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纪念碑》课件

合集下载

人民英雄纪念碑 PPT课件

人民英雄纪念碑 PPT课件

你谱写下百年奋斗的壮歌 你唱响了振兴中华的旋律 你鼓舞着所有的炎黄子孙 为中华的崛起而拼搏努力
啊,人民英雄纪念碑 在十月的清晨 我拥抱你 愿你更加富强
33
四周:双层汉白玉栏杆
中间:庄严、雄伟 正面(北面):主席题词
背面(南面):碑文
东西两侧上部 : 红星、松柏、旗帜等装饰花纹 小碑座的四周 : 牡丹花、荷花、菊花等8个花圈
碑顶: 卷云重幔的小庑殿27顶
六、总结全文写作思路:
问题:回顾全文,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写作的思路。 明确:
特征: 巍峨、高大、庄严 情感: 万分崇敬
21
“人民英雄”包括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 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 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 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 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 垂不朽!
———毛泽东
22
五.局部研读: 在细节处也呈现对象特征。
后方支前的父老
炮火硝烟里
为了解放缩食节衣
多少英雄儿女前仆后继
沂蒙母亲的乳汁
哺育了英勇无敌的
32
人民军队 长江梢公的摇撸 奏响了昂扬奋发的胜利序曲 人民终于赢得了战争 解放的锣鼓敲醒了大地 五星红旗在神州飘扬 翻身的中国在东方屹立
人民英雄纪念碑啊 你是一座丰碑 云中矗立 你是一团火焰 燃亮东西 你是一面镜子 鉴古铭今 你是一段历史 可歌可泣
98抗洪
汶川地震
30
人民英雄纪念碑礼赞 ——献给祖国
十月的清晨
我走近你 你在火红的朝霞中 巍然挺立 环绕你的
是鲜血浇灌出的花朵
承载你的

《人民英雄纪念碑》课件

《人民英雄纪念碑》课件
基课调文。分析(2—5)
1.总体来看这部分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由 远处 到 近处 的顺序。
2.从远处来看(2、3两节)写了纪念碑的哪些内容?
位置
环境 兴建过程 规模
质料
3.从近处来看(4、5两节)写了纪念碑哪些内容?
结构 碑心石上题字
碑文
课文分析(2—5)
4.下列句子采用哪些说明方法,扣住纪念碑的哪一个总特 征来说明的 ? (1)、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 打比方 巍峨 立在广场南部。
——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碑顶 碑
第二层平台
汉白玉 栏杆
身 小碑座
大碑座
碑 背 面
碑 正 面
• 建碑的特殊材料(坚硬的花 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
建碑的特殊材料的象征意义: 花岗 石的特征是坚强,汉白玉的特征是 洁白。用这两种材料象征先烈们的 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 的怀念。
学习目标:
1. 整体把握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三大特征; 理清文章介绍纪念碑的顺序。
(北)
欢迎解放军
这一部分的说明顺序:
1 从东到南到西再到北的空间顺序 2 从近代再到现代的时间顺序
课文小结
本文说明的顺序是:
一、从远到近的空间顺序(2-5节)
二、从东到南到西再到北的空间顺序 与从近代到现代的时间顺序相结合
(6-10节)
讨论:
1、找出概括纪念碑总特征的词语。
巍峨 雄伟 庄严
2、从第二节总找出表示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所走的路线? 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挑衅: 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逾越: 跨越,超越。 天堑: 天然形成的隔断交通的大沟,多指长江,形容它
的险要。堑,壕沟。
正标题: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题 解:1标明作者要歌颂的对象。

《人民英雄纪念碑》PPT课件

《人民英雄纪念碑》PPT课件
虽然革命者四海为家,但是我的家在全 世界。
革命者四海为家 我是革命者, 所以 我的家在全世界。
夏明翰接过纸笔,略一沉思, 抓起笔笔写下了一首诗。
那个反动军官( ),又 问:“你的家再哪里?”
那个反动军官( ):“我 在问你,你们的人都在哪里?
*他为什么要唱《国际歌》?请欣赏《国际歌》
人 民 英 雄 纪 念 碑
第九课
夏明翰英勇就义
幻灯片 5
革 命 烈 士 夏 明 翰
夏明翰,湖南人, 1920年,在长沙结 识了毛泽东、何叔衡等人。1921年秋, 经毛、何二人介绍加入了共产党。当过 毛泽东的秘书;曾带领暴动队智取团防 局,1923年,曾开展农民运动。 1927
年初,担任了全国农民协会的秘书长, 并兼任毛泽东的秘书。1928年初,发动 “年关暴动”。在转移时被捕。因坚贞 不屈,入狱两天后即1928年3月20日遇 害。临刑前,他写下了正气凛然的就义 诗。幻灯片 2
《就义诗》: 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 自有后来人。
二、初步了解课文,请同学根据提示自己来分 段。
从敌人的角度:劝降 审问 杀害
从夏明翰的角度:拒降 斥敌 就义
示: 只要他放弃共产主义信仰,就一定不会亏 待他。
“一定不会亏待”是什么意思?
示: 夏明翰毫不含糊地回答:我可以牺牲生命, 但决不放弃我的信仰。
①夏明翰毫不含糊地回答:我宁可牺牲生命, 也决不放弃我的信仰。

就义 监狱
xiáng

投降 放弃
kuī
信仰 亏待
折磨
xíng fá
刑罚

残酷
lín
遍体鳞伤
毫不含糊
动摇 血肉模糊
zhǎn dīng jié tiě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课件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课件

“三年以来”是指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 1946年至1949年最后三年的解放战争时期;
“三十年以来”是指从1919年“五四运动”至 1949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整个历史时 期;
“一千八百四十年”是指1840年,这一年第一 次鸦片战争爆发,由此标志着我国旧民主主义 革命的开始。
三段碑文内容由近及远,层次清晰,充 分表达了人民对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 主主义革命、特别是三年解放战争时期, 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 民自由幸福,在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 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
瞻英
仰雄
首 都

人 民

英不
雄 纪



纪念碑结构图
碑侧
碑心石
碑顶
碑身
小碑座
大碑座 汉白玉 栏杆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介绍事物、 解释事理为主要内容的问题。它说明事物的状 态、性质、功能、成因、结构、关系等,还解 释事物的变化规律,目的在给人以知识。
说明文可分为两类: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1、说明对象及说明对象的特征 2、说明的顺序:时间、空间、逻辑 3、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
课文思路
点题总 领正文
介绍碑 身浮雕
(1节) (2—10节)
抒写瞻 仰感受 (11节)
渗透着:无限崇敬 深切怀念
思考:
从总体上看,作者 是按照怎样的顺序 把纪念碑一步步介 绍到我们面前来?
(阅读2、4节,行踪 变化的词语。)
进入广场 越过广场
踏上石道 走到碑前
天安门


纪念碑台阶前
东长安街

人民英雄纪念碑ppt课件

人民英雄纪念碑ppt课件

材质坚实
碑身采用优质花岗岩,质 地坚实,历经风雨仍保持 完好。
雕刻精美
碑身四周有众多精美雕刻 ,描绘了革命历史的多个 场景,技艺精湛。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艺术风格
现实主义
雕刻作品以现实主义风格为主, 注重刻画英雄们的真实形象和历
史事件的真实性。
象征手法
通过运用象征手法,如用松树、红 旗等元素来象征革命精神和英雄气 概。
碑文意义
碑文高度概括了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革命斗争的历史 ,它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遭受剥削、奴役和反抗 压迫的情况,以及中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和官僚资本主义,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历 程。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纪念内容
纪念历史
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的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人民 革命斗争中牺牲的英雄,包括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一二·九 运动、五·二〇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各个 时期的人民英雄。
重要的艺术价值。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雕塑和 装饰等元素,具有深刻的思想内 涵和艺术感染力,是中国近现代
文化艺术的重要代表。
人民英雄纪念碑对于研究中国近 现代历史、文化、艺术和建筑等
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教育意义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的重要教材,它向人们传递了爱国主 义、革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等正能量 。
人民英雄纪念碑对于培养青少年的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品质具有重 要意义,它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 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民英雄纪念碑通过展示中国革命历 程和民族英雄事迹,帮助人们了解历 史、认识国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责 任感。
05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现 状与保护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现状

新课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2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课件

新课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2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课件
第一段总领全文,点明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表达作者的崇敬之情。 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再次表达崇敬之情。前后照应,使结构严谨,主题 鲜明。可见文章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来安排材料。
3.划分层次,总结层意。
第一部分(第1段)
第二部分(第2-10段)
第一层(第2-3段) 第二层(第4-5段) 第三层(第6-10段) 第三部分(第11段) 行文思路:
三年以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946-1949年最 后三年的解放战争时期。 三十年以来——1919年的“五四运动”至1949年的中 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整个历史时期。
一千八百四十年——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年第一次 鸦片战争爆发,由此标志着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 始。
纪念碑纪念的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 命,特别是三年解放战争时期,为了反对内外敌人, 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 人民英雄。
3.对照碑文中的 时间,给十幅浮
方位 浮雕内容 东
年代
雕分类,思考设 南
计者为什么要选
择8个历史事件? 西
(绘制填写表格 北
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
解放战争
方位
东 南
西 北
浮雕内容
销毁鸦片烟 金田起义 武昌起义 五四运动 五卅运动
八一南昌起义 抗日战争时期 胜利渡长江
年代
1839
1851 1911 1919 1925 1927 1937 1949
3.知识链接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刻着毛主席亲自起草、周总理亲笔写的碑 文。
碑文的正文是: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 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 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 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第2课时)》优质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第2课时)》优质教学课件

合作探究
敦颐作《爱莲说》赞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后,荷花便赢 得了“花中君子”的美誉,为世人所推崇,并成为虚心正直、 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象征。菊花,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 民喜爱的花卉,古往今来,多少人钦佩它,赞美它。菊花以 其傲霜和耐寒的品格赢得了美誉。因此,小碑座四周雕刻着 的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8个大花圈,象征着英雄们 高尚、纯洁的品质。
拓展探究
国际航空联合会将100公里的高度定义为大气层与太空的界线,即 “卡门线”,卡门线之外的部分称为太空。一般太空实验所需要 的接近真空的环境、无云层遮挡的望远镜观测优势、近乎无重力 的实验条件等,在400公里高度都可以满足。
⑤设置这个高度,还考虑了航天员和空间站本身的安全问题。 ⑥在地球周围有一个名为“范艾伦辐射带”的空间区域,它 大致分成1500~5000公里和13000~20000公里的高度范围,在空 间大气扰动的时侯还会向上、向下扩张。这一区域有能量非常高、
拓展探究
密度也非常大的带电粒子,对在其中飞行的飞行器伤害很大。值 得注意的是,因为地磁场本身不是对称的,在南大西洋上方的地 磁场形态导致这里的辐射带高度比较低,在有扰动的时候可能只 有1000公里高度左右,空间站飞高了就很容易进入辐射带,受到 带电粒子的伤害。
⑦综合考量上面介绍的各种因素,科学家把空间站飞行的高 度,设定在400公里附近。
(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3月29日)
拓展探究
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选文第①段列举了天宫一号、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国际空间 站等例子,用以介绍空间站大都只“飞”约400公里高的情况。 B.第②段承上启下,以一个问句引出下文对空间站只“飞”400公 里高原因的说明,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范艾伦辐射带”是地球周围的一个空间区域,它一直向害区域内的飞行器。 D.第⑥段中加点词语“可能”“左右”是对有扰动时候的南大西 洋上方辐射带高度的推测和估计,用语准确,体现了说明文语言 的严密。

(新)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精美课件

(新)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精美课件

作比较:突出了汉白玉栏杆的美观洁白,表现 了纪念碑的庄严、雄伟。
碑文中三个年代的含义
三年以来:
三十年以来:
解放战争
五四以来,新民主主义阶段
一千八百四十年: 鸦片战争,旧民主主义革命 三段碑文分开写,由近溯远,层次清晰,表达 了人民对各个历史阶段革命先烈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阅读课文6—10段,说说这一部分介绍了
阅读第三部分,说说建造纪念碑的意义。
“人们从这里可以
了解到中国革命所经历
的艰苦道路,先烈们的
光辉业绩,中国人民为
了取得自由、解放而付
出的巨大代价。”
联系开头和结尾两段文字,说说作者瞻 仰前的心情和瞻仰后的感受。
作者瞻仰纪念碑的心情: “万分崇敬”
介绍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总体特征。 瞻仰后的感受: “再一次默默致敬”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划分层次,理清结构。 2.学习运用时间和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领悟说
明方法的运用。(难点)
3.了解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和人民英雄的光辉业绩, 培养奋勇向前的精神。(重点)
新课导入
人民解放战争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从1948年9
月12日至11月2日,历时 52天,东北野战军以伤 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 国军47.2万余人,东北 全境宣告解放。
(6)“八一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
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展开了以革 命武装反对反革命武装的斗争。 (7)“抗日敌后游击战”抗战时期
打击日本侵略者。
(8)人民解放军“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 1949年5月30日 (9)渡江前夕,人民支援前线 解放全中国
(10)战争胜利,人民慰劳解放军
具体准确地描述了纪念碑和浮雕的高大壮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思路
点题总 领正文 介绍碑 身浮雕 抒写瞻 仰感受 (11节) 节
(1节) (2—10节) 节 节
渗透着: 渗透着:无限崇敬 深切怀念
体现作者行踪的词
体现作者行踪的词
走去 越过 踏着 走到 踏上 到了 瞻仰
东长安街 纪念碑台阶前 转到 最后来到 走下 第二层平台
东 离开
南(背面) 背面)
西
北(正面) 正面)
2、全文最主要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全文最主要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按瞻仰者本人的活动顺序
天安门 安

人 民 大 会 堂 纪念碑 政 协 礼 堂
课文分析(1节) 课文分析( 节
齐读课文第一小节,找出体现作者对纪念碑总印象、 1. 齐读课文第一小节,找出体现作者对纪念碑总印象、 概括总特征的词。 概括总特征的词。 巍峨 雄伟 庄严
十块浮雕
课文分析(6——10节)
这一部分重点介绍了哪10 10座浮雕 1 .这一部分重点介绍了哪10座浮雕?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的? 2.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的?
方位 东之北 东之南 南之东 南之中 南之西 西之南 西之北 北之东 北之中 北之西
顺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读第四小节完成下列各题 C 1.“永垂不朽”中的“ 1. 永垂不朽”中的“垂”,按音序检字法,应查的音序是 永垂不朽 按音序检字法, 七 ,按部首检字法,应查 ノ 按部首检字法, 画。“垂”一词在文中应解释为 流传后世 2.这段文字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2.这段文字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列数字 和 文中第一句的表达方法是 记叙 。 部 。 作比较
讨论: 1、找出概括纪念碑总特征的词语。 巍峨 雄伟 庄严
2、从第二节总找出表示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所走的路线? 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由远到近 3、找出碑文中表时间的名词,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三年以来 三十年以来 一千八百四十年
检查预习: 检查预习:
chù shuài liú 矗 ch 率shu i 镏金liú 上溯sù 庑殿wǔ 瞻仰Zhān Zhāny 旌jīng 五卅sà 逾越y ú 瞻仰Zhānyǎng 锨xiān 重幔ch ng màn 貌mào 重幔chóng 挑衅 xìn 髻jì ch qià 巍峨Wēi 镶嵌xiāng qià 天堑 qiàn 巍峨Wēi é 镶嵌xiāng qià
瞻仰: 恭敬地看。 瞻仰: 恭敬地看。瞻,往上或者往前看。 往上或者往前看。 上溯: 从现在往上推算。溯,逆流而上。 逆流而上。 上溯: 从现在往上推算。 挑衅: 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挑衅: 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逾越: 跨越,超越。 逾越: 跨越,超越。 天堑: 天然形成的隔断交通的大沟,多指长江, 天堑: 天然形成的隔断交通的大沟,多指长江,形容它 的险要。 壕沟。 的险要。堑,壕沟。
课文分析( 课文分析(2—5) 5 装饰
6.第五小节介绍碑身两侧,小碑座和碑顶的 6.第五小节介绍碑身两侧, 第五小节介绍碑身两侧 象征意义 与造型, 与造型,揭示它的 点明纪念碑造型体现的 民族风格 和 时代精神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文 章 结 构 图
总 分 总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一文重点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一文重点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正标题: 正标题: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1标明作者要歌颂的对象。 题 解: 标明作者要歌颂的对象。 2.揭示全文中心意思 揭示全文中心意思。 2.揭示全文中心意思。 副标题: 副标题: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题 解: 1.表明了本文说明的对象 表明了本文说明的对象。 1.表明了本文说明的对象。 2.表现出作者对革命先烈万 2.表现出作者对革命先烈万 分崇敬的心情。 分崇敬的心情。
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介绍事物、 说明文 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介绍事物、解释 事理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事理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说明文可分为两类: 说明文可分为两类: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一般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 学习说明文应注意: 学习说明文应注意: 1、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 、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 2、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顺序 、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顺序; 3、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 、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 比方、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配图表等。 比方、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配图表等。
2.从远处来看( 2.从远处来看(2、3两节)写了纪念碑的哪些内容? 从远处来看 两节)写了纪念碑的哪些内容?
位置 环境 兴建过程 规模 质料
3.从近处来看( 3.从近处来看(4、5两节)写了纪念碑哪些内容? 从近处来看 两节)写了纪念碑哪些内容?
结构 碑心石上题字 碑文
课文分析( 课文分析(2—5) 5
4.下列句子采用哪些说明方法, 4.下列句子采用哪些说明方法,扣住纪念碑的哪一个总特 下列句子采用哪些说明方法 征来说明的 ? )、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 (1)、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 打比方 巍峨 立在广场南部。 立在广场南部。 (2)、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 )、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 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 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 10层楼那么高 层楼那么高, 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 面的天安门还高4.24 4.24米 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 (3)、纪念碑是用17000块坚硬的 )、纪念碑是用17000块坚硬的 纪念碑是用17000 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砌成的。 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砌成的。它 象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 象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 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 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
解放战争时期
人民英雄纪念碑
热烈支援前线
欢迎解放军
(北)
这一部分的说明顺序:
1 从东到南到西再到北的空间顺序 2 从近代再到现代的时间顺序
课文小结
本文说明的顺序是:
一、从远到近的空间顺序(2-5节) 从远到近的空间顺序( 节
二、从东到南到西再到北的空间顺序 与从近代到现代的时间顺序相结合 (6-10节) 节
三年以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1946年至 三年以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1946年至 1946 1949年最后三年的解放战争时期 年最后三年的解放战争时期。 1949年最后三年的解放战争时期。 三十年以来: 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中国新 三十年以来:从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中国新 年五四运动至1949 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整个历史时期。 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整个历史时期。 一千八百四十年:是指1840年 一千八百四十年:是指1840年,这年第一次鸦片 1840 战争爆发, 战争爆发,由此标志着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 始。 由此可以看出, 由此可以看出,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的是旧民主 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特别是三年解放战 争时期发,为了反对内外敌人, 争时期发,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 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 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
——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周定舫fǎng 周定舫fǎng
碑顶 碑

小碑座 第二层平台 大碑座
汉白玉 栏杆
碑 背 面
碑 正 面
• 建碑的特殊材料(坚硬的花 建碑的特殊材料( 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 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
建碑的特殊材料的象征意义: 花岗 石的特征是坚强, 石的特征是坚强,汉白玉的特征是 洁白。 洁白。用这两种材料象征先烈们的 丰功伟绩, 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 的怀念。 的怀念。
时间 1839年 年 1851年 年 1911年 年 1919年 年 1925年 年 1927年 年 抗日战争时期
事件 销毁鸦片烟 金田起义 武昌起义 五四运动 五卅运动 八一南昌起义 敌后游击战 热烈支援前线
意义 表现中国人民反帝的决心 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结束了封建帝制 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点 促使大革命风暴的爆发 打响了武装斗争第一枪 打击日本侵略者
列数字 雄伟 作比较
列数字
庄严
5、第四节作者说明近处纪念碑时采用了怎样说明顺序? 第四节作者说明近处纪念碑时采用了怎样说明顺序? 正面
四周: 四周: 双层汉白玉栏杆 中间: 中间: 碑 心 石 题 正面: 正面: 碑 背面: 背面: 文 字
背面
四周 (1)先 ) 说 顺 明 序 (1)先 正面 后 背面 ) (1)先 台阶 ) 后 后 碑身 中间
这是毛主席亲自起草、 3. “这是毛主席亲自起草、周总理亲笔书写的碑文。”这一句中的 这是毛主席亲自起草 周总理亲笔书写的碑文。 这能说明毛主席、 亲自” 亲笔” “亲自”、“亲笔”不能删去是因为 这能说明毛主席、周总理 对此事态度非常慎重,显示建碑意义的重大。 对此事态度非常慎重,显示建碑意义的重大。 4.碑文中标出三个年代: 三年以来” 4.碑文中标出三个年代:“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由此 碑文中标出三个年代 三十年以来” 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 这三个历史年代, 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这三个历史年代,在中国近代史上发生 的重大历史事件是① 的重大历史事件是① ② ③ 解放战争 五四运动 鸦片战争 三段碑文分开写,由近溯远,层次清晰。 三段碑文分开写,由近溯远,层次清晰。表达人民 对各个阶段革命先烈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对各个阶段革命先烈的崇敬和怀念
庄重、 庄重 2.“落成”一词表明工程胜利结束,内含“ 2. 落成”一词表明工程胜利结束,内含“ 、庆贺 ” 落成 3.“瞻仰 瞻仰……纪念碑”既提示了本文述说的主要内容,也 纪念碑” 3. 瞻仰 纪念碑 既提示了本文述说的主要内容, 之意。 之意。 与本小节“ 扣合, 与本小节“ ”扣合,体现了全文的感情 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 基调。 基调。 课文分析( 课文分析(2—5) 5 1.总体来看这部分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总体来看这部分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1.总体来看这部分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近处 的顺序。 由 远处 的顺序。 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