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勘探概论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地球物理勘探复习资料

地球物理勘探复习资料

地球物理勘探复习资料《地球物理勘探》基本特点(1)地球物理勘探是⼀种间接的勘探⽅法⽤钻机或其它的机械⼿段从地下取出岩样来认识地质构造是直接的勘探⽅法(或称为侵⼊⽅法,invasive method)。

地球物理勘探⽆须从地下取出岩样,⽽是通过使⽤专门的仪器在地⾯(或钻孔中)观察由地下介质引起的某种物理场的分布状态,收集和记录某些物理信息随空间或时间的变化,并对这些信息的分布特征作出解释和推断,从⽽揭⽰地球内部介质物理状态的空间变化和分布规律,以此来了解矿产资源的分布及赋存状态、查明地质构造。

(2)地球物理勘探⼯作具有效率⾼、成本低的特点以往的地球物理勘探⼯作为矿产资源的调查、⽔⽂地质及⼯程地质⼯作提供了⼤量的、获得实践检验的重要资料;尤其是在覆盖地区对研究地质构造、指导勘探、成井等⽅⾯发挥了重要作⽤,加快了勘探速度,降低了施⼯成本,提⾼了⽔⽂地质钻孔的成井率。

(3)地球物理勘探能更全⾯了解勘探⽬标的全貌,避免钻孔勘探‘⼀孔之见’的弱点在⼯程勘察中,尤其是在浅层岩溶勘察中,地球物理勘探⼯作能提供勘探区域内⼆维、甚⾄三维的地下岩溶分布状态,克服钻孔‘⼀孔之见’的局限性。

跨孔声波、电磁波透视法能了解两孔之间的岩体的完整性,能从整体上评价岩体的完整性与基础的稳定性。

(4)地球物理勘探的应⽤具有⼀定的前提条件(⼀)必要条件:要有物性差异;(⼆)充分条件:1、⽬前仪器技术条件下,能测出异常:(1)场源体要有⼀定的规模,(2)场源体要有⼀定的埋深⽐,(3)仪器灵敏度要⾼;2、⼲扰要⼩或能分辨异常;3、环境条件允许。

(5)反演解释具有多解性同⼀物理现象(或者说同⼀性质的物理场的分布)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因素引起。

例如,在电法勘探中,视电阻率的变化可以由被测⽬标体电阻率值的变化引起;也可能由于地形,产状等其他因素的变化引起。

这反映了地球物理勘探资料解释具有多解性。

要克服地球物理勘探资料解释的多解性,就必须将其与钻井资料或地质资料相结合进⾏推断解释,必须掌握⼀定的地层岩矿⽯的物性参数。

地球物理勘探考点汇总

地球物理勘探考点汇总

地球物理勘探知识点一、名词解释1.动校正:校正因炮检距不等而存在的正常时差的影响。

2.时距曲线:若测线是沿一条线进行的,则测线上各观测点坐标与波至时间的关系图称为时距曲线。

3.多次覆盖:指采用一定的观测系统获得对地下每个反射点多次重复观测的采集地震波讯号的方法。

4.电阻率剖面法:当保持供电电极距AB不动时,电极系探测深度一定,移动电极系时就可以反应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地下电阻率的变化情况,这种方法称之为电阻率剖面法。

5.电法勘探:是以岩石、矿石的导电性、电化学活动性、介电性和导磁性的差异为物质基础,使用专用的仪器设备观测和研究地壳周围物理场的变化和分布规律,进而达到解决地质问题的目的的一组地球物理勘查方法。

6.转换波:与入射波波形不同的反射波和透射波。

7.高密度电法:是集电测深和剖面法于一体的一种多装置,多极距的组合方法。

8.槽波地震勘探:是在井下煤层开采工作面内进行的,地震测线接受点和激发点沿煤巷布设,直接探测煤层内地质构造或其他地质异常体的勘探方法。

9.温纳四极装置:一种三电位电极装置,一次组合,可以获得三种电极排列的测量参数。

10.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

11.地电断面:根据地下地质体电阻率的差异而划分界限的断面。

12.视电阻率:在电场有效作用范围内各种地质体电阻率综合反映。

13.正常时差:各观测点有不同的炮检距,因而有不同的旅行时,他们相对于自激自收时的差称为正常时差。

14.静校正:设法消除地表因素影响的校正过程。

15.观测系统:测线上激发点和接收点的相对位置关系。

16.同类波:与入射波波形相同的反射波和透射波。

17.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

18.电测深:电测深法是根据岩石和矿石导电性的差异,在地面上不断改变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的位置,观测和研究所供直流电场在地下介质中的分布,了解测点电阻率沿深度的变化,达到测深、找矿和解决其他地质问题的目的。

19.瞬变电磁法:是利用不接地回线或电极向地下发送脉冲式一次电磁场,用线圈或接地电极观测由该脉冲电磁场感应的地下涡流产生的二次电磁场的空间和时间分布,从而来解决有关地质问题的时间域电磁法。

地球物理勘查概论考试重点

地球物理勘查概论考试重点

作用,不同成岩环境也使同类岩密度有较大差异。

沉积岩密度主要取决于孔隙度大小,若孔隙有充填物,则充填物的成分及充填孔隙占全部孔隙的比例也影响密度值。

此外压实作用也会使密度值变大。

变质岩的密度与矿物成分、矿物含量和孔隙度均有关,主要由变质的性质及程度来决定。

区域变质密度变大,动力变质密度降低(若同时使原岩硅化、碳酸盐化及重结晶,又会使密度值变大)。

2、引起重力异常的条件?(1)探测对象与围岩间要有一定的密度差。

(2)探测岩层密度必须在横向上有变化,即岩层内有密度不同的地质体存在,或岩层有一定的构造形态(3)剩余质量不能太小(即探测对象要有一定的规模)(4)探测对象不能埋藏过深。

(5)干扰不能太强或具有明显的特征3、上下延拓的意义。

向上延拓:削弱局部异常,突出深部异常。

向下延拓:压制深部的区域异常,突出浅部物质产生的局部异常4、高次导数法意义:突出浅部异常,压制深部异常;划分几个相互靠近、埋深相差不大的相邻地质因素的叠加异常。

不同阶次的导数在不同的地质体上,有不同的特征,有助于异常的分类和解释。

5、电法勘探类型?按本身性质分:传导类(电法勘探(直流电法)研究稳定电流场:电阻率法,充电法,自然电场法,激发极化法)感应类(电法勘探(交流电法)研究交变电流场:低频电磁法,频率测深法,甚低频法,电磁波法,大地电磁法)按观测空间分:航空、地面、井中电法。

6、造成g观与g0 之间差别的原因:(1)重力观测是在地球的自然表面上而不是在大地水准面上进行的(自然表面与大地水准面间的物质及测点与大地水准面间的高差会引起重力的变化)(2)地壳内物质密度的不均匀分布;(3)重力日变化7、重力仪精度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温度影响:温度使仪器各部件热胀冷缩,各着力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弹簧的弹力系数和空气的密度也是温度的函数.消除温度影响:选用受温度影响小的材料;附加温度自动补偿装置;采用电热恒温辅助装置使仪器温度基本不变;气压影响:气压变化使空气密度变化,改变平衡系统所受的浮力,在仪器腔内形成额外的气流.消除方法:将弹性系统放在真空内;在与平衡方向的反方向上加一个等体积矩的气压补偿装置;电磁力的影响:摆杆在摆动时,与残存的空气摩擦产生静电,静电荷不断积累使仪器读数发生变化.消除方法:在平衡体附近加适量放射性物质,使空气游离而将电荷放电;将弹性系统消磁,并用磁屏蔽;安置状态不一致的影响:重力仪在各测点的安置不可能完全一致,摆杆与重力的交角会变化, 测量的重力中包含交角变化的影响.消除方法:使平衡体的质心与摆杆水平转轴所构成的平面为水平时平衡体的位置作为重力的零点位置;零点漂移的影响:弹性重力仪的弹性元件,在重力等的长期作用下,会产生蠕变和弹性疲劳等现象,使弹簧随时间产生微笑永久形变,因此,会产生不可克服的零点漂移.消除方法:进行零点校正;震动的影响:运输过程要小心、注意。

地球物理勘探概论复习题期末复习资料

地球物理勘探概论复习题期末复习资料

地球物理勘探概论复习题期末复习资料-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地球物理勘探习题1、什么是重力勘探方法?重力勘是指以岩石、矿石密度差异为基础,由于密度差异会导致地球的正常重力场发生局部变化(即重力异常),通过观测研究重力异常达到解决地质问题的勘探法。

2、什么是重力场和重力位?重力场:地球周围具有重力作用的空间成为重力场。

重力位:重力场中的重力位W等于单位质量的质点由无穷远移至该点所做的功。

3、重力场强度与重力加速度间有什么关系?重力场强度,无论在数值上,还是量纲上都等于重力加速度,而且两者的方向也一致。

在重力勘探中,凡是提到重力都是指重力加速度。

空间内某点的重力场强度等于该点的重力加速度。

4、重力勘探(SI)中,重力的单位是什么重力单位在SI制和CGS制间如何换算①在SI制中为m·s-2 ,它的百分之一为国际通用单位简写g.u.;②SI和CGS的换算:1g.u.=10-1 mGal5、什么是地球的正常重力场正常重力场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①地球的正常重力场:假设地球是一个旋转椭球体(参考平面),表面光泽,内部密度是均匀的,或是呈同心层状分布,每层的密度是均匀的,并且椭球面的形状与大地水准面的偏差很小,此时地球所产生的重力场即正常重力场。

②正常重力值只与纬度有关,在赤道处最小,两极处最大,相差约50000g.u.;正常重力值随纬度变化的变化率,在纬度45°处最大,而在赤道处和两极处为零;正常重力值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其变化率为-3.086 g.u./w。

·6、解释重力异常的实质。

重力异常是由于地球表面地形的起伏、地球内部质量的不均匀和内部变动和重力日变引起的重力和正常值产生偏差的现象。

7、在工作中如何确定重力测量的精度和比例尺布置测网的原则是什么①比例尺反映了重力测量工作的详细程度,取决于相邻测线间的距离。

测量精度是根据地质任务和工作比例尺来确定;以能反映探测对象引起的最小异常为准则,一般以最小探测对象引起的最大异常的1/3到1/4为宜。

地球物理勘探概论复习题 期末复习资料

地球物理勘探概论复习题 期末复习资料

地球物理勘探习题1、什么是重力勘探方法?重力勘是指以岩石、矿石密度差异为基础,由于密度差异会导致地球的正常重力场发生局部变化(即重力异常),通过观测研究重力异常达到解决地质问题的勘探法。

2、什么是重力场和重力位?重力场:地球周围具有重力作用的空间成为重力场。

重力位:重力场中的重力位W等于单位质量的质点由无穷远移至该点所做的功。

3、重力场强度与重力加速度间有什么关系?重力场强度,无论在数值上,还是量纲上都等于重力加速度,而且两者的方向也一致。

在重力勘探中,凡是提到重力都是指重力加速度。

空间内某点的重力场强度等于该点的重力加速度。

4、重力勘探(SI)中,重力的单位是什么?重力单位在SI制和CGS制间如何换算?①在SI制中为m·s-2,它的百分之一为国际通用单位简写g.u.;②SI和CGS的换算:1g.u.=10-1mGal5、什么是地球的正常重力场?正常重力场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①地球的正常重力场:假设地球是一个旋转椭球体(参考平面),外表光泽,内部密度是均匀的,或是呈同心层状分布,每层的密度是均匀的,并且椭球面的形状与大地水准面的偏差很小,此时地球所产生的重力场即正常重力场。

②正常重力值只与纬度有关,在赤道处最小,两极处最大,相差约50000g.u.;正常重力值随纬度变化的变化率,在纬度45° g.u./w。

·6、解释重力异常的实质。

重力异常是由于地球外表地形的起伏、地球内部质量的不均匀和内部变动和重力日变引起的重力和正常值产生偏差的现象。

7、在工作中如何确定重力测量的精度和比例尺?布置测网的原则是什么?①比例尺反映了重力测量工作的详细程度,取决于相邻测线间的距离。

测量精度是根据地质任务和工作比例尺来确定;以能反映探测对象引起的最小异常为准则,一般以最小探测对象引起的最大异常的1/3到1/4为宜。

②布置测网的原则:测网一般是由相互平行的等间距的测线和测线上分布的等间距的测点所组成。

地球物理勘探概论复习重点(安徽理工大学版)

地球物理勘探概论复习重点(安徽理工大学版)

地球物理勘探概论复习重点(安徽理⼯⼤学版)第1 章岩( 矿)⽯物性与各类矿床的地球物理特征1.简述岩矿⽯的密度特征及影响岩矿⽯密度的因素。

答:(1)⽕成岩的密度:它主要取决于矿物成分及其含量的数值⼤⼩,由酸性⾄中性⾄基性⾄超基性岩,随着密度⼤的铁镁暗⾊矿物含量的增多,密度逐渐增⼤。

此外,成岩过程中的冷凝、结晶分异作⽤也会造成不同岩相带岩⽯的密度差异;不同成岩环境也会造成同⼀类岩的密度有较⼤差异。

(2)沉积岩的密度:沉积岩⼀般具有较⼤的孔隙度。

这类岩⽯密度主要取决于孔隙度⼤⼩,⼲燥的岩⽯随孔隙度减少密度呈线性增⼤;孔隙中如有充填物,则充填物的成分及充填物占全部孔隙的⽐列也明显地影响密度值。

此外,随成岩时代的久远及埋深的加⼤,压实作⽤也会使密度值变⼤。

(3)变质岩的密度:这类岩⽯的密度变化很不稳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其密度与矿物成分、矿物含量和孔隙度均有关,这主要由变质的性质和程度来决定。

2.简述岩矿⽯的磁性特征及影响岩矿⽯磁性的因素。

答:(1)沉积岩的磁化率⽐⽕⼭和变质岩的磁化率低⼏个数量级,在⽕⼭岩类的侵⼊岩中随着岩⽯的基本增强⽽磁性增⼤,基性岩的磁性最强,酸性岩磁性弱或⽆磁性。

喷出岩与同类侵⼊岩有相近的磁性,但磁化率离散性较⼤。

(2)变质岩的磁性决定与原岩的磁性及变质过程中矿物成分的变化,若原岩是花岗岩或沉积岩则变质后⼀般不显磁性,若原岩是基性喷出岩或侵⼊岩,则变质后的岩⽯⼀般都有中等磁性。

影响因素:1.铁磁性矿物含量。

2.磁性矿物颗粒⼤⼩、结构。

3.温度、压⼒3.简述岩矿⽯的电性特征及影响岩矿⽯电性的因素。

答:(⼀)岩⽯、矿⽯的导电机制(1)固体矿物的导电机制:各种天然⾦属属于⾦属导体;⼤多数⾦属矿物属于半导体,其电阻率⾼于⾦属导体;绝⼤多数造岩矿物在导电机制上属于固体电解质。

(2)孔隙⽔的导电机制:孔隙⽔的电阻率⼀般都远⼩于造岩矿物。

影响因素:1.岩矿⽯成分和结构2.岩矿⽯所含⽔分3.温度4.压⼒4.简述岩⽯与地层的波速特征及影响岩⽯与地层波速的因素。

2020年地球物理勘探概论期末考试重点江城学院

2020年地球物理勘探概论期末考试重点江城学院

地球物理勘查
----磁法勘探
磁法勘探定义
磁法勘探是以不同岩、矿石间的磁 性差异为基础,使用专门仪器观测由岩、 矿石间的磁性差异引起正常地磁场的变 化(即磁异常),通过研究其场源的性 质及赋存状况,以探查地质构造、寻找 矿产和其它任务的一种物探方法。
• 分类:地面磁测、航空磁测、海洋磁测、井中 磁测
人工场源法:
在人工场源法中,各种分支方法观测 的地球物理场均为人工所形成,通过观测 和研究人工场的异常分布规律实现地质目
标。这类分支物探方法的一般特点是,场 源的激发方式和功率大小等均可由人 工控制,当作适当改变时,可以改变 探测深度以及适用于不同地质探测对 象。
重力勘探、磁法勘探、放射性勘探、 地热测量法勘察技术归属天然场源法。
重力勘探 以岩矿石的密度差异为基础 磁法勘探 以岩矿石的磁性差异为基础 电法勘探 以岩矿石的电性差异为基础 地震勘探 以岩矿石的弹性差异为基础 放射性勘探 以岩矿石的放射性差异为基础 地热勘探 以岩矿石的温度/热扩散率差异为基 础
选择和投入物探工作的前提条件 !
物探与地质之不同点
理论基础不同
地质方法: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矿床学等理论为基础 物探方法:各种地球物理场的理论为基础
⒉探测对象要具有一定的规模,且埋藏深 度不能太大
⒊各种干扰因素产生的干扰异常相对于探 测对象的异常应足够的弱,或具有不同的特 征,以便能够予以分辨或消除。
取得理想物探效果的必备条件:
• 地球物理前提条件是否满足 • 目标体的规模和埋深是否合适 • 目标体所产生/反射的物理场能否被检测到 • 勘探方法和技术的选择是否合理 • 工区周围干扰的大小及能否被识别和剔除/
局部异常 异常特征:幅值小?异常范围小、变化大

地球物理勘探复习资料

地球物理勘探复习资料

地球物理勘探复习资料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一、名词解释1、振动:振动—是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往返运动波动:是介质在运动,一质点振动会带动相邻质点振动,各质点振动幅度(位移)如同波浪一样的运动(横波),即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整体运动),波动伴随着能量传播。

射线平面(三线所决定平面)、入射线、(过入射点的界面)法线、反射线在同一平面,此面称为射线平面或入射平面振动图:固定空间位置,观察r处质点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形。

波剖面:固定某时刻,观察质点位移随距离变化规律的图形。

时距曲线:就是波从震源出发,传播到测线上各观测点的传播时间t,与炮检距x(offset)之间的关系曲线。

2、平均速度:地震波垂直穿过地层的总厚度与总传播时间之比。

它没有考虑波在层状介质中按折线传播的事实。

3、均方根速度:波沿折射线传播的速度,即把水平层状介质情况下的反射波时距曲线近似当作双曲线而求出的速度。

3、叠加速度:由速度谱求得的速度。

3、层速度:在水平层状介质中,某一层的波速叫该层的层速度。

4、等效速度:在均匀介质条件下,理论双曲线与实际反射波时距曲线最佳拟合的介质速度。

4、视速度:不沿射线方线测得的传播速度为视速度。

5、视周期6、视频率7、视波长:视波长是指从一个检波器排列见到的一个波列的相邻周期上对应点之间的距离。

如果波列方向与排列成一夹角,它就不同于真正的波长8、视波数:从波剖面中可得到相邻两峰或谷间的距离称为视波长,其倒数为视波数。

9、地震地质条件:在一个地区能否有成效地应用地震勘探,来研究地下地质构造的条件。

10、激发条件:是指震源种类、能量、周围介质的情况等与激发地震波密切有关的各种条件。

11、接收条件:是指接收地震波的仪器的工作状态和条件。

地震子波:人工炮点激发产生地震波,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发生反射、折射等,之后被布设于地面上的检波器所接受到的脉冲信号,它具有有限的能量和确定的起始时间,并且有1-2个非周期3、反射波:波沿第一条传输线传播到与第二条传输线相交结点处,从结点返回到第一条传输线的那部分行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重力勘探重点
第一节重力勘探方法的理论基础
1、重力场、重力场强度与重力加速度关系
2、重力的单位 SI制和CGS制换算
3、地球的正常重力场正常重力场随纬度和高度变化规律
4、重力异常的实质
5、产生重力异常的条件
第二~五节岩矿石密度、重力仪、野外工作与资料整理
1、岩矿石的密度特征、影响岩矿石密度的因素
2、重力仪的平衡方程、角灵敏度
3、影响重力仪精度的因素与消除措施
4、确定重力测量精度和比例尺、布置测网的原则
5、野外重力观测资料整理
6、布格重力异常
第六~七节正反演
1、重力勘探正演、反演与反问题的多解性
2、球体重力异常的平面特征与剖面特征
3、水平圆柱体重力异常的平面特征与剖面特征,并与球体重力异常作比较
4、台阶重力异常的平面特征和剖面特征
5、计算几何参数与物性参数的特征点法
6、密度界面反演方法
第八节转换处理,应用
1、区域异常和局部异常,说明它们的相对性
2、划分区域与局部重力场的方法与原理
3、重力异常的解析延拓,向上与向下延拓的作用
4、重力高次导数法,重力高次导数作用
第三章磁法勘探重点
1.地磁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图示之。

2.地磁场的构成。

3.解释名词:正常地磁场,磁异常。

4.世界地磁图分析:(1)垂直强度(2)水平强度(3)等倾线(4)等偏线等的特征。

5.解释名词:偶极子磁场、非偶极子磁场
6.解释名词:地磁场的“西向漂移”
7.太阳静日变化特征,它对磁法勘探作用
8.解释名词:磁暴和地磁脉动
9.总磁场强度异常ΔT,ΔT的物理意义及ΔT与Za、Xa、Ya三个分量的关系。

10.解释名词:感应磁化强度、剩余磁化强度、总磁化强度,它们之间的关系。

11.岩矿石磁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2.解释名词:热剩磁,它在磁法勘探中有什么意义
13.质子磁力仪的工作原理。

14.解释名词:有效磁化强度、有效磁化倾角,写出与总磁化强度、倾角、偏角的关系
并画图示之。

15.球体磁场的平面特征与剖面特征,它与球体重力场特征不同点。

16.水平圆柱体ΔT磁异常的剖面曲线。

17.下延无限板状体与下延有限板状体磁场特征。

18.解释名词:化到地磁极”
19.水平一次导数和垂向一次导数异常近似计算。

20.下延无限板状体的特征角γ(=α- is)与Za磁异常曲线关系。

21.解释名词:(1)斜交磁化(2)垂直磁化(3)顺层磁化。

22.磁法勘探方法在固体矿产、油气和城市工程环境等方面的应用。

23.古地磁学复活了板块漂移学说
24.地磁学解释海底扩张现象
25.居里点和居里等温面,用磁测资料估算居里等温面。

第四章电法勘探重点
1.什么是电法勘探方法?电法勘探方法有哪些分类?
2.电法勘探方法与重力、磁法勘探方法有何异同点?
3.什么是岩矿石的电阻率?简述岩矿石电阻率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4.解释下列专业名词:(1)均匀各向同性半空间(2)无穷远极(3)点电源。

5.请描述一下一个点电源、两个异性点电源的电场。

6.解释下列名词:(1)装置系数;(2)地电断面;(3)联合剖面法正交点、反交点。

7.什么叫视电阻率?为什么要引入视电阻率概念?什么情况下视电阻率等于真电阻
率?
8.什么是联合剖面法?联合剖面法适合寻找哪一类地质体?
9.为什么不同极距的联合剖面曲线可以判断地质体的倾向。

10.简述联合剖面法的应用。

11.什么是中间梯度法?中间梯度法适合寻找哪一类地质体?
12.什么是电测深法?
13.试分析二层地电断面的电测深曲线。

14.请画出H型、A型、K型和Q型三层电测深曲线。

15.简述电测深法的应用。

16.什么是充电法?充电法的应用是什么?
17.什么是自然电场法?
18.什么是激化极化法?
19.激化极化法适合寻找哪一类地质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