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密度复习资料拔高题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计算》30道期末必考计算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计算》30道期末必考计算题

1. 一块质量为20g 的金属块,体积为10cm³,求它的密度。

解:密度= 质量÷体积=20g÷10cm³=2g/cm³。

2. 一块密度为1.2g/cm³的物质,体积为60cm³,求它的质量。

解:质量= 密度×体积=1.2g/cm³×60cm³=72g 。

3. 一块物质的密度为2.5g/cm³,质量为125g ,求它的体积。

解:体积= 质量÷密度=125g÷2.5g/cm³=50cm³。

4.一块体积为80cm³的物质,质量为100g ,求它的密度。

解:密度= 质量÷体积=100g÷80cm³=1.25g/cm³。

5. 一种液体的密度为0.8g/cm³,体积为500cm³,求它的质量。

解:质量= 密度×体积=0.8g/cm³×500cm³=400g 。

6. 一块物质的质量为50g ,体积为40cm³,求它的密度。

解:密度= 质量÷体积=50g÷40cm³=1.25g/cm³。

7. 一块物质的密度为1.5g/cm³,体积为120cm³,求它的质量。

解:质量= 密度×体积=1.5g/cm³×120cm³=180g 。

8. 一种液体的质量为120g ,密度为1.2g/cm³,求它的体积。

解:体积= 质量÷密度=120g÷1.2g/cm³=100cm³。

9. 一块质量为80g 的金属块,密度为8g/cm³,求它的体积。

解:体积= 质量÷密度=80g÷8g/cm³=10cm³。

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计算常考6大分类专题训练

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计算常考6大分类专题训练

一、应用密度的计算公式及其变形公式求密度、质量和体积例:市场出售“金龙鱼”牌调和油,瓶上标有“5L”字样,已知该瓶内调和油的密度为0.92×103 kg/m3,求该瓶油的质量是多少克?解:油的质量是m=ρV=0.92×103 kg/m3×5×10-3m3=4.6kg二、质量相等类型计算例:50cm3的冰化成水,质量为多少克?体积为多少cm3?解:冰的质量:m冰=ρ冰V冰=0.9g/cm3×50cm3=45g水的质量和体积分别是:m水=m冰=45g V水=m水p水=45g1.0g/cm= 45cm3三、体积相等类型计算例:工厂里要加工一种零件,先用木材制成零件的木模,测得木模的质量为560g,那么要制成这样的金属零件20个,需要多少千克这样的金属?(ρ木=0.7×103kg/m3ρ金属=8.9×103kg/m3)解:一个零件和一个木模的体积:V零件=V水=m木p水=560g0.7×103×10−3g/cm3=800cm3一个零件的质量:m零件=ρ零件V零件=8.9×103×10-3×g/cm3×800cm3=2240g=2.24kg20个零件的总质量:m=20m零件=20×2.24kg=44.8kg四、间接求密度计算例:有一只空瓶的质量是20g,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是120g,将水倒干净后再装满酒精,称得总质量是105g,问这种酒精是不是纯酒精?(ρ酒精=0.8×103kg/m3)解:水的质量:m水=m总-m瓶=120g-20g=100g酒精的体积:V酒=V水=m水p水=100g1.0g/cm3= 100cm3这种酒精的质量和密度:m酒=m总’-m瓶=105g-20g=85gp=m酒v酒=85g100cm3= 0.85g/cm3显然,两者的密度不相等,该酒精不是纯酒精。

(完整word版)初二物理密度复习拔高题

(完整word版)初二物理密度复习拔高题

密度(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由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p 表示。

(2)物理意义:密度是表示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一般不同,这一物质特性的物理量。

物质的特性就是指物质本身具有的又能相互区别的一种性质。

(3)“密度是物质的特性”这句话有两种含义:①每种物质都有它确定的密度,对于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而言,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所以无论物体的质量、体积怎样变化,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变的,即物质的密度一定,与这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②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一般不同。

平时习惯上讲“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密度大于木头的密度,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铁的质量大于木头的质量。

“特性”是指外部条件不变时所具有的一种性质,当条件变化时”特性”也随之变化,例如物质密度与温度有关。

“属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不随外部条件变化而变化的一种性质,它具有不变的唯一,性,例如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与物体的体积、质量大小无关,与物体的状态、温度等有关。

密度仅仅是物质的特性之一,物质的特性除密度以外,还有形状、状态、颜色及硬度等,有些物质密度虽然相同,但属不同物质,因此,不能认为密度相同就一定是同种物质,只能说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要正确鉴别物质,除依据密度外还应借鉴物质其他的一-些特性。

(4)密度公式:p=vm 式中的m 表示质量,V 表示体积,p 表示密度。

公式表示的意义是:某种物质的密度等于该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

此式是求物质密度大小的计算式。

同种物质,其密度在一定状态下是一个定值,且不随质量或体积的改变而改变。

密度公式只能表明密度ρ等于质量m 与体积V 的比值,不能说明ρ的大小随m 和V 的变化而变化。

物理学中的定义式与数学中的比例式是有区别的,定义式中各量之间除了数量关系外,更重要的是有特定的物理含义。

因此,理解物理公式,不能只看各物理量之间的数学关系,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各物理量特定的物理含义。

初二物理密度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密度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密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定义是()。

A. 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B. 物质的体积与质量的比值C. 物质的质量与密度的比值D. 物质的密度与体积的比值答案:A2. 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大的物质密度一定()。

A. 较大B. 较小C. 无法确定D. 等于答案:A3.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小的物质密度一定()。

A. 较大B. 较小C. 无法确定D. 等于答案:A4. 一个物体的密度为0.8g/cm³,这个物体可能是()。

A. 金属B. 塑料C. 木头D. 陶瓷答案:C5. 将一块铁块加热后,其质量、体积和密度的变化情况是()。

A. 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B. 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C. 质量变大,体积变大,密度不变D. 质量变大,体积变小,密度不变答案:A二、填空题6. 密度的国际单位是 kg/m³,常用单位是 g/cm³。

7.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填“状态”或“温度”)不变时,密度一定。

答案:状态8. 1g/cm³等于()kg/m³。

答案:10009.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kg,体积为2dm³,则它的密度为()kg/m³。

答案:100010. 一个物体的密度为2.5g/cm³,那么它的质量是()kg,体积是()m³。

答案:2.5,0.000001三、计算题11. 一个铁球的质量为156g,体积为20cm³,求铁球的密度。

解:根据密度公式ρ = m/V,代入数据得:ρ = 156g / 20cm³ = 7.8g/cm³答:铁球的密度为7.8g/cm³。

12. 一个木箱的质量为5kg,体积为0.05m³,求木箱的密度。

解:根据密度公式ρ = m/V,代入数据得:ρ = 5kg / 0.05m³ = 100kg/m³答:木箱的密度为100kg/m³。

初二物理物质的密度知识点总结附例题

初二物理物质的密度知识点总结附例题

物质的密度一、知识点复习1、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相同,不同种物质密度不同。

3、密度计算公式:p=m/v,导出式m=pv,v=m/p4、密度的单位:kg/m3,g/m3二、对密度的理解。

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主要有三层意思:1)每种物质都有它特定的密度值,对于同种物质(状态相同)来说,密度是不变的,而它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例如,对铝制品来说,不管它的体积有多大,质量有多少,单位体积的铝的质量是不变的,即密度是不变的。

2)对于不同种物质,其密度一般不同。

我们说“水比油重”,其实是说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水的质量大于油的质量。

3)密度与该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运动状态无关。

2、对于公式p=m/v,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1)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的密度是定值,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实际上,当物体的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随着增大几倍,即单位体积的质量不改变。

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即当密度一定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对于不同种物质,当质量一定时,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当体积一定时,密度与质量成反比。

注意:计算密度时,一般要求将质量和体积的统一换算为国际单位,即kg/m3或g/m3。

三、关于密度的常识1、一般来说,固体的密度较大,液体次之,气体最小。

2、锇是固体中密度最大的,水银是液体中密度最大的。

3、固体、液体的密度一般写成n*103kg/m3,气体的密度一般写成nkg/m3。

4、气体的密度是在“零摄氏度,1个标准大气压下”测定的,当条件变化时,气体的密度值也会发生变化。

四、课堂训练1、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种物质的密度是这种物质单位质量的体积B、将一杯水分为两杯,则每杯水的密度都为原来的1/2C、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D、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般不同2、根据密度公式p=m/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p与m成正比B、p与v成反比C、p一定时,m与v成反比D、m与v成正比3、有甲乙两物体,密度比为2:3,质量比为2:1,则体积比为4、一节运油车装了30m3的石油,现从车中取出30cm3的石油,称得它的质量为24.6g,求这节运油车所装石油的总质量是多少?5、一个瓶子能装下500g的水,则这个瓶子能装下500g的下列哪种物质()A、酒精B、浓硫酸C、煤油D、汽油6、在电影中常看见房屋倒塌,重物落下将演员砸成重伤的镜头,这些重物是用()A、密度比实物大的材料做成B、密度比实物下的材料做成C、密度与实物相近的材料做成D、密度与实物相等的材料做成。

初二物理密度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密度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密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定义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

下面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B. 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C.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D.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有关答案:D2. 一块体积为100cm³的铁块,其质量为0.78kg。

这块铁块的密度是()A. 7.8g/cm³B. 7.8kg/m³C. 7800kg/m³D. 0.078kg/m³答案:C二、填空题1. 质量为60g的物体,体积为40cm³,其密度为______。

答案:1.5g/cm³2. 一桶油的体积为5L,质量为4kg,这桶油的密度是______。

答案:0.8kg/L三、计算题1. 一块木头的质量为1.5kg,体积为0.6m³,求这块木头的密度。

答案:2.5kg/m³2. 一个铁球的质量为2kg,体积为0.002m³,求这个铁球的密度。

答案:1000kg/m³四、实验题1.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待测物体。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量待测物体的质量。

(2)将量筒装满水,记录水的体积V1。

(3)将待测物体完全浸入水中,记录此时水和物体的总体积V2。

(4)计算待测物体的体积V=V2-V1。

(5)根据密度公式ρ=m/V计算待测物体的密度。

答案:待测物体的密度计算结果为ρ=m/V。

五、简答题1. 为什么木头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答案:木头能够漂浮在水面上是因为木头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当木头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木头排开的水的重量大于木头本身的重量,因此木头受到的浮力大于其重力,使得木头能够漂浮在水面上。

初二上册物理密度练习题大题

初二上册物理密度练习题大题

初二上册物理密度练习题大题题一:某实验室对某种金属样品进行了密度的测量,结果如下:质量:35.6克体积:8.9毫升1. 计算该金属样品的密度。

2. 假设该金属样品具有均匀密度分布,请问该金属样品的密度是否随其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说明理由。

解答一:1. 密度的计算公式为:密度 = 质量/体积。

根据给出的数据计算可得:密度 = 35.6克 / 8.9毫升 = 4克/毫升。

2. 假设金属样品的密度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

不论质量如何变化,只要体积保持不变,密度也将保持不变;同样地,不论体积如何变化,只要质量保持不变,密度也将保持不变。

这是因为密度是一个物质的固有属性,不受其质量和体积的影响。

题二:某种液体在不同温度下的密度如下表所示:温度(℃)密度(克/毫升)20 0.99830 0.99540 0.99250 0.9891. 根据上表的数据,温度对该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影响?说明理由。

2. 当该液体的温度为25℃时,其密度应该是多少?解答二:1. 根据上表的数据,温度对该液体的密度有影响。

从表中可以观察到,随着温度的升高,密度逐渐减小。

这是因为温度的升高使液体分子的热运动加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减弱,分子排列变得松散,液体的体积扩大,从而导致密度减小。

2. 当该液体的温度为25℃时,可以使用线性插值来估算其密度。

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可知20℃时的密度为0.998克/毫升,30℃时的密度为0.995克/毫升。

可以假设密度随温度的变化是线性的,即在20℃到30℃之间,每升高1℃,密度下降0.003克/毫升。

所以在25℃时,相对于20℃和30℃,温度分别低1℃和高1℃。

根据线性关系,可推断出在25℃时的密度大约为:0.998 - 0.003 = 0.995克/毫升。

题三:某坛子中盛满了不同种类的果汁,现将这些果汁分别倒入不同的容器中,进行密度的测量。

测得的结果如下:果汁1的质量:60克,体积:80毫升;果汁2的质量:75克,体积:90毫升;果汁3的质量:45克,体积:70毫升;1. 计算每种果汁的密度,并从大到小排列。

八年级物理密度计算题(基础+提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密度计算题(基础+提高)(含答案)

1.天津临港湿地公园二期计划明年完工。

在建设过程中有一处沙土搬运工程,工作人员首先取了20c m3的沙土样本,测得它们的质量为40g。

该处沙土搬运量为3000m3,若用一辆最大载重量为1.5×104k g的运输车运送,求:(1)该沙土的平均密度;2×103kg/m3;(2)至少要运送多少车次。

400车次2.一个空瓶子的质量是150g,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400g,装满液体A时的总质量为350g,求:(1)瓶子的容积是多少mL?250cm3;(2)液体A的密度是多少?0.8×103kg/m3。

3.一个空瓶子的质量为200g,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700g,如果在空瓶盛某种金属碎片若干,使金属与瓶子的质量为1000g;然后再装满水,则出瓶子、水、金属碎片的总质量1409g,试求:(ρ水=1×103k(2)金属碎片的体积。

91cm3(3)金属碎片的密度,该金属片最可能是哪种金属。

金属片的密度为8.8g/cm3;该金属片可能是铜4.有一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0.1kg.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4kg.用此瓶装金属粒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是0.8kg,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满水时,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0.9kg.求:(1)玻璃瓶的容积。

300 cm3(2)金属颗粒的质量700g(3)金属颗粒的密度。

3.5g/cm35.一铁球的质量为158g,体积为30cm3,通过计算判断它是空心还是实心?若是空心的,计算空心部分的体积。

(ρ铁=7.9×103kg/m3)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为10cm36.一铁球的质量为158g,体积为30cm3.(ρ铁=7.9×103kg/m3)(1)通过计算判断它是空心还是实心?(2)若是空心的,计算空心部分的体积。

(3)若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球的总质量为0.166kg。

则注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kg/m3?(1)此球是空心的;(2)空心部分的体积为10cm3;(3)注入液体的密度是0.8×103kg/m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度(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由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p表示。

(2)物理意义:密度是表示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一般不同,这一物质特性的物理量。

物质的特性就是指物质本身具有的又能相互区别的一种性质。

(3)“密度是物质的特性”这句话有两种含义:①每种物质都有它确定的密度,对于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而言,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所以无论物体的质量、体积怎样变化,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变的,即物质的密度一定,与这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②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一般不同。

平时习惯上讲“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密度大于木头的密度,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铁的质量大于木头的质量。

“特性”是指外部条件不变时所具有的一种性质,当条件变化时”特性”也随之变化,例如物质密度与温度有关。

“属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不随外部条件变化而变化的一种性质,它具有不变的唯一,性,例如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与物体的体积、质量大小无关,与物体的状态、温度等有关。

密度仅仅是物质的特性之一,物质的特性除密度以外,还有形状、状态、颜色及硬度等,有些物质密度虽然相同,但属不同物质,因此,不能认为密度相同就一定是同种物质,只能说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要正确鉴别物质,除依据密度外还应借鉴物质其他的一-些特性。

(4)密度公式:p=vm 式中的m 表示质量,V 表示体积,p 表示密度。

公式表示的意义是:某种物质的密度等于该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

此式是求物质密度大小的计算式。

同种物质,其密度在一定状态下是一个定值,且不随质量或体积的改变而改变。

密度公式只能表明密度ρ等于质量m 与体积V 的比值,不能说明ρ的大小随m 和V 的变化而变化。

物理学中的定义式与数学中的比例式是有区别的,定义式中各量之间除了数量关系外,更重要的是有特定的物理含义。

因此,理解物理公式,不能只看各物理量之间的数学关系,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各物理量特定的物理含义。

(5)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由质量的单位和体积的单位组合而成的,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体积的单位是立方米(m 3),则密度的单位就是千克/米3,读作千克每立方米,符号是kg/m 3。

(6)密度的常用单位还有克/厘米3(g/cm 3)。

1g/cm 3=1000kg/m 3,其换算过程为:1g/cm 3=3631010m kg --=lx103kg/m'。

(7)运用密度公式p=vm 计算物体密度时,如果:①m 的单位为kg,V 的单位为m 3,则ρ的单位为kg/m 3;②m 的单位为g. V 的单位为cm 3,则p 的单位为g/cm 3。

例②关于密度的公式p=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决定于物质的类别B.由公式可知,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C.物体的质量越大,其密度就越大D.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解析: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故A正确;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对于同种物质,密度是确定的,与质量、体积无关,故B错误;物体的质量越大,因体积不确定,则密度大小不能确定,故C错误;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但也有不同物质密度相同的,例如煤油、酒精的密度都是0.8x103 kg/m3 ;大部分固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但也有液体密度大于固体密度的,如水银的密度大于铜、铁、铝的密度等,故D错误。

答案:A1.测形状不规则固体(不溶于水)的密度m(1)实验原理:p=v(2)实验器材:托盘天平(附砝码)、量简、水、细线、烧杯、待测物体。

(3) 实验步骤:①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用天平称出被测物体的质量m;②在量简中加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③用细线拴好被测物体,使其慢慢浸没在量简的水中,记下被测物体和水的总体积V2, (当物体在水中不下沉时,如木块,可采用助沉法),算出被测物体的体积V 物=V2-V1;④根据密度的公式计算出被测物体的密度12v v m 例③小杜同学在长江边捡到了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用天平和量简测量鹅卵石的密度。

(1)他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鹅卵石的质量m;②向最筒中倒进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③根据密度的公式,算出鹅卵石的密度ρ;④将鹅卵石浸没在量简内的水中,读出鹅卵石和水的总体积V2。

他应采用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______________ ( 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A.①②④③B.①②③④C. ②③④①D.②③①④(2)如图5-3-5甲所示,小杜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的操作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杜纠正错误后,重新调节天平平衡并测量鹅卵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乙所示,鹅卵石的质量为________g;由图丙和丁可知鹅卵石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 cm3,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________g/cm3。

(4)若鹅卵石磨损,它的密度将__________“不变,变大,变小”)。

(5)用量简测量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面的底部____________,若小杜在图丙中读数正确,在图丁中读数时视线仰视,所测得鹅卵石的密度将__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1)A (2)调节天平平衡时游码没有归零(3)27 10 2.7(4)不变(5)在同一水平线上(相平)偏大2.测液体的密度液体的体积可以直接用量筒(或量杯)测出,而质量无法直接用天平称出,称量液体质量时一般先称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再将容器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并记下其体积,然后称出容器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两者之差就是量简中液体的质量,最后根据公式p=VM,求得液体的密度。

(1)实验原理:p=vm(2)实验器材:托盘天平(附砝码)、量筒、烧杯待测液体。

(3)实验步骤:①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②把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人量简中,记下量简中液体的体积V;③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算出量简中液体的质量m=m1-m2;④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出液体的密度p=v mm2 1例④小欣为了测量液体A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到称量标尺的零刻度线处。

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标尺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5-3-6甲所示。

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____端移动。

(2)将液体A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A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 cm3.(3)将量筒中的液体A全部倒入空烧杯中,把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的左盘中,当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称量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时,天平横梁再次水平平衡,则烧杯和液体A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__.(4)实验中测得所用空烧杯的质量为80g,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液体A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kg/m3。

(5)该实验方案会造成测量结果比液体A的密度真实值__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例➊(2018.山东滨州中考改编)如图5-3-7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A.温度等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B.在0-4℃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特性C.温度分别为1℃和7℃的两杯水,其密度相同D.一杯水在2℃时的体积大于在10℃时的体积解析:A (V )由题图可知,在4 C时水的密度是最大的。

B (V)在0~4 C范围内,温度升高,水的密度变大,由p=可知,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水的体积会减小,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C (V)由题图可知,水在1 C时的密度与7 C时的相同,密度与质量无关,即使质量不同,它们的密度仍然相同。

D(x )水在2 C时的密度大于10 C时的密度,同一杯水,质量一定,由V=”知,其在2 C时的体积小于在10 C时的体积。

答案:D例②(宁夏中考)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简做了如图5-3-8所示的实验。

(1)天平调节平衡后,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人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人量简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___________g,酱油的密度为______kg/m3。

(2)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__“偏大”或“偏小”)。

(3)小华认为不用量简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

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把烧杯中的水倒尽,再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则小华测出的酱油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________ ( 已知水的密度为ρ.)。

(2018年湖南衡阳中考)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取了适量这种液体德样品,进行了如图5-3-9所示德三种方案的实验(1)实验前小明将天平放在_____________台上,把游码放在零刻度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标尺中央刻度线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选填“右"或“左”)调节。

(2)实验记录数据:m1=30g,m2=52g,m3=52.8g, m4=________g (如图5-3-10中的甲),V1=_________mL(如图5-3-10中的乙),V2=10mL, V3=19mL,其中方案3液体密度大小为________g/cm3(3)分析比较上述三种实验方案,你觉得比较合理的应该是_________(选填“方案1”“方案2”或“方案3")。

例⑤(2018.广东深圳中考)“测量橙汁的密度”实验:(1)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下列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A.计算橙汁的密度B.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C.烧杯中盛适量的橙汁,用天平测出橙汁和烧杯的总质量D.调节天平平衡E.将烧杯中的橙汁全部倒人量简中,读出橙汁的体积(2)测量橙汁和烧杯总质量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5-3-11甲所示,则总质量为__________g(3)不用量筒,只需添加一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也可以完成该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A.用已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记为m0;B.向一个烧杯倒人适量橙汁,用天平测出橙汁和烧杯的总质量,记为m ;C.向另个烧杯中倒人与橙汁等深度的水(如图乙),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记为m2;D.橙汁的密度P橙汁=____________(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