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讲义

湿地讲义
湿地讲义

湿地

一、湿地基础知识

1、湿地的概念

湿地是以水为基本要素的地方,控制着环境以及相连的植物和动物。湿地表现为水体在陆地表面或临近陆地表面,或那些被浅水域覆盖的陆地。

《湿地公约》采用更广泛的定义:湿地系指天然或人造,长久或暂时之死亡或流水、淡水、微咸水或咸水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深海区。湿地,可包括与湿地比邻的河岸和海岸地区,以及位于湿地内的岛屿或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洋水体。

从寒带到热带,所有的国家都有湿地。世界保护检测中心估计世界湿地面积约为5.7 108hm2,约占陆地面积的6%。

2、为什么保护湿地?

湿地是世界上最具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之一。

湿地是生物多样性的发源地,提供了水和基本的生产力,无数种类的植物和动物依赖湿地生存。

湿地是重要的植物遗传基因库。例如,水稻是湿地植物。

湿地具有生态服务功能。

湿地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组成部分的交互作用,使湿地发挥了许多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涵养水源、防治暴风雨和减缓洪水;稳定海岸线以及控制土壤侵蚀;补给地下水;排除地下水;并通过保持营养、沉积和污染物起到净化作用(自然之肾);对地区气候条件,特别是降雨量和气候的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3、湿地的价值

湿地提供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例如水的供应(水的数量和质量),渔业(全球2/3以上的捕鱼量与沿海和内陆湿地的健康有关);通过维持水体和保持泛洪平原的营养为农业服务;木材生产;能源生产;野生动植物资源;交通以及娱乐和旅游等。

据研究,每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达4000美元至14000美元以上,分别是热带雨林和农田生态系统的2-7倍和45-160倍。

此外,湿地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与宗教和信仰有关,构成了审美灵

感的源泉,为野生动物提供了庇护所,并形成了地方重要传统的基础。

二、国际重要湿地的分类

《湿地公约》全称为具有国际意义的湿地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湿地公约,伊朗的拉姆萨尔,1971年2月2日。

(一)天然湿地

1、海洋/海岸湿地

永久性浅水海域、海草层、珊瑚礁、岩石性海岸、沙滩、滩涂、河口水域、盐沼、潮间带森林湿地、咸水泻湖、海岸淡水湖和海滨岩溶洞穴水系。

2、内陆湿地

永久性内陆三角洲、永久性河流、时令河、湖泊、时令湖、盐湖、时令盐湖、内陆盐沼、时令碱咸水盐沼、永久性淡水草本沼泽、泛滥地、草本泥炭地、高山湿地、苔原湿地、灌丛湿地、淡水森林湿地、森林泥炭地、淡水泉及绿洲、地热湿地和内陆岩溶洞穴水系。

(二)人工湿地

水产池塘、水塘、灌溉地(稻田)、农用洪泛湿地、盐田、蓄水区、采掘区、废水处理场所、运河、排水渠、地下输水系统。

一般湖沼中,水深超过4m时,只有一些浮游生物活动。由于从湖岸上冲刷下来的矿物质淤积以及浮游生物大量的残体堆积,湖底逐步抬高,依次出现下列群落的水生演替:沉水植物群落阶段→漂浮植物群落阶段→苇塘阶段→苔草草甸阶段→疏林阶段→中生森林阶段。

三、上海湿地概况

上海地区目前共有湿地面积599148ha,占上海地区海拔-5米以上总面积912300ha的65.67%。其中自然湿地231268ha,人工湿地367880ha,上海湿地类型和面积见表。

上海湿地分类与面积

0m以上-5m至0m

自然湿地231268 86338 144930

沿江沿海湿地40470 14650 25820

沙洲岛屿湿地174530 55420 119110

湖泊低洼湿地16268 --

人工湿地367880

水田334847

沟、渠、塘33033

合计599148 599148 86338 144930 (一)上海湿地特征

1、上海地区湿地面积比率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生境异质性高,湿地类型多;

3、自然湿地是全国平均的近10倍。

(二)上海湿地类型

上海地区的自然湿地以长江口滨海湿地(沿江沿海湿地和沙洲岛屿湿地)为主,占总数的93%。

沿江沿海湿地包括潮上带湿地、潮间带湿地和潮下带近海湿地。主要分布在长江口南岸和杭州湾北部的沿海沿江地区。以海堤为界,界内都为人工湿地,界外为自然湿地。

沙洲岛屿湿地主要有崇明边滩湿地、长兴和横沙边滩湿地、九段沙湿地。

另外,湖泊低洼湿地主要是江河源头湿地、江滩湿地和自然河道水网湿地,大型湖泊的湖滨湿地和浅水湖泊湿地等。

人工湿地。

(三)湿地的变迁

1、原因

人类活动对湿地直接的开发利用使湿地面积减少;

人类活动的间接影响,如农村发展水产养殖业和水果业使人工湿地面积有所增加,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污染使湿地丧失了对环境的净化功能;

长江泥沙的沉积不断形成新的自然湿地。

2、几个海堤

人民塘:1950年兴建;

胜利塘:1974年兴建;

七九塘:1979年兴建;

八五塘:1985年兴建;

九零塘:1990年兴建:

临港新城海堤2001年兴建

(四)上海地区重要湿地、一般湿地和自然保护区

重要湿地5块,一般湿地22块。

重要湿地

大小金山三岛、崇明东滩、长江口南支南岸南汇东滩、九段沙和黄浦江(松江和闵行段水源保护区)。

一般湿地

杭州湾北岸边缘、崇明岛周缘、长兴岛周缘、横沙岛周缘、长江口南支南岸宝山边滩、长江口南支南岸川沙边滩、吴淞江(苏州河)、蕴藻浜、淀浦河、太浦河、淀山湖、汪洋荡、宝钢水库和陈行水库等等。

自然保护区

金山三岛自然保护区;

崇明东滩鸟类国际自然保护区;

黄浦江上游饮用水源地保护区;

九段沙自然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

一、生物多样性基本内涵

生物多样性包括数以百万计的动物、植物、微生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它是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生命系统是一个等级系统,每个等级或水平上都存在着多样性,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四个层次。

1、遗传多样性

指种内基因的变化,包括种内显著不同的种群间和同一种群内的遗传变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染色体多态性、蛋白质多态性和DNA多态性。

染色体多态性主要从染色体数目、组型及其减数分裂时的行为等方面;

蛋白质多态性一是氨基酸序列分析,二是同工酶或等位酶电泳;

DNA多态性主要是通过RFLP(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DNA指纹、RAPD(随机扩增多态DNA)和PCR(聚合酶式反应)。

2、物种多样性

指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主要是从分类学、系统学和生物地理学角度对一定区域内物种的状况进行研究。

3、生态系统多样性

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惊人的多样性。

此处的生境主要指无机环境,生境多样性是生物群落多样性甚至是整个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基本条件。

生物群落多样性主要指群落组成、结构和动态方面的多样性。生态多样性指数α多样性指数、β多样性指数和γ多样性指数。

生态过程主要是指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功能在时间上的变化以及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之间及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4、景观多样性

指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和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性或变异性。

景观是一个大尺度的宏观区域,是由相互作用的景观要素组成的,具有高度

空间异质性的区域。景观要素可分为向嵌块体、廊道和基质。

二、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生境的破坏或片段化;

2、过度掠取动物和植物;

3、外源种的引入;

4、由上述三个原因导致的次生灭绝效益;

5、环境污染;

6、农业和林业的品种单一化。

关于外来种:外来种的引入→外来种的定居与建群→外来种的时滞阶段→外来种的扩散与爆发;外来物种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历史上没有自然发生分布而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引入,在当地自然或人工生态系统中建立了可自我维持种群的物种;造成自然生态系统或景观的明显变化,或给当地的自然或人为生态系统造成损害的外来物种才是入侵种;但不是所有外来种都是入侵种。

三、自然保护区

1、基本概念

自然保护区是将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地域(如珍稀动植物的天然分布区、重要的天然风景林、水源涵养林、具有特殊意义的自然地质剖面和重要的自然遗迹等)以及其它为了科研、教育、文化娱乐目的而划出的保护地域的总称。

2、保护对象

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的、近自然的、半自然的、人工的以及破环或退化后能够恢复的生态系统,保护濒危、刁遗、珍稀的遗传资源;保护山地、河流、水源;保护国家和地方公园及自然景观、历史遗迹等。

就地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途径: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各种类型的风景名胜保护区;恢复已经遭到破坏的生境或生物群落。

迁地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途径:建立树木园;建立动物园;建立种子库。

回归引种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途径之一,指将一种植物释放到它以前曾经生存过但现在已经灭绝的地方并加以管理。

3、重要意义

(1)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

(2)物种基因库;

(3)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4)进行宣传教育的博物馆;

(5)旅游价值;

(6)维持生态平衡。

4、功能分区

核心区:保护区的核心,严禁任何采伐和狩猎等,只能限于观察和监测,不能采用试验处理方法。

缓冲区:一般位于核心区周围,可以包括一部分原生性生态系统类型和由演替类型占据的半开发的地段。一方面防治核心区受到外界的影响和破坏,起到一定缓冲作用;另一方面可用试验性和生产性的科学实验研究,但不破坏群落环境。

实验区:缓冲区周围相当面积的保护区,主要用作发展本底特有的生物资源。

5、全球性的生态问题(10大生态危机)

(1)大气臭氧层破坏

(2)温室效益及全球气候变化(3)酸雨的危害

(4)全球淡水资源危机

(5)森林锐减(6)土地沙漠化(7)水土流失

(8)物种灭绝

(9)垃圾成灾(10)有毒化学品污染

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

环境生态学复习题 名词解释 1.酸雨:是指雨水中含有一定量的酸性物质(硫酸、硝酸、盐酸等)的自然降水现象。 2.人为环境:人类区别于动物之处不是被动的去适应环境,而是以自己的智慧,劳动去改造环境。这种由于人类的活动干扰环境质量的 变化所形成的环境为人为环境。 3.纬度地带性:由于地理纬度的差异,自然环境具有规律的变异特点。 4.垂直地带性:因太阳辐射和水热状况随着地形高度的不同而不同,生物和气候自山麓至山顶出现垂直地带分布差异的规律性变化。 5.实际出生率: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种群实际出生率称实际出生率。 6.毒性叠加作用:二种或多种化合物共同作用时的毒性各为化合物单独作用时毒性的总和。 7.环境生态学:就是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理、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 科学。 8.最低死亡率:种群在最适环境条件下种群个体都是由于年老而死亡,此时的死亡率为最低死亡率 9.拮抗作用:是各个因子在一起联合作用时,一种因子能抑制或影响另一种因子起作用。 10.种群的性比:即种群的雌雄比例。 11.可持续发展:在不危害后来人满足其需要的前提下,寻求满足我们当代人需要和愿望。 12.生命表:反映种群从出生到死亡的动态关系的表格。 13.净化作用: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消除水、气、土中的污染物,使其符合技术或卫生要求的过程。 14.耐受性定律:即每种生物适应范围都有一个最低点和一个最高点,两者之间的幅度为耐性限度,此即为谢尔福德的耐受性定律。 15.动态生命表:是根据观察种群同时出生的生物之死亡或存活动态过程所获得的数据编制而成的生命表。 16.内禀增长率:在最适条件下种群内部潜在的增长能力。 17.种群的内分布型: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臵状态及分布格局,有均匀型、随机型、集群型。 18.热污染:由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以及人们的生命需要,使能源的消耗量大大增加,从而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汽、热废水,引 起环境增温而影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效应的现象称为热污染。 19.非密度调节:指非生物因子对种群大小的调节。 20.群落外貌:是指生物群落的外部形态或表相而言,种群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综合反映。 21.温室效应:存在于大气中的某些痕量物质和存在于对流层中的臭氧具有吸收太阳能在近地表面的长波辐射从而使大气增温的作用。 22.群落演替:指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取代的过程。 23.初级生产:生产者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过程,又称植物性生产。 24.种群生理寿命: 指种群处于最适条件下的平均寿命,而不是某个特殊个体,可能具有的最长寿命。 25.生态位:在生态因子变化范围内,能够被生态元实际潜在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 26.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居住在一定区域或生境内的各种生物种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规律的一种结构单元 27.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使环境要素或其状态发生变化,环境质量恶化,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人类正常生活条件的现象。 28.生态幅:每种生物对一种环境因子都有一个生态上的适应范围的大小,称生态幅。 29.种群生理寿命: 指种群处于最适条件下的平均寿命,而不是某个特殊个体,可能具有的最长寿命。 30.噪声:噪声是由不同振幅和频率组成的无调噪杂声,通常将不需要的声音或影响人们工作或休息的声音也称之为噪声。 31.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 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32.边缘效应:在群落交错区内,单位面积内的生物种类和种群密度较之相邻群落有所增加的现象。 33.原生性自然资源:这类资源是伴随着地球的产生及其运动而形成和存在的。 多项选择题 1、就世界而言,森林资源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有:(234 ) ①环境污染②工业用材③农业开垦④薪柴⑤温室效应 2、下面哪几本书与环境生态学的发展历史紧密相关。(123 ) ①《寂静的春天》②《人口爆炸》 ③《只有一个地球》④《保卫我们的家园》

[江苏]国家级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自然之吻.宁鹭碧滩 -------一个对话自然的大课堂 Nanjing Yuzui Wetland Park Landscape Design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2013年12月

1 方案回顾 3深化要点4 分区深化设计 5 专项设计6技术经济指标 ?总体定位 ?功能分区 ? 定位的内涵植入? 湿地水域的实施论证? 交通的系统梳理? 竖向的因地制宜? 植栽的多样变化?设施的合理布局?生态专项?种植专项?入口专项?小品专项?大堤专项?建筑专项?白鹭塔专项?铺装专项?云天鹭影——广场区 ?曲水长汀——湿地区 ?柳岸芳综——自行车公园 0 目录 2理念提升 ?设计构思 ?设计定位 ?设计理念

方案回顾 PLAN REVIEW 照片?总体定位 ?功能分区

四大定位: ?湿地示范—成为国家级湿地公园,全国重点湿地生态典范 ?鸟类栖息—成为多种鸟类的生物栖息地,生境的多样体系 ?城市绿洲—城市和自然的交汇点,CBD的绿色客厅 ?科普基地—为人们提供亲身了解自然生态系统,水净化系统的展示体验

鱼嘴广场湿地区自行车公园 鱼嘴广场湿地区自行车公园

1、按照展现大江湿地风貌的要求,结合南京市风道设计对植物种类进行研究,形成符合植物生长和鸟类栖息的生地系统,同时加强对湿地教育和科普功能的考虑; 2、通过新技术和合理设计优化,对水体进行保护、净化,形成独具特色的湿地水环境; 3、对公园交通可达性需要在深化设计中作进一步研究,按照市滨江风光带建设的统一要求,对过街通道和绿道等做好规划布局。 4、在后期设计中对公园交通、停车、铺装等系统做深入研究测算,形成完整的公园规划设计指标体系; 5、可结合航道标志塔有关技术要求,对景观标志塔位置、高度、功能进一步优化,将航标功能整合进景观标志塔; 6、对公园内的建筑小品进行深化设计,增强可实施性。 7、结合公园游客设计容量,充分考虑服务配套设施的布局和数量。03 专家意见回顾总结:分别从功能设计、生态设计深化、交通规划以及专项设计四大方面进行具体深化。专项深化交通规划的深化生态设计的深化功能设计的深化

保护湿地演讲稿

保护湿地,从我做起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保护湿地,从我做起》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三大生态系统,它们是森林、海洋、湿地。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迁徙离不开湿地,因此湿地被称为“鸟类的乐园”。由于湿地具有强大的的生态净化作用,因而又有“地球之肾”的美名。 湿地是地球上有着多功能的、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通常分为自然和人工两大类。自然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盐沼等,人工湿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库、池塘等。据资料统计,全世界共有自然湿地850多万平方公里,中国的湿地面积占世界湿地的十分之一,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在中国境内,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山区都有湿地分布, 湿地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可以补充地下水,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还能改善环境污染;湿地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为野生动物尤其是一些珍稀或濒危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 然而在人口爆炸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下,20世纪中后期大量湿地被改造成农田,加上过度的资源开发和污染,湿地面积大幅度缩小,湿地物种受到严重破坏。为了提高人们保护湿地的意识,1996年3月《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定,从1997年起,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每年开展纪念活动。 在我们兰州安宁区,有一个美丽的银滩湿地公园,它是我省惟一的黄河湿地公园。公园里面种植着各种树木花草,几只小鸭子在水面上游来游去,为湿地公园增添了几分生机,也给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认识自然、感受自然的空间,漫步在公园的小路上,有种真正回归自然的感觉。 作为每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人,我们应该爱护我们生存的环境,一起保护湿地,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让我们为拥有一个健康、环保、美丽的家乡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生态学复习资料

生态学复习资料 1.与传统的经典生态学不同,环境生态学侧重于研究人类干扰下生态环境破坏所产生的影响及生态系统自身的一系列变化。 1.Gaia假说认为地球是一个生物、海洋、大气和土壤组成的复合系统。 2.适应强光照地区生活的植物称为阳地植物,适应弱光照地区生活的植物称为阴地植物。 3.根据生长环境中水的深浅不同,可划分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 4.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就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称为生态幅。 5.竞争的主要方式有两类:资源利用性竞争和相互干涉性竞争。 6.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原则通常包括自然法制、社会经济技术原则、美学原则三个方面。 7.生态系统管理中的“3S技术”是指 RS(遥感)、 GIS(地理信息系统)、 GPS(全球定位系统)的总称。 1.“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在( A )中首次提出的。 A.《我们共同的未来》 B.《只有一个地球》 C.《人口炸弹》 D.《增长的极限》 2.一般来说,生态系统越复杂、越高级,则越不容易( D ) A. 保护 B. 恢复 C. 维护 D. 破坏 3.一种生物的耐受范围越广,对某一特定点的适应能力也就( C ) A. 越高 B. 越强 C. 越低 D. 越弱 4.固氮菌和豆科植物根系的关系是( C ) A. 寄生 B. 偏利共生 C. 互利共生 D. 没关系 5.物种繁多、结构复杂、生产力高,对环境影响大的生态系统是( A ) A. 森林生态系统 B. 湿地生态系统 C. 湖泊生态系统 D. 海洋生态系统 6.一个在食物网中既是捕食者,又是被食者的物种是( B ) A. 顶位种 B. 中位种 C. 基位种 D. 关键种 7.用来表示毒物毒性大小的指标“LC ”是指( D ) 50 A. 绝对致死剂量 B. 绝对致死浓度 C. 半数致死剂量 D. 半数致死浓度 8.农业生产是属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中的( A ) A. 直接使用价值 B. 间接价值 C. 潜在使用价值 D. 存在价值 9.土壤常常成为动物极好的隐蔽所是因为 B A 土壤中食物多 B 环境条件较稳定

湿地公园设计说明

湿地公园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述 某某县位于江西中部偏东,抚州地区南部。地处东经116.01--116.28,北纬27.03--27.43。东接南城,南丰县,南接乐安,崇仁县。西毗宁都县,北靠临川市。地理位置的气候风貌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全年气候温和湿润,非常适宜景观水景的设置和各类大中型灌木,乔木,地被的种植。 “某某湿地公园”位于某某县城新区某某头两侧,南靠滨江大道,北临某某河,规划总面积: 33万余平米;其中,陆地河滩面积约206亩,约14万余平米;规划区域内某某河水域面积约:19万余平米。 二、项目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绿化条例》 2、国家《公园设计规范》 3、《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 4、政府对该项目的批文批示, 5、建设方提供的水文地质和地形图等基础资料; 6、建设主管单位的指导意见

7、对现场初步踏勘后收集的资料 三、规划设计基本原则 1、人性化设计原则 湿地公园是位于某某新城区内,其建设目地之一是为了提高和改善市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因此不仅需要注意物质性的硬环境,还需注意精神文化的软环境。不但应具有景观环境,而且要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和温馨的感情色彩,使之成为市民放松身心,融合自然,享受生活的场所。充分利用环境的心里学,行为学和人体学等原理,从人的角度上寻求行为上的舒适,视觉上的美感和心灵上的愉悦。 2、和谐共存和持续发展的原则 把自然、人、社会紧密结合,相互渗透,让生态服务功能和历史文化信息继续随着某某河流淌,使市民生活在一个充满生机并富有文化精神的环境中。 3、因地制宜的原则 根据现有的地形,地貌特点,因势利导地引导某某县湿地公园的建设,合理组织游憩空间,并根据当地的气候和资源条件合理进行绿化环境建设。 4、自然生态的原则 滨江绿化带在景观要素与设计构思中,其生态功能是第一位的,它对于城区内环境的改善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次设计

北京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

第一章总则 1.1 编制依据 1.1.1《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1971年 1.1.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年 1.1.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86年 1.1.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 1.1.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1.1.6《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1992年 1.1.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 1.1.8《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LY/T 1755-2008》2008年 1.1.9《国家湿地公园评估标准LY/T 1754-2008》2008年 1.1.10《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导则》(林湿综字〔2010〕7号)2010年 1.1.11《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加强我市湿地公园建设工作的通知》(京绿保发〔2010〕2号)2010年 1.1.12《北京市级湿地公园建设规范DB11/T 768-2010》2010年 1.1.13《北京市级湿地公园评估标准DB11/T 769-2010》2010年

1.2 指导思想 为促进北京市湿地保护事业健康发展,规范北京市湿地公园设计的内容与流程,更好地指导北京市湿地公园的设计工作,制定本导则。 北京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任务是通过对湿地公园所在地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的综合考察,确定该湿地公园的范围、规模和性质,科学规划功能分区,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明确保护与恢复措施,设置必备的科普宣教设施,科学指导湿地公园的建设管理,最大限度的发挥湿地在生态和环境改善、科普教育和休闲娱乐等方面的作用,以实现湿地保护和利用的和谐统一。 1.3 基本原则 北京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科学布局,分步实施;因地制宜、体现特色”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规划设计原则 2.1保护性原则 湿地公园规划应维护湿地生态系统过程、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保护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及其栖息地,从防止湿地退化的目标出发,通过适度人工干预,保护、修复或重建湿地景观,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2科学性原则 北京湿地公园规划应尊重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综合考虑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统筹规划、合理分区和布局,体现科学性和合理性。 2.3因地制宜原则

保护生态环境演讲稿

保护生态环境演讲稿 篇一:保护生态环境演讲稿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党和政府把环境 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伴随着“基本国策”、伴随着新的世纪正迈 着希望的脚步,作为地球村的重要成员,草木葱茏,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家园.地球是人类唯一居住的地方,人 类要在地球上安居乐业,就要爱护地球,爱护大自然.地球是茫茫宇宙 间唯一一艘载有生命的航船,我们人类是这艘船上的乘客.当船漏水 的时候,谁能说拯救地球与我无关?山不孤独水孤独,所以水绕着山;梦不孤独心孤独,所以梦把心牵住;树不孤独鸟孤独,所以鸟在树上住;我们不能让水孤“独”,不能让心孤独,更不能让鸟孤独,让我们 共建绿色家园,让绿色回归自然,我们共同在努力!朋友,新世纪凝望 地球:空气污染严重、土地遭到破坏、温室效应威胁着人类、生物多 样性锐减、森林面积日益减少、淡水资源受到威胁、化学污染日益 严重、混乱的城市化、海洋生态危机加剧、极地臭氧空洞,这就是我 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吗?曾记否,我们的前人生活的环境是那样的美好:茂密的森林和青青的绿草覆盖着大地,清新的空气中瓢着阵阵花香, 丰腴的土地和清澈的河水哺育着大地上的生物,鸟儿在树上歌唱,鱼 儿在蔚蓝的大海中畅游……如今,面对满目疮痍的地球,我们是否应 该深深地反思:时代要进步,文明要发展,我们再也不能吃祖宗饭、断 路的路子了,人类向大自然一味掠夺式的索取生活方式不可取.我们 应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新风.我们应该积 极地,自觉地行动起来,快快加入到生态环境保行动中来.保护环境, 建设绿色家园,应从身边的事做起: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就要大力倡导和树立绿色文明理念.将绿色文明当成是人与自然相和谐与共、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 的新的文明.将这一文明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共同认知.从而自觉传播、实践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绿色文明理念.人在自然中生长,绿是

鹰潭市西湖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4鹰潭市西湖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公司于2013年开始准备该项目,在项目设计中,基于上述理论及需要注意的问题,遵循了生态性、自然性、主题性的理念和原则,对于鹰潭市西湖湿地公园的景观规划制定了如下设计规划。 4.1建设条件及发展趋势分析 鹰潭市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信江中下游,因“涟漪旋其中,雄鹰舞其上”而得名,地理位置优越,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赣北经济、文化、旅游、交通中心,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鹰潭西湖湿地公园位于主城区西部,东至白露河,南至浙赣铁路线,西至西湖路东侧,北至老206国道,规划面积约100.8hmzo 本着“扬优成势、以特取胜”的发展理念,鹰潭市把新型城镇化的主攻方向放在城市扩容上,力求构建“一体两翼、一江两岸、四区合一”的大框架城市发展格局。设计时明确提出,在鹰潭西湖湿地公园规划中必须契合总体规划布局,分析周边用地性质,抓住城市大环境景观轴线,掌握游人、居住者视线范围,通过预测周边人流量以及使用率来合理设置地标性景观、集散性景观、生态教育景观以及运动休闲廊道、绿道景观等。 4.2生态理念在鹰潭市西湖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体现 在公园生态景观规划中,力求以湿地保护为基础,景观以水为主题,与丰富多彩的森林景观交相辉映,运用最新生态建设理念,建设生态廊道,突出建筑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特色,使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游憩观览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始终秉承将“城回信江”理念融合到湿地公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中,融人滨水生态风光、江南文化风貌,成为城市生态绿肺,带动旅游发展,引领绿色环保理念,宣传健康运动生活,塑造休闲阳光环境。 4.2.1生态建设规划。城市的发展建设已经使原有的大片湿地退化萎缩, 如何确保湿地由退化到健康的转变,同时使其长足可持续发展,是保护湿地、发挥其长久生态功能的意义所在。我们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依据现状生境评价中的分级分类型评定结果和生态水网布局规划,制定天然湿地核心区的生境修复战略。确定需修复的典型生境的位置、类型(含:原水域生境、新增水域生境、间歇性生境、苇地生境)及重要的水系廊道。在具体生境的修复过程中采用动植物等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加强植被多样性恢复,大量栽植乡土树种,针叶、阔叶、落叶、常绿搭配,组合成景观高低错落、层次明显的森林景观;利用现有水系和乡土植物构建陆地生态廊道系统和水体生态廊道系统,即绿网和蓝网,从而形成水陆交融的生态网络结构,同时又与园外水体生态系统相联系。在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建设规划中,必须实行保护优先,恢复先行,建立湿地与城市之间良性、有序的发展模式,恢复场地记忆,保护原生态湿地风貌,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市湿地公园。 4.2.2设计理念—“莺飞庆天,鱼跃于渊”。鹰在天空飞翔,鱼在水中腾跃。设计结合该理念,我们以“莺飞鱼跃”为主题谓万物各得其所,构成独特的结构,旨在建设集功能性、生态性、景观性于一体的湿地核心区域。 4.2.3湿地公园景观之水体设计及水生态处理。本次设计一的垂点之一是 采用水生植物组件配置多级水生植物串联池,经沉淀池预处理的水依次流过香蒲.葑草、菖蒲、芦苇净化池,形成有一定化层次的白净生态系统,有利于植物生长期和净化功能的节性交替互补。香蒲、菖蒲、芦苇等水生植物根系发达,

黄河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黄河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自然形态和景观要素的应用往往是城市特色的所在,我们对黄河湿地景观的规划正是将原有的自然形态和景观要素作为湿地的特色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整个规划设计在恢复、利用、保护这些景观要素的基础上,以不破坏原有生态系统为出发点,进一步打造新的"自然林区" 形生态景观区。 一、项目定位、设计指导思想 该项目的基本定位:"休闲、旅游、文化",本设计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自然优先原则为出发点,并在尽量不破坏湿地资源的基础上建设不同类型的辅助设施,将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和生态旅游、生态环境、教育功能有机结合起来,使黄河景观湿地具有主题性、自然性、生态性等特点。 设计指导思想 1、整体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2、在保护中分阶段开发的原则; 3、恢复沙枣林区,尽可能扩大红柳林片区的原则; 4、强调生态注重湿地景观区域原始的生态功能,体现河流景观、地质地貌生态群落的多样性,做到保护与开发、整治与利用的有机结合。 5、突显黄河景观湿地万亩红柳的特色景观,以独特的人文景观、民俗风情和自然风光相结合,营造湿地景观区的深厚文化内涵。 6、突出主题,以保护自然景观、生态旅游为核心,兼有文化旅游等多功能,创造一个富有个性、生态系统完整、旅游功能完善的景观湿地区。 二、景观规划内容 我们将黄河景观湿地定位于"生命之岛,一个自然自己自由的原生态栖息场所"。岛是一个原生态场所,拥有自成体系的生态平衡系统和生物链,拥有繁茂的自然植被和特色的地貌文化,是黄河景观湿地设计的主题。 黄河景观湿地总体布局从设计构思出发,拓展了传统天然合一的理念,挖掘地方特色,展现"岛、水、树林"的主题,以自然景色为景观湿地的主调,将原有的山体地形、水系、树林加以保护、改造、整合、通过不同的手法展现"岛、水、树林"的概念,将整个环境融入到黄河的大背景中,表达出对"岛、水、树林"的追求,设计中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岛与水的融合,创造出了富于趣味的空间;利用移步换景的手法,以不同高差的观赏点和多条观景视线轴的设置,依据疏密有致的原则布置景观,使整个湿地景观的流线更富趣味。 1、功能结构 根据场地特色、使用者活动内容、周边环境及对外交通等情况,规划提出兴建“一个黄河码头,两个滨河广场,三条景观轴,六个新区入口广场”的功能结构。

生态学复习资料(陆地生态系统)

A vast semiarid grass-covered plain, as found in southeast Europe, Siberia, and central North America. 大草原:一片半干燥的大草原,如在东南欧洲、西伯利亚或中北美洲的 a large area of flat unforested grassland in SE Europe or Siberia (东南欧或西伯利亚的)大草原 one of the vast usually level and treeless tracts in southeastern Europe or Asia prairie An extensive area of flat or rolling, predominantly treeless grassland, especially the large tract or plain of central North America. 大草原:多为广阔而无树木的平坦或起伏的草原区域,尤指北美洲中部的大平原 a large open area of grassland, especially in North America (尤指北美的)大草原 a tract of grassland: as a: a large area of level or rolling land in the Mississippi River valley that in its natural uncultivated state usually has deep fertile soil, a cover of tall coarse grasses, and few trees b: one of the dry treeless plateaus east of the Rocky Mountains that merge on their east side with the prairies proper and are characterized by shorter grasses and drier less fertile soil llano A large, grassy, almost treeless plain, especially one in Latin America. 大平原:尤指南美洲广大、多草、几乎无树的平原 (in South America) a treeless grassy plain (南美)大草原 an open grassy plain in Spanish America or the southwestern U.S. Pampas A vast plain of south-central South America. The Pampas extend for about 1,610 km (1,000 mi) from the lower Paraná River to south-central Argentina. 潘帕斯草原:南美洲中南部的大平原。潘帕斯草原从较低的巴拉那河到阿根廷中南部延伸大约1,610公里(1,000英里) large treeless plains in South America (南美洲的)无树大草原 an extensive generally grass-covered plain of temperate So. America east of the Andes savanna也作savannah A flat grassland of tropical or subtropical regions. 热带大草原:热带或亚热带地区的平坦草原 a grassy plain in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regions, with few trees 热带和亚热带稀树草原 1: a treeless plain especially in Florida 2 a: a tropical or subtropical grassland (as of eastern Africa or northern So. America) containing scattered trees and drought-resistant undergrowth b: a temperate grassland with scattered trees (as oaks) veldt也作veld Any of the open grazing areas of southern Africa. 草原:非洲南部开阔的放牧地区 open, uncultivated country or grassland in southern Africa. It is conventionally divided by altitude into highveld, middleveld, and lowveld (非洲南部)草原(按照海拔高度分为高草原、中草原和低草原) a grassland especially of southern Africa usually with scattered shrubs or trees selva A dense tropical rain forest usually having a cloud cover, especially one in the Amazon Basin. 热带雨林:茂密的热带雨林,通常林木遮天,尤指亚马逊盆地的 a tract of land covered by dense equatorial forest, especially in the Amazon basin (尤指亚马孙盆地的)热带雨林

城市湿地公园的作用与设计理念

浅谈城市湿地公园的作用与设计理念 摘要:我国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近年来被人们所重视,建设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多样化与湿地保护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模式。将城市湿地公园打造为低碳游憩场所,在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过程中增加人们的参与意识。本文将探讨城市湿地公园的作用并提出设计理念。 关键词:城市湿地公园;作用;设计理念 abstract: our country wetland protection and reasonable use in recent years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ity wetland park, is the city green space system diversity and protection of the wetland is combined with a novel mode. to build the city wetland park as a low carbon city wetland park recreation site,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to increase people’s awareness of participation.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role of city wetland park and puts forward the design idea. key words: city wetland park; function; design concept 中图分类号:[tu985.12+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 1.引言 湿地作为地球三大(还有森林及海洋)生态系统之一,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湿地总面积位

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

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 摘要: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营造,既要考虑到湿地的保护,又要满足城市公园功能上的要求,包括游憩、观赏和教育等。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时,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应根据原有植被现状,结合该场地的历史、文化内涵,发现、选择该公园内最具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作为重点来营建,营造出一个具有该地区特色的城市湿地公园。本文从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出发,结合树木学、花卉学、生态学相关理论,从植物选择、整体和局部景观几个方面全面阐述了植物景观营造的要点。 一湿地及湿地公园 (一)城市湿地公园的定义及其分类 湿地公园是以具有一定规模的湿地景观为主体,在对湿地生态系统及其功能进行充分保护的基础上,对湿地进行适度开发,可供人们开展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以及适度的生态旅游的湿地区域。 根据原有的场地状况,城市湿地公园大致可以分为天然湿地公园和人工湿地公园两类。前者是指利用原有的天然湿地所开辟的城市湿地公园,如荣成桑沟湾国家湿地公园;后者是指人工开挖兴建的城市湿地公园,如北京的翠湖国家湿地公园。人工湿地主题公园设计主要是以自然湿地为蓝本,采用人工挖填的方式创造一个湿地来进行公园建设。人工湿地公园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使得公园内的湿地景观更加接近自然,因此它的规划方式与自然湿地当然不同。人工湿地公园的面积较小,功能比较单一,主要满足的是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和净化污水的功能。 按其功能分,城市湿地公园可分为生产型湿地(养鱼塘、稻田、沟渠等)、水利型湿地(水库、水坝)、生态保护型湿地(自然保护区中野生湿地部分)、环保型湿地(污水处理区)、游憩型湿地(生态展示型、仿生型湿地)。 (二)城市湿地公园与传统意义上的公园的区别 城市湿地公园是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是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具有湿地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规划(《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2005)。由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城市湿地公园应纳入绿地系统规划的范畴,与其它绿地类型共同形成完整的城市绿地系统。 城市湿地公园不是简单的湿地+公园,它包含了湿地和公园的特性。首先,城市湿地公园的选址一般是在基底条件较好的区域(即当地本来就保留有部分自然湿地)。其次,由于城市湿地公园处于城市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许多人为干扰(即其地域范围内有部分湿地已遭破坏,因而需要进行修复),此时便可参考和借鉴人工湿地营造的方法和理论。另外,在城市湿地公园范围内,虽然主要以体现湿地景观为主,水域或水陆交界地占很大比例,但仍有一部分陆上区域,该区域的植物景观营建是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建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湿地的定义及分类 湿地的中英文原意是“过度湿润的土地”。《拉姆萨湿地保护公约》1982年3月12日修正后对湿地定义的文字表述是:“湿地系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是融合自然、园林景观、历史文化等要素的绿色空间,具有生态、景观、游憩、科普教育和文化等多种功能。湿地的类别有很多,其中《湿地公约》的分类方法较为常用,它将湿地分为两大类: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

湿地概论、湿地生态学课件

湿地生态学 1.1湿地的定义 目前已统计到的湿地定义有近60种,这些定义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归纳为: S 从生态学角度,湿地是介于陆地与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地带,并兼有两类系统的某些特征;其地表为浅水覆盖或者其水位在地表附近变化; S 从资源学的角度,凡是具有生态价值的水域(只要其上覆水体水深不超过6 m)都可视为地,不管它是天然的或是人工的,永久的还是暂时的; S 从动力地貌学的角度,湿地是区别于其它地貌系统(如河流地貌系统、海湾、湖泊等水体)的具有不断起伏水位的、水流缓慢的潜水地貌系统; S 从系统论的观点,地是一个半开放半封闭的系统。 S 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1956)被浅水和有时为暂时性或间歇性积水所覆盖的低地。 S 美国军人工程师协会(1977)指那些地表水和地面积水浸的频度和持续时间很充分,能够供养那些适应于潮土壤的植被的区域。通常包括灌丛沼泽、草本沼泽、苔藓泥炭沼泽、以及其他类似的区域。 S 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1979)是处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转换区,通常其地下水位达到或接近地表,或者处于浅水覆状态,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之一:(1)至少是周期性地以水生植物生长为优势;(2)地层以排水不良的水成土为主;(3)土层为非土质化土壤,并且在每年生长季的部分时间被水浸或水。 S 湿地公约(1971):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体者,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m的水域。(1982)还包括邻接湿地还包括邻接湿地的河湖沿岸、沿海区域以及位于湿地范围内的岛屿或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水水体。 ? 基本要素:多水(季节性或永久积水)、水成土(非土质土壤)、水生植物 ? 我国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我国湿地面积~6594万hm 。中国湿地面积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2%左右。 凡符合下列基本条件和《湿地公约》标之一的,可提出申请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一、基本条件: S 1、设立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原则上为处级),配备有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人员及管理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保护管理制度完善; S 2、湿地区四至边界明确、土地权属无争议; S 3、湿地区内水质不低于III类;生态需水基本保障; S 4、没有来自湿地区内及周边地区对湿地生态特征产生或可能产生严重影响的威胁; S 5、湿地周边或流域内生态、环境安全现状及发展趋势良好; S 6、地方政府重视。 二、《湿地公约》标准条件: S (一)某一生物地理区内具有代表性、稀有性和独特性的自然或近自然地; S (二)支持着易危、濒危、极度濒危物种或者受威胁的生态群落; S (三)支持着对维护一个特定生物地理区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的植物或动物种群; S (四)支持动植物种生命周期的某一关键阶段或在对动植物种生存不利的生态条件下对其提供庇护场所;S (五)定期栖息有2万只或更多的水禽; S (六)定期栖息的某一水禽物种或亚种的个体数量,占该种群个体数量的1%以上; S (七)栖息着本地鱼类的亚种、种或科的绝大部分,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种间或种群间的关系对维护湿地效益和价值方面具有典型性,并因此有助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 S (八)是鱼类的一个重要食物场所、并且是该地内或其他地方的鱼群依赖的产卵场、育幼场或洄游路线,依赖的产卵场、育幼场或洄游路线; S (九)定期栖息某一依赖地的非鸟类动物物种或亚种的个体数量,占该种群个体数量的1%以上。 1.2湿地的价值

环境生态学讲义(第一章绪论)

环境生态学讲义: 第一章绪论 一、生态学概述 生态学现实意义 生态学基本理论 生态学方法论 二、环境生态学定义 一般认为,环境生态学是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映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 ——即用生态学的理论,阐明人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和效应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的科学。(金岚盛连喜等,1991) 三、环境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 1、产生:20世纪60年代—对传统行为和观念的反思 美Rachel Carson (1962) 2、理论发展、完善阶段:20世纪70年代—引起世界反响的“严肃忧虑” 《增长的极限》the Club of Roma 《人类环境宣言》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1972) 3、实际应用阶段:20世纪80年代—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挑战 第一本《环境生态学》(1987 )(B. 福尔德曼)教科书 《我们共同的未来》WCED(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我国第一本系统的环境生态学教材出版(金岚,1991) 四、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体系 1、研究内容 ?经典生态学基本理论 ?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机制变化和规律研究 ?生态系统受损程度及危害性的判断研究 ?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保护措施 ?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学对策研究 2、学科任务 研究以人为主体的各种环境生态系统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下生态系统演变过程和生态环境变化的效应以及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寻求受损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的各种措施 3、发展趋势 人为干扰的方式和强度 退化生态系统的特征判定 人为干扰下的生态演替规律 受损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技术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生态系统管理 生态规划和生态效应预测 4、环境生态学与相关学科 1)生态学 ?定义:研究生物及人类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不同层次的生物体系

动物需要保护的话题演讲稿范文5篇

动物需要保护的话题演讲稿范文5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动物保护的演讲稿篇一 朋友们: 大家好! 首先,我问一个问题“你们觉得这个世界上最残忍的动物是什么?” 有人说是老虎,有人说是狮子,还有人说是恐龙。而我觉得,世界上最残忍的动物是人类。 为什么?狮子老虎能逃过人类乌黑的猎枪吗?恐龙,又能扛住人类铁青的大炮吗?在人类进化的200万年来,有多少动物灭绝了----柱牙象、度度鸟、野鸽、南非班驴,还有有其它成千上万种珍惜动物都消失了,而我们仍然快活地存在----不但存在,还飞速地成倍增长。我们似乎主为自己拥有一切,我们的动物伙伴呢?难道它们就没有权利存在吗? 圆明园被毁是举世公认的惨案,可如果和动物比,这算不了什么,因为它们被毁不是一个公园,而是美丽的家!它们被抢的不是珠宝,而是它们的生命! 从生命出现到今天,最残忍的动物是人类。因为他杀别的动物,有时不是为了充饥,而是为了所有人为灾难的根本----金钱!!! 朋友们,从现在起,请保护动物,不买动物皮肉做成的商品,那么世上最残忍的动物就不再是人类了!

动物保护的演讲稿篇二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进来,总有一声声清脆的鸟叫声在我耳边环绕着,人与小鸟亲密无间,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它们。 在森林中,动物与植物的关系也非常密切。有的虫子要侵害树木,就有鸟类来吞噬这些虫子,使整个森林处于生态平衡之中。郁郁葱葱的森林,不仅为动物提供了大量的食物,而且还提供栖息之所。发过来,许多动物,特别是鸟类,又保护了绿色的森林。 但好景不长,人类对鸟类的猎杀行为还是屡见不鲜的,如今鸟类已从以前1万多种减少到现在,只剩下3000多种,人类不仅把射杀一般的鸟类作为猎趣和食物,而且把猎杀大型鸟类的人冠上荣誉称号。 鸟类是野生动物中的一大类,因为有了鸟,人们才会感受到鸟语花香的美好境界;因为有了鸟,大自然才能真正丰富多彩。 鸟类不仅是森林的保护神,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一只猫头鹰,一个夏天就能为人类从老鼠嘴里夺回一吨粮食。因此要保护人类,就要保护森林,要保护森林,就要保护鸟类。我们还可以制作许多的木盒子,挂在树上,为小鸟们提供优越的栖息之处,让它们生儿育女,更好的生存发展。这样,既有利于它们的生长繁殖,又能保护森林。 所以,作为大自然中的一员,作为一名中国人民,我们应该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积极参与各种保护环境的活动,为鸟类提供一个舒适的家园,为未来增添生机与活力。

保护环境优秀演讲稿

保护环境优秀1 节约水资源是我国很重视的一大问题,还有一条人人皆知的节水标语“别让你的眼泪成为地球上最后一滴水”。这其实一点也不夸张,等到水资源真的没有了,你哭都来不及,到那时候,还能谈什么美好生活!其实淘米水是很棒的去污剂,可以留着洗碗;洗手、洗澡、洗衣、洗菜的水和较干净的洗碗水,都可以收集起来洗抹布、擦地板、冲马桶。 现在市场上漂亮、酷气、时髦、昂贵的汽车跑车很多,许多大大小小的富翁们都要花这个钱,买个“面子”。但这真的就是所谓的“面子”吗?这是虚荣心作祟,是浪费,是奢侈。车子,要买环保型的,大方端庄实用的,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环保型的汽油和柴油能提高汽车的性能。它能清洁汽车的引擎,减少引擎的摩擦力,并使燃油能更充分燃烧,从而降低对空气的污染。另外,我要告诉那些富翁们人家不会因为你有钱,有大把大把的钞票而尊重你、敬仰你,服装庄重整洁,举止礼貌得体,才真正有威仪、有面子。 当前正值冬老虎肆虐的时期,要么就是鹅毛大雪,要么就是阴天,要么就是雨夹雪。这种天气,只要是有点小康基础的家庭,都会开着空调取暖。但只要多做些运动,再检查一下门和窗边的缝隙是否密闭,都是可以减少开空调的时间和次数的。还有,即使是冬天,也需要开窗通风,要让空气流通,不能总闷在一起,不然会感冒的。

让我们保有热爱自己、尊重生命的敏感心灵,聆听大地居民的各种声音,保护我们唯一的地球,一起来节能减排,帮助自己,帮助别人,也帮助地球! 保护环境优秀演讲稿2 敬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保护环境,从点滴做起。” 大家知道全国每人每天节约一张纸,一年能节约多少张纸吗?4745张纸,一年也就可以少砍151666万棵树,“151666万”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节约用纸,也就是植树造林。 汽车也是破坏环境的一大罪人,他每天排放的尾气,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会是地球产生“温室效应,”气温渐渐变暖,冰川渐渐融化,海平面渐渐上升,陆地面积也会渐渐减少。科学家预计,到20xx年,中国将有48个城市,受到不同城的淹没的威胁。在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不环保的行为发生……因此保护环境一刻也不能停歇。 那么,我们怎样保护环境呢?使用纸张时,一面用完不要扔掉,背面可以用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