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泵课程设计计算书

合集下载

水泵功率计算范文

水泵功率计算范文

水泵功率计算范文一、水泵的基本原理水泵是利用电机带动叶轮旋转,通过离心力将液体输送到其他地方的装置。

根据泵的工作原理和输送介质的特性,水泵分为离心泵、容积泵和潜水泵等多种类型。

其中,离心泵是最常见的一种。

离心泵主要由电机、泵体、叶轮和密封件等部分组成。

电机带动叶轮旋转,产生离心力,使液体从泵的进口处进入泵体,经过叶轮的加速作用之后,通过泵的出口输送到需要的地方。

水泵的功率就是电机消耗的功率,也就是所需的电能大小。

二、水泵功率计算公式水泵的功率计算公式如下所示:P=(Q*H*ρ*g)/3600η其中,P表示水泵的功率(单位:千瓦);Q表示流量(单位:立方米/小时);H表示扬程(单位:米);ρ表示液体的密度(单位:千克/立方米);g表示重力加速度(单位:米/秒的平方);η表示水泵的效率(无单位)。

根据该公式,我们就可以通过已知的流量、扬程和液体的密度来计算出所需的水泵功率。

三、影响水泵功率的因素1.流量:流量是泵每秒处理的液体体积,通常以立方米/小时表示。

流量的增加会导致所需功率的增加。

2.扬程:扬程是水泵将液体输送到指定高度所需要的能量。

扬程的增加会导致所需功率的增加。

3.密度:液体的密度影响到水泵内叶轮对液体的加速和输送,密度的增加会导致所需功率的增加。

4.效率:效率是水泵输送能量与所需能量之比,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效率的增加会减少所需功率。

思考题:假设有一个离心泵,流量为100立方米/小时,扬程为50米,液体密度为1000千克/立方米,水泵效率为80%,则计算其所需的功率。

答案:流量Q=100立方米/小时=100/3600立方米/秒≈0.0278立方米/秒扬程H=50米液体密度ρ=1000千克/立方米效率η=0.8带入功率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P=(0.0278*50*1000*9.8)/(3600*0.8)≈0.966瓦特因此,该离心泵的所需功率约为0.966瓦特,即0.001千瓦。

总结:水泵功率的计算是根据水泵的工作原理和运行参数来确定的。

水泵计算说明范文

水泵计算说明范文

水泵计算说明范文水泵计算是指通过一系列计算,确定水泵所需的功率、扬程、流量等参数的过程。

水泵是一种常用的机械设备,用于输送液体,常用于工业、建筑、农业等领域。

水泵计算的目的是保证水泵能够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能源。

水泵计算包括多个方面的参数,主要包括功率、扬程、流量、效率和净吸入能力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参数的计算方法和涉及的相关知识。

1. 功率:水泵所需的功率是指泵在运行过程中所需的电功率或机械功率。

计算水泵功率需要考虑输送介质的流量、扬程和效率等因素,常用的功率计算公式为:功率(KW)= 流量(m³/h)× 扬程(m)× 流体密度(kg/m³) / 3600 / 效率。

2.扬程:水泵的扬程是指泵站对水进行输送的高度,一般从吸入口到出水口的垂直距离。

扬程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测量从水面到出水口的高度差来计算,另一种是通过测量泵站到出水口的水平距离和水面到出水口的垂直距离进行计算。

3.流量:水泵的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泵的液体体积。

流量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测量水泵的出水口处的水位变化,再结合一定的公式进行计算。

常用的计算公式有流量(m³/h)=面积(m²)×速度(m/s)。

4.效率:水泵的效率是指水泵输送能量与所消耗能量之间的比值,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水泵的效率计算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泵的扬程效率和机械效率的乘积。

5.净吸入能力:水泵的净吸入能力是指水泵在吸入液体中所能产生的真空程度,其数值越大,表示水泵的吸水能力越好。

净吸入能力的计算方法是以大气压力为基准,减去水汽压和液体损失压力,得到吸水高度。

在进行水泵计算时,需要知道一些相关的参数和数据,如介质的性质、管道的直径、长度、摩擦系数等。

通过这些参数和公式的运算,可以准确地计算出水泵所需的功率、扬程等。

在实际应用中,水泵的计算还需要考虑一些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如泵的类型选择、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泵的起动控制等。

给水厂课程设计计算书

给水厂课程设计计算书

目录1 设计水质要求及水量计算 (1)1.1 城市用水要求 (1)1.2 设计水量的确定 (1)2 给水工艺流程的选择 (1)2.1 原水水质分析 (1)2.2 给水处理工艺的确定 (2)3 药剂的选择及其投加方式 (2)3.1 混凝剂的选择 (2)3.1.1 固体硫酸铝 (2)3.1.2 液体硫酸铝 (2)3.1.3 硫酸亚铁 (2)3.1.4 三氯化铁 (3)3.1.5 聚合氯化铝 (3)3.1.6 聚丙烯酰胺 (3)3.2 混凝剂的投加方式 (3)3.2.1 重力投加 (3)3.2.2 水射器 (4)3.2.3 计量泵 (4)3.3 消毒剂的选择 (4)3.3.1 漂白粉 (4)3.3.2 液氯 (4)3.3.3 二氧化氯 (4)3.3.4 臭氧 (4)3.3.5 紫外线 (5)3.4 消毒剂的投加方式 (5)4 混合形式的确定 (5)4.1 水泵混合 (5)4.2 管式静态混合器 (5)4.3 跌水混合 (5)4.4 机械混合 (5)5 水工构筑物的确定 (6)5.1配水井 (6)5.2絮凝池 (6)5.2.1 隔板絮凝池 (6)5.2.2 折板絮凝池 (6)5.2.3 网格(栅条)絮凝池 (6)5.2.4 机械絮凝池 (6)5.3 沉淀池 (6)5.3.1 平流式沉淀池 (6)5.3.2 斜管(板)沉淀池 (7)5.4 过滤设备 (7)5.4.1 普通快滤池 (7)5.4.2 双阀滤池 (7)5.4.3 V型滤池 (7)5.4.4 虹吸滤池 (7)5.4.5 无阀滤池 (8)5.4.6 移动罩滤池 (8)6 水工构筑物参数设计 (8)6.1 加药间的计算 (8)6.1.1 溶液池容积W1 (8)6.1.2 溶解池容积W2 (9)6.1.3 投药管 (9)6.1.4 搅拌设备 (9)6.1.5 计量泵 (9)6.1.6 药剂仓库 (9)6.2 混合设备的计算 (10)6.2.1 设计管径 (10)6.2.2 混合单元数 (10)6.2.3 混合时间 (10)6.2.4 水头损失 (10)6.2.5 校核GT值 (10)6.3往复式隔板絮凝池计算 (11)6.4 平流沉淀池的计算 (12)6.5 V形滤池的计算 (13)6.5.1 冲洗强度 (13)6.5.3 池体设计 (13)6.5.4 V型槽的设计 (14)6.6 加氯间的计算 (14)6.6.1 投氯量 (14)6.6.2 储氯量M (15)6.6.3 加氯设备和附属设施 (15)6.6.4 加氯间尺寸设计 (15)6.7 配水井的计算 (15)6.8 清水池的计算 (16)6.8.1 有效容积 (16)6.8.2 平面尺寸设计 (16)7 平面布置 (17)8 高程布置 (17)参考文献 (18)附录 (18)1 设计水质要求及水量计算1.1 城市用水要求给水处理厂出水应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006)要求。

水泵设计计算范文

水泵设计计算范文

水泵设计计算范文水泵设计计算是指根据给定的工况参数和设计要求,确定水泵的工作点和选取合适的水泵型号的过程。

水泵的设计计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确定水泵的工作参数、水泵的流体力学计算、水泵的选型计算以及水泵的安装和使用说明。

首先,确定水泵的工作参数是进行水泵设计计算的基础。

工作参数包括流量Q、扬程H、轴功率P、效率η等几个方面。

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水泵的水量,单位为m3/h。

扬程是指水从进口到出口所需要克服的高度差,单位为m。

轴功率是指水泵的输出功率,单位为kW。

效率是指水泵将输入的机械功率转化为输出的液体流能的比值,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其次,进行水泵的流体力学计算。

流体力学计算主要包括对水泵的进出口径的选取和水泵内部各个部件的设计。

进出口径的选取是根据流量和扬程来确定的,可以根据流量和扬程的关系曲线来寻找合适的进出口径。

水泵内部各个部件的设计包括叶轮、泵壳、轴和轴承等,需要考虑流体力学性能参数和结构强度等因素。

然后,进行水泵的选型计算。

根据工作参数和流体力学计算的结果,可以从相关的水泵型录中查找合适的水泵型号。

水泵型录中通常包括水泵的性能曲线、技术参数和主要尺寸等信息,可以根据工作参数和流体力学计算的结果来确定合适的水泵型号。

最后,进行水泵的安装和使用说明。

水泵的安装需要考虑水泵的基础、进出口管道的布置和水泵与电动机的联接等方面。

水泵的使用说明包括水泵的启动和停止操作、运行和维护保养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水泵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综上所述,水泵设计计算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应该在充分理解水泵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要求的基础上,进行逐步的计算和分析,确保设计出满足要求的水泵。

水泵设计计算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水泵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因此在进行设计计算过程中要保持科学、严谨、细致的态度,以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

雨水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及计算

雨水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及计算

目录设计说明书 3一、主要流程及构筑物 31.1 泵站工艺流程 31.2 进水交汇井及进水闸门 31.3 格栅 31.4 集水池 41.5 雨水泵的选择 61.6 压力出水池: 61.7 出水闸门 61.8 雨水管渠 61.9 溢流道 7二、泵房 72.1 泵站规模 72.2 泵房形式 72.3 泵房尺寸 9设计计算书 11一、泵的选型 111.1 泵的流量计算 111.2 选泵前扬程的估算 111.3 选泵 111.4 水泵扬程的核算 12二、格栅间 142.1 格栅的计算 142.2 格栅的选型 15三、集水池的设计 163.1 进入集水池的进水管: 163.2 集水池的有效容积容积计算 16 3.3 吸水管、出水管的设计 163.4 集水池的布置 17四、出水池的设计 174.1出水池的尺寸设计 174.2 总出水管 17五、泵房的形式及布置 175.1泵站规模:175.2泵房形式185.3尺寸设计185.4 高程的计算19设计总结20参考文献21设计说明书一、主要流程及构筑物1.1 泵站工艺流程目前我国工厂及城市雨水泵站流程一般都采用以下方式:进入雨水干管的雨水,通过进水渠首先进入闸门井,然后进入格栅间,将杂物拦截后,经过扩散,进入泵房集水池,经过泵抽升后,通过压力出水池并联,由两条出水管排入河中。

出水管上设旁通管与泵房放空井相连,供试车循环用水使用。

1.2 进水交汇井及进水闸门1.2.1 进水交汇井:汇合不同方向来水,尽量保持正向进入集水池。

1.2.2 进水闸门:截断进水,为机组的安装检修、集水池的清池挖泥提供方便。

当发生事故和停电时,也可以保证泵站不受淹泡。

一般采用提板式铸铁闸门,配用手动或手电两用启闭机械。

1.3 格栅1.3.1 格栅:格栅拦截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较大的漂浮物及杂质,起到净化水质、保护水泵的作用,也有利于后续处理和排放。

格栅由一组(或多组)平行的栅条组成,闲置在进站雨、污水流经的渠道或集水池的进口处。

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及计算书

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及计算书

前言水是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科学用水和排水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内容之一。

特别是在近代历史中,随着人类居住和生产的程式化进程,给水排水工程已经发展成为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成为人类生命健康安全和工农业科技与生产发展的基础保障。

给水排水系统是为人们的生活、生产、和消防提供用水和排除废水的设施的总称。

它是人类文明进步和城市化聚集居住的产物,是现代化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城市社会文明、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尤其是在面临全球水资源极其缺乏的今天,给排水管网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城市给排水系统在新的时期赋予了新的内涵,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

看似平凡的规划设计却有着不平凡的现实意义,在满足规范和其它技术要求的条件下,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科学规划设计城市给排水管网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课程设计是学习计划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学习环节,是对前期所学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及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

通过课程设计调动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我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我们走向实际工作岗位,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设计为玉树囊谦县香达镇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

整个设计包括三大部分:给水管网设计、排水管网设计。

给水管网的设计主要包括管网的定线、流量的设计计算、清水池容积的确定、管网的水力计算、管网平差和消防校核。

排水管网设计主要包括排水管网定线、设计流量计算和设计水力计算。

目录第一章设计任务书 (4)第二章给水管网设计说明与计算 (6)2.1给水管网的设计说明 (6)2.1.1 给水系统的类型 (6)2.1.2 给水管网布置的影响因素 (6)2.1.3 管网系统布置原则 (7)2.1.4 配水管网布置 (7)2.2给水管网设计计算 (8)2.2.1 设计用水量的组成 (8)2.2.2 设计用水量的计算 (8)2.2.3 管网水力计算 (12)2.3二级泵站的设计 (20)2.3.1 水泵选型的原则 (20)2.3.2 二级泵站流量计算 (21)2.3.3二级泵站扬程的确定 (21)2.3.4 水泵校核 (22)第三章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与计算 (23)3.1排水系统的体制及其选择 (23)3.2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 (24)3.3污水管网的布置 (24)3.4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 (24)3.4.1 污水管道的定线 (24)3.4.2 控制点的确定 (25)3.4.3 污水管道系统设计参数 (25)3.4.4 污水管道上的主要构筑物 (26)3.5污水管道系统水力计算 (27)3.5.1 污水流量的计算 (27)3.5.2 集中流量计算 (27)3.5.3 污水干管设计流量计算 (27)3.5.4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 (29)3.6管道平面图及剖面图的绘制 (31)3.6.1 管道平面图的绘制 (34)3.6.2 管道剖面图的绘制 (35)结论 (35)总结与体会 (36)参考文献 (37)第一章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囊谦县香达镇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设计。

课程设计计算书1---副本

课程设计计算书1---副本

】(二)计算书1. 加药间溶液池溶液池的容积W 2417bnQ=2αWW 2:溶液池容积(m 3);Q :处理水量(m 3/h );α:混凝剂最大投加量(mg/L ),设计中取30mg/L .b :混合浓度(%),混凝剂溶液一般采用5-20,设计中采用12; n :每日调制次数,设计中取n=2;329.27m =2x 12 x 4173092x 30=W溶液池设置两个,以便交替使用,保证连续投药。

总深H =H 1+H 2+H 3=1++=。

形状采用矩形,H 1为有效高度,取1m ;H 2为安全高度,取;H 3为贮渣深度,取。

溶液池取正方形,边长为F 1/2=2=,取。

所以溶液池尺寸为长×宽×高=××=,则溶液池实际容积为池旁设工作台,宽~,池底坡度为。

底部设置DN100mm 放空管,采用硬聚氯乙烯塑料管,池内壁用环氧树脂进行防腐处理。

沿地面接入药剂稀释用给水管DN80mm 一条,于两池分设放水阀门,按1h 放满考虑。

溶解池;溶解池的容积W 1321m 78.2=x9.273.0=0.3W =W 溶解池取正方形,有效水深H 1=,则 面积F = W 1/H 1,即边长a = F 1/2=,取溶解池深度H =H 1+H 2+H 3=1++=,其中H 2为超高,设为;H 3为贮渣深度,取。

溶解池形状为矩形,则其尺寸为:长×宽×高=××=。

溶解池设为两个。

溶解池放水时间为10分钟,则放水量为:s L t W q /6.4=10×601000×78.2=60=1查水力计算表得放水管管径d 0=50mm ,采用塑料给水管;溶解池底部设管径d=100mm 的排渣管一根。

《投药管投药管流量: q =S L W /21.0=60×60×241000×2×27.960×60×241000×2×2=查水力计算表得投药管管径d =30mm ,实际流速为s 溶解池搅拌设备溶解池搅拌设备采用中心固定式平桨板式搅拌机。

给水厂课程设计计算书

给水厂课程设计计算书

给水厂课程设计计算书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给水厂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运行方式,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给水厂进行分析和计算。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给水厂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2.掌握给水厂的主要设备和工作原理。

3.理解给水厂的运行方式和调节方法。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给水厂进行分析和计算。

5.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和处理给水厂相关数据。

6.能够进行给水厂的运行管理和故障排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使学生认识到给水厂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互相帮助。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给水厂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介绍给水厂的工作原理、主要设备及其功能。

2.给水厂的运行方式和调节方法:讲解给水厂的运行方式、调节方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3.给水厂的分析和计算: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给水厂进行分析和计算,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给水厂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运行方式,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给水厂进行分析和计算。

3.实验法:学生进行给水厂实验,使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加深对给水厂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符合课程标准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4.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给水厂实验所需的设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将采用多元化、全过程的评价体系,以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具体评估方式如下: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实际运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引水渠断面设计设引水渠宽为b,矩形断面,i=0.0005,n=0.025,m=0,按最佳水力断面设计 b=2h Q 设=2.5m 3/s 时()()()()()mi m m nQ h m m m 354.12000/102225.2025.0]12[2)1(28/32/13/53/28/32/13/53/222=⎥⎦⎤⎢⎣⎡⨯++⨯⨯=+++==-+=βββh bh A 7.2==h h x A R 27.27.2+== 6.00005.027.27.2025.017.212/13/22/13/2=⨯⎪⎭⎫⎝⎛+⨯==h h h i R n A Q试算得h=0.51m 渠底高程为23-0.51=22.49 m 校核最高水位为27m 时Q=s m /33是否能通过b A =11h =2.7×4.51=12.1772mR=m h b A 039.151.427.2177.12211=⨯+=+()()s m s m A i R n Q /3/436.11177.120005.0039.1025.0/1/1332/13/212/13/2≥=⨯⨯=⨯=满足过水要求2 进、出水池水位2.1出水池水位确定设计水位为 60m,断面形式同引渠,矩形断面 n=0.025,i=0.0005,当为设计水位时,设计流量 2.5时,s m /3采用水力最佳断面,b=2.7m ,h=1.354m ,灌区渠首的渠底高程为:60-1.354=58.646m 当Q=3时,s m /3由试算得,h=1.51m Q=0.6时,s m /3由试算得,h=0.51m 所以出水池水位为:最高运行水位为 58.646+1.51=60.156m ,最低运行水位为58.646+0.51=59.156m渠顶高程为2.2进水池水位确定引渠坡降i=0.0005数干渠出口 1ξ=0.1,拦污栅2ξ=0.3,前池进口3ξ=0.4当Q=0.6m s /3时 v 1=s m A Q /444.07.25.06.011=⨯= m g h v 008.08.92444.0)4.03.01.0(2221321=⨯⨯++=++=)(局ξξξ Q=2.5m 时,s /3s m A Q v /265.07.25.35.2222=⨯==m g h v 0029.08.92265.0)4.03.01.0(2222321=⨯⨯++=++=)(局ξξξ m h 0529.00029.010020001=+⨯=总当Q=3ms/3时,3v =s m A Q /247.07.25.4333=⨯= m g h v 0025.08.92247.0)4.03.01.0(2223321=⨯⨯++=++=)(局ξξξm h 0525.00025.010020001=+⨯=总 进水池水位为 最高水位为 27-0.0525=26.948m 设计水位为 26-0.0529=25.947m 最低水位为 23-0.0580=22.942m3 扬程计算3.1根据进、出水池水位确定最大、最小、设计扬程 最大扬程为max H 60.156-22.942=37.209m 设计扬程为设H 60-25.947=34.053m 最小扬程为min H 59.156-26.948=32.208m 3.2管路水头损失取净扬程的10% 泵站的扬程为H min=(1+0.1)×32.208=35.429 H 设=(1+0.1)×34.053=370458 H max= (1+0.1)×37.209=40.9304 机组选型选泵—初选两方案方案一:6台500s59B ,扬程41m ,对应单台流量1800s m /3可满足用水要求(NPSH )为4.5m 。

方案二:5台500s —59A,扬程41m 时,对应单台流量2160s m /3,可满足用水要求(NPSH)为4.5m 。

结合比较两个方案,初定方案一,即采用6台500s59B ,转速n=970r/min ,单台配套315kw ,6000v ,Y400-46-6型电机,水泵进口500mm ,出口350mm ,初步考虑Q=0.6s m /3,采用两台变速调节,同时增加泵站的给水灵活性。

5 管路布置,确定水泵的安装高程水泵进口500mm ,进水管大一个规格,取为600mm , 水泵出口350mm ,出水管大一个规格,取为550mm , 验算Q=3s m /3,进水管 v=s m d d Q /769.16.06.014.36/34411=⨯⨯⨯=π出水管v=s m d d Q /55.25.05.014.36/34422=⨯⨯⨯=π均符合要求5.1选择进水管管件,查(《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7出版),得各局部阻力系数i ξ喇叭口 D=1.5mm D 9001= 56.01=ξ 钢管焊接弯头。

9001.12=ξ偏心渐缩管500600d 18.03=ξ 水泵入口 0.14=ξ 拦污栅 3.05=ξ5.2初设吸水管入口至水泵进口长度为12m 当 Q= 0.6s m /3,06.16.014.32/6.0421=⨯⨯=v , 53.16.014.32/6.0422=⨯⨯=v m g v h i 25.08.92)53.1()3.00.1(8.92)06.1()01.118.056.0(2222=⨯++⨯⨯++=∑=局m d L n h 0243.0)3.0()6.0(12)012.0(28.1028.10233.5233.52=⨯⨯==吸 28.0=总h m当Q=s m /3,mg v h i 6911.08.92)5.2()3.00.1(8.92)76.1()01.118.056.0(2222=⨯++⨯⨯++=∑=局m d L n h 068.0)5.0()6.0(12)012.0(28.1028.10233.5233.52=⨯⨯==吸 759.0=总h m表一5.4据海拔高程及水温对H 进行修正:海拔高程,最低水位时为22.942m ,查《水泵及泵站》(西安理工大学栾鸿儒主编,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1993.6版) 表4—3得 m H 3.10=大气 由表4—1气温40.5度,mrp 75.0=汽吸损进汽气吸损允吸h gv r p p H h g v H H sa sa ---+-=--=210222,吸损汽气吸损进汽气进h NPSH rp p h g v r p p g v NPSH r r ---=---+-+-)(2102)(1022当Q=3s m /3时,水泵的安装高程为:22.942+10.3-0.75-4.5-0.759=27.233m 当Q=0.6s m /3时,水泵的安装高程为:26.948+10.3-4.5-10+10-0.75-0.28=31.72m 两者取小值,故水泵的安装高程为27.233m 计算水泵的工况点,进行工况校核6 进行进出水管布置,并计算各阻力系数出水管路布置见泵中的轴线剖面图,列表计算管路阻力系数,见表一52/987.8106.3881.5m s S =+=总,计算管路的水头损失 。

2SQ h =,S 一定,假设不同的流量,求出相应的h ,采用数解法求解泵的工况点,设2BQ A H -=(查《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手册 4 给水排水设备》( 李金根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6年版) 得两点(1400,46)、(2020,32)22)36001400(46B A BQ A -=-= 22)36002020(32B A BQ A -=-= 解方程得 A=58.90 B=85.45 所以 245.8590.58Q H -=, 2987.8053.34Q H += 联立方程得水泵的工况点(1846,36.42)在高效区范围内,设计流量时开5台泵即可满足要求。

当s m Q /108003=时,开6台泵,其工况点由数解法来确定:22987.8208.3745.8590.58Q Q +=-,泵的工况点(1725,39.27)同样在高效区范内 当s m Q /21603=时, 22987.82028.3245.8590.58Q Q +=-得泵的工况点(1914,34.74) 同样在高效区范围内,但由于s m Q /21603=时,开1台泵不满足要求,开2台泵效太低,故开2台泵,然后进行工况调节。

采用变速调节(数解法)22987.8208.37Q SQ H H B +=+=净,代入s m Q /3600/10803=,得H=38.02m代入B 点的相似抛物线方程得:522/4.422)3600/1080(02.38m h Q H K B ===联立 24.422Q H = (1), 245.8594.58Q H -= (2)得 Q=1226.7, H=49m ,由相似比定律 min /9.8537.122610809701r Q Q nn C B =⨯==即将水泵的转速调节到860r/min 即可满足要求7确定泵房位置的结构形式7.1在泵站中轴线上选2个点,比较确定泵房位置点1:输水干渠岸边,自此处取水,可不修引渠,减少开挖量,取水条件好,但是在同等条件下,管道长度加大,投资大,且管路损失大,以后的运行量也多。

点2:30m 高程附近布置泵房,在此处布置,引渠和管路长度相当,且符合地形条件,同等条件下布置,靠近出水池,缩短了管路长度,减少了管路损失,降低了运行量,但处于变坡上,通风采光条件可能不好。

综合考虑布置原则,选择点2布置泵房及枢纽 7.2泵房内部结构形式拟定选择单级双吸离心泵卧式机组,水源水位变幅4m ,站址附近地质条件较好,地下水位埋深5m ,且无断层和破碎带,选择分基型泵房建设8 泵房内部布置及尺寸拟定8.1主机组采用一列式布置,即主机组位于同一列直线上,见泵房平面图 (1)单间长度计算水泵基础长度b=0.58+1.167+1.0+0.6=3.347m ,机组长度为 b=3.51m. 两者取大值 b=3.51m 机组净距 m l 9.1=净,得机组中心距m l b l 41.50=+=净,所以主机房长度为m l b l n l 09.322.1251.341.5)16(2)120=⨯++⨯-=++-=(主 所以实选主机房长度为35m ,单间长度为5m ,共7间(2)泵房高度7654321h h h h h h h H ++++++=其中 m h 32.11= m h 2.02= m h 3.13= m h 38.15= m h 58.06={}m B B h 39.164.185.02.1,85.0max 4=⨯==机泵 m h 3.07= 代入得,H=6.47m,取H=7.5m如图所示m b 55.0150)500550(24=+-⨯= 所以泵房跨度为:b=2.5+0.35+1.64+0.55+0.54+3=8.73m , 取9m ,(1)配电:室外设6000v-380v 变电站,接入配电室,配电室中安装6个配电柜,供6台泵使用,另立2个配电柜,接附近照明电路,满足泵站其它生活用电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