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心理学

引言:心理学是什么

心理学定义:

中国彭聃龄: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美国菲利普·津巴多:心理过程(内)间接推知和行为(外)直接探知

心理学研究对象:

一心里的生理基础:脑机制

大脑皮层分区:

枕叶(视觉)颞叶(听觉)顶叶(感觉)额叶(行为、性格、运动)

神经活动规律:亚属前扣带皮层:勇气

神经传递及递质:乙酰胆碱(失眠)多巴胺(爱情)左甲肾上腺素(兴奋)

大脑单侧化或特异化(斯佩里的“裂脑人”)

左:言语、逻辑、数学、书写

右:情绪、空间、识别、艺术

大脑的可塑性和修复性

二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

个体心理(抽象为一个人)心理过程:知情意;个性:自我意识、倾向性、特征

群体心理(大于等于2)

三心理与行为

从外在行为推知内在心理是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法则。

四心理与环境的交互关系

第1章社会心理学总论

社会心理学定义

社会的定义:对社会概念的概括,人数现实或心理上至少存在2人以上,人与人关系相互影响并形成社会关系,受人类也已的文化所影响。

旁观者效应,爱情,从众,攻击行为

从心理学角度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学科。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介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属于边缘学科,双重科学性质,兼属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性质。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从个体心理分析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到他人的实际的、想象的或隐藏的、存在的影响,代表人物:奥尔波特。

社会学的研究取向:用社会学的方法关注各阶级和社会团体的心理、传统、风俗、习惯、社会舆论、流行等,代表人物:艾尔乌德。

文化心理学取向:主要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心理的异同,进行跨文化心理对比。

社会生物学取向:主要以进化心理学、生理心理学为主。

建构论取向:强调人类的主观建构,不强调客观标准。

问题及本土取向:在大陆立足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革所引发的社会心态问题,立足于中国人特有的社会心理现象。

影响社会心理与行为的五因素

他人的特点和行为,我们的认知过程(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生态和社会意义上的环境因素,社会行为发生的文化背景,我们的生物遗传因素。

当代社会心理学:个体群体应用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试验、相关、跨文化

第2章社会心理学理论

生物理论

生理因素:染色体,激素水平,大脑生理机制或产生变异;

英国本能心理学家:麦独孤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说:主要从内在的原始冲动,本能欲望和外在文化理想,道德要求之间的冲突来解释理解;

人格性格理论

人格发展理论:即关于社会化过程的观点,恋母情节(俄狄浦斯情节),恋父情节(俄勒克情节)

本能理论:早期氛围自我本能和性本能两种,晚期修正为生本能和死本能。

关于群体心理的认识:认为情绪性的“力比多”性质的联系系统构成了群体联系的本质。

动物行为中的证据

代表人物:海因罗特发现,劳伦兹命名

主要证据:初生的动物对第一次见到的活动物体的依赖的“刻板效应”,在人类心理和行为上表现为发展关键期

特点评价:不是心理学研究的重点,重视它但不能夸大它。

学习理论

基本观点:联结、强化、模仿

特点评价:强化过去经验,忽略情境细节;将行为原因归于外在环境,忽略人的主观感受

诱因理论

基本观点:个体面对多种选择时会对各个行为方案进行利弊得失的诱因分析来进行决策。

个性决策论:以理性方式选出最佳选择行为,即以最低代价。

交换理论:即人们之间的互动是在权衡利弊、互惠的基础上的物质和非物质的一种交换。

需求满足论:一个人之所以有某种行为是因为这些行为能满足这些需求或动机。

特点评价:认为行为起因于个人当时所处的环境,关心个人内在状态,而不是外部环境。

认知理论

物理知觉的特征:“整解常选”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选择性

基本观点:不管社会环境如何复杂,人们都会将它变得有规律。

复杂内容简单化,无意义内容意义化,零散内容整体化,杂乱内容类别化,变化内容恒常化

两个基本原则:分类(知觉事物时,先根据一些简单的原则将事物加以分类)聚焦(将注意力集中到主题上,忽略背景的影响)

两个代表性的理论:归因理论、认识失调理论(解释当人们的态度与行为不一致时人们如何改变自己的态度或行为,使两者协调一致)

符号互动理论

基本观点:符号包括语言文字记号等,甚至个体的服饰,动作和姿势。符号互动理论强调互动过程中人的主观作用,强调彼此对符号刺激的解释过程。

基本假设: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他的意义为基础的;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是存在于事物本身。

受其影响的五个理论

角色理论: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包括社会观众的客观期望和扮演者的主观表演。

参照群体理论

戏剧理论

标签理论:只有被贴上标签的才有可能走上越轨生涯。

日常生活和方法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行动具有权宜性。

文化与人格理论

早期人物及观点:本尼迪克特和玛格丽特·米德;只有从文化入手才能真正揭示出人格及人类社会行为的形成原因,称为人格的文化决定论

后期人物和观点:林顿和卡丁纳;文化与人格互相影响,个体人格是由自出生之日起就受各种文化的以及非文化的力量不断塑造的结果。

第3章社会化与自我

第一节基础理论

社会化的概念:人是社会化的产物,自然人到社会人

社会进行教化个体,个体适应融入社会

初级的社会化(发生在生命的早期,主要针对儿童的基本社会化)预期社会化(指向未来角色的社会学习过程)发展社会化(成年人在经过基本社会化之后,为了适应外在变化而继续学习的过程)反向社会化(年轻的一代将新的文化知识技能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传递给其前辈的过程)再社会化(重塑一个自我,生活环境或角色发生了全新的急剧的变化,强制性的再社会化)

社会性的特征:历史性(社会化在纵向时间上的变异)民族性(社会化过程在横向空间上的变异)阶级/层性终身性客体强制性与自愿的统一性输入与输出的统一性

个体社会化的载体:家庭学校社会大众传媒

社会化的内容:语言社会化(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性别角色社会化(个体学会按自己的性别角色规范在社会生活中行事的过程)道德社会化(内化道德规范的过程)政治社会化(成为适应政治生活的合格公民的过程)职业角色社会化(个体学习并内化职业角色所要求的职业职能、职业规范的过程)

第2节解读中国人的社会化

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特点: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道德伦理为规范,家国同构君父同格的社会架构,以宗法制家长制实行人治社会统治,超稳定结构社会

中国人社会化的目标:个人角度:学会做人的过程(符合儒家伦理道德的理想人格)社会角度:维持既存统治和社会秩序,实现社会整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