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错过阅读关键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别错过阅读关键期

别错过阅读关键期

做为一个称职的父母,在教养自己的孩子时,就应该认识关键期,不错过孩子成长的每个关键期。把握住了“关键期”,教孩子就会事半功倍,错失了“关键期”去教孩子,就会事倍功半。

那么孩子有哪些关键期昵?

1、感官关键期(0—6岁):孩子从出生起,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嗅觉的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因此要充分让孩子聆听、触摸、观察、尝嗅、以刺激孩子的感官,引导孩子增长智慧。

2、形象视学发展的关键期(4岁以前):这个时期儿童的形象视觉发展最迅速。这时候的孩子,一般喜欢“上公园”、“出去玩”,这是因为那里有丰富的室外自然风光、鲜明的画面。这时,除了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接触丰富多彩的世界之外,在室内的时候,还要给他多看图画书、动画片,开阔孩子的视野。

3、音乐才能发展的关键期(3—5岁):如果要培养孩子的音乐智能,一定不要错过3~5岁的音乐智能关键期,可以让孩子多听听古今中外名曲,多参加音乐活动。

4、语言关键期(3~6岁):这个时候是孩子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期,这个时候,父母要经常跟孩子说话、讲故事、提问,鼓励孩子多说,促进孩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5、学习外国语的关键期(3—12岁):是学习外国语的关键期,如果错过了这段时期,再开始学外语,就要付出多倍的努力;即使这样,也不一定能学好。

6、秩序关键期(2—6岁):2岁到6岁是教孩子知晓、做到有规矩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父母应逐渐引导孩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多与别的孩子交朋友。这时父母应与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仪,训练他们养成自律的能力,以便以后适应社会规范。

7、想像力关键期(2—8岁):这个时期,家长要让幼儿多听孩子喜欢的童话和科学幻想故事,多看图画,多看动画片、科幻片,识字后多读书。在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后,可以让孩子看画编故事,或续故事,或与家长轮流讲故事,提高孩子的想像力、创造力。(转)

8、文化敏感期(小学1—4年级):蒙台梭利指出幼儿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萌芽于3岁;而到了6—9岁,即在我国小学中低年级阶段,则出现想探究事物的强烈需求。因此,这时期孩子的心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地,准备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种。这个时期的许多孩子,非常好奇,爱动脑筋,问题特别多,而对学校的课程,感觉“吃不饱”。父母可以在他兴趣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文化资讯,包括对于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的资源,满足他们如饥似渴的文化需求。如果这个时候满足不了他们的求知欲

望,很可能孩子这方面的渴求会转向其他方面,比如捣乱、多动等。

9、黄金阅读期(8—14岁):5岁左右,是儿童开始由看图发展到识字,是孩子的阅读启蒙敏感期;5—7岁,应该进入大量识字的阶段;8—10岁,应该进入自由流畅阅读的阶段。在经历了幼儿期识字、由图向文字的转变、初步建立阅读兴趣的基础,在小学中年级(3-4年级),孩子应该进入他一生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黄金阅读期。

这是每一个人在其一生中,由于生理、心理、教育的发展,存在着一个最佳阅读时期,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的大量阅读,将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这个时期对于大多数中国孩子来说,主要在8-14岁,具体依据每个人的教育环境、个性喜好等条件的不同而略有不同。

根据一个人的成长规律和中国教育升学考试制度,一个人一生中奠定人生观、价值观、知识基础、阅读兴趣的大量阅读,在10-14岁(即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二年级)不到五年的时间。由于教育条件和个体条件的不同,这个时间有的人长一些,有的人短一些。因为四年级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可以进行文字书籍的阅读;而到了初二下学期,各学校又为了中考普遍增加了师生的学习时间、习题数量,没有时间阅读,到了大学阶段,又面临着繁重的课业、英语考级、教研、就业、实习打工压力,也没有时间集中阅读。

因此,在10—14岁四年多的时间里,如果学生掌握了高效的阅读方法,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名人传记、科普读物等书籍,就为他今后的人生观的确立、专业的选择、人生目标的确定、学习的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错过了这一黄金阅读期,那么,今后中学、大学、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就会暴露出难以弥补的“先天不足”,那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突击补课,将很难奏效。

阅读的贫乏,带来了明显的后劲不足。结果,孩子越学越吃力,越到高年级,负面影响越大。最终的的表现是,许多大、中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逐年下降,尤其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使许多学生在中考和高考中束手无策,不仅直接影响了语文成绩,同时也影响了英语的阅读理解、翻译和写作的成绩。虽然结果表现在中考和高考,但根源却在于小学阶段的阅读缺陷。(

小孩子和镜子你观察过小孩子照镜子的情形吗?这实在是件有趣的事。心理学家们从小孩子照镜子的行为出发,试图了解人的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

科学家们找来了一些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在实验前先注意观察,记录下婴幼儿们用手摸自己鼻子的频率。然后,不让他们察觉,在他们

睡觉时,用口红在其鼻子上点上个小圆点,然后把婴幼儿放在

镜子前,观察他们对大镜子里自己映象的反应。

你能猜到不同年龄的孩子分别有怎样的反应吗?

1岁左右的儿童会以为镜子里的映象是另一个儿童。他们常常会注视着镜子里的形象,然后开始试图绕到镜子的后面去,找那个事实上并不存在的儿童。他们似乎对镜子里能看到但又找不到的形象感到有点害怕,看着看着便从镜子前后退开去。他们根本不知道镜中的像就是自己,所以也不会发现自己鼻子上的红点。

在婴儿出生12个月至20个月,自我形象的意识开始渐渐出现了。孩子看着镜子里的形象或感到窘迫,或者会显出有点傻乎乎的神情,有时还带有些自我欣赏的样子,很是开心。有人认为这正是自我意识荫芽的标志,但也有人认为这也许只是儿童在模仿成人照镜子的样子。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大多还停留在用手指触摸镜中人鼻子的阶段,试着为镜中人抹去鼻子上的红点。

在孩子长到20个月以后,他们才开始对着镜子摸自己的鼻子,而不是用手去摸镜中映象的鼻子了。到了满2周岁时,几乎全部儿童都已经能够认识镜子里的映象是自己,而不是别人。他们可以做到对着镜子擦去自己鼻子上的红点。这是自我意识真正产生的标志。

自从孩子的自我意识产生,他们的认识能力也开始飞速发展起来。但是自我意识的产生并不意味着自我意识已经发展到头了。事实上正相反,自我意识需要充实完善的东西还多的是呢,比如儿童要学会采取别人的观点,站在别人角度上来看待自己,学会把握新的角色,并在角色活动中评价自己。

总之,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一个持续一生的过程。成人和“镜子”

小孩子用了两年的时间,学会了利用镜子。而对成人来说,那种背后涂水银的玻璃已不再是新奇好玩的东西了,但学会利用其它类型的“镜子”恐怕还是一件需要继续学习的事,对于有的人来说,这门课程直至他终了一生还尚未毕业呢。

唐朝名臣魏征上书唐太宗李世民,劝谏他以人为镜的故事是脍炙人口的,然而真正很有意识地利用他人这面镜子的人并不多。

人际交流是以他人为镜的好时机,可惜在我国有意识地有效利用这一方式,即便是在心理咨询界也是相当有限。一般认为,中国人的人际关系的紧密度要比外国人,尤其是欧美国家的人高,但是中国人的人际交流的平等性似乎要差些。比如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很有可能是一种权威人物对小人物式的交流,这些交流的双向性就受到了影响。交流的内容往往缺少一种十分坦诚、直率的涵质。因此,若以此

为镜,恐怕有不少都是哈哈镜,经过扭曲变形了一番后也就难见“庐山真面目”了。由此也导致了恶性循环,内含而不外露,表面上说的只是皮毛,交流不切中要害,不达到实质。久而久之,人们越来越不善于利用这面“镜子”了。常见的人际交流形式在我国有聊天和开会两种。厨房间内的家庭主妇式的流长蜚短,以及办公室里的小人物式的说三道四,传递的往往是一种关于别人的不善意的信息,交流些怨言牢骚。尽管有渲泄的作用,但作为一面“镜子”,却不能算是公正的“镜子”,因为它照见的大多是些不满的东西,好事往往被滤去。这样的交流越多,对世界的看法很可能就越失之偏颇,离公正就越远。传统式的开会常常以一人讲众人听的形式进行,这只是单向的灌输,谈不上交流;越重要的会议,现场气氛就越严肃,敢于直抒自己看法的发言就越少,与会者只做听众,而不作出反馈。缺少了反射,玻璃永远只能是玻璃,而不是一面“镜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