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答案

合集下载

高等数学第七章 习题答案

高等数学第七章 习题答案

习题7-11. 下列向量的终点各构成什么图形?(1)空间中一切单位向量归结为共同的始点;(2)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一切单位向量归结为共同的始点;(3)平行于同一直线的所有单位向量归结为同一始点;(4)平行于同一直线的所有向量归结为同一始点。

答:(1)单位球面 (2)单位圆 (3)两个点 (4)直线。

2. 设点O 是正六边形ABCDEF 的中心,在向量,,,,,,,,OA OB OC OD OE OF AB BC ,,,CD DE EF FA 中,哪些向量是相等的? 答:,OA EF =,OB FA =,OC AB =,OD BC =,OE CD =.OF DE =3.平面四边形,ABCD 点,,,K L M N 分别是,,,AB BC CD DA 的中点,证明:.KL NM =当四边形ABCD 是空间四边形时,上等式是否仍然成立?证明:连结AC, 则在∆BAC 中,21AC. 与方向相同;在∆DAC 中,21AC. NM 与AC 方向相同,从而KL =NM 且KL 与NM 方向相同,所以KL =NM .当四边形ABCD 是空间四边形时,上等式仍然成立。

4. 解下列各题:(1)化简()()()()2332;x y x y -+-+-a b a b(2)已知12312323,322,=+-=-+a e e e b e e e 求,,32+--a b a b a b.解:(1)()()()()2332x y x y -+-+-a b a b()()()()23322332x y x y x y x y =--++-++⎡⎤⎡⎤⎣⎦⎣⎦a b()()55x y x y --+-=a b;(2)()()123123123233225;+=+-+-+=++a b e e e e e e e e e()()12312312323322;-=+---+=-+a b e e e e e e e +e e()()()()123123123123323232322693644-=+---+=+---+a b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235.=+e e5.四边形ABCD 中,2,568AB CD =-=+-a c a b c,对角线,AC BD 的中点分别是,,E F 求.EF 解:()()111156823352222EF CD AB =+=+-+-=+-a b c a c a b c.6. 设ABC ∆的三条边,,AB BC CA 的中点分别为,,,L M N 另O 为任意一点,证明: .OA OB OC OL OM ON ++=++证明:(1)如果O 在ABC ∆内部(如图1),则O 把ABC ∆分成三个三角形OAB,OAC,OBC 。

第七章-芳烃-习题-答案

第七章-芳烃-习题-答案

第七章 参考答案: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1)2-硝基-3,5-二溴甲苯 (2)2,6-二硝基-3-甲氧基甲苯 (3)2-硝基对甲苯磺酸CH 3NO 2BrBrCH 3NO 2O 2NOC H 3SO 3HNO 23(4)三苯甲烷 (5)反二苯乙烯 (6)环己基苯 (7)3-苯基戊烷(8)间溴苯乙烯CCC 6H 5H 5C 6HH CH 3CH 2CHCH 2CH 3CHCH 2Br(9)对溴苯胺 (10)对氨基苯甲酸 (11)8-氯-1-萘磺酸(12)(E )-1-苯基-2-丁烯NH 2BrNH 2SO 3HClC=CHHH 3CCH 23、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1)2-nitrobenzoic acid (2-硝基苯甲酸) (2)p-bromotoluene(对溴甲苯)COOH NO 2CH 3Br(3)o-dibromobenzene (邻-二溴苯) (4)m-dinitrobenzene (间二硝基苯)BrBrNO 2NO 2(5)3,5-dinitrophenol (3,5-二硝基苯酚) (6)3-cloro-1-ethoxybenzene (3-氯1-乙氧基苯)OHNO 2O 2NOCH 2CH 3(3-氯苯基乙醚)(7)2-methyl-3-phenyl-1-butanol (2-甲基-3-苯基1-丁醇)CH 3CHCHCH 2OHCH 3(8)p-chlorobenzenesulfonic acid (对氯苯磺酸)(9)benzyl bromide (苄基溴)SO 3HClCH 2Br(11)o-xyene (邻二甲苯)(12)tert-butylbenzene (叔丁基苯)(13)p-cresol (对甲苯酚)CH 3CH 3C(CH 3)3CH 3OH (14)3-phenylcyclohexanol (3-苯环己醇)(15)2-phenyl-2-butene (16)naphthalene(萘)HO5、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物构造式。

普通化学第七章课后习题解答

普通化学第七章课后习题解答

第七章沉淀反应参考答案P 142【综合性思考题】:给定体系0.02mol/LMnCl 2溶液(含杂质Fe 3+),经下列实验操作解答问题。

(已知K θSPMn(OH)2=2.0×10-13,K θSPMnS =2.5×10-13,K θbNH3=1.8×10-5,K θaHAc =1.8×10-5①与0.20mol/L 的NH 3.H 2O 等体积混合,是否产生Mn(OH)2沉淀?解:等体积混合后浓度减半,[Mn 2+]=0.01mol/L ,c b =[NH 3.H 2O]=0.10mol/L∵是一元弱碱体系,且c b /K b θ>500∴10.0108.1][5⨯⨯=⋅=--b b c K OH θ又∵ 622108.101.0][][--+⨯⨯=⋅=OH Mn Q c=1.8×10-8> K θSPMn(OH)2=2.0×10-13∴ 产生Mn(OH)2沉淀。

②与含0.20mol/L 的NH 3.H 2O 和0.2mol/LNH 4Cl 的溶液等体积混合,是否产生Mn(OH)2沉淀? 解:混合后属于NH 3.H 2O~NH 4Cl 的碱型缓冲液体系此时浓度减半:c b =[NH 3.H 2O]=0.2V/2V=0.1(mol.L -1)c S= [NH 4+]=0.2V/2V=0.1(mol.L -1)[Mn 2+]=0.02V/2V=0.01(mol.L -1)A 、求[OH -] 用碱型缓冲液计算式求算:s b b c c K OH ⋅=-θ][ 55108.11.01.0108.1--⨯=⨯⨯= B 、求Qc 22][][-+⋅=OH Mn Q c=0.01×[1.8×10-5]2=3.24×10-12C 、比较θ2)(,OH Mn SP K ∵13)(,100.22-⨯=>θOH Mn SP C K Q故有Mn(OH)2沉淀产生。

电工电子学第七章习题答案

电工电子学第七章习题答案

第七章分离元件放大电路7-1 判断图所示电路中的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计算电压U ab。

设图中的二极管都是理想的。

解:图(a)VD导通U ab= —12V图(b)中VD1导通,VD2不导通。

U ab=0V7-2 在图所示电路中,E=5V,u1=10sinωtV,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可忽略不计,试分别画出输出电压u0的波形。

解:(a)图和(b)图的u0如图所示,输出波形是一样的。

图(a)中,当u i小于E时,VD不导通,u0=u i;当u i大于E时,VD导通u0=E。

而图(b)中,当u i小于E时,VD导通u0=u i;当u i大于E时,VD不导通u0=E。

7-3 现有两个稳压管VZ1和VZ2,稳定电压分别为4.5V和9.5V,正向压降都是0.5V,试求图中电路的输出电压U。

解:U0=4.5+9.5=14V U0= 10V<14V U0= 4V<(4.5+0.5)V U0=9.5-4.5=5V两稳压管正常工作两稳压管不通两稳压管不通VZ1和VZ2分别导7-4 分析图示电路中各晶体管的工作状态。

(放大、饱和、截止或损坏)。

解:(a )管处于饱和状态 (b )管处于放大状态 (c )管损坏 (d )管处于截止状态U CE =0.3VU BE =0.71V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U EB =4V 发射结集电结均反偏7-5 测得某放大电路中的晶体管的三个电极A 、B 、C 对地电位分别是U A =-9V ,U B =-6V ,U C =-6.2V 。

试分析A 、B 、C 中哪个是基极b ,发射极e ,集电极c ,并说明此晶体管是NPN 管还是PNP 管。

解:B 为发射极、C 为基极、A 为集电极。

此管为PNP 管。

根据U E >U B >U C ;EB 极之间为0.2V 可判定是PNP 管;A 极电位最低=-9V 为集电极、B 极电位最高为发射极。

7-6试判断图示各电路能否放大交流信号?为什么?解:(a )图不能,因为电源接反。

第七章 习题答案

第七章 习题答案

第七章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习题一、选择题1. 一阶电路的时间常数取决于: C(A) 电路的结构(B) 外施激励(C) 电路的结构和参数(D) 电路的参数2. 图示电路中I S = 5 A恒定,电路原已稳定,t = 0时开关S打开。

在求解过渡过程中,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D(A) u(∞) = 125 V (B) τ = 0.4 s (C) u(0+) = 100 V (D) i(∞) = 5AL3.在电路换路后的最初瞬间( t = 0+ ),根据换路定律,电路元件可作如下等效: C(A) 无储能的电容可看做开路(B) 无储能的电感可看做短路(C) 电容可看作具有其初值电压的电压源(D) 电压源可看作短路,电流源可看作开路(0+)的值为:D4. 图示电路在开关S合上前电感L中无电流,合上开关的瞬间uL(A) 0 V (B) 63.2 V (C) ∞(D) 100 V5. 图示电路中电压源电压恒定,且电路原已稳定。

在开关S闭合瞬间,i(0+)的值为:C(A) 0.2 A (B) 0.6 A (C) 0 A (D) 0.3 A6. 表征一阶动态电路的电压、电流随时间变化快慢的参数是:D(A) 电感L(B) 电容C(C) 初始值(D) 时间常数τ7. 图示正弦脉冲信号的数学表达式为:B (A) sin ω t ⋅ ε (t ) + sin ω ( t - T ) ⋅ ε ( t - T ) (B) sin ω t ⋅ ε (t ) - sin ω t ⋅ ε ( t - T ) (C) sin ω t ⋅ ε (t ) - sin ω ( t - T ) ⋅ ε ( t - T ) (D) sin ω t ⋅ ε (t ) + sin ω t ⋅ ε ( t - T )8. 图示电路中,原已达稳态, t = 0开关 S 打开,电路的时间常数为:D (A)s 41 (B) s 61(C) s 4 (D)s 69. 示电路中,t = 0 时开关打开,则 u (0+)为:C(A) 0V (B) 3.75V (C) – 6V (D) 6V10.图示电路中,开关打开已久,在 t = 0 时开关闭合,i (0+) 为:D(A) 0A (B) 0.8A(C) 2A (D)1A11.R 、C 串联电路,已知全响应()()10C 83V,0t u t e t -=-≥,其零状态响应为:(A )(A) 1088V te-- (B) 1083V t e -- (C) 103V t e -- (D) 105V t e -12.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10C 106V,0tu t et -=-≥若初始状态不变而输入增加一倍,则全响应u C (t)为 ( D ) (A) 20-12e -10t ; (B) 20-6e -10t ; (C) 10-12e -10t ; (D) 20-16 e -10t 。

微观经济学第七章 习题答案

微观经济学第七章  习题答案

MR,试求:图7—1(1)A点所对应的MR值;(2)B点所对应的MR值。

解答:(1)根据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可得A点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e d =eq \f(15-5,5)=2或者e d =eq \f(2,3-2)=2再根据公式MR=P eq \b\lc\(\rc\)(\a\vs4\al\co1(1-\f(1,e d ))),则A点的MR值为MR=2×eq \b\lc\(\rc\)(\a\vs4\al\co1(1-\f(1,2)))=1(2)与(1)类似,根据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可得B点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e d =eq \f(15-10,10)=eq \f(1,2)或者e d =eq \f(1,3-1)=eq \f(1,2)再根据公式MR=P eq \b\lc\(\rc\)(\a\vs4\al\co1(1-\f(1,e d ))),则B点的MR值为MR=1×eq \b\lc\(\rc\)(\a\vs4\al\co1(1-\f(1,1/2)))=-12. 图7—2(即教材第205页的图7—19)是某垄断厂商的长期成本曲线、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试在图中标出:(1)长期均衡点及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2)长期均衡时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和SMC曲线;(3)长期均衡时的利润量。

图7—2图7—3(1)长期均衡点为E点,因为在E点有MR=LMC。

由E点出发,均衡价格为P0,均衡数量为Q0。

(2)长期均衡时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和SMC曲线如图7—3所示。

在Q0的产量上,SAC曲线和LAC曲线相切;SMC曲线和LMC曲线相交,且同时与MR曲线相交。

(3)长期均衡时的利润量由图7—3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即π=[AR(Q0)-SAC(Q0)]·Q 0。

3. 已知某垄断厂商的短期总成本函数为STC=0.1Q3-6Q2+140Q+3 000,反需求函数为P=150-3.25Q。

第七章习题答案解析

第七章习题答案解析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1、根据图中线性需求曲线d 和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MR ,试求:(1)A 点所对应的MR 值;(2)B 点所对应的MR 值。

解答:(1)根据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可得A 点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25)515(=-=d e 或者 2)23(2=-=d e 再根据公式)11(d e P MR -=,则A 点的MR 值为:MR=2×(2×1/2)=1 (2)与(1)类似,根据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可得B 点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21101015=-=d e 或者 21131=-=d e 再根据公式d e MR 11-=,则B 点的MR 值为:1)2111(1-=-⨯=MR 2、图7-19是某垄断厂商的长期成本曲线、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试在图中标出:(1)长期均衡点及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2)长期均衡时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 曲线和SMC 曲线;(3)长期均衡时的利润量。

解答:本题的作图结果下图所示:(1)长期均衡点为E 点,因为,在E 点有MR=LMC 。

由E 点出发,均衡价格为P 0,均衡数量为Q 0。

(2)长期均衡时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 曲线和SMC 曲线如图所示。

在Q 0 的产量上,SAC 曲线和LAC 曲线相切;SMC 曲线和LMC 曲线相交,且同时与MR 曲线相交。

(3)长期均衡时的利润量有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即л=(AR(Q 0)-SAC(Q 0)Q 03、已知某垄断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30001461.023++-=Q Q Q STC ,反需求函数为P=150-3.25Q求:该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与均衡价格。

解答:因为140123.02+-==Q Q dQ dSTC SMC且由225.3150)25.3150()(Q Q Q Q Q Q P TR -=-==得出MR=150-6.5Q根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MR=SMCQ Q Q 5.6150140123.02-=+-解得Q=20(负值舍去)以Q=20代人反需求函数,得P=150-3.25Q=85所以均衡产量为20 均衡价格为854、已知某垄断厂商的成本函数为236.02++=Q Q TC ,反需求函数为P=8-0.4Q 。

物理化学第七章课后答案完整版

物理化学第七章课后答案完整版

第七章电化学用铂电极电解溶液。

通过的电流为20 A,经过15 min后,问:(1)在阴极上能析出多少质量的(2) 在的27 C,100 kPa下的解:电极反应为电极反应的反应进度为因此:在电路中串联着两个电量计,一为氢电量计,另一为银电量计。

当电路中通电1 h后,在氢电量计中收集到19 C、kPa的;在银电量计中沉积。

用两个电量计的数据计算电路中通过的电流为多少。

解:两个电量计的阴极反应分别为电量计中电极反应的反应进度为对银电量计对氢电量计用银电极电解溶液。

通电一定时间后,测知在阴极上析出的,并知阴极区溶液中的总量减少了。

求溶液中的和。

解:解该类问题主要依据电极区的物料守恒(溶液是电中性的)。

显然阴极区溶液中的总量的改变等于阴极析出银的量与从阳极迁移来的银的量之差:用银电极电解水溶液。

电解前每溶液中含。

阳极溶解下来的银与溶液中的反应生成,其反应可表示为总反应为通电一定时间后,测得银电量计中沉积了,并测知阳极区溶液重,其中含。

试计算溶液中的和。

解:先计算是方便的。

注意到电解前后阳极区中水的量不变,量的改变为该量由两部分组成(1)与阳极溶解的生成,(2)从阴极迁移到阳极用铜电极电解水溶液。

电解前每溶液中含。

通电一定时间后,测得银电量计中析出,并测知阳极区溶液重,其中含。

试计算溶液中的和。

解:同。

电解前后量的改变从铜电极溶解的的量为从阳极区迁移出去的的量为因此,在一个细管中,于的溶液的上面放入的溶液,使它们之间有一个明显的界面。

令的电流直上而下通过该管,界面不断向下移动,并且一直是很清晰的。

以后,界面在管内向下移动的距离相当于的溶液在管中所占的长度。

计算在实验温度25 C下,溶液中的和。

解:此为用界面移动法测量离子迁移数已知25 C时溶液的电导率为。

一电导池中充以此溶液,在25 C时测得其电阻为。

在同一电导池中装入同样体积的质量浓度为的溶液,测得电阻为。

计算(1)电导池系数;(2)溶液的电导率;(3)溶液的摩尔电导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1、什么是串行异步通信,它有哪些作用?答:在异步串行通信中,数据是一帧一帧(包括一个字符代码或一字节数据)传送的,每一帧的数据格式参考书。

通信采用帧格式,无需同步字符。

存在空闲位也是异步通信的特征之一。

2、89C51单片机的串行口由哪些功能部件组成?各有什么作用?答:89C51单片机的串行接口由发送缓冲期SBUF,接收缓冲期SBUF、输入移位寄存器、串行接口控制器SCON、定时器T1构成的波特率发生器等部件组成。

由发送缓冲期SBUF发送数据,接收缓冲期SBUF接收数据。

串行接口通信的工作方式选择、接收和发送控制及状态等均由串行接口控制寄存器SCON控制和指示。

定时器T1产生串行通信所需的波特率。

3、简述串行口接收和发送数据的过程。

答:串行接口的接收和发送是对同一地址(99H)两个物理空间的特殊功能寄存器SBUF进行读和写的。

当向SBUF发“写”命令时(执行“MOV SBUF,A”),即向缓冲期SBUF装载并开始TXD引脚向外发送一帧数据,发送完便使发送中断标志位TI=1。

在满足串行接口接收中断标志位RI(SCON.0)=0的条件下,置允许接收位REN(SCON.4)=1,就会接收一帧数据进入移位寄存器,并装载到接收SBUF中,同时使RI=1。

当发读SBUF 命令时(执行“MOV A, SBUF”),便由接收缓冲期SBUF取出信息通过89C51内部总线送CPU。

4、89C51串行口有几种工作方式?有几种帧格式?各工作方式的波特率如何确定?答:89C51串行口有4种工作方式:方式0(8位同步移位寄存器),方式1(10位异步收发),方式2(11位异步收发),方式3(11位异步收发)。

有2种帧格式:10位,11位方式0:方式0的波特率≌fosc/12(波特率固定为振荡频率1/12)方式2:方式2波特率≌2SMOD/64×fosc方式1和方式3:方式1和方式3波特率≌2SMOD/32×(T1溢出速率)如果T1采用模式2则:5、若异步通信接口按方式3传送,已知其每分钟传送3600个字符,其波特率是多少?答:已知每分钟传送3600个字符,方式3每个字符11位,则:波特率=(11b/字符)×(3600字符/60s)=660b/s6、89C51中SCON的SM2,TB8,RB8有何作用?答:89c51SCON的SM2是多机通信控制位,主要用于方式2和方式3.若置SM2=1,则允许多机通信。

TB8是发送数据的第9位,在方式2或方式3中,根据发送数据的需要由软件置位或复位。

它在许多通信协议中可用作奇偶校验位;在多机通信中作为发送地址帧或数据帧的标志位。

RB8是接收数据的第9位,在方式2或方式3中接收到的第9位数据放在RB8位。

它或是约定的奇偶校验位,或是约定的地址/数据标示位。

7、设fosc=11.059MHz,试编写一段程序,其功能为对串行口初始化,使之工作与方式1,波特率为1200b/s;并用查询串行口状态的方法,读出接收缓冲器的数据并回送到发送缓冲器。

解:START:MOV SCON,#40H ;串行接口工作于方式1MOV TMOD,#20H ;定时器T1工作于模式2MOV TH1,#0E8H ;赋定时器计数初值MOV TL1,#0E8HSETB TR1 ;启动定时器T1MOV A,SBUF ;读出接收缓冲器数据MOV SBUF,A ;启动发送过程JNB TI,$ ;等待发送完CLR TI ;清TI标志SJMP $ ;结束8、若晶振为11.0592MHz,串行口工作与方式1,波特率为4800b/s。

写出用T1作为波特率发生器的方式字和计数初值。

解:MOV TMOD,#20H ;定时器T1工作于模式2MOV TH1,#0FAH ;赋定时器计数初值MOV TL1,#0FAH9、为什么定时器T1用作串行口波特率发生器时,常选用工作模式2?若已知系统时钟频率和通信用的波特率,如何计算其初值?答:因为工作模式2是自动重装初值定时器,编程时无需重装时间参数(计数初值),比较使用。

若选用工作模式0或工作模式1,当定时器T1溢出时,需在中断服务程序中重装初值。

已知系统时钟频率fosc和通信用的波特率fbaud,可得出定时器T1模式2的初值10、若定时器T1设置成模式2作波特率发生器,已知fosc=6MHz。

求可能产生的最高和最低的波特率。

解:最高波特率为T1定时最小值时,此时初值为255,并且SMOD=1,有:最高波特率为T1定时最大值时,此时初值为0,并且SMOD=0,有:11、串行通信的总线标准是什么?有哪些内容?答: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正式公布的串行总线接口标准有RS-232C,RS-422,RS-423和RS-485等。

在异步串行通信中应用最广的标准总线是RD-232C。

它包括了按位串行传输的电气和机械方面的规定,如适用范围、信号特性、接口信号及引脚说明等,适用于短距离(<15m)或带调制解调的通信场合。

采用RS-422, RS-485标准时,通信距离可达1000m。

12、简述单片几多机通信的原理。

答:当一片89C51(主机)与多片89C51(从机)通信时,所有从机的SM2位都置1.主机首先发送的一帧数据为地址,即某从机机号,其中第9位为1,所有的从机接收到数据后,将其中第9位装入RB8中。

各从机根据收到的第9位数据(RB8中)的值来决定从机可否再接收主机的信息。

若(RB8)=0,说明是数据帧,则使接收中断标志位RI=0,信息丢失;若(RB8)=1说明是地址帧,数据装入SBUF并置RI=1,中断所有从机,只有被寻址的目标从机清除SM2(SM2=0),以接收主机发来的一帧数据(点对点通信)。

其他从机仍然保持SM2=1.13、当89C51串行口按工作方式1进行串行数据通信时。

假定波特率为1200b/s,以中断方式传送数据。

请编写全双工通信程序。

解:设系统时钟频率fosc=6.0MHZ。

查教材表9-2可知,可取SMOD=0,T1的计数初值为F3H。

程序如下:ORG 0000HAJMP MAIN ;上电,转向主程序ORG 0023H ;串行口的中断入口地址AJMP SERVE ;转向中断服务程序ORG 0040H ;主程序MAIN: MOV SP,#60H ;设置堆栈指针MOV SCON ,#50HMOV PCON ,#00HMOV TMOD,#20HMOV TH1,#0F3HMOV TL1,#0F3HSETB TR1MOV R0 ,#20H ;置发送数据区首地址MOV R1 ,#40H ;置接收数据区首地址MOV R7 ,#10H ;置发送字节长度MOV R6 ,#10H ;置接收字节长度SETB ES ;允许串行口中断SETB EA ;CPU允许中断MOV A ,@R0 ;取第一个数据发送MOV SBUF ,A ;发送第一个数据SJMP $ ;等待中断SERVE: JNB RI ,SEND ;TI=1,为发送中断CLR RIMOV A ,SBUF ;读出接收缓冲区内容MOV @R1 ,A ;读入接收缓冲区DJNZ R6 ,L1 ;判断数据块发送完否SJMP L2 ;数据块接收完,转L2L1:INC R1 ;修改数据区指针L2:RETI ;中断返回SEND:CLR TI ;清除发送中断标志DJNZ R7 ,L3 ;判断数据块发送完否SJMP L4 ;数据块接收完,转L4L3: MOV A ,@R0 ;取数据发送MOV SBUF ,A ;发送数据INC R0 ;修改数据地址L4:RETI ;中断返回END14、以89C51串行口按工作方式3进行串行数据通信。

假定波特率为1200b/s,第9数据位作奇偶校验位,以中断方式传送数据。

请编写通信程序。

解:ORG 0000HAJMP MAIN ;上电,转向主程序ORG 0023H ;串行口的中断入口地址AJMP STOP ;转向中断服务程序ORG 0040H ;主程序MAIN: MOV SP,#60HMOV TMOD,#20HMOV TH1,#0E8HMOV TL1,#0E8HSETB TR1MOV SCON ,#0D0HMOV PCON ,#00HMOV R0 ,#20H ;置发送数据区首地址MOV R1 ,#40H ;置接收数据区首地址SETB ES ;允许串行口中断SETB EA ;CPU允许中断MOV A ,@R0MOV C, PSW.0 ;P→CCPL CMOV TB8 ,CMOV SBUF ,A ;发送第一个数据SJMP $STOP: JNB RI SOUT ;TI=1,为发送中断CLR RIMOV A ,SBUF ;读出接收缓冲区内容MOV C ,PSW.0 ;P→CCPL C ;形成奇校验JC LOOP1 ;判断接收端的奇偶值,C=1转LOOP1JNB RB8 ,LOOP2 ;C=0,RB8=0,转LOOP2SJMP ERROR ;C=0,RB8=1,转出错处理LOOP1: JB RB8 ,LOOP2 ;C=1,RB8=1,转LOOP2SJMP ERROR ;C=0,RB8=1,转出错处理LOOP2:MOV @R1 ,A ;将接收数据送入接收数据区INC R1 ;修改数据区指针RETISOUT: CLR TI ;是发送中断,清除发送中断标志INC R0 ;修改数据区指针MOV A ,@R0MOV PSW.0, C ;P→CCPL CMOV TB8 ,CMOV SBUF ,A ;发送第一个数据RETIERROR:……15、某异步通信接口,其帧格式由1个起始位(0),7个数据位,1个奇偶校验位和1个停止位(1)组成。

当该接口每分钟传送1800个字符时,试计算出传送波特率。

解:该异步通信接口的帧格式为10b/字符,当该接口每分钟传送1800个字符时:波特率=(10b/字符)×(1800字符/60s)=300b/s16、串行口工作在方式1和方式3时,其波特率与fosc、定时器T1工作模式2的初值及SMOD 位的关系如何?设fosc=6MHz,现利用定时器T1模式2产生的波特率为110b/s。

试计算定时器初值。

解:关系如下:当波特率为110b/s,fosc=6MHz,令SMOD=0,有:17、设计一个单片机的双机通信系统,并编写通信程序。

将甲机内部RAM 40H--4FH存储区中去。

参考教材例题7-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