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学考研试题

合集下载

《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历年考研试题整合

《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历年考研试题整合

部分真题版一、 选择题1. 在交通调查区域中预估到其中几个交通区的交通发生和吸引量将有大量的变化,此外,若干现状还未任何出行的交通区也将有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交通需求预测采用何种交通分布方法较为合适?__a 重力模型法b 弗雷特法c 平均增长率法d 均衡增长率法2. 某双向两车道公路,2003年5月13日星期二测得日交通量为14770辆/日,五月份月变系数为0.98,星期二的日变系数为0.97,设计小时系数为0.125,方向不均匀系数为0.6,单车道通行能力取800辆/小时,则该公路双向需修成__。

a 二车道b 四车道c 六车道d 八车道3. 道路交通流中车头时距统计分析可用__来描述。

a 二项分布b 负指数分布c 泊松分布d 负二项分布4. 一批驾驶员按一试车方案各以同一速度沿道路驾车行驶,分别用雷达测速计和在道路上行驶的行程时间记录,两种方法计算各自的车速及平均车速。

如对所有车辆行驶的速度由车上经校正的示速表表明并不一样,则下列答案正确的是__。

a 两种方法所得的平均车速相同 b. 前者大于后者c. 前者小于后者d. 前者小于或等于后者5. 交通标志设计的三要素是__。

a. 颜色、形状、图案b. 相位、周期、绿信比c. 流量、速度、密度d. 颜色、形状、图符6. 实际停放车累积次数与车位容量之比称为__。

a. 停车密度b. 停放车指数c. 停放周转率d. 停放饱和度7、 车头时距分布可以用___拟合。

a. 负指数分布b. 二项分布c. 泊松分布d. 负二项分布8、 对同一道路交通条件而言,基本通行能力(C 基)、可能通行能力(N 可)与实用通行能力(N实)之间的关系。

a. N 可>N 基>N 实b. N 可>N 实>N 基c. N 基>N 可>N 实d. N 基>N 实>N 可9、 ITS 是指________。

a.交通需求管理b. 交通系统管理c. 交通管理d. 智能运输系统10、时间平均车速(t V )与空间平均车均(s V )的关系为_______。

山东科技大学交通工程学考研真题2017—2019年

山东科技大学交通工程学考研真题2017—2019年

三、计算题(每题 10 分,共 50 分)
1、某测站测得 2015 年各月的交通量及全年的累积交通量如下表,试计算该年第一季度
各月的月平均日交通量(MADT)与月变系数(K月)。(10 分)
月份
1
2
3
4
5
6
交通量 65785 42750 67141 73317 77099 72782
月份
7
8
9
10
11
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30 分) 1、交通密度 2、车头时距 3、区间平均速度 4、路阻函数 5、排队延误 6、道路基本通行能力
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50 分) 1、简要回答交通工程学的研究范围及特点。 2、典型的公路网布局有哪些,并说明其特点及性能。 3、简要回答交通量调查的目的及方法。 4、简要回答我国道路服务水平的划分情况。 5、离散型车流分布模型有哪些,并说明其适用条件情况。
2、在一条 24 公里长的公路段起点断面上,在 6min 内测得 100 辆汽车,车流量是均匀 连续的,车速 V=20km/h,试求交通量 Q,车头时距 ht,车头间距 hs,车流密度 K
以及第一辆车通过该路段所需的时间 t。(10 分)
3、已知某公路上畅行速度 Vf=82km/h,阻塞密度 Kj=105 辆/km,设速度与密度为格林 希尔茨模型,求:该路段上期望得到的最大流量与此时所对应的车速。(10 分)
3、已知车流的畅行速度 Vf=82km/h,阻塞密度 Kj=105 辆/km,应用格林希尔茨速度— 密度模型,求: (1)最佳密度 Km,最大流量 Qm,临界速度 Vm。(10 分) (2)画出速度—密度关系示意图,并标明 Vf,Kj,Km 和 Vm。(10 分)

最新华南理工大学交通工程考研试卷

最新华南理工大学交通工程考研试卷
然而影响我们大学生消费的最主要的因素是我们的生活费还是有限,故也限制了我们一定的购买能力。因此在价格方面要做适当考虑:我们所推出的手工艺制品的价位绝大部分都是在50元以下。一定会适合我们的学生朋友。(1)在环路上一个固定点P观测1小时,求断面流量;
(2)求P点的时间平均速度;
(3)求P点在1小时内通过的所有车的速度的调和平均值;
因为是连锁店,老板的“野心”是开到便利店那样随处可见。所以办了积分卡,方便女孩子到任何一家“漂亮女生”购物,以求便宜再便宜。4、(本题10分)某十字交叉口,有A、B、C三个相位,对应的最大流量比分别为 、 、 ,设黄灯时间为3秒,绿灯间隔时间是5秒,每次绿灯时间内的启动损失为2秒。求:
年轻有活力是我们最大的本钱。我们这个自己动手做的小店,就应该与时尚打交道,要有独特的新颖性,这正是我们年轻女孩的优势。(1)总损失时间 ;
(2)当东西向道路通行能力 (pcu/h)时,求信号周期 (秒)。
四、下列二题任选其一(10分)
1、以速度对密度的线性关系为基础推导格林希尔茨(Greenshields)模型,其中 时, ; 时, 。进而说明流量与密度的关系,并讨论流量关于密度的极值。
1、DIY手工艺市场状况分析2、用跟驰模型的一般公式推导安德五德(Underwood)模型
§8-4情境因素与消费者行为2004年3月20日(4)对整个环路进行瞬时观测,求这样观测到的各个车的瞬时速度的算术平均值和调和平均值;
4、“体验化”消费(5)如果每个车都只行驶一周,求四车的总行程与总时间的比;
(6)如何理解区间平均速度?以上计算值哪个是区间平均速度?
2、(本题10分)一条车道上有5辆车,都以18km/h的速度跟驰行驶,前后相距都是25m,从计时开始10秒后,首车遇到红灯开始停止并等待15秒后以36km/h的速度离去,以后各车等距跟驰,离去速度和首车一样。假设各车车长均为3m,停车间距为2m。为了简便,这里忽略停车和起步的加速和减速变化过程,认为速度可以从18km/h立即停止和立即起步达到36km/h。试在同一张时间距离图上画出这5辆车的运动轨迹,并标明相关数据。

交通工程学考研试题

交通工程学考研试题

历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编号:51试题名称:交通工程学基础1992年:一.在一条长度为24公里的干道起点断面上,于6分钟内观测到汽车100辆通过,设车流是均匀连续的且车速V=20公里/小时,试求流量(q)、时距(h t)、空距(h d)、密度(K)以有第一辆汽车通过此干道所需时间(t)[以分钟或小时计均可]。

(15分)二.某路段10年的统计,平均每年有2起交通事故,问此路段明年发生事故5起的概率是多少?又某交叉口骑自行车的人,有1/4不遵守红灯停车的规定,问5人中有2人不遵守交通规定的概率是多少?(15分)三.某交叉口信号周期为40秒,每一个周期可通过左转车2辆,如左转车流量为220辆/小时,是否会出现延误(受阻),如有延误,试计算占周期长的百分率,无延误则说明原因(设车流到达符合泊松分布)。

(20分)四.试说明区间平均车速、时间平均车速,行驶车速、设计车速的定义及区间平均车速与时间平均车速的关系。

(15分)五.简述交通事故的定义与主要指标并就其是否合理予以简评。

(15分)六.简述城市交通规划的类型、内容、程序与主要作用。

(20分)1993年:一.何谓行车延误、固定延误、停车延误、行驶延误、排队延误、引道延误?影响延误的因素是什么?二.简述起讫点调查的目的、基本内容和步骤。

三.我国的自行车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可采用哪些方法解决这些问题?所采用的方法各有何特点?四.某高速公路拟建立收费站。

已知车辆是随机到达收费站的,其到达率为2000辆/小时,每辆车交费所需时间符合平均时间为6秒的指数分布。

在采用多路排队多通道服务情况下,请用具体计算指标比较说明在应该收费站设2个、4个及6个收费口的效果。

五.已知某十字交叉口,其东西干道一个方向有3条车道分别供左转专用、直行和直右混行;南北干道一个方向有2条车道,分别供直左混行和直右混行。

车种比例,大车:小车=2:8,车头时距为秒。

信号灯周期为125秒;绿灯时间,东西向为70秒,南北向为50秒。

交通工程学考研试题

交通工程学考研试题

交通工程学考研试题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历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编号:51试题名称:交通工程学基础1992年:一.在一条长度为24公里的干道起点断面上,于6分钟内观测到汽车100辆通过,设车流是均匀连续的且车速V=20公里/小时,试求流量(q)、时距(h t)、空距(h d)、密度(K)以有第一辆汽车通过此干道所需时间(t)[以分钟或小时计均可]。

(15分)二.某路段10年的统计,平均每年有2起交通事故,问此路段明年发生事故5起的概率是多少又某交叉口骑自行车的人,有1/4不遵守红灯停车的规定,问5人中有2人不遵守交通规定的概率是多少(15分)三.某交叉口信号周期为40秒,每一个周期可通过左转车2辆,如左转车流量为220辆/小时,是否会出现延误(受阻),如有延误,试计算占周期长的百分率,无延误则说明原因(设车流到达符合泊松分布)。

(20分)四.试说明区间平均车速、时间平均车速,行驶车速、设计车速的定义及区间平均车速与时间平均车速的关系。

(15分)五.简述交通事故的定义与主要指标并就其是否合理予以简评。

(15分) 六.简述城市交通规划的类型、内容、程序与主要作用。

(20分)1993年:一.何谓行车延误、固定延误、停车延误、行驶延误、排队延误、引道延误影响延误的因素是什么二.简述起讫点调查的目的、基本内容和步骤。

三.我国的自行车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可采用哪些方法解决这些问题所采用的方法各有何特点四.某高速公路拟建立收费站。

已知车辆是随机到达收费站的,其到达率为2000辆/小时,每辆车交费所需时间符合平均时间为6秒的指数分布。

在采用多路排队多通道服务情况下,请用具体计算指标比较说明在应该收费站设2个、4个及6个收费口的效果。

五.已知某十字交叉口,其东西干道一个方向有3条车道分别供左转专用、直行和直右混行;南北干道一个方向有2条车道,分别供直左混行和直右混行。

交通工程学考研试题

交通工程学考研试题
(1)单个车辆的最长延误时间tm;
(2)最大排队车辆数Q;
(3)排队疏散时间to;
(4)排队持续时间tj;
(5)受阻车辆总数n;
(6) 平均排队车辆数Q;
(7) 单个车辆的平均延误时间d;
(8)车时总延误D。
五.已知某交叉口的定时信号灯周期长80s,一个方向的车流量为540辆/h,车辆到达符合泊松分布。求:
1999年:
一.何为交通密度,如何得出,有何用途?
二.何为时间平均车速和空间平均车速,两者有何区别与联系,各有什么用途?
三.双车道公路车辆运行有何特点,其服务水平一般根据什么指标进行划分?你认为应根据什么指标进行划分,为什么?
四.交通分配主要有哪些方法,各种方法有何特点,适用于什么条件?
五.何为绿波设计,绿波设计有哪些要素,适用于什么条件?
五.车流在一条单向双车道公路上畅通行驶,速度为100km/h,由于突发交通事故,交通管制为单向单车道通行,其通行能力为1200辆/h,此时正值交通高峰,单向车流量为2500辆/h。在发生交通事故的瓶颈段的车速降至5km/h,经过1.0h后交通事故排除,此时单向车流量为1500辆/h。试用车流波动理论计算瓶颈段前车辆排队长度和阻塞时间。
一.何为车头时距和车头间距,如何根据其得出交通量、密度、速度,它们在交通工程研究中有何作用?
二.交叉口延误分为几种,有哪些观测方法,有何作用?
三.高速公路交叉段主要包括哪些形式,有何运行特征,其通行能力主要手哪些因素影响?
四.OD调查主要有哪些方法,有何特点,OD调查资料有何作用?
五.何为交通信号面控制系统,按其功能划分主要有几种类别?其基本原理是什么?
四.根据对某实际观测数据的拟合,得到了如下速度(S)-密度(D)关系:

交通工程学考研精彩试题

交通工程学考研精彩试题

历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编号:51试题名称:交通工程学基础1992年:一.在一条长度为24公里的干道起点断面上,于6分钟内观测到汽车100辆通过,设车流是均匀连续的且车速V=20公里/小时,试求流量(q)、时距(h t)、空距(h d)、密度(K)以有第一辆汽车通过此干道所需时间(t)[以分钟或小时计均可]。

(15分)二.某路段10年的统计,平均每年有2起交通事故,问此路段明年发生事故5起的概率是多少?又某交叉口骑自行车的人,有1/4不遵守红灯停车的规定,问5人中有2人不遵守交通规定的概率是多少?(15分)三.某交叉口信号周期为40秒,每一个周期可通过左转车2辆,如左转车流量为220辆/小时,是否会出现延误(受阻),如有延误,试计算占周期长的百分率,无延误则说明原因(设车流到达符合泊松分布)。

(20分)四.试说明区间平均车速、时间平均车速,行驶车速、设计车速的定义及区间平均车速与时间平均车速的关系。

(15分)五.简述交通事故的定义与主要指标并就其是否合理予以简评。

(15分)六.简述城市交通规划的类型、内容、程序与主要作用。

(20分)1993年:一.何谓行车延误、固定延误、停车延误、行驶延误、排队延误、引道延误?影响延误的因素是什么?二.简述起讫点调查的目的、基本内容和步骤。

三.我国的自行车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可采用哪些方法解决这些问题?所采用的方法各有何特点?四.某高速公路拟建立收费站。

已知车辆是随机到达收费站的,其到达率为2000辆/小时,每辆车交费所需时间符合平均时间为6秒的指数分布。

在采用多路排队多通道服务情况下,请用具体计算指标比较说明在应该收费站设2个、4个及6个收费口的效果。

五.已知某十字交叉口,其东西干道一个方向有3条车道分别供左转专用、直行和直右混行;南北干道一个方向有2条车道,分别供直左混行和直右混行。

车种比例,大车:小车=2:8,车头时距为2.65秒。

信号灯周期为125秒;绿灯时间,东西向为70秒,南北向为50秒。

交通工程学考研真题-大题及其答案汇总-(中山大学交通工程专业考研必备,过来人向你保证)讲诉

交通工程学考研真题-大题及其答案汇总-(中山大学交通工程专业考研必备,过来人向你保证)讲诉

二、名词解释1、交通量;答案:交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横断面或某一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2、高峰小时系数;答案:高峰小时系数就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通量之比。

3、设计车速;答案:设计车速是指在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仅受道路物理条件限制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用作道路线形几何设计标准。

4、服务水平;答案:服务水平是描述交通流的运行条件及其对汽车驾驶者和乘客感觉的一种质量测定标准,是道路使用者在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方面得到的实际效果。

三、简答题1、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有哪些?答案: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有:(1)系统性;(2)综合性:(3)交叉性;(4)社会性;(5)超前性;(6)动态性。

2、通行能力和交通量有何区别?答案:通行能力和交通量的区别:1)通行能力是道路规划、设计及交通组织管理等方面的重要参数,它描述了道路交通设施的主要功能,是度量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的车辆(或行人)的能力;2)交通量是指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实际通过的或期望(预测)通过的车辆(或行人)数,而通行能力是指道路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的车辆的极限数,是道路所具有的一种‚能力‛;交通量一般总是小于通行能力的,当道路上的交通量接近或等于通行能力时,就会出现交通拥挤或阻塞停滞现象。

3、为什么要进行OD调查?OD调查内容包括那些?答案:进行OD调查,目的是掌握与规划区域有关的现状;人、车和货物的起、终点和路径;出行目的、运输内容等情况。

OD调查内容包括货流和客流的调查。

客流调查包括:起讫点,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出行时间及出行次数等;货流调查包括:货源点及吸引点的分布,货流的分类、数量与比重及货运方式分配。

四、计算题1、某高速公路入口处设有一收费站,单向车流量为300(veh/h),车辆到达是随机的。

收费员平均每10秒钟完成一次收费并放行一辆汽车,符合负指数分布。

试估计在收费站排队系统中的平均车辆数、平均排队长度、平均消耗时间以及排队中的平均等待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编号:51试题名称:交通工程学基础1992年:一.在一条长度为24公里的干道起点断面上,于6分钟内观测到汽车100辆通过,设车流是均匀连续的且车速V=20公里/小时,试求流量(q)、时距(h t)、空距(h d)、密度(K)以有第一辆汽车通过此干道所需时间(t)[以分钟或小时计均可]。

(15分)二.某路段10年的统计,平均每年有2起交通事故,问此路段明年发生事故5起的概率是多少?又某交叉口骑自行车的人,有1/4不遵守红灯停车的规定,问5人中有2人不遵守交通规定的概率是多少?(15分)三.某交叉口信号周期为40秒,每一个周期可通过左转车2辆,如左转车流量为220辆/小时,是否会出现延误(受阻),如有延误,试计算占周期长的百分率,无延误则说明原因(设车流到达符合泊松分布)。

(20分)四.试说明区间平均车速、时间平均车速,行驶车速、设计车速的定义及区间平均车速与时间平均车速的关系。

(15分)五.简述交通事故的定义与主要指标并就其是否合理予以简评。

(15分)六.简述城市交通规划的类型、内容、程序与主要作用。

(20分)1993年:一.何谓行车延误、固定延误、停车延误、行驶延误、排队延误、引道延误?影响延误的因素是什么?二.简述起讫点调查的目的、基本内容和步骤。

三.我国的自行车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可采用哪些方法解决这些问题?所采用的方法各有何特点?四.某高速公路拟建立收费站。

已知车辆是随机到达收费站的,其到达率为2000辆/小时,每辆车交费所需时间符合平均时间为6秒的指数分布。

在采用多路排队多通道服务情况下,请用具体计算指标比较说明在应该收费站设2个、4个及6个收费口的效果。

五.已知某十字交叉口,其东西干道一个方向有3条车道分别供左转专用、直行和直右混行;南北干道一个方向有2条车道,分别供直左混行和直右混行。

车种比例,大车:小车=2:8,车头时距为2.65秒。

信号灯周期为125秒;绿灯时间,东西向为70秒,南北向为50秒。

路口折减系数取0.9。

东西方向的左转车与右转车分别占该进口交通量的15%和10%;南北方向的左转车与右转车各占该进口交通量的15%。

设该交叉口不影响对向直行车的左转交通量为134辆/小时;直右车道上允许的右转交通量为185辆/小时。

请按停车线法计算应该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

1994年:一.简述交通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何谓“交通量“、”年平均日交通量“、”平均日交通量“、”高峰小时交通量“、”第30小时交通量“?请扼要阐明交通量的分布特性。

三.某停车场,到达车辆数是50辆/小时,停车场的服务能力为80辆/小时,其单一的出入道能容纳5辆车,问此出入道是否合适?四.若在5公里长的公路上随机40分布辆汽车,求任意500米路段上有5辆以上的概率。

五.何谓高速公路合流部分、分流部分的通行能力?应如何计算?一.试述交通量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特性。

二.何谓“地点车速”、“区间车速”、“行驶车速”、“设计车速”?“时间平均车速”与“区间平均车速”有何关系?三.某信号灯交叉口的周期t=95s,有效绿灯时间g=45s。

在有效绿灯时间内排队的车流以800辆/小时的流量到达交叉口,在有效绿灯时间外到达的车辆要停车排队。

设信号灯交叉口上游车辆到达率λ=360辆/小时,服从泊松分布。

求使到达车辆不致两次排队的周期所占的最大百分率。

四.某无信号灯控制的交叉口,主要道路的双向交通量为N=1500辆/小时,车辆到达符合泊松分布,车流允许次要道路车辆穿越的车头时距t=5秒,次要道路车流的平均车头时距t o=3秒。

求次要道路车流能穿越主要道路车流的交通量。

五.试述影响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

1996年:一.道路路段通行能力按性质可分为三种,试述其定义和确定方法。

二.何谓“服务水平”?划分服务水平等级的依据是什么?试对美国所划定的六个服务水平等级进行扼要的描述,并分析其合理与否?三.道路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影响有哪几方面?道路交通噪声源是什么?噪声强度与何有关?控制噪声的主要措施有哪些?四.在某高速公路的入口匝道口,因意外情况关闭了t r=0.15h。

已知车辆以均一的到达率λ=800辆/h到达匝道,而入口开启后排队的车队以均一离去率μ=1200辆/h离开匝道。

试计算由于匝道口关闭而引起的:(1)单个车辆的最长延误时间t m;(2)最大排队车辆数Q;(3)排队疏散时间t o;(4)排队持续时间t j;(5)受阻车辆总数n;(6)平均排队车辆数Q;(7)单个车辆的平均延误时间d;(8)车时总延误D。

五.已知某交叉口的定时信号灯周期长80s,一个方向的车流量为540辆/h,车辆到达符合泊松分布。

求:(1)计算具有95%置信度的每个周期内的来车数;(2)在1s,2s,3s时间内有车的概率。

(注:请携带计算器。

解答时应注明题号,不必抄题,试题随答卷一起交回)一.何谓行车延误?试述各种延误的定义及调查延误有何用?二.何谓OD调查?简述OD调查的目的、内容与步骤。

三.1.试述交通密度的定义。

2.如何度量高速公路的交通密度?3.已知某高速公路的允许最大车速为120km/h,若其密度为10辆/km,阻塞密度为100辆/km,速度-密度呈直线关系,此时平均车速为多少?四.某交叉口,东西干道一个方向有2条车道,南北干道一个方向有3条车道,各车道的车流方向如图所示。

车种比例为大车:小车=1:1,车头时距为3.26秒。

信号灯周期为120秒;绿灯时间,东西向50秒,南北向为65秒。

第一辆车起动,通过停车线时间为2.3秒。

路口折减系数为0.9。

东西方向的左转车与右转车各占该进口交通量的15%,南北方向的左转车和右转车分别占该进口交通量的20%和10%,左转车影响系数为0.925。

设该交叉口不影响对向直行车的左转交通量为109辆/h,直右车道上允许右转交通量为150辆/h。

请按停车线法计算该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

五.车流在一条单向双车道公路上畅通行驶,速度为100km/h,由于突发交通事故,交通管制为单向单车道通行,其通行能力为1200辆/h,此时正值交通高峰,单向车流量为2500辆/h。

在发生交通事故的瓶颈段的车速降至5km/h,经过1.0h后交通事故排除,此时单向车流量为1500辆/h。

试用车流波动理论计算瓶颈段前车辆排队长度和阻塞时间。

1998年:一.交叉口延误一般分为哪几种,主要有哪些调查方法,交通口延误有何作用?二.OD调查在交通规划中有何作用,主要有哪些调查方法?各种方法有什么特点,适用于什么条件?三.何为车头时距,其在通行能力研究中有哪些主要作用?交叉口的服务水平一般根据哪些指标进行划分,你认为交叉口的服务水平应根据什么指标进行划分,为什么?四.根据对某实际观测数据的拟合,得到了如下速度(S)-密度(D)关系:S=54.9e(-D/163.9)D≤50S=26.8Ln(162.5/D) D≥50当D=50时,流量应有两个,分别为多少?这种关系有什么特点,反映了何种交通现象?五.根据流动车法的原理推导出相应的计算交通量、平均行车时间、平均行驶速度公式,说明流动车法有何优点和不足?1999年:一.何为交通密度,如何得出,有何用途?二.何为时间平均车速和空间平均车速,两者有何区别与联系,各有什么用途?三.双车道公路车辆运行有何特点,其服务水平一般根据什么指标进行划分?你认为应根据什么指标进行划分,为什么?四.交通分配主要有哪些方法,各种方法有何特点,适用于什么条件?五.何为绿波设计,绿波设计有哪些要素,适用于什么条件?六.车流在一条单向双车道公路上畅通行驶,速度为90km/h,其通行能力为每车道1000辆/h,单向车流量为1500辆/h。

由于施工,交通管制为单向单车道通行,在交通管制段车速降至10km/h,经过1.0h后施工完成,公路恢复单向双车道通行。

试用车流波动理论计算施工段前车辆排队长度和阻塞时间。

一.何为车头时距和车头间距,如何根据其得出交通量、密度、速度,它们在交通工程研究中有何作用?二.交叉口延误分为几种,有哪些观测方法,有何作用?三.高速公路交叉段主要包括哪些形式,有何运行特征,其通行能力主要手哪些因素影响?四.OD 调查主要有哪些方法,有何特点,OD 调查资料有何作用?五.何为交通信号面控制系统,按其功能划分主要有几种类别?其基本原理是什么?六.在速度(v )——密度(k )关系中,包括如下线形模型和指数模型V = V f (1 – K / K J )V = V f *e (– K / KJ )设畅行速度,阻塞密度,试分别求出两种关系式对应的极大流量,临界速度,最佳密度。

并对两种模型进行比较分析。

2001年试题编号:519试题名称:交通工程学基础一.何为交通密度,与车头间距间有何关系,有何作用?二.何为连续流,何为间断流,连续流和间断流各有什么特征?三.双车道一般公路路段车流有何运行特征,其服务水平主要根据哪些指标进行划分,为什么?四.出行分布预测主要有哪些模型,各种模型有何特点,运用于什么条件?五.单向交通管理有哪些模型,有何特点,运用于什么条件?六.何为绿波交通,其主要控制参数是哪些,其效果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交通工程学》考试题一、 何为时间平均车速和空间平均车速,各有什么用途?两者有何关系?12’二、 何为交通密度,有何用途?主要调查方法有哪些?12’三、 何谓交通需求管理?何谓交通系统管理?各有哪些主要策略?16’四、 非平衡交通分配方法有哪些?各自的适用条件是什么?10’五、 何谓OD 调查?简述主要调查类别及各自的调查方法?16’六、 高速公路单向车行道的设计通行能力公式为:P HV W i B D f f f N c v C C ⨯⨯⨯⨯⨯=)( 试说明各个符号的含义。

14’七、 在交通连续流模型中,假定流速V 与密度K 之间的关系式为2)1(bK a V -=,试依据两个边界条件,确定系数a 、b 值,并导出速度与流量,以及流量与密度的关系式。

10’八、 写出流动观测车法计算交通量、平均行程时间、平均车速的公式,并说明表达式中各自参数的含义。

10’2004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1.在交通调查区域中预估到其中几个交通区的交通发生和吸引量将有大量的变化,此外,若干现状还未任何出行的交通区也将有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交通需求预测采用何种交通分布方法较为合适?__a重力模型法b弗雷特法c平均增长率法d均衡增长率法2.某双向两车道公路,2003年5月13日星期二测得日交通量为14770辆/日,五月份月变系数为0.98,星期二的日变系数为0.97,设计小时系数为0.125,方向不均匀系数为0.6,单车道通行能力取800辆/小时,则该公路双向需修成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