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doc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个性化学习开发与提高教学效率的研究》概要课题名称:个性化学习开发与提高教学效率的研究。
课题类别:全国教育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审批:教育部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课题领导小组课题编号:立项号111820089课题组成员:课题专家组长:原国家教育科研规划办公室主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著名教学教材专家阎立钦教授。
课题专家副组长: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心理学博导、中高考研究专家郑日昌教授。
课题秘书长兼课题执行组长: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课程主持专家、中国学校教育网总编李亚平博士;课题学习技术平台研发组长:中国学校教育网技术平台研发部主任何兴才硕士等。
现就子课题(实验基地区、校)申报选题,下发课题概要及选题指南。
一、研究意义1、本课题是按照新课程改革目标和教育部的要求,集中国内一流专家进行的实证性研究。
旨在改变教学方式,针对应试教育弊端,通过分析目前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和社会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有针对性的构建个性化学习平台,选择符合学生的教学模式。
是一次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方式突破的有效探索。
2、本课题提出的基于个性化学习信息平台是凸现新课程核心理念,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实验中将使个性化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个性化理论对教学的指导作用,面向每一位不同个性的学生,使每一位学生各有所获,课题实验范本在中小学能够起到示范作用。
3、本课题能够实现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优势在学科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关键在于构建个性化的学习平台和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使现代教育技术真正融入整体的课堂教学系统之中,为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服务。
本课题将提供样本范示。
二、研究特征1、通过研究、实践、解决个性化学习中的问题。
2、以提高行动质量,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
3、强调科研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的合作、行动与研究的结合。
4、重视行动研究中及时反馈;允许在行动中调整方案。
关于发布《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管理办法》的通知.doc

中央电化教育馆函件教电馆[2011]20号关于印发《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管理办法(2011年修订)》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教馆(中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小学电教馆,各有关单位:为更好地组织实施《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 规划》,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修订了《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管理办法(2011年修订)》(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现将《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管理办法(2011年修订)中央电化教育馆二一一年二月二十五日附件: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管理办法(2011年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的管理,适应我国教育信息化特别是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促进教育信息技术研究的发展,参照《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及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工作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的各类立项课题。
第三条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面向全国,突出重点,倡导竞争,鼓励协作,择优立项,保证质量。
第四条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通过网络,实行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重点管理与一般管理相结合,集中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
第二章组织第五条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领导小组(简称课题领导小组)由中央电化教育馆组建,领导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规划工作,制定研究规划、年度课题申报指南和课题管理办法,审批课题,组织各类课题的成果鉴定,领导重大学术交流活动和重要科研成果的宣传推广工作,促进教育信息技术研究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六条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课题办)是课题领导小组的职能部门和日常办事机构,其主要职责是组织制订和实施规划、负责课题日常管理、组织学术交流、组织成果评奖、推广科研成果等。
课题办设在中央电化教育馆学校教育技术研究部。
第七条组建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专家库,由课题办根据研究工作的需要,组织专家,制定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规划、课题指南,评审年度课题,鉴定课题成果,提供学术指导和专业咨询。
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

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阶段性(中期)课题工作报告黑龙江省富裕县实验中学课题组一、课题概况课题名称: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研究课题立项:我校所申报的“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研究”课题是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专项课题。
课题目标:1、通过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新课程实施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有利于高质量地实施新课程,全面提高新课程的教学效率。
2、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出一批信息技术应用的骨干教师,提升其教学水平。
3、通过课题研究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4、通过课题的研究和教学实践,总结出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这些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将会丰富已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将实验学校建设成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示范校,以此推动周边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
课题内容:1.深入学习教育信息化理论,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开展信息技术的校本培训,提高教师学生信息社会学习能力,构建教育技术与教师教育终身学习体系。
2.对信息技术与新课程进行整合研究,深入开展学科的有效整合研究。
如: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管理的创新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历史(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音体美等)教学创新研究。
3.继续进行校本教学网站建设的研究,我们以前资料积累很多,但缺乏科学的管理,要加强资料的归类,做好便捷检索工作,使研究成果发挥最大作用。
研究方法:我们对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法,学者卡尔与凯米斯(carr,& Kemmis,1986)所界定的定义:“行动研究是在社会情境中(包括教育情境),自我反省探究的一种形式,参与者包括教师、学生、校长等人,其目的在促发社会的或教育实践的合理性及正义性、帮助研究者对实践工作的了解、情境(或组织内)之实践工作能够付之实施而有成效。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2017年度课题立项清单

173720047
基于学习者角度的微课设计研究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凯第二小学
薄平安
山东省
重点课题
173720001
基于翻转课堂的任务驱动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肥城市湖屯镇董庄铺小学
李瑞峰
山东省
重点课题
173720007
网络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肥城市湖屯镇董庄铺小学
安建国
山东省
重点课题
173720032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安驾庄镇初级中学
北京市
重点课题
171120003
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 “科学精神”的策略研究
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
李万峰
北京市
重点课题
171120009
在STEAM教育理念引导下的学科教学
北京四维拓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蔺殿雨
北京市
重点课题
173520002
基于互联网+的小学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与研究
福建省武夷山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山东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学
王家睿
山东省
重点课题
173720003
网络环境下初中作文教学多元化实践策略研究_
山东省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袁桥镇袁桥中学
孟荣华
山东省
重点课题
173720005
微课研发及应用模式研究
山东省肥城市汶阳镇初级中学
康涛
山东省
重点课题
173720006
农村中学网络环境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模式及提升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中职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
宁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付秀芹
山东省
重点课题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立项课题单

刘同军
143222122
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三六五”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实验小学
孙景权
143222151
构建新媒体环境下生本愉悦课堂的研究
山东省胶州市第七中学
马顺杰
143222327
微课程的开发、管理与应用模式研究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经济开发区小学
刘炳喜
144922106
基于移动终端的幼儿园互动式数字化课程的研究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有限公司
张丽
146122321
中小学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系统开发与实践研究
南充市电化教育馆
胡海洋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立项课题(单位申报)
(专项课题)
立项号
课题名称
承担单位
负责人
141831617
利用微课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信息技术支持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
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第三附属小学校
聂三敏
142121680
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中英文数码故事制作的研究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双语实验小学
赵富英
142121746
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研究
山西省临猗县示范小学校
赵红亮
142321906
信息技术条件下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研究
143922305
利用数字教育资源提升教学点学生艺术素养实践研究
重庆市永川区三教镇三教小学校
罗章轩
143922304
慕课助推西部地区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研究
重庆市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
易庆竑
143922309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互动反馈技术的教学研究》开题报告潘克明在“十五”期间,我们通过《引进信息反馈技术构建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十一五”期间我们通过《利用互动技术发展社会化学习网络的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中利用互动反馈技术提高教学成效的研究》等课题,组织全国的一些中小学校开展了大量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为互动反馈技术继续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深入、有效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1年8月,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信息技术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又批准《基于互动反馈技术的教学研究》为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题。
今天,大家聚集在这里欢聚一堂,就是为了正式启动我们这个课题。
下面请允许我代表总课题组做开题报告。
这个报告主要讲三个问题:第一、我们这个课题研究的是什么;第二、我们为什么要开展基于互动反馈技术的教学研究;——信息技术深入发展的需要——互动反馈技术常态化发展的需要第三、我们怎样开展这个课题的研究——用科学的理论指导研究——突出重点开展课题研究——用科学的方法开展研究一、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是什么(一)课题名称:基于互动反馈技术的教学研究(二)关键词1.互动反馈技术:具有“1对1”特性的互动反馈技术(互动反馈系统,Interactive Response System,简称IRS)由师生群组遥控器、接收器以及平台软件构成的课堂数字化教学应用技术。
2.教学研究:(1)教学应用研究:互动反馈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研究。
第一类应用:基础性应用。
基于数字化校园网络的多媒体互动反馈课堂中互动反馈技术的应用。
这些应用包括:基于互动反馈技术的教学课件的设计、应用与生成;基于问题探究与讨论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学习主体的互动参与的过程与方法的设计与实施;学习反馈信息的分析、评价与处理;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对教学过程的调整方法等。
这是对课堂教学中互动反馈技术具体应用方法的,属于个案或样本研究,是互动反馈教学方法研究的基础。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立项课题

任永旺
青海省
网络环境下的校本德育课程研究
西宁市城北区山川学校
胡燕
青海省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责任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研究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实验中学
王锋华
山西省
信息技术环境下构建温故探新课堂教学模式
太原三十七中学
胡萍香
山西省
教师信息素养与技能研究
山西运城永济城西中学
樊娟
山西省
信息技术促进高中学生英语个性化学习的研究
江苏省
信息技术课堂中普及型实体机器人教学实证研究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
王蕾
江苏省
基于网络环境的城乡互动协作研究
连云港市电化教育馆
郑玉国
江苏省
数字化自主式课堂教学结构设计的实践与研究
无锡市东林小学
丁建红
江苏省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
宁夏石嘴山市第二中学
高斌
宁夏回族自治区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远程教育应用与服务的探究
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红果子小学
徐燕
宁夏回族自治区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研究
南山路小学
张骁文
青海省
网络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青海湟川中学第二分校
郑颂
青海省
信息技术下提高高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格尔木市第七中学
崔海洲
青海省
多媒体技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
青海省西宁市观门街小学
张菊香
青海省
信息技术环境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研究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立项课题
(专项课题)
课题名称
申报单位
负责人
所在省份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2018年立项清单

海宁市教育局教研室
浙江省
重点课题
183320006
核心素养下STEAM教育模式与中学物理相融合的研究
李展华
浙江临海市回浦中学
浙江省
重点课题
183320007
希沃在智障学生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赵一琦
桐乡市特殊教育学校
浙江省
重点课题
183320008
基于移动信息化教学的“数学古玩活动”设计与实施
潘琪
苏州市金阊实验小学校
江苏省
重点课题
183220009
基于教学云平台下学科资源库建设和应用的范式研究
曾桂宝
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
江苏省
重点课题
183220010
智慧为支点——涵育“现代小君子”理念下的智慧校园特色创建之研究
蔡小平
南京市百家湖小学
江苏省
重点课题
183220011
STEM教育理念在高中学科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网络精准扶贫助推贫困地区美育教育发展研究
赵晋华
山西省电化教育馆
山西省
重点课题
181420002
中职学生学习水平智能化测评及助学系统开发与应用研究
张小兵
太原市财政金融学校
山西省
重点课题
181420003
小学信息技术项目化校本教材开发与应用研究
史保文
太原市迎泽区青年路小学校
山西省
重点课题
181420004
基于项目学习法的英语研学旅行课程化实践研究
杨爽
长春市教育局教育教学研究室
吉林省
重点课题
182220002
创办“互联网学校”,助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验研究
史文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
开题报告
课题立项号112930422
课题名称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的研究课题负责人王明柱
所在单位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巢湖路小学填表日期2011年10月12日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2011年6月
开题活动提示:
开题主要研讨课题研究的具体方案,根据课题立项时专家给出的评审意见, 进一步研讨课题的目标、内容、方法和研究过程,并听取开题评议专家的意见, 进一步修正课题研究方案。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主持人、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应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等。
二、开题报告要点:研究现状、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工作分工、预期成果等,要求具体明确、可操作,限2000字左右。
一、研究现状述评:
“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 一词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Zurkowski 在1974年提出的,他认为:“信息素养就是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二20世纪90年代中期,“信息素养”被介绍到中国国内,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国外先进发达国家早已开展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特别是一直处在世界前列的美国,十分重视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美国教师专业化发展运动对国际社会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国家将教师发展纳入政策视野。
美国因特尔未来教育已推广到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于木世纪初开始试行了该项目培训。
现今我国一些大城市和发达地区主要以因特尔未来教育、苹果明LI教室和网络主题探究为主要成功范例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
近几年,随着国家教育部的重视,我国教师的信息素养也在不断提高,在我国“十五”和“十一五”的教育改革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一再成为研究的主题之一。
在这样的课题研究的推动下,小学的教学设施、教IT方式和教学水平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学校的信息技术硬件设施配备良好,许多学校能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在课堂教学中也总是将信息技术的运用作为评分的标准之一。
但是从总体上讲,许多学校硬件设施都没有得到充分的运用,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教师的信息素养普遍较弱,缺乏对信息灵敏的反应,对信息重收藏轻利用,缺乏信息服务的认识,不善于运用合适的教学软件,不愿查阅教学资料,对检索方法知之甚少,无法正确鉴别哪类信息符合自己的需要,教学中盲bl地运用信息技术,不能很好地实现其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等。
二、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探索出更高效性和可操作性的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的培训模式、途径与策略,逐步形成校园的信息化学习环境特色,争创一流学校。
2、通过课题研究,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行为,通过教师信息技术常规化考核,提
高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培养教师利用及拓展资源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活用信息的能力。
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为培养创新型、科研型教师提供基础。
3、通过研究,形成一批优秀的网络教学课例和师生主题探究的讲座实例。
三、研究内容:
研究的中心问题:针对城区具备相对成熟的信息技术硬件设施的学校,使己经初步掌握信息技术能力的教师更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对信信资源进行有效地收集、组织、管理、运用,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培养师生的信息意识。
1、分阶段了解本校教师信息素养现状。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检测教师在研究前、研
究时和研究后的信息素养是否得到了提升。
2、探索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策略。
3、构建教师信息素养的评价体系;
4、探究在师生信息素养提升下的新型教学模式;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文献研究法。
研究初期,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明确信息素养的内涵和评价标准, 了
解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确定自己的研究目标,拟定预计的研究结果等。
2、问卷调查法。
在研究的初期、中期和后期,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明确教师队伍中
信息素养不同差异后,拟订培训方案。
随后及时对教师施以指导、帮助、督促;并制
定详细的量化测评方案。
最后由量化结果与前期差异,得出结论。
3、行动研究法。
即针对教师信息素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用“主题讲座”、“导师
制”、“师生讲堂”,参加电教专项评比的“以评促学”的形式等培养教师和学生运用信息工具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地收集、组织、管理、运用的能力。
4、案例研究法。
在研究的过程中,定期地开展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整合的评比课活动, 注
意收集教师的课堂教学案例、师生讲座案例等,得出相对科学的规律。
五、研究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4月~9月)确立课题,撰写课题方案,申请立项:撰写开题报告和课题实验计划,确定课题组人员,明确分工,确定实验教师。
调查了解教师信息素养现状。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11年9月〜2014年6月))
紧紧围绕课题进行扎实有效的研究;做好研究过程中价值体现的第一手资料的积累,并研究学生的动态,发掘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方法和途径,在教学中加以实践,积累案例和经验,形成阶段性报告。
(2012年II月);举行研讨,交流心得,对下阶段的课题研究进行研讨和部署。
第三阶段:总结推广阶段:(2014年6月~1()月)分析、整理研究资料,收集教师论文、案例和学生作品等。
撰写结题报告,接受课题的结题鉴定。
六、具体分工:
王明柱:组长,主持课题组全面工作,对课题研究总体控制,负责课题的立项申请、阶段性报告、结题报告等文字材料的审核工作。
任蓉:副组长,主持课题组的口常工作,负责课题的立项申请、阶段性报告、结题报告等文字材料的组.织,负责课题的聘请专家指导工作。
胡传妍:负责课题组各类会议、研讨、观摩课的开展,负责课题组各阶段性工作的安排。
负责课题开题、中期及结题报告的文字撰写工作。
负责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管理网站的课题管理工作。
胡琳、谢竞:负责收集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的课例和讲座视频资料;学生讲座视频资料以及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作品。
负责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担任学生主题讲座的导师。
负责对学生进行信息搜集和整理的技术的相关培训。
负责收集学生专题讲座的资料。
赵莉:负责课题研究过程中,校园网站相关内容的管理,校园网站的维护;负责组织安排学生进行专题的讲座活动。
谢浩波、宇燕燕:负责收集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案例、主题讲座、教学课件、教学反思、教学论文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王倩、刘海:负责课题研究初期、中期和结题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分析工作; 负责组织安排教师进行专题的讲座活动。
张蓉蓉、丁婷:负责撰写有关课题研究的会议纪要、新闻宣传及课题成果的收集整理和发布。
四、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请材料,根据课题立项评审专家意见,和开题时评议专家的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1000字左右。
五、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月口六、省级课题领导小组办公室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月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