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与运用
语言运用与表达能力

语言运用与表达能力【教案】主题:语言运用与表达能力引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对于个人的社交、学习和职业发展都至关重要。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与表达能力,从而在各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和发展。
一、语言运用的重要性语言运用是我们进行日常交流的基础。
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增加沟通的效果。
语言运用也是学习的重要工具,帮助我们理解和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
此外,语言运用还对我们的职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沟通能力是现代社会中许多工作的重要要求。
二、提高词汇量的方法和技巧1. 阅读:通过广泛的阅读,接触不同领域的文章,学习和积累新词汇。
2. 背诵:选择一些经典的文章或诗歌,通过反复背诵,帮助我们记住更多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3. 写作:通过写作练习,加强对词汇的巩固和应用能力。
4. 单词卡片:使用单词卡片进行词汇记忆和巩固,每天复习一些之前学过的词汇。
三、提高语法运用能力的方法和技巧1. 学习语法规则:系统学习语法知识,了解各种语法规则的用法和差异。
2. 句子练习:通过进行句子练习,例如改错、改写练习等,加深对语法规则的理解和应用。
3.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理解练习,掌握不同语法结构在不同语境中的正确运用。
4. 口语练习:通过与他人的口语交流,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加强对语法规则的应用。
四、提高写作表达能力的方法和技巧1. 多写作练习:通过进行各类写作练习,例如日记、作文等,提高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2. 阅读范文:阅读优秀的写作范文,学习其中的表达方式和思路。
3. 排查和修改:写完作文后,进行仔细的排查和修改,重点关注语法、词汇和句子结构的准确性。
4. 反馈和改进:请他人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评价和建议,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和技巧1. 集中听力训练:通过聆听各种英语材料,例如英语电影、英语新闻等,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2. 参加口语培训:参加专业的口语培训课程,学习自然而流利的口语表达方式。
作文的表达方式与语言运用

作文的表达方式与语言运用作文作为一种常见的文体,是以文字为载体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受和观点的一种写作形式。
在写作过程中,表达方式和语言运用是极为重要的,它们直接影响着作文质量的高低。
因此,我们应当注重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水平。
在表达方式方面,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手段来丰富作文的表达方式,从而更好地传达思想和观点。
首先,我们可以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作文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生动的描述,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并产生共鸣。
其次,通过描绘场景和讲述故事来表达观点也是一种常用的方式。
通过具体的事例和个人经历来说明观点,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并使文章更加有说服力。
此外,评述、论证、对比、解决问题等方式也是常用的表达手段,它们能够使文章更有逻辑性和条理性。
除了表达方式,语言运用也是文章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
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够使作文更加流畅、准确,增强其可读性。
首先,我们应当注重词语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选择恰当的词语能够准确传达思想和观点,使文章更加生动、丰富。
因此,我们应当积累词汇量,不断丰富自己的词汇库,并灵活运用不同的词汇来表达不同的意思。
其次,句子结构的多样性也是语言运用的重要方面。
通过变换句子结构,可以使文章更富有变化和节奏感。
此外,衔接词语和过渡句的运用也是一个关键点。
合理运用衔接词语和过渡句,能够使文章的条理性更强,使读者更易于理解。
在作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运用中,我们还要注重作文的整体结构和篇章结构。
作文的整体结构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开头应该直接切入主题,抓住读者的注意力;主体部分应该围绕主题展开,通过事例、论证等方式进行论述;结尾部分应该对观点进行总结,并给读者以深入思考。
同时,在文章的篇章结构上,我们应当注重段落的衔接和过渡,使每个段落之间有明确的逻辑关系。
总之,在作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运用方面,我们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通过多读书、多写作,积累词汇,学习修辞手法,丰富自己的表达方式;通过阅读优秀的作文,借鉴他人的语言运用,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语言表达和运用 常见考点一

常见考点一删繁就简三秋树——压缩语段1.(2008·广东)下面是一段关于大众阅读价值取向变化的文字,请用三句话概括它三个方面的内容。
图书畅销这一现象的背后反映出人们在阅读方面出现的某种值得注意的价值取向。
近年来,由于受市场经济中“短、平、快”消费模式的影响,一种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谈论学术的做法颇为流行,美其名曰“文化快餐”,对知识的获取满足于感性的把握。
在某类读书人群中,阴柔之风过盛,阳刚之气不足,人们对于离奇古怪的小故事具有很强的猎奇心理,对于雄浑壮丽的大历史却缺乏兴趣。
一些出版部门受利益的驱使,热衷于对历史人物的风流韵事、阴谋权术的渲染,以“戏说”满足读者的猎奇窥秘心理。
也有些人满足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品玩,只强调回归传统,忘记了在“返本”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开新”,忘记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是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自我批判。
功利主义的阅读价值取向忽略了人的深层的精神需求和文化追求,正在误导着年轻一代。
(1)(含标点符号,不超过15个字)(2)(含标点符号,不超过15个字)(3)(含标点符号,不超过15个字)答案(1)满足于感性地获取知识。
(2)满足于猎奇而忽视整体。
(3)强调回归传统而忽视创新。
解析这个题目属于压缩语段的一种形式。
要认真分析这段文字的三层意思。
注意找关键语句,可以直接用材料中的句子回答。
2.(2012·四川)下面是朱光潜《诗论》中的一段文字。
请用一句话概括朱光潜对陶渊明的评价,不超过15字。
自钟嵘推渊明为“隐逸诗人之宗”,一般人都看重渊明的隐逸一方面;自颜真卿作诗表白渊明眷恋晋室的心迹以后,一般人又看重渊明的忠贞一方面。
渊明是隐士,却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孤高自赏、不食人间烟火气,像《红楼梦》里妙玉性格的那种隐士;渊明是忠臣,却也不是他自己所景仰的荆轲、张良那种忠臣。
渊明还有极实际极平常的一方面,他处处都最近人情,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陶渊明是)最近人情的隐士与忠臣。
高考语言表达与运用专题训练

力 ,非常令人感动” 。
3 观 察 下 面 一 幅 漫 画 ,结 合 背 景 材 料 ,写 一 则 .
10字 以内的读者感言 ,并为你的读者感 言加一个标 0
题 ,观 点 要 鲜 明 。
在 全 国 政 协 会 上 , 宋祖 英
意连续 )
9 阅读 下面材 料 ,请 从 内容 和形式 两方 面点 评 .
一
几 盏 灯 甚 或 一 盏 灯 的 微 光 固然 不能 照 彻 黑 暗 ,可
下南 昌市 的 “ j变 ”发 展思 路 。 南 昌 市 市 长 胡 宪 日前 在 答 记 者 问 时 说 , 20 0 2年
是 它也 会 给 寒 夜 里 一 些 不 眠 的 人 带 来 一 点 勇 气 ,一 点
高考 语 言表 达 与 运 用专 题 训 练
●饶 礼喜
1 请 根 据 袁 隆 平 的 回 答 ,为 广 州 日报 记 者 拟 写 . 5 阅读 下 面 某 市 的 图表 ,完 成 后 面 的题 目。 .
历年登记结婚和登记离婚人数统计表
两个提问。 广州 日报 :
袁 隆平 :超 级 稻 是 超 高 产 的意 思 ,最 开 始是 日本
议在 小学开始设 置繁体字教育 ,
将 中 国文 化 的根 传 承 下 去 。 ”
“ 繁体字是 中国文化的根 ,知晓
繁 体 字 ,就 是 知 晓 中 国汉 字 的 由来 、 知 晓 中国 文化 的 由来 。 而汉 字的 简化是 一种 进 步 的袁 成 了中国文化 的一种 隔 断 。 ” 标题 :
6 下面 是某 校高 一 年级课 余 兴趣 小组 统计 表 , . 请根据表格所反映的情况 ,回答 问题。
语言运用及表达 教案教学设计

语言运用及表达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语言运用及表达的重要性。
2. 激发学生对语言表达的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语言运用及表达的概念和意义。
2. 探讨语言运用及表达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语言运用及表达的重要性。
2. 举例说明语言运用及表达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作业:1. 学生写一篇关于语言运用及表达重要性的短文。
第二章:基础语言表达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础语言表达技巧。
2. 培养学生自信地进行语言表达。
教学内容:1. 介绍基础语言表达技巧,包括词汇选择、句子结构、语法正确性等。
2. 练习运用基础语言表达技巧进行表达。
教学活动:1. 讲解并示范基础语言表达技巧。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练习运用技巧进行表达。
作业:1. 学生写一篇短文,运用所学的语言表达技巧。
第三章:听力理解与回应教学目标:1. 让学生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能够有效地回应他人。
教学内容:1. 介绍听力理解与回应的技巧。
2. 练习听力理解与回应。
教学活动:1. 播放听力材料,学生进行听力理解练习。
2.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回应他人。
作业:1. 学生听一段对话或短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第四章:阅读理解与概括教学目标:1. 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能够准确概括阅读材料。
教学内容:1. 介绍阅读理解与概括的技巧。
2. 练习阅读理解与概括。
教学活动:1. 讲解并示范阅读理解与概括的技巧。
2. 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练习,并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作业:1. 学生阅读一篇文章,并写一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短文。
第五章:写作技巧与练习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2. 培养学生能够清晰、准确地进行写作。
教学内容:1. 介绍写作技巧,包括文章结构、段落划分、句子表达等。
2. 练习运用写作技巧进行写作。
教学活动:1. 讲解并示范写作技巧。
2.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写一篇关于某个主题的短文。
作文中的语言运用与表达技巧

作文中的语言运用与表达技巧作文是一种通过言语表达思想和观点的文体,语言运用和表达技巧在作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好的作文不仅要有深刻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还需要通过合理的语言运用和精准的表达技巧来使读者理解和接受自己的观点。
本文将从词语选择、句子结构和段落组织等方面,来探讨作文中的语言运用和表达技巧。
一、词语选择1. 使用准确的词语在作文中,选择准确的词语是非常重要的。
它可以使文章表达更加准确、深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如果我想表达一种人的行为愚蠢,可以使用"愚蠢"、"愚笨"、"愚昧"等词语来描述,从而使作文更加丰富和生动。
2.注意词语的搭配词语的搭配也是作文中语言运用的重要方面。
对于一个词语,不同的搭配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意义和效果。
例如,如果我要描写一个人非常生气,可以使用"勃然大怒"、"怒气冲冲"等搭配,以增加作文的表现力。
二、句子结构1. 使用多样的句式在作文中,适当地使用多样的句式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疑问句等不同的句式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运用。
例如,“他努力学习,成绩一直很好。
”这是一个简单句表达,可以转化为“他努力学习,因此成绩一直很好。
”这是一个复合句,使句子更加流畅和丰富。
2. 注意句子的平衡和连贯句子的平衡和连贯也是作文中的重要方面。
通过平衡的句子结构,可以使文章节奏感强,读起来更加流畅。
另外,句子之间的连贯也非常重要,可以通过适当的过渡词和逻辑连接词来实现。
例如,“首先,其次……最后”,“因此,所以,因而”,这些词语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将观点展开,使文章更加连贯。
三、段落组织1. 段落之间的过渡在作文中,段落之间的过渡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合理的过渡,可以使文章结构清晰,逻辑紧密。
可以使用适当的过渡词或短语,例如“首先,第二,最后”等,来引导段落之间的关系。
语言表达与运用——简明得体

• 例 (2014·江苏卷)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 体的一项是( )
• 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 小子不胜感激!
• 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 事不能躬临为歉!
• 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 蒂同心、白首偕老!
• 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 备薄酒,敬答厚意!
• 敬辞只能用于称对方,而谦辞只能用于称己方。
如果把握不好,就会闹出笑话。常见的敬辞还 有“贵”(如“贵庚”,多用于询问别人年龄)、 “大”(如“大作”,称对方的著作)、 “高”(如“高见”,称对方的见解)、 “贤”(如“贤弟”,称与自己关系好且比自己 小的男子)、“尊”(如“尊姓”,问对方的姓)、 “光”(如“光临”,称宾客来到)、“拜”(如 “拜托”,托人办事)、“赐”(如“赐教”, 给予指教)、“雅”(如“雅正”,用于把自己 的诗文书画送给人时请对方指教)、“惠”(如 “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鼎”(如 “鼎力”,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等等。
简明、得体
• 一、考纲解读——简明
• 语言表达的“简明”,指“简洁”和 “明确”,“简”是数量上的要求,“明” 是意义上的要求,是指语言表达简约 而无冗余、明晰而无歧义。
• 主要考查删除冗余信息、消除歧义 的能力。这一考点经常与词语运用、 病句修改、语段压缩、句式变换、开 放式语言表达运用等考点一起考查。
•⑨
⑩
⑪
• 大家都亲切地叫她——棒妹儿。
• (1)语段中③④⑥⑦⑧⑩处,必须删去的一 处是________;不能删去的一处是 ________。
• [解 析] ④“大概”和“可能”重复,必须 删去;⑩“因此”表示前后构成因果关系, 若删去“因此”便会造成逻辑不明,易误 解句意。③⑥⑦⑧几处词语属于可有可无。 答案:④ ⑩。
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运用和艺术表达

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运用和艺术表达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而文学作品则是语言艺术的高度体现。
在文学作品中,语言的运用和艺术表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能够传递信息,还能够唤起读者的情感和思考。
首先,语言运用在文学作品中扮演着传递信息的角色。
作家通过精准的词语选择、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转化为文字,使读者能够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例如,在鲁迅的《狂人日记》中,作者通过对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和对话的方式,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愚昧。
通过对语言的精准运用,鲁迅成功地传达了他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思考。
其次,语言运用在文学作品中还能够唤起读者的情感。
作家通过对语言的抒情和描写,使作品充满了情感的张力和感染力。
例如,在鲁迅的《故乡》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乡的美景,使读者产生了对家乡的思念和温暖的情感。
通过对语言的艺术表达,作家成功地唤起了读者的情感共鸣。
此外,语言运用在文学作品中还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
作家通过对语言的巧妙运用,使作品充满了隐喻和象征,引发读者对作品的深入思考。
例如,在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作者通过对语言的运用,使得作品中的每一个角色都具有多重的象征意义,读者需要通过对语言的解读和思考,才能够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主题。
通过对语言的艺术表达,作家成功地引发了读者的思考和探索。
总之,语言运用和艺术表达在文学作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能够传递信息,还能够唤起读者的情感和思考。
作家通过对语言的精准运用和巧妙表达,使作品充满了艺术的魅力和感染力。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语言的运用和艺术表达,在写作和阅读中注重语言的选择和修饰,以提升作品的品质和艺术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仔细观察下图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这幅漫画。
【描述】画面是一个身 体被分割为两截的人:他 的上半身身体肥壮、西装 笔挺,兴奋地打着电话, 远远地走在前面,衣服上 写着“生活水平”四个字; 在后面,是正在大步艰难 地追赶的下半身,破破烂 烂的裤子上写着“道德标 准”四个字。
揭示寓意
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 画主题,指出漫画的弦外之 音,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 警示。
漫画的构成:
注释:是对画面情 景的提示与注解。 (可以没有)
主体:是画面各因 素的构成情况。
标题:即题目,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 的主题思想。 (可以没有)
漫画题的命题形式:
语 言 2.揭示寓意 运 用 3.拟写标题 题 4.拟公益广告
1.说明(描述)画面
说明(描述)画面 这是对漫画主体的 解读。用说明或描述性 的语言把画面的内容描 述出来。
首先要弄清漫画讽刺的主 体和漫画的主题。
然后可围绕讽刺的主体或主 题拟加标题。 拟题可直接以讽刺主体命名。
方法指导:
一般可采用扣住漫画的主题法、 中心事件描述法、引用画中人物语 言法、比喻法等拟写标题。要能概 括内容,揭示主旨。 语言要求: 1、准确鲜明。 2、幽默诙谐。
仔细阅读下边这幅漫画,为漫画拟写一个标题。 (注意:不能以“无题”为题。)
仔细观察下图,请用简洁的语言揭示寓意。
【寓意】 漫画揭示了在当今 社会,有的人生活水平 提高了,但自身的道德 修养不能同步的现象 (或收入高了,生活富 了,但其道德标准还停 留在比较低的水平上)。
当前学术著作抄袭现象非常严 重。 或:天下著作一大抄。
只有脚踏实地,才有可能向自己的目标靠近。 戴着望远镜的小狗领着三只小狗前进,最后一 图画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四只小狗从画面的左 有一天,四只小狗一同出行,在它们前进的路上出现 例 1 、请描述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 或:真理有时候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只是只盲眼的小狗,它拄着拐杖。在它们的前 边依次走来,走在最前面的一只眼睛上还架着一部望 了一个地窖,前面一只小狗戴着望远镜,头向上,没 并写出它的寓意。 或:自负(好高骛远)往往会害了自己。 面有个地洞,但前面的小狗没有看见脚下的地 远镜,最后一只手里拿着拐杖,它们前面的不远处有 看见地窖,“砰”的一声就掉了进去,后面的两只小 一敞开口的地窖;下半部分画的是前三只小狗掉入地 或:告诫人们要脚踏实地,关注脚下,不要好高 洞,都掉入洞中,而盲眼的小狗绕过地洞安全 狗也跟着掉了下去,只有最后一只戴着眼镜拿着拐杖 窖后留下的脚印和走在最后戴着墨镜、手拄拐杖的盲 的没掉下去。 骛远。 而行。 小狗和它绕过地窖的脚印。 或:告诫人们勿眼睛朝上,要脚踏实地,在摸索 中前进。
方法指导:
1、仔细观察整体画面 背景与人物,人物的服饰、动作、表 情,标题以及其他文字信息等 。 2、抓住特征客观描述画面 抓住能反映画面寓意的特征进行详 细描绘,描述时只要求对漫画内容本 身加以说明,切忌添枝加叶,主观想 象。
3、 注意说明的顺序
总分、上下、左右…… 介绍人物时,可按照“穿着(从上到 下)──动作──神态”这样的顺序进行 说明。
合理想象
关系: 人走上毒道,就是走上死亡之路
类比联想
警示人们要远离毒品,不能试毒吸毒。
答案示例:
吸毒是活埋生命的墓穴。 小心别踏进了死亡陷阱——吸毒。 毒品好比化尸炉,身陷其中变枯骨。
莫以好奇轻试毒,试毒是条不归路。 一失口成千古恨。 劝君莫染吸毒瘾,独留白骨向黄昏。 莫让毒品遮慧眼,要让健康驻人间。 远离毒品不尝试,你好我好大家好。
4、写出漫画标题(或人物语言)。 5、语言要简明、准确。
观看下面这幅漫画。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画面内容。
示例二:两人 示例一:两人 栽树,左边一人 栽树,一人在找 只在地上画圆圈 地,一人栽了一 标出要栽树的地 棵树;后来,找 方,未栽一棵树; 地者还在找,栽 右边一人栽了一 树者在浇水;最 棵树,树已长大。 后,树已长大, 找地者还在找地。
根据下列要求为漫画《收获的父子》写一段文字。(5分) 要求:① 简要说明漫画主要内容;② 点明漫画寓意; (60—80字)
儿子从高等学府毕业, 收获的是一纸文凭;父 亲头白背弯,收获的是 沉重的债务。
漫画揭示了普通家 庭为子女教育不堪经济 重负的社会现实和高等 教育存在的制度缺陷。
拟写标题
标题是漫画的眉目, 它有揭示漫画寓意或揭 示讽刺对象的作用。
方法指导:
1.细看画面构成,明确画面指向。
2.找准讽刺、颂扬的对象。(有标题 的,一般多是标题) 3.联系现实,运用联想想象,揭示本 质。 (画面—社会生活,物—人,人一一类 人)
1、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 颂扬的对象,要联系生活,学会由“实” 及“虚”,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到事 物的本质。不就事论事。 2、要语言简明,一般可选用“反 映”“讽刺”“揭露”“批评”等词语 作为概括寓意的谓语中心词。
漫 画
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 幽默性的绘画。画家从政治事件和 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 象征等手法,表现幽默、诙谐的画 面,借以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 或事。
——《辞海》
漫画的特点
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 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 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 运用夸张、比喻、象征、对比等手 法。
审读画面
对象:一棵大树,两棵小树。 细节:大树枝繁叶茂,变形为“心” ;
小树一棵细小瘦弱,一棵歪斜倾倒。
合理想象
关系: 大树荫庇小树
类比联想
画面 生活
过度呵 护,没 有自我 生长空 间。
小树需要更广阔的天空 妈妈,请给我阳光 溺爱是害 “树”下长不成“树” 还“我”生存空间 有时,爱也是害 爱与碍 沉重的爱/扭曲的爱 爱?害! “庇”与“弊”
拟公益广告
公益广告词的基本特点: 以理服人。 以情动人。 以创意吸引人。
方法指导:
内容上: 指向明确;用语温馨。 表现形式上: 多用修辞;力求简洁; 句式多样;讲究押韵。
请根据漫 画内容设计一 条公益广告语。 要求:体现画 意,通俗易懂, 有一定文采。 (不超过16个 字)
审读画面 对象: 毒道、想“吸一 次看看”的人、 骷髅 人正欲走进“毒道”, 细节: “毒道”出口处有一 颗骷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