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材料图鉴大全-22古建筑装饰材料
装饰装修工程资料目录大全

量验收资料
编制 日期 2011.8.5 2011.8.5 2011.8.5 2011.8.5 2011.8.5 2011.8.5 2011.8.5 2011.8.5 2011.8.5 2011.8.5 2011.8.5 2011.8.5 2011.8.5 2011.8.5 2011.8.5 2011.8.5 2011.8.5 2011.8.5 2011.8.5 2011.8.5 起止 页号 041 042 043 044 045 046 047 048 049 050 051 052 053 054 055 056 057 058 059 060 备注 序号 61 62 63 责任者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资料
目录表
备注 序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责任者 文件材料题名 编制 日期 山西省古建筑工程 渝JJ-079—涂膜防水屋面分部(子 2011.8.5 有限公司 分部)工程验收记录 山西省古建筑工程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分部(子分部) 2011.8.5 有限公司 工程验收记录 山西省古建筑工程 建筑装饰装修分部(子分部)工程 2011.8.5 有限公司 观感检查记录 山西省古建筑工程 渝JJ-081—砖砌体分项工程质量验 2011.8.5 有限公司 收记录 山西省古建筑工程 有限公司 山西省古建筑工程 有限公司 山西省古建筑工程 有限公司 山西省古建筑工程 有限公司 山西省古建筑工程 有限公司 山西省古建筑工程 有限公司 山西省古建筑工程 有限公司 山西省古建筑工程 有限公司 山西省古建筑工程 有限公司 山西省古建筑工程 有限公司 山西省古建筑工程 有限公司 山西省古建筑工程 有限公司 山西省古建筑工程 有限公司 山西省古建筑工程 有限公司 山西省古建筑工程 有限公司 山西省古建筑工程 有限公司 渝JJ-081—找平层分项工程质量验 收记录 渝JJ-081—水泥混凝土垫层分项工 程质量验收记录 渝JJ-081—砖、陶瓷地砖和水泥花 砖面层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渝JJ-081—大理石面层和花岗岩面 层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渝JJ-081—一般抹灰分项工程质量 验收记录 渝JJ-081—木门窗制作与安装分项 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渝JJ-081—金属门窗安装分项工程 质量验收记录 渝JJ-081—暗龙骨吊顶分项工程质 量验收记录 渝JJ-081—明龙骨吊顶分项工程质 量验收记录 渝JJ-081—骨架隔墙分项工程质量 验收记录 渝JJ-081—玻璃隔墙分项工程质量 验收记录 渝JJ-081—饰面板安装分项工程质 量验收记录 渝JJ-081—饰面砖粘贴分项工程质 量验收记录 渝JJ-081—水性涂料涂饰分项工程 质量验收记录 渝JJ-081—裱糊分项工程质量验收 记录 渝JJ-081—软包分项工程质量验收 记录 2011.8.5 2011.8.5 2011.8.5 2011.8.5 2011.8.5 2011.8.5 2011.8.5 2011.8.5 2011.8.5 2011.8.5 2011.8.5 2011.8.5 2011.8.5 2011.8.5 2011.8.5 2011.8.5
中国古建筑木构件的材质

中国古建筑木构件的材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木材:这是最常见的古建筑木构件材质。
中国古代建筑主要使用硬木,如楠木、樟木、榆木、柏木等。
这些木材质地坚硬,耐磨耐腐蚀,适合长期使用。
2. 竹材:在一些地方,如江南地区,古建筑也会使用竹材作为木构件。
竹子生长周期短,资源丰富,且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弹性,是理想的建筑材料。
3. 石材:在一些大型的古建筑中,如宫殿、陵墓等,会使用石材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
石材质地坚硬,耐磨损,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
4. 砖瓦:砖瓦也是古建筑中常见的材料。
砖瓦主要用于墙体和屋顶的覆盖,其种类繁多,有青砖、红砖、琉璃瓦等。
5. 泥土:在一些地方,如黄土高原地区,古建筑会使用泥土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
泥土经过烧制后,可以形成坚硬的砖块,用于墙体和地面的铺设。
以上就是中国古建筑木构件的主要材质,不同的材质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风格。
古建筑石材种类

古建筑石材种类
古建筑中常用的石材种类主要包括花岗石、石灰石、砂岩、大理石、汉白玉和青白石等。
1. 花岗石:属于火成岩,由岩浆在地壳深处冷却凝结而成,主要成分包括石英、长石和云母。
它色泽美丽,结构均匀致密,质地坚硬,耐磨、耐酸,抗冻性好,不易风化,常用于基础、桥墩、堤坝、阶石等。
2. 石灰石:又称青石,是在海、湖盆地中生成的沉积岩,可进一步细分为白云质石灰岩、粘土质石灰岩、硅质石灰岩等。
石灰石在华北地区的竹叶状石灰岩质量较好,适合作为建筑石料。
3. 砂岩:通常由砂粒级矿物颗粒构成,具有不同的颜色和硬度,可用于建筑的各个部分。
4. 大理石:是一种变质岩,主要由方解石或白云石组成,质地细腻,美观大方,但相对于花岗石来说质地较软,易受酸碱侵蚀。
5. 汉白玉:具有洁白晶莹的质感,质地较软,易于雕刻,多应用于建筑装饰雕刻,如北京故宫的影壁、石栏杆等。
6. 青白石:种类较多,包括青石、白石、艾叶青等,质地较硬,质感细腻,不易风化,适用于带雕刻的石活。
在古代中国,石材不仅用于建筑的基础和结构,还广泛用于雕刻和装饰,如门枕石、抱鼓石、石栏杆等。
这些石材的使用不仅体现了古人对建筑材料的精细选择,也展现了当时石制建筑技术的发达程度。
我国古代建筑中使用的材料

我国古代建筑中使用的材料以我国古代建筑中使用的材料为标题,我们将探讨古代建筑中使用的主要材料及其特点。
古代中国的建筑材料丰富多样,这些材料不仅在建筑结构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还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风格和文化特色。
1. 木材:木材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
古代中国的建筑多采用木构架结构,木料具有轻便、易加工、强度高等优点,非常适合用于建筑结构。
古代建筑中使用的木材主要有楠木、松木、柏木等,这些木材坚硬耐用,具有很好的抗风、抗震性能。
2. 砖石:砖石是古代中国建筑中常用的墙体材料。
古代中国的砖石多采用黄土烧制而成,砖石的表面光滑平整,质地坚硬。
在古代建筑中,砖石常用于墙体、地面和屋顶等部分的构造。
砖石的使用不仅增加了建筑的稳定性,还赋予了建筑以美观的外观。
3. 土坯:土坯是古代中国建筑中常用的材料之一。
土坯是将泥土与稻草等杂质混合后制成的材料,它具有良好的保温性和隔音性能,适合用于建造住宅等建筑。
古代中国的农民多采用土坯建造房屋,土坯房具有简单朴素的外观,而且易于修缮。
4. 瓦片:瓦片是古代中国建筑中常用的屋面材料。
瓦片是用黄土烧制而成,具有防水、隔热的特点,非常适合用于屋面覆盖。
古代中国的建筑多采用瓦片作为屋面材料,不同地区和不同历史时期的瓦片形状和颜色各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古代建筑风格。
5. 石材:石材是古代中国建筑中常用的装饰材料。
古代中国的建筑常常使用大理石、花岗岩等石材来雕刻门窗、柱子和雕塑等装饰构件。
石材具有耐久、抗风化的特点,可以为建筑增添雄伟壮观的气势。
6. 珍珠石:珍珠石是古代中国建筑中常用的地板材料。
珍珠石是一种质地坚硬的石材,色彩多样,可以制成各种图案和花纹,能够增加建筑的装饰效果。
古代建筑中使用的珍珠石地板不仅美观,而且经久耐用。
7. 泥灰:泥灰是古代中国建筑中常用的墙体抹灰材料。
泥灰主要由黄土、石灰和稻草等混合而成,它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和保温性能,适合用于墙体的抹灰和修补。
古建筑材料(中国古建筑主要材料)

建筑是一种文化追求,我们的文化理念是倡导中国人住自己的房子,在华夏大地掀起恢复中式 建筑的风气。每个人都有追求的风格,然而风格是需要挖掘和发现的,只有通过创意和设计, 风格就能展现您的个人和口味。古建砖瓦不同的线条,不同的雕凿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犹如 设计师精心的策划,蕴涵着精心的祝福与生活、对文化独特理解。
中国的传统艺术博大精深、蕴含丰富,对艺术的追求一直是注重人与人的互相影响、人与自然 的互相依赖,一直是注重宁静、朴素、和谐的“天人合一”的美的境界。挖掘优秀的传统建筑文 化,重现中式建筑的正统品格和价值。
更多古建材料可登陆古建中国-根基之城查看,设计师需要的古代纹样可点击传统优秀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建筑互联网创新平台!以线上+线下 模式,建筑+互联网+文化,传承与发扬建筑文化,把传统优良文化植入到建筑材料中,让建筑 从源头上有文化,将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与现代科学技术古今结合、中西融合,应用于 现代建筑行业,倡导将优良的传统文化走入大众的衣食住行。
版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 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标签:
古建筑材料(中国古建筑主要材料)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古建筑风格上多样,每个朝代的产物都有不同的风格,这对于人 们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非常有帮助。砖瓦作为不可缺少的建筑材料,在中国历史十分悠久。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材料是民族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构造精巧绝妙、具有独特的中华民 族传统韵味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古建筑传统装饰工程(地仗)

一麻五灰施工的施工方法
(7)使麻:(附图7) 开头浆及粘麻:一人操作,手持把桶用护刷将油浆正兜反甩于木件上,往 返吐抹均匀,不宜过厚,以能浸透麻为度。放下护刷、把桶,开始粘麻。将麻 调理直顺,长短适宜,薄厚均匀的粘在浆上。麻要横于木纹贴,阴阳角处木纹 不同应按缝横贴。横向粘麻右手拿麻向左甩尾再向右拉粘。竖向粘麻由上向下 甩尾再向上拉粘,或由下向上甩尾再向下拉粘也可。将麻整理均匀粘住不脱落 即可。柱子粗、木件大可由助手辅助操作。 轧麻:(附图8)先粗轧后细轧,先轧秧脚后轧大面。一手持麻轧子,一手 轻轻按麻,以免麻移动。横着麻轧使麻入浆,边轧边调理薄厚,漏地补麻,修 理周边,顺麻挤浆。与墙的结合部、柱门、柱根麻向里收拢,随陇随轧切不可 窝边。轧麻人员因工作量的多少而定。
一麻五灰施工的施工方法
视血浆的浓淡稀稠程度酌情适量加一些清水,一般加20%左右的清水,搅均 匀再过箩,去其杂质,随后用生石灰水点制(用清水泡的生石灰块),随搅拌均 匀。血浆受生石灰的烧化作用而发生变化。如出现泡沫上涨,约3个小时左右, 成为“肉皮冻”即可。应注意的是生石灰水的多少,稀稠度要适量适度。生石灰 水稀少了发不起来,生石灰水多了血浆烧成了块状就成了废品。发制好的血料, 用手随意扒开几处,不出现不规则的块状和瓣状,好似能插住筷子的稠粥,没有 任何块、瓣状的痕迹,就是较好的血料。否则,出现上述情况为血料太棒,它不 吃灰。做完的地仗干后,容易出现龟裂、塌陷。汁浆施工时手持把桶或油桶,用 护刷沾浆,顺其木纹先上后下,先秧角后大面涂刷于木件上。木雕、心屉等碎小 工作面施工可用喷浆机,但浆须过箩,喷过后需跟人用刷子及丝头理顺。
地仗的种类
• 一、单批三道灰 • 二、单批四道灰 • 三、一麻(布)五灰 • 四、一麻一布六灰 • 五、二麻一布七灰
古代建筑材料

古代建筑材料
古代建筑材料是指在古代建筑中使用的各种建筑材料,包括石材、木材、砖块和泥土等。
这些材料在古代建筑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得古代建筑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特点。
在古代建筑中,石材是最主要的建筑材料之一。
古代的建筑师和工匠使用各种类型的石材,如花岗岩、大理石和石灰岩等,来建造梁、柱和墙壁等。
石材坚硬耐用,具有很好的抗压和抗震性能,使得古代建筑能够经受住岁月的考验。
另外,木材也是古代建筑中的重要材料。
木材广泛应用于屋顶结构、框架和装饰等方面。
古代建筑师善于利用木材的性质,使用榫卯和楔子等连接方式,使得建筑更加稳固和精美。
砖块也是古代建筑中常用的材料之一。
古代使用的砖块多为黏土砖和石灰砖,制作工艺简单。
砖块兼具轻巧和耐用的特点,是古代建筑中常用于建造墙壁和地面的材料。
此外,泥土也是古代建筑中的重要材料。
古代人们将泥土加工成坯料,再用火烧制成砖块,称为“土坯”。
土坯经过烧制后变得坚硬耐用,被广泛应用于古代建筑中。
泥土建筑透气性好,保温性能较好,使得古代建筑更加舒适。
古代建筑材料的使用不仅与当时科技水平和工艺技术有关,也与当地资源和文化传统有关。
不同地区的古代建筑材料有着各自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反映了当地历史和文化。
总的来说,古代建筑中的各种材料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使得古代建筑能够经久不衰。
这些材料的运用不仅体现了古代建筑师和工匠的智慧,也为后世人们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中国著名建筑素材

中国著名建筑素材
中国著名建筑素材有:
1. 红砖:中国传统建筑常用的材料之一,制作简单,具有一定的抗压性和隔热性能。
2. 斗拱:中国古代建筑常用的装饰元素,以石材或木材制作,具有丰富的造型和雕刻技艺。
3. 青砖:江南地区常用的一种建筑材料,色泽青绿,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能和装饰效果。
4. 木构架:中国古代建筑中常使用木材构建的建筑结构,具有一定的抗震性能和美观效果。
5. 灰瓦:中国传统建筑常用的屋顶材料,采用烧制的陶瓷材料,具有防水和保温的作用。
6. 石雕:中国古代建筑常用的装饰元素,常用的石材有大理石、花岗岩等,具有独特的造型和雕刻技艺。
7. 四合院:中国传统建筑常见的住宅形式,以砖木结构为主,注重院落设计和空间布局。
8. 安全门:中国现代建筑常用的防盗门,采用钢铁材料制作,具有防火、防盗等功能。
9. 玻璃幕墙:中国现代建筑中常见的外墙装饰材料,采用大面积的玻璃材料覆盖,提升建筑的透光性和美观性。
10. 古建瓦片:中国古代建筑常用的屋顶瓦片,采用烧制的陶瓷材料,具有丰富的造型和装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