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1~2)综合测试卷

合集下载

语文选修一考试卷

语文选修一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窈窕:美好)B.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薄:冷淡)C.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衿:衣领)D. 水满金山寺,山浮海上楼。

(浮:漂浮)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加大了科研投入,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B. 他的成绩之所以能够提高,是因为他付出了辛勤的努力。

C.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D. 他对于这个问题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因此不再需要别人的意见。

3. 下列各句中,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天涯何处无芳草,何事芒鞋破?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4. 下列各句中,使用成语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热烈掌声。

B. 她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从不懈怠,因此得到了领导的信任。

C. 那个项目已经完成了,大家应该庆祝一下。

D. 他的性格很开朗,总是能够带给周围的人快乐。

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那个城市的高楼大厦犹如一座座钢铁巨人。

B. 他的歌声宛如天籁之音,让人陶醉。

C. 她的美丽如同花儿一样绽放。

D. 他的聪明才智像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整个房间。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离骚》中,“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中的“芰荷”指的是_______。

7. 《诗经·关雎》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逑”指的是_______。

8. 《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的“秦时”指的是_______。

9. 《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中的“白日”指的是_______。

10. 《沁园春·雪》中,“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中的“娇”指的是_______。

选修一语文考试卷

选修一语文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惊涛骇浪(hài)B. 遥相呼应(xù)C. 惟妙惟肖(xiào)D. 鸿毛一粟(sù)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

B.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C.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必须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

D.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插图精美,非常适合中小学生阅读。

3. 下列诗句中,描绘自然景色最美的一项是:A.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C.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4. 下列文学作品中,属于现实主义风格的一项是:A. 《红楼梦》B. 《水浒传》C. 《西游记》D. 《聊斋志异》5. 下列名言警句中,强调勤奋学习的一项是:A.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C.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D.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 下列词语中,与“举世闻名”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举世无双B. 风靡全球C. 名扬四海D. 声名鹊起7. 下列句子中,使用成语正确的一项是:A. 他办事雷厉风行,很快就完成了任务。

B. 她的舞姿曼妙,如诗如画。

C. 那座古堡见证了历史的沧桑。

D. 这个方案可行性不高,不值得考虑。

8. 下列诗句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9. 下列句子中,使用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优秀。

B. 如果你再不努力,就会落后于别人。

高中语文选修二考试卷及答案

高中语文选修二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寡言(mò)沉鱼落雁(yàn)雕梁画栋(diāo)B. 蹑手蹑脚(niè)惟妙惟肖(xiào)轰轰烈烈(liè)C. 青出于蓝(lán)破釜沉舟(fǔ)独辟蹊径(qī)D. 赏心悦目(yù)珠光宝气(guì)滔滔不绝(tuó)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写作水平,学校决定举办一次作文比赛。

B.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C.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D. 这篇文章详细地介绍了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3. 下列诗句中,描写自然风光最为壮丽的一项是:A.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 下列词语中,与“曲径通幽”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别有洞天B. 别开生面C. 别具一格D. 别无选择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个孩子像一只小鹿一样可爱。

B.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

C. 这座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

D. 他的歌声像黄鹂一样动听。

6. 下列词语中,与“举世闻名”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著名B. 出名C. 有名D. 知名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朵花在风中摇曳。

B. 那只鸟在树上欢快地歌唱。

C. 那条河在静静地流淌。

D. 那片叶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个城市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B. 他勤奋好学,品学兼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C. 那个季节,春暖花开,鸟语花香,万物复苏。

D. 他热爱祖国,关心集体,乐于助人。

9. 下列词语中,与“博大精深”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深奥B. 深刻C. 深远D. 深厚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本书的内容很丰富。

2024高中语文综合能力测试1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蚜

2024高中语文综合能力测试1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蚜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综合实力测试(一)(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含蓄即含而不露、隐晦曲折,它是中国古典诗词追求的一种美学境界。

诗词的含蓄包括两层内涵:一是题旨即内容上的含蓄,一些题旨,诗人不愿明言、不能明言或不敢明言;另一种是手法上的含蓄,诗人采纳借代、示意或象征等手法,造成言外之意、言外之意,使读者从中获得无穷之意蕴。

②含蓄的手法,早在先秦诗歌中就有运用,如《诗经·蒹葭》,那种“宛在水中心”的朦胧,“所谓伊人”的隐隐,都带有相当的不确定性。

在先秦至六朝的典籍中,虽未详细提及“含蓄”一词,但已推许类似的手法,《文心雕龙》有《隐秀》篇,认为“情在词外曰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这为含蓄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含蓄”成为一种美学形态和诗学概念,大致起于中唐皎然的《诗式》,他在说明“辨体有一十九字”时,在诗学领域第一次提到“含蓄”。

晚唐的王睿将含蓄正式尊为一种诗歌体式。

含蓄风格也成为唐代诗人的一种创作追求,刘禹锡就深为“言不尽意”而苦恼。

他说:“常恨语言浅,不如人意深。

”认为诗人应当在诗歌中营造“象外之象”,这样才会“言有尽而意无穷”。

晚唐司空图的含蓄理论可以说是“言外之意”说的集大成者。

他认为详细的“象”“景”“味”“韵”是有限的,要获得无限的意蕴,就要从中超脱出去,在“象外”“景外”“味外”“韵外”的更大的空间作无待的逍遥之游,以有“不尽之看法于言外”。

③到了两宋,含蓄作为一个主要的指责标准被广泛运用。

梅尧臣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现于言外,若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贾岛‘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则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现于言外乎?”梅尧臣的话可说是对司空图的一种补充。

之后,含蓄美已成为诗、文、绘画创作的一条基本准则,并推至艺术创作的最高追求之一。

高中语文选修一考试卷

高中语文选修一考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惊愕(jīng è)蜿蜒(wān yán)息息相关(xī xī xiāng guān)B. 奔腾(bēn téng)融会贯通(róng huì gòu tōng)理直气壮(lǐ zhí qì zhuàng)C. 憔悴(qiáo cuì)颠沛流离(diān pèi liú lí)恣意妄为(zì yì wàng wéi)D. 殊途同归(shū tú tóng guī)畸形发展(jī xíng fā zhǎn)畸形怪物(jī xíng guàowù)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同学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B. 为了确保这次比赛的公平公正,裁判组对比赛规则进行了反复的讨论。

C. 他的演讲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使人们对他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D. 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这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3. 下列诗句中,不属于唐诗的一项是:A.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B.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江南春》)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D.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之涣《登鹳雀楼》)4. 下列词语中,不是成语的一项是:A. 胸有成竹B. 知难而进C. 画龙点睛D. 精卫填海5. 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片湖水,如同一面镜子,映出了天空的碧蓝。

B.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C. 她的歌声,如同天籁之音。

高二语文选修一二月考试卷

高二语文选修一二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赋闲(fù xián)腹诽(fù fěi)炽热(chì rè)B. 融洽(róng qià)拮据(jié jū)畸形(jī xíng)C. 谦逊(qiān xùn)祛病(qū bìng)豁达(huò dá)D. 崇尚(chóng shàng)纷扰(fēn rǎo)沉溺(chén n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B.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开设了各种课外活动,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等。

C. 她在比赛中表现出的顽强拼搏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

D. 随着物价的上涨,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3. 下列词语中,属于同义词的是:A. 诚恳、真挚B. 欢快、欢畅C. 沉重、沉重D. 热烈、热烈4.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B. 他的笑容如同春天的阳光,温暖了我的心。

C. 她的歌声如同天籁之音,令人陶醉。

D. 这座山像一头巨兽,屹立在平原上。

5. 下列诗句中,描写春天景象的是:A.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B.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 下列名著中,主要描写封建社会末期的作品是:A. 《红楼梦》B. 《水浒传》C. 《西游记》D. 《三国演义》7. 下列词语中,属于古代汉语常用词汇的是:A. 乾坤、日月B. 雅俗、翩翩C. 荆棘、匕首D. 精卫、神龟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借代修辞手法的是:A. 这里的山水美得像画一样。

西城区高二语文选修1测试

西城区高二语文选修1测试

西城区高二语文选修1测试说明:1.本试卷包括第Ⅰ卷、第Ⅱ卷、第Ⅲ卷,共8页。

2.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一、根据要求整合相关知识,完成1~10题。

(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僻.静(pǐ)饿殍.(fú)确凿.(záo)茅塞.顿开(sè)B.执拗.(niù)剽.窃(piáo)船舷.(xián)硕果累累..(lěi)C.轶.闻(yì)封禅.(shàn)潦.倒(liáo)折.冲樽俎(zhé)D.抹煞.(shā)衣冠.(guàn)编纂.(zhuǎn)魑.魅魍魉(chī)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伎俩报怨待价而沽迫不急待B.牢骚气概异曲同工断壁残垣C.斑驳欧打奇货可居如愿已偿D.蹊径凋弊奴颜卑膝蓬首垢面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更大的戈壁、更多的沙漠似乎一直延伸到了祁连山下,大的______震颤着我。

②山上的树木遭受无数次滥伐,______沙漠化日甚一日,富庶之地变得贫瘠不毛。

③他多么______,生逢这伟大的时代,他多么光荣,能侧身伟大的开国工作中。

A.荒芜以致侥幸B.荒凉以致庆幸C.荒芜以至庆幸D.荒凉以至侥幸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各大娱乐公司无法舍弃“选秀”这块诱惑性极强的“蛋糕”,选秀潮将卷土重来....。

B.在当前各种文学思潮日新月异风起云涌....的背景下,作家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呢?C.提高电价虽解了燃眉之急,但也只是权宜之计....,火电行业的处境仍然非常窘迫。

D.在喧嚣浮躁的当今社会,他仍能保持一颗冷静的平常心,其意义自不可同日而语....。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人认为,数字视频是一个犹如革新传统印刷业一样终将对传统广电业进行革命性改造的重大领域。

高中语文(选修1~2)综合测试卷

高中语文(选修1~2)综合测试卷

高中语文(选修1~2)综合测试卷I 阅读鉴赏(76分)一、古诗文阅读鉴赏(一)古诗文默写(20分,每一空格1分)1.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的空隙部分。

(1)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

(《观猎》)(2),。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梦游天姥吟留别》)(3)木末芙蓉花,。

,纷纷开且落。

(《辛夷坞》)(4),。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月夜》)(5)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

(《蜀相》)(6)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登岳阳楼》)(7)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劝学》)(8)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短歌行》)(9)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梦游天姥吟留别》)(10)白露横江,。

,凌万顷之茫然。

(《赤壁赋》)(二)诗(词、曲)阅读(18分)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送沈子福归江东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1)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从内容上看,属什么诗王维与哪位诗人并称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4分)(2)王维的诗,语言生动凝练,描写细致传神,意境清幽淡远,被宋代哪位作家誉为“诗中有画”前人评论此诗的三、四句说:“工于比喻,善于言情。

”试结合全诗赏析。

(6分)2、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8分)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1)本诗标题为“闺怨”,一开头却写“闺中少妇不曾愁”,是否违反了题意(2分)(2)诗中如何描写少妇的心理变化为什么“陌头杨柳色”会勾起少妇幽怨的情怀(6分)(三)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20分,选择题每道2分,翻译每道4分)黄州快哉亭记苏辙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

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

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选修1~2)综合测试卷I 阅读鉴赏(76分)一、古诗文阅读鉴赏(一)古诗文默写(20分,每一空格1分)1.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的空隙部分。

(1)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

(《观猎》)(2),。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梦游天姥吟留别》)(3)木末芙蓉花,。

,纷纷开且落。

(《辛夷坞》)(4),。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月夜》)(5)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

(《蜀相》)(6)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登岳阳楼》)(7)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劝学》)(8)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短歌行》)(9)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梦游天姥吟留别》)(10)白露横江,。

,凌万顷之茫然。

(《赤壁赋》)(二)诗(词、曲)阅读(18分)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送沈子福归江东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1)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从内容上看,属什么诗?王维与哪位诗人并称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4分)(2)王维的诗,语言生动凝练,描写细致传神,意境清幽淡远,被宋代哪位作家誉为“诗中有画”?前人评论此诗的三、四句说:“工于比喻,善于言情。

”试结合全诗赏析。

(6分)2、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8分)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1)本诗标题为“闺怨”,一开头却写“闺中少妇不曾愁”,是否违反了题意?(2分)(2)诗中如何描写少妇的心理变化?为什么“陌头杨柳色”会勾起少妇幽怨的情怀?(6分)(三)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20分,选择题每道2分,翻译每道4分)黄州快哉亭记苏辙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

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

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

涛澜汹涌,风云开阖。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西望武昌诸山,风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

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

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

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不患,收会计之余,而自放山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之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⑴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南北百里,东西一舍.舍:三十里B、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玩:嬉戏。

C、王披襟当.之当:对着,迎着。

D、穷耳目之胜.以自适胜:胜景,景观。

⑵下列各句中的“以”字,意义和用法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是A. 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B. 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C. 不以.物伤性D.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⑶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B.C. D.⑷下列各组句中,句式相同的一组是A. 有风飒然至者。

王披襟当之。

B. 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此其中有以过人者,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C. 快哉此风!甚矣汝之不惠。

D. 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

⑸第三段,宋玉说“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这句话的用意是A. 恭维楚王:这仅仅是大王您一人的雄风啊,平民百姓哪配享受呢!B. 批评百姓不识风的好处:这风除大王外,平民百姓是体会不到它的妙处的。

C. 劝谏楚王,以使楚王与百姓同享凉风的惬意。

D. 讽刺楚王,意谓平民百姓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哪有心思和大王您一同欣赏体会这凉风的惬意呢?⑹对本文的鉴赏不当的一项是A. 本文以“快哉”二字贯串全文,先写给亭命名为“快哉”,再写使人“快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最后以张君为例阐述怎样在逆境中使自己“快哉”。

B. 本文清新开阔,气势奔逸,将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熔为一炉,并借用典故加以发挥,把快意之情写的淋漓尽致。

C. 文章本意在提倡士人于不得意时远离尘世,自寻其乐,因而显出文章特有的旷达,希望他们胸中坦然,无往而不自得。

D. 作者虽赞人旷达,劝人旷达,但在旷达快意之中也流露出暗含的不平之气。

⑺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4分)②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4分)二、现代文阅读鉴赏(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18分)骆驼,古老的行吟诗人周彦文我是一位古老的行吟诗人,我以我特有的耐力,跋涉在人类历史的行程中。

我有我的歌喉,我有我的诗情。

我曾穿越过远古的岁月,在山顶洞人和河套人篝火的营地观光。

我曾伫足于小亚细亚,向浩渺的地中海引颈眺望。

那海的周围有古老的希腊文明、埃及文明,以及巴比伦文明。

这些环绕着池塘的青蛙的合唱令人神往。

我曾穿越过漫长的中世纪,就像穿越一条黑暗幽深的隧道。

我看到哥特式教堂高耸的尖顶,一种企图和上帝对话的用心;我看到大地上铺展开的宏伟的殿宇,一种注重现实的民族精神。

前者也许是由于城邦的局促,后着也许是由于疆域的辽阔。

但是,他们都害怕地狱。

他们都曾把占星术当作是天文学,把炼丹术当作是化学——乞求长生不老,而却把外科手术和屠宰业看作是同一类事情。

在华夏人的墓穴里,有我从拜占廷捎来的钱币。

在世界上还没有动力的樯帆之前,我就介绍了东方与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约会。

我把儒教从中原驮到西域,又把佛教从印度驮到中原,把伊斯兰教从阿拉伯驮到草原,驮给那些血气方刚的森林民族和草原民族,驮给北魏皇帝和忽必烈的思想武库。

人民喝了我驮来的圣水变得异常驯顺;人们穿上我驮去的衣料,变得格外妩媚。

我不知道这是我的罪过,还是我的功劳。

只是,他们都不知道我是诗人,而只把我看作一个行动迟缓的脚夫。

他们看不到我昂扬的步履,沉静的气度,更不知道在浩如烟海的诗人中,我属于厚重、深沉的那个流派。

但我并不计较这些。

我有我的寄托,我有我的情怀。

我是荷马,我是但丁,我是放逐中的屈原,我是漂泊中的杜甫。

我像艾略特一样书写着《荒原》。

我创作了不亚于《伊利亚特》的史诗。

只是一部充满大悲大喜、大俗大雅的系列画卷,而敦煌只不是人们迄今找到的其中的一节。

我一路吟哦。

我一路走呵走。

我有过不朽的①创造,也②创造了因袭的重负。

驼峰,那便是我在漫长的旅途中积累起来的沉重的包袱。

它给我以滋养,也给我沉重的纠葛。

要不是这两座脂肪堆积的山,我也许比奔马神速。

不过,对于那没有负累的奔马,我也并不羡慕。

我有我的奋斗,我有我的优势。

一般说来,我的身上没有多余的东西。

比如,我颈项下的驼铃,并不是装饰品。

它既不取悦于人,也不炫耀于人。

在望不到边的沙海中,它如滔声催人前行;在花花绿绿的闹市中,它调节着步伐的齐整。

它是汽笛,它是号角,它是警钟。

它是我发自丹田的歌吟。

我有我的情致,我有我的追求。

我不是“沙漠之舟”。

我无心像麦哲伦一样,去证明地球之圆,我不愿像哥伦布发现新的大陆。

我用我亘古不朽的诗句,与人们作着感情上的交流。

我要成为立体交叉桥,让文明的往来四通八达。

我是人们大脑里高悬的卫星,企图探测心灵中一片又一片尚未发现的巨洲。

我不是一个惟利是图的诗人,在神圣的口号下,把人与人的关系淹没在利己主义的冰水之中。

感情和美依然在我的作品中发挥着灵性。

我看到满足于贪婪的人最不幸,我听到满怀憧憬的叹息最动听。

请不要把我雕刻成冰冷的偶像,摆在帝王的墓道上,守卫那些腐烂的僵尸。

我愿在翰海戈壁漫游,让怒啸的狂飙激发我的情思。

我把我的诗写在蓝天和大地之间。

我只知道坚持不懈地写,风沙便不能把我的诗句掩埋。

掩埋了也不要紧,诗作的完成不在诗笺,而在读者的心田。

沿着我的诗行走吧,也许能发现生命和智慧的泉。

1、①“古老的行吟诗人的步履”走过了哪些历史的岁月? (请分条概括)(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荷马”“但丁”分别是什么时代的人?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画线①②两个“创造”的深刻含义分别是(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①“骆驼’这位古老的行吟诗人具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文章最后那句话中的“诗行”和“生命和智慧的泉”分别指的是什么? (4分)“诗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命和智慧的泉”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A、文中运用拟人、排比、对比、双关、引用等多种修辞手法和一唱三叹的语言形式来描绘“骆驼”这位古老的行吟诗人对人类文明发展认识的内心世界。

B、“骆驼”这位古老的行吟诗人饱经历史的沧桑,从心灵深处吟咏出亘古不朽的诗篇——敦煌莫高窟的雕塑只不过是诗人所见的鸿篇巨制中的一节而已。

C、本文以“骆驼”为线索,以历史为纵线,以“诗人”的所见、所思、所感为主要内容,从而抒发了作者对历史的变迁的无限感慨。

D、作者运用象征的表现手法,以“骆驼”的所见、所感、所思,展示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过程,使我们由衷地赞叹人类文明的承传。

E、“骆驼”这位古老的行吟诗人的优秀品质让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