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

合集下载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案2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案2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案教具:钢琴、多媒体。

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了解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2、了解《自新大陆交响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的基本情调和结构体式,了解命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

1、前言:本学期来,我们欣赏了交响音乐中的序曲、交响诗、组曲、协奏曲等体裁的作品,今天,我们将学习交响音乐中最重要的一种体裁的作品。

2、听一音乐主题《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思考、回答以下问题:此曲是什么乐器演奏的?表现了何种情感?是哪个国家、那一位作曲家的什么作品?导入本课将欣赏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交响曲)的第二乐章。

二、介绍作品、作者。

1、简介交响曲。

(1)提问交响诗的特点?(交响诗是一种内容比较具体的、有标题的单乐章管弦乐曲,它多以诗歌、戏剧、绘画及历史事迹为题材。

(2)介绍交响曲的特点:交响曲是结构宏伟、庞大的大型管弦乐套曲,它通常包含四个乐章,其中至少有一个乐章用奏鸣曲式写成。

交响曲可以容纳丰富的内容,反映重大的题材表现深刻的情感体验。

曲中几个乐章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每一乐章可以单独演奏,但连续演奏时几个乐章的顺序不能改变。

2、介绍德沃夏克(一组配乐画像)。

德沃夏克是捷克著名钢琴家、作曲家、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人之一。

他于1841年出生在布拉格附近一个贫寒的家庭中。

经过刻苦的努力,他获得了奥地利文化部的奖学金,得以全身心地从事音乐创作。

他曾九次访问德国、英国和俄国,并亲自指挥乐队演奏他的作品,备受欢迎。

1891年他任布拉格音乐学院院长,并被英国剑桥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1892年应邀赴美国任纽约音乐学院院长,1895年回国继原任,1904年去世,捷克政府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

他一生写有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代表作有《自新大陆交响曲》、歌剧《水仙女)等。

他的作品始终贯串了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怀念家乡的深切感情,富有浓郁的斯拉夫民族色彩。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四单元《☆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学设计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四单元《☆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学设计

《自新大陆交响曲》
——第二乐章
课题:自新大陆第二乐章
课型:综合课
课时:一课时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科书、乐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欣赏、学习《自新大陆交响曲》,了解交响曲,了解相关乐器,了解作品音乐情绪。

2.能力目标:能够对作品的主要音乐特征基本了解和掌握;能够理解作品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3.情感目标:能够对交响乐感兴趣,乐于体会交响音乐。

教学重点:欣赏《自新大陆》第二乐章,了解音乐结构和音色表达。

教学难点:乐曲表达的情感和表现手法。

说明:。

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人音版

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人音版
九年制学校(九)年级(音乐)导学案
设计人:检查人:教案编号:
课题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
课时
1
授课时间
学习
目标
1、了解作品表达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感。
2、理解交响曲相关知识。
3、了解感受作品主题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学习
环节
学案
导案
了解
作品
预习。
简介作品作者。




分别用心聆听。
1、作品的拍号?
2、作品带给你的感受?




1、作品内容?
2、作品情绪?
3、不同拍号风格怎样?
1、请同学分析作品表达内容。
2、感受情绪。
3、体验作品风格。
理解
1、喜欢哪一部分?
2、随录音模唱。
再次聆听。
给学生鼓励性评价。
总结
学生总结
教师总结
反思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聆听《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祖国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聆听、演唱、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变现力、创造力与合作探究能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了解交响曲。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聆听《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祖国的情感。

2.难点初步了解交响曲。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播放歌曲多媒体播放乐曲《春节序曲》,并提问:乐曲的演奏形式(交响曲)学生聆听感受歌曲,老师由此引出新课《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

(二)初步感知1.初听:多媒体播放歌曲,提问:歌曲描绘一幅怎样的画面呢?(仿佛看到了家乡的美丽景色)2.复听:老师弹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情感(思念家乡,对家乡的热爱)3.拓展交响曲: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多乐章大型音乐作品,一般由四个乐章组成,其中至少有一个乐章用奏鸣曲式写成,1快板,2慢板,3小步舞曲或诙谐曲,4急板或快板。

(三)深入了解1.聆听引子部分,提问演奏乐器(管乐)2.聆听A段,老师弹唱主题a,提问主奏乐器(英国管),感受音乐情绪(忧伤、平静)播放主题b,提问乐器(弦乐、小提琴),比较和主题a情绪的变化(明朗秀丽,更加欢快活泼)3.聆听B段,播放主题C,提问主奏乐器(长笛、单簧管),对比音乐情绪的变化(更加柔和)播放主题d,对比主奏乐器(单簧管)又加入长笛,情绪更加高涨,再次抒发对家乡的思念与热爱)4.介绍作曲家:德沃夏克,捷克作曲家,捷克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歌剧《水仙女》等。

(四)音乐活动播放歌曲《念故乡》,我国音乐家李叔同根据乐曲主题a填词,学生分组有感情演唱歌曲《念故乡》。

(五)小结作业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并引导同学们自主发言。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主旨:认识交响曲,感受了作者热爱家乡、祖国的情感,为家乡国家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初中音乐_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音乐_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欣赏《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能够对欧洲交响音乐感兴趣,理解作品所表达的爱国情感,从而表达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2.感受体验乐曲音乐要素变化所带来的情绪反应,了解并记忆英国管的音色。

3.能够记住、会唱主题音乐a,了解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和《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学习、掌握交响曲的基础音乐知识。

【教学重点】欣赏《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教学难点】感受体验乐曲音乐要素变化所带来的情绪反应【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竖笛吹奏《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主题a片段,提问:旋律的速度、是怎样的?带给大家怎样的情绪?【设计意图】竖笛学生都会吹奏,而且音色接近英国管,能够表现相应的情绪,学生很容易进入到淡淡的思乡之情的环境中。

二、分段赏析(一)赏析a主题1、出示课题,学唱主题a教师弹琴,学生视唱主题旋律。

【设计意图】学唱主题,对乐曲表达的情感有更进一步的体验。

2、简介德沃夏克德沃夏克是捷克著名钢琴家、作曲家、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人之一。

曾任布拉格音乐学院、纽约音乐学院院长,他的作品始终贯串了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怀念家乡的深切感情,富有浓郁的捷克民族色彩。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作者,有助于理解作品。

3、学习什么是交响曲课件出示交响曲定义、管弦乐队编制、交响曲体裁形式。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及教师讲解,让学生对交响曲的定义、结构有初步的认识。

4、聆听a主题,分辨演奏乐器(1)教师播放a主题,学生聆听、分辨演奏乐器。

(2)教师出示课件,学生了解英国管。

【设计意图】通过音频、课件及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记忆英国管及其音色特点,解决教学目标。

5、再次视唱a主题,分析旋律创作手法(1)对比聆听带附点和不带附点旋律所带来的不同情绪反应。

(2)分析重复、变化重复的创作手法及作用。

【设计意图】分析创作手法有助于进一步感受情绪及背唱旋律。

6、背唱主题a接龙游戏,师生变换顺序演唱a主题,背唱。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课件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课件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
第三主题
Hale Waihona Puke 乐章的中间部分,在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震音的背景下,由长 笛和双簧管奏出旋律。 这段音乐充满深切的悲痛,同时又蕴涵着无比激动的情感。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
第四主题
在悲痛、哀伤的主题后,出现了一段明朗、优美的旋律。它表 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回忆 。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
思考
1、这首歌曲的旋律有何特点?
旋律具有很强的歌唱性。 2、歌曲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绪? 表达了一种孤独、悲哀和思念故乡的情绪。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
思考
3、歌曲是在弦乐的衬托下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主奏乐器——英国管 音色比双光管浓郁而苍凉,比较含蓄内在,听起来如泣如诉。 它常被用来表现忧伤或平静,也能吹出田园风光,表现富于诗 意的表情乐段。
创作背景
1892年,美国纽约国家音乐学院聘请德沃夏克出任该院的院长, 德沃夏克则应邀赴美。
这部《第九交响曲》即是德沃夏克在美国停留的将近三年期间 内,大约在1893年五月完成的作品。
1893年12月16日由翟多尔指挥纽约爱乐乐团首演。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
全曲共分为四个乐章,其中第二乐章最为突出。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
这部交响乐实际上是作者对于美国所在的“新大 陆”所产生的印象的体现。
曲中虽然有类似“黑人灵歌”与美洲“印第安民谣” 的旋律出现,但德沃夏克并不是原封不动地将 这些民谣歌曲作为主题题材,而是在自己的创 作乐思中揉进这些民谣的精神而加以表现。
将此交响曲命名为“自新大陆”者,正是作曲者 德沃夏克本人。
第二乐章 最缓板,降D大调,4/4拍子,复合三段体。 这一乐章是整部交响曲中最为有名的乐章,经常被提出来单 独演奏。

人音版初音九上4.2.1《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意)》教案教案1000字

人音版初音九上4.2.1《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意)》教案教案1000字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介绍交响曲的背景和作者。
2.分析法:分析交响曲的结构和乐器配置。
3.欣赏法:欣赏音乐片段,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
4.讨论法:让学生参与音乐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介绍贝多芬的背景和创作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分析《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意)》的结构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交响乐的基本知识。
(1)讲授法:通过讲解《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意)》的创作背景和作者贝多芬的生平事迹,帮助学生了解交响曲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分析法:对交响曲的结构和乐器配置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音乐的结构特点和乐器的表现力。
(3)欣赏法:播放《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意)》的音乐片段,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和创作背景。
内容逻辑关系
2. 音乐的结构:阐述音乐结构的基本要素,如主题、变奏、重复等,以及它们在音乐发展中的作用。
3. 音乐的情感表达:分析音乐如何通过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表达情感,以及不同音乐风格的情感特点。
4. 音乐创作背景:介绍音乐创作背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音乐背景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和风格。
5. 交响乐的乐器配置:讲解交响乐中不同乐器的作用和音色特点,以及它们在音乐表现中的组合和搭配。
4. 音乐创作背景:音乐创作背景包括作曲家的生平事迹、创作环境、社会背景等,这些背景对音乐的风格和情感表达有重要影响。
5. 交响乐的乐器配置:交响乐通常由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组成,不同的乐器组合可以产生不同的音乐效果和风格。
6. 音乐欣赏方法和技巧:音乐欣赏需要关注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以及音乐的情感表达和创作背景,通过对比、分析、联想等方式来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德沃夏克“新世界”》(e小调第9交响曲No.9?.?Op.95)

《德沃夏克“新世界”》(e小调第9交响曲No.9?.?Op.95)

《德沃夏克“新世界”》(e小调第9交响曲No.9?.?Op.95)《德沃夏克“新世界”》(e小调第9交响曲No.9 . Op.95)RCA Living Stereo 系列,企鹅三星名盘!德沃夏克(Antonin Dvorak)的“New World Symphony 新世界交响曲”,展现出了19世纪浪漫乐派作曲家塑造优美旋律的精致。

莱纳(Fritz Reiner)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也将其引领到了前所未有的超高境界,让我们体验到了19世纪遗留下的大师手法,是何等迷人啊!再加上黄金时代的刘易斯·莱顿(Lewis Layton)的录音水准,更加使这一唱片版本以 Living Stereo 最高技艺展现了名盘风范。

录音上,无论是德沃夏克(Antonin Dvorak)的作品还是斯美塔那(Bedrich Smetana)的“The Bartered Bride:Overture 被出卖的新娘序曲”、温伯格(Jaromir Weinberger)的“Schwanda:Polka and Fugue 波卡舞曲与赋格”,该专辑继承了莱顿(Lewis Layton)的录音风格,动态凶猛,中频甜美,浑然一体,意境深远。

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Antonin Dvorak,1841—1904)的“New World Symphony 新世界交响曲”是他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一部作品,同时也是世界交响音乐宝库中的珍品之一。

在“新世界”交响曲中,德沃夏克(Antonin Dvorak)运用了大量的黑人音乐素材,又溶入了他的波希米亚情结和斯拉夫音韵。

本专辑是著名指挥莱纳(Fritz Reiner)的又一项指挥传奇,亦为 Living Stereo 这个持续热卖的发烧系列中的最新及最重要的出版录音之一,在LP时代便被评为超级发烧片,更名列 TAS 发烧唱片榜上,威力十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了解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了解《自新大陆交响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2.通过听、唱、奏、分析等多种形式的参与,提高学生感受、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想像力。

教学过程
一、情感唤起
1、播放童声合唱版《念故乡》初听感受旋律
师:歌曲唱了什么内容?(思念故乡)演唱形式你听出来了吗?(独唱or合唱?)师:合唱的感染力是很强的,王老师想请你们也来唱一唱,我就要这种感觉,听音乐在心里轻轻地用wu来哼唱旋律,我们大家齐唱感觉像一个人在唱一样。

2、师带生用“wu”哼唱旋律(慢速)师弹伴奏(如果学生还不熟悉可唱2遍)
3、生跟师的手势来哼唱,感受力度变化(唱好<>)
4、让我们跟着音乐再来唱一唱,让声音融入我们的手势线条中。

(师跟歌曲边唱边画图形谱)
5、接下来的音乐请你自己再来画一画,告诉我音乐发生了什么变化?(聆听a 主题)生:速度变慢了﹍﹍(连贯,绵长)、孤独、悲伤、思念故乡之情﹍﹍(速度:缓慢。

力度:弱。

节奏:多附点和连音线。

音色:英国管吹奏很凄凉)
6、是什么乐器在给我们演绎这种思念的绵长?听
(生回答后出示英国管图片并简单介绍)
7、让我们在来听一听音乐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对比聆听再现部分的主题a1)
提示可边听边划图谱——音乐时断时现(思念到了极致时落泪哽咽)情感的升华,乐器除了英国管演奏思乡主题还出现弦乐器加弱音器的演奏,使情感更显得压抑内在、动人心弦。

三、拓展部分
1、曲式结构《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结构图——复三部曲式
(配乐器课件展示:各主题主要用何种乐器演奏)
2、了解交响曲:
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大型的器乐套曲。

结构宏大,音响丰富,能通过音乐形象的发展变化来揭示人们的思想感情、心里状态、生活体验、和社会交往的矛盾和冲突。

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交响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欣赏由卡拉扬指挥的交响乐团演奏的《自新大陆交响曲》的视频(课件)(时间上可调节)
今天我们欣赏了捷克著名作曲家德沃夏克的《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的第二乐章,愿乐曲动人的旋律能永远留在同学们的记忆之中,对这部交响曲感兴趣的同学,课后也可以再去找找,听一听这部完整的作品。

结束语:不管你身在何方,去向哪里,故乡永远是我们最温暖的家!!同学们,再见!!
(播放童声版《念故乡》,再次熟悉并记住这首感人至深的主旋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