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刚性接触网布置方式
刚性接触网

刚性接触网
列车
城
接
额定 受
受电
市
安装
触 导线
功率 电
线路
列车
弓功
轨
长度 安装年代 线 截面
额定电压
(kw 弓
编组
率
道
(km)
数 (mm2)
/单 数
(kw)
量
元) 量
5
51
1990
1 110
6
38
1994
1 110
汉
7
42
1990
1 110
1500VD
4
城
8
17
1990
1 110 C
合计
148
大
6
2
1969 1 150
9
1992
1500VDC
班
牙
意 Domodos sola 0.1
1992
1500VDC
大
利
奥 Marchtrent
0.5 1992/199
15kV
地
Traun
3
利
广州地下铁道 40 2002/200 1 120
1500VDC
2
轨道二号线
3
中
广州地下铁道 80
1 150
2
国
轨道三号线
2004/200
5
图4-22“Π”型刚性悬挂安装图(隧道)
图 4-23 T 型架空刚性悬挂安装(隧道)
①汇流排和接触线 汇流排一般用铝合金材料制成,其形状一般做成“T”和“Π”。 “Π”型 结构汇流排包括标准型汇流排、汇流排终端及刚柔过渡元件。标准型汇流排一般 有PAC110和PAC80两种,是刚性接触悬挂的主要组成部分,其长度一般被制成10m 或12m;汇流排终端用于锚段关节、线岔及刚柔过渡处,如图4-24所示,其作用 是保证关节、线岔和刚柔过渡的平滑、顺畅过渡,其长度一般做成7.5m;刚柔过 渡元件如图4-25所示,用于刚性悬挂与柔性悬挂过渡处,其作用是保证两种悬挂 方式的平滑、顺畅过渡。
刚性接触网

刚性接触网刚性接触网授课稿2005年12月27日(2)刚性接触网结构简单,占用净空小。
排的高度为110mm,宽为85mm,其截面积达到2213.7mm2 ,其载流相当于1200mm2的铜导线。
即8*150mm2。
汇流排加上支撑装置和电气安全距离,从汇流排接触线底部至隧道顶部也只需要350mm左右。
一号线采用德国的弹性底座,采用了4根150mm2的馈线和2根120mm2,载流截面积才840mm2。
二、无外加张力子刚性悬挂接触网汇流排和接触导线不存在外加的机械张力,没有存在突发断线的潜在威胁,也无须担心由于接触导线过度磨损而导致断线,使接触网系统的运营安全可靠性大大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增加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减少了运营过程的频率,减轻了维护人员的负担。
三、绝缘锚段关节刚性悬挂接触网系统正线采用绝缘锚段关节进行电分段,无需再单独采用分段绝缘器,从而减少投资,且保证了正线接触网系统的相对连续性,提高接触网系统安全性、可靠性。
而柔性接网正线区间,由于隧道净空的原因往往无法采用绝缘锚段关节。
四、散热性好,运营可扩展性汇流排类似一个散热器的形状,可以显著的改善散热效果。
这种散热效果和无需张力可以防止铝排和接触线的过热。
一旦安装汇流排就无需担心线路繁忙和线网短路。
(如列车运行间隔2分钟,也无需额外增加的电缆)五、受网关系更好由于刚性接触网导高的要求的误差很小,受电弓在高速滑动过程中的波动就很好,增加了受电弓的稳定性。
六、平面布置方便刚性接触网可根据需要,在特殊的地方设计为可移动的形式。
如在地铁车辆段检修库、隧道段人防门、防淹门等地方其优越性十分明显。
缺点:一、技术要求高设计对刚性悬挂系统性能要求很高,在设计时要根据设计的车辆运行速度合理的布置支撑点的间距,根据温度变化合理的布置锚段长度。
施工中,有大量的测量工作。
如前期的支撑点的测量、锚段关节位置的确定,锚段长度的测量。
后期的支撑的高度、汇流排的高度、支撑点的拉出值、锚段关节的测量等。
地铁刚性接触网汇流排预配施工工法(2)

地铁刚性接触网汇流排预配施工工法地铁刚性接触网汇流排预配施工工法是一种用于地铁建设中的施工工法,其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如下所述。
一、前言地铁刚性接触网汇流排预配施工工法是一种在地铁建设中常用的工法,通过提前预制汇流排部件,将其配送至现场后再进行安装和调试,可大幅降低施工现场工期,并提高工程质量。
二、工法特点1. 高效节省时间: 通过预配施工,可大幅降低施工现场工期,因为部分工序在工厂预先完成。
2. 提高质量: 由于汇流排部件在工厂进行预制,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制造,可以确保部件的质量和精度。
3. 减少现场施工工作量: 预配施工工法可以减少现场的焊接和钻孔等工作量,从而减少现场施工的复杂性。
4. 降低人力和物力成本: 在工厂预制的部件可以减少现场施工所需的人力和物力成本,同时降低了设备的停工时间。
三、适应范围地铁刚性接触网汇流排预配施工工法适用于地铁系统建设中的刚性接触网汇流排的安装和调试,适应范围广泛,可应用于各种地铁建设项目。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通过提前预制汇流排部件,将其配送至施工现场后进行安装和调试。
预制过程中采取的技术措施包括:制定预配施工工艺方案、制造汇流排部件、进行工艺试验和质量验收,在配送至现场后进行拼装、固定和测试等工作。
五、施工工艺1. 制定预配施工方案: 根据设计要求和具体情况,制定汇流排部件的预配施工方案,包括制造工序、时间计划以及施工顺序等。
2. 制造汇流排部件: 在工厂进行汇流排部件的预制制造,包括焊接、切割、打磨、表面处理等工序。
3. 工艺试验和质量验收: 对预制部件进行工艺试验和质量验收,确保其质量和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4. 配送、拼装和固定: 将预制部件配送至施工现场后,进行拼装和固定,确保其安装牢固和稳定。
5. 测试和调试: 对安装完成的汇流排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六、劳动组织根据施工工艺和施工计划,将劳动力分配到各个施工环节,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浅谈刚性接触网导线架设与调整

浅谈刚性接触网导线架设出现问题的分析及应对措施供电车间摘要:简单介绍了渭河车辆段练兵线架空刚性接触网放线前准备工作,放线步骤,重点工作,以及工程中的注意事项。
由于接触线相对固定,刚性高,比柔性接触网更容易磨损,所以需要对其特点和维护与检修通过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地铁;刚性悬挂;放线;主要内容:一、操作流程:二、施工前准备三、操作步骤及要点:四、关键点五、结束语西安地铁二号线的刚性接触网采用了架空式“Π”型结构。
接触线导入汇流排汇流排一、操作流程图:安装架线小车注油接触线导入汇流排终端处理流程图二、施工前准备1)、架设方法:采用架线小车导入一次安装到位架设方法,实现架线小车牵引与铜导槽组联动控制来展放和镶嵌接触导线,以保证接触线架设后平滑自然,不产生硬弯和损伤。
2)、接触导线检查:导线盘及盘孔应牢固完好不应有扭曲和损坏;导线应一层层整齐密贴缠绕,不得有相互嵌缠的情况;导线不得有损伤、扭曲,不能有硬弯,连轻微的硬弯都不能有,否则此点将会是硬点,造成刚性悬挂永久性无法处理的缺陷。
三、操作步骤及要点:1)、安装好注油器,启动电动注油装置,把导电油脂注入接触线两凹槽内。
注油器始终处于放线小车前方,在接触导线上顺畅滑行。
在汇流排上安装好架线小车,调整放线小车,将接触导线从汇流排终端端头嵌入汇流排,紧固汇流排终端上的紧固螺栓,按要求做好导线端头,在接触导线上顺畅滑行。
2)、放线小车用拉线固定于前端滑轮支架上,拉带动前进,滑轮支架适时调整使牵引方向始终位于汇流排正下方,滑轮支架与接触线铜导槽组联动,接触导线展放顺滑自然。
3)、放线小车前设一组人负责检查调整,使接触线位于汇流排开口正下方,平行于汇流排。
放线小车后,再设一组人仔细检查接触线嵌入状况(用木板敲击接触线,听声音判断接触线是否完全卡进汇流排),如发现接触线嵌入不到位时,及时停车,退回架线小车(张力放线车不得后退),退出此段线,重新用架线小车嵌入汇流排。
刚性接触网

刚性接触网授课稿2005年12月27日第一节:刚性接触网的应用情况刚性悬挂接触网主要有“π”型汇流排+接触线、“T”型汇流排+接触线、第三轨接触轨等几种形式。
目前国内,北京地铁采用第三轨——“接触轨”形式,重庆轻轨较新线采用了“T”型汇流排+接触线的悬挂形式,而结构简单、性能优良、维护方便的“π”型汇流排+接触线的悬挂形式自1895年首次在美国巴尔的摩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中得到了应用之后,1961年在日本的营团地铁日比谷线投入使用,1983年在法国巴黎的PATPA线投入使用。
由于其各方面的优良表现,目前国内外已将其作为地铁接触网的主要悬挂方式。
在国内,这种安装形式已被广州地铁二号线、广州地铁三号线与南京地铁一号线所采用。
目前在上海地铁正准备采刚性接触网的有上海轨道9号线、上海轨道交通8号线、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与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
正准备采用刚性接触网的城市有:沈阳地铁、深圳地铁等。
它就是由铝合金汇流排嵌入接触导线,悬挂于轨道线路上方,向地铁列车输送电能的装置。
刚性悬挂接触网主要组成部件:汇流排、汇流排连接接头、终端汇流排、绝缘支持装置、中锚固定装置、刚柔过渡装置、刚性电连接线夹装置、维修临时接地线夹。
第二节刚性接触网的特点优点:一、减少隧道净空的需要汇流排在隧道内占用很小的安装空间,而在同样条件下,传统的柔性接触网就是很难达到了。
这样来就降低了新建隧道的工程预算,进而降低了整个地铁工程的成本。
(1)刚性接触网无外加张力,无需张力补偿装配置。
(2) 刚性接触网结构简单,占用净空小。
排的高度为110mm,宽为85mm,其截面积达到2213、7mm2 ,其载流相当于1200mm2的铜导线。
即8*150mm2。
汇流排加上支撑装置与电气安全距离,从汇流排接触线底部至隧道顶部也只需要350mm左右。
一号线采用德国的弹性底座,采用了4根150mm2的馈线与2根120mm2,载流截面积才840mm2。
刚性接触网要点

刚性接触网授课稿2005年12月27日第一节:刚性接触网的应用情况刚性悬挂接触网主要有“π”型汇流排+接触线、“T”型汇流排+接触线、第三轨接触轨等几种形式。
目前国内,北京地铁采用第三轨——“接触轨”形式,重庆轻轨较新线采用了“T”型汇流排+接触线的悬挂形式,而结构简单、性能优良、维护方便的“π”型汇流排+接触线的悬挂形式自1895年首次在美国巴尔的摩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中得到了应用之后,1961年在日本的营团地铁日比谷线投入使用,1983年在法国巴黎的PATPA线投入使用。
由于其各方面的优良表现,目前国内外已将其作为地铁接触网的主要悬挂方式。
在国内,这种安装形式已被广州地铁二号线、广州地铁三号线和南京地铁一号线所采用。
目前在上海地铁正准备采刚性接触网的有上海轨道9号线、上海轨道交通8号线、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和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
正准备采用刚性接触网的城市有:沈阳地铁、深圳地铁等。
它是由铝合金汇流排嵌入接触导线,悬挂于轨道线路上方,向地铁列车输送电能的装置。
刚性悬挂接触网主要组成部件:汇流排、汇流排连接接头、终端汇流排、绝缘支持装置、中锚固定装置、刚柔过渡装置、刚性电连接线夹装置、维修临时接地线夹。
第二节刚性接触网的特点优点:一、减少隧道净空的需要汇流排在隧道内占用很小的安装空间,而在同样条件下,传统的柔性接触网是很难达到了。
这样来就降低了新建隧道的工程预算,进而降低了整个地铁工程的成本。
(1)刚性接触网无外加张力,无需张力补偿装配置。
(2)刚性接触网结构简单,占用净空小。
排的高度为110mm,宽为85mm,其截面积达到2213.7mm2 ,其载流相当于1200mm2的铜导线。
即8*150mm2。
汇流排加上支撑装置和电气安全距离,从汇流排接触线底部至隧道顶部也只需要350mm左右。
一号线采用德国的弹性底座,采用了4根150mm2的馈线和2根120mm2,载流截面积才840mm2。
接触网刚性悬挂拉出值布置方式比较

接触网刚性悬挂拉出值布置方式比较尹魁元【摘要】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牵引网架空刚性悬挂的两种布置方式.分析了采用传统正弦波拉出值布置方式时产生受电弓磨耗不均匀的原因,以及新的“八”字形拉出值布置方式及其解决受电弓磨耗不均匀问题的方法.“八”字拉出值布置方式是一种可靠的刚性悬挂拉出值平面布置形式,能够保证受电弓两侧的两个半弓磨耗一致,实现增加受电弓使用寿命、提高授流质量的目的.%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igid suspension overhead contact system, the reasons of pantograph's uneven wear caused by traditional sine wave are analyzed, the solution by adopting the stagger layout with wire zigzag contact is discussed. This new layout arrangement is a reliable way to pull out value, solve the uneven wear of the e-lectric bow and to extend the service life.【期刊名称】《城市轨道交通研究》【年(卷),期】2013(016)002【总页数】4页(P81-84)【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架空刚性悬挂;受电弓;拉出值【作者】尹魁元【作者单位】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300251,天津【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25.2目前,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中,牵引网主要采用架空柔性悬挂、架空刚性悬挂、接触轨等3种形式,但以架空刚性悬挂为主,而且在今后新建的城市轨道交通中仍将以架空刚性悬挂为主。
刚性接触网简介

刚性接触网简介学习目标:1.了解刚性悬挂接触网的组成、特点及悬挂布置形式。
支持和定位装置的组成及作用。
2.懂得刚性悬挂主要组成部分、汇流排的作用和种类。
3.1架空刚性接触网的特点及组成3.1.1刚性接触网的特点1.刚性悬挂能满足最大离线时间、传输功率、电压电流、受电弓单弓受流电流以及最大行车速度的要求。
2.刚性汇流排和接触线无轴向力,不存在断排或断线的可能,从而避免了钻弓、烧融、不均匀磨耗以及受电弓故障造成的断线故障。
刚性悬挂的故障是点故障,所以刚性悬挂事故范围小。
3.刚性悬挂的锚段关节简单,锚段长度短,因此,固定金具窜动回转范围小,相应地提高了运行中的安全性和适应性。
4.实际运营情况,受电弓维修周期长。
接触线方面,从磨耗情况推算使用寿命约20年。
刚性接触网是一种没有弹性的接触网形式,适应于隧道内安装,设计速度一般不大于160km/h。
刚性悬挂分成若干锚段,每个锚段长度一般不超过250m,跨距一般为6~12m,且与行车速度有密切的关系,如表3-1-1所示。
表3-1-1 PAC110型汇流排,速度与跨距的关系表3.1.2刚性接触网的组成刚性接触网主要由接触悬挂、支持定位装置、绝缘部件以及架空地线等部分组成。
一、接触悬挂接触悬挂由汇流排、接触线、伸缩部件、中心锚结等组成。
接触悬挂的支持和定位装置安装在隧道顶或隧道壁上,如图3-1-2所示。
整个悬挂布置成正弦波的形状,一个锚段形成半个正弦波,各悬挂点与受电弓中心的距离一般不大于200mm,如图3-1-1所示。
图3-1-1刚性悬挂布置示意图二、支持和定位装置支持和定位装置的作用是通过绝缘子把铝合金汇流排、接触线等固定在隧道顶或隧道壁的规定位置上。
其安装形式主要有腕臂结构和“Π”型结构等形式。
如图5-1-2所示。
1-螺杆锚栓 3-T型头螺栓 4-B型单支悬吊槽钢 8-刚性悬挂用针式绝缘子9-B型汇流排 10- A型垂直悬吊安装底座 11-120型地线线夹图3-1-2 典型刚性悬挂示意图三、绝缘部件绝缘部件一般采用公称泄露距离不小于250mm的表面上釉的瓷质绝缘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刚性接触网布置方式
摘要:某隧道接触网悬挂在广铁集团管内首次采用了刚性悬挂。
刚性悬挂在铁路领域应用较少,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检修工艺和维修标准,也没有运行经验,因此,有必要对接触网刚性悬挂进行学习和探讨。
关键词:刚性接触网;布置方式
中图分类号:C35 文献标识码:A
一、接触网刚性悬挂系统结构
系统主要由定位绝缘装置、中间悬挂装置、中心锚结、汇流排、膨胀接头和刚柔过渡装置组成。
1、定位绝缘装置
定位绝缘装置由调整底座、悬挂绝缘子和接地装置构成,其主要功能有以下几点。
(1)利用调整底座进行精准定位调整接触导线不带张力,因此整个悬挂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底座的稳定性,所以底座采用了钢结构底座。
该底座结构简单,与汇流排的连接更牢固、稳定性更高。
(2)绝缘子完成系统绝缘
为了满足防护绝缘子和汇流排的需要,绝缘子采用的是SMC 工程模压塑料,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得到提高。
(3)采用接地装置完成系统接地采用圆钢将所有的调整底座联接,并进行接地处理。
2、中间悬挂装置
中间悬挂装置主要由中间悬挂点构成,使汇流排可以顺线路方向窜动,而不能上下、左右移动(或转动),减少了汇流排因自重带来的预挠度,如图2 所示。
3、中心锚结
在汇流排中间部位安装中心锚结,防止汇流排向两侧伸展或收缩。
4、汇流排装置
架空刚性悬挂中,汇流排是关键部件,每一段汇流排之间用中间接头连接,构成刚性悬挂的每一个锚段。
汇流排装置由汇流排和中间接头构成,其主要功能有二:即由汇流排和接触导线组成封闭截面形成刚性悬挂,汇流排夹持接触线有利于受电弓取流。
5、膨胀接头
膨胀接头用于补偿汇流排系统因热胀冷缩而产生的长度变化,并保证电流良好续接,使得受电弓能平滑过渡,如图5 所示。
6、刚柔过渡装置
江门隧道内的接触线是嵌入在汇流排内且不带张力;而隧道外的接触线却富有张力,是由承力索通过吊弦悬挂起来的,承力索同样有张力。
这就需要在隧道端口处设置刚柔过渡装置消除隧道内外的差异,使机车受流平稳。
从图6 中可以看出,刚柔过渡装置由铝排加工制造,顶面加工成不同深度的切槽,以逐步减小惯量和增加末端的弹性。
需要将其安装在刚性网和柔性网的过渡处,避免产生硬点,并安装螺栓来保证夹口夹持力;而底部设计成缺口结构用来放置接触线接头线夹,防止因柔性网张力造成接触线在铝排内滑动。
首先嵌在汇流排内的接触线先脱离汇流排,与隧道外的接触线并行10~15 m 后,再使用并沟线夹,将其固定于承力索上。
然后通过调整并行段的双线夹,保证作用于受电弓上的接触压力是连续变化的,从而保证机车受流的连续性。
7、主要零部件及其功能
接触网刚性悬挂主要的零部件及其功能如表1 所示。
二、接触网刚性悬挂的特点
1、结构简单
与传统的柔性悬挂相比,刚性悬挂没有承力索、吊弦和下锚补偿装置。
由于不需要补偿下锚,因此锚段关节结构也比较简单,容易实现电分段功能,使整个接触悬挂非常简洁。
2、安全可靠
由于无下锚补偿张力,刚性悬挂不存在汇流排断裂和接触线断线的现象,使线路更加安全可靠,避免了柔性接触网的钻弓、不均匀磨耗、高温软化和其他弓网故障造成的断线事故,因此,刚性接触网故障一般是小范围的点故障。
3、维修方便、成本低
对接触网刚性悬挂而言,隧道净空小、维修工作量小,日常维护主要是对连接件的紧固和对关键部位的数据进行调整,即对各连接螺栓进行紧固和对悬挂的关键设备进行调整恢复。
由于刚性悬挂各零部件连接牢靠、数据变化小,且悬吊装置具有水平和垂直双向调节功能,便于刚性悬挂拉出值和导高的调节。
因此,无论是日常维护、事故抢修,还是更换接触导线等,刚性悬挂的工作量都比柔性接触网减少很多,其维护成本也就相应较低。
4、风险大、要求高、无工艺标准
除了上述的几个优点外,刚性悬挂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有:①设计、施工有一定的风险;
②对设备和线路环境等有较高的要求;③刚性悬挂作为一项新技术,目前还没有检修工艺和维修标准。
三、刚性接触网磨耗改善技术措施
地铁第一条投入使用的架空刚性接触网为广州地铁2 号线。
因其相对柔性接触网,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与维护保养简便,故障率低等特点,在后续的国内城市地铁建设中得到广泛运用。
但在运营过程中,其接触线与电客车受电弓局部磨耗问题日益凸显。
为此,杭州地铁1 号线接触网工程在实施前,就一些具体方案的选择做了优化。
1、刚性接触网平面布置形式
某地铁1 号线刚性接触网绝缘子全线采用了弹性绝缘悬挂装置,其主要由夹持件(悬挂汇流排)、天然橡胶(弹性元件减小刚度)、硅橡胶与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电气绝缘)组成。
如图3 所示。
四、接触网电气分段优化布置设计
(2)牵引变电所所处车站为始发站,绝缘锚段关节电分段宜设置在小里程端截面(上、下向);牵引变电所所处车站为终点站,绝缘锚段关节电分段设置,以站前、站后折返需要,并考虑线路延长等因素,以正线道岔为基准,设置在大里程端(上、下向)保证交路循环。
结束语
本文通过接触网刚性悬挂系统结构、接触网刚性悬挂的特点、刚性接触网磨耗改善技术措施、接触网电气分段优化布置设计进行了简要分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