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对学科的贡献及其局限

两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对学科的贡献及其局限
两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对学科的贡献及其局限

两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对学科的贡献及其局限

沈杰

内容提要:社会心理学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形成了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这两种在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和学科功能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学术传统。在近一个世纪的社会心理学发展进程中,两种研究取向一直在整个学科体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对它们的研究日益成为社会心理学学科基本理论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基于社会心理学学科发展的历史与逻辑的关联,探讨了两种取向的孕育形成、延续发展、差异比较、学科地位、整合趋势这五个方面的基本理论问题。

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学与心理学两大学科体系交界处产生的一门边缘学科。这种学科地位导致了社会心理学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形成并在以后的发展进程中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研究倾向的社会心理学——心理学取向(也称心理学的、心理学家的或心理学传统的)的社会心理学(PSP, psychological social psychology),以及社会学取向(也称社会学的、社会学家的或社会学传统的)的社会心理学(SSP, sociological social psychology)。就两种不同取向的社会心理学而言,考察其历史发展上的成因,比较其结构方面的异同,辨明其学科特征上的优劣,探索其相互之间的整合途径,对于促进整个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的日益完善及其社会功能最大程度的发挥,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因此,在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社会心理学发展进程中,受到了许多学者的极大关注和广泛探讨,成为社会心理学学科基本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一、关于两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孕育形成

两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孕育和形成,与社会心理学学科的孕育和形成过程直接相关。从根本上说,它们乃是导源于直接孕育了社会心理学的两个“母体”学科———心理学与社会学。

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是,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Wundt)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但是,冯特所开创的传统心理学主要是对实验室中个体的“纯”心理或生理心理及其机制感兴趣,而对于社会心理方面并不关心。相反,却是从这种主流心理学中分化出来的一些分支,最早注意到社会心理侧面的内容。首先是病理心理学在19世纪中叶的发展,特别是作为特殊暗示形式的催眠术的运用,揭示了一个个体的心理受着另一个个体的影响这一事实,从而促进了后来社会心理学中关于人际影响和社会互动等概念的产生。正是得益于暗示概念的启发,具有心理还原主义倾向的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G.Tarde)在他于1890年出版的那本“值得在社会心理学发展的任何一种说明中简略提一笔”(查普

林、克拉威克,1984:309)的《模仿律》中,提出了以暗示、模仿为核心范畴来解释社会现象及其原因的社会模仿论——社会心理学最早的理论形态之一。其次,德国哲学家拉扎鲁斯(https://www.360docs.net/doc/1118946511.html,zarus)和语言学家斯坦达尔(H.Steinthal)于19世纪下半叶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开始注意到了艺术、宗教、神话、习俗等社会文化因素对于民族心理发展及其差异的影响。总之,到19世纪下半叶,传统心理学在发展进程中受到了新的启迪:除了个体心理外,还存在着社会互动心理和群体心理;心理的发展与表现以生理为基础,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社会文化条件背景的影响和制约。这些认识昭示了心理学领域中亟待开拓一块崭新的领地——创立社会心理学的必要性。

社会学的问世是由法国哲学家孔德(https://www.360docs.net/doc/1118946511.html,te)所著《实证哲学教程》于1838年出版所宣告的。刚脱离哲学母体尚处于极不成熟状态的社会学,几乎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力图从其他发展较完善的学科领域借鉴知识和方法来解释社会事实。这种借鉴的倾向表现为各种还原主义的特征。作为社会学创始人之一的英国哲学家斯宾塞(H.Spencer)所倡导的社会有机论,实质上就是一种生物还原主义。然而,当这种生物还原主义还不足以解释社会现象与过程的时候,社会学中又出现了心理还原主义,即从心理方面去寻找社会事实的根源。心理还原主义的最初形式是个体心理还原模式,如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把一切社会现象的产生视为个体之间相互模仿的结果。可是,当个体心理还原模式仍难以完全说明社会现象与过程的根源时,便出现了更为复杂的群体心理还原模式,其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E.Durkheim)的集体意识理论以及美国社会学家沃德(L.F.Ward)和吉丁斯(F.H.Giddings)等人的学说所形成的社会学中的心理学派。社会学中的心理还原主义倾向或心理学派对社会心理学的萌芽所起的催化作用在于,它们看到了社会生活存在着心理方面,并强调这种心理方面对于社会生活的强有力影响,尽管它们在看待社会生活与社会心理何者为根本的问题上有失妥当。

由此可见,19世纪下半叶在心理学和社会学两大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几乎是同时出现了一种相互接近的倾向,从而使两个知识领域之间产生了共同的“边缘性”问题。于是,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重叠处分化出了社会心理学这一门新的学科。

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W.McDougall)的《社会心理学导论》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E.A.Ross)的《社会心理学》这两部划时代的著作不约而同地问世。因此,一般就把这一年看作社会心理学的诞辰之年。然而,这个年份还有一层深长的意蕴,即它同时标明了社会心理学从其产生之日起就与生俱来地存在着两种取向的学科传统。美国著名心理学史家墨菲(G.Murphy)对此曾作出过经典性的阐述:“当社会心理学成型之时,它趋向于分为两支,一支是心理学家的社会心理学,着重社会情境中的个人,一支是社会学家的社会心理学,着重团体生活。”(墨菲、柯瓦奇,1982:607-608)

关于两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划分及其依据,苏联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安德列耶娃(Г.M.Αнаpeeва)也曾作过独到精辟的分析和论述。她指出,心理学和社会学这两门学科相互接近的结果产生了纯社会心理学知识的最初形式,其中影响最大的三种是拉扎鲁斯(https://www.360docs.net/doc/1118946511.html,zarus)和斯坦达尔(H.Steinthal)的民族心理学、塔尔德和黎朋(G.LeBon)的民众心理学以及麦独孤的社会行为本能论。根据德国学者吉布施和弗尔威格提出的对于最初社会心理学体系的分类原则——分析个性和社会

的相互关系的方法,安德列耶娃认为,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可能有两种方法:一是承认个性占首要地位,一是承认社会占首要地位。她由此进一步指出,民众心理学和社会行为本能论是第一种解决方法的例子,即是从“个人主义”的立场出发解决个性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民族心理学是第二种解决方法的例子,即是从“集体的”立场出发解决个性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安德烈耶娃,1984:28-31,34)很显然,安德列耶娃这里所说的第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划分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依据,而第二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则是划分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依据。安德列耶娃指出,在最初的社会心理学的努力中,一开始就试图从心理学和社会学两个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如果是按照心理学解决办法,那么必然是从个体及个体心理出发来解决一切问题,因而向团体心理过渡的问题就没有多少精确的研究。如果是从社会学角度,表面上是试图以“社会”为出发点,但却是把“社会”本身溶解在心理学中,使社会关系典型地心理学化了。(安德烈耶娃,1984:28-31,34)更为重要的是,安德列耶娃强调:“这两种解决办法在社会心理学发展史的以后阶段都得到了继承,因此应特别注意研究这种倾向是如何取得胜利的。”(安德烈耶娃,1984:28-31,34)

二、关于两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延续发展

自1908年之后,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一直在延续,成为社会心理学这门学科发展的两条主旋律。许多社会心理学家之所以在社会心理学一系列学科和实践问题上存在着差异和分歧,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们属于不同的研究取向。

(一)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奥尔波特(G.W.Allport)的下述定义是关于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代表性宣言:“很少例外,社会心理学家们认为他们的学科旨在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如何受到他人存在所影响,而这种他人存在包括实际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Allport, G.W.,1968:3)

1908年以后,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在整个社会心理学学科发展总体格局中占据了优势地位。这种情形的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前主要得益于:达尔文进化论所取得的全面胜利,使将本能看作人与动物相联结的纽带,以之解释人类行为的动力成为当时广泛盛行的社会行为研究方法和原则。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与罗斯相比,麦独孤自然成为社会心理学的“宠儿”。在从1908年到1921年的短短13年中,他的《社会心理学导论》就连续印刷了14版之多。而在20年代以后,随着行为主义的兴起而产生的实验社会心理学虽然摒弃了对本能的研究,但却继承了麦独孤注重个体的研究取向,从而把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推进到更崭新的阶段。

F.奥尔波特(F.H.Allport)在一系列实验研究基础上,于1924年出版的《社会心理学》及其提出的“社会促进论”,被公认为实验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实验社会心理学是典型的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其原因不仅在于F. 奥尔波特运用实验室实验这一传统心理学的基本方法来研究社会行为,更重要的还是因为他“坚持主张社会心理学不是有关群体心理的一种研究,而是有关社会情境中的个人的一种研究。”(墨菲、柯瓦奇,1982:614)由于F. 奥尔波特的巨大影响力,小群体实验研究迅速兴起,并成为西方社会心理学中长期经久不衰的研究模式。

从F. 奥尔波特开始,直至20世纪70年代之前,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一

直处于发展的鼎盛时期。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l、经典研究的不断涌现

经常被援引的研究范例有:1929年瑟斯顿(L.L.Thurstone)和蔡夫(E.J. Chave)开创了对态度的测量,并制定了第一个态度量表;1932年李克特(R. A. Likert)对前二人的态度量表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套现今已在舆论调查中广为运用的测量方法;1935年谢里夫(M.Sherif)进行了有关社会规范形成的实验研究;从1939年开始勒温(K.Lewin)在早期提出的场论基础上开展了群体动力学研究;在谢里夫遗留问题的基础上,1951年阿希(S.E.Asch)作了遵从行为的实验研究;1963年米尔格拉姆(https://www.360docs.net/doc/1118946511.html,gram)则进行了引起广泛争议的服从权威的实验研究。

2、理论观点的纷呈林立

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观点较为复杂,很少形成具有统一理论基础的完整学派,而更多地是属于在方法原则上方向大致相同的派别,它们主要可以划分为三大派别:

(1)精神分析派别。弗洛伊德(S.Freud)在20世纪初创立了精神分析的经典理论,他把“力比多”性驱力视为人的一切行为的基础和动力。弗洛伊德的门徒阿德勒(A.Adler)和荣格(C.G.Jung)由于不同意弗氏的泛性观点而自立门户,阿德勒建立了“个人心理学”,荣格则开创了“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逝世后,精神分析运动的重心从欧洲移至美国,在美国形成了新精神分析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沙利文(H.S.Sullivan)、霍妮(K.Horney)、弗洛姆(E.Fromm)、卡丁纳(A.Kardiner)和埃里克森(E.H. Erikson)。由于他们否定弗洛伊德关于“力比多”性驱力对社会行为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基本观点,并代之以强调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对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新精神分析学派又常被称为精神分析的文化学派或社会学派。从总体上看,新精神分析学派虽已从经典精神分析学以关注心理和本能的关系为重点,转移到以关注心理和社会环境关系为重点上来,但是他们在强调社会环境的作用时,其眼光往往局限于家庭氛围、人际关系等社会微观方面,而未能更广泛深人地涉及社会宏观领域。

(2)行为主义派别。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B.Watson)举起了“行为主义”的大旗,主张心理学只应研究有机体可观察的行为,并用“刺激一反应”公式来阐明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环境塑造的结果。作为对华生行为主义只强调外显行为方面而无视内在心理过程的一种修正和超越,30年代出现了以托尔曼(E.C.Tolman)、赫尔(C.L.Hull)和斯金纳(B.F.Skinner)为代表人物的新行为主义派别。托尔曼等人承认并研究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中介变量,而在作为逻辑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结合物的操作主义的影响下,斯金纳极其强调用先进的实验室实验方法和测量技术对行为进行精确分析。传统的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对社会心理学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华生的行为主义为社会心理学摆脱麦独孤社会本能论的困境提供了契机,新行为主义为实验社会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依据,从而促进了

社会心理学从经验描述阶段进入实验分析阶段的历史性转变。社会心理学中属于行为主义方向的许多小型理论大都是通过实验研究建构的,最负盛名的有米勒(https://www.360docs.net/doc/1118946511.html,ler)、多拉德(J.Dollard)的“挫折一攻击”理论,班杜拉(A.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等等。然而,在此不能不指出,行为主义方向的研究策略上所固有的缺陷也埋伏下了日后社会心理学(尤其是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面临困境的重要根源,因为这种研究策略上最明显的缺陷有两点:一是,在研究范围上基本排除了对群体、特别是大群体行为或心理的探讨;二是,在研究内容上,研究对象与真实的社会背景相距甚远。

(3)认知主义派别。认知主义派别的主要理论来源是格式塔心理学和勒温的场论。格式塔心理学重点关注人的知觉研究,认为传统心理学将知觉看作是各种感觉成分的总和是不正确的,而主张知觉一开始就具有整体性。勒温把知觉结构的格式塔观点转移到对人的行为结构的研究上来,他认为行为的动力场是一种由个体、心理环境所构成的整体,而行为则是个体的需要与当时的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如果个体产生了某种需要,便会引起他的心理紧张,从而与环境发生作用;只有当需要得到满足时,心理紧张才会消除,这一过程就决定了个体行为的不同表现。格式塔心理学与勒温的场论直接或间接地孕育了社会心理学认知派别的各种理论,主要有海德(F.Helder)的人际关系的认知平衡论。纽科姆(T.M.Newcomb)的沟通活动论、费斯汀格(L.Festinger)的认知失调论、奥斯古德(C.Osgood)和坦南鲍姆(P.Tannenbaum)的认知一致性理论等等。认知主义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家把人的行为变化放在人的心理需要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有机系统中加以考察,为认识社会环境与人的认知过程、心理需要及其行为反应之间的关系和规律提供了丰富、精细的研究成果。然而,就这些成果所涵盖的范围来看,依旧未曾超出个体心理或人际互动等微观社会领域。

3、应用研究的局部出现

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工作主要致力于实验室实验研究,到了40年代以后,一些局部性的应用研究开始出现,这主要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社会心理学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去面向现实社会生活,其中围绕信仰、偏见、说服、宣传以及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等问题展开了一些研究。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勒温,他不仅是实验家、理论家,也是实践家,他提出的“行动研究”规划就是倡导社会心理学研究应该面向社会实际问题,并致力于解决它们。勒温及其追随者对于社会风气、种族歧视、婚姻纠纷、生产中的人事关系、组织中的领导人培养等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在战后的50、60年代,应用研究主要涉及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大众传播媒介、改进组织管理方法等实用性领域,而对于与社会宏观结构紧密相关的社会问题则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埃尔伍德(C.A.Ellwood)关于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典型地阐述了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宗旨:“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它立足于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以对于群体所产生的人类反应类型、沟通类型和各种行动的解释为出发点。”(Mccall, G.J. & Simmons,J.L.,1982:9)

有一种观点认为,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大体上有两个不大相同的发展方向。一是,在20世纪20、30年代,G. 米德等人发展了符号互动论学派;二是,从20世纪50年代起,一些社会学家如英格尔斯(A. Inkeles)等人试图发展社会结构与人格之间关系方面的研究,有人称之为心理社会学(Psychological Sociology)。(瞿海源,1989:11-13)

从罗斯开始发端的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其发展的势态尽管不如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那样显赫,但还是形成了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的另一条大动脉。

1、理论研究地位显著

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当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而蓬勃发展的时候,理论研究的兴趣却主要在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身上表现出来,主要代表就是具有巨大影响的符号互动理论学派和社会交换理论学派。

(1)符号互动理论学派

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G. 米德(G.H. Mead)集社会学家库利(C.H. Cooley)、托马斯(W.I.Thomas)等人思想之大成,提出了符号互动理论的经典思想。米德认为,个体的本质是社会性,人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够运用符号,人的精神是在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因此,要理解人的社会行为就必须分析社会生活中的互动过程,考察人们借以调节和实现他们之间互动的符号的作用。米德逝世后,符号互动论被他的两个学生布鲁默(H.G.Blumer)和库恩(M. Kuhn)发展成为两个在观点和方法上有所差异的学派,即以布鲁默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和以库恩为代表的衣阿华学派。

正如在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发展进程中,F.奥尔波特是继麦孤独之后风云一时的人物一样,在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发展进程中,G.米德则是继罗斯之后最重要的代表者。理由有两个:第一,米德的研究进一步体现和捍卫了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宗旨,因为“米德分析的出发点和社会心理学的其他理论方向不一样,不是个别个体,而是被理解成群体中、社会中个体交互作用的社会过程”。(安德列耶娃,1987:156)第二,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直接孕育了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大多数理论,主要有萨宾(T.Sarbin)的社会角色理论、海曼(H.Hyman)的参照群体理论、戈夫曼(E.Goffman)的社会戏剧理论以及勒默特(E.M.Lemert)的标签理论。

(2)社会交换理论学派

在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中,唯独社会交换理论是在符号互动理论传统之外形成的。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G.C.Homans)是社会交换理论的创始人,他的理论是在功利主义经济学、功能主义人类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等几种思潮综合影

响下的产物。霍曼斯社会交换理论的焦点在于,通过考察人们在社会互动中付出的代价与得到的利润之间的关系来解释人的行为。另外两位美国社会学家布劳(P.M. Blau)和埃默森(R.Emerson)进一步发展了社会交换理论,他们把社会交换理论从对微观社会结构和过程的考察扩展到对宏观社会结构和过程的分析。

2、经验研究的相继开展

从20世纪初期起,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所进行的经验研究或应用研究一直持续不断,较有影响的如30、40年代对社区心理和社会流动方面的调查研究,其代表作有林德(R.S.Lynd,H.M.Lynd)等人的《中镇》和沃纳(W.L.Warner)的《杨基城》;30年代由于世界经济萧条和社会动荡所引起的对公众舆论、恐慌、流言和谣言等方面的研究;1935年美国社会学家盖洛普(G.H.Gallup)运用分层抽样方法进行了科学的民意测验;斯托弗(S.A.Stauffer)等人根据对美军人员素质和心理状况的调查,于1949年出版的《美国士兵》一书提出了“相对剥夺”的重要概念。

3、代表著作的不断问世

自罗斯的《社会心理学》出版以来,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著述尽管在数量上不如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那么多,但也仍然在陆续面世,较著名的有:埃尔伍德(C.A.Ellwood)的《社会心理学导论》(1919年);林德史密斯(A.Lindsmith)的《社会心理学读本》(1949年);罗森伯格(M.Rosenberg)和特纳(R.Terner)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视角》(1981年);以及麦考尔(G.J.Mccall)和西蒙斯(J.L.Simmons)的《社会心理学——一种社会学的研究》(1982年)等。

三、关于两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差异比较

两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同时并存的状态在美国社会心理学中似乎表现得最为突出。美国社会学学会和心理学学会的内部都设有社会心理学分会;在社会心理学教科书的前言中一般都指出作者是社会学家还是心理学家。这种并存状态与两者之间内在的差异性相关。根据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组科姆的建议,1954年在美国一所大学中曾进行过一次有趣的试验:某个年级的社会心理学课,第一学期由社会学教师讲授前半部分,第二学期由心理学教师讲授后半部分。当课程结束后,组织学生讨论社会心理学问题,其结果是,这种讨论简直无法开展,因为学生们坚信他们所学到的是完全不同的课程。(安德烈耶娃,1984:19)

关于两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之间的差异,瞿海源曾以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韦格特(Andrew J. Weigert)从社会学取向和鲍姆(Andrew Baum)等人从心理学取向撰写的两本社会心理学教科书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直观说明。

表1 两种社会心理学教科书极不相同的内容

韦格特1983年(社会学取向的)

鲍姆等人1985年(心理学取向的)

1. 社会心理学和自我在美国的历史

2. 人类生活中基本的社会心理组成

3. 研究社会心理学的分析工具与过程

4. 人类生活中互动、意义和共识

5. 语言、共识和互动

6. 角色、语言和共识 .

7. 认同、自我和角色

8. 外表与认同

9. 自我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10. 认同与生命历程:社会化

11. 认同与情绪

12. 性别、认同与角色

13. 认同与动机

14. 个人与集体认同

15. 认同与偏差

16. 个人经验与社会结构

17. 西方历史中的自我与社会

18. 社会心理学、人类的生存与自我了解 1. 社会心理学的领域

2. 研究方法

3. 态度及态度变化

4. 群体的社会效果与功能

5. 印象形成、社会认知、印象整饰

6. 喜欢与爱

7. 助人社会行动

8. 攻击

9. 偏见与岐视

10. 社会影响:顺从及其应用

11. 社会心理学与法律

12. 社会心理学与投票

13. 环境中的社会行为

14. 压力的社会心理因素

15. 健康与社会行为

16. 吃、喝、抽烟的社会心理

17. 工作的社会心理

来源:瞿海源编著,《社会心理学新编》,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9年。

从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结构的角度来看,两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之间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对象上的差异

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强调个体变量的重要性,而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则注重群体变量的意义。这种研究对象上侧重点的不同,是导致两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在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及其成果应用等一系列方面存在着差异的基本原因。

(二)研究范围上的差异

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主要是通过了解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个人特质、以及特定社会情境中他人对个体的影响来解释人的社会行为。而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主要是通过考察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所获得的社会角色、以及人们的社会互动作用来说明人的社会行为。

对于两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在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上所存在的差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麦考尔(G.J.Mccall)和西蒙斯(J.L.Simmons)曾用图 l进行了比较说

图l社会心理学的心理学传统与社会学传统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来源:Mccall,G.J., & Simmons,J.L.,1982:11)

麦考尔和西蒙斯指出,社会心理学两种传统之间存在的两个重要差别,表现为其研究对象的重点和研究方法的类型各有偏向。然而,尽管这些差异很重要,并且无疑已极大地促使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的研究者之间依旧持有分歧,但是,两种传统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途径上具有不可忽视的相似性:1、基本的解释概念是人所形成的一种固定倾向,特质表明了个人的固定倾向,而社会角色则体现了社会文化的固定倾向。2、这些倾向在人的核心部分被组成某种综合性本质,即人格或社会性自我。3、这些倾向不被看作先天的,而被视为习得的,要么是通过与他人的“刺激一反应”而习得经验;或者是通过所处环境中各种群体实施的社会化这种有目的集体文化传递而习得经验。4、这些倾向被认为是由环境的特征所引发的,要么是简单的物理环境(刺激,尤其是其他个体的行为或外表),要么是较复杂的社会环境(人、行为和情境的意义)。在麦考尔和西蒙斯看来,上述重要的相似性已使得两种传统的社会心理学家得以展望社会心理学的一种共同领域。而事实上,这些相似性在过去数年中已被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并能够使社会心理学家们更自由地向每一种传统去

进行借鉴。(Mccall,G.J., & Simmons,J.L.,1982:10)

(三)研究方法上的差异

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倾向于把实验法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在一个时期甚至出现一种极端主张,即不使用实验室实验法的社会心理学都不具有科学性质。后来这种观点有所改变,在使用实验室实验法的同时,也采用现场实验、自然实验及其他方法。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社会学的基本调查方法,如问卷法、访谈法等等。

以上方面仅只是从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的角度,对两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之间在结构上的差异进行了静态的分析比较。然而,要想对两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在整个社会心理学学科中的地位与作用作出比较完整的评价,还必须从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方面,对两种取向各自具有的功能及其体现加以动态的比较考察。

四、关于两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学科地位

从社会心理学学科发展进程来看,自1908年到20世纪70年代,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在西方社会心理学中一直明显地占据主导地位。这一状况首先表现在:20年代以前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具有强大影响,20年代至70年代实验社会心理学和小群体研究成为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主流;其次还有两个突出的佐证:一是,从 1908年至20世纪70年代所出版的近200本社会心理学教本中,有2/3是心理学家所撰写的,而社会学家的著述仅占1/3;二是,在现今公认的支配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四大理论取向当中,有三种取向(即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和精神分析)源于心理学传统,仅只有一种取向(即互动理论)来自社会学传统。

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所呈现的这种长足发展态势与其两个哲学指导思想密不可分:一是,基础研究方向上的实证主义;二是,应用研究取向上的实用主义。在实证主义指导下,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确立了以实验法作为根本的研究方法,强调对外显行为进行严格控制的精确分析;而在实用主义的指导下,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则直接与解决社会一些部门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正因为如此,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量化性质较强、成果数量较多、发展速度较快。

勿庸置疑,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对于促进整个社会心理学学科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它还体现了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所不能取代的独特优势:第一,作为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重要代表方面的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加速了社会心理学彻底摆脱纯粹思辩、经验描述的初级阶段而步人到精确测试、定量分析的高级阶段的进程。社会心理学中的小群体实验研究具有思辩探讨和经验描述所不可比拟的先进性就在于:实验性尤其是实验室实验能对影响行为的因素进行严格控制与量化分析,易于找出精确的相关关系、因果关系,从而发现行为机制和规律,因此,有利于建立假设、实施研究、检验理论、推出成果。

第二,与社会学取向相比,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所具有的特殊优势表现在:

由于注重个体因素的研究,以个体特质作为解释社会行为的基本依据,而为了把握这种依据势必深人探讨个体的生理和经验的因素、社会学习过程、他人的影响途径等较微观的领域。因此,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长于对微观、深层的社会心理层面及机制作出透视,从而便于建构各种小型理论乃至中型理论,如社会促进论、挫折一攻击理论、竞争与合作理论、认知一致性理论等等都是这一方面的典型例子。

那么,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占主导地位的格局是否体现了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的最优化结构?是否代表了社会心理学学科发展的最合理趋向?要令人信服地回答这些问题,就不能不从社会实践这一检验社会心理学功效的根本标准方面来进行考察,因此,就不能不提及西方社会心理学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危机。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国出现了战后最严重的社会危机,黑人运动、妇女运动、青年运动等风起云涌。各种社会问题的急剧产生向社会心理学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任务,但是,习惯于在实验室和书斋里工作的社会心理学家们面对现实要求却束手无策,这种局面使得西方社会心理学遭遇到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深刻危机。所谓危机,就是指社会心理学不能解决社会需要它解决的有关重大问题。于是,许多西方学者针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方法论、体系结构等方面,展开了一次广泛的反思和讨论。

在一些学者看来,西方社会心理学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长期以来占据主导地位。社会心理学家斯坦纳针对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状况指出,到20世纪50年代,社会心理学逐渐向内收敛,不再关心外在较大的社会体制,而把注意力几乎全部集中在个人的内在状态和过程。到了60年代,社会心理学更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特征而丧失了社会性。(Steiner, Ivan D.,1973)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纽科姆的观点颇具代表性。他认为,社会心理学的主要问题在于不善于把心理学观点与社会学观点结合起来,而传统社会心理学中占优势的心理学观点的主要缺陷就在于:它“降低或忽略了被试者作为其成员的社会结构的本质”。(Newcomb, T.M., 1972:82)英国社会心理学家阿米斯特德(N. Armistead)则更尖锐地指出,在心理学传统中,研究的问题往往是与社会情境、文化、时代无关的某些“一般社会行为规律”,这种观点排除了关于社会心理现象的内容问题:社会态度怎样?群体的目的是什么?等等。“如果把获得一般规律的意图,与作为有机体相互作用的‘社会性因素’的概念、实验室的实验方法结合起来,那么,社会心理学往往忽略行为得以实现的社会背景。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为什么陷人绝境,基本原因就在于此。”(Armistead, N.,1974:15)综合各方面的观点来看,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局限性:

第一,研究对象方面的问题。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以个体为研究重点,从而不可避免地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群体、特别是大群体的研究,忽视了对决定社会心理的社会结构因素的探讨。由于往往只把个人存在或者许多人存在这种简单事实看作是“社会性因素”的标志,致使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仅局限于个人至多是人际关系这种社会亚系统,而把决定个人行动的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排除在外,其结果便是形成了一种个人社会心理学。(Moscovici,S.,1972:57)与此相应的情况是,“社会心理学中大多数理论是关于个体行为或个体间行为的理论,各种例证可以归结为,社会行为是一般行为机制对如下条件的适应,即对行为在他人当中实现的条件的适应。”(Tajfel,H.,1972: 93)因此,如果以这种研究传统所得到的成果或

理论来解释群体行为或社会行为,势必遭致失败,原因在于群体行为与个体行为之间存在着质的区别。

第二,研究方法方面的问题。20世纪20年代以后,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在研究方法论上主要接受新实证主义哲学的指导,把可证明性或可操作性原则作当检验知识的唯一方法,由此导致了两个方面的偏颇:一是,哲学方法论层次上的唯科学主义倾向,使社会心理学研究与社会哲学、价值理论相脱离,即保持所谓研究上的价值中立性;二是,具体研究方法层次上独尊实验法的倾向,把实验法尤其是实验室实验法视为衡量社会心理学是否属于科学的绝对标准。作为这两方面的结果,社会心理学研究远离真实的社会背景,而成为一种“真空中的实验”,即一种对亚社会情境、甚至是非社会情境中的“社会行为”所作的研究。尽管这种研究也产生出了一批精致的小型理论,但是,它们从根本上就不具备干预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正如墨菲所言:“从实验室中‘社会助长’问题研究到理解校园内的动乱或国际间的仇恨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墨菲,1982:635)

第三,研究取向方面的问题。出于对新实证主义的科学研究准则的尊崇,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高度地讲究精确的量化材料,注重完善的数学程序,要求严格的假设建立与检验,这种“方法崇拜”倾向直接产生出两种后果:一是,对理论研究的极端轻视,尤其是在实验法蓬勃发展的20世纪20年代,轻视理论的倾向达到了顶峰,以致于“谁要是仍然对理论感兴趣,谁就要冒风险,引起别人对自己专业知识的怀疑。”(安德列耶娃,1987:9)二是,对应用研究的兴趣淡薄。虽然也曾出现过一些对社会微观领域中部分现实问题,如改善管理方式、增强广告效果、提高生产效率等的研究,但大都表现出浓厚的实用色彩,而根本上则回避对尖锐社会问题的探讨。尽管20世纪40年代勒温等人不仅做出了一些理论方面的贡献,而且针对某些重大社会问题进行过应用研究,但是,他们并未能够使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从此发生重大改观。在勒温之后,社会心理学研究又退回了“象牙之塔”。(杜加克斯、赖茨曼,1988:377)

鉴于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所存在的局限性及其一直在整个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状况,许多学者提出,要使社会心理学发展成为有前途的学科,就必须对它目前的现状进行重大改造,使之能够真正地面向社会,有效地参与研究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对此,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拉特纳曾精辟地指出:“要建立真正的社会心理学,就必须改弦更张,把当前这种抽象社会活动的研究改变为对社会关系的具体研究。”(拉特纳,1984)就对现存社会心理学的改造而言,较具普遍性的意见是,除了亟待重新确立指导研究的方法论以外,最为重要一个方面是必须调整社会心理学的学科体系结构,而其中关键一点就是应该加强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法国社会心理学家莫斯科维西(S.Moscovici)的观点颇具代表性,他认为,一个迄今为止仍十分明显的倾向是,社会心理学是作为普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而存在,这恰恰妨碍了社会心理学与社会问题密切联系起来。因此,他坚决主张这门学科按另一种形式发展,即从社会角度研究社会心理学问题。只有采取这一途径,即

“广泛地在整个社会的范围研究社会过程,社会心理学才能得到发展”。(Moscovici, S., 1972:36)

一般而论,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突出特征表现在,以群体变量为研究重点,以社会互动为主要研究内容,多采用能在较大范围内实施的研究方法,如问卷法、观察法、跨文化研究法等等。因而其优势是便于把握宏观的社会心理层面,敏锐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社会情绪或态度变化等问题,而研究成果干预社会实际领域的能力较强。因此,加强社会学取向的研究无疑是使社会心理学面向社会的合理策略。

与此同时,有两个问题需要加以明确:第一,强调加强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并不是要用社会学取代社会心理学。固然社会心理学只有在更多地参与研究社会问题的条件下才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在说明这个观点时,重要的是保持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差别。社会心理学对社会问题的兴趣增长,并不意味着它变成社会学,很显然,应该保持这两门学科对于社会问题的态度上的特点。因为正象社会心理学的“心理学化”使社会心理学蒙受严重损失一样,社会心理学的“社会学化”也是没有任何前途的。庸俗的社会学化也是社会心理学前进道路上的重大障碍。(安德列耶娃,1987:206)第二,强调加强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也决不意味着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可以被偏废或放弃,因为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也存在自己的短处,主要表现为对个体内在的心理机制或较微观层次的社会心理因素缺少更深的把握,所以,它只有与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有机结合,才能达到全方位、多维度地透视复杂社会心理现象的目的。

五、关于两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整合趋势

从1908年自立学科门户以来,社会心理学至今仍处于不成熟的状态,而两种研究取向的长期并存,就是社会心理学学科不成熟性的一种突出表现,因为两种取向导致了不同的社会心理学家在对于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方法体系等诸多重大问题上尚未达成较一致性的认识。对于两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之间所存在的隔阂及其弊端,一些远见卓识的社会心理学家早已有所洞察,例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纽科姆1948年曾用形象的比喻阐述道: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进程尤如开凿一条隧道的工程,社会学家在山的这边开凿,心理学家从山的那边挖掘,而他们彼此之间对于对方的进展情况知之甚少,又缺乏共有的指导性“地形图”,因此,究竟何时双方才能够汇合,确实难以预期。(Mccall,G.J. & Simmons,J.L.,1982:8)而越来越多的社会心理学家也逐渐认识到,如果只从社会学或心理学单方面而不是共同用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去完整地研究社会心理与行为,那么,势必使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走向畸形。因此,建立一种整合取向的——而非社会学和心理学两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已成为一种亟待努力去实现的目标。

整合两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尝试,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曾经进行过。当时为了改变社会心理学工作者分别接受社会学科或心理学科的专业训练并获取相应

学位的状况,美国一些大学设置了独立的社会心理学系科和学位课程。但是,这种局面没能维持多久,新设置的系科要么被取消,要么并入原先的社会学系或心理学系,而单独的学位课程也随之被去除。整合两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努力暂告失败。(Mccall,G.J. & Simmons,J.L., 1982:8)

但是,上述情况丝毫也不能证明,整合两种研究取向只是一些社会心理学家主观上的一厢情愿。两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现今所处的分离状态,既有人们认识方面的问题,又有学科发展规律的问题和社会实践要求的问题,总之,只是一个时间上的问题。从世界范围内社会心理学发展较早的几个国家近年来的情况看,可以说,两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之间的整合趋势,正越来越多地从社会心理学家形成的共识变成为社会心理学发展的现实。

在对社会心理学所出现的危机进行反思之后,长期以心理学取向为研究主流的美国社会心理学,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了以下方面的重大变化:第一,研究对象方面改变了原先只重点研究个体、小型群体心理或行为的状况,而同时把大型群体心理或行为也纳人了研究范围;第二,在研究方法上,由只推崇实验室实验法,变为既采用实验室实验法,也广泛地运用自然实验法、现场实验法、跨文化研究法、问卷法、访谈法等等;第三,面向社会问题的研究和应用性研究的趋势增强。例如,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了对于侵犯行为、大众传播与暴力行为、利他行为、爱情婚姻等社会问题的研究;而应用研究则广泛涉及到学校教育、医疗、保健、司法过程、环境保护、消费者利益、福利政策等众多领域,并形成了一些较为成型的应用社会心理学分支。1984年出版了奥斯坎普(S.Oskamp)所写的美国第一本《应用社会心理学著作;第四,理论研究逐渐受到重视,出版了一批社会心理学理论专著,其中较有影响的有:肖(M. E.Shaw)和康斯坦佐(P. R.Costanzo)的《社会心理学理论》(1970年)、霍兰德(E.P.Hollander)与亨特(P.G.Hunt)的《社会心理学的经典贡献》(1972年)、霍兰德的《社会心理学的原则与方法》(1976年)、萨哈金(W.S.Sahakian)的《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1982年)等等。从上述方面可以看出,在美国社会心理学的晚近发展中,社会学取向的研究正逐渐加强,两种取向之间的结合之势初见端倪。

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恢复建设并曾经一度迅速发展的苏联社会心理学,也同样存在着两种取向的研究状况。对此,安德列耶娃曾指出:“我们现在实际上有两种社会心理学:一种主要是同‘社会学’问题相联系,另一种主要是同‘心理学’问题相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情况同许多国家中形成的情况相类似。”(安德列耶娃,1984:19)苏联社会心理学界在社会心理研究对象问题上的三种代表性观点,不仅表明了两种取向之间在研究重点范围上的差异,而且也反映出两种取向之间的整合趋势成为苏联社会心理学发展的一种方向。第一种观点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群众的心理现象”的科学。这种看法在社会学家中最为普遍,因而他们更多地注意研究各阶级和其他大型社会团体尤其是集体的心理。第二种观点在心理学家中最为流行,它认为个性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持这种意见的人,一方面,以更大的注意力去研究个性的心理特征、个性在集体中的地位、个性的类型;另一方面,他们突出了个人在集体中的地位、人际关系和整个交往体系。第三种观点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群体心理和个体在团体中的地位的科学。“自然,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心理学的问题是非常广泛的,因为社会心理学各学派所研究的问题全部都

被列为社会心理学的对象。”“在某种意义上说,人们企图借助这种观点将上述两种观点综合起来。”“看来,这种观点最符合实际上正在形成的研究实践,也就是最符社会实际的需要。唯其如此,这种观点即使不说已为大家一致接受,至少也是最有根据的。”(安德列耶娃,1984:14-16)安德列耶娃的上述总结评价表明,在两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整合问题上,一定数量的苏联社会心理学家不仅已经达成共识而且付诸了实践。

我国的社会心理学自20世纪70年代末重建以来,经过20余年的努力,已形成了逐步发展壮大的局面。教学与普及工作广泛展开,研究队伍和机构不断扩充,学术组织及活动日益增多,各种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但是,从科研与教学这两个主要领域的情况看,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依然呈现出两种取向并存的状态。首先,在科研领域,从心理学方向研究社会心理学或社会心理的人,主要是专业心理学者,他们着重致力于研究个体或小群体方面的微观社会心理层面,如个性品质、需要与动机、社会态度、人际知觉等,多采用实证性方法,成果的量化特征较浓,但对宏观社会心理层面的了解不够;从社会学方向研究社会心理学或社会心理的人,主要是专业社会学者以及其他有关学科的学者专家等,他们研究和调查工作的重点涉及群体心理或宏观社会心理层面,如社会思潮、社会舆论、社会风气、社会时尚、社会情绪、社会心理承受力、集群行为等等,多采用经验性研究方法,成果的社会现实性较强,但对微观社会心理层面疏于关注。其次,在教学领域,目前社会心理学专业与课程的设置,主要是放在社会学系或心理学系。社会学系学生对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的学习较为系统,但对心理学知识的涉及相对较少;相反,心理学系学生对心理学理论与方法的学习要比对社会学知识的了解更全面、深入。两种不同的训练及其所形成的素养必然影响受训练者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各有所偏重。

纵观重建以来我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进程,可以看到这样几个特征:第一,在最初一些年份里,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占主要方面的迹象比较明显:首先,出版的社会心理学教本中,多数都以大部分篇幅论述关于个体社会心理、人际交往心理和小群体心理方面的内容;其次,在研究课题方面,大部分是关于个性、自我意识、需要与动机、社会态度、人际关系、组织心理等微观或中观社会心理层面的研究。出现上述状况的原因主要在于我国社会心理学起点的独特性:一是,我国社会心理学起步晚、底子薄、资料少,因此,在开始发展的初期,不可避免地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吸收国外尤其是西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然而,从引进到消化再到创新需要一定时间或一段过程;二是,我国的心理学比社会学有更长的发展历史,因而存在更多的研究力量和知识积累优势,所以,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比重自然较大。

第二,在最近一些年份里,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比重正在加大:首先,在研究课题方面,关于社会变迁与价值观念变化、改革进程与社会心理承受力、社会风气与社会凝聚力、文化传统与民族性格等宏观社会心理层面的研究正在增多;其次,在出版的成果中,对于大型社会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心理与社会结构的关系、社会心理与文化背景的关系等方面问题的关注正在增强。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我国正处在一个急剧的社会转型时期,这是一个社会问题骤增从而引发社会心理问题凸显的时期,社会对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从来没有表现过像现在这样的高期望,因而,也成为了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大有用武之地的时期;二是,由于社会

现实的需要,我国社会学学科在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上都是极其引人注目的。

第三,随着我国的社会心理学从重建之初以翻译介绍国外社会心理学以主的阶段,朝着在检验、修正国外有关研究的同时逐渐开始自己的研究及其创新的阶段迈进,许多学者日益认识到,在正确的方法论指导下,努力促进心理学取向和社会学取向之间的有机整合,使社会心理学学科在提高自身科学性的同时又真正地面向社会,对于我国社会心理学的长远发展来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而且这种认识正在社会心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中有所体现,最具典型意义的是某些高校已经建立了独立的社会心理学系。

总之,社会发展与变迁的日益加剧,以及社会心理越来越趋于复杂化的态势,需要更具高度综合性学科特征的社会心理学来与之相适应,因此,社会心理学的两种取向的整合之势不仅是社会实践向社会心理学提出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社会心理学增强自身生命力的重要途径。综观世界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上述结论正为具体的学科发展实际所日渐证明。我们期待着社会心理学不断臻于完善,并有朝一日最终发展出更具综合性的、更能体现自身学科特征的概念、理论、方法和学科体系,到那时我们便有充分的理由把它称作社会心理学家的社会心理学。

主要参考文献:

[1] 高觉敷主编,1991,《西方社会心理学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 孙晔、李沂主编,1988,《社会心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

[3] 孙昌龄,1985,《社会心理学的创建与发展》,中国社会学函授学院、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班编《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北京:工人出版社,第179-191页。

[4] 王康,1985,《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中国社会学函授学院、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班编《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北京:工人出版社,第167-178页。

[5] 沙莲香主编,1992,《社会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 周晓虹主编,1990,《现代西方社会心理学流派》,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7] 瞿海源编著,1989,《社会心理学新编》,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8] 沈杰,1992,《论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思想战线》,第4期。

[9] 沈杰,1996,《社会心理学两种研究取向的历史作用及其综合趋势》,《社会科学辑刊》,第3期。

[10] [美]J. P. 查普林、T. S. 克拉威克,1984,《心理学的体系与理论》林方译,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

[11] [美]G.墨菲、J.柯瓦奇著,1982,《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林方、王景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2] [苏]安德烈耶娃,1984,《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3] [苏]安德列耶娃,1987,《西方现代社会心理学》,李翼鹏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4] K. 杜加克斯、L. S. 赖茨曼,1988,《八十年代社会心理学》,矫佩民译,北京:三联书店。

[15] [美] 莫里斯?罗森堡、拉尔夫. H . 特纳主编,1992,《社会学观点的社会

心理学手册》,孙非等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6] 卡尔?拉特纳,1984,《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中国社会科学》,第

2期。

[17] [美] 威廉. S. 萨哈金,1991,《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周晓虹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8] Allport,G.W., 1968,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modern social psychology. Lindzey,G & Aronson,N. (eds.).The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Reading.

[19] Armistead, N. (ed.), 1974, Reconstructing Social Psychology. Harmondsworth.

[20] Asch, S.E.A.,1959, A perspective on social psychology. Koch, S. (ed.) Psychology: A Study of A Science. New York.

[21] Borgatta, E.F.(ed.),1969, Social Psychology: Readings and Perspectives. Chigago.

[22] Boum, Andrew, Jeffrey,D.Fisher & Gerome, E.Singer, 1985, Social Psychology. New York.

[23] Boutilier, Robert G., Roed ,J. Christian & Svendsen, Ann C.,1980, Crises in two social sychologies: a critical comparison.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43 (1): 5-17.

[24] Cartwright, D.,1979, Contemporary social psychology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42:82-93.

[25] Faris,R.E.L. (eds.), 1964,Handbook of Modern Social Psychology. Chicago.

[26] Gergen, Kenneth J.,1973, Social psychology as histor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6:309-20.

[27] Helmreich, Robert,1975,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the unfulfilled promis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548-560.

[28] Hollander,E.P. & Hunt,P.G.(eds.),1972, Classic Contributions to Social Psychology. New York.

[29] Jones, Edward E. & Gerard, Harold, 1967, Foundations of Social Psychology. New York.

[30] Linngren, H.C.(ed) ,1969, Contemporary Research in Social Psychology. New York.

[31] Mccall,G.J. and Simmons,J.L.,1982,Social Psychology: A sociological approach. New York.

[32] Moscovici, S., 1972, Society and theory in social psychology. Tajfel,H. & Israel, J. (eds.) The Context of Social Psychology: A Critical Assessment. New York- London.

[33] Newcomb, T.M., 1972, Social psychological theory: integrating individual and social approaches. Holland, E.P.& Hunt, A.G. (eds.) Classic Contributions to Social Psychology. New York.

[34] Rohrer, J. & Sherif,W.,1951, Social Psychology At The Crossroads. New York.

[35] Rosenberg, M. & Turner, R. (eds.),1981, Social Psychology: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New York:

[36] Shaw, M.E. & Costanzo, P.R.,1970, Theories of Social Psychology. New York.

[37] Siverman,J.,1971, Crisis in social psychology: the relevance of relevance. American Psychology, Vol.26.

[38] Steiner, Ivan D., 1973,Whatever happened to the group in social psycholog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0:94-108. [39] Steiner,J. & Fishbein, M.(ed.),1966, Current Studies In Social Psychology. New York.

[40] Taifel, H.,1972, Experiment in vacuum. Tajfel,H. & Israel, J. (eds.) The Context of Social Psychology: A critical assessment. New York- London.

[41]Tajfel,H. & Israel, J. (eds.), 1972, The Context of Social Psychology:

A Critical Assessment. New York- London.

[42] Triandis, H.,1975, Social psychology and cultural analysis. 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r. Vol.5, No.1.

[43] Wexler, Philip, 1983, Critical Social Psychology. Boston.

中国社会学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118946511.html,

社会心理学教案 第四章 社会角色

社会心理学教案 第四章社会角色 本章学习目标 角色的含义 角色理论的概念与来源 角色的行为模式 角色学习 角色扮演 角色冲突 角色偏差 性别角色差异 个人的社会属性通过人们的社会认同高度影响人们的社会心理和行为,那么个体的人是怎样与整体的社会发生联系的呢?社会心理学从个人水平的分析过渡到群体和更高水平的宏观分析的一个桥梁就是人之所以成为社会人的角色问题。在现代社会心理学中,社会角色已经成为一个十分流行的概念。我们可以将社会角色视为个体在群体或社会中的一种功能,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解释人的社会行为的模式;同时,我们也可以将社会角色考虑为一种人格状态,或完整人格的一个侧面,从这样的意义上说,一个人就像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各种习惯和掌握各种品质特性一样学习他的社会角色。因此,可以这样说,社会角色的概念为我们弥合以个体和以群体或社会为中心的社会心理学这两种研究途径之间的鸿沟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第一节社会角色概述 一、角色的含义 角色(role)最初是由拉丁语rotula派生出来的,这一概念最初在学术著作中出现是在20世纪20年代社会学家齐美尔(G.Simmel)的《论表演哲学》一文中,

当时他就提到了“角色扮演”的问题。但直到20世纪的30年代,“角色”一词才被专门用来谈论角色问题。在此之前,角色一直是戏剧舞台中的用语,是指演员在戏剧舞台上按照剧本的规定所扮演的某一特定人物,但人们发现现实社会和戏剧舞台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即舞台上上演的戏剧是人类现时社会的缩影。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中这样写到:“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一个人一生中扮演着好几个角色。” 而美国社会学家米德(R.H.Mead)和人类学家林顿(R.Linton)则较早地把“角色”这个概念正式引入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角色理论也就成为社会心理学理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什么是社会角色呢?社会学家以及社会心理学家对这个问题都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莱威(M.J.Levy)将角色等同为社会地位,他在《社会结构》一书中将角色定义为“由特定社会结构来分化的社会地位” ;纽科姆(T.M.Newcomb)在其《社会心理学》将角色理解为行为本身,他认为“角色是个人作为一定地位占有者所做的行为”;林顿在《个性的文化背景》将角色理解为行为期望或规范,他认为“角色——这是地位的动力方面。个体在社会中占有与他人地位相联系的一定地位。当个体根据他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而实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时,他就扮演着相应的角色”;角色理论研究者彼德尔(B.J.Biddle)将角色视为行为或行为的特点,他在《角色理论:期望、同一性和行为》的著述中强调,“角色是一定背景中一个或多个人的行为特点”;森冈清美把角色分为两种,把地位分为“群体性角色”与“关系性角色”。以家庭为例,所谓“群体性角色”是观察家庭内的各个位置与家庭群体的整体关系时的概念.如户主、主妇、户成员的区别那样;所谓“关系性角色”是从家庭关系角色来观察各个位置时的概念,如妻子对于丈夫、儿子对于母亲那样。这样,如把家庭成员数作为n 的话,一个位置就会伴随(n-1)个关系性角色;台湾的社会心理学家李长贵把社会角色定义为“个人行动的规范、自我意识、认知世界、责任和义务等的社会行为” ;安德列耶娃把角色要素分为下面这样三个方面,即社会角色是社会中存在的对个体行为的期待系统,这个个体在与其他个体的相互作用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对自身的特殊期待系统,也就是说,角色是个体与其他个体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的行为方式;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的外

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及特点

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及特点。 从学科范畴看,它既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以教育与心理结合而产生的交叉学科。从学科性质看,它既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具有基础性)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具有实践指导性) 学习的结构和分类 结构:1引起注意和告知教学目标2、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知识3、呈现有组织的信息 4、阐明新旧知识关系,促进理解 5、引出学生的反映,提供反馈与纠正 6、提供技能应用的情绪,促进迁移 分类:1、知识的学习:其中包括学习知识是的感知、理解等 2、技能和熟练的学习:主要指运动、动作的技能和熟练学习 3、智能的学习:智能主要是指一个人的知识能力,以思维为主 4、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学习 认知学派的学习观 苛勒德国著名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之一 所谓格式塔是指任何一种吧情景看作被分离的整体 知觉:由感觉组成认知:由多个知觉组成意识:有多个意识流组成 顿悟:突然察觉到问题的解决方法,是通过学习者重新组织或重新构建有关事物的形式而实现的。 顿悟学习的归因:格式塔的学习观(顿悟说)产生的原因一方面他们强调刺激情境的整体性和结构性,因此在布置实验情境时,强调整个问题情境能让动物直接感知到需要的目的;另一方面,他们假定脑本身有一种组织的功能,能填补缺口或缺陷 学习动机的特点和作用以及能够给予学习的关系。 特点:活动性:可以促进机体进入活动状态 选择性:可以促进有机体选择性的指向某一目标 作用:1、激发行为2、行为定向3、维持行为 动机与学习的区别和作用 区别:动机是激发、定向和维持,它调节学习行为;而学习关系到信息和行为的获得与矫正作用:动机对学习的促进作用表现为决定学习者的学习方向较强学习的努力程度;学习要通过认知基础,智力水平,学习技能和方法等各种中介因素而实现。 在一般情况下,动机愈强烈,工作积极性愈高,潜能发挥的愈好,取得效率也愈大,与此相反,动机强度愈低,效率就愈差。 各种记忆及规律 按其内容分类:形象记忆:即对感知过的事物形象记忆 情绪记忆:对自己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 语义记忆:又叫词语-逻辑记忆,是用词语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 动作记忆:对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动作机能的记忆 以信息寻出的时间分: 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或或感觉登记,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被登记并保留一瞬间的记忆,一般按几分之一秒计算,一般有把视觉的瞬时记忆称为图像记忆,把视觉的瞬时记忆叫做声像记忆。特点:形象性容量大保留时间短 短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依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一分钟以内或是几分钟的记忆。特点: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为7±2,即5~9个项目 长时记忆:外界刺激作用与人的大脑后所形成的印象,记忆时限以提取时间为界限的记忆。特点:容量无论是信息的种类或是数量都是无限的

社会心理学试卷与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卷与答案 一、单选题 1. (1分) 第一份专业经济心理学的专业杂志是哪一年创办的?() ? A. 1902 ? B. 1908 ? C. 1975 ? D. 1981 2. (1分) 以精神分析法研究经济心理学的是()。 ? A. 考托瑙 ? B. 拉扎斯菲尔德 ? C. 阿尔布 ? D. 迪希特 3. (1分) 关于性别角色的论述,下列哪位学者的观点最接近中国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基本观念?() ? A. 本尼迪克特 ? B. 奥尔波特 ? C. 霍尼

? D. 帕森斯 4. (1分) 感知觉异常;逻辑思维紊乱;奇怪想法与信念;情感迟钝或倒错;明显怪异行为;明显退缩或社会隔离;兴趣、动机、意志力明显减退;学习工作能力明显下降;生活懒散、个人卫生或修饰明显受损等这些特征,是()的初期症状。 ? A. 躁狂抑郁症 ? B. 抑郁症 ? C. 精神分裂 ? D. 走火入魔 纠错 5. (1分) 费孝通认为中国社会的横向结构属于()。 ? A. 差序格局 ? B. 团体格局 ? C. 交换格局 ? D. 情感格局 纠错 6.

(1分) 下列哪位社会心理学对性别差异做过出色的跨文化研究? ? A. 奥尔波特 ? B. 霍尼 ? C. 米德 ? D. 海德 纠错 7. (1分) 下列心理学家中被认为是经济心理学的创立者的是()。 ? A. 弗洛伊德 ? B. 冯特 ? C. 塔尔德 ? D. 阿尔布 纠错 8. (1分) 考托瑙对经济心理研究的集中体现是《经济行为的心理分析》,他认为经济心理研究的重点应该是()。 ? A. 经济行为

? B. 决策行为 ? C. 心理预期 ? D. 非理性行为 纠错 9. (1分) 谨小慎微、敏感多疑、拘谨呆板、优柔寡断、心胸狭窄、求全责备、顾虑重重、自我克制、苛求自己、责任心过重、好玄想等这些特征是()的表现。 ? A. 癔病性人格 ? B. 强迫人格 ? C. 反社会型人格 ? D. 分裂人格 纠错 10. (1分) 拉扎斯菲尔德则主张在经济心理学的研究中应该以()作为研究的重点。 ? A. 经济动机 ? B. 消费行为 ? C. 消费潜意识 ? D. 经济习惯

考“社会心理学”填空题及参考答案(1)复习课程

考“社会心理学”填空题及参考答案(1) 1、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和()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2、社会心理学与()一起构成心理学两大基础与支柱。分别从()与()来阐明人的心理所依据的基础与基本原理。 3、在年龄和学习能力的研究上,()是自变量,()是因变量。 4、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 5、社会心理学中常见的调查方法有()和()两种。 6、现代心理学始建于()年,以德国教授()在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为重要里程碑。 7、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面临的环境有两大类是()和()。 8、()是个体产生一切社会心理现象的前提。 9、个体社会化还有()和重建的问题。 10、自我及自我意识总是与别人相处时表现出来,特别是表现在一个人的()与()上。 11、自我表现依赖于某种参照点的实验研究是由名叫()的人在()年做的。 12、自我表现往往依赖于某种参照点,在对人关系中,则对方的()与()常常成为你的自我表现的参照点。 13、心理的自我是自我发展的第三阶段,从()开始,个体确立起自我意识。 14、按照动机与活动本身的关系,可把动机分为()与()动机。 15、在需要和需求两个概念中,()是主观的。 16、()是人的活动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 17、对侵犯行为重要的是学会()和(),发挥自我意识的积极能动作用。 18、知觉的()和()是知觉的两大重要特征。 19、社会认知指对他人表情、()、人与人关心及对()原因的认识。 20、一致性信息、()信息、()信息是三度理论认为人们在归因时使用的三种信息。 21、1958年()在《人际关系的心理学》一书中从朴素心理学角度提出归因理论。 22、()和()是影响社会认知的客观因素。 23、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24、态度的一般特征,包括态度的()、态度的()和态度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25、态度的内在特征,包括()和()。 26、针对一个具体事物的态度形成过程要经过三个阶段:依从、()和内化。 27、()成分是态度的核心。 28、霍夫兰德提出态度的学习论中,态度学习的主要机制有:()、强化、()。 29、人际冲突的两种主要形式为()和()。 30、在测量人际关系方面,除了社会测量法,前苏联的心理学家还提出了()和()。

00266社会心理学(一)2018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社会心理学(一)》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通俗心理学的关键是( )。 A.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B.确定其他人的稳定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C.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稳定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D.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一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2.在1966年,布雷姆提出了( )。 A.对抗理论 B.去个体化理论 C.个性理论 D.群体压力理论 3.群体内聚力与群体绩效间的关系受到( )的影响。 A.社会关系 B.群体任务 C.群体规模 D.群体规范 4.领导的应变理论是由( )提出来的。 A.菲德勒 B.坎贝尔 C.亚当斯 D.斯托纳 5.( )把失去控制的概念应用于拥挤。 A.奥尔特曼 B.罗廷 C.谢罗德 D.格林伯格 6.从沟通的方式,可以把沟通分为( )。 A.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 B.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C.当面沟通与非当面沟通 D.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7.个体偏离群体的程度将受到( )的影响。 A.个体本身的特点 B.群体本身特点 C.社会因素 D.信息因素 8.贝克威茨在1965年提出了( )理论。 A.侵犯激起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侵犯诱因理论 D.挫折—侵犯理论 9.( )是归因治疗的一个基础。 A.凯利的归因模型 B.自我障碍模型 C.习得无望模型 D.自我服务模型 10.社会规范与角色的区别在于( )。 A.社会性 B.普遍性与特殊性 C.社会学观点 D.行为性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实验科学的标志是( )。 A.开始运用实验 B.依靠生活经验 C.从描述现象转向揭示和利用规律 D.不再依赖神秘的观念 E.用数量分析补充对现象的质量分析 2.态度形成的条件是( )。 A.社会性 B.需要 C.外界环境 D.社会实践 E.社会化

社会心理学尔雅通识题库全(可搜索)

1.心理学不属于以下哪门课程的分支学科?生理心理学 2.中国的心理学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独立研究自己的观点的? 80年代 3.社会化是社会心理学在个体层面研究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正确 4.社会心理学是生理心理学的下级学科否 5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不包括社会动机 6心理学可以分为几大分支? 2 7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两大分支之一是 8对于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只有一种是标准的错误 9生病引起脸色发红,那么生病是自变量 10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不包括普通社会心理学和群体行为 11由于到了一定年龄才能入学,所有学校不影响人的社会化。错误 1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不包括考试法 13影响结果的因素一定与结果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错误 14作为一个旁观者进行观察的方法是一般观察法 15现场实验法不同于实验室实验法,不需要控制变量。错误 16相关就可以解释因果。错误 17观察法根据主体参与情况不同分为几种类型? 2 18访谈法和问卷法统称为什么? 调查法 19实验中要严格控制无关变量。正确 20群体心理的最本质的东西是爱的关系 21麦孤独的观点至今看来都是非常合理的。错误 22现场实验法对任何条件都不用控制。错误 23观察法中除了一般观察法还有参与观察法 24精神分析学理论认为,人格可以分为本我,自我,超我 25斯金纳是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正确 26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随着各种证实手段的运用,社会心理学由“社会分析论”阶段进入“社会经验论”阶段。错误 27社会经验论时期是社会心理学形成的哪个时期?形成 28卢梭认为,环境对人的影响最重要的是来自教育

29人类的遗传基因提供了个体社会化的可能性。正确 30调查法可以分为几类? 2 31婴儿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害怕感是在什么时期? 8-10个月 32人生来就会有“我”的概念。错误 33弗洛伊德认为,本我和自我的相互作用决定l人格的发展方向。错误34在社会化过程中,5-6岁孩子产生的情感不包括骄傲 35性行为从社会生物学角度来看是为了繁衍后代。正确 36罗曼蒂克激情是在5-6岁产生的感情。错误 37控制有余,爱心不足是哪种父母教养方式的表现? 专制型 38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 39婴幼儿的情感发展不是同步的,是有固定顺序的。正确 40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的依附期的变化趋势是变长 41角色扮演的基础和前提是角色学习 42角色理论是一种试图从人的社会角色属性解释社会心理和行为的产生,变化的社会心理学价值取向,在20世纪20-60年代逐步发展和确立。正确43研究发现,人的一半以上的人格特征是通过遗传得来的。正确 44大学毕业后,老师希望其继续深造,家长希望其尽快就业,由此造成的内心冲突是角色内冲突 45《个性的文化背景》是谁的著作?林顿 46参与的最高程度是情迷意识的参与。错误 47个性和行为方面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侵犯行为,支配行为和利他行为等方面。错误 48根据角色之间的权利和地位关系,可以把角色分为支配角色和受支配角色 49哪一项不是社会化的主体工作单位 50 1890年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中首次提出自我意识的概念。正确 (换着花样)《心理学原理》中首次提出自我意识概念的科学家()詹姆斯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一) 1.你生理上是男性或者女性长大以后就应该符合男性的社会规范或者女性的社 会规范。这属于()C ?A、民族社会化 ?B、个体社会化 ?C、性别角色社会化 ?D、角色扮演 2.个体的社会心理和社行为包括()个人在社会当中社会认知的过程,人的社 会态度三个方面D ?A、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B、群体的社会化 ?C、个体的成长 ?D、个体的社会化 3.从宏观角度看,影响一个人社会化的因素是()。D ?A、社会组织结构 ?B、社会政治制度 ?C、社会教育理念 ?D、社会文化环境 4.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这里的人既 包括个体也包括()C ?A、组织 ?B、社会 ?C、群体 ?D、他人 5.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和个体行为、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 和()A ?A、应用社会心理学 ?B、特定群体的心理行为 ?C、社会组织的心理行为 ?D、社会心理认知 6.()将角色的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说社会就是一个大舞台B ?A、吴江霖 ?B、乔治米德 ?C、潘菽 ?D、迪尔凯姆

7.从新生儿、幼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的过程是人随着年龄()变化的 过程A ?A、生理 ?B、角色 ?C、心理 ?D、身体 8.传统认为,社会心理学源于希腊。()× 9.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10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1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二) 1.一个歌星一首歌唱得好,我们就认为他所有歌唱的好,进而认为他满腹经 纶,这是()D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光环效应 2.人在社会中,()怎样去认识别人,怎样去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就 是社会认知C ?A、怎样去认识自然 ?B、怎样去认识社会 ?C、怎样去认识自己 ?D、怎样去认识动物 3.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不包括()D ?A、人际关系 ?B、人际沟通 ?C、利他与侵犯行为 ?D、角色扮演 4.应用心理学研究环境社会心理学、法律社会心理学、军事社会心理学和()A ?A、消费社会心理学 ?B、学习社会心理学 ?C、政治社会心理学 ?D、群体社会心理学 5.以下哪个不是在研究社会态度()B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一) 1?你生理上是男性或者女性长大以后就应该符合男性的社会规范或者女性的社会规范。这属于()C A、民族社会化 B、个体社会化 C、性别角色社会化 D角色扮演 2.个体的社会心理和社行为包括()个人在社会当中社会认知的过程,人的社会态度三个方面D A、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B、群体的社会化 C、个体的成长 D个体的社会化 3.从宏观角度看,影响一个人社会化的因素是()。D A、社会组织结构 B、社会政治制度 C、社会教育理念 D社会文化环境 4.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这里的人既包括个体也包括()C A、组织 B、社会 C、群体 D他人 5.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和个体行为、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和()A A、应用社会心理学 B、特定群体的心理行为 C、社会组织的心理行为 D社会心理认知 6.()将角色的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说社会就是一个大舞台B A、吴江霖 B、乔治米德 C、潘菽 D迪尔凯姆 7.从新生儿、幼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的过程是人随着年龄()变化的过

程A A、生理 B、角色 C、心理 D身体 8?传统认为,社会心理学源于希腊。()X 9?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V 10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V 1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X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二) 1. 一个歌星一首歌唱得好,我们就认为他所有歌唱的好,进而认为他满腹经纶,这是()D A、怎样去认识自然 B、怎样去认识社会 C、怎样去认识自己 D怎样去认识动物 3.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不包括()D A、人际关系 B、人际沟通 C、利他与侵犯行为 D角色扮演 4.应用心理学研究环境社会心理学、法律社会心理学、军事社会心理学和()A A、消费社会心理学 B、学习社会心理学 C、政治社会心理学 D群体社会心理学 5.以下哪个不是在研究社会态度()B

社会心理学考试试卷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试卷(A卷) 一、单现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5分) 1、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是(B) A、荣格 B、弗洛伊德 C、阿德勒 D、霍妮 2、个体出生到成年社会化初步完成阶段指( D) A基本社会化 B预期社会化 C发展社会化 D基本和预期社会化 3、根据角色存在形式的不同,可把角色分为(A) A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实践角色 B先赋角色、后致角色 C正式角色、非正式角色、 D支配角色、受支配角色 4、在人际关系的8种类型中,所占比例最小的是(D) A竞争型 B合作型 C竞争合作型 D无规则型 5、“望梅止渴”是体现暗示的绝好例子,这种暗示是(A) A直接暗示 B间接暗示 C自我暗示 D反暗示 6、时尚的极端形式是( C ) A时髦 B热 C时狂 D流行 7、从信息传递速度看,以下哪种沟通速度最快( A) A轴型 BY型 C链型 D圆型 8、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的第二阶段是( B ) A服从 B认同 C内化 D外化 9、在人际沟通中,沟通者只按照自己预先制定的计划,即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沟通,根本不顾及对方的反应,这种沟通称为( A ) A假相倚 B非对称相倚 C反应性相倚 D彼此相倚 10、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漂亮女孩会不由自主地赋予它们以各种美好的品质,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为(C)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光环作用 D隐含人格 11、人们感到失败不可避免时积极地搜寻,乃至制造影响其成效的不利因素的过程称为( D) A缺陷补偿 B自我照顾归因 C选择性遗忘 D自我设障 12、米德认为,互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是(D) A角色学习 B角色分析 C角色意识 D角色扮演 13、迁居到异国他乡生活,学习当地的语言,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这种社会化称为( c ) A发展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主动再社会化 D强制再社会化 14、在非语言沟通中,最重要的一类是( D) A动态无声的 B静态无声的 C有声的 D类语言 15、阿德勒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属于(A) A 精神分析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社会认知理论 D新精神分析理论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1、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具体方法有( ABCDE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访谈法 D问卷法 E档案研究法 2、社会影响的宏观表现有( ACD ) A时尚 B时狂 C流言 D集群行为 E群众行为 3、社会心理学关于犯罪原因的主要理论解释有( ABC ) A挫折—侵犯理论 B随异交往理论 C标签理论 D符号互动理论 E社会认知理论 4、有声的非语言符号称为类语言,它包括( ABCDE ) A笑声 B哭声 C叹气声 D呻吟声 E其他声音变调 5、受挫后的行为反应包括( AC ) A退化 B投射 C攻击 D抑制 E隔离 三、判断(每题1分,共计5分) 1、“望梅止渴”式的暗示是间接暗示。(×) 2、单向沟通比双向沟通速度快,双向沟通比单向沟通准确。(√) 3、女孩更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男孩更多受到环境的影响。(×) 4、人们用来进行非语言沟通中最重要的一类是静态无声的非语言符号。(×) 5、实验室实验法比现实实验法的信度高,效度低。(×) 四、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10分)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答案.doc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2012.6.10 一、考试情况介绍 (一)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采用半开卷、笔试考试的方式,允许考生携带一张A4纸(上面可用于记录知识要点)入场。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卷结构与试题类型: 试题分为较难、适中、较易三个等级,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20%、40%、40%。 试题类型包括: 1.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2.单项选择题(5道题,每题2分) 3.名词解释题(5道题,每题5分)4.简答题(3道题,每题10分) 5.应用分析题或论述题(1道题,20分) 二、复习范围 以教材《社会学心理学教程》(乐国安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2010年版)为依据,以电大在线课程端发布的形考作业题、期末复习指导(视频)、期末辅导(文本)为范围进行复习。 三、各章要点及重点习题 第一章绪论 1.1908 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 2.由于研究使用的场合的不同,实验法分为()实验法和()实验法两种形式。 3.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和()之间的关系。 4.观察法有多种形式,可分为()与()。 5.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2.简述调查法的种类及其优缺点。(见教材)P9-10 答: 第二章社会化 1.以内容为划分依据,社会化主要包括(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和(法律)社会化。P27-30

2.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3.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可将角色分为()角色和()角色。 4.再社会化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形式:一是(),二是()。3.城市移民群体为适应社会文化与生活方式的急剧变迁而主动进行的社会化过程属于(C)。A.初级社会化B.预期社会化C.再社会化D.继续社会化 1.下列角色中属于规定性角色的是()。 A.父亲 B.朋友 C.外交官 D.妻子 2.下列角色中属于开放性角色的是()。 A.警察 B.朋友 C.外交官 D.法官 3.儿童期社会化被学者们称为()。 A.初级社会化 B.基本社会化 C.预期社会化 D.再社会化 4.青少年期的社会化被称为()。 A.初级社会化 B.基本社会化 C.预期社会化 D.再社会化 5.监狱中对罪犯的全面改造是属于()。 A.初级社会化 B.基本社会化 C.预期社会化 D.再社会化 6.下列有关文化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文化具有普遍性 B.文化具有共享性 C.文化具有遗传性 D.文化具有整合性 4.再社会化:是个体的生活环境或所担任的社会角色发生急剧变化时,为了适应这种新的情况,个体有意将旧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做重大的调整,接受新的价值观与行为。5.社会角色:是指个人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3.规定性角色 答:

社会心理学1

社会心理学 引言:心理学是什么 心理学定义: 中国彭聃龄: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美国菲利普·津巴多:心理过程(内)间接推知和行为(外)直接探知 心理学研究对象: 一心里的生理基础:脑机制 大脑皮层分区: 枕叶(视觉)颞叶(听觉)顶叶(感觉)额叶(行为、性格、运动) 神经活动规律:亚属前扣带皮层:勇气 神经传递及递质:乙酰胆碱(失眠)多巴胺(爱情)左甲肾上腺素(兴奋) 大脑单侧化或特异化(斯佩里的“裂脑人”) 左:言语、逻辑、数学、书写 右:情绪、空间、识别、艺术 大脑的可塑性和修复性 二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 个体心理(抽象为一个人)心理过程:知情意;个性:自我意识、倾向性、特征 群体心理(大于等于2) 三心理与行为 从外在行为推知内在心理是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法则。 四心理与环境的交互关系 第1章社会心理学总论 社会心理学定义 社会的定义:对社会概念的概括,人数现实或心理上至少存在2人以上,人与人关系相互影响并形成社会关系,受人类也已的文化所影响。 旁观者效应,爱情,从众,攻击行为 从心理学角度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学科。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介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属于边缘学科,双重科学性质,兼属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性质。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从个体心理分析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到他人的实际的、想象的或隐藏的、存在的影响,代表人物:奥尔波特。 社会学的研究取向:用社会学的方法关注各阶级和社会团体的心理、传统、风俗、习惯、社会舆论、流行等,代表人物:艾尔乌德。 文化心理学取向:主要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心理的异同,进行跨文化心理对比。 社会生物学取向:主要以进化心理学、生理心理学为主。 建构论取向:强调人类的主观建构,不强调客观标准。 问题及本土取向:在大陆立足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革所引发的社会心态问题,立足于中国人特有的社会心理现象。 影响社会心理与行为的五因素 他人的特点和行为,我们的认知过程(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生态和社会意义上的环境因素,社会行为发生的文化背景,我们的生物遗传因素。 当代社会心理学:个体群体应用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试验、相关、跨文化 第2章社会心理学理论 生物理论 生理因素:染色体,激素水平,大脑生理机制或产生变异; 英国本能心理学家:麦独孤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说:主要从内在的原始冲动,本能欲望和外在文化理想,道德要求之间的冲突来解释理解; 人格性格理论 人格发展理论:即关于社会化过程的观点,恋母情节(俄狄浦斯情节),恋父情节(俄勒克情节) 本能理论:早期氛围自我本能和性本能两种,晚期修正为生本能和死本能。 关于群体心理的认识:认为情绪性的“力比多”性质的联系系统构成了群体联系的本质。 动物行为中的证据 代表人物:海因罗特发现,劳伦兹命名 主要证据:初生的动物对第一次见到的活动物体的依赖的“刻板效应”,在人类心理和行为上表现为发展关键期

《社会心理学》试题和答案

()1.个体的社会化有_________素质的基础 A性别B生物遗传C个性D能力 ()2.个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是______的过程 A截然相反B互不相关C辩证统一D互为矛盾 ()3.下面哪一项属于从横向的角度划分社会化 A性别角色社会化B发展社会化C反向社会化D再社会化 ()4.下面哪一项属于预期社会化 A.语言学习 B.罪犯改造 C.成人教育 D.岗前培训 ()5.个体对________的知觉和认知被称作自我意识 A自己存在状态B自己健康状态C他人对自己评价D自己社会化状态 ()6.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其中第二个“吾”可以看作是 A自我B主我C超我D客我 ()7.社会化的特点包括___________ A.个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是辩证的统一过程 B.个体的社会化必须在学校进行 C.个体的社会化具有能动性 D.社会化是个终生的过程 ()8.自我意识包括______ A本我B主我C超我D客我 ()9.自我控制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 A.发动作用 B.创造作用 C.发展作用 D.制止作用 ()10.有关自我意识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婴儿一诞生就开始有自我意识 B.从小在狼群中成长的狼孩有样有自我意识 C.自我意识是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D.自我意识对个人的自我修养有影响 ()11.一个有经验的警察,可以一看就发现混在人群中的小偷,这是因为__________ A.认知者人格特点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会影响起认知结果 B.认知者过去的经验不同,其认知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 C.认知者人格特点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会影响其他认知结果 D.认知者的情绪会影响个体的认知结果 ()12.印象是认知者以()为基础,对认知对象的属性进行分析、判断后对其总体特征做出的主观理解。 A自己过去经验B自己心理特征C自我感觉D自我标准 ()13.印象形成过程中,认知者要对认知对象三方面的信息进行选择,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所需要的 信息 A自然特性B心理特性C社会特性D行为特性 ()14.社会特征信息一般是指认知对象的____________和所属群体 A性别B人际关系C社会角色D智力特征 ()15.下面哪一项属于海德的朴素心理学所认为的行为发生原因 A情景归因B防御性归因C内在原因D外在原因 ()16.凯利的归因理论认为如果认知者与认知对象存在着亲密的利害相关关系,则认知者对他人行 为失败的原因往往倾向于做 A情境归因B内在归因C个人倾向原因D外在归因 ()17.个体根据外在的信息和线索来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状态或______进行解释与推测的过程,被

社会心理学考试答案

角色期望: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是由社会及其相应的文化规定的,人们正是根据个体的社会角色对他抱一定的期望,称之为角色期望。 角色冲突: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个体处在角色网络包围之中,不容易满足各方对自己的角色期望,往往由此产生内心矛盾冲突。这种由角色引起的冲突叫角色冲突。 亲社会行为: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如助人、分享、谦让、合作、自我牺牲等 社会助长:也称社会助长作用,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归因:就是根据人的外部特征对其内部的心理状态或行为的原因所做的解释和推论。 社会惰化:也称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印象管理:试图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某种印象的过程,就是印象管理 社会化: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依从:是指人们为了获得奖励和避免惩罚而采取的与他人要求在表面上相一致的行为。 态度: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曝光效应:我们把这种只要经常出现就能增加喜欢程度的现象叫做曝光效应。 去个性化:指人们在群体中的自我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性水平降低的现象。 过度理由效应:指附合的更有吸引力的外在理由会取代人们行为原有的内在理由而成为行为支持力量,从而行为由内部控制转为外部控制的现象。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自我概念: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自尊:指个体对自己整体状况的满意程度。 责任分散:即由于有他人在场,导致个体在面对紧急情境时所需承担的责任相应减少。 攻击性行为: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时,出现的身体上的进攻,言语上的攻击等侵犯性行为。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动机。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一) 1、您生理上就是男性或者女性长大以后就应该符合男性的社会规范或者女性的 社会规范。这属于()C ?A、民族社会化 ?B、个体社会化 ?C、性别角色社会化 ?D、角色扮演 2、个体的社会心理与社行为包括()个人在社会当中社会认知的过程,人的社会态 度三个方面D ?A、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B、群体的社会化 ?C、个体的成长 ?D、个体的社会化 3、从宏观角度瞧,影响一个人社会化的因素就是()。D ?A、社会组织结构 ?B、社会政治制度 ?C、社会教育理念 ?D、社会文化环境 4、社会心理学就是对人的心理与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这里的人既 包括个体也包括()C ?A、组织 ?B、社会 ?C、群体 ?D、她人 5、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社会交往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 与()A ?A、应用社会心理学 ?B、特定群体的心理行为 ?C、社会组织的心理行为 ?D、社会心理认知 6、()将角色的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说社会就就是一个大舞台B ?A、吴江霖 ?B、乔治米德 ?C、潘菽 ?D、迪尔凯姆

7、从新生儿、幼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的过程就是人随着年龄()变化的 过程A ?A、生理 ?B、角色 ?C、心理 ?D、身体 8、传统认为,社会心理学源于希腊。()×9、性别角色社会化就就是个体成人之 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10社会化的过程就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11社会化完全就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二) 1、一个歌星一首歌唱得好,我们就认为她所有歌唱的好,进而认为她满腹经纶, 这就是()D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光环效应 2、人在社会中,()怎样去认识别人,怎样去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就就是社 会认知C ?A、怎样去认识自然 ?B、怎样去认识社会 ?C、怎样去认识自己 ?D、怎样去认识动物 3、人际交往心理与行为不包括()D ?A、人际关系 ?B、人际沟通 ?C、利她与侵犯行为 ?D、角色扮演 4、应用心理学研究环境社会心理学、法律社会心理学、军事社会心理学与()A ?A、消费社会心理学 ?B、学习社会心理学 ?C、政治社会心理学 ?D、群体社会心理学 5、以下哪个不就是在研究社会态度()B ?A、态度的构成成分 ?B、心理状态

社会心理学(金盛华)重点

基本概念: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对人类个体在与其所属的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活动规律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P4 2.社会化:是指人类个体在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通过学习社会文化(内容)而使自己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逐渐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格,不断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及相应的社会行为方式的过程。P63 3.社会认知:认知:人对信息的输入、信息的贮存与信息的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过程(即:知识的获得和使用过程).社会认知:“个体对社会性信息的获得、贮存与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全过程”。P115 4.第一印象:两给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 5.首因效应:由于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更大,进而第一印象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总体印象形成的现象。P123 6.晕轮效应:又称成见效应和光圈效应。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是晕轮效应。P125 7.社会刻板印象:主要包括“性别”、“地域”和“种族”等。刻板印象是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及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针对特定对象的既定认知模式。(金盛华)P141 8.自我:也称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弗洛伊德理论中的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是来自本我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自我即以自身为对象,形成对自身的看法和观点的问题。)P163 9.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整体状况的满意水平。P17 10.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于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胡:是指人们试图让他人以自己期望的方式来看待自己。P130 11.归因: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根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P152 12.基本归因误(偏)差:指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倾向于把他人行为归结为内在因素,而低估了情景因素的影响。P157 13.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其状态有:零接触、单、双向接触、表层接触、轻度卷入、中度卷入、深度卷入;其类型有:正式——非正式、稳定——不稳定、亲密——疏远、积极——消极;杨中芳老师的人际关系类型:血

2018年10月自考00266社会心理学一试题和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一命题考试 社会心理学(一) 试卷 (课程代码00266)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社会行为的主体是 A.人 B.社会 C.行动 D.物质 2.《被奴役的儿童》使用的方法是 A.生活史分析 B.文献法 C.跨文化研究法 D.观察法 3.同辈群体又称 A.同龄群体 B.大众群体 C.学校群体 D.邻里群体 4.一般社会化的核心是 A.政治社会化 B.经济社会化 C.道德社会化 D.性别角色社会化 5.埃里克森认为学龄期始于 A.4岁 B.5岁 C.6岁 D.7岁 6.个人倾向于把有关认知客体的各方面特征材料加以规则化,形成完整的印象指的是认 知的 A.客观性 B.主观性 C.自我控制性 D.完形性 7.人们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这个现象是 A.假定作用 B.类化原则 c.晕轮效应 D.首因效应 8.总加量表法的发明人是 A.古德 B.李克特 C.苏西 D.塔南 9.规模小且互动性强的群体是 A.次属群体 B.首属群体 c.正式群体 D.参照群体 10.将社会与戏剧舞台进行比较的学者是 A.米德 B.库利 C.戈夫曼 D.班杜拉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E . Aronson说:“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之多,几乎如同社会心理学家的人数之多一样。” 社会心理学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从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两种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1908年,美国的社会学家罗斯出版了《社会心理学》,无独有偶,同年,英国的心理学家麦独孤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导论》,这两本社会心理学教科书的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 边缘性学科: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是其母科学; 2. 理论性强的应用性学科。 第二章 霍兰德(E.P.Hollander,1976)认为整个社会心理学的历程可分为社会哲学、社会经验论和社会分析学三阶段,而后两个阶段构成了社会心理学的现代历程,与这三阶段相对应的分别是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形成时期和确立时期。 孕育时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哲学思辨,核心内容是关于“人性”问题的争论。主要有两条线索: 1、苏格拉底、柏拉图:人性由社会决定,“善”由教育而成。 被18世纪康德、卢梭等人所继承:通过改变社会来改变人性。 2、亚里斯多德:人性由生物或本能的力量决定。 被17世纪霍布斯等人所继承:人生来就是邪恶的,所以必须施以法律的强制。 形成时期:本阶段的特点是经验描述。本阶段最有意义的事件,是1908年在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同时出版了两本书: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社会心理学》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在理论上有五大直接来源: 1、德国民族心理学:冯特10卷本的《民族心理学》; 2、法国群众心理学:塔德关于模仿和暗示的研究;迪尔凯姆对群体的强调; 3、英国本能心理学: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麦独孤的本能论。 4、经典精神分析学派:(1)本能与社会:本能—潜意识—伊底、自我与超我;(2)集体心理学:集体的原始特性—爱的关系是集体心理的本质—自居作用对集体心理形成的影响;(3)社会和文明的进步:社会的起源—宗教的作用—本能与文明的冲突; 5、社会行为主义学派:巴甫洛夫条件反射与强化律;桑代克联结主义;华生行为主义。确立阶段的特点: 由描述转向实验 由定性分析转向定量研究 第三章 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一)价值中立原则(二)系统性原则(三)伦理性原则 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的定义 ?参与观察法:研究者深入到被观察者中间成为他们的一员,在团体中建立各种关系进行直接观察的方法。 ?非参与观察法:此时观察者完全处于旁观者的立场,不参与被观察者的任何活动。 这种观察法可以使观察者做到客观冷静,但是,这种方法往往会对观察环境和被观察者造成较大的干扰,从而导致观察结果的失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