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社会心理学”填空题及参考答案(1)

合集下载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社会心理学》填空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295)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社会心理学》填空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295)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社会心理学》填空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295)填空题1.观察法有多种形式,可分为一般观察法与参与观察法。

2.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可将角色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3.根据希金斯( Higgins,1987)的自我差距理论,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理想的自我与应该的自我。

4.解释攻击行为为什么会产生的理论主要有本能论、挫折一攻击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5. 根据服从的对象,服从一般可分为:对权威他人的服从和对规范的服从。

6.人际关系具有个体性、直接性和情感性三个特点。

7. 他人在场对个体活动效率的影响分两种: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

8.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问卷法,另一种是访谈法。

9.伍德( Wood,1989)把社会比较的方式分为向上比较、向下比较与相似比较三种。

10.舒茨(W.C.Schuts)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有3种最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的需要、控制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

11.琼斯与戴维斯(Jones&Davis,19 65)提出的对应推论理论认为,人们常假设他人的内在品质与他们的外在行为相对应。

12.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除了个人特征外,还有熟悉、接近、相似和互补。

13. 根据攻击行为的目的不同可以将攻击行为分为工具性攻击行为和敌对性.攻击行为。

14.从研究对象的角度可以把社会心理学的体系划分为: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三个层面。

15.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16.根据希金斯( Higgins,1987)的自我差距理论,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理想的自我与应该的自我。

17.根据认知失调理论,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有改变认知、改变行为和增加新认知。

18.斯腾伯格认为:爱情体验具有亲密、激情与承诺三种成分。

19.解释攻击行为为什么会产生的理论主要有本能论、挫折一攻击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个体心理过程B. 群体心理过程C. 社会与个体的相互作用D. 文化与行为的关系答案:C2. 下列哪个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理论?A. 认知失调理论B. 社会交换理论C. 权威服从理论D. 阿什实验答案:D3. 社会促进效应是指什么?A. 他人在场时个体表现更佳B. 个体在独处时表现更佳C. 群体决策比个体决策更合理D. 社会压力导致个体行为改变答案:A4. 社会认同理论主要解释了哪个现象?A. 个体如何融入群体B. 群体间的冲突和偏见C. 个体的自我认知D. 社会影响对个体行为的作用答案:B5. 镜像自我是指个体如何形成的自我概念?A. 通过自我反思B. 通过与他人的互动C. 通过社会比较D. 通过社会角色的扮演答案:B6. 下列哪个不是社会影响的类型?A. 顺从B. 内化C. 模仿D. 反馈答案:D7.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观察学习是通过什么过程影响个体行为的?A. 直接奖励和惩罚B. 观察他人的行为和后果C. 个体的内在动机D. 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答案:B8. 社会交换理论强调的是哪种关系?A. 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B. 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C. 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D. 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答案:A9. 在社会心理学中,归因偏差是指什么?A. 个体对行为原因的错误解释B. 个体对他人行为的错误判断C. 个体对自己行为的错误理解D. 个体对环境因素的错误分析答案:A10. 社会支持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什么?A. 增加个体的压力B. 减少个体的幸福感C. 提高个体的应对能力D. 降低个体的社会适应性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社会心理学中,________是指个体为了获得奖励或避免惩罚而遵循社会规范的行为。

答案:顺从2. ________理论认为,人们总是试图保持其信念和态度的一致性。

《社会心理学》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

《社会心理学》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

《社会心理学》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A. 个体心理过程B. 群体心理现象C. 个体心理特征D. 个体生理过程答案:B2.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影响”不包括以下哪项?()A. 从众B. 遵从C. 服从D. 创造力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之一?()A. 认知失调理论B. 社会交换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D. 心理动力学理论答案:D4. 以下哪个概念描述了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倾向与群体平均行为一致的现象?()A. 从众B. 遵从C. 服从D. 群体思维答案:A5. 以下哪项不是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A. 空间距离B. 相似性C. 对方的社会地位D. 个性特征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问卷法和______法。

答案:案例分析法7. 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为了获得社会认同而遵循他人的行为,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_。

答案:从众8.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认同”包括群体认同、______认同和自我认同。

答案:文化9. 以下哪个理论提出了“社会交换”的概念,用以解释个体在社会互动中的行为选择?()答案:社会交换理论10.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影响”包括从众、遵从、服从和______。

答案:领导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1.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心理现象的学科。

()答案:错误12. 群体规模越大,个体在群体中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就越强。

()答案:错误13. 个体在群体中容易产生从众行为,但并非所有从众行为都是消极的。

()答案:正确14. 人们在面对压力时,往往会选择遵从他人的行为。

()答案:错误15.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交换”是指个体在社会互动中获得的物质和非物质资源的交换。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影响”概念及其表现形式。

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考试试题(题库版)

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考试试题(题库版)

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考试试题(题库版)1、多选社会化的特点包括()。

A.个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是辩证的统一过程B.个体的社会化必须在学校进行C.个体的社会化具有能动性D.社会化是个终生的过程正确答案:A, C, D(江南博哥)2、填空题形状公差项目有();()、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六种。

正确答案:直线度、平面度3、单选睡眠者效应是指一则沟通的说服力随时间而()。

A、减弱B、增长C、转移D、消失正确答案:B4、问答题简述人际关系研究的必要性。

正确答案:人际关系研究的必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第一,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第二,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

(3)第三,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

(4)第四,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和促进个体的发展。

5、单选在任何特定的激起水平上,利他行为最可能发生在()的场合。

A、奖励低且代价低B、奖励低且代价高C、奖励高且代价低D、奖励高且代价高正确答案:C6、单选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A、归纳B、观擦C、思辨D、实验正确答案:B7、问答题简述产生“旁观者效果”的原因。

正确答案:(1)在紧急情况下,他人的在场会起到抑制作用;(2)其他旁观者的无动于衷会对我们产生“别人不管,我为什么要管”的暗示;(3)他人的冷漠会使你产生情境没有什么危急的错觉;(4)他人在场会“削弱”我们自身的责任感,即产生“责任分散”的结果。

8、多选在亚文化群中,暗语主要有如下的功能:()A.自卫功能B.扩张功能C.保密功能D.组织功能E.感情强化功能正确答案:A, C, D, E9、问答题试论述影响合作有哪些因素。

正确答案: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1)回报。

人们对合作的行为常作出合作的反应,而对于竞争的行为往往作出竞争的反应。

但是个体是否遵从回报规范则具有个体差异,这种因素对合作的影响是复杂的。

(2)对他人动机的知觉。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全集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全集

社会心理学试题1一、单选题: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良好人际关系原则的是(C)。

(1.0分) P155A、相互性原则B、平等性原则C、强化原则D、交换性原则2、刻板印象具有(D)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

(1.0分) P120A、消极B、破坏性C、概括定型D、社会适应3、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围绕(D)的哲学争辩。

(1.0分) P92A、社会分层B、本能和教育C、遗传和环境D、人性4、首因效应的存在表明(B)很重要,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以其为根据来完成的。

(1.0分) P119A、印象形成B、第一印象C、信息加工D、印象管5、霍兰德(E. P. Hollander,1976)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划分为(B)等三个阶段。

(1.0分) P91A、经验描述、实证分析与哲学思辨B、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C、哲学思辨、实证分析与经验描述D、实证分析、经验描述与哲学思辨6、社会行为是人对(B)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1.0分) P90A、周围环境B、社会因素C、现实生活D、即时情境7、美国心理学家罗特(J. Rotter)关于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是(A)理论。

(1.0分) P123A、控制点B、稳定性C、可控性D、内外因8、在斯坦伯格(R. Sternberg,1988)的爱情三角形中,一见钟情属于(C)。

(1.0分) P170A、迷恋爱B、愚蠢爱C、浪漫爱D、空洞爱9、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是一种(C)的机制。

(1.0分) P108A、终身社会化B、继续社会化C、再社会化D、早期社会化10、受(A)的影响,个体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

(1.0分) P118A、图式B、自我意识C、遗忘曲线D、印象11、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与支持。

这一现象说明了(B)。

(1.0分)P155A、人际关系的相互性原则B、人际关系的自我价值保护原则C、人际关系的交换性原则D、人际关系的平等性原则12、在海德的P-O-X态度转变模型中,O代表(C)。

社会心理学练习试题(一)

社会心理学练习试题(一)

社会心理学练习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10分)1、社会心理学是研究(1)的科学3、弗洛伊德强调心理动力对行为的驱动,认为个体天生拥有两种本能驱动力,一种是(2),一种是(3)4、由于中国人爱面子,怕丢脸,怕遭人议论却又乐于议论别人,由这一套“议论系统”引发出了严重的社会焦虑,主要表现为情爱焦虑、(4)、地位焦虑、(5)、表现的焦虑。

8、集群行为产生的整个过程中,有两个重要心理机制,一是(6),二是(7)。

9、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特有技巧是(8)10、自我知觉是指(9),内容有两个基本成分:自我概念和(10)构成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自我概念2、人际关系3、曝光效应4、偏见5、去个性化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矛盾的态度比不矛盾的态度对行为的预测力要弱()2、测谎仪通过测量伴随情绪的几种生理反应,如呼吸的改变、心血管活动出汗来测量个体是否撒谎,因而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完全能鉴别出是否撒谎()3、不管说服者的可信度还是有说服力的信息以及充分的论据,只要自己不愿被说服,说服就是无效的,除非他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

()4、母性动机是一种心理性动机。

()5、在冲突管理中,双方都放弃部分利益,以便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部分需求,即双方都有所坚持,也有所退让,这是一种顺应模式()6、人们在有选择的时候,体会到的认知失调高()7、相关研究就是一种因果关系研究()8、19世纪,直接为社会心理学的产生做了理论上和方法上准备的是德国民族心理学和法国群体心理学()9、强调礼尚往来,讲究平衡和对等是一种共享关系()10、人们把功劳归于自己,把失败归于外因的倾向是一种行动者和观察者偏差()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简述引起侵犯行为发生的原因2、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3、简述成就动机主要通过什么渠道习得4、简述如何克服团体思维5、简述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特点五、分析题(20分)(1)玛丽安·基切夫人是一位家庭主妇,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声称接受到来自超级生物的信息,据她说这些超级生物是克拉利昂行星上的的守护者,她对媒介说,1954年12月21日,一场洪水将要到来,并将整个北半球淹没,生活在这里的所有人(只除下少数经选择的人)都将归于死亡。

社会心理学习题与答案1

社会心理学习题与答案1

社会心理学习题与答案11、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领域包括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和()。

A.交往过程B.群体过程C.心理过程D.行为过程正确答案:B2、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

A.华生B.班杜拉C.斯金纳D.巴甫洛夫正确答案:A3、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班杜拉B.奥尔波特C.勒温D.华生正确答案:A4、与麦独孤同属于社会心理学生物理论的人物有()。

A.班杜拉B.阿德勒C.巴甫洛夫D.劳伦兹5、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是由()提出的。

A.马斯洛B.荣格C.华生D.桑代克正确答案:D6、被学术界认为是现代社会心理学之父的是()。

A.勒温B.华生C.奥尔波特D.班杜拉正确答案:C7、以下哪一位不属于行为主义学派?A.华生B.斯金纳C.罗杰斯D.桑代克正确答案:C8、与麦独孤同属于社会心理学生物理论的人物有A.班杜拉B.阿德勒C.劳伦兹D.巴甫洛夫9、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是由()提出的。

A.桑代克B.华生C.马斯洛D.荣格正确答案:A10、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

A.斯金纳B.巴普洛夫C.班杜拉D.华生正确答案:D11、小伟为获得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在课堂上总扮鬼脸,老师和同学们都不予以理睬,于是他扮鬼脸的行为逐渐减少。

这体现了哪种强化原理?A.负强化B.正强化C.消退D.惩罚正确答案:C12、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收集数据是重要的一步。

新闻评论、日记、病历等属于什么方法?A.观察法B.元分析方法C.档案研究法正确答案:C13、在社会心理研究的实验设计中,用民族志、文献分析法来描述社会行为的方法叫做()。

A.元分析方法B.观察法C.调查法D.档案研究法正确答案:B14、我们想要了解历代皇帝和大臣人际互动的特点,一般选择什么研究方法?A.非参与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档案研究法正确答案:D15、坐在教室后面对学生课堂活动进行观察的方式是()。

A.有目的式观察B.一般观察C.情景式观察D.参与式观察正确答案:B二、多选题1、学习社会心理学有助于()。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附答案整理版.doc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附答案整理版.doc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附答案一、填空题1、著名心理学家杨国枢先生认为: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四大支柱。

2、社会决定和影响着个人,个人也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

个人通过群体(已形成的社会)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和人的心理、个性与依赖于群体的社会性。

3、卢梭著:《社会契约论》;达尔文著:《人类的由来》;[美]摩尔根著:《古代社会》。

4、1824年赫尔巴特首先宣称心理学是一门科学,主张利用观察和计算的方法来研究观念及其关系。

5、1859年,德国哲学家拉扎鲁斯和语言学家斯坦塔尔创办了《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力求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认识民族精神的本质,揭示其活动的规律。

7、1900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出版了《民族心理学》。

8、1838年,法国社会学家孔德首先使用“社会学”一词。

9、1898年,法国学者塔尔德出版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最早以社会心理命名的社会学书籍。

10、1895年法国学者勒邦著有《群众心理学》,1913年著有《革命心理学》。

11、1908年的英国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和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罗斯的《社会心理学》。

麦独孤1908年出版的《社会心理学导论》一书,对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起了划时代的作用。

12、社会心理学直接来源于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二、名词解释、简答题1、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动因是什么?参考答案:人是社会的动物,社会问题的产生与人的心理和行为有关。

而人的生活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探讨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社会动因和社会效应,分析人与社会交互作用中的种种社会心理现象(态度、认知、吸引)及行为(侵犯、助人、合作与竞争)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动因。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发现社会规律,控制和促进社会发展。

2、社会心理学的性质参考答案:社会心理学是介于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主要从社会相互作用的角度来研究个体和群体的心理现象及其从属的社会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社会心理学”填空题及参考答案(1)
1、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和()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2、社会心理学与()一起构成心理学两大基础与支柱。

分别从()与()来阐明人的心理所依据的基础与基本原理。

3、在年龄和学习能力的研究上,()是自变量,()是因变量。

4、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

5、社会心理学中常见的调查方法有()和()两种。

6、现代心理学始建于()年,以德国教授()在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为重要里程碑。

7、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面临的环境有两大类是()和()。

8、()是个体产生一切社会心理现象的前提。

9、个体社会化还有()和重建的问题。

10、自我及自我意识总是与别人相处时表现出来,特别是表现在一个人的()与()上。

11、自我表现依赖于某种参照点的实验研究是由名叫()的人在()年做的。

12、自我表现往往依赖于某种参照点,在对人关系中,则对方的()与()常常成为你的自我表现的参照点。

13、心理的自我是自我发展的第三阶段,从()开始,个体确立起自我意识。

14、按照动机与活动本身的关系,可把动机分为()与()动机。

15、在需要和需求两个概念中,()是主观的。

16、()是人的活动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

17、对侵犯行为重要的是学会()和(),发挥自我意识的积极能动作用。

18、知觉的()和()是知觉的两大重要特征。

19、社会认知指对他人表情、()、人与人关心及对()原因的认识。

20、一致性信息、()信息、()信息是三度理论认为人们在归因时使用的三种信息。

21、1958 年()在《人际关系的心理学》一书中从朴素心理学角度提出归因理论。

22、()和()是影响社会认知的客观因素。

23、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24、态度的一般特征,包括态度的()、态度的()和态度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25、态度的内在特征,包括()和()。

26、针对一个具体事物的态度形成过程要经过三个阶段:依从、()和内化。

27、()成分是态度的核心。

28、霍夫兰德提出态度的学习论中,态度学习的主要机制有:()、强化、()。

29、人际冲突的两种主要形式为()和()。

30、在测量人际关系方面,除了社会测量法,前苏联的心理学家还提出了()和()。

32、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包括强化原则,()原则和()原则。

33、自我揭露可以是()性的,也可以是()性的。

34、自我揭露的作用包括()、自我澄清、()、社会控制和促进关系的发展。

35、爱情是最亲密的人际关系,它可分为()和()爱情。

36、测量人际关系常用的是()1934 年提出的社会测量法。

37、团体凝聚力由()或()力量两方面因素决定。

38、团体的领导者可分为两类:()和()。

39、团体规范可分为()和()规范。

40、对服从的经典研究是由()做的。

41、去个体化产生的原因有()和()。

42、影响从众的团体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团体一致性和()。

43、在研究中梅约发现团体内的()是比()更重要的因素。

据此,他提出了著名的人际关系理论。

44、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两个因素对偏见的形成起着主要作用。

45、有关性别差异的理论往往从()、()、()三个角度出发。

46、动机理论在管理中应用最广泛的理论有:需要层次理论、()、期望理论。

47、期望理论公式:激励力量=()鴻望概率。

48、个人空间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提出来的。

49、霍尔认为人们有四种用的距离,即()、个人距离、()和公众距离。

50、巴龙等提出了一个有关拥挤的模型:()+()=拥挤。

51、噪音一般分为两类,()噪音和()噪音。

参考答案:
1、个体群体
2、生理心理学生物自然属性社会制约性
3、年龄学习能力
4、实验法档案研究法
5、方谈法问卷法
6、1879 冯特
7、物质环境社会环境
8、社会化
9、改造
10、态度行为
11、京格1965
12、特点情况
13、青春期
14、内部动机外部动机
15、需要
16、需要
17、自我约束克制
18、整体性理解性
19、他人性格人的行为
20、一贯性特异性
21、海德
22、刺激的特点当时的情况
23、认知情感
24、社会性具体性
25、认知的复杂性评价的单纯性
26、认同
27、情感
28、联想模仿
29、零——总和冲突非零——总和冲突
30、参照测量法分层测量法
31、距阵分析图解分析
32、联结原则社会交换原则
33、描述评估
34、发泄社会认可
35、狂热式爱情友谊式
36、莫里诺
37、正性力量负性
38、任务型领导社会型领导
39、正式规范非正式
40、米尔格拉姆
41、匿名性自我意识的降低
42、团体凝聚力团体规模、团体大小
43、社会心理因素物质条件
44、父母的榜样作用新闻媒介
45、侵犯性顺从性非语言理解力
46、双因素理论
47、目标效价
48、霍尔
49、亲昵距离社会距离
50、高密度失去控制
51、短期噪音长期噪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