层状钙化 周围斑点、结节状卫星灶 长期可不变
H01660116 M 25 肺结核球
H01664171 F 16 肺结核球 卫星灶
H01659088 M 36 肺结核球 钙化灶
三、继发性肺结核
继发性肺结核是肺结核的一个主要类型。 包括: 1.浸润型肺结核 2.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3.干酪性肺炎
1、浸润型肺结核
渗出性病变(结核性肺泡炎) 纤维增殖性病变 干酪性病变 结核球 结核空洞 结核钙化灶
(1)、渗出性病变 (结核性肺泡炎)
结节性病变:代表腺泡或肺小叶的渗出性病变。病 灶边缘模糊,常为多发,以两上肺多见
肺结核病影像诊断
解放军第309医院 放射科 许国宇
结核病分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1-07-20批准, 2002-01-01实施。
一、原发型肺结核 二、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三、继发性肺结核 四、结核性胸膜炎 五、其他肺外结核
结核病的影像学特点
结核具有多部位、多组织、多器官内多发性病变 形态多样
H01578896 F 16 肺结核 一个月 渗出性病变向干酪样病变转换
H01578896 F 16 肺结核
二个月 渗出性病变向干酪样 病变转换、并出现空洞
(4 )、结核球
被纤维组织包围的结核性干酪病变直径大于2MM者称为结核球。 形成原理: 最常见为大片渗出干酪性炎症 多个干酪性病变渗出性小病灶融合,被纤维组织包围 结核性空洞阻塞脓凝 结核性肉芽组织部分干酪坏死被包围
洞性病灶,空 洞的内径约 11mm的空洞
引流支气管
引流支气管、卫星灶
霉菌球
结肠癌肺转移
肺癌(鳞癌)空洞
(6)、钙化
是有病灶周围炎吸收,中央坏死物中钙盐沉 着形成的高于或等于骨组织密度的阴影
钙化灶形态:斑点、条索、点状、砂粒状、 星芒状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