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北武汉市中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卷

合集下载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共9分,每小题3分)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新词语,有些被时光的河流所______,有些则______下来,______与生动了平稳的语言之湖,更能______新时代的观念与行动方式。

A.冲散沉淀丰富贴合B.冲刷沉淀丰富适合C.冲散沉没丰厚贴合D.冲刷沉没丰厚适合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央对武汉的政策支持,为疫后经济重振和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一股强劲动力。

B.北斗系统在其“收官星”发射后成功布阵太空,将为全球用户提供高精度定位导航服务。

C.疫情期间严格而专业的信息发布制度,第一时间有效地回应了公众关切和社会共识。

D.为解决因管网“肠梗阻”导致的渍水问题,我市一批排水明渠的改造工程相继上马。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文学的条件很简单:有话值得说,说得恰到好处。

有话值得说,内容才充实:说得恰到好处,形式才完美。

B.雪花六角,晶莹且轻盈,可谓天之魂魄,雨之精灵。

自高天降落,即是一生;雪者,天下之奇也。

C.风大起来了,湖畔的树木花草开始摇动起来。

树叶的摩擦声响起来,一直响到整个世界都充满它们的喧哗、呼啸。

D.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诗意是缤纷多姿的。

如果你愿意去寻找,去感受,它就会时时出现在你的眼帘,荡漾在你的心胸。

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读书就是要“过河拆桥”①我的读书经验总结起来有四点: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

②先说第一点,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真是浩如烟海,书虽多,有价值的还是少数。

可以把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要精读的,第二类是可以泛读的,第三类是仅供翻阅的。

③哪些书是值得精读的呢?自古以来,已经有一位最公正的评选家,有许多推荐者向它推荐好书。

这个评选家就是时间,这些推荐者就是群众。

历来的群众,把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书推荐给时间,时间照着他们的推荐,把那些没有永久价值的书都刷下去了,让那些有永久价值的书流传下来,现在我们所读的古典著作都是经过时间考验的,这一类的书都是应该精读的。

湖北省武汉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解析

湖北省武汉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解析

绝密★启用前湖北省武汉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试题副标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 .商酌.(zhuó) 自出心裁. 愧怍.(zuò) 不可思议. B .狡黠.(xiá) 言简意赅. 鄙.薄(bǐ) 高官厚禄. C .荒谬.(miù) 眼花瞭.乱 磕绊.(pàn ) 左睇.右盼 D .褴褛.(lǚ) 万籁.俱寂 揣.摩(chuǎi ) 误入歧.途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A.正确;B.正确;C.眼花瞭乱-眼花缭乱、磕绊(pàn )-(bàn );D.正确。

故答案为C 。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我们在唐代诗人狂傲的背后也能看到 。

一方面,他们躬逢盛世, 飞扬,如孔雀开屏般绚丽多彩;另一方面,他们放下身段,态度谦恭,甚至 ,如孔雀背后的狼狈不堪。

现实的窘迫、人性的复杂,使得多种看似矛盾对立的东西却 。

A .卑贱 神采 前倨后恭 浑然天成 B .卑微 个性 阿谀奉承 浑然一体 C .卑微 神采 阿谀奉承 浑然天成 D .卑贱 个性 前倨后恭 浑然一体 【答案】B试题第2页,总14页【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1)卑贱:卑鄙下贱或地位低下。

卑微:低微、渺小或谦卑。

与“狂傲”相对,应该选用“卑微”。

可排除AD 两项。

(2)神采:多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

个性:事物的特性,即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性质。

这里应该选用表现人的特质,所以应该选用“个性”,而不用“神采”。

可排除C 项。

(3)前倨后恭:先傲慢而后恭敬。

形容对人的态度前后截然不同。

多指人势利。

阿谀奉承:说恭维别人话,讨好别人的词语,曲从拍马,竭力迎合别人。

根据语境,应该选用“阿谀奉承”。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试题和答案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试题和答案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第Ⅰ卷一、(共9分,每小题3分)1.(3分)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新词语,有些被时光的河流所______,有些则______下来,______与生动了平稳的语言之湖,更能______新时代的观念与行动方式。

A.冲散沉淀丰富贴合B.冲刷沉淀丰富适合C.冲散沉没丰厚贴合D.冲刷沉没丰厚适合2.(3分)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央对武汉的政策支持,为疫后经济重振和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一股强劲动力。

B.北斗系统在其“收官星”发射后成功布阵太空,将为全球用户提供高精度定位导航服务。

C.疫情期间严格而专业的信息发布制度,第一时间有效地回应了公众关切和社会共识。

D.为解决因管网“肠梗阻”导致的渍水问题,我市一批排水明渠的改造工程相继上马。

3.(3分)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文学的条件很简单:有话值得说,说得恰到好处。

有话值得说,内容才充实;说得恰到好处,形式才完美。

B.雪花六角,晶莹且轻盈,可谓天之魂魄,雨之精灵。

自高天降落,即是一生;雪者,天下之奇也。

C.风大起来了,湖畔的树木花草开始摇动起来。

树叶的摩擦声响起来,一直响到整个世界都充满它们的喧哗、呼啸。

D.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诗意是缤纷多姿的。

如果你愿意去寻找,去感受,它就会时时出现在你的眼帘,荡漾在你的心胸。

二、(共9分,每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读书就是要“过河拆桥”①我的读书经验总结起来有四点: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

②先说第一点,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真是浩如烟海,书虽多,有价值的还是少数。

可以把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要精读的,第二类是可以泛读的,第三类是仅供翻阅的。

③哪些书是值得精读的呢?自古以来,已经有一位最公正的评选家,有许多推荐者向它推荐好书。

这个评选家就是时间,这些推荐者就是群众。

历来的群众,把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书推荐给时间,时间照着他们的推荐,把那些没有永久价值的书都刷下去了,让那些有永久价值的书流传下来,现在我们所读的古典著作都是经过时间考验的,这一类的书都是应该精读的。

湖北省武汉市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1)

湖北省武汉市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1)

湖北省武汉市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愧怍.(zuò)魁.梧吹毛求疵.(cī)钟灵毓.秀B.狡黠.(xiá)繁琐.潜.(qián)滋暗长尽态极妍.C.膂.(lǚ)力商酌.荒谬.(miù)绝伦重峦叠嶂.D.悲怆.(cuàng)慰籍.飞珠迸.(bìng)玉悲天悯.人【答案】D【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只有完善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机制,才能做到寻觅人才,发现人才,举荐人才,使用人才。

A.求贤若渴如获至宝不拘一格各尽其能B.如获至宝求贤若渴各尽其能不拘一格C.不拘一格各尽其能求贤若渴如获至宝D.各尽其能不拘一格如获至宝求贤若渴【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

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

求贤若渴:象口渴思饮那样访求贤士。

形容罗致人才的迫切。

如获至宝:好像得到极珍贵的宝物。

形容对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

不拘一格:拘:限制;格:规格,方式。

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比喻打破常规。

各尽其能:各自发挥自己的才能。

阅读题干“寻觅人才”应该是体现寻访时的迫切,所以第一空选择“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应该好好珍惜,所以第二空选择“如获至宝”;“举荐人才”应该是打破常规,所以第三空选择“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应该让人才发挥其作用,所以第四空选择“各尽其能”。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首批征集选拔的摄影发烧友,兴高采烈地登上武汉第一高楼,抢先拍摄正在建设中的“长江主轴”B.武汉市新一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然存在产业项目不多、项目转化速度不快C.今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纷纷开展了与此相关的宣传活动D.“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答案】B【考点定位】辨析或修改病句。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第Ⅰ卷一、(共9分,每小题3分)1.(3分)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新词语,有些被时光的河流所冲刷沉淀,有些则丰富适合下来,贴合与生动了平稳的语言之湖,更能贴合新时代的观念与行动方式。

2.(3分)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央对武汉的政策支持,为疫后经济重振和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一股强劲动力。

B.北斗系统在其“收官星”发射后成功布阵太空,将为全球用户提供高精度定位导航服务。

C.疫情期间严格而专业的信息发布制度,第一时间有效地回应了公众关切和社会共识。

D.为解决因管网“肠梗阻”导致的渍水问题,我市一批排水明渠的改造工程相继上马。

3.(3分)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文学的条件很简单:有话值得说,说得恰到好处。

有话值得说,内容才充实;说得恰到好处,形式才完美。

B.雪花六角,晶莹且轻盈,可谓天之魂魄,雨之精灵。

自高天降落,即是一生;雪者,天下之奇也。

C.风大起来了,湖畔的树木花草开始摇动起来。

树叶的摩擦声响起来,一直响到整个世界都充满它们的喧哗、呼啸。

D.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诗意是缤纷多姿的。

如果你愿意去寻找,去感受,它就会时时出现在你的眼帘,荡漾在你的心胸。

二、(共9分,每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读书就是要“过河拆桥”我的读书经验总结起来有四点: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

先说第一点,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真是浩如烟海,书虽多,有价值的还是少数。

可以把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要精读的,第二类是可以泛读的,第三类是仅供翻阅的。

哪些书是值得精读的呢?自古以来,已经有一位最公正的评选家,有许多推荐者向它推荐好书。

这个评选家就是时间,这些推荐者就是群众。

历来的群众,把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书推荐给时间,时间照着他们的推荐,把那些没有永久价值的书都刷下去了,让那些有永久价值的书流传下来,现在我们所读的古典著作都是经过时间考验的,这一类的书都是应该精读的。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2020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亲爱的同学:在你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全卷共8页,七大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你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并在“答题卡”背面左上角填写姓名和座位号。

3.答第I卷(选择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4.答第1I卷(非选择题)时,答案用.5毫米黑色笔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

上无效.5.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预祝你取得优异成绩!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共9分,每小题3分)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新词语,有些被时光的河流所冲散沉淀,有些则丰富适合下来,贴合与生动了平稳的语言之湖,更能贴合新时代的观念与行动方式。

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中央对武汉的政策支持,为疫后经济重振和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一股强劲动力。

B。

北斗系统在其“收官星”发射后成功布阵太空,将为全球用户提供高精度定位导航服务。

C。

疫情期间严格而专业的信息发布制度,第一时间有效地回应了公众关切和社会共识。

D。

为解决因管网“肠梗阻”导致的渍水问题,我市一批排水明渠的改造工程相继上马。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

文学的条件很简单:有话值得说,说得恰到好处。

有话值得说,内容才充实;说得恰到好处,形式才完美。

B。

雪花六角,晶莹且轻盈,可谓天之魂魄,雨之精灵。

自高天降落,即是一生;雪者,天下之奇也。

C。

___起来了,湖畔的树木花草开始摇动起来。

树叶的摩擦声响起来,一直响到整个世界都充满它们的喧哗、呼啸。

D。

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诗意是缤纷多姿的。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含解析版)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含解析版)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3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商酌.(zhuó)桑梓.沮.丧(jǔ)不可思议.B.褴褛.(lǚ)葳.蕤磕绊.(bàn)自出心裁.C.嫡.传(dí)玄.虚鹰隼.(sǔn)眼花缭.乱D2.AC3.ABCD.4.ABC.故事本身已经足够美好了:给他人造成损失后留言留钱,是诚信;被诚信感动而不索赔,是仁义;不仅不索赔,还给万元资助,是良善。

D.读书讲究一个“博”字,而评书讲究一个“透”字。

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点之透,便有一孔之得、一己之见,足以为己、为人镜鉴,也不枉了这个“评”字。

二、(共9分,每小题9分)5.(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畅销读物无法成为经典①文学经典是一个弹性概念,通常是指那些影响长存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典范、指标、基石的意义。

其实,这些作品大多留有知识精英的印痕,切合他们的总体心理需求﹣﹣因为只有读书人才能掌控评说、课堂、图书馆、文学史。

经过一段不太长的岁月,很多文学作品依赖众多读书人的齐心合力,仍能顽强地保值增值,一次次重返书架。

②读书人各种各样,不同读书人有着不同的文学标尺,但不管他们之间差别多大,既然都读书,都在书里泡,就如同一群棋友对棋艺还是会形成大致相近的评价标准,读书人对“经典”也会有相近的认识。

这样,有些作品的“经典性”也许跨不出政治的边界,有些作品的“经典性”只在特定区域有效;但《罗密欧与朱丽叶》《西厢记》《红楼梦》之类就不一样了。

这些读书人所共有的爱恨情仇,能引起更广泛和更持久的共鸣,成为兴奋的更大公约数。

③这印证了一种说法:凡经典都是建构之物,有一个经典化的过程,常常取决于什么人、为了什么,凭借什么来上下其手。

④在这里,较小的公约数常常离不开政治、区域等方面的特定推力,而较大的公约数则有赖于读书人更为广泛的通则和共鸣。

⑤不过,这并非事实的全部。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

秘密★2020年7月20日2020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亲爱的同学:在你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全卷共8页,七大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你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并在“答题卡”背面左上角填写姓名和座位号。

3.答第I卷(选择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4.答第1I卷(非选择题)时,答案用0.5毫米黑色笔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

上无效.5.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预祝你取得优异成绩!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共9分,每小题3分)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新词语,有些被时光的河流所______,有些则______下来,______与生动了平稳的语言之湖,更能______新时代的观念与行动方式。

A.冲散沉淀丰富贴合B.冲刷沉淀丰富适合C.冲散沉没丰厚贴合D.冲刷沉没丰厚适合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央对武汉的政策支持,为疫后经济重振和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一股强劲动力。

B.北斗系统在其“收官星”发射后成功布阵太空,将为全球用户提供高精度定位导航服务。

C.疫情期间严格而专业的信息发布制度,第一时间有效地回应了公众关切和社会共识。

D.为解决因管网“肠梗阻”导致的渍水问题,我市一批排水明渠的改造工程相继上马。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文学的条件很简单:有话值得说,说得恰到好处。

有话值得说,内容才充实:说得恰到好处,形式才完美。

B.雪花六角,晶莹且轻盈,可谓天之魂魄,雨之精灵。

自高天降落,即是一生;雪者,天下之奇也。

C.风大起来了,湖畔的树木花草开始摇动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在读书的时候,先要解其言,就是要攻破语言文字关。攻这道关的时候,要先做许多准备,用 许多工具,如字典和词典等工具书之类。
⑤有句老话“言不尽意”,意思是说,他所说的话总比他的意思少。因为语言总离不了概念,概 念对于具体事物来说,总不会完全合适,不过是一个大概轮廓而已,有些意是语言文字所不能完全表 达出来的。
【参考译文】
我偶尔会来到松树下,头枕石头睡觉。
深山中没有日历,所以到了寒气消失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是哪年哪月。
【解答】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 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ABD.正确;
C.有误,诗句中的“寒”为“寒冷”之意,无“贫寒,生活窘迫”之意。
⑩读书到这个程度就算是把书读活了,就是书为我所用,读书就算读到家了。
2
(原文/冯友兰,基于命题需要改写)
4.下列对读书“精其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读书要“精其选”是因为书籍虽繁多,但有价值的书还是不多。
B.时间是“精其选”最公正的评选家,相对而言,读者只起推荐作用。
C.我们今天所读的古典著作,都是经过时间考验能够永久流传的。
故选:A。
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央对武汉的政策支持,为疫后经济重振和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一股强劲的动力。
B.北斗系统在其“收官星”发射后成功布阵太空,将为全球用户提供高精度定位导航服务。
C.疫情期间严格而专业的信息发布制度,第一时间有效地回应了公众关切和社会共识。
D.为解决因管网“肠梗阻”导致的渍水问题,我市一批排水明渠的改造工程相继上马。
故选:C。
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 8-10 题。
4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世为著姓。恂初为郡功曹,太守耿况甚重之。
王莽败,更始立,使使者徇郡国,曰:“先降者复爵位。”恂从耿况迎使者于界上,况上印绶, 使者纳之,一宿无还意。恂勒兵入见使者,就请之。使者不与,曰:“天王使者,功曹欲胁之邪?” 恂曰:“非敢胁使君,窃伤计之不详也。今天下初定,国信未宣,使君建节衔命,以临四方,郡国莫 不延颈倾耳,望风归命。今始至上谷而先堕大信,沮向化之心,生离畔之隙,将复何以号令它郡乎? 且耿府君在上谷久为吏人所亲今易之得贤则造次未安不贤则只更生乱。为使君计,莫若复之以安百 姓。”使者不应,恂叱左右以使者命召况。况至,恂进取印绶带况。使者不得已,乃承制诏之,况受 而归。

A.文学的条件很简单:有话值得说,说得恰到好处。有话值得说,内容才充实;说得恰到好处,形式 才完美。
B.雪花六角,晶莹且轻盈,可谓天之魂魄,雨之精灵。自高天降落,即是一生;雪者,天下之奇也。
C.风大起来了,湖畔的树木花草开始摇动起来。树叶的摩擦声响起来,一直响到整个世界都充满它们
1
的喧哗、呼啸。
⑥所以在读书的时候,即使书中的字都认得,话全懂了,还未必能知道作者的意思。从前有人说, 读书要注意字里行间,又说读诗要得其“弦外音、味外味”,这都是说要在文字以外体会它的精神实 质。这就是知其意。
⑦意,是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语言文字是帮助了解书的意思的拐棍。既然知道了那个意思,最好 扔了拐棍。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得意忘言”。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过河拆桥是不道德的事。但是,在 读书中,就是要过河拆桥。
故选:C。
(5)本题考查内容分析。
ACD.正确;
B.有误,结合第⑦段“意,是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语言文字是帮助了解书的意思的拐棍。既然知道 了那个意思,最好扔了拐棍”可知,要在理解了意思的基础上才能扔掉语言文字这个拐棍,进而体会 文字以外的精神实质,不能一开始就扔掉语言文字,故“读书要‘知其意’,就需要把功夫下在文字 之外,扔掉语言文字这个拐杖,才可体会文字以外的精神实质”表述错误;
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出的沉淀物。沉没:沉下淹没。根据“些被时光的河流所冲散”的提示,第二空 选“沉淀”恰当;
丰富:使变得数量多、范围大。丰厚:指密而厚。根据“平稳的语言之湖”的提示,地三空选“丰富” 恰当;
贴合:贴切吻合。适合:适用,恰当。根据“新时代的观念与行动方式”的提示,最后一空填“贴合” 恰当;
D.时间精选出来的作品是值得精读的,需要细细品味、反复咀嚼。
5.下列对读书“知其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读书要“知其意”,因为与丰富的意相比,受概念限制的语言,表意是有限的,会出现“言不 尽意”的情况。
B.读书要“知其意”,就需要把功夫下在文字之外,扔掉语言文字这个拐杖,才可体会文字以外 的精神实质。
D.冲刷 沉没 丰厚 适合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 再次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
【解答】冲散:受冲击而分离散开。冲刷:水流冲击,使土石流失或剥蚀。根据“每个时代都有属于 它自己的新词语,有些被时光的河流”的提示,第一空选“冲散”恰当;
答案:
(4)C
(5)B
(6)C
三、(共 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 7 题。
答人
【唐】太上隐者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选自《千家诗》)
7.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第一句的“偶来”可以看出诗人的随心随性。
B.从第二句的“高枕”可以体会到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
(节选自《后汉书·寇列传》)
【注释】①更始:指“更始帝”刘玄,他夺取王莽政权,登上帝位。②建节:执持符节。⑤沮: 毁坏。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者纳之
纳:收下
B.恂勒兵入见使者
勒:率领
C.窃伤计之不详也
伤:担忧
D.国信未宣
宣:宣布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从三、四句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并不在意生活的窘迫。
D.从整首诗来看,隐者形象是无拘无束、超凡脱俗的。
【分析】“太上隐者”的来历为人所不知,曾有好事者当面打听他的姓名,他也不答,却写下这首诗。 诗人这里以自己的隐居生活和山中的节气变化,向人们展示了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高人形象。此诗则 连问答字面俱无,旁若无人,却又是一篇绝妙的“答俗人问”。只不过其回答方式更为活泼无碍,更 为得意忘言,令人有“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之感。
C.“知其意”需要在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领会字里行间的意思,体会“弦外音”“味外味”。
D.本文的标题是“读书要过河拆桥”,这里的“过河拆桥”指的是“知其意”之后的“得意忘言”。
6.下列对读书“明其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作者表达的意与客观的理会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读书还要进一步“明其理”。
2020 年湖北武汉市中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卷
一、(共 1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新词语,有些被时光的河流所
,有些则
下来,

生动了平稳的语言之湖,更能
新时代的观念与行动方式。
A.冲散 沉淀 丰富 贴合
B.冲刷 沉淀 丰富 适合
C.冲散 沉没 丰厚 贴合

且耿府君在上谷久为吏人所亲今易之得贤则造次未安不贤则只更生乱
A.且耿府君在上谷/久为吏人所亲/今易之/得贤则造次未安/不贤则只更生乱
B.且耿府君/在上谷久为吏人所亲/今易之得贤/则造次未安/不贤则只更生乱
C.且耿府君在上谷/久为吏人/所亲今易之/得贤则造次未安/不贤则只更生乱
D.且耿府君/在上谷久为吏人/所亲今易之/得贤则造次/未安不贤则只更生乱
B.有误,第一处的句号应改为逗号,分号应该为句号。
故选:B。
二、(共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4-6 题。
读书就是要“过河拆桥”
①我的读书经验总结起来有四点: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
②先说第一点,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真是浩如烟海,书虽多,有价值的还是少数。可以把书 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要精读的,第二类是可以泛读的,第三类是仅供翻阅的。
故选:B。
(6)本题考查内容分析。
3
ABD.正确;
C.有误,结合第⑨段“我的意当然也是主观的,也不完全合乎客观的理,但我还可以把我的意和前 人的意互相比较,互相补充,互相纠正,得出的意就可能比较正确”可知,读者之意和作者之意经过 比较、补充、纠正,得到的是“比较正确”的理,而不是客观的理;
故选:C。
【解答】(4)本题考查内容分析。 ABD.正确;
C.有误,结合第③段“现在我们所读的古典著作都是经过时间考验的,这一类的书都是应该精读的。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这些书之中有些还要被刷下去”可知,我们今天所读的古典著作, 在未来有些可能要被刷下去,故“我们今天所读的古典著作,都是经过时间考验能够永久流传的”表 述错误;
③哪些书是值得精读的呢?自古以来,已经有一位最公正的评选家,有许多推荐者向它推荐好书。 这个评选家就是时间,这些推荐者就是群众。历来的群众,把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书推荐给时间,时间 照着他们的推荐,把那些没有永久价值的书都刷下去了,让那些有永久价值的书流传下来。现在我们 所读的古典著作都是经过时间考验的,这一类的书都是应该精读的。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 展,这些书之中有些还要被刷下去。不过直到现在为止,它们都是榜上有名的。
B.“明其理”是在把握作者主观认识和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他所反映的客观的理。
C.“明其理”的过程中,读者之意和作者之意经过比较、补充、纠正,能得到客观的理。
D.“明其理”之后,读者会获得较为正确的意,就可以在它指导下处理事务,解决问题。
【分析】本文第①段总领全文,提出自己的读书经验;第②至⑨段具体论述如何“精其选,解其言, 知其意,明其理”;第⑩段收束全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