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实验神经组织与肌肉组织
人体解剖生理学08第4章 神经和肌肉

反应
兴奋
刺激
反应
内在 特性
一、刺激与反应
刺激:能为人体所感受而产生反应的环境变 化。
种类:物理性刺激 化学性刺激 生物性刺激 社会心理性刺激
反应:由刺激而引起的机体细胞、组织、器 官或整体的活动状态的改变。 不同组织对刺激的反应速度差异很大。(see and memory) 其本质是:兴奋和抑制(动作电位 的产生)
(二)兴奋和抑制
兴奋和抑制:是反应具有的两种最基本的表现形式。
神经和肌肉等组织,受到有效刺激后在细胞膜上可以产生 一种快速的、可传导的电位波动,这称之为冲动 (impulse)。 生理学上把活组织因受到刺激而产生电冲动的反应称为兴 奋(excitation)。
如果受到刺激后组织的生理活动由原来的显著活动 状态转为相对静止状态、或者活动由强变弱,则称 为抑制(inhibition)。 抑制是组织不再活动? No!是兴奋程度的减弱。
RP: -90mV
极化
复极化
神经纤维
-100mV
超极化
二、动作电位
(一)动作电位的概念
当细胞受到一个有效刺激之后,其膜电位会在静息电位 的基础上发生一次可以沿着细胞膜快速传导的一过性的 电位波动,这种发生在细胞膜上的电波称为动作电位。 特点: 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后处于兴奋状态的标志,脉冲式 产生。 动作电位是电位连续快速变化的过程,有 “全或无” 现象 动作电位一经产生便会沿着细胞膜向四周快速传播,呈 现不衰减性传导。
兴奋(Excitatory)
a b c d
兴奋(Excitatory
抑制(Inhibitory)
[医学]人体组织解剖学生理实验实验二
![[医学]人体组织解剖学生理实验实验二](https://img.taocdn.com/s3/m/86f0d4317e21af45b207a814.png)
功能:构成神经元的细胞骨架,也参与物质运输。
多极神经元
有髓神经纤维(纵切)
1.神经膜 2.髓鞘 3.轴索 4.郎飞结
有髓神经纤维(横切)
1.有髓神经纤维 2.神经膜
3.髓鞘
4.轴索
郎飞节
神 经 膜
轴突
髓鞘 有髓神经纤维( 40 × )
神 经 膜
神
经
轴
主要起调节和控制胞质内 钙离子浓度的作用。。
心肌纤维光镜结构
闰 盘
心肌(纵切)
心肌(横切)
40 ×
心肌
10 ×
闰盘
细胞核
心肌纤维超微结构
闰 盘
十二指肠横切(4 × )
平滑肌纵切(40 ×)
平滑肌细胞核
平滑肌横切(40 ×)
平滑肌
平滑肌(smooth muscle )属不随意肌。
平滑肌(纵切)
骨骼肌(纵切)
纵切(4×)
横切(4 × )
骨骼肌
纵切(20×) 骨骼肌
横切(20 × )
细胞 核
骨胳肌(40×)
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
2. 骨骼肌
肌 原纤 维
明暗 带带
横小管(T小管) 由肌膜内陷环绕 肌原纤维形成。。
横小管
主要功能:将肌 膜的兴奋传向肌 细胞深部。
肌质网
终池
三联体
肌质网的功能:
人体组织解剖学生 理实验实验二
一、目的与要求
1、观察和掌握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的显 微结构特点;
2、观察和掌握多极神经元和有髓神经纤维 光镜下的结构特点。
二、标本实验材料及用品
1、骨骼肌切片; 2、心肌切片; 3、小肠横切片(示平滑肌); 4、脊髓横切片(示多极神经元); 5、坐骨神经纵、横切片(示有髓
《人体解剖学》课后参考答案

《人体解刨学》课后练习答案绪·论一、名词解释1. 器官:几种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规律组合成具有一定形态并执行特定功能的结构称器官。
2. 系统:若干器官有机组合起来共同完成某种连续的生理功能,构成系统。
3. 解剖学姿势:亦称标准姿势。
即身体直立,两眼平视,上肢下垂到躯干的两侧,下肢并拢,手掌和足尖向前。
二、填空题1.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2. 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脉管系统、感觉器、神经系统3. 细胞4. 垂直轴、矢状轴、冠状轴。
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
5. 水平面;冠状面;正中矢状面三、选择题1. B·2. C·3. C ·4. D ·5. D·6. C·7. D四、问答题1. 列出解剖学常用的一些方位术语。
答:上和下、前和后、内和外、内侧和外侧、近和远、浅和深等。
2. 人体的冠状面、矢状面跟水平面内各包含哪些轴?答:冠状面内包含有冠状轴和垂直轴;矢状面内包含有矢状轴和垂直轴;水平面内包含冠状轴和矢状轴。
第一章运动系统一、名词解释1. 胸骨角:胸骨柄与体相连处,形成稍向前微突的角称胸骨角,两侧平对第2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2. 翼点:颞窝内侧面的前下部有额骨、顶骨、蝶骨和颞骨四骨会合而成的“H”形缝称为翼点。
3. 骨盆界线:在骨盆,由骶骨岬经两侧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嵴至耻骨联合上缘连成的环形线称界线。
4. 腹股沟管: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是肌、筋膜和腱膜之间的潜在斜行裂隙,长4~5cm,男性有精索、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
二、填空1. 骨、骨骼肌、骨连结·2. 颈椎、枢椎、胸椎·3. 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4. 2、7、2·5. 4腰椎、腰椎·6. 4、筛窦后群、额窦、筛窦前群、筛窦中群、上颌窦、蝶窦·7. 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8. 额骨、顶骨、蝶骨、颞骨·9. 胸椎、胸骨、12对肋·10. 腹股沟韧带、精索、子宫圆韧带三、选择题1. C·2. C·3. C·4. A·5. B·6. B·7. A·8. A·9. A·10. D四、简答题1. 简述胸廓上口、下口是如何构成的?答:胸廓上口由胸骨柄上缘、第1胸椎体和第1肋围成。
完整版人体解剖生理学基本组织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神 经 胶 质 细 胞
(三)神经纤维(nerve fiber):
由轴索(轴突或长树突)、髓鞘和神经膜构成
分布: 造血器官、淋巴器官 构成血细胞和淋巴细胞发育的微环境
结构
网状细胞: 星型多突,核大、浅,核仁明显, 胞质嗜碱性
网状纤维: 由网状细胞产生 基质: 淋巴液
三、肌肉组织(muscle tissue)
肌细胞(肌纤维)
组成
胞膜 :肌膜 胞质: 肌质(或肌浆) 滑面内质网:肌质网
细胞间质:结缔组织、血管、神经
特点:以纤维成分为主,纤维粗大,排列紧密 细胞的种类和数量均较少,主要为成纤维细胞
根据纤维排 列是否规则
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 真皮,硬脑膜,巩膜 等
规则致密结缔组织: 肌腱,韧带
(三)脂肪组织(adipose tissue)
以脂肪细胞为主要成分的结缔组织
(四)网状组织 (reticular tissue)
特点:数目多 ; 有突起,但不分树突、轴突, 不形成突触;无Nissl体; 有分裂能力
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 :支持、营养、绝缘、修复
星形胶质细胞:大,星形,突起多(脚板) 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突起细长,分支少,胶质丝多 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突起粗而短,分支多,胶质丝少
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 施旺细胞、卫星细胞
3、功能
连接、支持、营养、保护、防御、修复等
(1) 疏松结缔组织
(loose connective tissue)
细胞
成纤维细胞 巨噬细胞 浆细胞 肥大细胞
脂肪细胞
组成
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
胶原纤维
纤维
弹性纤维 网状纤维
细胞间质 基质
解刨学常用术语

解刨学常用术语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它描述和研究人体的结构和组织。
在解剖学中,有许多常用术语用于描述不同的部位、器官和组织。
本文将介绍一些解剖学常用术语,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体结构。
一、身体的方位与位置1. 背面(dorsal):指身体的后部,与腹部相对。
2. 腹部(ventral):指身体的前部,与背面相对。
3. 上肢(upper limb):指肩关节以上的部分,包括手臂、前臂和手。
4. 下肢(lower limb):指髋关节以下的部分,包括大腿、小腿和脚。
二、身体的切面与平面1. 横断面(transverse section):指垂直于身体纵轴的切面,将身体分为上下两部分。
2. 矢状面(sagittal section):指与身体纵轴平行的切面,将身体分为左右两部分。
3. 冠状面(coronal section):指与身体纵轴垂直且与横断面平行的切面,将身体分为前后两部分。
三、身体的组织和器官1. 组织(tissue):指由相同类型细胞组成的结构,如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等。
2. 器官(organ):指由多种组织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如心脏、肺、肝脏等。
3. 骨骼系统(skeletal system):包括骨骼、关节和韧带,提供身体的支持和保护。
4. 肌肉系统(muscular system):包括肌肉和肌腱,使身体能够运动。
5. 心血管系统(cardiovascular system):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负责输送氧气和养分到全身组织。
6. 呼吸系统(respiratory system):包括鼻腔、气管和肺,用于呼吸和气体交换。
7. 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包括口腔、食管、胃和肠道,用于消化和吸收食物。
8. 泌尿系统(urinary system):包括肾脏、膀胱和尿道,负责排泄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
9. 生殖系统(reproductive system):包括生殖器官,负责繁殖和生育。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生理学实验方法与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操作【目的要求】1、了解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2、了解生理学常用实验器械,熟悉并掌握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的使用。
3、学习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的写作。
【实验内容】一、生理学实验方法1、实验动物的选择2、常用动物的捕捉方法3、常用动物的麻醉方法(1)常用的麻醉剂(2)常用麻醉给药途径4、用动物的固定方法5、常用手术的基本操作二、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的操作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是配置在微机上的4通道生物信号采集、放大、显示、记录与处理系统。
它具有记录仪+示波器+放大器+剌激器+心电图仪等传统的实验仪器的全部功能。
可记录动作电位、神经放电、肌电、脑电、心电、慢速电信号、压力、张力、呼吸、温度以及液滴计数等信号。
可输出电压、电流用于刺激。
由以下三部分构成:1.微型计算机。
2.BL-420生物信号采集、放大、A/D转换及刺激输出等多功能硬卡和前面板。
3.BL-420生物信号显示与处理软件。
实验二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与坐骨神经标本的制备【目的要求】学习两栖类的毁髓方法;掌握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实验原理】两栖类动物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与温血动物近似,但其离体组织所需的生活条件比较简单,易于控制和掌握。
在生理实验中常用蟾蜍或蛙的离体组织或器官作为实验标本。
如用蟾蜍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来观察兴奋性、兴奋过程、刺激的一些规律及骨骼肌收缩特点等。
因此,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是生理实验中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材料与器械】蟾蜍或蛙、任氏液、蛙类手术器械(普通剪刀、手术剪、手术镊、眼科剪、眼科镊、金属探针)、玻璃分针、蛙板、蛙钉、细线、培养皿、滴管、小烧杯、锌铜弓等。
【实验步骤】1、破坏脑和脊髓(双毁髓)取蟾蜍一只,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勿用手搓)。
左手握住蟾蜍,使其背部向上,用大拇指或食指使头前俯(以头颅后缘稍稍拱起为宜)。
右手持探针由头颅后缘的枕骨大孔处垂直刺入椎管(图2-1)。
人体解剖生理学重点

人体解剖生理学重点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它涉及到人体各个器官、系统和组织的解剖结构以及其相应的生理功能。
本文将围绕人体解剖生理学的重点内容展开,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整体性功能等方面。
一、细胞与组织1. 细胞结构与功能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其结构包括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膜等组成部分。
细胞具有各种功能,如代谢、生长、分化和增殖等。
2. 组织学组织是由具有相同结构和功能的细胞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的。
人体有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每种组织均有独特的结构和功能。
二、器官的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1. 心脏心脏是人体循环系统的中心器官,主要功能是泵送血液循环。
它由心房和心室组成,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推动血液的流动。
2. 肺肺是人体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
它通过呼吸过程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3. 肾脏肾脏是人体排泄系统的核心器官,主要功能是过滤血液,产生尿液。
肾脏还参与体液平衡、酸碱平衡和离子调节等生理过程。
4. 肠道肠道包括小肠和大肠,是人体消化系统的一部分。
它的主要功能是将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吸收其中的养分。
5. 肝脏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它参与消化、代谢、解毒等过程,并产生胆汁来帮助消化和吸收。
三、系统的解剖结构与调节功能1.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和神经组织构成,具有传递和处理信息的功能。
它监控和调节人体各个系统的活动,包括运动、感觉、思维和记忆等。
2. 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由多个内分泌腺和激素组成,调节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
它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免疫和生殖等方面。
3. 免疫系统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系统,保护机体免受感染和疾病的侵害。
它由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等组成,能够识别和消灭外来入侵的病原体。
四、整体性功能与调节1. 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负责输送血液和维持体液平衡。
它调节体温、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排出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

实验二:神经--肌肉标本的制备与骨骼肌收缩[实验内容]1.坐骨神经—排肠肌标本的制备2.刺激强度与骨骼肌收缩反应的关系3.骨骼肌单收缩的分析4.骨骼肌收缩的总和与强直收缩[目的要求]1.学习蛙类动物单毁髓与双毁髓的方法。
2.学习并掌握蛙类坐骨神经-排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3.学习肌肉实验的电刺激方法及肌肉收缩的记录方法。
4.观察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反应的关系。
5.分析骨骼肌单收缩的3个时期。
6.了解骨骼肌收缩的总和现象,观察不同频率的阈上刺激引起肌肉收缩形式的改变。
[基本原理]蛙类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与恒温动物相似,若将蛙的神经-肌肉标本放在任氏液中,其兴奋性在几个小时内可保持不变。
若给神经或肌肉一次适宜刺激,可在神经和肌肉上产生一个动作电位,肉眼可看到肌肉收缩和舒张一次,表明神经和肌肉产生了一次兴奋。
在生理学实验中常利用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研究神经、肌肉的兴奋、兴奋性;刺激与反应的规律和肌肉收缩的特征等,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是生理学实验的一项基本操作技术。
腓肠肌由许多肌纤维组成,刺激腓肠肌时,不同的刺激强度会引起肌肉的不向反应。
当刺激强度过小时,不引起肌肉发生收缩反应.此时的刺激为阈下刺激。
当全部肌纤维同时收缩时,则出现最大的收缩反应。
这时,即使再增大刺激强度,肌肉收缩的力量也不再随之加大。
可以引起肌肉发生最大收缩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为最适刺激强度。
肌组织对于一个阈上强度的刺激,发生—次迅速的收缩反应,称为单收缩。
单收缩的过程可分为3个时期: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
两个同等强度的阈上刺激,相继作用于神经—肌肉标本,如果刺激间隔大于单收缩的时程、肌肉则出现两个分离的单收缩;如果刺激间隔小于单收缩的时程而大于不应期,则出现两个收缩反应的重叠,称为收缩的总和:当同等强度的连续阈上刺激作用于标本时,则山现多个收缩反应的叠加,此为强直收缩。
当后一收缩发小在前一收缩的舒张期时,称为不完全强宜收缩;后一收缩发生在前一收缩的收缩期时,各自的收缩则先全融合,肌肉出现持续的收缩状态,此为完全强直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