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赏析专题复习PPT
中考语文 古诗词赏析 复习课件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 郎西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 蝉。。。。。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最高 层。。。。。。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荷才露尖尖脚,早有蜻蜓立上头 争渡争渡,误入藕花深处 。。。。。。
看了这些图片,你联想到哪些名句?写出一句,用优美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业 答案: (一) 1.相同。因为它们都抒发了作者不怕困难的自信和勇气。 2. 《登鹳鹊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略 (二) 1.反而 浑浊 2.1)向秀作《思旧赋》,2)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 1)王质烂柯,2)暗示贬谪时间长,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惆怅之情。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1)原句意思略2)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原句意思略2)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三)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2.略 要求:1)主语2)勿漏关键词3)修辞、修饰语要恰当 (四) 1.本诗塑造了一个思念关心在外服役的丈夫的农村妇女形象。 本词塑造了一个思念心上人的江南女子形象。 2.甲:1)用了赋的写法,2)将一个农村妇女对在外服役的丈夫的思念关心直接抒发出来,3)质朴 感人。 乙:1)用了比喻的写法,2)生动形象的塑造了一个江南女子对心上人的无限思念之情。3)含蓄委婉。 3.略 (五) 1.1)从视觉,嗅觉方面写出了农村夏夜的宁静和美丽。2)以动写静,更加凸现农村夏夜的宁静和美 丽。 2.1)本诗通过描写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和艰苦的军旅生活,2)表达了作者因朋友离去而无限惆怅之 情。 3.1)空,没有,2)雪地上只剩下马蹄痕迹和诗人的身影,3)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作者因朋友离去而 无限惆怅之情。情景交融,使人如亲临其境。 4.1)原句解释略2)本句使用了比喻,形象生动的描写了边地特有的夏天下雪,雪景美如春天梨花景 的奇异风光。
《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课件

总结
诗 眼
整 首 揭示诗的主旨的凝聚点 诗
传神的动词
某 一 富有情韵形容词 句 巧用辞格的其他词语
真题演练(一)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问: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最”“绝”二字在 诗中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最”极言春光之美,“绝”夸饰柳色 之新,(含义)将象征大地回春的淡远草色与晚春 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进行对比,(手法)突出早春 的景色最可爱。(表达作用)
(二)间接抒情 A、借景抒情, B、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C、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
A、借景抒情
作者通过对某种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的抒情方式。 例: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首“干谒诗”(用于有所要求而拜谒对方)是作者西 游长安写给丞相张九龄的。是想得到丞相的赏识和录用。 前两联写洞庭湖的浩荡气势,后两联由景物转向抒情。 由景想到自己功名未成,空有出仕愿望,而无人推荐, 就像欲渡洞庭湖而无舟楫一样,希望张九龄援引。
(8)排比
排比是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
和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达到一种加强语势
的效果的一种修辞方法。
例: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 。
——《木兰诗》
(9)设问 (一) 概念: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二) 作用:开头以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 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例: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1.修辞方法
(1)比喻 定义: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分类: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作用:比喻有突出事物(意象)的情态特征,把抽 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例: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2024届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古诗词赏析 教学PPT课件

2.咏物言志诗 咏物言志诗在内容上以某一物象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 往往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其精神品格;常 用比喻、象征、拟人等修辞方法。 (1)形式标志:以物象为题,或“咏”“题”“赠”“赞”后加相关物象。 (2)内容特点:托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 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3)结构章法:物——人——情。
10.白描 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指纯用线条勾画,不加色彩渲染。后借用于文学 写作,指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烘托而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 种描写方法。如: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 早行》)第二联两句诗,就是六个名词,即六种景物的组合,没有任何 修饰语,集中地表现了早行的辛苦。在鸡鸣声起,残月未落之时,冒着 寒霜上路,可见早行辛苦。
8.借古讽今 这是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如:折戟 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此诗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 国家的命运,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
9.渲染 我国传统画技之一,后借用来指文艺创作中突出人物形象和环境所采用 的强调、反复等多方面着意铺叙的写作技法。如:爷娘闻女来,出郭相 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木兰诗》)这些诗句写花木兰替父从军凯旋后返回故居的情景,充 分渲染了花府一家老小迎接木兰还家的热闹气氛。
二、古代诗歌常用的艺术手法
1.直接抒情 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 情直接倾泻而出。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 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登 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中考古诗词鉴赏课件(72张ppt)全文

烟、水、月、沙四个景物,被这两个“笼”字和谐巧妙地整合在一起,描绘出月色的柔和,夜色的幽静;营造出一种如梦境般的朦胧 意境。
首句用两个“笼”字,好在什么地方?
温馨提示: 古人写诗都非常注重炼字,因此答这类题,要特别关注动词、形容词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能够体现诗歌意蕴的诗句,尤其是名句。一般而言此类词多为营造气氛、展现情景、表达感情。
其次是结合诗人的特点,爱国诗人的诗当然常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感;被贬官员经常表现出怀才不遇的情感;而寄情山水田园的诗人则常在诗歌中表现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温馨提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问: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作简要赏析。
七、方法小结
八、中考体验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 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例:全诗描写了暮雨中的哪些景物?
例:(1)“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塞下风景”的哪些特点?(2)诗中既表明军队正在行进,又给人静悄悄感觉的短语是-------。
1.寻找意象:
2.描写画面:
5.体会情感:
例:(1)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
2024版中考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PPT课件完整版

目录•中考古诗词鉴赏概述•古诗词基本知识点梳理•答题技巧与策略分享•经典题型解析与实战演练•复习备考建议与资源推荐•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中考古诗词鉴赏概述古诗词鉴赏的重要性01传承中华文化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鉴赏古诗词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02提高文学素养通过鉴赏古诗词,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03培养人文精神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鉴赏古诗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中考古诗词鉴赏题型及分值选择题01主要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分值一般较低。
填空题02考查学生对古诗词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分值适中。
简答题03要求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深入分析和鉴赏,分值较高。
忽视题干信息部分考生在答题时忽视题干信息,导致答案与题目要求不符。
理解表面化部分考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仅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挖掘其内涵。
缺乏鉴赏技巧部分考生缺乏鉴赏古诗词的技巧和方法,导致答题思路不清晰。
盲目背诵部分考生盲目背诵古诗词及赏析内容,忽视对诗词本身的理解和感悟。
考生常见问题及误区古诗词基本知识点梳理诗词体裁与特点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包括乐府、诗经等,形式自由;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词又称长短句,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每首词都有一个词牌名,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格律和音韵要求。
诗词特点语言凝练、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意境深远。
意境指诗词中通过意象组合所营造出的整体艺术境界。
意境的深远与否,是衡量一首诗词艺术成就的重要标准。
意象指诗词中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如景物、人物、动物等。
通过意象的描绘,可以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和情感。
意象与意境分析比喻用相似的事物来打比方,使描绘更加生动形象。
拟人将非人的事物赋予人的特性,使其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举止。
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以增强表达效果。
对偶用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使句式整齐匀称,音韵和谐。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题课件(18张ppt)

四读:中心句(关键词 意象 意境)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温庭筠《望江南》 (肠断白蘋洲)
关注题目,读懂题眼。
➢ 从题目中可了解到一些基本内容: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感、题材 类型等。
送别类 田园写景类 哲理类
边塞类 咏物类 节日类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 金兽。
红藕香残玉簟(diàn)秋,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山坡羊 潼关怀古
——表现诗人怀亲之悲。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③久居边关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
答题规范:要具体、准确、直接
忧国伤时:如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反映离乱的痛苦 ;同情人民 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建功报国:如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 ;报国无门的悲伤; 山河沦丧的痛苦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 ;借古讽今的情 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从军行
——表明羁旅思乡之切。
王昌龄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古诗词鉴赏专项课件PPT(初中语文)

诗词名句赏析
典型例题2
樵夫词 【清】朱景素
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请赏析“竟挑蝴蝶下山来”一句的精妙之处。(3分)
诗词名句赏析
樵夫词 【清】朱景素
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请赏析“竟挑蝴蝶下山来”一句的精妙之处。(3分) 解答: “竟挑蝴蝶下山来”“竟”字表现出惊喜之情。明明是挑柴,却说是挑蝶, 挑柴的辛劳全无,有的是生活的悠闲,诗人借樵夫表达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2、表现手法
典型例题
雨晴 【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本诗前两句用什么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2、表现手法
雨晴 【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解答: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用“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相对比,表现了作
(二)诗词名句赏析
答题步骤
写作手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诗句的内容+作者的情感 如果没有手法,可以从关键词入手分析
诗词名句赏析
典型例题1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宋】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 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请简要赏析上片“破纸窗间自语”一句。(2分)
对比答题方法
用xx的xx和xx的xx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表达了……情感
虚实结合答题方法
①点关系:动静结合 ②结合诗句概括实景、虚景 ③效果:烘托出了……氛围;渲染了作者……情绪;突出……主旨。
三、常见的表现手法
3、衬托(正衬、反衬)
中考复习古诗赏析PPT课件

5)表达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喜爱
西湖、愉悦闲适. 的心境。
9
方法总结:
画面描写:1.找全景物; 2.加修饰语; 3.展开联想、想象连缀 成句子; 4.表达的情感。
练一练:总复习 P1. 64 四、六、 10
1.赏析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红P.63.第3题)
“直” “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
这试两题句分诗析历:来“被不人畏表称浮道达云。遮技请望巧试眼着,对自这缘两身句蕴在诗最含加高的以层哲”理
赏析。p80--
参考答案:作者借景抒怀,把抽象的道理寓
于具体形象之中,阐述了只有站得高,看得
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的
哲理,同时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对前途充
满信心的思想感情。
评价效果
作者情感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17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运用此手法 的原因
3.此手法传达的诗人感情
.
18
采用了动静结合、虚
实相间的描写手法
步骤一
动景:……静景:…… 步骤二
实写:……虚写:……
“杨花落”展现了暮春之景,给人 以飘零和落寞之感;
“子规啼”是哀啼,这是化用了 典故,抒写离别之恨,二者都是以景 衬情。
.
44
.
45
5.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悦”,用作动词,使……欢悦。“空 人心”,使人心中的杂念消除。“空”, 形容词用作动词,“使……空”。上句 表面上是写山光使飞鸟也怡然自乐,实 际上,鸟的怡然自乐是诗人心情愉悦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现了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景。
2.诗人喜爱菊花的原因是什么?这首诗表达
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分)
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此夜开尽更无花)。
表达了诗人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
的赞美。
14
咏物诗 (三)北陂杏花①
宋·王 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15
咏物诗
(三)南园
唐·李
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①,若个②书生万户侯?
【注】①凌烟阁,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功臣,命人将长孙无忌、
魏1.征“等吴24位钩功”臣,之像古列代于吴凌烟地阁生上产。②的若一个种,哪弯个刀。,这里
代指 精良的武器 。(2分)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感, 也有怀才不遇之苦。
16
马诗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注:络脑,马笼头。
17
古诗类型及主旨把握 ⑥羁旅思乡诗
表达漂泊在外(久戍 边关、久宦在外)飘 零无依的孤苦和无奈, 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18
•
雁作为候鸟,被赋予诸多人格化的象征
入原诗中的空白处,应为 逊 。(2分)
2.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2分)
一个人应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别人的
长处,更要看到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
13
咏物诗
(二)菊花
唐·元
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1.第不二是句花中“偏遍爱绕菊”,“此日花斜开”尽表更现无了花怎。样的
情景?( 2 分)
11
古诗类型及主旨把握 ⑤咏物诗
托物言志:表达人生哲理;表达自己 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
12
咏物诗
(一)雪梅
宋·卢梅
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①,骚人阁②笔费评章③。
梅须 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注】①降(xiáng):服输。②阁:同“搁”,放下。③评章:
评1.议从的文“章差,、这里欠指、评逊议梅、与少雪”的高等下字。中选择一个填
●●●●●●
答题公式:
效果
明手法 + 阐运用 + 析 4
5
古诗的主要类型
1.送别诗 2.怀古诗 3.边塞诗 4.山水田园诗 5.咏物诗 6.羁旅思乡诗 7.闺怨诗
6
古诗类型及主旨把握 ④山水田园诗
表达热爱自然、清闲恬淡之情; 表达对官场黑暗、功名利禄的鄙弃,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7
山水田园诗
(一)天净沙 • 江上
【注】①陂(bēi):池塘。王安石积极推行新法,后又被迫
1闲.“居江一宁陂。春此水诗绕写花于他身的”晚一年句。中“绕”字用得很精妙, 请你结合诗境简要赏析。(2分) “绕”字,生动地写出了“春水”对“花身”的爱惜、 护卫和滋润,突出杏花生长环境的清澄幽洁。
2.诗人代花立言,“作雪”而决不“成尘”,表现 了诗人怎样的心态?(2分) 借杏花被风吹落池中犹能保持纯洁,表现了诗人改 革虽然失败,但仍不改初衷的心态。
8
山水田园诗
(二)田园乐
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1.诗的一花、落二家句描童绘未了扫雨,后莺的啼春山天早客晨犹怎眠样。的景象?
(2分)
清新明丽、清幽恬美、富有情趣、生机盎 然
2.结合诗的三、四两句具体说说作者的“田园乐”乐
在哪乐些在方清面新。(幽2雅分的)自然环境, 更乐在闲适、随性的心境。
甫《天末怀李白》)
• 3.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
淹《渔家傲·秋思》)
(范仲
• 4.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
20
(欧阳
• 1.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
窗风雨夕》)
(《红楼梦》里林黛玉的《秋
• 2.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
《惜别》)
(吴文英
• 3.秋心如海复如潮,惟有秋魂不可招。
元·张可久
嗈嗈①落雁平沙,依依②孤鹜残霞,隔水 疏林几家。小舟如画,渔歌唱入芦花。
【注】①嗈嗈(yōng):雁鸣叫声。②依依,轻飞的样子。
1.这首词描绘了暮秋江上 傍晚 / 黄 (时间) 的景色和渔家 从容闲适 /昏宁静恬美 的生活 情景。(2分) 2.此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表现了作者对恬淡闲适生活的热爱之情。
•
《己亥杂诗》)
(龚自珍
• 4.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 21
•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李白《静夜思》)
•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张九龄《望月怀远》
• 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意义,使之成为古代文学中一个符号化和羁旅伤感。
关于“鸿雁传书”的传说出自《汉 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鸿雁也 就成为了传书的信使,也指书信。
19
• 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王湾《次北固山下》)
• 2.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
•
(杜
山水田园诗
(四)兰溪棹歌①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注越】①中棹山(色zh镜ào中)看歌”:船中歌的。“镜中看”三字极富韵味, 它启发读者去想像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请作描述。 溪水平静清澈,倒映着月光山色,摇曳生姿,朦胧缥缈。 2.“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精彩传神,营造出优美 活灵的意境,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请作简要赏析。 描述了鱼抢春水,涌上溪滩,啪啪蹦跳的景象,表现了 诗人内心荡漾起的欢乐之情。
中考古诗词鉴赏 专题复习
尹晟烁
1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炼字公式: (解释含义)+描述景象+表达效果
【意境、情感】
炼句一般公式: (运用修辞)+描述景象+表达效果
【意境、情感】
2
抓诗眼 抓意象 抓背景
(从诗题入手 ;从注释入手) 3
◆用典 ◆象征、托物言志 ◆抑扬 ◆联想、想象 ◆虚实结合
◆衬托【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 ◆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9
山水田园诗
(三)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①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1.注诗】的①一浴蚕二,两指句古代,时写用出盐水了选山蚕村种。宁静、幽美 的 氛围。(2分) 2.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的“闲”字用得好, 请你说说好在哪里。(2分)
“闲”字写栀子花无人采摘,烘托出庭院中一 片幽静的气氛,同时衬托农事的繁忙,表达了 诗人对山村宁静、和谐生活的喜爱之情。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