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金翰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读后感

合集下载

南京,南京读后感5篇

南京,南京读后感5篇

南京,南京读后感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会、报告大全、合同协议、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insights, report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南京,南京读后感5篇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总结作品中的重要事件和转折点,探讨它们的影响,读后感可以是一种心灵的反应,它让我们更加敏感地触摸到文字背后的情感,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南京,南京读后感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5篇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5篇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 5 篇 篇一:南京大屠杀读后感 南京大屠杀全纪实读后感 汤阴县伏道一中张映雪 2014 年 12 月 13 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 祭日前夕,作家何建明推出了近 60 万字的报告文学新作《南京大屠杀全纪实》。

利用空闲时 间,我仔细翻阅了该报告文学,作为向首个国家公祭日的献礼之作,何建明以大气磅礴的文笔 和详尽的事实,以第一手资料以及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震撼着我们,以犀利的拷问使我们 深刻反思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及其历史教训和现实意义。

1937 年 12 月 13 日,日本侵略者攻破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在中国南京发生 了人类有史以来最惨绝人寰的暴行,日军——一支毫无人性的军队在南京进行了长达 6 周的血 腥屠杀。

他们采用种种灭绝人性的手段来残杀中国人民。

昔日繁华的南京城尸堆如山,血流成 河,大街小巷,防空洞里,处处都有中国人民的尸体,顿时,南京城成了人间地狱,侵华日军 在中国,在南京留下了人类历史上最野蛮,最可耻的一页。

这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遗忘的一段 血泪史。

日军残暴地屠杀了已经放下武器的中国守城官兵和普通市民达 30 余万人,日寇在我 中华大地上是无所不为,残害我同胞手段之残忍、性质之恶劣、气焰之张狂可以说是人神共 愤,犯下的罪行是罄竹难书,在中国人心头和中华民族史上留下了一段永远难以愈合的伤 痛。

作者通过将南京大屠杀置于历史和民族的长河中进行观照,以全球化视野和长远眼光进行 了思考和写作。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中国人民从来都是宽宏和包容的。

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清政府 以战败国的身份付给战胜国日本 2.3 亿两白银作为战争赔偿,这相当于当时清朝国库 3 年的财 政收入,靠这笔钱日本大力发展了重工业、军火工业和教育事业。

二战后,苏联从德国获得 120 亿美元的战争赔偿;犹太人从德国获得 600 亿美元的赔偿。

而饱受侵略战争蹂躏的中国作 为二战战胜国,考虑到同日本是邻国,中国政府从中日人民世代友好的愿望和长远利益出发, 放弃了赔偿要求,但换来了日本领导人一次又一次的参拜靖国神社,换来了日本侵犯我们的固 有领土——钓鱼岛,换来了日本右翼势力修改教科书,换来了日本对我中华民族的蔑视。

渡江战役纪念馆观后感

渡江战役纪念馆观后感

渡江战役纪念馆观后感“钟山风雨起仓黄,宜将剩勇追穷寇,百万雄师过大江。

不可沽名学霸王。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若有情天亦老,天翻地覆慨而慷。

人间正道是沧桑。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国民党反动派盘踞了22年的南京。

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毛泽东在人民的“薄海欢腾”声中挥笔写成此篇。

说道解放南京不得不提起大气磅礴的渡江战役,正是渡江战役的胜利才使得解放南京以及解放大陆变得顺理成章和水到渠成。

在全党全国广泛开展纪念建党90周年的庆祝活动之际,5月20日,指院研究生二队在政委的带领下利用党团活动的时间参观了渡江战役纪念馆,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再现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通过参观我们接受了人民军队优良传统的洗礼,同时也有了如下深刻体会:党的领导是革命成功的保证。

正是有了党的领导,中国革命的形式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才有了纪念馆中日本法西斯无条件投降的扬眉吐气的珍贵油画。

正是有了党的领导,中国人民才有了推翻三座大山翻身做主人的权利,才有了人民群众欢迎解放军解放南京的图画。

各级指战员艰苦奋斗是革命成功的充分条件。

人民解放军各级指战员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秦基伟到前线观察地形,皮定军在老乡的带领下到前线观察敌情……一幅幅珍贵的照片再现了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前辈为实现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人民群众的拥护是革命胜利的基石。

唐太宗曾经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论断在解放战争中国共双方的斗争中得到了验证。

在国统区,物价飞涨、民不聊生,人民群众不断爆发各种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运动。

相反,在解放区,人民群众用担架和独轮车表达了对共产党、对解放军的支持,陈毅元帅曾经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乡用独轮车推出来的。

参观之后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既为这大气磅礴的战役而惊叹又深深的陷入了沉思,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纪念建党90周年之际,我们作为一名军校研究生应该坚决服从党的领导,继承和发扬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五篇)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五篇)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五篇)南京大屠杀,那段无法忘却的历史,那段用血写成的历史,回顾千年历史,使人清楚的是,没有一个种族或一种文化在战争的残酷性方便占有垄断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南京大屠杀读后感(五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南京大屠杀读后感1历史不忘,日本,侵华耻辱。

目难睹,法西斯军,踏破国土。

烧杀抢掠皆空前,惨绝人寰为牲畜。

观影片一幕幕画面,铭心骨。

愤不平,恨千古。

深悲切,无深处。

我炎黄儿女,雄风如虎。

牢记落后要挨打,惩治腐败强民族。

此壮举,似惊雷轰鸣,震寰宇。

影片讲的是1937 年日本鬼子占领南京后,挨家挨户残杀南京人民的事件。

在这短短的两个月里,他们共杀害了约 35 万南京人民。

影片所表现的画面凄惨可怕,渲染的气氛一片凄凉,令人惨不忍睹!日本鬼子占领南京后,把红军和老百姓 10 万多人骗到一个大山里,然后用机枪扫射,随着敌人一阵阵的狂轰滥炸,红军和老百姓们纷纷倒在了血泊里。

之后又对受伤还没有死去的红军们进行第二次的残杀。

目睹着他们这些丧失人性的行为,我愤怒极了,真想端起一挺机枪,把小日本鬼子一个个消灭,我要让他们死无完尸,要让他们下地狱。

好为死去的中国人报仇雪恨!唉!只是我不能出生在那个时代,不能酣畅淋漓过足驰骋战场的瘾。

那一晚上我辗转反侧睡不着,心里总在想:“ 为什么鬼子能如此猖狂?如此胡作非为呢? ” 也许是因为我们的武器比不上他们,我们国家在当时还很落后。

现在有的同学还认为学习有什么用?可你们想想如果所有的人都放弃了学习,那谁来保卫我们的国家?谁又来建设我们的国家呢?《南京大屠杀》是一面历史的镜子,我们要牢牢地记住这个血的教训。

从现在起我要发奋学习主动求知,为我们祖国的繁荣和强大而努力奋斗!今天,仍有许多日本人企图篡改历史,但是,墨写的谎言掩盖不了血写的事实,日寇当年的罪行早已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南京大屠杀,这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已深深刺痛了我们的双眼,我们的`心灵。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爱国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爱国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爱国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南京南京》这部电影,深刻地反映了日本人在中国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所犯下的滔天大罪。

一个怀孕六个月的孕妇,一个就要当妈妈的女人,那日本人都没有放过!本文是品才网小编精心编辑的南京南京观后感,希望能帮助到你!爱国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心得体会1937年12月的南京,弥漫着一种颓败和绝望的气氛。

在淞沪会战中冒死战斗的将士们,到了南京都成了胆小鬼,强大的日军磨灭了他们所有的反抗意志。

宋希濂部挡在城门,却挡不住潮水一般的残兵败将。

十几名日军在教堂发现了无数难民,其中还有超多的中国军人。

日军恐惧的叫援兵,可中国人根本无意抵抗,麻木呆滞的举起了双手,日军的几声枪响就使他们彻底崩溃。

远景中,孙中山的铜像被拉到,一齐倒下的是整个中国吗?不是。

残兵连在废墟中做着最后的抵抗,顽强的抵抗。

最终,队长陆建雄无力的说:“兄弟们,守不住了,散了吧。

”没有人离去,直至被俘。

这群铁骨铮铮的汉子在子弹穿透胸膛的前一刻齐声呐喊:“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

”这伟大的一幕让我不禁想起张自忠将军牺牲前的话:只要我等坚决抵抗,以我五千年之浩瀚中华,绝不会亡于三岛倭奴之手。

中国是坚韧的,中国人的抵抗从来没有停。

但在当时的南京,抵抗终不是主旋律。

画面中,无数投降的士兵和平民从各个方向被驱赶至一齐,被淹死,枪杀,活埋,烧死,如退潮一般倒下,画面残酷的令人目不忍视。

南京,真正的地狱。

南京已死,安全区是唯一一块尚在苟延残喘之地,拉贝以其“纳粹”的身份保护了一小批难民。

日军发现安全区有超多女人便前来索要100个,江老师和拉贝无奈答应。

当姜老师哭着说出这个决定时,妓女小江第一个站了出来:“拉贝先生,我去。

”她从容的转身,骄傲的回头,以她特有的方式做着最勇敢的抵抗,证明着中国的顽强。

拉贝被迫回国,安全区最后不保。

唐先生,这个为了保护自我一家出卖了安全区内的中国军人的胆小的男人,最后升华为顶天立地的汉子。

小妹和女儿的死,让他从对日军的幻想中醒过来。

韩金翰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读后感

韩金翰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读后感

韩金翰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读后感第一篇:韩金翰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读后感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读《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有感曾记否,多少英雄儿女为了保家卫国,冲锋陷阵,血染疆场;曾记否,多少热血战士为了解放祖国,让人民安居乐业,与敌人艰苦奋斗;曾记否,多少进步青年为了击溃敌军,用自己不屈的生命谱写出辉煌的乐章。

每当翻开《毛主席诗词》,看到这篇激动人心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时,同样的“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总会给我不同的感受。

热血涌上心头,仿佛把我带到了那段峥嵘岁月中。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解放军的雄师不畏艰险,已经渡过波涛汹涌的长江天险,黑暗的蒋家王朝的统治岌岌可危了。

解放军战士冒着国民党的枪林弹雨,还要渡过被称为“天险”的长江,这是多么大的魄力和勇气呀!“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那地势险要的南京已经回到了人民手中,她变得比任何时候都美丽富饶,这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令主席慷慨高歌和欢欣鼓舞。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汉书》上说:“兵法,穷寇莫追。

”主席却在这里反其道而行之,表现出了莫大的的信心,解放中国的决心和信念,也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妄图学项羽“划江而治”的计划。

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两句了。

这两句富有哲理的诗句,是全诗的升华,是全诗的灵魂,这两句诗表达出了:与时俱进是永恒的真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变,朝着有利于人民的方面变,“人间正道是沧桑”是我们追求不变的目标。

“天若有情天亦老”,毛泽东在这里是说天本无情天不老。

是的,天是无情的,所以永远也不会衰老,永远也不会停止发展,停止运动,停止变化。

“人间正道是沧桑”正像沧海桑田的变化一般,人类社会永不停息地发展着,运动着,变化着,这就是“人间正道”,这就是人类社会永恒不变的定律。

而正因为“人间正道是沧桑”,所以革命的人民必须“宜将胜勇追穷寇”,应该“将革命进行到底”解放全中国。

攻占两京的读后感

攻占两京的读后感

攻占两京的读后感首先呢,书里描写的攻占两京这个事儿,那场面真是宏大得不得了。

从一开始的谋划,就像一场超级复杂的棋局,各方势力都在暗中较劲,每个小细节都可能影响到最后的结果。

我感觉那些将领们脑袋里得装着好多好多东西,像地形啦、敌军的兵力部署啦,还有自己这边士兵的士气啥的。

就好比我们平常玩策略游戏,要考虑各种资源、各种兵种的搭配一样,只不过他们玩的可是真人版的,而且一旦输了那可就是身家性命全搭进去了,这可比游戏刺激多了,也残酷多了。

然后说到战争中的人物,那可真是性格鲜明啊。

有那种特别勇猛的,就像开了挂一样冲在前面,看的时候我就在想,这大哥是不是吃了什么大力丸,怎么就不怕死呢。

还有那种特别狡猾的,老是在背后搞小动作,但是你又不得不佩服他的脑子转得快。

这就像在一个大舞台上,每个角色都在尽情地表演自己的戏码,而他们的舞台就是这战火纷飞的两京之地。

在攻占的过程中啊,那些战斗描写可太精彩了。

什么刀光剑影啊、喊杀声震天啊,感觉就像在我眼前演电影似的。

我都能想象到士兵们满脸是汗,眼睛里充满了坚定或者恐惧,在战场上拼命厮杀。

而且作者把攻城的部分写得特别细致,从怎么搭云梯,到城墙上的守军怎么往下扔石头、泼热油,每一个环节都让人看得心跳加速。

我看的时候就紧紧抓着书,好像我也在跟着他们一起攻城似的,紧张得不行。

不过呢,这本书可不仅仅是在讲打打杀杀。

通过攻占两京这个事件,还能看到背后的很多东西。

比如说老百姓的生活,战争一来,他们可就遭了殃。

家园被破坏,亲人离散,这让我觉得战争真是个恶魔,不管最后谁赢了,受苦的永远是那些无辜的老百姓。

而且从各个势力的争夺中,也能看出人性的复杂。

为了权力、为了地盘,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有时候兄弟都能反目成仇,真让人感叹。

南京大屠杀读书心得

南京大屠杀读书心得

南京大屠杀读书心得南京大屠杀读书心得1也许唯我独尊,指天谈笑的秦始皇不曾想到,也许励精图治,开创太平盛世的唐太宗不曾想到,也许“一片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不曾想到,也许“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岳将军不曾想到,他们曾引以为傲的国家,他们曾誓死保卫的国家,会遭受到那样惨无人道的侮辱和蹂躏。

看完电影《南京大屠杀》,极度愤懑悲痛的我早已泪流满面。

南京大屠杀,长达六周的兽性行为,掠去了三十五万中国同胞的鲜活生命,烧杀奸淫,无恶不作!浓烈的尸臭与血腥弥漫了整个南京城,黑暗与死亡笼罩着惊惶失措的人们。

看着银幕上那血红的太阳旗在混浊晦暗的空气中耀武扬威地飘舞着,我不禁咬牙切齿:禽兽!但若真的是只畜生,面对那三十五万双无辜的眼睛,怕也会为之动容而退怯的!那,是中华民族遭受的浩劫,但浩劫又岂止这些呢?翻看百年沧桑,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一二·九”、“九·一八”、七七事变。

那都是一笔笔的血债呀,无一不烙印着中国的耻辱!然而,当历史的指针指向新世纪的时候,那昔日的倭寇,非但不承认自己犯下的滔天大罪,还公然去参拜供奉战犯的靖国神社!再看看日本民间吧,年老的不承认侵华,年轻的不知道侵华,“厌中”情绪已经深入骨髓。

前些天我在网上看到水均益叔叔写的一篇报道《日本,听我对你说》。

说他某一年去纽约经过日本,而日本乘务小姐对他视而不见,因为他是来自中国——北京。

一个月后再去日本,采访日本民众,却无人接受采访,唯一开口说话的日本人是这样说的:这两个中国来的讨厌记者,还想采访他,为什么当年大日本皇军不把这些中国人都杀光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看到这样的情景,再回想日本人在中华大地上犯下的累累罪行,怎能不让人气愤万丈?“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当我们这些少年儿童平安地走过一个个春秋冬夏,悠闲地谈论着世界风云,憧憬着美好未来的时候,心头是否牢牢记住了这句话:落后就要挨打!自从我们出生,我们就被刻上炎黄子孙的烙印,“位卑未敢忘忧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读《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有感
曾记否,多少英雄儿女为了保家卫国,冲锋陷阵,血染疆场;曾记否,多少热血战士为了解放祖国,让人民安居乐业,与敌人艰苦奋斗;曾记否,多少进步青年为了击溃敌军,用自己不屈的生命谱写出辉煌的乐章。

每当翻开《毛主席诗词》,看到这篇激动人心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时,同样的“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总会给我不同的感受。

热血涌上心头,仿佛把我带到了那段峥嵘岁月中。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解放军的雄师不畏艰险,已经渡过波涛汹涌的长江天险,黑暗的蒋家王朝的统治岌岌可危了。

解放军战士冒着国民党的枪林弹雨,还要渡过被称为“天险”的长江,这是多么大的魄力和勇气呀!“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那地势险要的南京已经回到了人民手中,她变得比任何时候都美丽富饶,这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令主席慷慨高歌和欢欣鼓舞。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汉书》上说:“兵法,穷寇莫追。

”主席却在这里反其道而行之,表现出了莫大的的信心,解放中国的决心和信念,也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妄图学项羽“划江而治”的计划。

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两句了。

这两句富有哲理的诗句,是全诗的升华,是全诗的灵魂,这两句诗表达出了:与时俱进是永恒的真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变,朝着有利于人民的方面变,“人间正道是沧桑”是我们追求不变的目标。

“天若有情天亦老”,毛泽东在这里是说天本无情天不老。

是的,天是无情的,所以永远也不会衰老,永远也不会停止发展,停止运动,停止变化。

“人间正道是沧桑”正像沧海桑田的变化一般,人类社会永不停息地发展着,运动着,变化着,这就是“人间正道”,这就是人类社会永恒不变的定律。

而正因为“人间正道是沧桑”,所以革命的人民必须“宜将胜勇追穷寇”,应该“将革命进行到底”解放全中国。

彻底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洗刷掉他们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多年战争的创伤,让人们都过上幸福的生活,让中国抬起那低了百余年的头。

回忆那段峥嵘岁月,那段轰轰烈烈的日子,那数千个日夜的艰苦奋斗,解放军所踏过的土地都不再平凡!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中,你们多少人倒下了,但你们勇敢、不屈、坚持的精神却流传至今。

我们能有今天无饥寒之虞的生活,安全的课堂,许多的消遣娱乐,全都是那千千万万的战士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历尽艰辛,不惧死亡换来的。

曾经饿殍遍野的黑暗社会被开辟成了光明的大道。

难道我们不该珍惜吗?那时,解放军战士靠着自己顽强的意志与数倍于自己的敌人和美军援助作战,竟取得了胜利。

而现在的我们,衣食住行,样样不缺,根本品尝不到寒冷饥饿的滋味,我们无法体会那个年代的辛酸,所以要更加珍惜。

身处幸福社会,我们要珍惜所拥有的一切,因为这都是一个个先烈用鲜血换来的。

回首曾经的艰苦岁月,我为毛主席的豪情壮志所打动,为那百万雄师而骄傲;我也珍惜起现在的幸福生活,要继承先烈们的遗志,让祖国更繁荣、昌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