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处方中药

合集下载

完整版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中药处方

完整版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中药处方

桑寄生30克秦艽20 防风20 细辛5克当归20克川芎15克熟地30克桂枝15克茯苓30克葛根30克天麻20克藁本20克希签草30克桑枝30克蔓荆子20克炙甘草10克每日一副水煎服早晚两次服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中药处方处方:熟地黄lO克,杜仲3克,枸杞子3克,破故纸lO克,菟丝子10克,当归尾3克,山茱萸3克,红花2克,独活3克,肉苁蓉3克、地龙12克、威灵仙15克、乳香5克、细辛5克水煎服,每日1剂。

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非甾体类镇痛药如消炎痛、布洛芬等,镇痛效果强,消炎及抗风湿作用也较强。

但一般消炎镇痛类药物不能较长时间服用,尤其是对于同时患有肝/肾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更要注意禁忌,以免引发新的不适症。

中枢性肌肉松弛剂,对缓解肌肉疼痛有一定作用。

一般消炎镇痛类药物需饭后服用、患者更要注意药物禁忌。

对处于急性期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静点类固醇类药物,辅以脱水剂,以消除神经根水肿。

内服药物通过肠胃吸收、消化、分解,最后通过血液循环,才可将药物输入送给局部,整个过程需要通过层层屏障才能到达病灶部位,然药效已所剩无几,因此效果极为缓慢且低效,且临床应用这些方法只能缓解疼痛症状,功能康复是无法逆转的,骨质修复更是无从谈起。

而且口服药对肝、肾、胃肠损伤极大,因此选择黄氏外用中药粉包,效果会更好,从外皮渗透,药物渗入骨质,也没有副作用,黄氏外用中药粉包能彻底解决腰间盘突出症的痛苦。

磁疗腰椎间盘突出是由于外伤、长期劳累、劳损、用力不协调、姿势不当、风湿寒邪的侵袭等原因导致的椎间盘组织退变、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突出,压迫相邻的神经根、脊髓,造成周围组织水肿、椎管狭窄、脊柱侧弯等。

患者常常感到腰部疼痛酸困、并多沿坐骨神经往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小腿常出现胀痛、麻木、发凉甚至抽筋,坐立行走都难持久。

严重者可出现间歇性跛行、腰部侧弯、足下垂、肌肉萎缩、力量减弱,甚至会阴部麻木、剌痛、排便、排尿无力、性功能障碍等。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处方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处方

【中药处方】处方1【组成】当归、川椒、续断、防风、木瓜、羌活、红花、白芷、乳香、没药、透骨草、黄柏、茄根各50g【用法】碾末,加白酒、盐各100g拌匀,分3个袋蒸透,外敷患处,1日1〜2 小时,20天为1疗程。

【功效】养血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治疗398例,治愈382例,好转12例,无效4例。

【方源】中医药学报,1995;(3): 46处方2【组成】全蝎108,蜈蚣3条,乌梢蛇10g,当归、白芍、川芎、威灵仙、制乳香、制没药、川中膝各15g,熟地、伸筋草各30g,甘草6g。

【加减】虚寒者加独活12g,制川乌9g、川羌活9g、细辛6g;肾虚者加杜仲15g、狗脊15g、川断12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活血通络。

【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方源】河南中医,1994;14(6):24处方3【组成】归尾、赤芍、桃仁泥、留行子、五加皮、落得打、延胡索、川牛膝各9g,红花、乳香、没药、陈皮、川芎各9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淤血型)。

【方源】中医骨伤,1993;6(4):11处方4【组成】麻黄3g,羌活、独活、秦艽、赤芍、牛膝、陈皮各5g,防风、防己、威灵仙、木瓜、地龙、鸡血藤、川芎各9旦,三七末2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疏风散寒,通络止痛。

【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风寒型)。

【方源】中医骨伤,1993;6(4):11答案补充处方5【组成】防风、独活、秦艽、赤芍、川芎、陈皮各5g,全当归、威灵仙、五加皮、牛膝、防己、桑寄生、续断、炒杜仲各9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祛湿通络,养血活血。

【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期。

【方源】中医骨伤,1993;6(4):11处方6【组成】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当归、白芍、巴戟天、肉苁蓉、千年健、狗脊、牛膝各9g,川芎、秦艽各5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腰痛中药方剂

腰痛中药方剂

1、风湿痹阻治法:祛风除湿,益痹止痛;代表方剂:独活寄生汤加减;组成:独活15g桑寄生30g杜仲6g牛膝15g党参24g当归12g熟地黄24g白芍15g川芎9g桂枝15g茯苓20g 细辛3g防风10g秦艽15g蜈蚣3条乌梢蛇20g
2、寒湿痹阻治法:温经散寒,祛湿通络;代表方剂:真武汤加减;组成:熟附子15g茯苓12g白芍药l5g生姜9g白术15g桂枝20g杜仲20g狗脊15g乌梢蛇20g
3、湿热痹阻治法:清利湿热,通络止痛;代表方剂:三仁汤加减;组成:杏仁15g白寇仁12g薏苡仁18g竹叶6g厚朴6g白通草6g滑石12g半夏10g桃仁10g
4、气滞血瘀治法: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代表方剂:身痛逐淤汤加
减;组成:桃仁10g红花15g当归20g川芎6g枳壳10g乳香10g没药10g丹参20g牛膝10g甘草6g
5、肾阳虚衰治法:温补肾阳,温阳通痹;代表方剂:肾气丸加减;组成:熟地24g山药12g山萸肉9g茯苓9g泽泻6g牡丹皮9g熟附子9g桂枝12g黄芪30g乌梢蛇20g
6、肝肾阴虚治法:滋阴补肾,强筋壮骨;代表方剂:六味地黄丸加减;组成:熟地24g山药12g山萸肉9g茯苓9g泽泻6g牡丹皮9g牛膝15g乌梢蛇20g五灵脂15g。

中药止痛最快的药方,最适合腰疼、腿疼、颈椎疼等等,一用一个好!

中药止痛最快的药方,最适合腰疼、腿疼、颈椎疼等等,一用一个好!

中药止痛最快的药方,最适合腰疼、腿疼、颈椎疼等等,一用一个好!腰腿痛是以腰部和腿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伤科病症,主要是由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骨质疏松、腰肌劳损、肿瘤、先天发育异常等诱发25-50岁长期从事体力劳动者或长期久坐人群为多发人群。

中医学认为,该病与肾虚、风邪入侵有密切关系。

食疗偏方猪尾巴治腰痛猪尾巴1-2根,党参、当归、枸杞子各15克。

将猪尾巴用沸水煮10分钟,洗去表皮脏物。

再把上述3味药材和猪尾巴一起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煮,煮熟后去药渣,吃猪尾巴肉饮汤。

每日1剂,一般服用5-10剂,腰痛可以治愈。

杜仲狗脊排骨汤治腰酸背痛杜仲、续断、巴戟天各9克,狗脊6克,加水6碗,再加入2块排骨,用中火熬煮成3碗。

三餐饭前各服1碗,药渣再以2碗水煮成1碗,睡前2小时服。

每日1剂,连服5-7天。

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患者使用此方需遵医嘱三七粉煎蛋治摔伤腰痛三七15克,碾成粉末,每天早上煎1个荷包蛋,撒上三七粉,勿撒盐,煎熟食用。

每日1次,7日为1个疗程鸡蛋胡椒蒸肉治腰肌劳损新鲜鸡蛋3-5个,白胡椒用量按患者每周岁1粒计算,最多不超过50粒,五花肉100克,盐适量。

鸡蛋打散,加人白胡椒、五花肉、食盐,文火消蒸。

每日1剂,晚饭时服食,一般连续服食3~5天,可有效缓解腰肌劳损带来的疼痛感。

干姜萝卜籽治老年性腿痛干姜片、萝卜籽各250克。

将萝卜籽洗净、晾干;干姜洗净、切片、晾干,放入锅中炒黄。

将炒干姜与萝卜籽共研成细末,开水冲服。

每日3次,每次一茶匙,饭前、饭后服用均可,2周为1个疗程。

药茶汤偏方茶醋方治腰腿疼痛茶叶、食醋各适量。

先将茶叶煎汁500毫升,然后加入食醋200毫升,再煎片刻,晾凉后饮用。

每日1剂,分2次服用,连服7~10天。

腰痛中药方剂

腰痛中药方剂

腰腿痛(腰痛或腿痛)常用中药方剂一、气滞血瘀:腰腿痛如刺,日轻夜重,痛有定处,痛处拒按,腰部板硬,俯卧转侧艰难,近期腰部扭伤史,舌暗红或有瘀斑。

临床主要用于筋骨伤痛,如腰肌劳损、肌肉肌腱、韧带拉伤。

方药:舒筋活血汤组成:羌活6克,防风9克,荆芥6克,独活9克,当归12克,续断12克,青皮5克,牛膝9克,五加皮9克,杜仲9克,红花6克,枳壳6克。

加减:淤重而痛甚者,加三七或乳香、没药、元胡以增强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气滞重而痛甚者,加川芎、香附、郁金以增强行气止痛。

二、风寒痹阻:腰腿冷痛,受寒及阴雨天加重,肢体发凉,喜暖怕冷,舌淡,苔白滑或腻。

方药:独活寄生汤组成:独活9g,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各6g。

加减:寒胜加干姜、炮附子;风胜加秦芙、羌活。

三、湿热痹阻:腰腿腿痛,肢体烦热,遇热或雨天痛增,恶热,口舌干,小便短赤,大便不畅。

舌红苔黄腻。

方药:四妙散组成:威灵仙15克羊角灰9克白芥子3克苍耳 4.5克。

加减:湿重加车前、茵陈;热重加大黄、知母。

四、肝肾亏虚:腰腿痛缠绵不愈,劳累加重,肢体麻木,沉重乏力,肌肉萎缩。

偏阳虚者,面色苍白,手足不温或腰腿发凉,或阳痿早泄,妇女带下清稀;偏阴虚者,面色潮红,咽干口渴,心烦失眠,多梦遗精,舌红少苔。

方药:阳虚,右归丸;阴虚,左归丸,六味地黄丸。

右归丸:熟地黄、附子(炮附片)、肉桂、山药、山茱萸(酒炙)、菟丝子、鹿角胶、枸杞子、当归、杜仲(盐炒)。

左归丸:大怀熟八两(24g)、山药(炒)四两(12g)、枸杞四两(12g)、山茱萸肉四两(12g)、川牛膝(酒洗,蒸熟)三两(精滑者不用)(9g)、菟丝子(制)四两(12g)、鹿胶(敲碎,炒珠)四两(12g)、龟胶(切碎,炒珠)四两(无火者不必用)(12g)。

六味地黄丸:熟地24克山萸肉12克山药12克茯苓9克泽泻9克丹皮9克。

劳损性腰痛的中医药治疗——兼答山西广灵县斗泉村周春枝及福建、云南农村读者问

劳损性腰痛的中医药治疗——兼答山西广灵县斗泉村周春枝及福建、云南农村读者问

随症加减 :1腰感灼痛者 ,加黄柏 . 6 ,络石藤 1 克 。2 腰痛 且无 力者 , 克 5 . 加 骨 碎补 l克 ,炒 狗 脊 l克 。 8 6 此 外 ,尚可 应用 中药 伤 痛散 ( 自 拟方 )外敷 ,有助 于散 瘀止 痛 ,其药 方 为 : 山栀 子 粉 6 克 ,生 川 乌 粉 6 克 , 0 0 威灵仙 粉3 克 ,大黄粉 6 克 , 柏粉 2 0 黄 4 克 ,冰 片 粉 6 克 ,樟 脑 粉 6 克 。 诸 5 0 5 药研细 ,混 匀 ,装 瓶备 用 。该 药 粉有 毒 ,不 可 口服 ,外敷 处 如有 伤 口也不 能 用 。 使 用 时 以 鲜 鸡 蛋 清 适 量 调 成 稠
栏 目收 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读者易于掌握 ,现将其分为以下三部分
阐述 。


腰扭伤 已久 ,曾经x 射线检查
未 见 异 常 ,仅 感 腰 部 酸 痛 ,或 不 能搬 扛 重 物 者 ,可用 下 列 方 剂 :炒 川 杜 仲 l 2 1 克 ,川 续 断 1 克 , 当 归 8 , 苏 木 5 5 克 1 2—1 克 ,泽 兰 1 5 O~1 克 ,生 三 七 粉 3 6~ 克 ( 2 吞 服 ) 9 分 次 ,甘 草 5 。加 水 克 煎 成 30 升 , 日分 2 温 服 。 0毫 次
N n c n ! i u211 g g u n s _ _ x j h o
劳 损 性腰 痛 是 农 民 的 常见 病 和 多 发 病 除 了 腰 椎 移 位 必 须 请 医 生 治 疗 之 外 ,其 余 均可 采 用 中医 药治 疗 。为 方 便
溃疡或过敏 。 = 、腰 酸 痛 已 久 ,经 治 疗 一 度 好 转 ,但 因农忙或劳动过 多,再度引发酸 痛 者 ,可 用 下 列 方 剂 :炒 川 杜 仲 1克 , 5 千年健 l克 ,炒狗脊 l克 蒿本4 克 , 2 8 . 5 独活3 克 ,川牛膝 l克 ,生三七粉9 . 5 2 克 ( 次吞 服) 分2 ,五加 皮 1克 ,制川 乌 1 5 0 克 ( 煎) 先 ,炒 黑 豆 ( 包 ) 6 克 ,甘 另 0 草6 。将 制川乌 、炒黑豆先 煎 1 时 , 克 小 然后加入其他 中药 再煎半小时 ,得药 汁 30 0 毫升 , 日分2 次温 服。因川乌有 毒 , 用 量不 宜 多 ,而且 必 须 与 炒 黑 豆共 煎 以 减少毒性 ,增 强祛痛效果 。外敷药物及 用法 同上 。 三 、妇女产后未能及时调补 ,腰酸 无力 ,稍为劳动便易扭伤腰部 。治 以壮 腰补 肾法 ,可用 :炒 川 杜 仲 1克 ,千 年 5 健1克 ,川续 断1克 ,炒狗脊2 克,猪 2 5 0 脊骨 10 ,炒黑豆3克 ,甘草6 。加 2克 5 克 水煎成40 0 毫升 ,日分2 次温服。 如见 好转 ,可 改 用食 疗汤 剂 ,方 剂 :炒川杜仲3 克 ,炒黑豆4 克 ,蜜枣 5 5 2 ,猪脊 骨 10 ,煮汤分 2 枚 2克 天饮 用 , 有 助 于 壮 腰健 筋 。 ( 作者联 系方式:本刊 《 医疗保 健》

(完整版)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中药处方

(完整版)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中药处方

桑寄生30克秦艽20 防风20 细辛5克当归20克川芎15克熟地30克桂枝15克茯苓30克葛根30克天麻20克藁本20克希签草30克桑枝30克蔓荆子20克炙甘草10克每日一副水煎服早晚两次服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中药处方处方:熟地黄lO克,杜仲3克,枸杞子3克,破故纸lO克,菟丝子10克,当归尾3克,山茱萸3克,红花2克,独活3克,肉苁蓉3克、地龙12克、威灵仙15克、乳香5克、细辛5克水煎服,每日1剂。

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非甾体类镇痛药如消炎痛、布洛芬等,镇痛效果强,消炎及抗风湿作用也较强。

但一般消炎镇痛类药物不能较长时间服用,尤其是对于同时患有肝/肾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更要注意禁忌,以免引发新的不适症。

中枢性肌肉松弛剂,对缓解肌肉疼痛有一定作用。

一般消炎镇痛类药物需饭后服用、患者更要注意药物禁忌。

对处于急性期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静点类固醇类药物,辅以脱水剂,以消除神经根水肿。

内服药物通过肠胃吸收、消化、分解,最后通过血液循环,才可将药物输入送给局部,整个过程需要通过层层屏障才能到达病灶部位,然药效已所剩无几,因此效果极为缓慢且低效,且临床应用这些方法只能缓解疼痛症状,功能康复是无法逆转的,骨质修复更是无从谈起。

而且口服药对肝、肾、胃肠损伤极大,因此选择黄氏外用中药粉包,效果会更好,从外皮渗透,药物渗入骨质,也没有副作用,黄氏外用中药粉包能彻底解决腰间盘突出症的痛苦。

磁疗腰椎间盘突出是由于外伤、长期劳累、劳损、用力不协调、姿势不当、风湿寒邪的侵袭等原因导致的椎间盘组织退变、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突出,压迫相邻的神经根、脊髓,造成周围组织水肿、椎管狭窄、脊柱侧弯等。

患者常常感到腰部疼痛酸困、并多沿坐骨神经往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小腿常出现胀痛、麻木、发凉甚至抽筋,坐立行走都难持久。

严重者可出现间歇性跛行、腰部侧弯、足下垂、肌肉萎缩、力量减弱,甚至会阴部麻木、剌痛、排便、排尿无力、性功能障碍等。

中成药配方详解:腰痛丸

中成药配方详解:腰痛丸

药典中药材:杜仲叶详解>>>
杜仲叶
药典中药材:杜仲叶
来源: 本品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燥叶。夏、秋二季 枝叶茂盛时采收,晒干或低温烘干。

药典中药材:杜仲叶
性状:
本品多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椭圆形或 卵形,长7~15cm,宽3.5~7cm。表面黄 绿色或黄褐色,微有光泽,先端渐尖,基 部圆形或广禊形,边缘有锯齿,具短叶柄。 质脆,搓之易碎,折断面有少量银白色橡 胶丝相连。气微,味微苦。
性状:
地鳖:呈扁平卵形,长1.3~3cm,宽 1.2~2.4cm。前端较窄,后端较宽,背部 紫褐色,具光泽,无翅。前胸背板较发达, 盖住头部;腹背板9节,呈覆瓦状排列。 腹面红棕色,头部较小,有丝状触角1对, 常脱落,胸部有足3对,具细毛和刺。腹 部有横环节。质松脆,易碎。气腥臭,味 微咸。冀地鳖:
药典中药材:续断
用法: 9~15g。
药典中药材:续断
存储: 置干燥处,防蛀。
药典中药材:赤芍详解>>>
赤芍
药典中药材:赤芍
来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 春、秋二季采控,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 晒干。
药典中药材:赤芍
性状:
本品呈圆柱形,稍弯曲,长5~40cm,直 径0.5~3cma表面棕褐色,粗糙,有纵沟 和皱纹,并有须根痕和横长的皮孔样突起, 有的外皮易脱落。质硬而脆,易折断,断 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 紋理明显,有的有裂隙。气微香,味微苦、 酸涩。
药典中药材:赤芍
用法: 6?12g。
药典中药材:赤芍
存储: 置通风干燥处。
药典中药材:赤芍
注意: 不宜与藜芦同用。
药典中药材:牛膝详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