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诊疗方案评估、分析、总结

合集下载

2009年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疗效分析、总结及优化

2009年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疗效分析、总结及优化

2009年诊疗方案疗效分析、总结及优化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一、定义:腰痛又称“腰脊痛”,是指因外感、内伤或挫伤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症。

我科腰痛患者西医称之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二、常规治疗:1、一般处理:平素应注意防风,防寒,防潮,避免居潮湿之地。

病情较重者应去枕平卧休息,避免长时间低头。

2、辨证分型论治:1)寒湿腰痛:治法:散寒行湿,温经通络。

方药:干姜苓术汤加减。

2)瘀血腰痛: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选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3)肾虚腰痛肾阴虚治法:滋补肾阴,濡养筋脉。

方药:左归丸加减。

肾阳虚治法:补肾壮阳,温煦经脉。

方药:右归丸加减4)湿热腰痛:治法:清热利湿,舒筋止痛。

方药:四妙丸加减。

3、特色治疗:1、针刺治疗:取穴:肾俞、阳陵泉、委中、阿是穴。

血瘀加后溪、人中;寒湿加气海、大肠俞;肾阴虚加太溪;肾阳虚加命门。

操作方法:根据病症选取穴位,用毫针刺入穴位得气后,每日取一定腧穴上电针,选择波形,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

2、灸法:患者腰部艾箱,每次20-30分钟,每日一次。

3、拔罐:辨证取穴,每穴5分钟,每日一次。

4、中频脉冲电治疗:患者适当部位,每次30分钟,每日一次。

5、腰椎推拿:每次30分钟,每日一次。

6、熏蒸:每次30分钟,每日一次。

7、刮痧:每个部位,3日一次。

8、TDP照射:局部,每次30分钟,每日一次。

9、腰椎牵引:每次20分钟,每日一次。

三、疗效评定标准: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或改善,腰痛完全消失,行走及活动无不适感,肢体凉、麻、痛、萎等症状改善。

四、疗效评价:1、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证型分布及治疗结果2009年我科采用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治疗85例:其中血瘀证型32例;寒湿证型7例;湿热证型2例;肝肾亏虚型14例。

总有效率94%。

2、疗效评价腰痛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在治疗上应坚持非手术为主的原则,尤其要发挥中医传统疗法疗效稳定、副作用小的优势,只有通过正规非手术治疗无效而又影响工作和生活者方可考虑手术。

2023年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疗效分析、总结及优化

2023年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疗效分析、总结及优化

2011年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疗效分析、总结及
优化1000字
2011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腰痛诊断与治疗指南》,明确了
腰痛(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该指南结合实践和
科学研究,提供了指导医生和患者进行诊疗的依据。

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例,该疾病通常表现为下腰痛、下肢放射痛、
肌力下降等症状。

在治疗方面,该指南提出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多种选择。

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剂等,目的是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物理治疗包括针灸、按摩、理疗等,
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修复和肌肉松弛;手术治疗是保守治
疗无效后的选择,主要是清除压迫神经的椎间盘组织。

该指南的出台有效地引导了临床医生的治疗选择,并取得了明显的
疗效。

然而,在实际的诊疗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药物治疗亟待优化: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药物大多属于对症治疗,没有针对疾病本身的干预措施。

因此,如何研发有效的干预药物成
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物理治疗需要进一步规范:物理治疗中存在手法不规范、操作
不当等问题,在实际治疗中可能会引发并发症,因此需要有更为严
格的规范和标准。

三、手术治疗需精细化管理:手术治疗需要进行严格的手术适应症、术前评估、术后康复等管理措施,以保障手术的效果和减少术后并
发症。

总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疗涉及医学的多个领域,在实践中需要
科学理性地选择治疗措施,避免盲目使用和不合理的治疗方式,从
而更好地治疗和预防腰痛这一常见疾病。

康复科腰痛诊疗方案分析,总结和优化计划

康复科腰痛诊疗方案分析,总结和优化计划

康复科腰痛诊疗方案分析,总结和优化计划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腰痛是指在腰部出现疼痛症状,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影响着许多人的生活质量。

针灸科腰痛病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分析

针灸科腰痛病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分析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疗效分析总结、评估、难点分析及优化一、疗效分析(一)疗效评价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诊疗方案中的疗效评价制定下列评价标准和方法:1.评定标准参照JOA腰腿痛评分系统(表附后)进行疗效评价:治疗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满分29-治疗前评分)]×100%。

临床控制:改善率≥75%;腰腿痛及相关症状消失,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恢复正常工作;显效:腰腿痛及相关症状基本消失,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基本恢复正常工作;改善率≥50且<75%;有效:腰腿痛及相关症状减轻,直腿抬高试验可疑阳性,部分恢复工作,但停药后有复发;改善率≥25且<50%;无效:腰腿痛及相关症状体征无改善,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或者加重,改善率<25%。

2.评价方法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表格附后)(二)疗效分析证型例数平均住院天数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湿热痹阻型2613.6 10(38.5)11(42.3)4(15.4)1(3.8)96.2 血瘀气滞型145 12.8 59(40.7)50(34.5)34(23.4)2(1.4)98.6 寒湿痹阻型50 16.6 13(26)23(46)10(20)4(8)92 肝肾亏虚型46 18.3 13(28.2)3(6.5)24(52.2)6(13)87 合计267 16.6 95(35.6)87(32.6)72(26.9)13(4.9)95.1二、总结评估我们经过3年的应用,并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诊疗方案,进行了优化,该方案基本符合临床实际,所具证型临床皆可遇到,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性,患者平均住院日减少,临床控制率及有效率提高。

现总结如下:(一)对于腰痛病患者,无论是门诊病人还是住院病人应用本诊疗方案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临床可操作性更强,同时能更好地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

腰痛诊疗方案的总结和优化分析

腰痛诊疗方案的总结和优化分析

腰痛诊疗方案的总结和优化分析引言腰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提高腰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医学界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诊疗方案。

本文旨在总结和分析腰痛诊疗方案的优缺点,并提出优化的建议。

现有腰痛诊疗方案的总结1. 保守治疗:包括休息、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等非侵入性手段。

这种治疗方法具有风险低、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大多数腰痛患者。

2. 神经根阻滞:通过针刺将麻醉药物注射到神经根周围,达到疼痛缓解的效果。

这种方法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的疼痛,但并不是长期解决方案。

3. 手术治疗:对于某些严重腰痛病例,如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手术治疗可能是必需的。

手术治疗具有明确的疗效,但风险较高,且术后恢复时间较长。

腰痛诊疗方案的优化分析1. 个体化治疗:腰痛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因人而异,因此需要根据不同个体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

例如,对于特定病因引起的腰痛,如骨质疏松引起的腰椎压缩骨折等,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 综合治疗:将不同治疗方法结合起来,可以提高腰痛的治疗效果。

例如,结合保守治疗和物理治疗,可以缓解疼痛的同时增强患者的肌力和体能,有助于提高康复效果。

3. 长期随访和管理:腰痛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的随访和管理。

定期的随访可以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时调整诊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效果。

4. 多学科合作:腰痛的治疗需要多学科的协作,包括康复科、骨科、神经科等。

不同学科的专业知识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优化方案建议1. 加强腰痛的预防教育,提高公众对腰痛的认知和预防意识,减少不必要的腰痛发生。

2. 完善腰痛患者的诊断标准和评估方法,以便更精确地判断疾病的程度和类型。

3. 推广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不同病因和临床表现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提高治疗效果。

4. 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提高患者的参与度和治疗依从性。

5. 加大科研力度,开展更多关于腰痛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不断优化和改进现有的方案。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分析总结优化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分析总结优化

2011年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疗效分析、总结及优化一、定义:腰痛又称“腰脊痛”,是指因外感、内伤或挫伤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症。

我科腰痛患者西医称之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二、常规治疗:1、一般处理:平素应注意防风、防寒、防潮,避免居潮湿之地。

病情较重者应卧硬板床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

2、辨证分型论治:1)寒湿腰痛:治法:散寒行湿,温经通络。

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

2)瘀血腰痛: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

3)肾虚腰痛肾阴虚治法:滋补肾阴,濡养筋脉。

方药:左归丸加减。

肾阳虚治法:补肾壮阳,温煦经脉。

方药:右归丸加减。

4)湿热腰痛:治法:清热利湿,舒筋止痛。

方药;大秦艽汤加减。

3、特色治疗:1)针刺治疗:取穴:肾俞、阳陵泉、委中、阿是穴。

血瘀加后溪、人中;寒湿加气海、大肠俞;肾阴虚加太溪:肾阳虚加命门。

操作方法:根据病症选取穴位,用毫针刺八穴位得气后,每日取一定腧穴上电针,选择波形,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

2)灸法:患者腰部艾箱,每次20-30分钟,每日一次。

3)拔罐;辨证取穴,每穴5分钟,每日一次。

4)中频脉冲电治疗:患者适当部位,每次30分钟,每日一次。

5)腰椎推拿;每次30分钟,每日一次。

6)熏蒸:每次30分钟,每日一次。

7)刮痧:每个部位,3日一次。

8)TDP照射:局部,每次30分钟,每日一次。

9)腰椎牵引:每次20分钟,每日一次。

三、疗效评定标准: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或改善,腰痛完全消失,行走及活动无不适感,肢体凉、麻、痛、萎等症状改善。

四、疗效评价:l、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证型分布及治疗结果2011年我科采用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治疗268例:其中血瘀证型83例;寒湿证型65例;湿热证型6例;肝肾亏虚型114例。

总有效率98%。

2、疗效评价腰痛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在治疗上应坚持非手术为主的原则,尤其要发挥中医传统疗法疗效稳定、副作用小的优势,只有通过正规非手术治疗无效而又影响工作和生活者方可考虑手术。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一、基本情况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针灸推拿科最早确定的优势病种之一,从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开展了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的实施工作。

期间接受诊疗方案的门诊患者共有351例,完成351例,平均治疗10天。

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针灸、推拿、牵引、中频药物导入治疗、艾灸、拔罐、运动康复训练及口服中药汤剂等。

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一)、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完成的351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如下:特色疗法使用率100%,中药饮片使用率 2.78%,辨证施治率100%。

其中,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情况如下: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7例(2.78%),针灸治疗227例(90.4%),推拿治疗121例(48.2%),中,其他疗法46例(18.3%)。

(二)、应用情况分析按照应用比例将依从性分为三个层次:好(>75%),中等(25%~75%)和差(<75%),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的依从性均为好或中等。

具体而言,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包括:针灸、推拿等;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有:牵引、中频药物导入治疗、艾灸、拔罐等。

依从性差的治疗方法有:运动康复训练及口服中药汤剂。

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分析其原因,具有以下特点: 1. 治疗方法的疗效有循证医学证据,被纳入到正规教材以及正式发布的指南中,因此临床医生的依从性好,应用较好;2. 治疗方法能广泛被患者乃至民众所认可,因此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好; 3. 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治疗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分析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的原因,主要有:1. 某些治疗方法有其临床应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非所有的患者均可应用,只有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才能够采纳,因此应用比例低,如牵引只适合体质较好的患者; 2. 某些疗法虽然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但尚未经过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其疗效,从而限制了其临床使用,如其他疗法中的一些特色疗法,未被广泛接受。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一、基本情况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针灸推拿科最早确定的优势病种之一,从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开展了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的实施工作。

期间接受诊疗方案的门诊患者共有351例,完成351例,平均治疗10天。

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针灸、推拿、牵引、中频药物导入治疗、艾灸、拔罐、运动康复训练及口服中药汤剂等。

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一)、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完成的351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如下:特色疗法使用率100%,中药饮片使用率2.78%,辨证施治率100%。

其中,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情况如下: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7例(2.78%),针灸治疗227例(90.4%),推拿治疗121例(48.2%),中,其他疗法46例(18.3%)。

(二)、应用情况分析按照应用比例将依从性分为三个层次:好(>75%),中等(25%~75%)和差(<75%),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的依从性均为好或中等。

具体而言,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包括:针灸、推拿等;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有:牵引、中频药物导入治疗、艾灸、拔罐等。

依从性差的治疗方法有:运动康复训练及口服中药汤剂。

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分析其原因,具有以下特点:1.治疗方法的疗效有循证医学证据,被纳入到正规教材以及正式发布的指南中,因此临床医生的依从性好,应用较好;2.治疗方法能广泛被患者乃至民众所认可,因此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好;3.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治疗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分析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的原因,主要有:1.某些治疗方法有其临床应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非所有的患者均可应用,只有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才能够采纳,因此应用比例低,如牵引只适合体质较好的患者;2. 某些疗法虽然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但尚未经过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其疗效,从而限制了其临床使用,如其他疗法中的一些特色疗法,未被广泛接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腰痛诊疗方案评估、分析、总结评估:我们近一年来共收集56例腰痛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按17年诊疗方案诊断治疗,并参照JOA评分腰腿痛评分表进行了疗效评价。

其中临床控制39例,占69、64%; 显效12例,占21、42%;有效4例占7、1%;无效1人,占1、7%,总有效率为98、3%。

分析:17年我们在运用针灸、推拿、内服汤药治疗得同时,增加了针刀治疗,进一步提高了治疗有效率,但在临床观察与对评分表治疗前后对照,发现部分患者下腰痛症状得缓解不明显,经分析考虑因素有:1、患者存在小关节紊乱,在推拿治疗时手法单一,未进行整复或整复不到位;2、腰部肌肉痉挛未得到有效缓解,为推拿松解手法未达到要求及缺少相应得物理疗法。

总结:随着诊疗方案得不断完善,治疗手段得增加,临床治疗效果也在进一步提升。

但在临床治疗中仍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患者下腰痛恢复较慢,针对该问题我们分析后总结出有两个影响因素需要解决,所以在18年及以后工作中要加强对推拿师进行理论与实践技能得培训,同时积极利用现有理疗设备应用到腰痛治疗中。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2018)中医病名:腰痛西医病名:腰椎间盘突出症一、诊断:(一)疾病诊断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得中华人民共与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多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多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踺反射减弱或消失,拇指背伸力可减弱。

6.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变浅,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应边缘有骨赘增生。

CT或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得部位及程度。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腰腿痛剧烈,活动受限明显,不能站立、行走,肌肉痉挛。

2.缓解期:腰腿疼痛缓解,活动好转,但仍有痹痛,不耐劳。

3.康复期:腰腿病症状基本消失,但有腰腿乏力,不能长时站立、行走。

(三)证候诊断1.血瘀气滞证: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腰部僵硬,俯仰活动艰难,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或脉弦。

2.寒湿痹阻证: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痛有定处,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加重,日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舌质胖淡,苔白腻,脉弦紧、弦缓或沉紧。

3.湿热痹阻证:腰筋腿痛,痛处伴有热感,或见肢节红肿,口渴不欲饮,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4.肝肾亏虚证:腰腿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乏力、不耐劳,劳则加重,卧则减轻;包括肝肾阴虚及肝肾阳虚证。

阴虚证症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而数。

阳虚证症见:四肢不温,形寒畏冷,筋脉拘挛,舌质淡胖,脉沉细无力等症。

(四)鉴别诊断中医:1、肾着:有腰部沉重冷痛,与腰痛相似,但多有身体沉重,腰以下冷,腹重下坠等,为一个独立性疾病,需作鉴别。

2、痿证:痿证以肢体痿弱不用,肌肉瘦削为特点,痿证肢体关节一般不痛,腰痛则均有疼痛。

3.淋证:热淋、石淋常伴有腰痛,但必伴有小便频急、短涩量少或小便中带血等症状,可与本病鉴别。

西医:1、急性腰肌扭伤:除有急性外伤史,剧烈腰痛外,偶有臀及下肢得牵扯痛,但此病阳性体征不多,无明显坐骨神经分布区得压痛,无肢体感觉异常,无腱反射异常,直腿抬高试验阴性。

2、慢性腰肌劳损:病程长,症状轻,压痛点广泛,甚至无压痛,腰痛与劳累、休息、风寒湿关系密切,可有骶棘肌板硬与下肢反射性疼痛,经休息、理疗、推拿易缓解或治愈。

二、治疗方案(一)手法治疗1.松解手法,包括点法、压法、摇法、滾法、推法、掌揉法、拍法、弹拨法等放松肌肉类手法,适用于急性期或者整复手法之前得准备手法。

松解类手法要求:均匀、持久、有力、柔与、深透,要做到“柔中有刚、刚中有柔”。

2.整复类手法,包括俯卧拔伸法、斜扳腰椎法、牵引按压法、腰椎旋扳法等适用于缓解期及康复期。

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耐受性,以及医师得治疗体会可单项或者多项组合各类整复手法。

急性期可根据医师得经验以及患者得具体情况慎重选择整复类手法。

(1)俯卧拔伸法:术者一手按压患者腰部,另一手托住患者两腿或者单腿,使其下肢尽量后伸。

两手相对用力,有时可听到一声弹响。

可做1~2次。

(2)斜扳腰椎法:患者健侧侧卧,患侧在上,患侧得下肢屈曲,腱侧下肢伸直。

术者站立其面前,肘部弯曲,用一肘部前臂上端搭在患侧肩前方向向外推动,另一肘部上臂下端搭在臀部向内扳动,调整患者肩部以臀部得位置,使患者腰椎逐渐旋转,扭转中心正好落在病变腰椎节段上。

当将脊柱扭转致弹性限制位时,术者可感受到抵抗,适时做一突发有控制得扳动,扩大扭转幅度3°~5°,可听到“咔嗒”声响,一般表示复位成功。

注意切不可使用暴力,扳动要“轻巧、短促、随发随收,关节弹响虽常标志手法复位成功,但不可追求弹响。

(3)牵引按压法:患者俯卧,一助手于床头抱住患者肩部,另一助手拉患者两踝,对抗牵引数分钟。

术者用拇指或掌根按压痛点部位。

按压时结合两助手牵引力,增加按压得力量。

(4)腰椎旋转扳法:患者坐位,腰部放松。

以右侧为患侧为例:助手固定患者左侧下肢及骨盆,术者坐于右后侧,左手拇指抵住需扳动得棘突右侧方,右手从患者右侧腋下穿过,向上从项后按压住患者左侧肩部,令患者主动缓慢弯腰至最大限度后,再向右侧旋转至一定限度时,术者左手拇指从右向左顶推棘突,右手扳肩右旋,而右肘同时上抬。

上述三个动作同时协调进行,使腰部旋转到最大幅度,常可感到左手拇指下棘突滑动感或听到腰部发出“咔嗒”声响。

3.手法治疗注意事项:有下列情形之一得,忌用或慎用手法:(1)影像学示巨大型、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或病情较重,神经有明显受损者,慎用手法治疗;(2)体质较弱,或者孕妇等;(3)患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肝肾等疾病患者;(4)体表皮肤破损、溃烂或皮肤病患者;有出血倾向得血液病患者。

(二) 辨证用药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 血瘀气滞证治法:行气活血,祛瘀止痛。

推荐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

川芎、当归、五灵脂、香附、甘草、羌活、没药、牛膝、秦艽、桃仁、红花、地龙等。

中成药:七厘胶囊、腰痹通胶囊等。

(2)寒湿痹阻证治法:温经散寒,祛湿通络。

推荐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

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党参、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芍、桂枝、茯苓、细辛、防风、秦艽、蜈蚣、乌梢蛇等。

中成药:小活络丹等(3)湿热痹阻证治法:清利湿热,通络止痛。

推荐方药:加味二妙散。

黄柏、苍术、防己、萆薢、当归、牛膝、龟板。

中成药:二妙散等(4)肝肾亏虚证治法:补益肝肾,通络止痛。

阳虚证推荐方药:右归丸加减。

山药、山萸肉、杜仲、附子、桂枝、枸杞子、鹿角胶、当归、川芎、狗脊、牛膝、川断、桑寄生、菟丝子等。

阴虚证推荐方药:虎潜丸加减。

知母、黄柏、熟地、锁阳、龟甲、白芍、牛膝、陈皮、当归、狗骨等。

中成药:独活寄生胶囊、健步虎潜丸等。

2.中药辨证外治:(1)中药贴敷:急性期用定痛膏及其她活血止痛类膏药;缓解期及康复期用狗皮膏及其她温经通络得膏药。

每日一贴。

(2)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每日一次。

(3)中药熏蒸治疗,每日一次。

(三)牵引疗法:电动牵引:采取间断或持续得电动骨盆牵引,牵引力为体重得1/5—1/4左右,每天一次,每次10~-20分钟,适合于非急性期患者。

急性期慎用牵引。

其她牵引:三维多功能牵引床牵引等。

(四)针灸疗法(1)主要穴位采用腰椎夹脊穴、膀胱经穴与下肢坐骨神经沿线穴位,可辅助脉冲电治疗。

急性期以每日针1次,以泻法为主;缓解期及康复期可隔日一次,以补法泻法相互结合,配合患者四型辨证取穴。

(2)灸法:直接灸、艾条灸、温针灸、雷火灸等。

(五)小针刀疗法让患者取俯卧位,根据CT报告,参照临床症状,选取病变椎间盘得棘间点与横突间压痛点及腰臀部软组织损伤之压痛点为治疗点,一般每次选择3~6个点施术。

皮肤常规消毒,戴手套,铺无菌孔巾,行小针刀闭合性松解术。

一般5~7天1次。

嘱术后要卧床休息,注意保护腰部勿负重及做大范围活动。

(六)物理治疗蜡疗、激光、红外线照射、电磁疗法等,可根据患者情况每日予以单项或者多项选择性治疗。

(七) 运动疗法运动疗法可明显增强患者腰腹肌肌力与腰部协调性,增加腰椎得稳定性,有利于维持各种治疗得疗效。

急性期过后,即开始腰背肌运动疗法,主要有:1、游泳疗法:可每日游泳20—30分钟,注意保暖,一般在夏季执行。

2、仰卧架桥:仰卧位,双手叉腰,双膝屈曲致90°,双足掌平放床上, 挺起躯干,以头后枕部及双肘支撑上半身,双足支撑下半身,呈半拱桥形,当挺起躯干架桥时,双膝稍向两侧分开。

每日两次,每次重复10—20次。

3、“飞燕式”:患者俯卧。

依次以下动作;①两腿交替向后做过伸动作②两腿同时做过伸动作③两腿不动,上身躯体向后背伸④上身与两腿同时背伸⑤还原,每个动作重复10~20次。

(八)其她治疗:在急性期根据疼痛程度,选择性使用脱水、止痛、消除神经根炎症药物等对症治疗。

(如甘露醇、西乐葆、双氯芬酸钠、地塞米松、甲强龙等)(九)手术治疗:如游离型脱出或者巨大型椎间盘突出,髓核压迫神经根明显,并出现下肢肌力下降、感觉减退,严重影响生活工作,且保守治疗无效者,根据具体手术适应症选择适宜得手术治疗。

(十)护理1.急性期得护理:急性期得病人因疼痛较剧烈,常需住院治疗。

(1)告知患者急性期应以卧床休息为主,减轻腰椎负担,避免久坐、弯腰等动作。

(2)配合医生做好各种治疗后,向病人讲解各种治疗得注意事项:①腰椎牵引后患者宜平卧20分钟再翻身活动;②药物宜饭后半小时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刺激;(3)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受凉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得重要诱因,防止受凉可给予腰部热敷与频谱仪照射。

(4)做好心理护理,介绍相关知识,讲解情绪对疾病得影响,使患者保持愉快得心情,建立战胜腰痛病得信心。

2.缓解期及康复期得护理:(1)指导患者掌握正确得下床方法:病人宜先滚向床得一侧,抬高床头,将腿放于床得一侧,用胳膊支撑自己起来,在站起前坐在床得一侧,把脚放在地上,按相反得顺序回到床上。

(2)减轻腰部负荷,避免过度劳累,尽量不要弯腰提重物,如捡拾地上得物品宜双腿下蹲腰部挺直,动作要缓。

(3)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要注意持之以恒。

(4)建立良好得生活方式,生活有规律,多卧床休息,注意保暖。

(5)病人应树立战胜疾病得决心。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程长,恢复慢,病人应保持愉快得心情,用积极乐观得人生态度对待疾病。

三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参照JOA评分腰腿痛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治疗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满分29-治疗前评分)】×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