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练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测试题(含答案)重点实验突破实验探究音调的影响因素在“探究音调的影响因素”的实验中:(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交流讨论: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伸出桌面较长时,钢尺振动得 ,发声的音调 ;钢尺伸出桌面较短时,钢尺振动得;发声的音调。

(3)实验结论:决定声音的音调,频率高时音调 ,频率低时音调。

中考考点强化考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重庆A卷)如图甲所示,阵阵鼓声是鼓面的产生的;图乙抽取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铃声变小直至微弱,说明真空(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正在传声的介质处于 (选填“振动”或“静止”)状态;当声音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声速 (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3.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现象得到的结论是 ;实验中轻质小球的作用是,说明实验中利用的研究方法是。

考点2 声音的特性4.下列词语中,形容声音响度小的是( )A.震耳欲聋B.声如洪钟C.轻声细语D.鼾声如雷5.古诗《春夜洛城闻笛》中有“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诗人辨别出是玉笛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6.甲音叉发声时每秒振动256次,乙音叉发声时振动频率为512Hz,相比于乙音叉,甲音叉( )。

A.发声时振幅一定更小B.发声时振动频率一定更高C.发出声音的音调一定更低D.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更大7.英国科学家切断番茄植株的茎,用人耳倾听,发现没有引起听觉。

但在靠近茎的切口处放置录音机录音,然后用超大音量、超低速度播放,居然能清晰地听到“尖叫”声,这说明,番茄植株遭受伤害后,会发出( )A.响度很小的超声B.响度很大的超声C.响度很小的次声D.响度很大的次声8.关于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吹口琴时,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响度B.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C.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小D.鼓手用不同的力度敲击鼓面时,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9.音乐会上,演员正在演奏小提琴,小提琴发声是因为琴弦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声现象》测试题一、单选题1.高速公路通过村庄密集区时,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玻璃隔声板,能有效降低噪声。

下列减弱噪声的途径与之相同的是()A.禁止鸣笛B.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C.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D.学校周围植树2.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A.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B.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D.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3.“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老师坚持“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用知识为滇西北山区女孩创造美好未来,如图,张老师带领师生宣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B.师生宣誓的声音是声带振动产生的C.师生的声音音色相同D.洪亮的宣誓声表明声音的速度很大4.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乒乓球被发声的音叉弹开表明音叉在振动B.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发出声音的音调相同C.倒车雷达利用电磁波进行回声定位D.防噪声耳罩通过防止噪声产生的方式控制噪声5.警察利用如图所示的无人机对行人“喊话”,以维持交通秩序。

地面上的行人能听到“喊话”声,是因为“喊话”声()A.是次声波B.是超声波C.可以在空气中传播D.传播不需要介质6.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激发爱党爱国热情,我市部分学校组织了“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大型合唱比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歌声是空气的振动产生的B.使用扩音器可以增大声速C.男低音演员歌声的响度小D.女高音演员歌声的音调高7.某学校九年级三班在教室举办了一场庆元旦文艺晚会,下列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某同学弹奏吉他时,不断改变手按压弦的位置,其目的是改变音调B.表演中的女高音和男低音指的是两者的响度不同C.某同学发现音箱上小纸屑在跳动,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D.在教室中唱歌的声音比在教室外显得更加洪亮,是由于教室中有回声的缘故8.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①汽车上的倒车雷达①医用B超诊断仪①超声波清洗眼镜①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结石①利用声呐探测鱼群位置①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9.甲、乙音叉的形状差不多,分别标有“256Hz”、“512Hz”字样,先后用相同的力度敲击它们,甲、乙两音叉相比()A.甲响度小B.甲音调低C.乙振幅大D.乙声速小10.下列事例中利用声来传递信息的是()A.利用强超声波对金刚石等坚硬物品钻孔B.超声波使液体微粒剧烈振动,加速溶质溶解C.人暴露在150dB的噪声环境中,耳内鼓膜会破裂出血D.母象与小象通过次声波交流11.如图所示,是博物馆珍藏的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

【单元练】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测试(含答案解析)

【单元练】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测试(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玻璃杯中装有适量的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细棒敲打杯子时,杯里装进水越多,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B.用细棒敲打杯子时,杯里装进水越少,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C.用嘴向杯口吹气,杯里装进水越多,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D.用嘴向杯口吹气,杯里装进水越少,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A解析:A【分析】玻璃杯中装有水,用细棒敲打杯子时,是杯子和水一起振动;用嘴向杯口吹气时,是杯子里的空气柱振动;振动物体质量越大,越难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AB.用细棒敲打杯子时,杯子和水一起振动,杯子里装进水越多,杯子越难振动,杯子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故A正确、B错误;CD.用嘴向杯口吹气,杯子中空气柱振动,杯子里装进水越多,空气柱越小,空气柱越容易振动,空气柱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杯子里装进水越少,杯子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故C、D错误。

故选A。

2.支付宝用户可以对支付宝账号设置“声音锁”。

设置时用户打开支付宝APP,对着手机读出手机显示的数字,APP将主人的声音信息录入,以后打开支付宝时,APP会把录入的数字随机组合,主人无论轻声或大声,只要读对APP显示的数字即可打开支付宝。

支付宝设置“声音锁”利用了声音的()A.响度和音调B.响度和音色C.音调和音色D.只有音色D解析:D人们说话声音的响度和音调可以相同,但音色不同。

故选D。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胡演奏出的乐音,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和光在空气中传播时,声音传播得较快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在水中传播得快D.在太空宇航员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A解析:A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二胡演奏出的乐音,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A正确;B.声音和光在空气中传播时,光传播得较快,B错误;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在水中传播得慢,C错误;D.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在太空宇航员的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错误。

故选A。

4.做家务劳动是同学们应具备的良好品德。

往保温瓶里灌热水时,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的水位高低,因为()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B.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增大C.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减小A解析: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升高,音调逐渐升高水壶就像一个笛子一样,你往里面到水时,水壶发出的声音是水壶内空气柱的振动形成的;倒水时,水越来越满,空气柱越来越短,频率越来越高,所以我们便可以根据不同空气柱的发声不同来判断热水壶中的说水是否满了。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声现象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声现象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一、选择题1.广场舞虽然丰富了阿姨们的生活,但给每天晚上想写作业的同学带来了噪声污染。

为了减弱噪声,阿姨们把声音调小,这种控制噪声的途径是()A.在声源处B.在传播过程中C.在人耳处D.在声源和人耳处2.示波器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电子测量仪器。

它能把肉眼看不见的声音信号变换成看得见的图像。

小英将话筒接在示波器的输入端,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标有168Hz和520Hz的音叉。

如图所示是520Hz的音叉发出的声音在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则168Hz的音叉发出的声音在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合理的选项是()A.B.C.D.3.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B.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C.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快D.物体振动得快、频率高,发出声音的音调高4.监考老师听到“现在开始分发试卷”的语音播报后开始分发试卷,说明()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声音具有声能C.声音能传递信息D.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5.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的次声波判断地震强度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6.伦敦奥运会期间英国军方将配备一种远程声波安保设备,该设备工作时可以产生高达150分贝的声音,尖锐的声响会让人耳感到刺痛,既可用作高音喇叭,也可用作非致命性武器驱散人群。

关于该设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该设备产生的是次声波B.该设备产生的声波传到人耳的传播的速度是1500m/sC.“150分贝”反映了声音的声强级D.“150分贝”是指人耳能听到的频率的最高值7.关于噪声的控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城市高架公路两边架设隔音屏障,是为了在声源处消除噪声B.在城市中禁止汽车鸣喇叭,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C.用吸声材料装饰剧院的内墙,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D.飞机场上维修飞机的人员通常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少噪声8.学完声现象后某同学归纳出下列知识结构,其中错误的是()A.⎧⎪⎨⎪⎩音调声音的特性音色频率B.⎧⎪⎨⎪⎩在声源处减弱减弱噪声的途径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C.⎧⎪⎨⎪⎩产生声现象传播声速D.⎧⎨⎩乐音声音的种类噪声9.下列声现象的判断无误的是()A.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能缓解“热岛效应”B.“声如洪钟”是指声音的响度大C.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D.声音的分贝数越高其频率越高10.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如图甲、乙所示,则这列声波()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11.音乐会上男中音放声歌唱,女高音轻声伴唱。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声音在均匀空气里传播的过程中(空气温度保持不变()A.声速逐渐减小B.频率逐渐减小C.振幅逐渐减小D.声速、频率、振幅都不变2.蜜蜂采蜜归来,发出声音的音调变低.原因是负重增加的情况下,蜜蜂翅膀扇动的频率()A.变高B.变低C.不变D.无法判断3.在敲响大古钟时,同学们发现,停止撞击大钟,大钟仍“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A.大钟的回声B.钟已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C.大钟还在振动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4.深圳的城市建设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

如:城区汽车禁止鸣笛,主干道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等。

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A.绿化居住环境B.缓解“热岛效应”C.降低噪音污染D.减少大气污染5.下列事例中,主要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是()A.声呐探测鱼群位置B.蝙蝠利用声波辨别方向C.医生对结石病人进行“超声”排石D.老师在课堂上慷慨激昂地讲解战斗英雄故事6.下列关于声的说法,错误的是()A.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B.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C.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另一端,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D.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7.剧院及音乐厅,四周墙壁常挂昵绒帘幕,同时墙壁会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A.装饰、美观B.吸收声波减小嘈杂的回声C.易于反射声波增大声音发D.提高声音的音调8.将某音叉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输入示波器,在示波器上观察到的波形如图所示,可见波形竖直方向的最大值在减小,表示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A.音色B.响度C.音调D.周期9.在敲响寺庙的大钟后,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大钟仍“余音未止”,其原因()A.大钟仍继续振动B.钟声的回声C.人的听觉“延长”D.大钟停止了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二、多选题10.如图所示,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通过观察纸屑跳动的幅度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B.乙图中通过观察乒乓球是否被弹起可以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C.丙图中通过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可以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D.丁图中通过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长度不同的锯条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1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利用超声波可以测定海水的深度B.物体只要发生振动,我们就可以听到声音,并且其振动的越快,声音的音调越高C.鼓手敲击大鼓,我们听到鼓声的响度与鼓手敲击的力度以及距离鼓的远近有关D.在城市居民住宅区有“禁止鸣笛”标志,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12.以下几个验证性的小实验,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把正在发声的闹铃放在玻璃罩内,随着罩内空气抽出发现铃声减弱,说明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B.用酒精灯将水加热至沸腾,用到气管将水蒸气导入另一个盛冷水的烧杯中,发现烧杯中的温度计的示数升高,说明液化放热C.冬天将玻璃片从室外拿到室内发现它上面有一层雾,说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D.在试管内放入少量碘的固体颗粒,塞紧盖子后把试管放入沸水中,发现试管内出现了碘的蒸汽,说明蒸发吸热13.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幅度B.实验时应多次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但要保持钢尺振动的幅度相同C.用力大小不同,钢尺振动的振幅不同,听到声音的音调不同D.物体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14.有关声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B.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C.戴防噪声耳罩可以防止噪声产生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产生15.据报道,世界“吼王”杰米•温德拉曾“吼”出超过100dB的声音,如图是他“吼”出声音将玻璃杯震碎的情景.下列有关他“吼”出的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传递了能量B.声音只在玻璃杯中传播C.声音是玻璃杯振动产生的D.声音的分贝数越高其响度越大三、填空题16.清晨,逐渐变强的闹铃声吵醒了正在熟睡的小明,他把闹铃关掉,这是在________(填“人耳处”、“传播过程中”或“声源处”)控制噪声的.这里所说的逐渐变强,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________改变了.17.男生说话较粗犷,而女生讲话较尖细,这是因为他们说话的________不同;用小提琴和钢琴演奏同一支乐曲,但一听就能分辨出哪是小提琴声,哪是钢琴声,这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不同.18.某人在一根较长的装有水的钢管的一头敲一下,另一人在水管的另一头能听到________次响声,第一次听到的响声是________传播的.19.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花样游泳运动员,能潜在水中听到音乐,说明________能够传声.20.2018年4月22日,辽宁男篮成为了CBA历史上第七支总冠军球队。

【单元练】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单元练】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一个锣鼓队正在表演。

观众们发现,每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原本听到的鼓声就“消失”了。

你认为主要原因是()A.手不能传播声音B.手吸收了声波C.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D.手把声音反射回去C解析: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当敲击鼓时,鼓面会振动发出声音,当用手按住鼓面时,手使鼓面振动停止,所以声音就消失了。

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时降低音调B.人们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C.“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这是因为声波能传递信息B解析:BA.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时降低音量,即响度,故A错误;B.能分辨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B正确;C.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B。

3.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就划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B.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C.水母接收到了其他海洋生物发出的信号D.水母感受到了阳光光照的变化A解析:A风暴发出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属于次声波,不在人耳听不到的范围之内,但水母等动物可以听到,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异常反应预测灾难,故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必须一看到发令枪冒烟就开始计时,如果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所记录的成绩与运动员的实际成绩相比,一定()A.少了0.294s B.多了0.294s C.少了0.34s D.多了0.34s A解析:A光的速度比声的速度传播的快,如果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所记录的成绩与运动员的实际成绩减少的时间为 100m 0.294s 340m/ss t v ==≈ 故选A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1. ( 2分) 在水、铁和空气这三种介质中,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A. 铁、水、空气B. 水、空气、铁C. 空气、铁、水D. 水、铁、空气2. ( 2分)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真空能传声B.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C. 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可以有效减弱噪声D. 我们能“听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色不同3. ( 2分) 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A. 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B. 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的越C. 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振动时声音的音调变高D. 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音乐声减小4. ( 2分)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A. 0dB的声是人耳感觉不到的B. 汽车倒车雷达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C. 摩托车消声器的作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 物体振动时一定会发声5. ( 2分) 下列对乐音和噪音的判断,错误的是()A. 喷气式飞机起飞时发出的刺耳声音一定是噪音B. 大型拖拉机和重型卡车满载货物高速行使时产生的声音一定是噪音C. 建筑工地上锯钢材、装卸建筑材料时产生的声音一定是噪声D. 优美的舞曲悠扬动听一定是乐音6. ( 2分) 运载多名航天员并实现太空行走的“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在飞船内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共同作业时,他们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原因是()A. 太空中噪声太太B. 宇航服不能传递声音C. 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D.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7. ( 2分) 关于声音的利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B. 在开阔的田野上引吭高歌时,回声起到了增强原声的作用C. 利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D. 利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8. ( 2分) 在一些公共场合,为了让所有的人都能听清楚讲话人的声音,常用扩音设备,关于扩音设备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改变音调B. 改变响度C. 改变音色D. 改变频率9. ( 2分) 下面是一些正在振动的物体:甲:手臂以每秒1次的频率上下挥动;乙:蝙蝠的嘴发出频率为105Hz的振动;丙:用小锤敲音叉,音叉发生256Hz的振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我们只能听见音叉发出的声音,所以丙是声源,其他不是声源B. 甲、乙、丙都是声源,我们都能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C. 甲、乙、丙都是声源,我们只能听到丙发出的声音D. 甲和丙是声源,我们能看见振动或听到声音;乙不是声源,因为我们既看不见振动,也听不到声音10. ( 2分) 在同一架钢琴上,弹奏C调“1(dou)”和“3(mi)”这两个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音色一定不同B. 音调一定不同C. 响度一定不同D. 音调、音色和响度都不同11. ( 2分) 如图所示,小王同学正在弹奏吉他。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练习题及答案

空气(气体)
16.在三一根较长的自来水管的一端用力敲一下,在远水处管的另一端会听到______次 声音,最先听到的声空音气是从________中传来的,最后听到的声音是从_________中传 来的。
17.人能分清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大于0.1 s。小红想感受回声,如果她对着一 堵墙拍掌听声,那么她跟墙壁之间的距离至少要在_______m以上;如果她与墙壁之 间的1距7 离为34 m时,要经过______s之后才能听到回声。(此时声音的速度为3400m.2/s)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4.一般来说,大会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状的,这是为了( )
A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使声音加速
D.仅是为了装饰
15.如图所示,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声音,再进行播放,听起来不像自己的声
音,而别人却都说像自己的声音。其主要原因是平时听自己的声音是通过 __________传导,听用录音骨机(播固放体的) 自己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______传导。
2.(4分)如图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要使正在发声 的铜振锣动停止发声,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手按住铜锣使其停止振动
3.(6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到的装置。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1)如图所示的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乒 乓 球 在 实 验 中 起 什 么 作 用 ? __把__音__叉__的__微__小__振__动__放__大__,__便__于__观__察__分__析__发__声__与__振__动__之__间__的__关__系__。像这种将不易观 察的音叉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摆动 ,采用的思维方法是___________(填“转换 法”“等效法”或“类比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
1.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有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声音也可以在真空传播
C.只要振动就一定能产生声波D.若有声波,一定有振动
2.关于音乐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男低音的声音洪亮”是指音调低响度大
B.宾朋们听到的气势雄浑、大气磅礴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C.音乐声时而如雨滴敲打瓦砾般轻快,时而又缓慢悠长,说明声音的传播速度在发生变化
D.领唱演员通过麦克风唱歌,是为了增加声音的响度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人
C.只能从噪声的传播途径控制噪声
D.“不敢高声语”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
4.王琴早上醒来,听到同学李娟在楼下喊她一起上学.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王琴能听到楼下的叫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B.李娟的叫喊声很大,说明她的音调高
C.王琴从叫喊声中听出是李娟,她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王琴的妈妈提醒她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减小声音的响度
5.“声波炮”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 以上的高频声波,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警察使用它可以震慑暴徒,维护秩序。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频声波是具有很大能量的次声波
B.dB 是声音强度的单位
C.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频率
D.使用“声波炮”时,炮手戴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6.就环境保护而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噪声一定是难听的声音B.悦耳的歌声不可能是噪声
C.噪声强度的计量可用“分贝”作为单位D.睡眠时噪声不应超过30分贝
7.重敲鼓面发生的声音与轻敲鼓面相比
A.音调变低B.频率变大
C.响度变大D.声速变小
8.下列实例中,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
A.蝙蝠的“回声”定位
B.大象的“声音”交流
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碎石
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9.下列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次声波对人体有百害而无一利
C.人的耳朵能听到超声波D.超声波就是速度超过340m/s的声音10.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吉他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并能像光一样在真空中进行传播
B.用手指在同一根琴弦的不同位置按压,可以弹奏出音调不同的声音
C.超声波可以粉碎结石.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合理利用噪声可以控制植物提前或推迟发芽,以此来除掉杂草
11.广场舞有益身心健康,但也影响周围居民的休息,为避免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下列措施合理有效的是()
A.控制声音的音调不要太高
B.居民敞开门窗
C.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晚九点以后停止跳广场舞
12.深夜,非法改装的汽车、摩托车的排气管发出的轰鸣声引发“炸街式”的扰民,南通交警部门责令车主拆除改装部件恢复原状。

下列控制噪声的方式与此相同的是()A.阳台及窗户安装双层隔音窗B.在学校周围植树
C.车间里工人戴上防声耳罩D.考场外工作人员低声细语
二、填空题
13.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声音不仅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传播速度不一样,一般情况下,当温度相同时,在__________中传播速度最大.声音的三个特性分别是响度、__________和__________.女同学的声音较尖细,是指她声音的__________较高.14.如图甲、乙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________是噪声的波形,图________是乐音的波形.
15.由于退化,蝙蝠的视力较差,它躲避障碍物,捕捉食物靠的是它能发出超声波.当蝙蝠发出的超声波遇到物体发生反射,蝙蝠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声波时,它就能规避物体或捕捉食物,这说明声波可以传递______.“超声波牙刷”是利用声波能够传递_____的特点制成的;“超声波牙刷”能使牙周产生空化效应,达到清除牙周病菌和不洁物的目的.
16.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铁轨时,螺栓松动或铁轨内部有“伤”就会改变铁轨细微处的结构,那么根据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_(填“音色”或“响度”)不同,来判断铁轨情况,以保障铁路的安全运行。

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_(填“信息”或“能量”)。

17.小明将钢尺一端压在桌面上,保持钢尺另一端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轻轻拨动钢尺与用力拨动钢尺时,他听到声音的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会发生改变。

18.(佛山中考)往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不同颜色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时可发出“1,2,3,4,5,6,7,i”的音,发出声音的响度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最右边瓶发出的是_____(选填“1,2,3,4,5,6,7,i”)音.
19.在某金属管的一端敲一下,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第一次是由金属管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管长1020m,两次响声相隔2.5s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是_____秒,声音在该金属中的声速是______.
20.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s后收到回声。

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0m/s,则此处海底的深度为______m。

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水深度,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

三、实验题
21.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刚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反复弹开,其中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___;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刚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这种实验探究方法叫做_________法;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___可以传声;
(4)如图④所示,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

22.小兰在观察小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想:在琴弦张紧程度相同的
24.小美同学在长铁管的一端敲一下,小智同学在铁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已知铁管的长度为255m,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为
5100m/s。

问:
(1)小智同学听到的第一次声音是通过什么传来的?
(2)听到两次声音的间隔时间为多少s?
参考答案
1.D
2.C
3.D
4.B
5.B
6.C
7.C
8.A
9.A
10.A
11.D
12.D
13.振动介质固体音色音调音调
14.乙甲
15.信息能量
16.音色信息
17.响度
18.相同1
19.3 2040m/s
20.1530 信息
21.将音叉的振动放大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转换空气真空不能传声22.(1)D、E;(2)③①②④;控制变量法.
23.①③④③④静止在教室内大声喧哗
24.(1)铁管传来的;(2)0.7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