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纳米材料论文

合集下载

纳米磁性材料

纳米磁性材料

重庆科技学院课程结业论文课程名称:磁性材料论文题目:纳米磁性材料的发展与应用院(系)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专业班级金属材料工程071班学生姓名罗新中学生学号 2007440375任课教师陈登明老师成绩:,评语:2010年 7 月 2日纳米磁性材料的发展与应用罗新中2007440375摘要:论文介绍了纳米磁性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对纳米磁性材料在一些领域的应用原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评述了纳米器件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同时对纳米磁性材料的发展给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纳米;磁性材料;磁性器件1 前言纳米磁性材料技术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被应用于共沉制造磁性液体材。

1988年,法国巴黎大学教授研究组首先在Fe/Cr纳米结构的多层膜中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引起国际上的反响。

此后,美国、日本和西欧都对发展巨磁电阻材料及其在高技术中的应用投入很大的力量,兴起纳米磁性材料的开发应用热。

纳米磁性材料的特性不同于常规的磁性材料,主要是与磁特性相关的物理长度恰好处于纳米量级,例如磁单畴尺寸、超顺磁磁性临界尺寸、交换作用长度等大致在1nm~100nm量级,当磁性材料结构尺寸与这个物理长度相当时,就会呈现出反常的磁学性质从纳米材料的结构特征我们可将其分为3大类:1.纳米颗粒型,如磁记录介质、共沉磁性液体、电渡吸收材料;2.纳米微晶型,如纳米微晶永磁材料、纳米、微晶软磁材料;3.磁微电子结构材料,如薄膜、颗粒膜、多层膜、隧道结等。

2 纳米颗粒型2.1 磁存储介质材料近年来,随着信息量的飞速增加,要求记录介质材料高性能化,特别是记录高密度化。

高记录密度的记录介质材料与超微粒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要求每lcm 可记录1000万条以上的信息,那么,一条信息要记录在lmm~lOmm 中,至少具有300阶段分层次的记录,在1mm ~lOmm中至少必须有300个记录单位。

若以超微粒作记录单元,可使记录密度大大提高纳米磁性微粒的尺寸极小,具有单磁畴结构、矫顽力很高的特性,用它制作磁记录材料可以提高信噪比,改善图像质量。

磁性纳米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磁性纳米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磁性纳米材料的研发与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磁性纳米材料已成为近年来一个备受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领域。

在医学、环境、电子、能源等各个方面,磁性纳米材料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磁性纳米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磁性纳米材料的研发磁性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低的磁各向同性,使得其具备了比传统材料更好的磁性能、光学性能、生物相容性以及耐腐蚀性等特点。

由于这些特性,磁性纳米材料能够被应用于生物医学、环境治理和电子技术等众多领域,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针对磁性纳米材料的研究,科学家们开始探索各种制备方法。

目前,已经存在多种方法可以制备出磁性纳米材料,比如:沉淀法、溶胶-凝胶法、电沉积法、高能球磨法、水热合成法、气相法等。

这些方法各自具有其特点,但都能生产出质量较优的磁性纳米材料。

同时,磁性纳米材料的表面还经常会被修饰。

因为杂质、缺陷会对它们的磁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可以影响它们的生物相容性。

因此,科学家们研究如何使用各种基团来对纳米粒子表面进行化学修饰,形成新的磁性纳米材料,以提高其性能和应用性。

磁性纳米材料的研究呈现了多样化、高效化、精细化的趋势,也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和无尽的应用前景。

二、磁性纳米材料的应用磁性纳米材料体积很小,但它的种类却很多。

除了具有传统材料的功效,它还有很多价格亲民、操作简单、效果明显的特点。

由于其磁性能,磁性纳米材料能通过外部磁场的控制来实现精准对症治疗。

下面我们将从生物医学、环境治理和电子技术三个方面,来介绍磁性纳米材料的应用。

1. 生物医学领域随着人们对磁性纳米材料的认知逐步加深,多种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磁性纳米材料也应用于临床。

例如,将磁性纳米粒子包裹在药物中,利用磁力送药物到疗效较深的病变区域,从而最大程度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对人体其他器官的损伤。

除了在药物传递方面的应用,磁性纳米材料还被广泛应用于磁共振成像、细胞内靶向诊断和治疗等领域。

磁性纳米材料通过可以产生大量的高分辨率图像,从而将早期的病程能更清晰的被诊断出来,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精确的诊疗方案。

毕业论文 纳米磁性材料研究

毕业论文   纳米磁性材料研究

目录摘要 (2)英文摘要 (2)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实验仪器 (3)2.2试验药品 (3)2.3 X射线衍射原理 (4)2.4 X射线衍射仪基本构造 (4)3 图谱分析 (4)4 实验小结 (10)参考文献 (10)致谢 (11)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研究火兴谋指导老师: XXX(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兰州 730070)摘要:应用溶液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制备系列磁性纳米材料。

通过对粉末进行X射线衍射测试并对测得的图谱进行分析,从而得到使纳米材料成晶较好的适宜温度以及温度和其他成分(Ce,Zr,La)对纳米材料(CoFe2O4, NiFe2O4)的影响。

关键词:纳米材料,XRD,图谱分析Preparation of magnetic nano-materials research Xingmou-Huo Instructor: XXX(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 Abstract:Application of SHS technology solution prepared series of magnetic nano-materials.By powder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s and measured analysis of nano-materials to get to better fit into the crystal temperature and the temperatureand other elements (Ce, Zr, La) on nano-materials (CoFe2O4, NiFe2O4) effects.Keywords: Nanomaterials,XRD,Image analysis1.引言X 射线照射到物质上将产生散射。

磁性纳米材料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磁性纳米材料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磁性纳米材料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生命和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纳米技术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磁性纳米材料作为纳米材料的一种,因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而备受关注。

在医学领域中,磁性纳米材料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主要探讨磁性纳米材料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二、磁性纳米材料的概述磁性纳米材料是一种尺寸小于100nm的具有磁性的材料。

磁性纳米材料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包括高比表面积、高磁化率、高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等。

这些优良的性质使得磁性纳米材料成为一种理想的生物医学材料,并在药物输送、生物成像和疾病治疗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磁性纳米材料在药物输送中的应用药物输送是利用药物载体将治疗剂量传递到目标区域的技术。

磁性纳米材料由于具有较小的粒子大小和较大的比表面积,能够改进药物输送效率并减小药物剂量。

同时,磁性纳米材料通过外部磁场调控,能够精确定位到萎缩组织和转移组织,这使得药物输送更加精准高效。

四、磁性纳米材料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生物成像是一种对生物体内部结构、功能和代谢进行观察和评价的技术。

磁性纳米材料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是其主要的应用领域之一。

磁性纳米材料能够提供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图像,同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选择性。

常见的磁性纳米材料生物成像方法包括磁共振成像、磁性共振造影和磁化过渡增强成像等。

五、磁性纳米材料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疾病治疗是指利用药物和其他手段阻止、减轻或治愈某种疾病的过程。

磁性纳米材料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是其另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

磁性纳米材料通过外部磁场引导和控制,能够在特定的组织和器官中释放药物,实现精准治疗。

同时,磁性纳米材料的高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使得其在肿瘤治疗中有较广泛的应用。

六、磁性纳米材料在临床中的应用现状如今,磁性纳米材料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其在药物输送、生物成像和疾病治疗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应用。

《2024年Fe3O4@SiO2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研究》范文

《2024年Fe3O4@SiO2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研究》范文

《Fe3O4@SiO2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纳米科技的飞速发展,磁性纳米颗粒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生物医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中,Fe3O4磁性纳米颗粒以其超顺磁性、生物相容性及易于表面修饰等特点备受关注。

为了进一步提高其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将Fe3O4磁性纳米颗粒表面包覆一层SiO2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策略。

本文旨在研究Fe3O4@SiO2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并探讨其制备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和优化策略。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材料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包括:四氧化三铁(Fe3O4)纳米颗粒、正硅酸乙酯(TEOS)、氨水、乙醇、去离子水等。

2. 制备方法(1)Fe3O4磁性纳米颗粒的合成:采用共沉淀法或热分解法合成Fe3O4磁性纳米颗粒。

(2)Fe3O4@SiO2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在Fe3O4磁性纳米颗粒表面包覆SiO2。

具体步骤包括将Fe3O4纳米颗粒分散在乙醇中,加入TEOS和氨水,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使TEOS在Fe3O4表面水解生成SiO2。

三、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1. 实验过程(1)Fe3O4磁性纳米颗粒的合成:在室温下,将FeSO4和FeCl3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经过共沉淀或热分解反应得到Fe3O4磁性纳米颗粒。

(2)Fe3O4@SiO2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将合成的Fe3O4磁性纳米颗粒分散在乙醇中,加入适量的TEOS和氨水,在一定温度下搅拌反应一段时间,使TEOS在Fe3O4表面水解生成SiO2。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得到不同厚度的SiO2包覆层。

2. 结果分析(1)表征方法: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手段对制备的Fe3O4@SiO2磁性纳米颗粒进行表征。

(2)结果分析:通过TEM观察,可以看到Fe3O4@SiO2磁性纳米颗粒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SiO2包覆层均匀地覆盖在Fe3O4核表面。

纳米磁性材料

纳米磁性材料

纳米磁性材料
纳米磁性材料是一种具有特殊磁性性质的材料,其尺寸在纳米级别范围内。

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纳米磁性材料在磁性材料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纳米磁性材料的特性、制备方法以及应用进行介绍。

首先,纳米磁性材料具有特殊的磁性特性。

由于其尺寸处于纳米级别,纳米磁性材料表现出与传统磁性材料不同的磁性行为。

例如,纳米磁性材料可能表现出更强的磁性、更高的磁饱和强度以及更低的磁滞回线。

这些特殊的磁性特性使得纳米磁性材料在磁记录、磁传感器和磁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其次,纳米磁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

目前,常见的纳米磁性材料制备方法包括溶剂热法、溶胶凝胶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控制纳米磁性材料的形貌、尺寸和结构,从而调控其磁性能。

例如,通过调节制备条件和控制合成过程,可以制备出具有不同磁性特性的纳米磁性材料,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最后,纳米磁性材料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磁记录领域,纳米磁性材料被用于制备高密度、高稳定性的磁记录介质,推动了信息存储技术的发展。

在磁传感器领域,纳米磁性材料被应用于制备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磁传感器,用于地磁探测、生物医学成像等领域。

在磁医学领域,纳米磁性材料被用于制备靶向性药物输送系统,实现对肿瘤的靶向治疗。

综上所述,纳米磁性材料具有特殊的磁性特性,其制备方法多样,应用领域广泛。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和磁性材料研究的深入,相信纳米磁性材料将在更多领域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和潜力。

磁性纳米材料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

磁性纳米材料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

磁性纳米材料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近年来,磁性纳米材料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作为一种结合了纳米尺度效应和磁性特性的新型材料,磁性纳米材料在催化领域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围绕磁性纳米材料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其机制和潜在的应用前景。

首先,磁性纳米材料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作为催化剂和作为分离材料。

作为催化剂,磁性纳米材料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更好的反应活性,能够提高催化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

同时,其可控的磁性能使得磁性纳米材料可以通过外加磁场实现催化剂的分离和回收,提高催化反应的可持续性和经济性。

其次,磁性纳米材料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涉及多个领域。

在有机合成领域,磁性纳米材料常用于有机催化反应(如羟酸化反应、氢化反应、氧化反应等)和金属催化反应(如还原反应、脱羰基化反应等)。

磁性纳米材料作为催化剂,不仅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还能够简化反应操作和实现催化剂的循环利用。

在环境保护领域,磁性纳米材料可用于水污染治理和废气净化等催化反应中。

例如,利用磁性纳米材料作为催化剂可以高效去除水中有机染料和重金属离子,减少环境污染和人类健康的风险。

磁性纳米材料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主要是基于其特殊的性质。

首先,磁性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这意味着更多的活性位点可用于反应,从而提高催化反应的效率。

其次,磁性纳米材料的磁性特性使得催化剂可以通过磁场被轻松地收集和回收,简化了反应操作流程,并减少了催化剂的损耗。

此外,磁性纳米材料还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能够在高温、高压等严酷条件下保持催化性能的稳定。

然而,磁性纳米材料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难题。

首先,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工艺和表面修饰对其催化性能和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磁性纳米材料的设计和合成需要综合考虑其物理化学性质和反应条件要求。

其次,磁性纳米材料的回收与再利用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如磁场强度的可调控性、催化剂与基底的分离等。

磁性纳米材料在生物传感中的应用研究

磁性纳米材料在生物传感中的应用研究

磁性纳米材料在生物传感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磁性纳米材料越来越受到科学家们的关注。

由于其特殊的物理性质和结构特征,磁性纳米材料在生物传感领域中的应用愈发引人瞩目。

本文将重点探讨磁性纳米材料在生物传感中的应用研究。

一、磁性纳米材料的特性磁性纳米材料是指尺寸在纳米级别的具有磁性的材料。

其与传统的宏观磁性材料相比,具有独特的性能。

首先,磁性纳米材料具有优良的磁响应特性,能够通过外界磁场进行磁定向操作。

此外,磁性纳米材料还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催化活性,能够提高其在生物传感中的应用效果。

二、磁性纳米材料在生物传感中的应用1. 磁性纳米材料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通过将磁性纳米材料与生物分子(如抗体、核酸等)进行修饰,能够实现对疾病相关标志物的高度特异性识别。

磁性纳米材料在医学影像学中的应用尤其突出,可以通过对磁性纳米材料的信号检测和分析,准确判断病灶的位置和大小,从而帮助医生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2. 磁性纳米材料在药物递送中的应用由于其磁性和纳米级尺寸的特殊性质,磁性纳米材料被广泛用作药物递送平台。

通过将药物包裹在磁性纳米材料的表面,可以实现药物的定向输送和控制释放。

此外,由于磁性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还可以实现药物的靶向输送,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3. 磁性纳米材料在基因检测中的应用基因检测是现代医学中的重要环节,而磁性纳米材料在基因检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修饰磁性纳米材料表面的分子探针,可以实现对特定基因序列的高度选择性检测,从而快速获得目标基因的信息。

此外,磁性纳米材料还可以通过外加磁场的调控,实现对基因检测反应的快速和灵敏控制。

三、磁性纳米材料在生物传感中的挑战与展望尽管磁性纳米材料在生物传感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磁性纳米材料的合成工艺和稳定性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改进。

其次,目前的磁性纳米材料在生物环境下的毒性和生物相容性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此外,磁性纳米材料的大规模制备仍然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磁性纳米材料的定义和进展纳米材料又称纳米结构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内的材料(1 - 100nm) ,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是尺寸介于原子、分子与宏观物体之间的介观体系,因此,纳米磁性材料的特殊磁性可以说是属于纳米磁性。

而纳米磁性材料和纳米磁性又分别是纳米科学技术和纳米物性的一个组成部分。

颗粒的磁性,理论上始于20 世纪初期发展起来的磁畴理论,理论与实验表明:当磁性微粒处于单畴尺寸时,矫顽力将呈现极大值。

铁磁材料,如铁、镍、钻等磁性单畴临界尺寸大约处于l0 nm 量级,在应用上,可以作为高矫顽力的永磁材料和磁记录材料。

由于颗粒磁性与其尺寸有关,若尺寸进一步减小,颗粒将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将呈现出超顺磁性。

利用微粒的超顺磁性,人们在50 年代开始对镍纳米微粒的低温磁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磁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的概念,并在60 年代末期研制成了磁性液体。

60 年代非晶态磁性材料的诞生为磁性材料增添了新的一页,也为80 年代纳米微晶磁性材料(纳米微晶软磁材料、纳米复合永磁材料) 的问世铺平了道路。

80 年代以后,在理论与实验二方面,开始对纳米磁性微粒的磁宏观量子隧道效应进行研究,现已成为基础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如1988 年首先在Fe/ Cr 多层膜中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叩开了新兴的磁电子学的大门,为纳米磁性材料的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2 - 4 ] 。

2 磁性纳米材料的特点量子尺寸效应: 材料的能级间距是和原子数N 成反比的,因此,当颗粒尺度小到一定的程度,颗粒内含有的原子数N 有限,纳米金属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能级由准连续变为离散,纳米半导体微粒则存在不连续的最高被占据分子轨道和最低未被占据的分子轨道,能隙变宽。

当这能隙间距大于材料物性的热能,磁能,静电能,光子能等等时,就导致纳米粒子特性与宏观材料物性有显著不同。

例如,导电的金属在超微颗粒时可以变成绝缘体,磁矩的大小和颗粒中电子是奇数还是偶数有关,比热亦会反常变化,光谱线会产生向短波长方向的移动,这就是量子尺寸效应的宏观表现。

小尺寸效应:当粒子尺度小到可以与光波波长,磁交换长度,磁畴壁宽度,传导电子德布罗意波长,超导态相干长度等物理特征长度相当或更小时,原有晶体周期性边界条件破坏,物性也就表现出新的效应,如从磁有序变成磁无序,磁矫顽力变化,金属熔点下降等。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微观粒子具有穿越势垒的能力,称为量子隧道效应。

而在马的脾脏铁蛋白纳米颗粒研究中,发现宏观磁学量如磁化强度,磁通量等也具有隧道效应,这就是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它限定了磁存储信息的时间极限和微电子器件的尺寸极限。

3 磁性纳米材料的应用由于纳米磁性材料具有多种特别的纳米磁特性,可制成纳米磁膜(包括磁多层膜) 、纳米磁线、纳米磁粉(包括磁粉块体) 和磁性液体等多种形态的磁性材料,因而已在传统技术和高新技术、工农业生产和国防科研以及社会生活中获得了多方面的广泛而重要的应用[19 ] 。

3. 1 在磁记录方面的应用在当代信息社会中,磁信息材料和技术的应用占有很大的比例,而纳米磁性材料更开创了重要的新应用,例如,电子计算机中的磁自旋随机存储器,磁电子学中的自旋阀磁读出头和自旋阀三极管等都是应用多层纳米磁膜研制成的[20 ] 。

最近国际上在Co 铁氧体和磁性金属的复合磁记录材料的研究中取得了高饱和磁化强度(Ms) 和高矫顽力( HO) 同时兼备的良好效果[21 ] 。

3. 2 在纳米永磁材料方面的应用对于永磁材料,要求磁性强,保持磁性的能力强,磁性稳定,即要求永磁材料具有高的最大磁能积[ (BH) max ] 、高的剩余磁通密度(Br) 和高的矫顽力( HO) ,同时要求这三个磁学量对温度等环境条件具有较高的的稳定性。

在实际情况中,要求(BH) max ,Br 和He 三者都较高是困难的,所以只能根据不同的需要来选择适当的永磁材料。

目前永磁材料研究较多的是稀土永磁材料,一些稀土元素具有高的原子磁矩、高的磁晶各向异性、高的磁致伸缩系数、高的磁光效应及低的磁转变点(居里点) 。

由高的原子磁矩可以得到高的剩磁,由高的磁晶各向异性可以得到高的矫顽力。

钴和铁的居里点很高,分别为1 131 ℃和770 ℃,选取适当的稀土元素和Co 或Fe 的金属间化合物,可制得永磁性能良好的永磁材料。

纳米磁性材料的特点之一是在一定条件下可得到单磁畴结构,因而可显著提高永磁材料的矫顽力和永磁性能。

纳米级的永磁材料磁性能更优越,其永磁性能可以随合金的组元、含量和制造工艺等不同而有显著的变化。

3. 3 在纳米软磁材料方面的应用对于软磁材料,一般要求有高的起始磁导率和饱和磁化强度,低的矫顽力和磁损耗,宽频带等。

研究表明,只要选择适当的化学组分和工艺条件,便可以分别制成性能优越的纳米永磁材料和纳米软磁材料。

例如采用射频溅射法制成的纳米晶磁膜,己被制成高起始磁导率、高饱和磁通密度、高居里温度的“三高”纳米软磁材料。

近年来开发的纳米磁性材料正沿着高频、多功能的方向发展,其应用领域将遍及软磁材料应用的各方面,如功率变压器、高频变压器、扼流圈、可饱和电流器、互感器、磁屏蔽磁头等[22 ] 。

新近发现的纳米微晶软磁材料在高频场中具有巨磁阻抗效应,又为它作为磁敏感元件的应用增添了多彩的一笔。

3. 4 在纳米吸波材料领域的应用随着雷达、微波通信、电子对抗和环保等军用、民用科学技术的发展,微波吸收材料的应用日趋广泛,磁性纳米吸波材料的研究受到人们的关注。

纳米铁氧体具有复介质吸收特性,是微波吸收材料中较好的一种。

其基本原理是当微波信号通过铁氧体材料时,将电磁波能量转化为其它形式能量(主要是热能) 而被消耗掉。

这种损耗主要是铁氧体的磁致损耗和介质电损耗所致。

纳米磁性材料,特别是类似铁氧体的纳米磁性材料放入涂料中,既有优良的吸波特性,又有良好的吸收和耗散红外线的性能加之密度小,在隐身方面的应用上有明显的优越性。

3. 5 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运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纳米材料也叫纳米生物材料,具有小尺寸效应、良好的磁向导性、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活性功能基团等特点[ 15 ] 。

医学实验研究表明磁流体能逃逸网状内皮细胞系统的吞噬,具有优良的导向性,是对生物体最有应用前景的导向材料之一[ 16 ] 。

此外,将纳米磁性粒子制成药物载体,通过静脉注射到动物体内,在外加磁场作用下通过纳米微粒的磁性导航,使其移动到病变部位达到定向治疗的目的,该方法局部治疗效果好而且副作用少。

[ 15 ] 赵强,庞小峰. 纳米磁性生物材料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J ].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5, 22 (2) : 222 - 225.[ 16 ] 陈晓青,张俊山. 双层表面活性剂分散制备水基磁流体[ J ]. 无机化学学报, 2003, 19 (5) : 548 - 551.__3. 6 在金属有机高分子磁性材料方面的应用自80 年代末,国际上出现了以有机高分子化学和物理学为主的交叉学科:有机高分子磁学,打破了磁体只有与3d 和4f 电子金属有关,而与有机高分子无关的传统看法。

有机金属高分子磁性材料分为复合型和结构型两大类:前者是在合成树脂中添加铁氧体或稀土类磁粉,经成型,磁化成塑料磁性材料。

后者是在不加磁粉的情况下,其自身具有本征磁性的结构金属有机磁性材料。

这方面的工作在理论和应用方面均有重要的意义,但尚处于探索阶段。

5 前景展望磁性纳米材料是一个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的领域,对其制备、性能及应用的探索必然成为研究的热点。

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开发出更多具有特殊功能的磁性纳米材料,其对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对高新技术的发展,必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纳米技术作为跨世纪的新学科,它已成为科学界和工程技术界备加关注的热点,将成为本世纪信息时代的核心。

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都制定了发展纳米技术的国家规划,并作为自然科学基金优先支持的项目。

而我国在纳米技术领域的起步也不晚,纳米技术被认为是我国在本世纪赶超和占领国际一席之地的一个重要高技术领域。

国家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国防科工委都积极组织推进这一重大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

目前,我国约有近百个研究机构和大学从事纳米材料的研究工作,其中清华、北大、南京大学、中科院还设有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纳米材料的研究。

纳米科技的发展给传统磁性产业带来了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和挑战,纳米级磁性材料的开发和研究是磁性材料发展的一个必然方向,但同时也应重视用纳米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对现有材料进行纳米改性方面的研究,以全面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在世界民族之林树立中华民族的大旗。

参考文献:[2 ] 关英勋, 房大维, 张庆国,等. 纳米磁性材料研究现状[J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 25 (3) : 274 - 275.[3 ] 李瑶. 纳米材料的特性、应用及制备[J ] . 山西科技, 2001 (4) : 25 - 26.[4 ] 田民波. 磁性材料[M] .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 154 - 157.[5 ] 白木, 周杰. 纳米磁性材料及其应用[ J ]. 信息记录材料, 2002 , 3 (2) : 37 - 39.[6 ] 姬海宁,兰中文,王豪才,等. 纳米技术在磁性材料中的应用[ J ] . 磁性材料及器件, 2002 , 33 (2) : 25 - 28.[7 ] 张立德, 牟季美. 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8 ] 阂娜, 陈慧敏, 李四年,等. 碳纳米管在磁性材料中的应用[J ]. 湖北工业学院报, 2004 ,19 (1) : 35 - 37.[9 ] 王美婷, 尹衍升, 许凤秀,等. 磁性纳米流体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简介[J ].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4 , 18 (4) : 58 - 61. [10 ] 程敬泉, 高政, 周晓霞,等. 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新进展[J ]. 衡水学院学报, 2007 , 9 (3) : 101 - 103.[11 ] 徐春旭, 李茹民, 景晓燕, 等. 超微铁氧体磁性材料的制备技术[J ]. 应用科技, 2004 , 31 (3) : 57 - 59.[12 ] 徐慧显, 李民勤. 葡聚糖磁性威力固定化[J ]. 生物化学杂志, 1996 , 12 (6) : 745 - 747.[13 ] 张密林, 王君, 辛艳凤,等. 羟基纤维磁性微球的制备[J ].应用科技, 2000 , 27 (6) : 20 - 21.[14 ] 邱广亮,金质兰. 磁性复合微球的制备[J ]. 精细化工, 1999 , 16 (1) : 38 - 40.[15 ] 张津辉, 蒋中华. 磁性微球的制备[J ]. 化学通报, 1997 ( 9) : 55 - 57.[16 ] 武淑艳, 吴明忠, 李洪波,等. 化学共沉淀法制备钛酸钡陶瓷粉体的工艺研究[J ]. 材料与表面处理技术, 2007 (12) : 95 - 96.[17 ] 文加波, 商丹. 磁性纳米Fe3O4的研究进展[J ]. 中国钼业, 2007 , 31 (4) : 30 - 34.[18 ] 蔡梦军, 朱以华, 等. 磁性Fe3O4 明胶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J ]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 32 (3) : 290 - 295.[19 ] 张修华,王升. 氮化铁的制备及其在磁记录和磁流体中的应用进展[J ]. 湖北大学学报, 2003 , 25 (3) : 229 - 231.[20 ] 张明, 王少青. 稀土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J ]. 内蒙古石化工, 2005 (6) : 3 - 4.[21 ] 符秀丽, 李培刚. 大规模制备纳米线阵列及其磁学性质[J ]. 物理学报, 2005 , 54 (5) : 1 694 - 1 696.[22 ] 王慧荣, 李代禧, 刘珊林, 等. 纳米超顺磁性铁氧体的制备与研究[J ] . 材料导报, 2007 , 21 (5) : 32 - 35.[23 ] 赵强, 庞小峰. 纳米磁性生物材料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 ] .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5 , 22 (2) : 222 - 225.[24 ] 陈晓青, 张俊山. 双层表面活性剂分散制备水基磁流体[J ]. 无机化学学报, 2003 , 19 (5) : 548 - 551.[25 ] 沙菲, 宋洪昌. 纳米Fe2O3 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概况[J ]. 江苏化工, 2003 , 31 (5) : 13 - 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