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叙事初中化学教育叙事范文10篇

合集下载

中学化学教学教育叙事范文

中学化学教学教育叙事范文

中学化学教学教育叙事范文一、注意提高同学学习化学的爱好,调动同学的学习乐观性。

俗话说,"爱好是最好的老师'。

同学之所以化学这一科的学习成果不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缘由就是对化学这一科的学习爱好不浓,学习乐观性不高。

"亲其师而信其道'。

我在教学过程中,留意采纳多种教学形式、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吸引同学。

在教学上做个有心人,多思索多动脑筋,多留心多多做好预备课前的工作,细心备课,不仅要备学问备教材,更要备同学的学情,以饱满的热忱走上讲台,以激情的演讲吸引同学,以精彩的表演感动同学,让同学入迷。

这样同学的乐观性就被调动起来了,学习成果也就提高了。

二、注意"双基'教学,夯实同学的学习基础,同时培育同学的化学素养。

"大处着想,小处着手',让同学从基础着手,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地提高同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留意培育同学的化学素养。

化学学问靠日积月累,化学素养的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要靠不断的渗透与熏陶。

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地灌输化学的学习方法、分析方法、渗透化学学问、化学技能和技巧。

三、细心预备好每一堂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以仔细负责的态度,剧烈的责任心、使命感和敬业精神,细心预备好每一堂课,在课前仔细钻研教材和教法,依据本校同学的实际状况,细心选题,上课时留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问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使同学能通过化学课的学习,不仅能系统全面地把握学问点,更能运用学问解决学习、生活和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技能、技巧,提高分析、归纳及综合运用力量。

另外,重视作业的布置、检查、批改和讲评,留意同学的学情和信息反馈,准时讲评,以增加作业效果。

同时,对同学多鼓舞、少批判;多急躁、少埋怨,放下老师架子,与同学共同商讨学习化学的好方法、好点子、好办法、好想法,再把它们推举介绍给同学。

总之,我始终认为,专心工作,就能做到优秀。

初中化学教育叙事

初中化学教育叙事

初中化学教育叙事在我读初中的时候,化学是我最喜欢的科目之一。

我记得那时候,老师总是充满激情地讲述有关化学的知识。

他总是通过丰富多样的实验,让我们快乐地学习和掌握化学的基本原理。

有一次,老师带我们进行了一次关于酸碱中和的实验。

他先是向我们展示了一杯红蓝试剂,它们分别是酸和碱。

然后,他将两种试剂分别滴入两个水杯中。

我们都目不转睛地看着,当试剂滴入水杯后,水的颜色迅速发生变化。

一开始,红色的试剂滴入水杯后,水变成了橙色,而蓝色的试剂滴入水杯后,水变成了绿色。

这是因为酸和碱之间的反应导致了颜色的变化。

接下来,老师向我们解释了酸碱中和的原理。

他告诉我们,酸和碱是两种互相对立的化学物质。

酸具有酸性,可以溶解金属、石灰石等物质;而碱具有碱性,可以中和酸的性质。

当酸和碱反应时,它们会相互中和,同时释放出能量。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实验中观察到了颜色的变化。

通过这个实验,我对酸碱中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也开始对化学抱有浓厚的兴趣。

我决定更加努力地学习化学知识,探索更多有关化学的奥秘。

在后来的学习中,我逐渐学习到了更多化学的基本概念。

我们学习了周期表中的元素,了解了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我们也学习了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包括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等等。

老师总是用一些有趣的实例来帮助我们理解这些概念。

有一次,老师给我们讲解了金属的性质。

他将一根铜钢笔放入火中加热,然后迅速取出。

我们看到,铜钢笔的颜色变得非常红,甚至发亮。

老师告诉我们,这是因为金属在高温下会发生氧化反应,产生了红色的氧化铜。

这个实验让我对金属的性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除了实验,老师也经常给我们一些有趣的化学题目来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

有一次,老师给我们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水可以将蜂窝煤漂浮在上面?”我们都陷入了困惑,不知道怎么回答。

老师告诉我们,这是因为水的密度比蜂窝煤的密度要大,所以蜂窝煤应该下沉。

但是,蜂窝煤上有很多气孔,这些气孔使蜂窝煤的总体密度比水小,所以它能漂浮在水面上。

初中化学教育叙事范文

初中化学教育叙事范文

初中化学教育叙事范文我记得那是我初中三年级的一个化学实验课。

那天,我看到老师满脸严肃的表情,我知道今天一定有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果然,在上课之前,老师站在讲台上,严肃地说道:“同学们,今天我要告诉你们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化学的学习对于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大的意义。

”老师的话引起了我们的兴趣,我们都静静地等待着老师的下文。

接下来,老师拿出一张世界化学知识结构图,向我们展示着。

我们惊讶地发现,化学的知识结构非常庞大而复杂,涉及到了很多方面,包括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以及应用等等。

老师告诉我们,化学知识贯穿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我们吃的食物、穿的衣物、用的日用品,都离不开化学。

听到这里,我感到有点儿意外,我从来没有想过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接下来,老师带领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实验。

老师拿出一杯清水,加入了一些糖,然后用铜板浸入糖水中。

通过实验,我们看到铜板上开始出现了一些颜色的变化。

老师告诉我们,这是因为糖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一种叫做蔗糖的物质,这种物质能与铜发生反应,生成了一层叫做铜糖的褐色物质。

我感到很神奇,原来平时看到的化学反应是如此有趣。

在接下来的化学课上,老师开始讲述了一些基础的化学知识。

他告诉我们,化学是一门非常实用的科学,通过它我们可以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从而为人类服务。

比如,通过化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提取出很多有益的物质,用于制造药品、化妆品、洗涤剂等等;通过化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制造新材料,应用于建筑、交通、通信等领域;通过化学的研究,我们还可以解决环境问题,研发出环保材料和能源等等。

通过这些化学知识的学习,我们开始了一系列有趣的实验。

有一次,我们在实验室里进行了一次酸碱中和的实验。

我们用醋和小苏打进行了反应,看到了醋和小苏打迅速发生了化学变化,产生了大量的气体和一种叫做乙酸盐的物质。

我们耐心地观察着实验的过程,惊叹于化学反应的迅速和精确。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我们还了解到了一些有趣的化学实例。

初中化学教育叙事人教版

初中化学教育叙事人教版

初中化学教育叙事裕安区顺河初中许友超我担当的教课课程是九年级化学,关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九年级这一学年是学生们最重点的一年,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及学习习惯等都面对着一个新的挑战,特别是化学课程,它在培育人的发现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起着不行代替的作用,并且化学拥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关于我来说,任务很艰巨,教课难度很重,不但要按质按量的达成正常教课计划,还要办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做到和睦和睦。

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级大多数是基础较差的学生,针对这类状况,我不停地调整自己的教课方式,极大限度地切近生活,尽可能地调换学生学习化学的踊跃性,经过评论体制加强学生的成就感。

描绘故事过程:练习液体药品取用的基本操作:教师:哪位同学登台来演示一下液体药品的取用,向试管里倒入少许的氯化钠溶液?有许多学生举起了手,坐在倒数第二排的一个男同学摩拳擦掌( 想举手又有些不敢举 ) 。

教师:赵光灿同学到前方来给大家演示一下,其余的同学请注意察看,希望找出他操作中的长处和不足。

赵光灿同学有些腼腆地走到讲台前,仔细操作,并较顺利地达成了整个操作。

同学甲评论:他的药品没洒出来,这一点做得很好,可是他取下的瓶塞是正放在实验桌上的。

同学乙:他倒液体时,瓶口是紧挨着试管口的,并且试管的倾斜角度较好,但他倒完药品后,试剂瓶没有放回原处。

同学丙:教师:赵光灿同学的操作是成功的,可是也存在一些不足,方才同学们都给他一一指了出来,希望其余同学在操作时也要注意。

我感觉今日张文权同学在操作中把最难的一点做的很好,我想很多同学有这样的感觉,在倾倒时药品的用量不好控制,大家看看他的取量很正确 (约 1到 2毫升)。

(教师举起试管 )有很多同学点头称是,此中坐在他旁边的一个同学在课桌下边向他伸出了大拇指。

赵光灿同学喜悦的脸都红了。

在此后的化学学习中,讲堂上他举手讲话勇敢了,表现出了对化学学习较浓重的兴趣。

反省:从以上这个事例我们不难看出,赵光灿同学能在化学学习上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就在于他在化学讲堂上获取了成就感。

中学化学教学教育叙事

中学化学教学教育叙事

中学化学教学教育叙事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拟。

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法不适应高中注重才能及创新的要求。

下面网要分享给你的是中学化学教学教育叙事,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中学化学教学教育叙事篇1本学期我担任高一(1)(2)(5)班的化学教学任务,现将工作时的一些感悟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一、注重进步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之所以化学这一科的学习成绩不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化学这一科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积极性不高。

“亲其师而信其道”。

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吸引学生。

在教学上做个有心人,多考虑多动脑筋,多留心多多做好准备课前的工作,精心备课,不仅要备知识备教材,更要备学生的学情,以饱满的热情走上讲台,以激情的演讲吸引学生,以精彩的表演感动学生,让学生入迷。

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学习成绩也就进步了。

二、注重“双基”教学,夯实学生的学习根底,同时培养学生的化学素质。

“大处着想,小处着手”,让学生从根底着手,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地进步学生分析^p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才能。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注意培养学生的化学素质。

化学知识靠日积月累,化学素质的进步,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要靠不断的浸透与熏陶。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地灌输化学的学习方法、分析^p 方法、浸透化学知识、化学技能和技巧。

三、精心准备好每一堂课,进步教育教学程度。

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和敬业精神,精心准备好每一堂课,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和教法,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选题,上课时注意突出重点、打破难点,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使学生能通过化学课的学习,不仅能系统全面地掌握知识点,更能运用知识解决学习、生活和消费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步技能、技巧,进步分析^p 、归纳及综合运用才能。

另外,重视作业的布置、检查、修改和讲评,注意学生的学情和信息反响,及时讲评,以增强作业效果。

化学教学叙事初中化学教育叙事范文10篇

化学教学叙事初中化学教育叙事范文10篇

化学教学叙事初中化学教育叙事范文10篇金属化学性质的教学叙事化学新课程让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接触化学、学习化学,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创设化学生活化课堂不仅可以密切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体验,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探究能力,有效落实新课标。

金属是生活中重要的物质,通过对这一课题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化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可以为以后学习酸碱盐打下基础,所以《金属的化学性质》在初中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而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这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必须采用新的策略和方法,也就是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知识并体验探究过程的快乐。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或不知道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教师们并没有把学习的主动权给予学生,经过多次的培训和学习交流,我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下面是我在教授《金属化学性质》一课时的感受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方法。

原来教学这一课题时,我总是首先讲解Mg 、Fe 、Cu 等金属和氧气反应现象不同是因为它们化学性质活泼程度不同。

接着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看到金属和酸反应现象不同,从而告诉学生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最后补充相关的习题进行训练。

从以上过程可以看到,这只是在讲教材,这样尽管思路清晰,也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学生丧失了“自我意识”。

学生也没有什么学习兴趣。

在理论学习后,我认识到在实验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合作互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样学到的知识才能真正属于学生自己。

于是我大胆进行尝试:首先和学生一起回忆Mg 、Fe 等金属和氧气反应条件、现象,接着让其猜想为什么会反应需要不同条件、反应现象也不同。

接着各小组说出自己的猜想,对于这些猜想我和大家一起探讨。

最后剩下两点:1、可能和金属的化学性质有关,化学性质越活泼越容易和其他物质反应,2、和金属的硬度有关,硬度大的容易和其他物质反应。

初中化学教育叙事(精选11篇)

初中化学教育叙事(精选11篇)

初中化学教育叙事(精选11篇)初中化学教育叙事篇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活动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为此它强调课堂教学应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

建构主义还提出,知识具有情境性,而且是其被应用的文化、背景及活动的部分产物,并且知识是在情境中通过活动而产生的,学习情境的性质决定了所学知识在以后情境中再运用的可能性,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某些知识,而是要让学生能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客观世界中的一些问题,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学习才能更为有效。

因此,现代学习理论非常强调学习情境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

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化学学科有着天生的魅力,如果教师能巧妙运用跟化学有关的实验、问题、故事,史实、新闻、报道、实物、图片和影像资料等,就可以为课堂教学创设出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新奇性、新颖性、形象性和实效性,从而激发学生进入学习活动状态,以促进知识的主动意义建构以及知识、技能和体验的连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下面笔者以九年级化学为例,谈一谈课堂教学中学习情境的创设方法:一、利用化学实验,创设教学情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设置情境的有利因素,利用实验可以设置许多生动、有趣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第二节“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教学中,教师可安排学生从家中自带小玻璃水杯、汤匙和适量蔗糖,上课伊始,就让学生自己动手砌一杯糖水,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一杯水中能否无限地溶解蔗糖。

初中化学教育叙事范文3篇

初中化学教育叙事范文3篇

初中化学教育叙事范文3篇初中化学教育叙事范文3篇初中化学教育叙事范文一:善待每一位学生随着新一轮国家课程教材改革实验的逐步实施,基础教育的课程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是:全体性、全面性、个性化。

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研究差异、发展个体的特长,使学生群体呈现出丰富的统一,为各种人才的成长打好基础、提供条件。

班主任的职责就是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给予必要的扶持、正确的引导,使他们在长身体、长知识、增能力的过程中尽可能少走弯路,防止误入歧途。

作为班主任要尊重、理解、关注、帮助、支持、赏识学生,使学生感到被接纳、被信任,使其经历体谅和鼓励;使其潜能得到发展和发挥,让学生能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环境中成长。

由于每个学生的先天遗传、家庭教育、生活环境、个人经历不尽相同,所以性格、智力、能力、体力必然各异。

但每个学生的背后都有父母期待的目光,每个学生都是家庭和社会的希望,每个学生的现在都将影响着国家的未来,其意义不可轻视。

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善待每一位学生。

1,善待学习困难的学生:十个指头都不会一般齐,何况是人呢?同一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倾向一般不会在同一水平线上,他们的发展期也是不同的,而同一学生个体本身也存在学科之间的不平衡。

任何老师教授一个班的学生,学习上肯定存在着上、中、下。

其实学习不好的学生比其他学生更渴望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尊重与爱护,因为他们比学习好的学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

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善待他们,真诚地向他们倾注情感,用真心、善意去打动他们、启发他们、诱导他们,逐步增强他们的信心、勇气,并耐心细致的培养他们,以便他们在学习上早日赶上其他同学。

班主任只有尊重和爱护学困生,才能引起师生情感共鸣,使他们恢复理智和自尊,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和勇气,从而转变为人们期待的好学生。

对于学困生,班主任一定要深入了解,既要了解自身原因,又要了解家庭原因;既了解生理原因,又了解心理特征,以便对症下药,因此,教育的关键是疏导、迁移,促使他们把旺盛的精力、智力和情感用到学习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教学叙事初中化学教育叙事范文10篇金属化学性质的教学叙事
化学新课程让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接触化学、学习化学,结合
初中化学教学,创设化学生活化课堂不仅可以密切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体验,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探究能力,有效落实新课标。

金属是生活中重要的物质,通过对这一课题的学习,可以让学生
体验到化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可以为以后学习酸碱盐打下基础,所以《金属的化学性质》在初中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而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这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必须采用新的策略和方法,也就是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知识并体验探究过程的快乐。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或不知道新课程理念下
的课堂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教师们并没有把学习的主动权给予学生,经过多次的培训和学习交流,我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下面是我在教授《金属化学性质》一课时的感受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方法。

原来教学这一课题时,我总是首先讲解Mg 、Fe 、Cu 等金属和
氧气反应现象不同是因为它们化学性质活泼程度不同。

接着通过演示
实验让学生看到金属和酸反应现象不同,从而告诉学生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最后补充相关的习题进行训练。

从以上过程可以看到,这只是在讲教材,这样尽管思路清晰,也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学生丧失了“自我意识”。

学生也没有什么学习兴趣。

在理论学习后,我认识到在实验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合作互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样学到的知识才能真正属于学生自己。

于是我大胆进行尝试:
首先和学生一起回忆Mg 、Fe 等金属和氧气反应条件、现象,接着让其猜想为什么会反应需要不同条件、反应现象也不同。

接着各小组说出自己的猜想,对于这些猜想我和大家一起探讨。

最后剩下两点:1、可能和金属的化学性质有关,化学性质越活泼越容易和其他物质反应,2、和金属的硬度有关,硬度大的容易和其他物质反应。

“这些观点是否正确
呢?现在用稀硫酸和稀盐酸代替O2,用Mg 、Fe 、Zn 、Cu 、Pb 这些常见金属设计方案证明自己的猜想。

”看到同学们开始行动,我
接着鼓励大家“如果谁能用事实证明你认为的错误的猜想,那——以后我就请谁和我一起做兼职实验员”。

这一下吊起了学生求知的胃口,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各小组开始有板有眼的讨论设计自己的方案、分工、进行实验??
看着他们个个神采飞扬,渴望表达的眼神,那些仪器的碰撞声这时也变得那么悦耳,这时的我就像那些溶解于酸中的金属一样融入在了这节课堂中,我陶醉了。

这一课后,化学科代表找到我。

“老师,大家都要求以后化学课一直这样上,行吗?看着他一脸认真和期待的样子,我笑了。

这不能不让我反思自己的教学,现在我从另一个层面认识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也让我看到了新课程理念下成功的课堂情境是什么样子的,以前我们总认为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关键是把他们抓的太紧。

与其说这是一堂实验课,不如说是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学会了学习的方法。

只要相信学生,学生就能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学生的创新甚至你根本无法预知,从这一点看,备课的重点应该放在课堂情境的设计上,把教材中“静止”的变得“活动”起来,既具备直观性、又能发挥学生的创新想象力,这样的课堂效率怎能不高?学生怎能没有欲望?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