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育种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什么是育种学?- A. 研究植物遗传规律的科学- B. 研究动物遗传规律的科学- C. 研究遗传规律在植物和动物中的应用- D. 研究遗传规律在人类中的应用2. 以下哪项不是育种的基本目标?- A. 提高产量- B. 改善品质- C. 增加成本- D. 增强抗逆性3. 杂交育种中,选择亲本的原则是:- A. 亲本间性状差异越大越好- B. 亲本间性状差异越小越好- C. 亲本间性状完全相同- D. 亲本间性状差异适中二、判断题1. 所有育种方法都可以在短期内获得优良品种。
(错误)2. 选择育种是一种自然选择的过程,不需要人为干预。
(错误)3. 杂种优势是指杂交后代在某些性状上表现优于其亲本的现象。
(正确)三、简答题1. 简述分子育种与传统育种的区别。
2. 描述一下什么是回交育种,并说明其在实际育种中的应用。
四、论述题1. 论述现代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在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中的作用。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C2. C3. A二、判断题1. 错误2. 错误3. 正确三、简答题1. 分子育种与传统育种的主要区别在于:分子育种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识别和利用基因的遗传标记,直接对目标基因进行操作,从而加速育种过程。
而传统育种主要依赖于表型选择,通过观察植物的外部特征来选择优良个体,这种方法耗时较长,且受环境影响较大。
2. 回交育种是一种将优良基因通过杂交引入到特定品种中的方法。
具体操作是将优良基因的携带者与目标品种杂交,然后将F1代与目标品种回交,通过连续几代的回交和选择,最终使优良基因在目标品种中稳定下来。
这种方法在改良某些特定性状时非常有用,如抗病性、抗虫性等。
四、论述题1. 现代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通过识别与目标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可以更精确地选择优良个体,从而加速育种进程。
这种技术可以减少对环境的依赖,提高选择的准确性。
在提高作物产量方面,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可以帮助育种者快速识别和利用控制产量性状的基因,如控制光合作用效率、营养吸收等。
遗传育种学习题及答案

1遗传的细胞学基础3.如果在一个细胞里含有3对染色体的个体中,其中三条&、B、C)来自父本;另外三条&‘、B'、 C')来自母本,那么,经过减数分裂后能够产生多少种配子?写出各种配子的染色体组成。
4.在玉米中,①5个小抱子母细胞可以产生多少配子?②5个大抱子母细胞可以产生多少配子?③5-个花粉细胞可以产生多少配子?④5个胚囊可以产生多少配子?答:①20②5③5④55.写出下列情形分别属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①染色体在赤道面上排列;②核膜重新形成,发生细胞质分裂;③染色体可见,开始形成纺锤体;④姐妹染色单体移向细胞的两极。
①中期②末期③前期④后期6.将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的花粉给基因型为aaBb的雌穗授粉。
所得到子粒,其胚乳的基因型有哪几种?2遗传的基本规律一、名词解释等位基因一同源染色体上位置相同,支配相对性状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基因型一生物体全部遗传基础的总和(如RR、Rr、rr),称为基因型(或遗传型),是性状发育必须具备的内在因素,是肉眼看不到的,要通过杂交试验才能检定。
表现型一生物体所有性状的总和(如红花、白花)称为表现型(或表型),是基因型和环境相互作用下最终表现出来的,可以观察到的具体性状。
二、问答1.分离规律的实质是什么?等位基因分离。
2.用两个不同性状的纯合体杂交,为什么果性状表现一致?全部为杂合体。
F2性状表现不一致?分离3.怎样验证分离定律?测交。
5.测交在遗传学上有什么意义?隐性纯合体只能产生一种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在形成合子时,它不会掩盖*配子中基因的作用,能使吃的掩盖基因完全表现出来,这样,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其比例就能反映出吃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
16.为什么会出现不完全连锁?交换8.在性状连锁遗传的研究中,用的最多的植物实验材料是什么?玉米9.基因互作为几种类型,各出现什么比例?10.在杂交试验中,如果F2的分离比例不符合9:3:3:1,而是亲组合的实得数大于理论数;而重组合的实得际数少于理论数:这是什么遗传?连锁遗传11.在连锁遗传的情况下,吃不表现独立遗传的典型比例,原因是什么?基因不在同源染色体上12.如何根据重组值判断是自由组合还是连锁互换? <50连锁13.在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中,为什么有的表现出自由组合而有的表现为连锁互换?两对基因在非同源染色体上出现自由组合,两对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出现连锁互换。
遗传育种》重点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遗传育种》重点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动物遗传育种学》自学考试重点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一因多效:一个基因具有影响多种性状作用的现象。
(遗传学p123)2、杂种优势:不同种群杂交所产生的杂种后代往往在生活力、生长势和生产性能方面优于两个亲本种群均值的现象。
(育种学p255)3、近交:在畜牧学中,将交配双方到共同祖先的距离在6代以内(或其后代近交系数大于0.78%)的选配方式叫近交。
(育种学p214)4、世代间隔:子代出生时父母的平均年龄(上一代到下一代多经过的平均年限)。
(育种学p134)5、后裔测定:利用后裔信息估计个体育种值也叫后裔测定。
(育种学p150)6、数量性状:由微效多基因控制所决定的、表现为连续性变化且只能用度量衡测定的性状。
(遗传学p175)7、基因互作:非等位基因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某一性状的现象。
(遗传学p121)8、保种:就是尽量全面、妥善地保护现有家畜遗传资源,使之免受混杂和灭绝的育种工作。
其实质就是使现有畜禽基因库中的基因资源尽量得到全面的保存,无论这些基因目前是否具有利用价值。
(育种学p314)9、伴性遗传:某性状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从而表现出该性状的与性别有一定联系的遗传现象。
(遗传学p134)10、杂合子:个体体细胞内等位基因构成不同的细胞或个体。
(遗传学p113)11、选配:为了达到特定目的,人为确定个体间的交配体制叫选配。
(育种学p206)12、隐性:某一基因在其显性等位基因存在时,不再表现该基因作用效果,而当该基因纯合时却表现该基因作用效果的现象,叫隐性。
(遗传学p111)13、个体测定:利用个体自身信息估计个体育种值也叫个体测定。
(育种学p149)14、选择差:在数量性状选择过程中,选留种群与其所在群体平均值之间的差。
(育种学p123)15、平均日增重:在测定期内的平均每日增重,叫平均日增重。
(育种学p90)16、同胞测定:利用待测个体的同胞信息估计个体育种值也叫同胞测定。
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育种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育种学的主要目标?A. 提高作物产量B. 增加作物抗病性C. 改善作物口感D. 降低作物种植成本2. 杂交育种中,亲本选择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 亲本应具有优良的遗传特性B. 亲本应具有互补的性状C. 亲本应具有相同的遗传背景D. 亲本应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二、填空题1. 基因型为______的个体在自交后代中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2. 利用基因重组进行育种的方法包括杂交育种、______和诱变育种。
三、简答题1. 简述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
四、论述题1. 论述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五、计算题1. 假设一个具有完全显性遗传的性状,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表现出显性性状,基因型为aa的个体表现出隐性性状。
如果一个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计算其后代中各种基因型的比例。
答案:一、选择题1. D2. C二、填空题1. AABB2. 回交育种三、简答题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分子标记与目标基因或性状紧密连锁,利用这些标记来预测个体的遗传特性,从而在育种过程中选择具有期望性状的个体。
四、论述题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包括基因工程、基因编辑、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
这些技术可以加速优良性状的聚合,提高育种效率,减少育种周期。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品质和抗逆性,有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计算题一个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其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AA:Aa:aa = 1:2:1。
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育种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育种学的基本目标?A. 提高产量B. 改善品质C. 增强抗性D. 增加成本2. 遗传多样性是指:A. 一个物种内所有个体的遗传变异B. 一个物种内所有基因的总和C. 一个物种内所有基因型的总和D. 一个物种内所有表型的总和3. 杂种优势是指:A. 杂交后代比亲本表现出更好的适应性B. 杂交后代比亲本表现出更差的适应性C. 杂交后代与亲本具有相同的适应性D. 杂交后代的适应性与亲本无关4. 下列哪个是选择育种的基本步骤?A. 选择亲本、杂交、选择后代、再杂交B. 选择亲本、自交、选择后代、再自交C. 选择亲本、杂交、选择后代、再选择D. 选择亲本、自交、选择后代、再杂交5. 以下哪个不是分子标记的特点?A. 多态性B. 遗传稳定性C. 易检测性D. 与表型性状直接相关6. 以下哪个是基因编辑技术?A. CRISPR-Cas9B. 基因枪C.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D. 基因芯片7. 以下哪个是基因流的概念?A. 基因在种群间的迁移B.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C. 基因在细胞内的分布D. 基因在个体间的传递8. 以下哪个是群体遗传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基因型频率B. 基因表达C. 基因功能D. 基因结构9. 以下哪个是人工选择的结果?A. 物种的自然进化B. 物种的人工进化C. 物种的自然灭绝D. 物种的自然适应10. 以下哪个是育种中的“瓶颈效应”?A. 种群规模突然增加B. 种群规模突然减少C. 种群规模逐渐增加D. 种群规模逐渐减少答案:1. D2. A3. A4. C5. D6. A7. A8. A9. B10. 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生物个体间存在的遗传差异,通过人工选择,使有利性状在后代中积累和加强。
其步骤通常包括:选择具有期望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从后代中选择表现型符合育种目标的个体,然后进行自交或再杂交,以固定和提高这些性状。
家畜遗传育种学复习题答案

家畜遗传育种学复习题答案家畜遗传育种学是一门研究家畜遗传规律、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家畜品种改良的科学。
以下是家畜遗传育种学复习题的答案:一、选择题1. 家畜遗传育种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A. 家畜的饲养管理B. 家畜的遗传规律C. 家畜的疾病防治D. 家畜的遗传资源开发利用答案:B、D2. 遗传力是指什么?A. 遗传变异的程度B. 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程度C. 遗传性状在总体变异中所占的比例D. 遗传性状在个体间的差异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家畜遗传育种的目标?A. 提高生产性能B. 改善抗病能力C. 增加体重D. 降低遗传多样性答案:D二、填空题1. 家畜遗传育种的基本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选择、杂交、人工授精2. 家畜遗传育种的目的是提高家畜的_______和_______,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求。
答案:生产性能、适应性三、简答题1. 简述家畜遗传育种中的选择方法。
答:家畜遗传育种中的选择方法主要包括个体选择、家系选择和群体选择。
个体选择是根据个体的表现型性状进行选择;家系选择是根据家系的平均表现型性状进行选择;群体选择则是在一定规模的群体中进行选择,以提高整个群体的遗传水平。
2. 什么是基因型和表现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基因型是指个体遗传物质的组成,包括基因的类型和数量。
表现型是指个体在特定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四、论述题1. 论述家畜遗传育种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答:家畜遗传育种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首先,通过遗传育种可以提高家畜的生产性能,如增加奶牛的产奶量、提高肉牛的日增重等,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其次,遗传育种可以改善家畜的适应性,使其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减少疾病发生,提高养殖效益。
此外,遗传育种还可以保护和利用家畜的遗传资源,为未来的品种改良和遗传研究提供基础。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复习题(课程代码392384)一、填空题1.在人类进行有性杂交育种以前,所有栽培作物的品种,都是通过选择育种__________ 这一途径培养出来的。
2.进化的基本要素是突变、基因重组、隔离和选择。
3.两点测验和三点测验是基因定位所采用的主要方法。
4.多倍体按其来源可分为两大类,即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
5.当两对独立基因发生互作时,互补作用的F/代表型分离比为9: 7 。
6. 1909年约翰生(W.J.Johannsen1859-1927)发表了“_纯系学”,并提出了“基因”一词。
7. AABBDD的多倍体类型是异源六倍体。
8.种质资源的利用方式一般有直接利用、间接利用和潜在利用。
9.重组育种是“先杂后纯”,优势育种是“先纯后杂”。
10.有性杂交可以实现基因重组,它是种质资源创新的有效手段。
11.生物体所表现的性状称为表现型。
12.无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包括芽变选种、营养系微突变选种和实生选种。
13.现代达尔文主义认为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14.测定重组型配子数的简易方法有测交法和自交法两种。
15.当两对独立基因发生互作时,重叠作用的r代表型分离比为15:1 。
16.基因型方差的公式为VG=VA+VD+VI。
17.原始材料是选育某个品种时直接利用的繁殖材料。
18.花药(花粉)培养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和花粉的单倍性。
19.种质资源的利用方式一般有直接利用、间接利用和潜在利用。
20.低温、干燥和黑暗有利于保持花粉的生命力。
21.进行基因定位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有两点测验和三点测验。
22.现代达尔文主义认为突变和由杂交实现的基因重组是进化的基本原料。
23.噬菌体侵染试验和细菌转化试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
24.种质资源的利用方式一般有直接利用、间接利用和潜在利用。
25.数量性状的变异是受微效多基因控制。
26.植物从原产地引种到引种地通常会有两种反应,其一是简单引种,其二是驯化引种。
遗传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遗传育种学试题及答案遗传育种学是一门研究生物物种遗传变异和推广有利基因的学科,它对提高粮食、蔬菜、植物烟草等生产效率起到重要作用。
遗传育种学试题是研究生对该学科的知识掌握的重要性考核方式,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些常见的遗传育种学试题及答案,做好这些题目有助于提高我们对该领域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1.请你描述遗传变异及其形成原因。
答:遗传变异是指在一群生物体中,由于某些基因的突变、染色体的重组等原因,导致这群生物体在形态、结构、生理、生态习性、分子基础等方面出现的具有相对稳定遗传性状变异。
形成遗传变异的原因包括突变、重组、杂交、选择等。
2.请你谈一谈杂交、自交、无性繁殖和选择的作用。
答:杂交是指不同品系或种间的个体进行交配,利用不同基因型和相互补充性别特性,从而在新的后代中表现其他父母常有而本品系中不具有的优点。
自交是指一种品系中不同个体的自我交配,从而产生突变,这对改良自交系或单倍体植物优良特性起到了积极作用。
无性繁殖是指通过分蘖、芽、分株、分根等方式进行繁殖,它在维持品系稳定性、防止基因多态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选择是指在自然或人为条件下,由于环境和遗传因素的相互作用,使得某些个体更适合在某种条件下生存和繁殖,从而在后代中遗传有利性状的一种演化过程。
3.请你说明遗传育种的目标答:遗传育种的目标是通过合理利用杂交、选择、突变等手段,提高种质资源的利用率,选择具有良好性状的育种材料,培育更适合人类需要的高产、抗病、抗逆性新品种。
4.请你描述如何进行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和利用。
答:种质资源的收集需要经过对于生物多样性的清楚认识,通过野外考察、标本采集、现场记录、信息收集等方式,搜集各种原生生物和现有生物的相关物质和信息。
种质资源的保护分为生物、环境、政策保护,通过切实把高生物多样性地区开展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理论研究,制定《植物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条例》等法律法规,保护我们的种质资源。
种质资源的利用可以通过人工控制、遗传进化、分子改造等手段,为“一种多施”、“一种多效”、多员工科合作等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遗传育种学试题:
1. 请解释什么是遗传育种学,并说明它在植物和动物培育中的作用。
2. 什么是基因?基因对遗传育种的重要性是什么?
3. 简要解释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的概念,并提供一个生物学或农业
领域的实际例子。
4. 请解释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差异,并说明它们在亲代和后代间的关系。
5. 简要解释杂交育种和纯合育种的概念,并提供相应的例子。
6. 描述人工选择育种的过程,并提供一个适用于人工选择育种的实
际案例。
7. 请解释连锁遗传和重组的概念,并说明它们如何影响遗传育种。
8. 什么是突变?如何利用突变进行育种?
9. 请列举一个或多个可持续农业中的遗传育种策略,并说明其优点。
遗传育种学答案:
1. 遗传育种学是研究如何通过选择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个体,以改
良农作物和畜禽的品质和产量的学科。
它在农业和畜牧业中发挥着重
要作用,可以通过遗传育种的方法培育出更具抗病性、适应性和高产
量的农作物和畜禽。
2. 基因是生物体内携带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基因对遗传育种的
重要性在于它们决定了个体的遗传特性,而这些特性可以通过遗传育
种的方法进行选择和改良。
3. 显性遗传是指当一个父本传递给后代的特定基因表现在所有后代
中的现象。
隐性遗传是指一个父本传递给后代的特定基因只在某些后
代中表现出来。
例如,短角牛是一个隐性遗传的特征,只有当两个短
角基因相互配对时,后代才会表现短角的特征。
4. 基因型是指个体所拥有的基因组合,而表现型是指基因型在个体
外观和特征上的表现。
基因型决定了个体的潜在遗传特性,而表现型
则是由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后的结果。
5. 杂交育种是指通过两个不同品种或种属的个体进行交配,以获得
其后代中的优良特性的育种方法。
纯合育种是指通过自交或配对相同
基因型的个体,以稳定并使所需特性固定下来的育种方法。
例如,将
一种品种的高产量的玉米与另一种抗病性强的玉米品种进行杂交,可
以获得同时具有高产量和抗病性的优良后代。
6. 人工选择育种的过程包括选择具有所需特性的个体作为亲本,并
通过人为干预,例如人工授粉或人工控制交配,来选择并培育具有所
需特性的后代。
例如,饲养家禽时,选取生长快速、体型大的个体作
为亲本,以获得更高品质和更高产量的后代。
7. 连锁遗传是指两个或多个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由于它们的
位置相对固定,所以它们往往一起遗传到后代。
重组是指在染色体复
制和交换过程中,基因序列的重排,导致原本连锁的基因被重新组合。
连锁遗传和重组对遗传育种的影响是,它们决定了在选择过程中是否有可能同时选择到特定的基因组合。
8. 突变是指遗传物质的突然而稳定的改变,可以导致个体的遗传特性发生显著变化。
利用突变进行育种可以创造出新的变种或品种,这些变种可能具有更高的产量、更强的抗病能力等优良特性。
9. 可持续农业中的遗传育种策略包括:
a. 多样化培育:通过选择具有不同遗传特性的个体,以提高农作物和畜禽的种群多样性,提高适应性和抗病能力。
b. 抗病育种:选择具有抗病遗传特性的个体作为亲本,以培育出更具抗病性的农作物和畜禽。
c. 高产育种:选择具有高产量特性的个体进行交配,以提高农作物和畜禽的生产能力。
d. 品质改良:选择具有优质特性的个体进行交配,以提高农作物和畜禽的食品品质。
这些策略有助于提高农作物和畜禽的可持续生产能力,并满足不断增长的食品需求。
以上是关于遗传育种学试题及答案的解析。
遗传育种学的研究和应用有助于改良农作物和畜禽的品质和产量,从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