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走战略、总体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合集下载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

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

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高一政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2(1)

高一政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2(1)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建设方面) 2、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社会建设方面) 3、建设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方面)
温馨提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主要
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 设五个方面。以上仅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中选取与经 济相关的内容作介绍。
党的16大又将第三步奋斗目标进一步具体 化:到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 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 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 一百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 制度更加完善;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 基本上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 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关于总体小康(已达到) 1、历程 2、成就 ▲关于全面小康(进行中) 1、原因:A)我们现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
不平衡的小康 B)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C)我国现处在战略机遇期
2、目标: 3、进程: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P87)
二、经济建设的目标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 新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 发展能力。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另外还有三个方面:
(6)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7)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 调控体系; (8)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 经济水平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了我国现代 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即第一步从 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 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 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 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 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 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三步走”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
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
增长一倍,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 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 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 性跨越。
发展 乡差距、不同收入群体存在 乡各阶层的差距,惠及十几亿
程度 差距
人口,体现共同富裕原则
联系
①都是小康社会,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总 体小康是我国目前已经达到的小康水平,全面小康社会是本 世纪头二十年的发展目标,二者只是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 ②总体小康是全面小康的基础和条件,全面小康是总体小康 的发展和完善。
(1)材料一、二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答案: (1)材料一反映了2006年到2010年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得 到了较快增长;除2010年之外,农村居民 收入的增速均低于同期城市居民,同时城 乡居民收入的增速明显低于国家财政收入 的增速。材料二反映了影响人们幸福感的 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人们关注更多的是收 入、住房、生态环境和交通等方面。
③总体小康是发展均衡的小康,全面小康指基本 实现现代化
④总体小康是低标准,全面小康是较高标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中国有大量农民从事竹藤生产和加工,并从中 获得稳定收益。我国竹、藤等资源丰富,而竹藤 产业又具有链条长、就业门槛低、节能环保等特
B 点,所以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由此可见( )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谈谈上述措施对 于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幸福指数的 意义

三步走战略、总体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步走战略、总体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 重大进展
1981 1990 2000
2020建党100年 2050建国100年 年
第一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二步
第三步
总体上达到1)建党100年(1921——2020) (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 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建国100年(1949——2050)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 社会主义国家
低水平 的、 3.总体小康的特点(不足): ________ 不全面 的、发展________ 很不平衡 _______ 的小康。
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
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 不全面,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 生存资料消费的满足,而发展资料消费还没有 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 还有待提高。 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 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1.“三步走”战略具体内容
第三步
(已实现) (已实现)
第二步
第一步
从1981年到 1990年,国民 生产总值翻一 番,解决人民 的温饱问题;
到21世纪 中叶,人均国 民生产总值达 到20世纪 到中等发达国 末,国民生产 家水平,人民 总值再翻一番, 生活比较富裕, 人民生活达到 基本实现现代 小康水平; 化。
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已实现已实现1981199020002020建党100年2050建国100年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2两个100年的目标1建党100年19212020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建国100年1949205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

毛概第六章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2015版)

毛概第六章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2015版)

走过“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跨越“人 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向着“长风破浪会有时”
的明天,中国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13亿人共同奋斗,一 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就在 我们每一个人的脚下!
谢谢大家!
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郑晓光
一、“三步走”发展战略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三步走”发展战略
一、“三步走”发展战略
什么是社会发展战略?
社会发展战略就是根据本国社会政 治、经济、文化发展各种条件和因 素的分析、估计和判断,对社会、 经济发展的全局作出的根本性、长 远性的规划。
意 义
是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制度伟大胜利
是中华名族发展 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是人类历史上 的一个奇迹
一、“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 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 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 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 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 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到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 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毛泽东在1955年3月21日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上 的开幕辞中,首次提出中国 要在大约几十年内,追上或 者超过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 主义国家。 “我们在整个世界上, 应该有这个责任超过美国、 赶上英国。如果不能超过美 国,我们对人类的贡献就不 大,那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 的球籍。”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 “三步走”图示 (人均4000美元)
富强 小康 温饱
(人均800美元)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1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1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规定的根本任务和奋斗目标。

邓小平总结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高瞻远瞩,为我们党和国家设计了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整套发展战略。

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步骤和重点1.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战略步骤(1)“小康”目标的提出与“两步走”的设想1964年12月,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发展国民经济的两步设想:第一步,用15年时间,即到1980年,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到20世纪末,将中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由于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干扰,这个两步走的四个现代化进程被迫中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后,邓小平经过深思熟虑,在1979年3月提出到20世纪末我们的目标是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

同年12月,他把这样的现代化水平称为“小康”。

到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党中央制定了分两步走,到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奋斗目标和战略部署:第一步,前十年,即到1990年,工农业总产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后十年,即到2000年,在新的基础上使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再翻一番,人民物质生活达到小康。

前十年打基础,后十年高速发展。

(2)“三步走”的发展战略1987年4月,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客人时全面阐述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的构想,在党的文件中将“三步走”发展战略正式表达出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这个任务已经基本解决(1987年)。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均达到800美元),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1995年基本实现)。

10.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10.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
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
本实现现代化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第2页,共37页。
探究活动: (1)我国现在完成了“三步走”战略中 的几步?
(2)结合你个人的感受以及和同学们的交
流,你认为和过去的生活相比,现在有些 什么样的变化?
城镇
农村
前5
后5
前5
后5
上海31838 贵州14180 上海13746 陕西4105
北京29073 黑龙江13856 北京13262 云南3952
浙江27359 青海13855 天津11801 青海3863
天津24293 新疆13500 浙江11303 贵州3400
广东23898 甘肃13062 江苏8980 甘肃3308
文化——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社会民生——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生态文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第27页,共37页。
2.新要求的具体内容
①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第28页,共37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2、不足
低水平
世界银行将世界每个国家和地区按收入分为四组
类别 低收入国家 中等偏下收入国家 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高收入国家
人均GDP 少于975美元 976—3855美元 3886—11905美
元 高于11906美元
第13页,共37页。
这是他们的课堂
第14页,共37页。
国家 中国

宏伟蓝图: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宏伟蓝图: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宏伟蓝图: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安徽省委党校科社部汪兴福内容提要:“小康社会”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上承“温饱”,下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历史时期,是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三步的前20年,大致可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个发展阶段。

党的十八大不仅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且坚定地要求: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准确把握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转变,对于凝聚人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自信,对于分阶段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现代化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了“倒计时”,开启了实施具有竣工性质行动纲领的新阶段。

一、现代化进程中的“小康社会”谋划具有竣工性质的行动纲领,既需要民族特色,更需要国际视野。

“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迈向现代化的重要阶段,也是在世界现代化的潮流中逐步实现的。

因此,考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有世界现代化与中国现代化两大坐标,自然,“现代化”或“现代性”也就成为解剖小康社会的主要理论范式。

我国现代化研究的开创者罗荣渠先生认为:广义而言,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狭义而言,现代化又不是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它是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的途径(其中包括可利用的传统因素),通过有计划地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带动广泛的社会改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100年 2050建国100年 年
第一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二步
第三步
总体上达到 小康水平
2、两个100年的目标
(1)建党100年(1921——2020) (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 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建国100年(1949——2050)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 社会主义国家
低水平 的、 3.总体小康的特点(不足): ________ 不全面 的、发展________ 很不平衡 _______ 的小康。
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
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 不全面,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 生存资料消费的满足,而发展资料消费还没有 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 还有待提高。 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 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1.“三步走”战略具体内容
第三步
(已实现) (已实现)
第二步
第一步
从1981年到 1990年,国民 生产总值翻一 番,解决人民 的温饱问题;
到21世纪 中叶,人均国 民生产总值达 到20世纪 到中等发达国 末,国民生产 家水平,人民 总值再翻一番, 生活比较富裕, 人民生活达到 基本实现现代 小康水平; 化。
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 重大进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