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教案
《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教学案例

《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教学案例蔡晓晴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七年级下册第7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该课目的是让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形成基本认知,引领学生探究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基本方法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祖国民间美术的热爱,使他们树立传承和保护民间美术的意识。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经过小学阶段的美术课和七年级上学期《生活中的色彩搭配》等课的学习,对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及色彩的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如色彩三要素、色彩搭配的基本方法、色彩的心理因素等,这为本课教学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条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探究民间美术色彩搭配规律、审美原则和文化内涵;用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基本方法,在布老虎、小泥鸟、土家族织锦的线描稿上创作具有民间美术韵味的色彩画。
过程与方法:通过“感受美一提炼美一探究美一创造美”的教学过程,在观察、启发、对话、实践等学习活动’中,学会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民间美术的色彩之美,培养热爱民间美术的情感;形成积极、主动探究学科知识的学习态度;树立传承和保护民间美术的意识。
教学准备民间美术作品实物、多媒体课件、绒描稿、彩色笔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与认识民间美术色彩搭配规律,感受民间美术色彩独特的审美原则;尝试运用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基本方法进行色彩艺术的再创造。
难点:引发学生对民间美术色彩表象背后的文化内涵的思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r心爱的“聚宝箱”,大家想知道里面都珍藏着哪些神奇的宝贝吗?教师请6名学生上台“淘宝”,并向大家展示淘到的宝贝。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洋溢着轻松欢快的气氛。
教师:你拿到的是什么?学生甲:一串挂饰。
教师:你觉得它的色彩怎样啊?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说一下你的感受吗?学生甲:鲜艳。
(教师板书:艳丽)教师:同学们淘到的宝贝都是由民间艺人创作的,也称为民间美术作品。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教案设计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原理,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2. 通过分析民间艺术作品,让学生掌握色彩搭配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将民间艺术融入日常生活中。
二、教学内容:1. 民间艺术的概述:民间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2. 民间艺术色彩搭配原理:民间艺术色彩搭配注重对比与和谐,善于运用象征意义。
3. 分析民间艺术作品:以剪纸、年画、刺绣等为例,分析其色彩搭配特点。
4.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制作民间艺术作品,实践色彩搭配技巧。
5. 创新与传承:将民间艺术融入现代生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传承传统文化。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原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难点:如何将民间艺术色彩搭配原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创新民间艺术形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间艺术的基本概念、色彩搭配原理。
2. 分析法:分析民间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掌握色彩搭配技巧。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制作民间艺术作品,巩固所学知识。
4. 创新法:鼓励学生将民间艺术融入现代生活,开展创新实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民间艺术作品,引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
2. 讲解:介绍民间艺术的基本概念、色彩搭配原理。
3. 分析:分析民间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掌握色彩搭配技巧。
4. 实践:学生动手制作民间艺术作品,实践色彩搭配技巧。
5. 创新:鼓励学生将民间艺术融入现代生活,开展创新实践。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民间艺术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基本概念和色彩搭配原理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分析民间艺术作品的能力和色彩搭配技巧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动手实践制作民间艺术作品的创新意识和传承意识。
七、教学资源:1. 民间艺术作品展示:剪纸、年画、刺绣等。
9《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教案

9《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教案教案标题: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介绍民间美术中的色彩搭配原理和技巧。
通过学习民间美术作品的色彩运用,学生将了解中国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民间美术及其特点;2.掌握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原理;3.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1.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原则;2.鉴赏并学习民间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1.理解和运用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原理;2.创作作品时能够有自己的创意和表现方式。
教学准备:1.投影仪、电脑;2.民间美术作品图片;3.绘画工具和颜料;4.学生练习用纸。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间美术作品图片,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并了解他们对民间美术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Step 2:介绍(15分钟)1.通过PPT或者口头介绍中国民间美术的特点和表现形式,例如木雕、陶瓷、纸艺等,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2.重点介绍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原则,包括对比、平衡、温暖与冷色对比等。
Step 3:示范(15分钟)1.展示一幅民间美术作品图,解读其中的色彩搭配原则和技巧,并简要说明作品的背景和寓意。
2.以教师示范的方式,为学生展示如何运用所学的色彩搭配原则进行绘画创作。
Step 4:练习(30分钟)1.让学生自行选择一幅民间美术作品(可以提前准备一些民间美术作品图片供学生选择),并进行色彩分析和鉴赏。
学生可以画出自己对画面的感受和理解。
2.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作品进行创作,要求运用所学色彩搭配原理进行绘画创作。
Step 5:展示和分享(1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并用他们自己的话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创作感悟。
其他同学可以提出问题或者给予意见和建议。
Step 6:总结归纳(10分钟)1.让学生回顾本课所学的内容,对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原理和技巧进行归纳总结。
2.让学生思考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对作品的表达和观感产生的影响。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精选4篇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精选4篇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篇一【人美科标版】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教学重点:1、明确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总结色彩搭配的规律。
2、民俗文化与民间美术的关系。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教学难点(人美课标版):民间艺术的色彩1、具体了解民间美术作品是怎样运用色彩的强烈对比表达热烈、豪放的情绪情感的。
2、指导学生如何把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设计成具有民间形象的图案,并用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加以装饰。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民间美术实物等。
作业要求:完成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作业(画纸盘、陶片、石头片、陶罐)。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节民间美术的作品欣赏组织教学:常规进行,并检查上节课布置的带来民间工艺品的情况。
导入:提出问题:假期,有许多同学去外地旅游,除了饱览名山大川的景色之外、还带回一些当地很有地方特色的土特产,比如:食品、工艺品,食品赠送亲友都已下肚,而那些工艺品都保留下来,并且时不时拿出来把玩一番,带给你无穷乐趣。
这些工艺品大都是一些民间艺术品,所以都有很浓厚的地方特色。
在座的同学都去过哪些地方、看到或带回了哪些民间工艺品?拿出来让大家分享分享,并请你介绍一下你为什么选中这一件艺术品,它有什么让你喜欢的地方?谁来介绍一下给大家?(提问调动学生的展示的积极性,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同学们发言,介绍自己的工艺品:惠山泥人、剪纸、风筝、蜡染、扎染等)师:这些工艺品的确非常漂亮,同学们真有眼光,同学们说这些民间美术品最漂亮的是体现在什么地方呢?(色彩)好,今天我们就就同学没带来的这些艺术品来讲一讲民间美术。
授课: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重要的组陈部分,它运用最乡土、最自发的艺术语言,完美的体现了民间意识中最美好的愿望。
同学们带来的这些民间艺术品,种类很多,那么同学们能不能总结一下民间美术都有哪些种类呢?(发言、归纳)(美术教案)民间美术种类:(教师边讲解边放课件,增加直观感受,加深印象)1.玩具。
包括泥玩具、陶瓷玩具、布玩具、及综合材料所制玩具等。
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教案设计比赛

课题: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教材版本:人民美术出版社14册第7课
教材分析: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是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七年级第十四册第七课的内容,根据新课标的精神,从其内容设置来看,其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调查和学习了解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特点,感悟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
我校处于城乡接合部,80%的学生是农民工子弟。
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很大,教学应分层进行教学。
下称优教(学习好的学生)、普教(学习一般的学生)。
备注:小组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而分,每组中各有1——2个优生。
板书设计: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1.欣赏图片,走进民间美术。
2.讨论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特点是什么?
3.请学生谈谈自己对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认识。
4.通过3个选择题总结对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认识。
5.动手实践:色彩互动――你做回民间小艺人
6.民间艺术色彩搭配口诀
软靠硬,色不愣
黑靠紫,臭狗屎
红靠黄,亮晃晃
红忌紫,紫怕黄
黄喜绿,绿爱红7.总结提高、情感升华。
《9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美版九年级上册

《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通过学生对民间美术作品的色彩观察、分析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和色彩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文化的认识和尊重,进一步理解色彩搭配在民间美术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作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理论学习:学习民间美术的基本知识,包括色彩运用原理及地域性特色。
2. 色彩观察:选择几幅典型的民间美术作品,分析其色彩搭配的规律和特点,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心得。
3. 色彩实践:学生自行选择一种民间美术形式(如剪纸、农民画等),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创作一幅具有民间美术特色的作品。
4. 作品整理:将创作过程和最终作品以图片或文字形式记录下来,包括色彩搭配的思路和实际操作中的心得体会。
三、作业要求1. 理论学习部分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并积极提问。
2. 色彩观察部分要求学生选择的作品要具有代表性,分析要深入,记录要详细。
3. 色彩实践部分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合理运用色彩,创作出具有民间美术特色的作品。
作品要符合民间美术的审美标准,色彩搭配要和谐统一。
4. 作品整理部分要求学生以清晰、简洁的方式记录整个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方便日后回顾和总结。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理论学习部分主要评价学生的听课态度和笔记情况;色彩观察部分主要评价学生的作品选择、分析的深入程度和记录的详细程度;色彩实践部分主要评价学生的作品是否符合民间美术的审美标准,色彩搭配是否和谐统一;作品整理部分主要评价学生的记录方式和清晰度。
2. 评价方式: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给出相应的评价,包括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互相学习,互相进步。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给出具体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改进。
2. 学生自我反馈:学生可以对自己的作业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参考。
9. 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人美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人美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民间美术的特点和色彩搭配方法。
2.能够对比不同地区、不同作品之间的色彩运用。
3.掌握如何在自己的作品中运用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方法。
4.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1.民间美术的特点。
2.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方法。
3.如何在自己的作品中运用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方法。
三、教学内容1. 民间美术的特点1.1 民间美术的概念和历史民间美术是指民间传统文化中表现在日常生活用品、建筑装饰、服装、绘画等艺术领域的艺术形式。
其历史可以追溯至早期人类时代,是人类在长期的物质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1.2 民间美术的特点(1)自然形象和具体形态民间美术的形象以自然形象为主,人物、动物、植物、器物等形态具体,和生活密切相关。
(2)色彩鲜艳明快民间美术的色彩鲜艳明快,常用的颜色有红、黄、绿、蓝、紫、黑、白等,搭配灵活多样。
(3)线条简练民间美术的线条简练,常用于描绘轮廓和线性构图。
2. 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方法2.1 红黄搭配在传统的中国民间美术中,红色和黄色经常出现在一起。
黄色代表土地和大地,红色代表太阳、火和生命力。
在中国传统的节日如春节和庆贺婚礼中,这种红黄搭配尤为明显。
2.2 红黑搭配红黑搭配在传统的中国民间美术中也比较常见。
这种搭配代表着两种主要的情感,红色代表喜庆和欢乐,黑色则代表悲痛和忧伤。
这种搭配方法常用于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状态。
2.3 运用对比色搭配对比色搭配即将色相相反,互为对比的颜色搭配在一起使用。
传统的中国民间美术中,常用红、绿、黄、紫等相互对比的颜色进行搭配。
在搭配时,一般会将比较鲜艳的颜色和比较暗淡的颜色进行搭配,使作品更加鲜明生动。
3. 如何在自己的作品中运用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方法3.1 熟悉并运用各种颜色的含义熟悉各种颜色的含义,了解不同颜色之间的搭配关系,可以更好地在自己的作品中进行色彩搭配。
比如,红色代表火、热情和欢乐的情感,黄色代表暖和、活力和欣喜等等。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教学设计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教学设计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七年级14册交大附中分校仵婷婷课型:欣赏评述课教材分析:《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是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七年级第十四册第七课的内容,根据新课标的精神,从内容设置来看,其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研究和学习,了解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特点,感悟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中国民间艺术种类繁多,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厚,现在的学生大多见过,但对其都不太了解,因此有必要引导他们去欣赏、去体验,从而喜欢它们。
陕西作为民间艺术大省,本身有着丰富的民间艺术财产,同学们生活、生长在陕西,应该首先对我们熟悉的、身边的民间艺术有所了解。
所以本节课我围绕着陕西的民间艺术种类入手展开分析、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引导他们喜欢上这些质朴又纯真的艺术作品。
“色彩搭配”这一知识,在上学期学生曾经学习过,我把这一知识定位在复习角度,以知识迁移的方法启发学生自己总结民间艺术色彩特点,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明确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的基本规律,能够独立或合作完成一幅民间美术作品的色彩搭配。
2.过程与方法:欣赏陕西民间美术作品,了解与之相关的风俗,增强对民间艺术的认识和兴趣;通过欣赏与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总结民间艺术的色彩特点;民间布老虎与真老虎的色彩与造型的比较,巩固民间艺术用色特点色彩特点,并拓展出民间艺术中形象的象征性,感悟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图片展示与文字评述,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初步认识民间生活的环境、状态以及老百姓的追求与信仰,体会民间美术色彩搭配不拘泥于自然色彩现象,大胆提炼归纳的装饰风格的基础,从而进一步理解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教材分析:1.重点:明确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和审美价值。
2.难点:具体了解并能运用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规律进行创作。
教学方法:情境式教学、欣赏法、合作探究法、知识迁移法、比较法、合作练习法学法指导:通过合作探究、比较、合作练习,理解并运用民间艺术色彩搭配规律进行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教案
教案背景: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是民间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以其视觉上的优势是最自发的、最乡俗的艺术语言。
本课主要阐述了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方式、方法、审美特征、文化内涵等等方面。
而大量的图片是对以上内容的直观展现,因此,应结合图片和教材文字内容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一些手法有个认知上的了解,并且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文化内涵有个认知上的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挂饰、玩具、风筝、剪纸、面具、刺绣、织锦等具有
典型意义的民间美术作品的实物、图片展示和文字分析,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多用纯度较高的原色进行强烈对比的手法,从而形成了民间美术特有的装饰风格。
2、对一些民间美术作品的色彩搭配的分析使学生明确民间美
术的色彩搭配的规律即色彩多用纯度较高的原色进行了强烈的对比手法,从而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包含在民间美术中的浓浓情感。
3、通过营造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应用知识的同时,体会审美
创造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明确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
2、教学难点:具体了解并运用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规律进行
创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放假间,同学们可能会去外地旅游,那除了浏览景色之外、还会带回一些当地很有地方特色的土特产,比如:食品、工艺品等,但食品会被吃掉,因为不能保存,而那些工艺品却有纪念意义的,同学们知道吗?这些工艺品其实都是一些民间艺术品,具有很浓厚的地方特色。
那我想请问在座的同学们去外地都收集了哪些民间工艺品呢?请你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并介绍一下它有什么让你喜欢和不喜欢的地方?为什么?
(提问调动学生的展示的积极性,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同学们发言,介绍自己的工艺品:惠山泥人、剪纸、风筝、蜡染、小香包、绣花工艺品等),美术e师:你们真有眼光,这些工艺品非常漂亮,你们说说这些民间工艺品是什么地方吸引你的呢?说一说你的感受吧!,美术论文,美术课件,美术教案,美术课例,美生:①小泥人是它可爱的造型。
生:②风筝是它的美丽的色彩。
(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
)
总结:是鲜艳夺目色彩把我们的眼球吸引住了,好了,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一下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吧!
课件出示课题: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二)授课:
1、课件出示:广义民间美术和狭义民间美术。
广义的民间艺术泛指活跃于民间的美术,包括工艺、曲艺、杂技、戏法等各种艺术形式。
!、
狭义的民间艺术特指民间美术与工艺。
师: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运用最乡土、最自发的艺术语言,完美的体现了民间百姓意识中最美好
的愿望。
H8z师:同学们带来的这些民间艺术品,种类很多,那么同学们能不能总结一下民间美术都有哪些种类呢?(发言、归纳)民间美术种类:(教师边讲解边放课件,增加直观感受,加深印象)
2、课件展示:民间美术的图片欣赏,图片播放中加入动听的民间音乐《春江花月夜》,情景交融。
(1)民间玩具。
包括泥玩具、陶瓷玩具、布玩具、及综合材料所制玩具等。
(2)染织刺绣。
包括蜡染、印花布、织锦、刺绣。
(3)民间服饰。
包括民族服装、绣花荷包、鞋垫。
(4)各地剪纸。
包括窗花
(5)纸扎灯彩。
包括各种花灯、各种纸扎。
(6)绘画。
版画、年画。
(7)雕塑。
彩塑、小型泥人、木雕、面塑等。
(8)戏具用品工艺。
包括木偶、皮影、面具等。
(9)编织。
包括草编、竹编、柳条编、秫秸编、麦秆编、棕编、纸编等
师:(1)这么多、这么美的民间美术作品,创造者是谁?(是民间的能工巧匠,是普通的劳动人民。
),美术论文,美术课件,美术教案,美术课例,美术课题研究(2)在民间美术品中常出现什么形象?(花卉、人物、动物等大多是吉庆有余、福禄寿喜、祛病避邪的主题。
寄托着劳动人民的向往美好生活愿望,代表着普通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好恶)5?3A*
(3)民间美术作品有什么明显的特点?(形象古拙、概括、简练,即抓住了形象的主要客观特征,又进行大胆的取舍、夸张、变形。
)
(4)民间美术作品的色彩如何?(色彩鲜艳,对比强烈,提取自然形象的色彩并进行夸张和随心所欲的搭配,常采用互补色的对比关系:如红雨绿、蓝玉黄等单纯鲜艳的色彩搭配,体现一种质朴、真挚、热烈的情怀。
色彩表现为饱满、艳丽,清新、多施以纯度较高的原色。
色彩搭配采用了强对比手法,形成了特有的装饰风格。
)
(5)做个小游戏:“买东西”。
(对本课的主题: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有一个更进一步的理解,通过主动的参与学习改变偏见,并将偏见变为积极的认识)(运用对比自然真实的物品与装饰风格的作品的不同色彩体现,加强学生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手法的理解)
教师准备好许多不同款式的鞋垫,让部分学生上扮演“顾客”,为自己的“店铺”提“意见”。
学生小声议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为什么没有色彩的鞋垫没有人买,而色彩鲜艳的鞋垫买的人却多呢?
给我们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教师及时分析运用文字说明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明确民间生活的环境、状态以及老百姓的追求与信仰是形成民间美术色彩搭配不拘泥于自然色彩现象、大胆提炼归纳的装饰风格,从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
5、课件展示:
(1)民间玩具虎与现实中老虎有哪些不同?
(2)具体分析布老虎的色彩搭配。
(三原色)
(3)课件呈现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要点:民间美术中的“五彩”指的是青、赤、黄、白、黑五色。
(4)课件出示年画“点套”口诀:(大红、深绿、深绿、黑谓硬色,淡灰、天蓝、粉红、粉绿、淡黄谓软色)。
N+[,C(B9P#c7Ud 软靠硬,色不愣。
黑靠紫,臭狗屎。
红靠黄,亮晃晃。
分表绿,人品细。
要想俏,带点孝。
要想精,带点青。
文相软,武相硬,断国孝,三蓝黑。
女红,妇黄,寡青,老褐。
红忌紫,紫怕黄,黄喜绿,绿爱红。
(三)布置学生课堂作业:
(1)选择的下图中其中一个,用所学的民间色彩对比的方法彩绘空白图形中。
(2)学生彩绘图形,教师巡回指导时以小组比赛的方式鼓励学生的绘画热情。
(四)作业展示:中国美术教育资源网
优秀作业展示:肯定、鼓励,总结优秀原因。
特色作业展示:肯定创意,学生发言谈自己的看法,教师鼓励评价,并提出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