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电化学

(3) 离子电极 (―氧化还原”电极)
(4) 金属金属难溶盐电极 (例: 氯化银电极)
AgCl + e
Ag + Cl
Ag, AgCl (s) Cl (c)
原电池 锌锰干电池结构
正极: 石墨 (带铜帽)
负极: 锌 (外壳)
原电池 锌锰干电池放电反应
负极
(氧化反应): Zn(s) → Zn2+(aq) + 2e 正极 (还原反应): MnO2(s) + H+(aq) + e → MnO(OH)(s) 2 MnO(OH)(s) → Mn2O3(s) + H2O(l) 合并,得总的放电反应: Zn(s) + 2 MnO2(s) + 2 H+(aq) → Zn2+(aq) + Mn2O3(s) + H2O(l)
只适用于发生在水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1. 将氧化还原反应分解为两个半反应,即氧化 和还原半反应。 2. 配平两个半反应。 3. 根据两个半反应得失电子总数相等的原则, 将两个半反应各乘以相应的系数再相加,即 得到配平的方程式。
[例] 稀 H2SO4 溶液中 KMnO4 氧化 H2C2O4, 配平此方程式。 [解] 2 MnO4 + 6 H+ + 5 H2C2O4 2 Mn2+ + 10 CO2 + 8 H2O
电极电位的产生“双电层模型”
M 活泼性↑, 或/和 Mn+(aq)浓度小生成左边的“双电层”。 M 活泼性↓, 或/和Mn+ (aq)浓度大生成右边的“双电层”。 教材 p.270 图11-3 Zn/Zn2+
+ + + + + + + + + + + +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十一章氧化还原滴定课后练习与答案

第十一章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法一、选择题1.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如果两个电对的电极电势值相差越大,则下列描述该氧化还原反应中正确的是()A.反应速度越大 B.反应速度越小 C.反应能自发进行 D.反应不能自发进行2.在电极反应S2O32-+2e SO42-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S2O32-是正极,SO42-是负极 B.S2O32-被氧化,SO42-被还原C.S2O32-是氧化剂,SO42-是还原剂 D.S2O32-是氧化型,SO42-是还原型3.将反应:Fe2++ Ag+ = Fe3+ + Ag组成原电池,下列表示符号正确的是()A.Pt|Fe2+,Fe3+||Ag+|Ag B.Cu|Fe2+,Fe3+||Ag+|FeC.Ag|Fe2+,Fe3+||Ag+|Ag D.Pt|Fe2+,Fe3+||Ag+|Cu4.有一原电池:Pt|Fe2+,Fe3+||Ce4+,Ce3+|Pt,则该电池的反应是()A.Ce3++ Fe3+ Fe2++Ce4+ B.Ce4+ + e Ce3+C.Fe2+ +Ce4+ Ce3++ Fe3+ D.Ce3++ Fe2+ Fe +Ce4+5.在2KMnO4 + 16HCl 5Cl2 + 2MnCl2 + 2KCl +8H2O的反应中,还原产物是下面的哪一种()。
A.Cl2 B.H2O C.KCl D.MnCl26.Na2S2O3与I2的反应,应在下列哪一种溶液中进行()A.强酸性 B.强碱性 C.中性或弱酸性 D.12mol·L-1 HCl中7.在S4O62-离子中S的氧化数是( )A.2 B.2.5 C.+2.5 D.+48.间接碘量法中,应选择的指示剂和加入时间是()A.I2液(滴定开始前) B.I2液(近终点时)C.淀粉溶液(滴定开始前) D.淀粉溶液(近终点时)9.用Na2C2O4标定KMnO4溶液浓度时,指示剂是()A.Na2C2O4溶液 B.KMnO4溶液 C. I2液 D.淀粉溶液10.用K2Cr2O7标定Na2S2O3溶液的浓度,滴定方式采用()A.直接滴定法 B.间接滴定法 C.返滴定法 D.永停滴定法二、判断题1.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氧化数降低;还原剂失电子,氧化数升高。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精选案例大全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精选案例大全第一章: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1.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及特点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学反应的关系1.2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术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数、氧化态电子转移1.3 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半反应式离子方程式电子转移数第二章: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2.1 单质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同种元素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不同元素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2.2 化合物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合成反应分解反应2.3 离子化合物与自由原子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反应第三章: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与平衡3.1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判断3.2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移动3.3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计算标准电极电势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计算第四章: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4.1 电化学中的应用原电池电解质电镀4.2 分析化学中的应用滴定极谱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4.3 合成化学中的应用有机合成催化剂材料合成第五章:氧化还原反应的实例解析5.1 实例一:铁的腐蚀与防护铁的腐蚀原理铁的防护方法5.2 实例二:漂白粉的制备与作用漂白粉的制备方法漂白粉的氧化还原反应原理5.3 实例三:合成氨的工业生产合成氨的反应原理合成氨的氧化还原反应过程5.4 实例四:药物的合成与分析药物合成中的氧化还原反应药物分析中的氧化还原反应5.5 实例五:环境污染与治理氧化还原反应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典型环境污染治理案例分析第六章:氧化还原反应在无机化学中的应用6.1 无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类型酸碱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合成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6.2 无机化学中的重要氧化还原反应水的电解硫酸的制备金属的提取与精炼6.3 氧化还原反应在无机合成中的应用制备无机化合物制备无机材料制备无机催化剂第七章:氧化还原反应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7.1 有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类型加成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消除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还原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7.2 有机化学中的重要氧化还原反应醇的氧化酮的氧化醛的氧化7.3 氧化还原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合成有机化合物合成有机材料合成有机药物第八章:氧化还原反应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8.1 生物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类型呼吸作用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光合作用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代谢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8.2 生物化学中的重要氧化还原反应酶催化下的氧化还原反应血红蛋白的氧化还原反应谷胱甘肽的氧化还原反应8.3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物检测与治疗中的应用氧化还原指示剂氧化还原探针氧化还原反应在生物治疗中的应用第九章:氧化还原反应在工业中的应用9.1 氧化还原反应在金属冶炼中的应用火法冶炼湿法冶炼9.2 氧化还原反应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合成纤维合成塑料合成橡胶9.3 氧化还原反应在能源转换中的应用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第十章:氧化还原反应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10.1 氧化还原反应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水质监测空气质量监测土壤污染监测10.2 氧化还原反应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废水处理废气处理固体废物处理10.3 氧化还原反应在环境友好型材料中的应用生物降解材料光催化材料空气净化材料第十一章:氧化还原反应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11.1 氧化还原反应在纳米技术中的应用纳米材料的合成纳米电子学11.2 氧化还原反应在光电子学中的应用太阳能电池激光技术11.3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生物传感器药物输送系统第十二章:氧化还原反应与生活常识12.1 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食物的腐败与保存燃料的燃烧12.2 氧化还原反应在健康饮食中的应用营养素的氧化还原性质抗氧化剂的作用12.3 氧化还原反应在安全知识中的应用爆炸原理化学中毒的防护第十三章:氧化还原反应在药物化学中的应用13.1 氧化还原反应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药物合成中的氧化步骤药物合成中的还原步骤13.2 氧化还原反应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药物含量测定药物纯度分析13.3 氧化还原反应在药物治疗中的应用抗凝血药物抗氧化药物第十四章:氧化还原反应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14.1 氧化还原反应在金属材料中的应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金属的合金化14.2 氧化还原反应在半导体材料中的应用晶体管的制造集成电路的制造14.3 氧化还原反应在新材料研发中的应用纳米材料的制备功能化材料的设计第十五章:氧化还原反应的未来发展趋势15.1 氧化还原反应在绿色化学中的应用可持续发展的化学环境友好型合成方法15.2 氧化还原反应在能源领域的挑战与发展清洁能源的制备与存储电池技术的创新15.3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命科学中的探索生物体内的氧化还原平衡疾病与氧化应激的关系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类型、判断与平衡、应用以及在不同领域中的具体实例和未来发展趋势。
chapter11第十一章氧化还原反应

rG rGm RT ln Q
for
rG n F
r Gm
n F
Q
[ 还原型 [氧化型
] ]
还原型
RT ln nF
[ 氧化型] [ 还原型]
RT nF
ln
[氧化型 ] [还原型 ]
当T 298.15K 时 , 将 R 8.314J mol 1 K1 F 96000C mol 1 代入得
整个反应被氧化的元素氧化数升高总数 与被还原的元素氧化数降低总数相等。
配平步骤
● 写出未配平的基本反应式,在涉及氧化还原过程 的有关原子上方标出氧化值。
● 计算相关原子氧化值上升和下降的数值。 ● 用下降值和上升值分别去除它们的最小公 倍数,
即得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 ● 平衡还原原子和氧化原子之外的其他原子,多数
标况下: Cr2O72- + 3H2 + 8H+ = 2Cr3+ +7H2O
p (-) Pt | H2( ) | H+(1.0mol ·L-1)‖Cr2O72-(1.0mol ·L-1), Cr3+(1.0mol ·L-1), H+(1.0mol ·L-1) | Pt(+)
3-2 电动势 E 和化学反应 G 的关系
➢1. concentration or partial pressure of oxidation or reduction type.
c氧化型
,c还原型
,或
c氧化型 c还原型
,则
奈斯特(Nernst)方程
Electrode reaction :氧化型 + n e-
rG n F
rGm n F
沉积 > 溶解
第十一章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章氧化还原滴定法第⼗⼀章氧化还原滴定法第⼀节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法,⽤于测定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的物质,对不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物质,可进⾏间接测定。
上述的三个化学反应⽅程式中1和3中有元素的化合价发⽣了变化,我们把有这种现象的化学⽅程式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1. 标志:元素化合价发⽣变化。
2. 定义:发⽣电⼦的转移(电⼦的得失或电⼦对的偏转)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3. 规律:升失电⼦总数相等。
练习:判断下列化学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1. 2H2O === H2↑+ O2↑2. 2Na+ Cl2 === 2NaCl3. Zn + H2SO4 === ZnSO4 + H2↑⼆、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1.过氧化氢纯净的过氧化氢是⽆⾊粘稠液体,可与⽔以任意⽐例混合,汽⽔溶液称双氧⽔,过氧化氢受热、遇光,接触灰尘易分解⽣成⽔和氧⽓。
2H2O2 === 2H2O+ O2↑因此过氧化氢具消毒杀菌的作⽤。
医学上常⽤质量分数为0.03的过氧化氢⽔容易作为外⽤消毒剂,清晰创⼝。
市售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0.3,有较强的氧化性,对⽪肤有很强的刺激作⽤,使⽤时要进⾏稀释。
2.⾼锰酸钾医学上成为P.P,为深紫⾊有光泽的晶体。
易溶于⽔,⽔溶液的颜⾊根据⾼锰酸钾的含量的多少可有暗紫红⾊到鲜红⾊。
⾼锰酸钾是强氧化剂,医学⽣常⽤其稀释液作为外⽤消毒剂。
3.硫代硫酸钠常⽤的是硫代硫酸钠晶体(带有5个结晶⽔)俗称海波。
它是⽆⾊晶体,易溶于⽔,具有还原性。
苏打:Na2CO3⼩苏打:NaHCO3⼤苏打:Na2S2O3·5H2O硫代硫酸钠在照相术中常⽤作定影剂,医学上可⽤于治疗慢性荨⿇疹或作解毒剂。
第⼆节⾼锰酸钾法⼀、原理(⼀)⾼猛酸钾法的原理在强酸性溶液中,以⾼锰酸钾为滴定液,直接或间接测定还原性或氧化性物质含量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终点前:过氧化氢郭亮,随着滴定的进⾏,过氧化氢越来越少。
第十一章 电化学基础1

Zn 极
Zn —— Zn2+ + 2 e
( 1)
电子留在 Zn 片上,Zn2+ 进入溶液,发生氧化
Cu 极
Cu2+ + 2 e —— Cu
( 2)
通过外电路从 Zn 片上得到电子,使 Cu2+ 还原成 Cu,沉积在 Cu 片上。
Zn —— Zn2+ + 2 e
Cu2+ + 2 e —— Cu
( 1)
价,将从化学式出发算得的化合价定义为 氧化数。 S2O32- 中的 S 元素的氧化数为 2,
S4O62- 中的 S 元素的氧化数为 2.5。
前面的讨论中我们看到,从物质的微观
结构出发得到的化合价只能为整数,但氧化
数却可以为整数也可以为分数。 一般来说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应等于其所 在族数,但是元素的氧化数却可以高于其所 在族数。
电池中电极电势 大的电极为正极,故 电池的电动势 E 的值为正。
有时计算的结果 E池 为负值,这说明计 算之前对于正负极的设计有特殊要求。
(–)Zn Zn2+(1mol· dm-3) Cu2+(1mol· dm-3)Cu(+)
E池 = + - -
= 0.34 V -(- 0.76 V) = 1.10 V
价为正; 得到电子的原子带负电,这种元素的化合 价为正。
在共价化合物里,元素化合价的数值,就
是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与跟其他元素的原子形 成的共用电子对的数目。 化合价的正负由电子对的偏移来决定。
由于电子带有负电荷,电子对偏向哪种元
素的原子,哪种元素就为负价;电子对偏离哪
种元素的原子,哪种元素就为正价。
氧化还原滴定

电极反应 I2 + 2e
2I-
θ I 2 /I -
= 0.5345V
1.直接碘量法
❖ 利用I2的弱氧化性滴定还原性物质 测定对象:具有还原性的物质 可测:S2-,Sn(Ⅱ),S2O32-,SO32-
1.直接碘量法
❖ 酸度要求:弱酸性,中性,或弱碱性(pH小于9)
强酸性介质:I-发生氧化导致终点提前;淀
4 I2 + S2O32- + 10 OH-
8I- + 2SO42-+5H2O
3.碘量法误差的主要来源
❖ 碘的挥发
预防:
❖(1)过量加入KI——助溶,防止挥发 增大浓度,提高速度
❖(2)溶液温度勿高 ❖(3)碘量瓶中进行反应(磨口塞,封水) ❖(4)滴定中勿过分振摇
第8章 熏制水产品加工工艺
1、熏烟的成分及作用
④贮于棕色瓶中,密塞阴凉处保存,以避免碘化钾的 氧化
1.碘滴定液
❖ 标定:基准物质法,三氧化二砷
As2O3 + 6OH AsO33- + I2 + 2H2O
2AsO33- + 3H2O H3AsO4 + 2 I - + H+
此法不常用(三氧化二砷俗名砒霜) 一般用硫代硫酸钠标定
2.
❖ 标定:比较法,硫代硫酸钠
❖ 一、 自身指示剂 ❖ 二、 特殊指示剂 ❖ 三、 氧化还原指示剂
一、 自身指示剂
❖ 有些滴定剂或被测物有颜色,滴定产物无色或颜色 很浅,则滴定时无须再滴加指示剂,本身的颜色变 化起着指示剂的作用,称自身指示剂。
高锰酸钾法
MnO4 - Mn2 +
紫色
几乎无色
优点:无须选择指示剂,利用自身颜色变化指示终点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的完整清单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的完整清单第一册:物质的结构与性质1. 第一章:物质的组成与结构2. 第二章:物质的性质与变化3. 第三章:元素与化合物4. 第四章:离子反应与电解质5. 第五章:化学反应与能量6. 第六章:化学反应速率7. 第七章:化学平衡8. 第八章:酸碱中和反应9. 第九章:盐类的常见性质10. 第十章:金属与非金属第二册:化学反应原理1. 第十一章:氧化还原反应2. 第十二章:金属的氧化与还原3. 第十三章: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4. 第十四章:酸与碱的反应5. 第十五章:酸碱中和滴定6. 第十六章:氧化还原滴定7. 第十七章: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8. 第十八章:电化学电池第三册:化学量与化学反应1. 第十九章:化学量与化学计量2. 第二十章: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平衡3. 第二十一章: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4. 第二十二章:离子在溶液中的平衡5. 第二十三章:溶液的浓度6. 第二十四章:溶液的物理性质7. 第二十五章:酸碱溶液的离子反应8. 第二十六章:酸碱溶液的中和反应第四册:化学能与化学反应1. 第二十七章:化学能与化学反应2. 第二十八章:化学热力学3. 第二十九章:能量守恒定律4. 第三十章:气体的性质和组成5. 第三十一章:气体的压强和体积6. 第三十二章:气体的温度和摩尔数7. 第三十三章:气体的混合和解吸8. 第三十四章:气体的溶解和溶液第五册:物质结构与性质1. 第三十五章: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性质2. 第三十六章:元素周期表的应用3. 第三十七章:元素与化合物的定性分析4. 第三十八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5. 第三十九章:烃类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6. 第四十章:含氧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7. 第四十一章:含氮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8. 第四十二章:含卤素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以上为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的完整清单,共包含五册内容,涵盖了化学的各个方面。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 氧化还原反应1.(1) 2KMnO 4 +16HCl ==== 2KCl +2MnCl 2 + 8H 2O + 5Cl 2(2) KBrO 3 + 5KBr + 3H 2SO 4 ==== 3K 2SO 4 +3H 2O +3Br 2(3) 2KClO 3 +H 2C 2O 4 +H 2SO 4 ==== K 2SO 4 +2H 2O +2ClO 2 +2CO 2(4) 2KMnO 4 +5H 2O 2 +3H 2SO 4 ==== K 2SO 4 +2MnSO 4 +8H 2O +5O 2(5) 2Na 2S +Na 2CO 3 +4SO 2 ==== 3Na 2S 2O 3 + CO 2(6) 6FeO ·Cr 2O 3 +7KClO 3 +12Na 2CO 3 ==== 3Fe 2O 3 +12Na 2CrO 4 +7KCl +12CO 2(7) 3MnO 2 +KClO 3 +6KOH ==== 3K 2MnO 4 +KCl +3H 2O2.氧化剂:H 2SO 4,H +,F 2,Ag +;还原剂:Cl -,H 2S ,Al ;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CL 2,H 2SO 3,H 2O 2,Fe 2+。
3.(1)2Mn 2+ +5H 5IO 6 ==== 2MnO 4- +5IO 3- +11H + +7H 2O(2)2CrO 2- +3H 2O 2 +2OH - ====2CrO 42- +4H 2O(3)Sb 2S 3 +3S 22- ==== 2SbS 43- +S(4)S 2O 32- +4Cl 2 +5H 2O ==== 2SO 42- + 10H + +8Cl -(5)2Mn 2+ +5S 2O 82- +8H 2O Ag +—— 2MnO 4- + 10SO 42- +16H +(6)5PbO 2 +2Mn 2+ +4H + ==== 5Pb 2+ + 2MnO 4- +2H 2O(7)5BiO 3- +2Mn 2+ +14H + ==== 5Bi 3+ +2MnO 4- +7H 2O(8)2MnO 4- +3Mn 2+ +2H 2O ==== 5MnO 2 +4H +(9)2Cu 2+ +2Cl - +SO 2 +2H 2O ==== 2CuCl +SO 42- +4H +(10)2NH 2OH +4Fe 3+ ==== N 2O + 4Fe 2+ +H 2O +4H +(11)ArNO 2 +6Ti 3+ +4H 2O ==== ArNH 2 + 6TiO 2+ +6H +4.解MnO 2 + 4H + +2e - = Mn 2+ + 2H 2O ϕθ= 1.228VCl 2 + 2e - = 2Cl - ϕθ = 1.358V设要使反应进行的HCl 的最低浓度为x 。
1.228+40.0592lg 2x =1.358+20.05921lg 2xx = 5.4 mol ·L -16.解 (1)(-)Cu |Cu 2+(0.5 mol ·L -1)‖Ag +(0.5 mol ·L -1) |Ag(+)(2) 电极反应式:Cu +2Ag + = 2Ag +Cu 2+原电池中的反应:铜电极发生氧化反应,Cu →Cu 2++ 2e-,留下的电子导致电极电势下降,为负极;银电极发生还原反应,2Ag ++ 2e-→2Ag ,电子结合Ag +导致电极电势上升,为正极(3) 根据电池反应得能斯特方程,式(11.10)有:E=E θ+2RT F ln 22[][]Ag Cu ++=(0.7996-0.337) +0.05922lg0.5=0.4537 V (4) 根据能斯特方程,加氨水于CuSO 4溶液中,还原态的浓度增加,电极电势减小;加氨水于AgNO 3溶液中,氧化态的浓度增加,电极电势增加。
7.解 随着溶液氢离子浓度的增加,(1) Cl 2; (3) KMn 2O 4; (4) K 2Cr 2O 7的氧化性增强,Fe 3+/Fe 2+的氧化性没变化。
(1) Cl 2+ 2e-=2 Cl- Ψ=Ψθ+2RT F ln 22[][]Cl Cl -,当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加时,氧化态的浓 度增加,电极电势增大,氧化性增强。
(2) Fe 3++e-=Fe 2+ Ψ=Ψθ+RT F ln 32[][]Fe Fe ++,当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加时, 氧化态的 浓度不变,电极电势不变,氧化性不变。
(3) MnO 4-+8H ++5e-=Mn 2++4H 2O Ψ=Ψθ+5RT F ln 842[][][]MnO H Mn -++,当溶液中氢离子 浓度增加时,氧化态的浓度增加,电极电势增大,氧化性增强。
(4) Cr 2O 72-+14H ++6 e-=2Cr 3++7H 2O Ψ=Ψθ+6RT F ln 2142732[][][]Cr O H Cr -++,当溶液中氢离 子浓度增加时,氧化态的浓度增加,电极电势增大,氧化性增强。
9.解 已知2Ag ++CrO 42-=Ag 2CrO 4 (s)的溶度积常数K sp (Ag 2CrO 4)=1.1×10-12,将反应式两边各加上2个金属银,可得到下式:2Ag ++CrO 42-+2Ag = Ag 2CrO 4 (s) +2Ag ,可分解为两个半反应:(-)2Ag +CrO 42-―2e-=Ag 2CrO 4 (s) Ψ(-)θ(+)2Ag + + 2e- = 2Ag Ψ(+)θ= 0.7996 V电池反应2Ag ++CrO 42-=Ag 2CrO 4 (s)表明该电池反应的平衡常数是铬酸银溶度积的倒数。
根据式(11.7),由标准自由能与电动势和平衡常数的关系式可得到:lgK =lg 1sp K =0.0592nE θ=()()()0.0592n θθψψ+-- lg 1211.110-⨯=()2(0.7996)0.0592θψ-⨯- ∴()θψ-=0.4456 V 同样Cr 2O 72-+H 2O =2CrO 42-+2H +两边各加上4个金属银,可得到下式:Cr 2O 72-+H 2O +4Ag =2CrO 42-+2H ++4Ag ,可分解为两个半反应:(-) 4Ag +2CrO 42-―4e-=2Ag 2CrO 4 (s) Ψ(-)θ=0.4456 V(+)2Ag 2CrO 4+2H ++4e-=4Ag +Cr 2O 72-+H 2O Ψ(+)θ根据式(11.7),由标准自由能与电动势和平衡常数的关系式可得到:lgK =0.0592nE θ=()()()0.0592n θθψψ+-- lg(10-14) =()4(0.4456)0.0592θψ+⨯- ∴()θψ+=0.2384 V 10.解 Cu 2++2e-=Cu 1θψ=0.337 VCu++e-=Cu 2θψ=0.522 VCu 2++e-=Cu + 3θψ=?由于电池电动势E θ、电极电势θψ是=电极的强度性质,不具有加和性,只能通过标准自由能变G θ∆来进行计算,按G θ∆和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的关系G θ∆=-nF θψ可得3G θ∆=1G θ∆-2G θ∆ -(n 1-n 2)F 3θψ=-n 1 F 1θψ+n 2F 2θψ3θψ=112212n n n n ψψ-- 对于Cu 2++e-=Cu +,有3θψ=2⨯0.337-0.522=0.152 V11.解 MnO 4-+4H ++3e-=MnO 2+2H 2O 1θψ=1.679 V (1)MnO 4-+e-=MnO 42- 2θψ=0.558 V (2)(1) -(2),得到:MnO 42-+4H ++2e-=MnO 2+2H 2O (3)3θψ=112212n n n n ψψ--=3 1.6790.55831⨯--=2.2395 V 3ψ=Ψθ(MnO 42-/H +)+0.05922lg 24[]MnO -[H +]4 MnO 42-+2H 2O +2e-=MnO 2+4OH - (4)4ψ=Ψθ(MnO 42-/ OH -)+0.05922lg 244[][]MnO OH -- 由于3ψ=4ψ,有Ψθ(MnO 42-/H +)+0.05922lg 24[]MnO -[H +]4=Ψθ(MnO 42-/ OH -)+0.05922lg 244[][]MnO OH -- [H +][]OH -=1⨯10-14 ∴Ψθ(MnO 42-/ OH -)=Ψθ(MnO 42-/H +)-0.05922⨯56=2.2395-0.05922⨯56=0.5819 V 12.解(1)∵ ϕθ(Zn 2+/Zn) < ϕθ(Fe 2+/Fe) < ϕθ(Sn 2+/Sn),活泼性大的金属先被腐蚀(2)由于Zn 的升华热特别小,使其总能量减小。
(3)ϕθ (O 2/H 2O)=0.815 V >ϕθ (Sn 4+/Sn 2+)=0.151,久放后容易氧化成Sn 4+从而失去还原性。
(4)ϕθ (O 2/H 2O)=0.815 V >ϕθ (Fe 3+/Fe 2+)=0.77 V(5)Fe + Cu 2+ = Fe 2+ + CuE θ = ϕθ(Cu 2+/Cu) – ϕθ(Fe 2+/Fe) = 0.345 - (-0.44)>02Fe 3+ + Cu 2+ = 2Fe 2+ +CuE θ = ϕθ(Fe 3+/Fe 2+) – ϕθ(Cu 2+/Cu) = 0.771 –0.345 > 0(6)∵ϕθ (Fe 3+/Fe 2+)=0.77 V >ϕθ (I 2/I -)=0.54 V∴2 Fe 3+ + 2I - = 2Fe 2+ + I 2 而ϕθ (Fe 3+/Fe 2+)=0.77 V <ϕθ (F 2/F -)=2.87 V(7)3Mn 2+ + 2MnO 4- + 2H 2O = 5MnO 2↓+ 4H +E θ = ϕθ(MnO 4-/MnO 2)–ϕθ(MnO 2/Mn 2+) =1.679–1.228>0(8)2Cu + = Cu 2+ + CuE θ = ϕθ(Cu +/Cu) – ϕθ(Cu 2+/Cu +) = 0.522 – 0.152>0(9) 2Cr 2+ + 2H + = Cr 3+ + H 2E θ = ϕθ(H +/H 2) – ϕθ(Cr 3+/Cr 2+) = 0 –(-0.41)>0(10) 因为Cl 2 与Br -反应存在动力学障碍,反应速率慢。
ϕθ(Br 2/Br -) = 1.085V ϕθ(IO 3-/I 2) =1.195V13.解 根据电势图可得到以下几个半反应:PbO 2+4H ++2e-=Pb 2++2H 2O 1θψ=1.455 VPb 2++2e-=Pb 2θψ=-0.126 VPbSO 4+2e-=Pb +SO 42- 3θψ=-0.358 V在反应Pb 2++SO 42-=PbSO 4(s)两边同时加上一个铅,可得到:Pb 2++SO 42-+Pb =PbSO 4(s) +Pb 可分解为两个半反应:(-)Pb +SO 42-―2e-=PbSO 4 (s) Ψ(-)θ=-0.358 V(+)Pb 2++2e-=Pb Ψ(+)θ= -0.126 V电池反应Pb 2++SO 42-=PbSO 4(s)表明该电池反应的平衡常数是硫酸铅溶度积的倒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