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合集

合集下载

云南省昆明一中2009届高三年级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

云南省昆明一中2009届高三年级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

云南省昆明一中2009届高三年级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蠕.动懦.弱孺.子可教鸿学大儒.B.拮.据发髻.桀.骜不驯捷.足先登C.商榷.宫阙.欢欣雀.跃声名鹊.起D.舷.窗玄.机垂涎.欲滴天悬.地隔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抱怨竞聘上岗固步自封豆腐渣工程B.租赁代薪休假突如其来无立椎之地C.把炳唇枪舌箭额首称庆万变不离其中D.对峙恃才傲物响誉中外聪明一世,湖涂一时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看一段快乐的小品,听一曲喜欢的歌曲,读一本隽永的书籍,和知心的朋友开心的聊聊天,这时,你的忧愁、烦恼都可能在一瞬之间付诸东流....。

B.下半场比赛,中国队主教练杜伊在中国队落后时,果断换上了五名替补队员,就是这一念之差....,使中国国奥队连扳三球,以3:3逼平了美国队。

C.新年第一天,街上热闹非凡,秧歌表演、穿越长跑等活动掀起了阵阵高潮,整个城市喜气洋洋,不可终日....,市民们以丰富多彩的群众文体活动庆贺元旦到来。

D.就在各界对于贝·布托遇刺事件的幕后黑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之际,她的一名贴身随从进入了调查人员的视野。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一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是面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决策,必须贯穿于我国科技发展的全过程。

B.要使课程改革真正起到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推动基础教育的发展,达到“三个面向”的要求,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关键。

C.在都灵冬奥会的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比赛中,无名小子韩晓鹏一鸣惊人,勇夺金牌,并且一连战胜了好几个强劲的对手。

D.据省气象台预报,我省中部、西部及东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受南下强冷空气的影响,今晚将大幅度降温。

昆明地区明天气温为5°C至11°C,阴有小雨。

广西省桂林十八中2008届高三语文第五次月考试题

广西省桂林十八中2008届高三语文第五次月考试题

桂林市第十八中学05级高三第五次月考试卷语文命题人:范樟森审题人:郑义国 2008-01-21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请掌握好时间。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客观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框内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填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4、主观题请用黑色墨水水芯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不能答在试卷上或答题卡答题区域外。

5、考试结束后交答题卷。

第Ⅰ卷 (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捐躯堕落羸弱风声鹤唳B.疲惫涣散演绎黯然神伤C.诵读感慨风采关怀备至D.奚落擅长贸然贻然自得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中华恐龙园将4500亩的现代休闲旅游区成一个主题文化与现代旅游相融合的完美结合体。

②美国态度比较强硬地反对欧盟解除对华武器禁售令,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大陆与台湾统一。

③与会的很多国家认为,严厉打击国际恐怖活动无可厚非,但草木皆兵,随意扩大战争范围,则未免轻率。

A、打造阻止有失B、打造阻挠失之C、塑造阻止失之D、塑造阻挠有失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借助2008年北京奥运会舞台,中国企业的品牌价值将得以提升,但奥运品牌战略不是短期行为,不要指望一蹴而就....。

B、你还想赢他,他可是我们电视台里的“名嘴”,胳膊拧不过大腿.......,你还是认输吧。

C、德国近三年来失业率持续走高,10月份失业人数猛增,比上月增加2.2万人;政府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部门面对方兴未艾....的失业势头也束手无策。

D、新落成的国家“鸟巢”主体育场,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时一定会灯火阑珊....,一片辉煌。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春秋末年,人们虽然学会了骑马,但只作为乘车的偶然代替手段而使用,_____________。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三)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三)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三)语文试题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50分。

时量150分钟。

得分:_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隐喻不是寻常的语言,而是诗意的想象和修辞多样性的一种策略,非同寻常。

而且,隐喻通常被看成语言文字的特征,而非思想和行为的特点。

由于这个原因,大多数人认为没有隐喻的存在,他们依然可以自如地生活,而我们发现事实恰恰相反。

不论是在语言上还是在思想和行动中,日常生活中隐喻无所不在,我们思想和行为所依据的概念系统本身是以隐喻为基础。

这些支配着我们思想的概念不仅关乎我们的思维能力,它们也同时管辖我们日常的运作,乃至一些细枝末叶的平凡细节。

这些概念建构了我们的感知,构成了我们如何在这个世界生存以及我们与其他人的关系。

因此,我们的这个概念系统在界定日常现实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我们的概念系统大部分是隐喻——如果我们说的没错的话,那么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每天所经历所做的一切就充满了隐喻。

但是我们的概念系统不是我们平时能够意识到的。

我们每天所做的大部分琐事都只是按照某些方式或多或少地在自动思维和行动。

这些方式是什么却并非显而易见。

要搞清这些,一个方法就是研究语言。

既然交流是基于我们用以思考和行动的同一个概念系统,那么语言就是探明这个系统是什么样子的重要证据来源。

基于语言学证据(linguistic evidence),我们已经发现我们普通的概念系统,究其实质,大都是隐喻的,并且找到了一种方式来仔细鉴定那些建构我们如何感知、如何思考、如何行动的隐喻究竟是什么。

为了说明什么样的概念是隐喻,这样的概念又如何建构我们的日常活动,让我们从“争论”(ARGUMENT)以及“争论是战争”这个概念隐喻开始阐述吧。

日常生活中总是能见到这类表达:争论是战争你的观点无法防御。

他攻击我观点中的每一个弱点。

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练习三及答案解析

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练习三及答案解析

材料一:三年①,桓公将伐鲁,曰:“鲁与寡人近,于是其救宋也疾,寡人且诛焉。

”管仲曰:“不可。

臣闻有土之君,不勤于兵,不忌于辱,不辅其过,则社稷安。

勤于兵,忌于辱,辅其过,则社稷危。

”公不听。

兴师伐鲁造于长勺鲁庄公兴师逆之太败之。

桓公曰:“吾兵犹尚少,吾参围之,安能圉②我?”四年,修兵,同甲十万,车五千乘。

谓管仲曰:“吾士既练,吾兵既多,寡人欲服鲁。

”管仲喟然叹曰:“齐国危矣。

君不竞于德而竞于兵。

天下之国带甲十万者不鲜矣,吾欲发小兵以服大兵。

内失吾众,诸侯设备,吾人设诈,国欲无危,得已乎?”公不听,果伐鲁。

鲁不敢战,去国五十里而为之关。

鲁请比于关内,以从于齐,齐亦毋复侵鲁。

桓公许诺。

鲁人请盟,曰:“鲁,小国也,固不带剑,今而带剑,是交兵闻于诸侯,君不如已。

请去兵。

”桓公曰:“诺。

”乃令从者毋以兵。

管仲曰:“不可。

诸侯加忌于君,君如是以退可。

君果弱鲁君,诸侯又加贪于君,后有事,小国弥坚,大国设备,非齐国之利也。

”桓公不听。

管仲又谏曰:“君必不去鲁,胡不用兵?曹刿之为人也,坚强以忌,不可以约取也。

”桓公不听,果与之遇。

庄公自怀剑,曹刿亦怀剑。

践坛,庄公抽剑其怀曰:“鲁之境去国五十里,亦无不死而已。

”左揕桓公,右自承曰:“均之死也,戮死于君前。

”管仲走君,曹刿抽剑当两阶之间,曰:“二君将改图,无有进者。

”管仲曰:“君与地,以汶为竞。

”桓公许诺,以汶为竟而归。

桓公归而修于政,不修于兵革,自圉辟人,以过弭师。

(选自《管子》,有删改)材料二: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而无君者矣。

威公③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

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且各疏其短,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而又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

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

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

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

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

彼管仲者,何以死哉?(选自苏洵《管仲论》,有删改)[注]①三年:齐桓公三年。

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三语文试题(总分100分时长5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一、基础知识积累(每题2分,共30分)1.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愆:2.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即:3.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将:4.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次: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6.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俟:7.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缘:8.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厌:9.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始:10.寻.蒙国恩,除臣冼马。

寻:11.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笃:12.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薄:13.三顾14. 庶.刘侥幸,保卒余年庶:15.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尔来:__________二、判断下列关于文言字词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为T,错的为F(每题3分,共15分)1. 《诗经·氓》中“送子涉淇,至于..暴矣”两句中的“至于”含义相同。

..顿丘”与“言既遂矣,至于T F2.“乘.彼垝垣,以望复关”(《诗经·氓》)与“余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两句中的“乘”都是登上的意思。

T F3.《孔雀东南飞》中“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与“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两句中的“相”用法相同,在这都是动作偏指一方,可译为代词“你”,指代刘兰芝。

T F4. 《孔雀东南飞》中“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与《雁荡山》中“从上观之适.与地平”两句中的“适”都是恰好的意思。

T F5.“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梦游天姥吟留别》)与“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琵琶行》)两句中的“信”含义不同,前者是随便的意思,后者是的确的意思。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高三年级五月月考语文试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共35分。

请根据答题卡题号及分值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卓越的演化生物学家西奥多修斯·多布赞斯基写道:“若无演化之光,生物学的一切都无意义。

”严肃的、可重复的科学研究已经得出结论,音乐的声响实在和植物没有关系,而且这从演化的角度来看也是有意义的。

在植物的演化史长河中,只有200年历史的古典音乐和只有50年历史的摇滚乐不过是一点小浪花。

不过,是否至少在理论上存在什么有利的声音,值得植物去回应呢?特拉维夫大学的理论生物学家莉拉赫·哈达尼教授用数学模型研究演化。

她认为植物的确能对声音产生反应,但我们必须设计正确的实验来检测这一行为。

按她的设想,我们应该设计一种研究,用已知自然界存在的声音去影响一个特定的植物生理过程。

如果科学家想要研究植物对声波的反应,那么他们需要考虑,能够让植物听到并产生演化优势的那些与生理相关的声音究竟是什么。

这样的声音可能要么能提供有关水分之类资源所在位置的线索,要么能提醒植物即将发生的有益或有害的生物相互作用——比如与传粉者或食草动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直到最近几年,才有人尝试去识别这样的反应。

莫尼卡·加利亚诺是西澳大利亚大学的一位研究副教授;斯泰法诺·曼库索教授则是佛罗伦萨大学植物神经生物学国际实验室主任。

她们与其同事一起尝试为她们起名为“植物生物声学”的研究领域建立理论和实践基础。

在2012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中,她们报道,如果声波的波长类似于水传播的振动波长,则根尖会明显向水源弯曲。

这似乎暗示,根可以通过聆听水流来搜寻新的水源!事实上,加利亚诺的团队近来又表明,豌豆的根可以朝向水流方向生长。

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解释城市工程师几十年前就知道的现象:树木的根常会包围地下的供水管和污水管,甚至侵入其中,导致大量设备损坏和财产损失。

辽宁省沈阳市重点学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辽宁省沈阳市重点学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10月份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导航卫星的原理就是不断地向地面播发导航电文,电文的核心内容就是位置坐标和相应位置的时间等信息。

为了实现信息足够高的精度,卫星本身要有非常精确的计时功能,这种计时功能是由原子钟来实现的。

原子钟是一种精密测量设备,它是利用某种元素原子的能级跃迁来实现精确计时的。

原子是由原子核及围绕它旋转的电子组成的。

有些原子拥有相当多数量的电子,分成不同的电子层。

当原子从某一个能量高的层次跃迁到低一点的能量层次时,它就会释放出电磁波。

某一种元素的原子,它的能级跃迁变化频率是固定的。

1956年,美国科学家生产出了实用化的原子钟,它所用的元素是金属铯。

铯有一个很大的优点,用它来制作原子钟非常方便。

铯的共振频率是9192631770赫兹,规定它的原子核振动这么多次所用的时间就是一秒钟。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人们还开发出了用铷、氢元素作为原料的原子钟,体积越来越小。

目前最先进的成果是用金属铝来制造原子钟,精度比前三种原子钟都高。

北斗导航卫星携带了四台中国自行研制的高精度原子钟。

其中两台工作,两台备份。

原子钟之间相互校准,免得工作的那一台发生了超过设计指标的误差。

卫星在太空中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飞行轨迹就是卫星轨道。

我们知道北斗星座是几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当中轨道设置最复杂的,包括三种轨道类型,即地球静止轨道、地球倾斜同步轨道和中圆轨道,能够最大限度地给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

卫星导航系统的工作主力是运行在中圆轨道上的卫星,它们在这个轨道上不断地向地面发射信号。

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包括宇宙射线、电离层和大气层的干扰,用户在使用中圆轨道卫星所提供的信号的时候多多少少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差。

为了尽量减小误差,就需要提供改正信息。

无论在GPS、格洛纳斯、还是伽利略系统的建设中,出于控制成本的考虑,都没有设置这样的轨道,改正信息是由第三方通过其他类型或者地面手段来实现的,而北斗卫星为了从一开始就尽最大努力来提高用户的信号精度,在系统设计当中就考虑了三种类型的轨道。

试题精选_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调研试卷_精校完美版

试题精选_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调研试卷_精校完美版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67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相信大部分中国人都喝过那种含有板蓝根的微苦的棕黄色中药汤剂,不过板蓝根究竟是什么?这种植物究竟又长成什么样子?不知道你是否也像我一样细细思考过这些问题。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并没有找到“板蓝根”这种植物,原因也好笑,因为这个名字根本就不是一种植物的名字。

准确地讲,它应该是个短语——“板蓝的根”,也就是说,我们要找的植物是“板蓝”。

板蓝是爵床科板蓝属植物,且该属植物仅此一种,它的小名“马蓝”其实更为常用。

板蓝曾经在中国南方地区以及缅甸、泰国、印度等地广泛种植。

不过现如今,国内板蓝的种植区域已经退缩到西南的零星地域了。

板蓝的模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卵圆形的叶子,不甚高大的植株,混在山野之中根本就挑不出来。

倒是它们的花朵有些特色——有点像拉长的挂钟,在挂钟的边缘有5个裂片。

不过虽然是多年生植物,板蓝一生只开一次花,而且基本上在开花之前,它们就已经被收割了,所以我们很少看见它们的花朵。

板蓝需要比较温暖湿润的环境,所以只能生活在南方,因而有“南板蓝”的称号。

但与此同时,在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生活着一种它的强势替代品——菘蓝。

实际上,最早出现于医药典籍中的只有“蓝”这一个字而已,而这个“蓝”指的就是菘蓝。

《说文解字》中的描述是:“蓝,染青草也。

”当时的菘蓝,主要是衣服的染料。

至于名字逐渐演变成“菘蓝”,则很可能是为了区别其他的蓝色染料植物,例如上面提到的板蓝。

而加的这个“菘”字,则是为了描述它的特征。

菘是古语中对白菜类蔬菜的统称,油白菜、大白菜都在“菘”的范围之内。

菘蓝与油白菜极其相似——从叶片,到花朵的细节。

不过,菘蓝与油白菜还是有明显的区别——油白菜结出的是长角果,种子可以多达数十粒,而菘蓝结出的则是短角果,种子只有寥寥数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gaosandiwuciyuekaoyuwensiti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Davidasm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I卷(选择题 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憩息(qī)鸟窠(kē)猝然(cù)饿殍遍野(piáo)B.衣袂(mâi)流岚(lán)倾圮(qǐ)亘古不变(gân)C.胡同(tòng)蛟龙(jiāo)惶悚(sǒng)栉风沐雨(zhì)D.思忖(cǔn)天籁(lài)熨帖(yùn)窸窸窣窣(x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亲睐心旷神怡良辰美景针砭时弊B.膏粱举案齐眉掎角之势事必恭亲C.锻炼物是人非杯盘狼藉无精打采D.安祥正襟危座冠冕堂皇钟鸣鼎食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为了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金融机构的某些强制执行的问题,理应进行必要的修改。

②截至昨天,在这次重大矿难中已有20人遇难,10人失踪,及善后工作仍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③自习课上,王小淘同学拿出一本武侠小说津津有味地读着, 班主任站在身后也没有发现。

A.权利抢救就是 B.权限营救就是C.权限营救即使 D.权利抢救即使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美国解决金融危机的方式是继续发行更多的国债,用引发危机的方式来治理危机,这无疑是饮鸩止渴。

B.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北京奥运会闭幕词中,称北京奥运会是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

C.哈里斯球打得越来越好,队中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无形之中他的自信心也越来越强。

D.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

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B.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

C.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瞬间,无论是参与登顶的勇士,还是收看到了这一壮举的人,都毫无例外地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

D.诚信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它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根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其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依附个人存在的、身口相传的一种非物质形态的遗产。

民间文化中的口头文学、神话、史诗,语言、民歌、民间艺术、民俗文化、民俗礼仪、民间祭典、民间手工艺术、民居建造术等等均是口头的非物质的文化。

中国是世界上无形遗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200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的昆曲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同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大会将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中国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列入世界千年纪念名单。

因为美国人詹姆斯〃希尔顿一本书《消失的地平线》,西方人记住了‚香格里拉‛。

书中展示的,不仅仅是丽江古城,而且是一个活生生的古纳西王国,一个由物质和非物质遗产共同构筑成的美丽的家园。

著名作家冯骥才在很多场合重复着他的理论:‚中国正在经历从农耕文明到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型,农耕文明架构下原有的一切文化都在迅速地瓦解、消失、涣散、泯灭。

‛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中国社会的这种转型是以十年浩劫的‚文革‛到突然的改革开放这种非线性、非渐变的形式来实现的。

农耕文明还来不及清查就被工业文明的浪潮所席卷而去,它们死得迅速且缄默,那是一种‚非正常的死亡‛。

正在‚非正常死亡‛的,冯骥才认为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另一半‛。

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由它的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共同组成的。

我们有一个文字历史的传统,一个文人精英的传统,一个王朝更迭的传统。

但我们长期忽略了生活中还有一个民间活态的传统,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

两者都是民族精神的载体。

由于历史的原因,民间文化从未得到过与精英文化同等的地位,始终停留在口传心授、自生自灭的阶段。

因此没有人能真正说清,我们曾经拥有什么,现在还有什么。

文化的大树总是在民间的土壤里埋藏着根系,埋藏着生命的古老基因。

正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的那样,‚对于许多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本民族基本的识别标志,是维系社区生存的生命线,是民族发展的源泉‛。

中华民族文化的生命线上,曾经拥有过哪些美好的东西?50年前、100年前、300年前,在一样的土地上生活的人,他们怎样思想过、生活过? 6.根据文意,下列对“无形文化遗产”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它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以传统为根据的全部创作,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

B.它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整个社会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

C.它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其准则和价值。

D.它是依附个人存在的、口传心授的一种非物质形态的遗产。

7.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民间文化遗产和文人精英文化都是民族精神的载体,都是本民族基本的识别标志,是维系社会生存的生命线,是民族发展的源泉。

B.《消失的地平线》中展示的,不是丽江古城,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古纳西王国,一个由物质和非物质遗产共同构筑成的美丽的家园。

C.民族文化的大树总是在民族的土壤里埋藏着根系,埋藏着生命的古老基因。

D.由于历史的原因,无形遗产文化从未得到过与精英文化同等的地位,始终停留在口传心授、自生自灭的阶段。

8.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透过一个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可以了解到该民族的历史,能真正说清她曾经拥有什么,现在还有什么。

B.中国社会从十年浩劫的“文革”到突然的改革开放,许多无形文化遗产已经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C.2001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l届大会列入世界千年纪念名单的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格萨尔王传》属于中国藏族的精英文化。

D.如果不是美国人詹姆斯·希尔顿《消失的地平线》,“香格里拉”这个由物质和非物质遗产共同构筑成的美丽的家园就难以让人们认识。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杜瑛杜瑛,字文玉,瑛长七尺,美须髯,气貌魁伟。

金将亡,士犹以文辞规进取,瑛独避地河南缑氏山中。

时兵后,文物凋丧,瑛搜访诸书,尽读之,读辄不忘,而究其指趣,古今得失如指诸掌。

间关转徙,教授汾、晋间。

中书粘合珪开府于相,瑛赴其聘,遂家焉。

与良田千亩,辞不受。

术者言其所居下有藏金,家人欲发视,辄止之。

后来居者果得黄金百斤,其不苟取如此。

世祖南伐至相,召见问计,瑛从容对曰:‚汉、唐以还,人君所恃以为国者,法与兵、食三事而已。

国无法不立,人无食不生,乱无兵不守。

今宋皆蔑之,殆将亡矣,兴之在圣主。

若控襄樊之师,委戈下流,以捣其背,大业可定矣。

‛帝悦,曰:‚儒者中乃有此人乎!‛瑛复劝帝数事,以谓事不如此,后当如彼。

帝纳之,心贤瑛,谓可大用,命从行,以疾弗果。

中统初,诏征瑛,时王文统方用事,辞不就。

左丞张文谦宣抚河北,奏为怀孟、彰德、大名等路提举学校官,又辞,遗执政书,其略曰:‚先王之道不明,异端邪说害之也,横流奔放,天理不绝如线。

今天子神圣,俊乂辐辏,言纳计用,先王之礼乐教化,兴明修复,维其时矣。

若夫簿书期会,文法末节,汉、唐犹不屑也,执事者因陋就简,此焉是务,良可惜哉!夫善始者未必善终,今不能溯流求源,明法正俗,育材兴化,以拯数百千年之祸,仆恐后日之弊,将有不可胜言者矣。

‛人或勉之仕,则曰:‚后世去古虽远,而先王之所设施,本末先后,犹可考见,故为政者莫先于复古。

苟因习旧弊,以求合乎先王之意,不亦难乎!吾又不能随时俯仰以赴机会,将焉用仕?‛于是杜门著书,一不以穷通得丧动其志,优游道艺,以终其身。

年七十,遗命其子处立、处愿曰:‚吾即死,当表吾墓曰‘缑山杜处士’‛。

天历中,追封魏郡公,谥文献。

《元史》卷199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究其指趣指:旨意B.明法正俗,育材兴化正:纠正C.若控襄樊之师控:驾驭,节制D.俊乂辐辏辐辏:聚集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故为政者莫先于复古愿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B.中书粘合珪开府于相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C.将焉用仕入二三里,得尤绝者家焉D.其不苟取如此尔其无忘乃父之志11.下列八句话编为四组、分别表现杜瑛精于用兵、品行高洁的一组是()①家人欲发视,辄止之②美须髯,气貌魁伟③瑛搜访诸书,尽读之,读辄不忘④儒者中乃有此人乎⑤若控襄樊之师,委戈下流,以捣其背,大业可定矣⑥瑛复劝帝数事,以谓事不如此,后当如彼。

⑦优游道艺,以终其身⑧与良田千亩,辞不受A.⑤⑧ B.①④ C.②⑦ D.③⑥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瑛对元世祖忽必烈指出的安国三件事,即“法”“兵”“食”,确实抓住了使天下由乱而治的关键。

B.杜瑛认为治国要抓根本,应建立法制,端正风俗,培养人才,广施教化,以来拯救千百年来的灾祸,而不能只抓一些细枝末节的名堂。

C.杜瑛精于用兵,建议忽必烈从背后猛击襄樊,而不是正面用兵,难怪忽必烈从内心佩服他,“谓可大用”。

D.杜瑛关心国计民生,对安邦定国提出了不少建议,表现了他的真知灼见;但他又向往文人隐居的生活,并向儿子立下遗嘱,死后在墓碑刻上“缑山杜处士”的碑名。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瑛赴其聘,遂家焉。

(3分)(2)汉、唐以还,人君所恃以为国者,法与兵、食三事而已。

(3分)(3)苟因习旧弊,以求合乎先王之意,不亦难乎!(4分)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塞上柳开鸣骹①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

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②向云看。

注释:①鸣骹(qiāo),一种响箭。

②金勒:饰金的马笼头。

本诗在描写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请结合诗句进行具体分析。

15.文学常识与名篇填空。

(5题限选4题)(8分)(1)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作品总集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死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